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佛陀教育-2012净土大经科注(第594集)                                
 
  ·首 页 ·净宗经论 ·净宗祖师 ·佛陀教育 ·净土释疑 ·辅助修学 ·传统文化 ·请佛住世 ·播经供养 ·网立牌位 ·圣号圣像 ·体会分享 ·下载专区 ·网站留言
共修系统 帐号: 密码: 登录 密码找回 注册
          >搜索          
  学佛入门
· 如何学佛
· 认识佛教
· 净业三福
· 三皈五戒
  学佛基础
· 弟子规
· 太上感应篇
· 十善业道经
· 了凡四训
· 沙弥律仪
· 地藏经
· 地藏经玄义
·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 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
  五经一论
· 阿弥陀经
· 无量寿经
· 观无量寿佛经
· 普贤行愿品
·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 往生论
· 金刚经
  一门深入
· 一门深入重要性
· 师承的重要性
· 专修专弘

2012净土大经科注(第594集)                                

来源: 净土释疑网站 录入时间:2015-04-16 15:02:08
关键字:净土大经科注
【 点击数:1198 】 【字体: 】 【 收藏 】【 打印

 

2014/1/2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编号:02-040-0594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

  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请看《大经科注》第一零二一页,倒数第五行:

  “盖信有六信:信事、信理、信自、信他、信因、信果”。我们这个地方参考资料里头的排列是依照蕅益大师在《弥陀经要解》所说的,它的顺序,第一个是信自,第二个信他,第三个信因,第四个信果,第五信事,第六信理。前面五条我们学过了,今天我们看参考资料最后的一条。“信理者”,从理上讲,“深信十万亿土”,十万亿土是个很大的距离。一个佛剎,就是一尊佛的教化区,叫一佛土。这一佛土多大?黄念老告诉我,是十亿个银河系。银河系就太大了,十亿个银河系是一佛土,现在这里是多少个十亿银河系?十万再乘十万,十万亿,十万亿个十亿,这个距离我们无法想象,太远了。从理上讲,实实在在“不出我今现前介尔一念心外”,没超越。这什么意思?我们现前这一念心是全宇宙,十万亿佛国土没有超越这一念。这一念要记住,是弥勒菩萨所说的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这叫一念。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我们也无法体会到。所以西方极乐世界在哪里?古大德大彻大悟的人告诉我们就在当下。不但十万亿佛国土在当下,遍法界虚空界无量无边诸佛剎土也统统在当下,为什么?没有离开一念。世界从哪里来的?宇宙从哪里来的?大乘经上讲,遍法界虚空界从哪来的?《华严经》上讲,无量无边的华藏世界从哪来的?一念。惠能大师所说的,“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能生就在一念,一念圆满具足,念念具足。可是你一定要知道,念念是不同的,如果相同就是相续相,它不相同。不相同是相似相续相,好像是相似,其实每一个念都是独立的。

  就像我们明了过去那种老式的电影,那个电影是幻灯片组成的,就是今天讲的动画,原理是动画。在放映机里面,每打开一个镜头,这一个幻灯片打在银幕上,这一张跟前头一张不一样,跟后头一张也不一样,大同小异。场景是一样,人在里面走动不一样,开口说话不一样,所以大同小异。这是我们看的局面小。如果看整个宇宙?那是小同大异,不一样,差别太大太大了,那不是大同小异。看大宇宙是小同大异,看小宇宙是大同小异,决定没有两个念头是相同的,也就是决定没有两个念头现的境界是一样的。所以佛说这是假的,不是真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相是从自性变现出来的,所以真妄搅和在一起,现在科学的名词叫纠缠在一起,纠缠让你分不开。好像光光相映,我们这个房间有十几盏灯,每一盏的灯,光跟光纠缠在一起,分不开。虽分不开,各是各的光,我们关掉一个灯,这个灯的光就没有了,并不妨碍别的灯,别的灯开关也不妨碍这个灯。这个道理要懂,这是宇宙的真相。了解之后,我们自自然然把它放下,不再留恋,恢复到清净心。恢复清净心,清净心起作用就是佛知佛见,无所不见,无所不知。所以下头这句话,“以吾现前一念心性实无外故”。大而无外,小而无内,这是事实真相。这几句是说明宇宙所有现象是心变的、心现的,自性所现,阿赖耶所变。

  “又深信西方依正主伴,皆吾现前一念心中所现影”。前面是讲全宇宙,现在把范围缩小,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要深深相信,没有一样不是自性变现的。西方极乐世界依报是环境,正报是佛菩萨,每一个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这都称菩萨,这属于正报。主是阿弥陀佛,老师;伴是学生,学生就是菩萨,四土三辈九品往生的菩萨统统叫伴。依正主伴,皆吾现前一念心中所现影,影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不是真的,要当真就错了。

  “全事即理”,事是现象,是所生所现,理是能现能生。妄是讲相、现象,真是讲自性。这个概念一定要把它搞清楚,不能像佛菩萨那么样的清楚,总有几分概念,对我们学佛修行有大利益。修行最大的难关就是放不下,放不下的原因就是对于事实真相错解了。只有佛法讲得清楚、讲得明白、讲得透彻,让我们听了之后,愈想愈有道理,没错,这个才是真的,佛教我们放下,我们自自然然就放下。知道全事即理,理跟事分不开,全理即事。“全妄即真”,全真即妄。“全修即性”,怎么全修?在一切法里面,你明了它,知道相是幻相,是生灭相,是每一秒钟有一千六百兆的生灭,你有这种概念,所以性相都不可得。为什么?性是真的,是能生能现,能生能现的自性非物质、非精神也非自然,所以我们六根无法感受得到,它是真的,它确实有,确实存在,永恒的存在,这是性。性现的相,现的依正庄严,这里讲的依正主伴,这是所现所生。十法界、六道是所生所现里面搅和着阿赖耶在里头,阿赖耶能变,把它变成十法界。如果没有阿赖耶,它不变,它是一真法界,就是实报土,实报庄严土。我们知道,因为阿赖耶搅和在一起,把实报庄严土变成十法界,十法界四圣法界就是方便有余土,六道就是凡圣同居土。搞清楚,搞明白,叫看破。终日随缘,终日不变,这叫修行。恒顺众生而不为众生所干扰,这个人就叫罗汉、就叫菩萨;会被环境干扰,这个人叫凡夫。凡圣就是这么来的。

  于是我们就明白,十法界四圣法界是圣人,起码是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佛在那里住,他们的环境是净土,释迦牟尼佛的净土。六道,是凡夫,是秽土。秽土里头也有很殊胜的,跟净土差不多的,那是什么?色界天跟无色界天。为什么不能跟阿罗汉比?阿罗汉永远脱离六道轮回,他们没有,色界天、无色界天没有。他要不学佛,要不肯放下他的执着,他出不了六道,寿命到了,他会往下堕落,因为上头没有了。那个往下堕落是很可怕的事情,很可悲的事情,好不容易爬到巅峰,结果掉下来了,掉到哪里?差不多都是掉到地狱,叫爬得高、摔得重。为什么堕地狱?毁谤三宝。他为什么毁谤三宝?是他自己愚痴,不了解事实真相,把四禅天、四空天当作大般涅槃,认为自己已经成佛,证得不生不灭,到寿命完了,怎么还有生灭?佛说的话是假的,大般涅槃不是真的。有这种疑心,有这种疑惑,这就是犯无间地狱的罪业,你造无间地狱罪业自然受果报,就这么回事情。

  所以我们全修即性,全是没有分别,着重这个全字。你看这一段里头,“全事即理,全妄即真,全修即性,全他即自”,这四个全字太好了,全是没有分别、没有执着,遍法界虚空界全部都是,没有一样不是。这个真是什么?是自性变的。所以全修,这就讲了,法门无量誓愿学。无量跟一是一回事情,无量跟一划等号。《华严》上说“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多是无量,任何一个一都包括无量、包括全体。任何一个一都包括全体,换句话说,任何一法你要是具足信愿,一心专注,都能成佛。为什么?他见性,见性就成佛。我常比喻看电视能不能见性,明心见性?能,问题是会不会。会看电视,电视是什么?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就在这里面你明白了,明了,一切放下,放下起心动念,放下分别执着,那就成佛。会,太重要了。所以,哪一法不是佛法,会了;不会,哪一法是佛法?不会,什么都不是;会的,什么都是,都在这个全字里头,这个字里头妙极了。“全他即自”,佛做到了,佛看每个众生都是自己,真诚慈悲流露,对待任何一个众生,有情众生,我们能理解,无情众生,树木花草、山河大地,乃至于一个微尘,佛对它的慈悲都是圆满的。对蚊虫蚂蚁的慈悲是圆满的,对人能不慈悲吗?对一粒微尘慈悲是圆满的,何况山河大地?这里头这四个全字妙绝了。

  “我心遍故”,我的心,遍就是全,这四个全统统具足。“佛心亦遍”,我心跟佛心是一个心。“一切众生心性亦遍”,一切众生的心性,诸佛如来的心性,跟我的心性是一个心性,三无差别,心、佛、众生。这个意思统统在这四个全字,“全事即理,全妄即真,全修即性,全他即自”,这四个全字好。下面有个比喻,“譬如一室千灯,光光互遍,重重交摄,不相妨碍。是名信理。”理是一个,事无量无边,无量无边的事不外一个理,所以你只要明理、明了,那些事也就全部都明白了。世尊立教原理就在此地,根据什么理论来教学,就根据这个道理。根据这个道理,所以佛陀教育的理念是“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佛陀教育的方法,如何能圆满这个理念,他的方法是“读书千遍,其义自见”。

  教学的理论是一门深入,长时熏修,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你选一门就一门深入,一生不改变,根性利的,烦恼轻的,一年几个月,二年、三年就大彻大悟。我们在历史上看到,根性差一点的,三年五载开悟,十年八年开悟,也有二、三十年之后开悟的,证明这个理念跟方法是正确的。开悟了,经上说的自然智,智慧,没人教的;无师智,没有老师教的,这种智慧全都现前了。释迦牟尼佛示现给我们看,一生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没有人教。释迦为我们示现是非常好学的年轻人,跟现在知识分子有同样的习气,这是示现给我们看的。广学多闻,他学了十二年。学了十二年,全学的是知识,没有智能,知识不能解决问题,知识有局限性,不圆满,而且还有后遗症。科学在我们这个地球上,有四百年的历史,现在带给地球这么多的麻烦,这个麻烦没有人能解决。

  我们这些人,凡人,谁能解决?英国汤恩比博士说的,大乘佛法能解决,孔孟学说能解决。孔孟学说是什么?我们用一句话来代表,孔孟学说是仁义忠恕。孔子一生讲仁,“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义是孟子说的,“义者循理”,要随顺道理,要讲道理。“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是用心用得正,不偏不邪;恕是原谅别人。特别是在现前这个时代,做错事情的人太多太多了。他为什么会做错?他没有人教他,这是可以原谅的。有人教他,做错了,要受惩罚,没有人教。《无量寿经》前面我们念过,佛说“先人不善,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汤恩比明了,现在人造的罪业不能怪他,他不知道,他父母也不知道,他祖父母也不知道,曾祖父母也未必知道,大概要推到高祖父母,知道有这回事情。知道怎么样?没学,没做,没落实。再往上推两代,大概他们小时候做到了。所以往上推七、八代。我们今天做错的这些事情,佛菩萨原谅我们。这个责任到底谁背?这是历史的包袱。祖宗教诲、圣贤教育,疏忽二百年,你怪谁?我们今天很幸运,遇到大乘,遇到圣贤教育。如果我们没有遇到,遇到不能够锲而不舍去钻研它,不知道,我们会犯跟世间人同样的错误。所以不能再怪责了。怎么办?有不少人问我,我举了一个例子,我说你看小朋友,三、四岁的小孩,他遇到困难,他怎么办?他去找他爸爸、妈妈,替他解决。都是这样的。不管中国、外国,你看小孩,碰到事情他怎么办?去找他爸爸去了,找他妈妈去了。我们今天社会问题怎么办?没有想到爸爸妈妈,爸爸妈妈就是找老祖宗!老祖宗遗留下来这些智慧、教训、理念、方法、经验非常丰富,你去找他就解决问题了。

  历史上有个聪明人,唐太宗。这个人聪明,他二十七岁做皇帝,没念什么书。那个时候是乱世,隋朝的末年,各地方起义造反,他也是其中之一。十六岁就带领军队打仗,还是个常胜将军。你看十六岁,没成年。二十七岁做了皇帝,那么多的社会问题摆在面前,怎么办?这个人聪明,找老祖宗。派几个大臣,都是书读得很好的,从古籍里面,三皇五帝到前面晋朝,二千五百年当中,往上数二千五百年古人对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些智慧、理念、方法、经验我都要,你们在这个书籍里头去找,找来之后抄下来给我看。这成立一个小组,在将近几万册书当中去搜求,最后好几年的工夫,确定经史子这三类里面找出六十五部书,再从六十五部书里头把唐太宗所需要的节录下来,他所需要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书就是《群书治要》。所以《群书治要》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精华篇,老祖宗的。唐太宗找老祖宗,找到了。大唐盛世从哪来的?就从这来的。这个书好!我们中国人大意了,那个时候没有印刷术,书都是抄写的,数量不多。日本人识货,日本在中国的留学生很多,他们把这些书搜求,全都带到日本去。中国失传了一千年,居然在唐书、宋史、元明清的历史里头,《群书治要》这个名称都没有。嘉庆做皇帝,乾隆传给他儿子,嘉庆登基,日本对中国送的礼物,那时叫进贡,进贡里面有这部书,中国人才知道。但是清朝嘉庆的前一段时期是盛世,满清的盛世,乾隆、雍正、康熙这个三朝,确实不比唐朝差,可以说超过唐朝。所以这个书虽然是送回来,大家不重视。到民国初年,有一些专家学者看到,商务印书馆印了两次,一次是依照日本传来的天明版本,依这个印的,同时用铅字重新排版印了一次。我相信大概都是一千本,在那个时候,到现在也有九十多年了。

  中国这块土地上经过军阀割据的战争,八年抗战,这些本子都很不容易找到。我都以为绝版了,我知道有这个书,没看过,讲经的时候我提出来,居然有同修听到替我找,找到两部,民国初年商务印的。商务自己也不知道,我问过商务的总经理,他们不晓得有这个东西。《四库》跟《荟要》,台湾都保存一部完整的原本,《治要》没有人晓得。我们得到这个本子,看到真是无量的欢喜,祖宗之德,中国有救了。这两部书我拿到手,我翻开来一看,两种都没有人看过,是新的本子,纸已经变成黄色,变了颜色,很脆。里面没有人做过记号,好像没有人翻过,没有折迭的印子,这个太难得了。我交给台湾世界书局,印一万套。过了两个月,又有一部书寄来,《国学治要》。这个书没听说过,但是我想到这个东西重要。很多年前,我找我的弟弟,他那个时候在复旦大学教书,找退休的文史老教授,希望他们在《四库全书》里头节录,跟《群书治要》想法完全相同,把精华节录出来。做了两年多,拿来给我看,不适用。这个是很艰难的工作,不是容易的事情。天天想着念着,没有想到看到这个,正是我心目当中所想的,从《四库》里头节来的。原来他们也是用《治要》的方法,他们见过《治要》,这是《四库全书》的治要,叫《国学治要》。这是《四库全书》的钥匙,想读《四库全书》先读它,对《全书》有了解、有认识,然后你再想要哪一部分东西,你很容易取得,所以它是《四库》的一把钥匙。这个《治要》是做学问,是治学。《群书治要》是政治,主要是治国。这个《治要》是治学。这两样东西太难得、太可贵了!所以我立刻也是印了一万套,这样怎么?这就不会失传,能保存下去,不至于失传。这两种书我看到之后,我的信心生起来了,我的梦想可以变成事实。书都印出来,希望有人读,有一群爱好中国国学的、有使命感的人读这些书,把这些智慧、方法、经验,有利于一切众生的,把它发扬光大,帮助这个世界化解冲突,恢复安定和谐。我们走这个路子,向这个目标去迈进。

  这六个信坚定了我们的信心。这个比喻也是我们常常用的,“一室千灯,光光互遍,重重交摄,不相妨碍”,这就是科学里头讲的纠缠,这叫信理。六种信我们就学到此地。我们再看念老的集注,“具足六信,方名具信也”。蕅益大师将信愿行净土的三资粮,也就是求生极乐世界的三个条件,下了定义,这个信不是普通所说的信,要具足这六种,“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这才叫信。“本类行人知求佛智”。本类是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一类的修行人,知道求佛智慧,这个佛智是一切种智。

  下文里面有普遍智、无等智、威德广大不思议智,这三种智相当于前面所讲的四智。“勉强言之,威德广大不思议智,相当于前之不可称智与不思议智”。不可称智是转第六识,也叫做妙观察智。不思议智是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成所作智显的是神通,天眼、天耳、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所以不思议。“普遍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相当于前面所讲的“大乘广智”,“平等普遍运载一切有情咸至无上菩提”。“无等智”,这就是前头所说的无等无伦最上胜智,这是转阿赖耶成大圆镜,就是圆满的转过来。转第八识是顿转,它不是渐转,不像前面,前面第六识、第七识跟前五识,虽然转是六、七,五、八是果上转,但是果上转有顿渐,前五识是渐转,第八是顿转,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就转过来。“无等智,应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之简”。“前之诸智,见《魏译》”,康僧铠的译本;这一段节录的经文,普遍智这个说法,这是《唐译》的本子,都是《无量寿经》的译本。“译者开合不同,文笔有异”,所以用的名称有出入、不一样,我们两样对比就发现、就知道了。“两译所指之诸智实无有异也”,意思相同,文字上稍稍不一样,意思相同。“于上诸智,能知信求,故云希求佛智。”转八识成四智,怎么转?禅定,落实在禅定,定就转过来了。

  定是什么?一念不生。每天有一点时间修定,首先一般比较方便是早晚,人都休息没有人干扰,静坐半个小时,早晨晚上。我们念佛的人,我们在念佛,声声佛号没有妄想、没有杂念,佛号不间断。没有怀疑,没有夹杂,初学的人就是修功夫成片。到功夫成片之后,不放弃,就是修一心不乱。只要真正能定住,在日常生活当中,尽可能的放下。放下也是慢慢来,要真干,效果才明显。不是认真干的话,放不下,放不下就生烦恼、就起障碍。外面严重的诱惑,四个字,财色名利,四大魔王,有一个就能把你全部毁掉,如果四个都有,麻烦大了。这四个魔厉害,我们用什么对付?一句佛号。真管用,会得佛力加持,让你的心定下来。经题上,把净宗的因果都说得很清楚。佛门习惯是先讲果后讲因,讲果容易懂,然后告诉你这个果怎么来的。所以经题上前面半段,大乘是智慧,我们想求智慧,大乘是究竟圆满的智慧,无量寿是福德,庄严就是相好。我们求的果报,这一句全部包括在其中,智能、德、相。怎么修来的?清净平等觉,这是因。清净心是阿罗汉,平等心是菩萨,觉就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那就成佛。三种因得三种果报。净宗的因果完全显示在经题上,这个题会集得太妙了。

  下面这两句经文也是一个小科,“疑自善根”。

  【于自善根。不能生信。】

  这大有人在。自己造了很多罪业,极乐世界殊胜庄严,我能去吗?它会要我吗?他不敢相信。甚至于造恶多的人,寺院里面大雄宝殿不敢进去,不敢看佛像,躲躲藏藏的,避免不看佛像。问他为什么?不好意思。这人有良心,好人,不是坏人,只要给他讲清楚、讲明白,这是好信徒,这可以得度的,就怕他良心没有了,那就没办法。他还不好意思见佛,所以我看到,我很佩服,这个人可以度的,得要有机会慢慢给他讲。我们看到,而且还很多。你看,“能信他佛,但于自佛(自己是佛)不能生信”,我自己是业障深重,造作很多重罪的众生,能不堕地狱就不错了,是这么样一个心态,“于是心是佛之旨尚有疑情,是为大失。”这个大失是什么?他因为对他佛还能相信,真念佛往生,生边地,生疑城。这是还能够相信因果的话,不能相信是心是佛。这是净宗最重要的核心,净宗凭什么立教,凭什么建立念佛成佛的法门,就凭这一句,因为你“是心是佛”。你的心就是佛,佛就是心,你不是没有,你只是不知道你有真心。这个真心能现万法,整个宇宙是你心现的,哪个人有这个念头?不说世间人,说学佛的人,学佛的人几个人有这个概念,宇宙从哪里来?我心现的。实际上,这个事情也不是不能体会,我们都知道,大家都有作梦的经验,从梦中醒过来,梦中境界还很清楚,去回想一下,这梦从哪来的?现在科学家告诉我们,这个梦是下意识变现的。下意识还是自己的心,妄心。能讲得通,一切法从心想生,下意识变现的。我们现前这个世界,完全是意识变现的,怎么变的?一念不觉。一念觉,变现的是实报庄严土;一念不觉,变现的是十法界。

  十法界依正庄严,一念不觉,这个不觉是什么?就是起心动念。起心动念,十法界就现前;不起心、不动念,十法界不现前。假的,不是真的。善根不足,不怕,要相信善根是决定有,也是迷失了。怎样把善根补出来?念阿弥陀佛,执持名号。如果用觉明妙行菩萨所说的这三个原则,念佛的时候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一句接着一句,用至诚心念,没有妄想,没有杂念,这一声佛号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累积善根,没有比这个更殊胜!无量劫造无量无边的罪业,都不怕,为什么?那是妄心造的。我今天念佛时间虽然短,念佛不多,我是用真心念的。古人有一句话说得很好,邪不胜正。你无量劫造作恶业是邪念、是妄心,今天我念佛是用真心,邪不胜正,所以一句正念能灭无量劫的邪念。这个道理搞清楚、搞明白,我们处事待人接物、日常生活,你是用真心,还是用妄心。当然,首先什么是真心,什么是妄心,不知道。从事上来给你讲,真心这个理,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但是真心所现的相,在事相上与性德相应的是真心,与性德不相应的是妄心。与性德相应的,三皈、五戒、十善、沙弥律仪、三聚净戒,这是真心,违背是妄心。佛留下来这些经教是真心,全是从真心流出来的教诫。我们读诵就是恢复真心,这里头的意思懂不懂没关系。我知道这是释迦牟尼佛自性流出来的,释迦牟尼佛自性跟我的自性没有两样,我只要恭恭敬敬去读它、恭恭敬敬去学它,意思懂不懂没关系。真诚心、恭敬心、没有怀疑的心,念上千遍,其义自见,自然开悟,自然明白。为什么?因为它是自己自性变出来的。我的心愈清净,跟自性就愈相应,清净到极处,豁然大悟,所以说其义自见。释迦牟尼佛的经,就是这么讲出来的。惠能大师在世的时候,教化众生也是自性流露的。这真的,不是假的。

  《古兰经》伊斯兰教的,唯一依靠的经典,穆罕默德所说的。穆罕默德不认识字,跟中国六祖一样,他能说出一部《古兰》,别人帮他记录。今天在这个世界上,伊斯兰的信徒有十五亿人,比佛教多。佛教一般只讲六、七亿,这第三大教。第一个大教,信徒多的是基督教、天主教,还要加上犹太教,这三个教合起来,信徒超过二十亿人。他们共同用一部经典,我们叫《圣经》。他们分成三派,犹太教他们以《旧约》为主,主修的;基督教,耶稣基督,以《新约》为主;天主教,《新旧约》都学。我有一次在新加坡,好像是一九九九年,我们在那边团结新加坡的宗教。从南非来了几位朋友,欧洲人,他们是基督教徒,问我一句话,他说:法师,你看看我们这三个教,犹太教、基督教、天主教,它们是什么关系?问我这句话。我当时就告诉他,我说他们是一家人,三派。怎么一家人三派?一部《新旧约》不就是一家人吗?三派是什么?犹太教是皇上那一派,天主教是皇后玛利亚那一派,耶稣是太子那一派,三派。他们听了说:你比喻得很好。三派,一家人。然后我告诉他,不仅这是一家人,伊斯兰教跟你们也是一家人,他是你们的表兄弟。你们自己一派是亲兄弟,三派里面是堂兄弟,伊斯兰是表兄弟,全是一家人。用这个比喻大家好懂,容易体会。

  一定要相信古圣先贤,不说别的,他们的心比我们清净。这个我们能想得到,我们也能承认,我们的妄想、杂念比他们多,他们少。少,他的智慧就比我们高;多,我们的智慧就比他差。我们可以说,我们的常识比他丰富,智慧比不上他。智慧是什么?辨别真妄、邪正、是非、利害,这是能辨,这是智慧。所以古人有古人的优点,我们现在没有。我们现在的头脑思想被这个社会搞乱了,清净心失掉,平等心也失掉,乃至于善心都失掉,起心动念都是自私自利。自私到极处,甚至于连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都不照顾。这个太过分,人与人之间全是利害,没有道义。换句话说,真正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不愿意在此地了。

  我这是有凭据的,不是我随便说的,我从方老师那里看到的。我跟方老师也不认识,只是看到一份资料,里面有简单的介绍,他是安徽桐城人,是小同乡。他是方苞的后裔,明清桐城派后裔,家学的底子很厚,二十几岁就是大学的名教授,专攻哲学的。我那时候对哲学很有兴趣,我就试试看,写了一封信给他,寄了一篇文章给他看,目的是想得到他的同意,我们抽出时间到学校去旁听他的课程,如是而已。一个星期之后,我收到一封老师给我的回信,约我星期天到他家里见面,我就去了。他问我家乡的状况,我们确实是同乡,没错。问我的学历。我说抗战期间失学三、四年,所以只是初中毕业,高中念了半年就到台湾来,到台湾来想读书,没有机会,对哲学有兴趣,想亲近老师。他说你有没有骗我?我说没有。他说你写的信、写的文章,我们台大学生写不出来,他从这里疑惑。我说虽然失学三、四年,但是没有离开书本,喜欢读书,这是爱好。他明白了,然后就很严肃的告诉我,他说现在的学校(六十年前),先生不像先生(包括他自己在内),学生不像学生,你要到学校去听课,你会大失所望。这些话就等于说完全被拒绝,没希望了,当时我听了很难过,方老师也看得出来。我们静坐了大概有七、八分钟,老师说:这样好了,你每个星期天到我家里来,上午九点半到十一点半,两个小时,我给你讲两个小时。这是我们作梦都不敢想的,这是上补习班,家里教,家教。我们一分钱学费也没缴,非常热心,给我讲了一部《哲学概论》,最后一个单元讲“佛经哲学”,等于说把佛教介绍给我。我当时也怀疑,佛教是宗教、是迷信,它怎么会有哲学?那个时候年轻的概念,高级的宗教只有一个真神,多神教、泛神教是宗教里头的低级宗教,什么都拜,看到寺庙里的塑像那么多,给我们造成莫大的误会。方老师说你年轻,你不知道,释迦牟尼,他叫释迦牟尼,没有叫佛,“释迦牟尼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佛经哲学是全世界哲学的最高峰,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这样进门的。

  我还向他请教,老师的佛经哲学从哪里学来的?他也没有老师。抗战时期他在中央大学教书,那时中央大学是在重庆还是在成都,有一次生病,朋友介绍他到峨嵋山养病,峨嵋山是非常好的一个地方。他在那边养病期间,山上没有杂志、没有报纸,普通是只有佛经,所以拿着佛经来消遣。没事情做,他养病,看佛经,愈看愈深入。从此之后他每天读佛经,经典里面重要的经文,他都能够背得过来。搞真的,不是搞假的。我们每个星期见一次面,常到他家,他家我就很熟了,他的书房,我稍稍留意一下,真的,不是假的,从来没有发现他的书房书桌上说没有佛经,这你看不到,肯定有经书。他真搞,我们才相信。我从这么进来的,进佛门的。没有多久之后,就遇到章嘉大师,章嘉大师那是完全学佛的。他是把佛学看作哲学,晚年转过来了,教我的时候没转过来,晚年转了。晚年你看,我听说他皈依广钦老和尚,广钦老和尚给他做皈依,他变成三宝弟子。他是愈来愈深入,慢慢全明白了。在那个时候,教我的时候,偏重在性相两宗,认为这个是真正的哲学书,里面没有迷信的色彩。

  所以信心,这一段都是,这一品经里头,边地疑城,帮助我们建立真正的信心。蕅益大师说得好,信心里头有因有果,有事有理。理事、因果都搞清楚,信心才不变,才有一个方向,有一个目标,你就有可能成就。方向太多,目标太多,不容易成就。世间知识,可以;求智慧,不可能。智慧是决定定中生的,清净心生智慧,小乘智慧;平等心生大乘智慧。我们看到美国修.蓝博士,他不是佛教徒,他那些东西是从夏威夷古老的传统里面学来的,就是用意念治病。他学得很成功,非常有效果。我向他请教,你根据什么理论?他告诉我,清净心。这就没错了。学这个,必须要把心里不善的念头,记忆,他不说念头,记忆,统统清除,好的记忆也要清除,让心里面善恶都没有,这是真正清净。这说的跟佛法讲的相同,这才能产生能量,这个能量能改变身体,物质现象。这个佛经上有,近代量子力学家的报告有,所以他有理论根据,而且实验成功了,给我们来做证明。

  现在我们看底下一段,“意志犹豫”。

  【故于往生清净佛国。意志犹豫。无所专据。】

  这能不能往生?也能,遇到善缘能往生,但是往生在边地。我们看念老的注解,“《无量寿起信论》论此甚详”,《无量寿经起信论》是彭际清居士的著作。这个人也是了不起的人,乾隆年间,通宗通教,显密圆融,是佛门大善知识。从传记里面看到他,他是出生在富贵人家,聪明好学,弱冠就考中进士,弱冠应该是二十岁。他的父亲是乾隆皇帝的兵部尚书,也就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贵族,所以他生活没有问题,考取进士没做官,学佛、学道,他什么都学,三教都学,都很有成就。他的《无量寿经》注解叫《起信论》,《无量寿经起信论》。他对于这句经文有很好的论述,“论曰:须了佛智乃至胜智,方名真信,方得见佛”,这句话讲得好。下面他解释,“以一切智不离自心。无我,无我所”。这讲一切智,一切智不离自心,无我,无我所。“凡圣一如,共同此智”。学佛,学大乘,尤其学净土,对这个要是没有概念的话,往生品位不高,这个概念很深,真正能相信,会提高品位。这也确实是真正难信之法。难信变成能信,我自己的经验就是佛经磨练的,天天读它,天天跟同学在一起分享,分享是自他两利,分享过程当中很多都是自己没有想到的,这个时候意思出现了。谛闲法师有这个经验,讲经他有充分的预备,这我们都是一样,要做这个功夫。但是上台讲的时候,很可能预备的东西都没用上,这个意思自自然然,所谓望文生义,意思自然生的。生的是很好,比自己准备的还好,这通常是什么?我们讲佛力加持。心愈清净加持就愈明显,时间就愈长。到相当长度,二、三十年之后,你就相信其义自见,你就真的会相信了。需不需要准备?还是要读书。经,不能不读,不能放松,天天要读。尤其是读一部经,专攻一部,其他的都放下,那个其义自见的就愈来愈多,时间愈来愈长,法喜充满。每天都有新的意思,没有底限,为什么?它是自性。清净心、平等心是打开自性的一把钥匙。怎么样才能见性?清净平等觉就见性,真正不可思议。

  “凡圣一如,共同此智。全信自心具一切智,本来成佛”。本来是佛,不甘堕落,跟大众接触我给他做影响众,我来接引他,我来帮助他回头,这个对,这行菩萨道,不会被外头境界所转。你在这上没有建立信心,你不保险,你会被境界转,不知不觉受外头境界影响,你会堕落。坚定信心,一生不改变。“不于心外,别有信佛之心”。心外别有信佛之心,那是妄心,不是真心,是阿赖耶识、末那识,意识,这个心是错误的,这个心靠不住的,生灭心。念老能够把彭际清这段话,放在这个地方给我们来做解释,放得太好了!念老对这几句话是完全肯定,没有丝毫怀疑,把它节录在此地解释,我们每个人都一样,都具足一切智,都是本来成佛。“如是回向,是名唯心净土,疾得见佛”。你往生见阿弥陀佛很快就成就,这个疾就是一生成就,你在这一生当中决定成就。“若于自心诸智”,这个诸智,前面讲的五种智,一切智就是一切种智,这是总,下面就是转八识成四智。“犹滞疑情,不免心外见佛”,一定要晓得,见佛、见菩萨都不离自心。乃至于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睁开眼睛看到这个世界,看到一切众生,看到树木花草、山河大地、虚空法界,全是自心现量,不断之无,妙绝了,你见到真相。这个真相是佛见到的,法身菩萨见到的,我们也见到。凡夫见到,不知道;佛菩萨见到,他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丝毫不迷惑,所以他不会把它放在心上。凡夫的过失,就是见色闻声都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就错了。为什么不放在心上?无我,无我所,你怎么放?你放,你是有我、有我所,这就是心外的妄心,真心以外的妄心。确实是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从这个地方生起坚定信愿,这个人真快乐,真的是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

  这个人虽然于自心诸智,就是前面讲的五种智,他还怀疑,“不免心外见佛,虽修诸善,乘愿往生,不得见佛。以不契佛智故”。这个意思就是说他生在边地,五百年不能见佛。“所以《如来不思议境界经》云”,这个经文里的这一段话,是彭际清居士《起信论》里头所引的,也抄在此地,“三世一切诸佛,皆无所有,唯依自心”。自性本来具足,一样不缺。具足什么?具足遍法界。因为这整个法界是它现的,它要不具足,它就现不出来。十法界依正庄严,法界虚空界里头,无量无边诸佛如来,无量无边诸佛的剎土,全是自性所现,没有一个是例外的。然后我们才真正体会到,法身大士与诸佛如来的慈悲,慈悲遍法界,善意满娑婆。在我们娑婆世界来观看,智慧、神通、道力、慈悲、方便,都是遍法界虚空界,这是性德。“菩萨若能了知诸佛及一切法,皆唯心量”,这就是佛在《楞伽经》上所说的“自心现量”。这个地方所说的若能了知诸佛及一切法,皆唯心量,自心现量。“得随顺忍,或入初地。舍身速生妙喜世界。或生极乐净佛土中”。到这个地方用括号,这一段是《如来不思议境界经》上说的。我们读念老这个注解,等于读了八十三部大乘经论,一百一十种祖师的注疏。这个注解好,精华他都挑出来,就像《群书治要》一样。念老用了六年的时间,天天在家里翻,在家里节录,哪个地方解释哪一段经文。这个工作不是凡夫,凡夫做不出来,所以我们对他感恩。

  我们再往下看,这是《起信论》里说的,“是则了知心量不涉程途”,这个程途就是佛比喻讲的,十万亿佛国土,程是里程、道路、路途,与这个没有交涉。你要真正了知心量,都在一念之间,全在当下,当下就是,“一切功德具足成就”。“故知有决定智,方能决定信。有决定信,方能决定生”。能不能往生,问谁?问自己。问别人,全错了。统统要问自己。“慎勿以疑惑心而失大利。”到这个地方,这是《起信论》里头的文。“是知信他不信自,仍是智短。既无决定智,即无决定信,是以意志犹豫,无所专据。”你没有方向,你没有目标。下面的文讲得好,他还能够继续念念不断,结得善愿,续得往生,他能往生,生到边地,生到疑城。《起信论》上这一段话比什么都重要,学佛不能没有决定智,决定不能没有决定信,有决定信,决定能往生。我们就心安理得,道理搞清楚、搞明白,心定了,心安了。这才是我们一生当中唯一的一桩大事因缘。我们对这个世界尽心尽力,帮助苦难众生,这是小事,这不是大事。大事是往生,去作佛,决定成就。小事,有缘我们要做,没有缘,不必去找缘,不要攀缘。攀缘,心不清净;随缘,心清净。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下载 下载 下载
0
  [最新报道]  
· (新版汇总)2014净土大经科注(001-100集)
· 净空老法师读诵《无量寿经》视频
· 黄念祖老居士:《无量寿经》讲记 第六集
· 黄念祖老居士:《无量寿经》讲记 第十六集
· “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是《无量寿经》的最好的学习方法
  [相关报道]  
· 央视《走进科学》栏目:揭开“僵尸男孩...
 

净宗经教网站(佛陀教育)e-mail: fotuojiaoyu@qq.com 建站日:2014.1.1 三宝弟子恭制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6855号-1 最佳浏览建议:IE 6.0以上浏览器 萤幕解析度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