a 佛陀教育-2012净土大经科注(第596集) 
 
  ·首 页 ·净宗经论 ·净宗祖师 ·佛陀教育 ·净土释疑 ·辅助修学 ·传统文化 ·请佛住世 ·播经供养 ·网立牌位 ·圣号圣像 ·体会分享 ·下载专区 ·网站留言
共修系统 帐号: 密码: 登录 密码找回 注册
          >搜索          
  学佛入门
· 如何学佛
· 认识佛教
· 净业三福
· 三皈五戒
  学佛基础
· 弟子规
· 太上感应篇
· 十善业道经
· 了凡四训
· 沙弥律仪
· 地藏经
· 地藏经玄义
·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 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
  五经一论
· 阿弥陀经
· 无量寿经
· 观无量寿佛经
· 普贤行愿品
·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 往生论
· 金刚经
  一门深入
· 一门深入重要性
· 师承的重要性
· 专修专弘

2012净土大经科注(第596集) 

来源: 净土释疑网站 录入时间:2015-04-16 15:17:06
关键字:净土大经科注
【 点击数:1265 】 【字体: 】 【 收藏 】【 打印
 

 2014/1/2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编号:02-040-0596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

  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请看《大经科注》第一千零二十九页,从第一行看起:

  这第四大段,“劝知惑苦以断众疑”。品题:

  【惑尽见佛第四十一】

  这些话都是真的。什么时候见佛?惑尽,断干净就见佛了。惑断干净,惑还有习气,习气不碍事。无始无明习气只障碍一桩事,其他的事都不障碍,障碍这一桩事就是回归常寂光,这个有丝毫的习气都不行。这个习气是什么?起心动念。起心动念非常微细,前面说过,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一秒钟起心动念是一千六百兆次,这里头的一次,这个都没有了,就真正证得妙觉如来。妙觉如来融入常寂光,就是真正回归自性。回归自性,一切现象都不存在,没有物质现象,没有精神现象,也没有自然现象,叫常寂光。常寂光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它是万事万物的本体。我常常用电视做比喻,电视很普遍,都市里的居民家家都有电视,我用常寂光比喻电视的荧光幕,屏幕,能生万法就是屏幕现的色相,打开频道就现色相,这个色相就是能生万法。没有这个屏幕,这个色相现不出来,必须要有这个屏幕。换句话说,一切万法之能够显现是因为有常寂光,没有常寂光就不能显现。

  常寂光看不见、摸不到,也想不到。什么时候能见?世尊在大乘经上告诉我们,八地就见到了。见到不能融入,真见到了,就是知道体跟作用是一不是二。屏幕是体,里面的音、相是作用,作用跟体融合在一体,所以佛经上常说,体即是用,用即是体,体用不二。我们讲六种信,就是事跟理,理是屏幕,事是色相,融成一体,事就是理,理就是事,八地菩萨知道,八地、九地、十地、等觉都知道。等觉菩萨将最后一品无始无明习气断干净了,他就融入常寂光,那叫亲证,这个地位叫妙觉,在这个地位里头,实报庄严土没有了。所以实报庄严土也不是真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没有说实报土例外,《金刚经》上这句话说尽了,确确实实是事实真相。

  菩萨在现象里头不迷,凡夫迷,凡夫完全不知道,着相不见性。性在哪里?性就在相里头。所以宗门禅宗明心见性的人,老和尚问他,性是什么样子?随便拈一法比划比划,老和尚点点头就印证了。一切法统是自性变现的,没有一个是例外的,竖一个手指也是。禅宗有公案,这公案名字我记不得了,应该是《五灯会元》里头的。小和尚学会了,什么是自性?他也会竖一个指头,有样学样。结果有一天竖一个指头,老和尚用戒刀一下把他的指头砍掉了,他开悟了,他真悟了。所以宗门的这种公案,从《五灯会元》、《景德录》,你要是真的明白里头的义趣,确实很有味道,像看故事一样很有味道,那都是见性人,他以善巧方便给我们做出的示现。

  怎么样才叫见性?不起心不动念就见性,起心动念见不到。但是不起心不动念还有习气,所以他住实报土,他不能入常寂光,必须无始无明习气断干净了,入了,融入常寂光。但是实报土里头那个如来所起的作用全现了,能现万法。它能现万法,能生万法,他自性现的。凭什么现的?自性本具的,本来具足,具足无量无边法。只要有缘就现(就现前),没有缘不会现前,有缘就现。有缘是“随众生心,应所知量”,《楞严经》上讲的“随心应量”,《楞伽经》上讲的“自心现量”,其味无穷,“不断之无”,这妙极了!他怎么说得出来?这是什么?这就是宇宙的真相,一切万物万法的真相,《般若经》上讲的诸法实相,就是自心现量,不断之无,真说绝了!我们不能不佩服。净宗没有例外的,亦如是。净宗之妙妙在哪里?妙在它建立一个常寂光净土,妙在这里。说明什么?说明在极乐世界修学直捷融入常寂光,这么清楚,这么明确,真不可思议!我们看到这个经文法喜充满,眼睛看到文字,眼睛放光。我们看今天这段文,这第一大段,这里头分为四大段,第一段是比喻,比喻里头有三小段,第一段“问”,释迦牟尼佛问。

  【譬如转轮圣王。有七宝狱。王子得罪。禁闭其中。层楼绮殿。宝帐金床。栏窗榻座。妙饰奇珍。饮食衣服。如转轮王。】

  就是王子犯罪了。

  【而以金鏁。系其两足。诸小王子。宁乐此不。】

  世尊提出问题,这些王子快不快乐?把他关在监狱,这个监狱是七宝造成的,里面华丽到极点,但是你看他脚镣手铐,脚镣手铐不是铁的、不是铜的,是金的,黄金的,这些小王子乐不乐?我们看念老的注解,“本品续劝”,接着再劝,要断疑、要断惑,疑是怀疑,惑是迷惑。初以王子被囚作比喻,“《嘉祥疏》曰:转轮王喻无量寿佛”,七宝宫殿,这是极乐世界,“王子得罪”,这是比喻“疑心之人过”,对佛的智慧怀疑,或者不疑佛的智慧,怀疑自己善根福德不足,这都是过失。

  “金锁喻花不开”。往生到极乐世界都是莲花化生,带着疑惑的人往生也不例外,还是莲花化生,但是怎么样?花不开。前面我们读过,“五百岁中不见三宝”,这个五百岁是我们这边地球上的五百年,最长的时间他不会超过五百年的,所以有几天花就开了,有几十天花开了,有二、三年花开的。什么时候知道错了,忏悔了,花就开了。忏悔真的灭罪,忏悔要真忏悔,不是搞假的。真忏悔是什么?就是后不再造,同样的过失不能重复。儒家讲“不贰过”,这是孔子赞叹颜回,孔子学生只有颜回一个,他过失只会一次,不会有重复的过失,这孔子赞叹他,这叫真忏悔。忏悔了,后来又做,这就错了,这个罪业忏不完,一定要后不再造。这些小王子在七宝狱里面,起居饮食一切受用跟转轮王一样。这个比喻前面所说的花虽然没有开,在花里面的享受跟忉利天一样,跟夜摩天一样,人间比不上。

  “层楼”就是一层一层的楼房。在古时候三层就很高了,又没有电梯,通常的楼房都是两层,三层是高楼了。“床”是卧床,“帐”,床帐,古时候对这些装饰都非常考究。“榻”也是床,榻是比较小一点的床,通常不设帐,是休息用的,床是睡眠用的。“鏁”就是现在讲的脚镣手铐,是这一类的刑具。“妙饰奇珍”,奇异的珍宝,巧妙的装饰。这是说王子犯罪,佛用的比喻都非常善巧,我们人间没有,人间皇宫里面禁闭罪人的地方哪有这么快乐?没有。皇宫里面叫天牢,天牢里头很辛苦,那个待遇跟普通人一样,饮食起居没有这么样的享受。所以这是比喻作天宫。这就对了,他们的享受跟忉利天、跟夜摩天一样。还是这个说得好。下面弥勒菩萨回答:

  【慈氏白言。】

  弥勒菩萨回答。下对上称白,上对下是告。你看经文上“佛告弥勒”,告诉弥勒,这是上对下;下对上,“慈氏白言”。

  【不也。】

  佛问,这些王子快不快乐?不会快乐。

  【世尊。彼幽絷时。心不自在。】

  他被关在监牢狱里头,没有自由,他也不会自在,他哪来的快乐?他们这些人唯一的一个念头就想求脱。

  【但以种种方便。欲求出离。】

  希望离开监牢狱。这时候没有别的念头,只有这么个念头。

  【求诸近臣。终不从心。】

  你要希望这些大臣帮助你,做不到,必须要:

  【轮王欢喜。方得解脱。】

  要怎么样让“轮王欢喜”,把你放出来,你才能解脱。

  后面这一段“合”,这里头分四段,“合被囚”。我们看经文:

  【佛告弥勒。此诸众生。亦复如是。若有堕于疑悔。希求佛智。至广大智。】

  这是怀疑佛的善根。

  【于自善根。不能生信。】

  这是怀疑自己善根,疑自,前面是疑他。“不能生信”,信心生不起来,这也都是真话。断疑生信,必须搞清楚、搞明白。还有一类没有疑惑的人,善根深厚,他什么都不懂,他真听话,那是对佛百分之百的恭敬,对老师恭敬、对圣贤恭敬。这些人是特殊人,心地厚道,没有傲慢、没有自大、没有成见,我们讲老实人。老实人非常可贵,老实人什么都不知道,你教他什么他就做什么,这种人成就不可思议。所以上上根跟下下根不移、不变,真正下下根的成就可以达到上上根人,就凭他的老实。我们当中这一般都是不老实的,自己意见很多,自己想法、看法很多。那个老实人什么成见都没有,什么看法也没有,什么想法都没有,教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锅漏匠就是最标准的一个示现。

  倓虚法师为我们说的修无师,这是哈尔滨极乐寺建成的时候,倓老开戒,请谛闲老和尚做戒和尚。那个时候戒期是五十三天,还很如法,这些大德、长者他们来主持法会。有一个修无师到这边来做义工,来讨一份工作。定西法师问他,你能做什么?他说我愿意照顾病人。戒期当中有生病的,感冒的、伤风这些需要人照顾,他来讨这个工作,就让他做这个事情。住了十几天,他来告假,倓老有修养不计较,来欢迎你,走也可以,没有障碍。定西看到心里就不高兴,就责备他,出家人怎么没有道心、没有耐心,五十三天都熬不过去?怎么来了几天想走?他就告诉两位老法师,我不是到别的地方去,我要往生极乐世界。这两个人一听,预知时至,对他就特别尊重。他要一个房间,要一个寮房,要准备两百斤劈柴给他火化用。问他几天,他说不出十天。到第二天又来跟老和尚说,我明天就走。积极给他准备。这个人没出家之前是做泥水匠,不认识字,没念过书,出家之后在寺庙里头修苦行,寺庙里头没有人干的粗活,他统统干,他就是一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不中断,跟锅漏匠一样,真的是念累了休息,休息好再念,无分昼夜,一句佛号。

  第二天走的时候,他要求要几位同学念佛送他往生,当然大家欢喜,就有十几、二十个人来送他。走的时候真叫干净利落,他没有生病,坐在柴堆上火化,走了就火化,就点火。旁边人问他:修无师,古人走的时候都留几首偈、留几首诗给我们做个纪念,你也不能例外。他说我是老粗不认识字,我也不会作偈,我也不会作诗,不过我有一句老实话告诉大家,给大家做个纪念,“能说不能行,不是真智能”,说这么一句话。真的挺老实的,能说做不到,不是真的,假的,留了这句话。火烧留下的舍利都保存在极乐寺,谛闲法师来的时候看到非常赞叹,向大家说,这是我们出家人的好榜样,真成就了,往生极乐世界就是去作佛去了,极乐寺开戒有这样殊胜的表法,值得大家学习。没有往生之前没有人认识他,也没有人瞧得起他,是寺庙里头一个做粗活的出家人,走得这样的殊胜!这个故事也是记载在佛七开示里面,倓老常常引用他们勉励我们念佛的同学,好榜样。还有在家居士功夫不亚于出家人,走的时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说走就走了,这是我们应该要学习的。

  弥勒菩萨这几句话,念老的注解里头不多,“亦复如是”,举事合前面的比喻,“不得出现”,合前面用金鏁系其两足,他在莲花当中不得自由,不能像下下品往生的人,他们能够分身,能够化身无量无边无数,能化这么多身。化身做什么?到无量无边无数诸佛剎土里面去供佛,快乐!供佛是修福,闻法是修慧,福慧双修。从这个地方我们就明白了,极乐世界的人福报之大,十方诸佛剎土里头没有,单单就这一种,人生在世,或者我们说十法界这里面有情众生,什么是一生第一桩的大事?就是求福求慧。福慧二足尊就是佛陀,“皈依佛,二足尊”,求圆满的福报、圆满的智能,快速就成就,那就是极乐世界,单凭这桩事情我就要到极乐世界去。他方世界修行,你要成就福慧要很长的时间,没有这种能力,跟一尊佛学得慢慢来。到极乐世界,十方一切佛教你,都给你种福,都给你长智慧,一天就圆满了,你在别的地方要无量劫,到极乐世界一天就完成。极乐世界快速成佛凭什么?就凭这桩事情,你说这还得了吗?殊胜,殊胜到极处在极乐世界。我们今天有缘、有机会遇到了,怎么可以错过!

  我是学佛六十年,讲经教学五十多年才肯定了这桩事情,毫无疑惑了。所以经上讲的难信之法,我有特别深的体会,为什么?这个路是我走过来的。真正感谢三宝加持,如果我的寿命要是短的话,这个疑惑没有办法化解,要这么长的时间,还得到现代量子力学家的助缘,他们的研究报告帮助我断疑生信,近代的科学家累积四百多年科学的经验所发现的,跟三千年前佛大乘经上所说的不谋而合。我们对于佛的智慧还敢疑惑吗?我还不是亲证的,看科学报告跟大乘经对比,这不能不相信,帮了大忙!。

  净宗,我们现在回头看古大德的注解,看莲池大师的《疏钞》、蕅益大师的《要解》、幽溪大师的《圆中钞》,看得出味道。二十年前我们读这个没有浓厚的法味,一知半解,看古大德的注解,听上一代的这些大德他们的讲经也都是囫囵吞枣,为什么?他跟我们一样,疑没断,心没下决定心,疑信参半,所以我们学了不能接受,不能不疑惑。我对净宗的疑惑怎么化解的?是学《华严经》化解,在《华严经》上看到末后一着,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给我很大的启示。普贤是华严的上首,普贤为长子,文殊为庶男,文殊摆在第二。排列是表法,说明华严是以行为主,普贤摆在第一,普贤是行门,重视真干,文殊是智慧。我们净宗跟华严完全一样,净宗表法,观音表行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大势至菩萨表解门,表智慧,观音菩萨表慈悲,把行摆在第一。像天台,他们把解摆在第一,行摆在第二。天台宗他们供养的是释迦牟尼佛、阿难尊者、迦叶尊者,阿难表解门,传经教的;迦叶表行门,表禅宗,先是教,后是禅。这个排列顺序是表法,不能把它摆错了。

  佛法有先解后行、有先行后解,看什么样的根性。上上根跟下下根都是先行后解,中等根性的占绝大多数,要先解后行,他得搞明白,他才相信,他才肯干。上上根人所谓是举一反三、闻一知十,是一闻千悟,那个没有问题,上上根人。下下根像锅漏匠的,这个没办法讲,他不懂,他听不懂,你就一句阿弥陀佛,他就真干,他真成功。佛教化众生应机施教,所以一生说这么多法门,我们一定要明白这个意思,他说这部经,这个经为谁说的,什么人当机,我们想想我跟他是不是一类的根机,不是一类就不适合,是一类就很合适。佛在的时候没有问题,佛不在的时候问题来了,我到底学哪个法门?找谁?要找老师。老师是佛门弟子,老师有修有证,老师也能观机,没有佛观得那么准确,大概也差不多。现代没有老师了,怎么办?真的就是方东美先生教我们这个方法,深入经藏,求什么?求自见其义。这个要有恒心,要有自信心,对自己没有自信心很难。自信心里头一定要相信经上所说的,一切众生本来是佛,相信我自己本来是佛,我很不幸堕落在六道轮回,染上很多的坏习气障碍我们的自性,变成了凡夫,要相信这个理、事、因、果。然后我们遇到佛法,佛教给我们,我们要在一切法门里头先去观察,先去了解,然后选择。

  我观察、了解用了三十年,将近四十年的工夫,决定选择净土法门。任何一个法门我都认真去思考,都要断惑证真,这个断惑难。这个法门带业往生,要求的,烦恼要能伏得住,不是断。断难,我断不了,伏行,用什么伏?用一句佛号,诀窍就是起心动念,不管这个念是善、是恶,第一念是起心动念,第二念就觉悟、明白了,不跟着走了,阿弥陀佛,不管善念、恶念,统统化作阿弥陀佛,这叫伏。念头起来它不相续,我让佛号念念相续,这个办法我想想我能做得到。这个人要老实,做不到的自以为能做到,一定害自己,那个亏吃大了,后来要吃大亏。我们自己想想,自己确实可以做得到的,确实能有把握的,你就在这上下功夫。李老师用这功夫。老师很诚实,不说假话,他对我讲绝不是谦虚,我觉得他说的真实话,用真实心、真实话来教我们,我们听懂、接受了就要真干,不干对不起他。我们老师确确实实了不起,在今天看,佛法的承传就剩这一脉了。我原先没有想到,果清法师出家居然把戒承传下来了,老师这个传法下去有根了。

  我知道这个东西好,缘不足,非常想能有一个小地方、小道场能够让我安居,我可以不离开,我这一生都想这个,走到哪里都想这个问题,缘不足,到时候非离开不可。你看到八十五岁了,你们昨天看我这个六和园,八十五岁才有个居士供养我这个小地方,我心定了,我可以不动了。可是行不行?为了佛法,现在不是为别的,为佛法,我必须要到龙喜大学、到汉学院去做表法,至少这两个地方,一个地方住一年。还有寿命我再回到六和园来,我在这边养老,我不辜负何泽霖居士的善意。表什么法?教学。佛门的教学法跟现在世间这个科学教学法不一样。我带四、五个学生,学习期间一年,一年他们能够把《无量寿经》讲得绝对不会比我差,会讲得好,会讲得清楚、讲得透彻,讲得叫人不能不相信,就成功了。所以我要定下来至少还得两年,两年之后九十岁,九十岁可以定下来了。

  佛的教学法传到中国来之后,儒接受了,道接受了,这是什么教学理念?戒定慧三学,因戒得定,因定开慧。学什么?学慧,目的是学慧。慧怎么来的?从定来的,不是广学多闻来的,与广学多闻不相干。四弘誓愿诸位要记住,那个意义很深,是指我们学佛一条道路,第一个你要发心,发菩提心,众生无边誓愿度,这就是发菩提心,这是一个动力。你为什么走这条路?这条路什么力量推动你?世间人是名利推动的,佛法不要名、不要利,你为什么会精进不懈?动力就是我发愿要普度众生,这个力量推动我。怎样才能够完成这第一愿,众生无边誓愿度?头一个要有德行。没有德行不能教人,德行就是断烦恼。众生有烦恼,佛菩萨没烦恼,要把断烦恼摆在第一,断烦恼是戒。再进一步是定,戒治不了的,定,定就伏住了。伏住之后自然开智慧,因为智慧是自性本具的,障碍没有了,智慧就往外透,障碍多它透得少,障碍没有了它透得多,障碍完全没有了,它就完全透出来。所以戒、定都是伏惑的。

  烦恼无尽誓愿断,烦恼断尽了才学法门,法门无量誓愿学。无量法门学起来不难,龙树菩萨只花三个月就把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教通了,全通了。三个月就通,为什么?他没有烦恼,所以一通一切通。我们能找得到证据,在惠能大师身上找,惠能大师开悟了,跟龙树菩萨一样明心见性,惠能大师对于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教法通不通?通,教通、禅通、密通,没有一样不通。你看法达禅师一门深入,长时熏修,读《法华经》三千遍。《法华经》长,一天大概只能念一部,三千部就十年。十年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他没有得定,没有得定、没有开慧。到曹溪去参访六祖,礼拜的时候头没着地,他起来六祖就问他,你这三拜头没着地,你有什么觉得骄傲的地方?他就说他念《法华经》三千遍,值得骄傲。六祖就问他,《法华经》讲些什么?他答不出来。向六祖请教,六祖说这个经我没听说过。六祖不识字,不会读经的。你念给我听。《法华经》二十八品,他念到第二品方便品,六祖说,行了,不必念了,我全知道了。讲给他听,他开悟了,再礼拜头就着地了。这就说明什么?真正明心见性之后,这个经不需要听完,听几句就明白了,无论是序分、正宗分、流通分,随便哪一分,听几句就明白了。所以世尊四十九年,三个月可以学完,真的不是假的。

  必须烦恼无尽誓愿断,断掉了再学法门,立刻就通了,畅通无阻。最后佛道无上誓愿成,成佛之后才能普度。这个成佛,广义的说,证得圆教初住就是成佛,断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就是法身大士。《华严经》上所说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那就是成佛,他就能通一切法门。法身大士就有能力化无量无边身,亲近无量无边诸佛,供佛修福,听经闻法。快!开头很慢,起头,到那个时候非常快,很短的时间全都通达。这叫菩提道,这叫成佛之道,我们得走这个路子。我们不能跟世间人走这种科学教学法,我们不学这个东西。我这三个老师,方东美先生、章嘉大师、李炳南老居士都是教我走成佛之道,我非常感恩!走现在一般学校的这种教学理念跟方法做不到,学得再辛苦,学得再好,成为一个学者,学校拿个博士学位,大家称你为佛学家、佛学大师,你所了解的是佛学常识,一切经论你都读过,你下过工夫,你讲得头头是道,你也可能著作等身,但是与明心见性、与三昧毫不相干。那是什么?那是变了质的佛教,这个我们很遗憾。

  方东美先生我很佩服他,真了不起!他是一个学者,他没有老师。他是生病住在峨嵋山,有这么一个缘接触到经典,这个人国学根柢深厚,所以汉字、文言文是非常重要的,他有这个能力,所以读经他没有障碍。心地清净,他有智慧,也就是妄念少、杂念少,一生读书人,而且攻的是哲学,接触到佛经发现这才是全世界哲学的最高峰。他能说得出来“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这个话一般人说不出来,他要没有尝到这个滋味,他怎么会说得出来?章嘉大师有没有大彻大悟我不知道,但是佛经上所讲的三昧他肯定得到,他真的行住坐卧都在定中,这是我一生只看到这么一个人,真的是我们学佛最好的榜样。他在定中,坐在那个地方像一座山一样,几个小时他不动。口里面他持咒从来没间断,他是金刚持,我们看到嘴唇在动,微微在动,没有声音。老师很重要,老师是我们的典型,是我们的模范。所以我们的功力跟上一代比不行,比不上,从这个地方就深深体会到,众生的福报一代不如一代。我们还真正是有幸遇到善知识,遇到真善知识,这一生真正能往生,我们就对得起老师了。下面,“合宝狱”。

  【彼处华胎。犹如园苑宫殿之想。何以故。彼中清净。无诸秽恶。】

  花是莲花,“华胎合七宝狱”。皇宫里面的花园,可想而知整理得干干净净、美轮美奂,就像花园里面这些建筑、宫殿,清净庄严。“合层楼绮殿,…如转轮王”,转轮王生活居住的所在。后面这一段“合无乐”。

  【然于五百岁中。不见三宝。不得供养奉事诸佛。远离一切殊胜善根。以此为苦。不生欣乐。】

  这些小王不乐,他见不到三宝,他不能供养奉事诸佛,这两句就是一切殊胜善根。现在在我们这个世间,我们眼看着这个地球上的居民信仰宗教的人年年下降,我们没有调查,天主教有调查。我访问梵蒂冈,教宗跟我说,还有一个主管外交的红衣主教告诉我,他们调查的报告,信仰宗教一年比一年少,他们对于这桩事情很忧虑。我们为这桩事情也在一起好像讨论六个小时,两天,一天三个小时,在梵蒂冈。怎么办?我提出的建议就是宗教要回归教育,教堂要认真讲经教学。这种做祈祷不行,现在年轻人认为这是迷信。佛法的教学是有两个基本必须遵守的原则,就是契机、契理。我们做祈祷,契理不契机,年轻人不愿意接受。祈祷有没有效果?真有,他不以为然,他认为是迷信。因为现在的年轻人从小就接受科学的教育,受科学的影响,科学一切,头一个拿证据来。教学是可以拿得出证据来的,祈祷拿不出来,神不会出现给我们看。我们一祈祷上帝就来了,一给我们看到,大家就相信了;上帝不来,大家不相信,说你是骗人的。教学就不一样了,经典上佛、菩萨、圣人,上帝也是圣人,神也是圣贤,我们这样跟他说,他相信。所以一定要回归教育。内部有祈祷,对大众不用祈祷,对大众就是教学。讲什么?讲伦理、讲道德、讲因果,把这三桩东西讲透、讲明白,他自然就相信了。

  我信不信神?我相信,我相信有神,相信有上帝,相信有真主,比你们的信徒信得还要真,为什么?我明了真相。忉利天确实有上帝,忉利天主,夜摩天有上帝,二十八层天,层层天都有天主,第四禅摩酰首罗天王,我们相信。宗教像一个国家一样,有皇上,现在是有总统、有大臣,大臣是众神,皇上就是天王,就是天帝、天主。所以佛教跟所有宗教不冲突,佛是什么?佛是老师,人间有老师,天上也有老师,佛在天上也是老师的身份。佛菩萨这诸天都常常去讲经说法,接受邀请,确确实实是一家,佛讲伦理讲到究竟圆满。伦理是讲关系,跟人的关系,跟树木花草的关系,跟山河大地的关系,跟大自然的关系,跟天地鬼神的关系,这都是伦理。佛讲到什么?讲到一体,遍法界虚空界跟自己是一体。真的是一体,为什么?自性变现出来的,就像惠能大师所说,“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所以万法是自性生的。

  佛教教育是以明心见性为目标,终极的目标是明心见性,见性就叫成佛,所以明心见性就拿到佛陀这个学位。佛陀是学位的名称,像我们世间博士,最高的学位,你就得到这个称呼。所以佛是教育,用中国传统文化来说,佛就像孔子一样,没有政治地位。佛还有,佛的政治地位是国师,当年在世十六大国王皈依释迦牟尼佛,接受释迦牟尼佛的教诲,这是国师,他还有这个头衔。这是附带的,正规的那是他真正证得的地位,是佛陀。佛陀是学位名称,菩萨是第二个学位,阿罗汉是第三个学位,像现在大学,博士、硕士、学士三个学位。佛教承认神、尊重神、礼敬神,这就像我们现前社会一样,你是个有学问、有道德的,你对于国家元首一定是尊重、尊敬,是这样的关系。

  讲智能,智能里头有知识,知识里头没有智能。佛是智能圆满,知识当然也是圆满,没有一样不知道的,能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离究竟苦,得究竟乐。神也能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不能究竟。究竟是什么?脱离六道轮回是离究竟苦,往生极乐世界是得究竟乐。在无量法门里面不讲极乐世界,讲诸佛如来实报庄严土,那就是究竟乐。释迦如来的实报土是华藏世界,密宗里面讲的是密严净土,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大乘教里说,一而三,三而一,都是同一个境界,各宗说法不一样,实际上它是相同的。

  我们看最后这一段“合得脱”,这一段是重要的一段经文。

  【若此众生。识其罪本。】

  知道自己错在什么地方。

  【深自悔责。】

  就是忏悔。

  【求离彼处。】

  离开边地,换句话就是希望花开,莲花开了。

  【往昔世中。过失尽已。然后乃出。】

  就是生生世世的习气必须在莲花里头断掉,为什么?在莲花里头实际上是转八识成四智,如果有一些习气在,转不过来。只要花开见佛,我们就晓得他的习气尽了,烦恼、惑、障干净了,他才能够花开见佛,花开见佛包括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生到极乐世界什么时候花开?每个人时间长短都不一样,但是决定会花开,只是时间长一点而已,很自在。

  我们希望花能早一点开,现在四弘誓愿这四句话修学总纲领要记住,一定要发心度众生。这一愿是孔子所讲的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是仁爱。念念为众生不为自己,为什么?别人跟我是一体,不是二是一,爱人就是爱自己,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你自己发的是什么心?我要普度众生,你帮助这个人,这个人成就了,他普度众生,我的愿望他不就做到了吗?不一定要我做,不许别人做,这是傲慢、是嫉妒、是障碍,你自己也做不好。你能帮助一切人,一切人都生欢喜心,一切人都给你做助缘,你的愿望很快就达到圆满。所以嫉妒、傲慢是严重障碍。孔子都说过,他说假使有个人像“周公之才之美”,但是这个人傲慢、吝啬,“使骄且吝,其余则不足观也”,那别的是什么?假的不是真的。贪瞋痴慢统统断掉了,是真的不是假的,在日常生活当中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非常小心谨慎,我们有没有贪瞋痴慢夹杂在里头?有没有嫉妒在里头?这很容易,人家赞叹我会不会生欢喜?人家毁谤我会不会生闷气?有这种情形就不行。赞叹、毁谤是平等的增上缘,在这个境界里头我自己反省,我的功夫有没有,功夫到什么境界?没有这些人,我怎么知道自己在哪个阶层?他们都是好人,都不是坏人。他们做出不善的事情,跟我们一样一念迷惑,不小心做的过失可以原谅的,不需要计较。我们自己做错事情,自己会原谅自己,为什么不能原谅别人?自己做好不值得赞叹,为什么?应该做好,做好是本分,做坏是迷惑。

  回头是好事情,所以这个地方“识其罪本”,这一句重要。“乃至然后乃出”,这就是“合轮王欢喜,方得解脱”。《净影疏》里头说,“明”,这是明白、明了,“胎生者,无余苦事”,他在里头享乐,他什么苦也没有。苦在哪里?苦在“五百岁不见三宝,不得修善”。什么叫不得修善?见三宝,念三宝,赞叹三宝,这叫修善。所以不见三宝,修善的缘没有了,这就是他们的苦处。我们现在这个世界还有不少人排斥三宝、拒绝三宝,见到三宝要毁谤,见到三宝不生欢喜心,这什么原因?这是迷得太深,迷的时间太久。那要怎么办?我们出家人要做出好样子,做出好榜样给他看,他看到了生欢喜心。

  我们也有一个榜样,胡小林居士。没有学佛之前不懂得孝顺父母,认为我只需要让父母吃得饱、穿得暖,有房子住,这就是孝亲,其他都不知道;看到父母不如意还要责备,言语、态度都不好,都让父母看到难过,是这么一个人。学佛之后完全改变了,对父母能尊重、能爱护、会关怀,点点滴滴都让父母感觉得快乐。他父母是老共产党员,无神论,不信宗教的,看到儿子这么大的转变,他说你这些从哪里学来的?他说我从佛法学来的。佛法这么好!他相信了。而且跟老人(他的朋友)在一起赞叹佛法,我儿子学佛了,是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这个影响就大了!真正做出来,身体力行。父亲走是念佛往生,真的不是假的,走得非常安详。老母亲还在。孝子!对父母孝顺,对老师孝顺,老师跟父母没有两样,老师的儿女跟自己亲兄弟没有两样,他有困难要尽心去照顾他,要帮助他,不求回报。把伦理、道德、因果统统做出来,外面人看到就相信了,对方自然信服了。

  所以罪本就是不见三宝。善中之善、无比无伦的大善是什么?是念阿弥陀佛。你看现在多少人反对念阿弥陀佛,听到念阿弥陀佛好像听到恶言一样排斥,这种人怎么会有福报,怎么会有智慧?福报、智慧是从三宝来。三宝在哪里?三宝是自性,自性的三德,智慧、德能、相好,自性的三德。佛教里头也说,佛教的名词,智慧叫般若,法身,解脱,解脱是自在,大自在。学佛能得到这三样东西,般若智慧,真正的法身慧命,得大自在。

  “以此苦故,虽乐不乐”,虽然生活环境美好,他也不乐。又义寂法师说,“但望胜乐,劣乐为苦”。胜乐是学佛之乐,劣乐是世间人天之乐。从佛菩萨看人天,人天不乐,人天是苦。“如欣上者”,羡慕上一层就会厌弃下劣,定为粗苦,往下看决定是粗、是苦。“虽名为苦,非苦受也”。西方极乐世界边地这些往生的人,经上虽然说他是苦,实际上他所受的是我们世间忉利天、夜摩天之乐。苦在哪里?苦在见不到三宝,听不到佛法,不能分身供养诸佛如来,苦在这里,也就是说他行动不自由。

  又望西大师《无量寿经钞》里头说,这都是日本的,日本的祖师大德,他设了一个问答,“问:生边地为是疑心果,为是修善果”。解答的是,“正是修善果”,他能够往生到边地是修善这样去的,不是疑心。“但由疑心所间杂故”,善里头有怀疑,“令所得果,不得纯净”,他生边地。如果没有疑惑,他就入品了,最低的也是下下品往生,往上去,下中品、下上品、中下品、中中品、中上品,他往上面去了。

  再看底下这一段,“若此众生”,为我们解释经文,这向下的经文,“正劝断疑知罪,忏悔求出”。这个经文我们要记住,我们要常常勤于忏悔,为什么?自己造的并不知道,如果自己知道,怎么会造?自己造自己不知道,就要承认自己迷惑颠倒,缺少智慧。真正知道,不可能明知故犯,没这个道理。所以一定要天天忏悔,常常忏悔、常常思过。我们起心动念有没有过失?为自己就是过失,增长自私自利,增长贪瞋痴慢,不反省不知道,一反省就知道了。没有贡高我慢、没有嫉妒,没有求胜这个念头,现在讲出风头。我们老师给我做榜样,方老师六十年前我跟他,他自己写的书好像只有一种,《人生哲学》,薄薄的小册子,没有东西出来。实际上他写的东西很多,不出版,为什么?老师告诉我,年年境界不一样,现在年轻出版了,到了八十、九十再回头一看,就难为情了,不成熟,一知半解,贻笑大方。人家不笑你是对你客气,自己看到不舒服。所以到成熟,哪一年成熟?一辈子也不成熟。今年觉得比去年好,明年肯定又比今年好,所以东西永远不能出版,但是他写。所以今天《方东美先生全集》,学生给他出版的,他再不能改了。没出版之前,这些旧的稿子常常看、常常改。

  李老师也是这样的,李老师是八十岁以后同学出版一部分,那是他挑选的,还有一部分认为不妥当,特别是他的唐诗都是往生之后才整理出版的,这些文稿都是改过十几遍、二十几遍。他告诉我,这样的谨慎目的是留给后人做参考资料,不是为了自己要出名的,不是想人知道的。真正为后人,那就要东西不能有丝毫错误,如果有错误,没有把它改正过来,对不起人。这多么负责任、多么谦虚、多么恭敬,这才是圣贤,跟凡夫不一样。

  前贤是我们的榜样,我们纵然有新的体会,这个体会不够深、不够广,过几年自己境界又向上提升了,再看今天这个不满意。我讲的东西都是同学们整理的,我看过没?没看,为什么不看?不值得一看。所以人家问我你讲的什么,我说我天天都是讲的胡说八道,不值得流通,但是给初学人做参考或许有一点帮助。我讲的都是实话。到明心见性那就定了,为什么?那个时候说的东西跟佛一样,没有差别,可以流通。没有明心见性,我还有烦恼、还有迷惑,那就靠不住。别人不知道,自己清楚,自己用念佛的方法不断向上提升。

  下面给我们解释“罪本”,这个地方经文上是罪本,魏译本的叫“本罪”,意思是一样的。康僧铠的本子,五种原译本,这个本流通最广。这个本子我听老师讲过一遍,《无量寿经》,康僧铠的本子。夏莲老的会集本他早年讲的,我还没有到台中去,跟老师不认识。难得老师把这个本子给我了,他讲的时候他做了注解,注解就写在经本上,叫眉注。我的长处,他老人家写的我能看得懂,所以《无量寿经》早年在海内外我讲过十次,统统是依老师的眉注。这个十遍以后,我讲的就参考黄念老的注解。到前年八十五岁的时候,清明节,我就下定决心把一切放下,一切经教统统放下,年岁大了,准备自己的后路,所以专讲念老的注解,也报老人知遇之恩。晚年我们认识、相识,我们共同学习这部经、弘扬这部经,希望大家能够相信会集本,能够信得过念老的集注,对往后九千年念佛往生决定有利益、有好处,我们的用意在此地。

  《会疏》里头就说得清楚,“本罪者,疑惑罪也”。疑惑,范围很大,不能疑,不能迷惑。疑是对圣教的怀疑,对自己信心的怀疑,尤其佛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对这个怀疑。《华严》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一切法由心想生”、“相由心生”,像这些经句很多很多,你要对它怀疑,这罪就重了。惑是迷惑,是什么?受外面境界诱惑,会起心动念。财色名食睡五欲,现在我们讲得简单,讲四个字“财色名利”,会勾引你的贪瞋痴慢,你在这个境界里你生它,你就迷惑,就获罪,你不知道事实真相。真相经上有,你也会念,你也会讲,但是你还是迷惑,为什么?《金刚经》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为什么把它当真?你还想贪得,还想控制,还想支配,有这么多的念头夹杂在里头,这是惑,这统统障碍菩提。有这个现行障碍往生,纵然往生了,你肯干,真念佛,肯干,很如法,生边地,这不值得。佛这一段经文给我们提出警告,如何往生不堕边地。

  下面望西大师说,“疑佛五智,谓之本罪,非十恶业等”,不是指十恶业,专指怀疑佛的智慧。这个五智,第一个是根本,是佛的一切智,一切种智,就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这是根本。另外四种就是转八识成四智,这个转八识成四智是在莲花当中成就的。很多人很难相信,莲花里头怎么转识成智,而且时间很短。往生,从我们舍弃身体,我们坐在莲花里头,莲花合起来,佛把这个莲花带到极乐世界,放在七宝池中,这个时间是一瞬间就完成了,但是这一瞬间坐在莲花里头的人就已经转八识成四智,所以花开见佛。如果对这个有怀疑,花就不开,什么时候不怀疑了,什么时候花开,最长的时期不会超过我们这个世间五百年,这最长的时期,最短的时期也许只有几天、几个星期,花就开了。

  所以义寂在此地说,“言悔”,后悔、悔责,“此省察心”,我们自己反省观察,观察我们自己的心,这叫悔。“责,呵责其迷心也”,责备自己为什么会起贪瞋痴慢,为什么会迷而不觉,特别是在境缘当中。如果常常有这个念头起,自己就要下定决心,我不接触环境。为什么初学的人躲到深山住兰若?阿兰若就是人迹不到的地方,不跟外界接触,修清净心,免被外境干扰,是这么个意思,住山闭关。这也是闭关的一个理由。闭关不是随便可以闭关的,闭关住山都是真修,真修一定是明理,理不明的时候,那闭关住山叫盲修瞎练,不会成就的。

  我在台中求学的时候出家了,台北有个居士在士林那边山上有一个精舍,是战争时候建的,日本式的房子,日本式的,后面有防空洞,那个时候美国的空军轰炸台湾,他们在山上躲避。战后他们住在市区,这房子没有人住,准备供养给我,让我在那里闭关。我把这个事情报告老师,老师把我呵斥一顿,就告诉我,闭关,你知道闭关什么条件?我说不知道。闭关是大彻大悟,大彻大悟照理说要弘法利生,没有人来请你,你也不可以向外说,我开悟了,我怎样怎样,那是自己自赞,这是不许可的。那要怎么样让人知道?闭关,住山。这个人开悟了,我们要请法师亲近他,就到他那里去。这才能闭关。你有没有这个条件?当然没有,我学佛刚刚起步。刚刚起步要什么?要学,不能离开僧团,不能离开老师,不能离开同学,你怎么会去住山、闭关?哪有这个道理!另外还有一种住山的条件,就是你的名气太大了,来拜访你的人、请教的人太多了,你没有办法修行,用闭关的这个方法拒绝访客。这两种条件你都没有,你怎么能住山,怎么能闭关?我才了解了。可是我们同戒的,受戒之后同学,离开戒场就有人去闭关,我们师兄弟还有几个,他们闭三年关。跟古人不一样,古人闭关是得定开慧,他们三年关闭完之后还是胡思乱想,还是妄想、杂念一大堆,不如听经学教。古人这个制度是好的、是正确的,我们懂得他的意思,知道应该怎么做法。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下载 下载 下载
0
  [最新报道]  
· (新版汇总)2014净土大经科注(001-100集)
· 净空老法师读诵《无量寿经》视频
· 黄念祖老居士:《无量寿经》讲记 第六集
· 黄念祖老居士:《无量寿经》讲记 第十六集
· “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是《无量寿经》的最好的学习方法
  [相关报道]  
· 央视《走进科学》栏目:揭开“僵尸男孩...
 

净宗经教网站(佛陀教育)e-mail: fotuojiaoyu@qq.com 建站日:2014.1.1 三宝弟子恭制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6855号-1 最佳浏览建议:IE 6.0以上浏览器 萤幕解析度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