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佛陀教育-2012净土大经科注(第566集) 
 
  ·首 页 ·净宗经论 ·净宗祖师 ·佛陀教育 ·净土释疑 ·辅助修学 ·传统文化 ·请佛住世 ·播经供养 ·网立牌位 ·圣号圣像 ·体会分享 ·下载专区 ·网站留言
共修系统 帐号: 密码: 登录 密码找回 注册
          >搜索          
  学佛入门
· 如何学佛
· 认识佛教
· 净业三福
· 三皈五戒
  学佛基础
· 弟子规
· 太上感应篇
· 十善业道经
· 了凡四训
· 沙弥律仪
· 地藏经
· 地藏经玄义
·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 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
  五经一论
· 阿弥陀经
· 无量寿经
· 观无量寿佛经
· 普贤行愿品
·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 往生论
· 金刚经
  一门深入
· 一门深入重要性
· 师承的重要性
· 专修专弘

2012净土大经科注(第566集) 

来源: 净土释疑网站   录入时间:2015-04-16 10:36:42
关键字:净土大经科注
【 点击数:1299 】 【字体: 】 【 收藏 】【 打印
 

2014/1/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编号:02-040-0566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

  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请看《科注》第九百五十八页倒数第三行:

  念老接着前面为我们细说第五种恶。五种恶古时候两个说法,第一个就是饮酒,第二种说法,这饮酒里面包括十恶,五恶里头包括十恶。念老把这两种说法都采取了,“兼采两说”。“首重五戒”,因为第五说的是饮酒。在经文里面佛又广劝大家修学十善。上面两种讲法看起来好像是不一样,实际上是没有违背的。五戒、十善只是开合不同,五戒展开来是十善,十善归纳起来就是五戒。五戒里头不妄语包括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所以加上前后,前面不杀、不盗、不淫,后面不贪、不瞋、不痴,就是十善。念老这个解释很好。“盖好酒贪杯即是贪恶”。喝醉的时候容易发怒,这就是瞋毒。酒醉了人昏迷,“饮之过度”,“不省人事”,这是痴毒。可见得饮酒这一恶又跟贪瞋痴有关系,是贪瞋痴的助缘,饮酒容易把贪瞋痴引发出来,恶业就成立了。

  《资持记》里面说酒有十种过。第一个,“颜色恶”,酒喝多了,脸色不好看,言谈举止都不端了。第二个,“少力”,力是体力,走路的时候东倒西歪。第三个,“眼视不明”,真的,看东西看不清楚。第四个,“现瞋恚相”,没喝酒的时候这个人还挺温和的,酒一喝醉了之后就变了。古时候往往用酒醉来观察这个人的德行、品德,故意把他灌醉,看他醉后的表态。性情好的人,醉之后他就睡觉,没有这些恶的现象,可见这个人平常心平气和,对人对事对物他都能放下,不受这个干扰。第五,“坏业资生”,资生,用现在来说,资养我们的生命,坏业资生,不是善业,这个意思用现在的话说,对我们身心都不好,都有损害,没有好处,所以酒不能过度。第六个,“增疾病”,往往是疾病的增上缘,不喝酒,这个病潜伏在那里不发作,饮酒会引导潜伏的病毒发作。第七个,“益斗讼”,就是争论,这是瞋毒,强词夺理,一般讲不服输,好胜,所以这瞋毒。第八个,“无名称”,没有人赞叹你,世间没有赞叹酒喝醉了的人,批评的多,没赞叹的。第九,“智慧少”,没智慧,这是愚痴。第十,“命终堕三恶道”。要晓得命终堕三恶道,我们祭祀鬼神的时候就不要用酒,酒跟三恶道有缘,祭祀鬼神应该跟供佛一样,一杯清水,清水表法好,表清净心,我们大家心都清净,这个好,供酒不好。这十种,“其中第四第七即瞋,第九即痴”,贪瞋痴三毒。

  又世间话所谓的“酒能乱性,指酒能迷乱人之心意与良善之本性,故令人造恶”,犯罪造恶,在之前,十之八九都是酒醉了。“今经云”,这经上说,“耽酒嗜美,本身即是贪痴二毒”,这个美是美食。“是故饮酒一恶”,经过这样一分析,这里头确确实实有意业的三恶,就是贪瞋痴。“故上之两说,唯开合之异”,开是展开来说,合是归纳,归纳起来是五恶,展开来是十恶,实在讲是一个意思,五里头包括十,十里面归纳起来是五恶。

  “此下广明第五恶之过患殃咎”,它的过失,它的害处。“徙倚懈怠”,“徙倚指徘徊,懈怠指懒惰”。徙倚懈怠就是现在人所说的心里头犹豫,放逸懒散,没有进取心,没有诚信,“唯图苟安自私,不能修身行善”。所以底下说“不肯作善”。这样的人在现在社会,几乎到处都能看得到。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是教育,人是教得好的,人也能教坏,又何况教坏比教好容易。为什么?佛告诉我们,阿赖耶识是我们的妄心,妄心里面属于善的心所只有十一个,属于不善的心所有二十六个,所以学坏容易学好难。好很容易变坏,坏不容易变好。坏有变好的,少数。教学比什么都重要。“不肯作善、治身修业”,这个业是正业。说明“恶人不肯自修其身,不务正业。其人对父母之教诲,则违戾反逆。违指违背”。戾是狠、是暴。故违戾里面含着有狠毒背叛的意思。“反逆者忤逆不孝”。

  现在这些小孩,六、七岁父母就教不了了,完全不听。在学校里这些学生,刚刚上学,一、二年级学生,在过去是最好教的,小学一、二年级听话,现在不听话了。过去是父母教的,现在父母不教了,谁教?电视教他,计算机在教他,电动游戏机,网络,他受的是这个教育。这个教育里头的内容我不知道,我没有接触过,听别人告诉我,负面的多,正面的几乎没有,也就是说这些教育里面没有讲伦理的、没有讲道德的,也没有讲因果的;换句话说,这些内容跟十恶相应,跟五逆相应,所以人心坏了。古人说这两句话,在今天我们亲眼看见,这两句是“子不教,人心坏了;家不齐,社会乱了”。

  今天社会的动乱是什么原因?家没有了。中国古时候有家,家有家道、有家规、有家学、有家风,大家都遵守,社会祥和,太平盛世。现在家没有了,家没有了,人心没有依靠了,佛家讲归依,没有归依的处所。他活在这个世间,年轻力壮的时候没想到这个事情,一到晚年退休就想到了,想到是什么情况?无比的凄惨,悲观。为什么?我有体力的时候社会还要我,现在我没有能力工作了,社会不要我了,儿女也不要我了。到哪里去?唯一的归宿,养老院。人与人之间的亲情没有了。对儿女,儿女小时候你那么样的亲爱,无微不至的照顾,今天自己年岁大了,儿女不理你。如果有积蓄,儿女会来看你,目的是什么?目的是想把你的积蓄拿走。你也有高度的警觉心,你不给他,以后就不往来。人活在这个世间有什么意思?人活在这个世间为什么?只有佛经上有答案,这个答案是真的不是假的,佛说的“人生酬业”,人生干什么?来酬偿你自己造的业。

  所以了解事实真相,细心观察,仔细的衡量,大家庭的优点多,虽然有缺点,优点多。小家庭没有优点,只是让你自己自由自在,没有人管你,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但是育幼成大问题,养老成大问题。中国大家庭那个制度真好,所以我们希望社会上这些团体、社团把它继承下去。血缘的大家庭大概是不可能恢复了,只有找社会团体,道场是一个家庭,居士道场也是个家庭,出家道场是一个家庭。家庭里面最重要的爱心、和睦,决定要修六和敬,彼此和睦,彼此尊敬,家和万事兴。怎样才能做到?要靠教学,每个人把道理搞清楚,把人与人的关系搞清楚,血缘的家庭没有了,我们建立道义的家庭,把它兴旺起来,这是好事情。

  现在社会确实很多,“父母有子犹如冤家,故云不如无子”。为什么?“如是恶子,辜负慈恩,故云负恩。违背礼义,故云违义。无有报偿,表对于父母之恩德,全无报答”。这是现前的社会,他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恩,父母给他的,他认为那是应该的,他没有报答的义务,这是外国人的教育。早年我住在美国,在旧金山,我们华侨里面有一位有个朋友,小孩十八岁了,离家出走,好几天没回来,家人已向警察局报案。警察问他多大了?十八岁了。十六岁就成年了,家就不管了,十八岁了你还找他干什么?外国人,养到十六岁就放出去了,让他自己生活了。小孩对父母有什么恩?不可能!外国世世代代都是,他看得习惯了。中国人看到非常不习惯。小孩还不能完全独立,就背叛父母、背叛家庭,多半堕落在黑社会里头。他靠什么生活?靠欺骗、偷盗,严重的时候杀人。美国的枪枝是自由买卖,小孩身上带枪的一点都不稀奇,这个事情很麻烦。

  东西方文化细细比较,在这点上西方跟东方差距太大了!孙中山先生讲得好,没人给他宣扬,他在《三民主义》民族主义第四讲里头说过,西方的科学技术,我们不如他的就是制造机器,这一门比不上他,除这一门之外,他们任何一门都不能跟中国相比。这个话是真的不是假的。喜欢西方的同学要认识清楚,我们没有的跟他学,我们有的不可以放弃。我们今天犯的错误是盲目向西方学,自己东西完全不要了,完全舍弃了,错了。中国的现实社会会走向今天这个地步,说实在的话,知识分子迷信西方,造成崇洋的这种错误的观念。甚至于说外国的月亮都比中国圆,月亮也不如外国,迷到这样的程度!今天受这些苦难不能怨天尤人,自己要负责任,自己有好东西为什么不要?这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汤恩比博士说得好,甚至于讲到全世界,他说要解决二十一世纪世界社会的问题,只有中国孔孟学说与大乘佛法。

  大乘佛法也在中国,中国现在没有了,典籍都存在,没有人去读,没有人去学习。国内有一些人批评我,说我只知道弘扬净土宗,其他的东西统统都不顾。这些话听起来好像是有道理,如果真正懂得佛法,真正懂得传统文化的人,他一听就知道他错了。佛法,《金刚经》上说得最好,“法门平等,无有高下”,选择法门一定要依自己的根性。每一个法门,根性都有上中下不同,上上根人选对了,决定有大成就,中下根人选择,可以提升自己的境界,下根人接触到了可以种善根,没有不得好处的。但是要成就,成就的标准是明心见性,要想达到明心见性,一定要懂得一门深入。

  前天还有个年轻的法师来看我,问我学习经教的次第,举了十几种,告诉我。这十几种大经大论,门门都是第一,没有第二的,但是如果都学,你能消化得了吗?你能够读得完吗?自己一定要量力,如果自己能力不够,这种选择就错了;实在没有能力的人,选对了他也会成功。谛闲老和尚那个锅漏匠的徒弟,那就是下下根人。他的师父谛闲老法师教他一个法门,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因为他什么都不会,没有念过书,不认识字。告诉他,就这一句,只要你老老实实去念,真正相信有西方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真信,发愿求生,这一句名号念到底,念累了你就休息,休息好了接着念,后面告诉他一句话,你准能成就。他也不问成就不成就,你叫我念我就念,你叫我信我就信,你叫我发愿我就发愿,听话,老实、听话、真干。干了三年,站着往生,成就了,真成就了。老和尚非常赞叹,下下根人三年得到上上成就,那这个法门就是第一法门。

  所以我告诉他只能学一样,怎么能搞十几样?这不能成就的,十几样都是皮毛、都是常识,一门都不精通,你就全盘失败了。释迦牟尼佛一生没有教你广学多闻,而是教你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佛一生讲那么多经,是为不同根性人说的,让你自己去选择,真正要成就,一门就能入。好像房子一样,这房子开了很多门,你从一个门你能进去,你从两个门你进不去。两个门都进不去了,何况多门?那是不可能的。广学多闻,你要看清楚什么时候广学多闻。这个话是四弘誓愿里头的,四弘誓愿第一愿是“众生无边誓愿度”,这是愿,后面三句都是完成第一愿的,你这个愿发了,如何能够落实,怎样满愿?那必须要有道德,道德是断烦恼,烦恼断尽道德成就了,还是德为本。有了道德之后再去学法门,“法门无量誓愿学”,无量法门里头挑一样,学是这么个学法。挑一样,能得定,能开智慧,能成佛,成佛之后再广学多闻,再帮助众生现身说法。

  现身说法要记住,身教是第一,言教是补助,以身教为主。身教是什么?就是持戒。释迦牟尼佛一生给我们做出榜样,这个不能不知道,先做示范、做榜样,然后再教他法门。世尊当年在世给我们的表法用意很深。他十九岁舍弃王位继承权,舍弃宫廷里面富裕的生活,这是什么?放下烦恼障,这属于持戒。离开家庭到处参学,寻师访道,这代表一个知识青年好学多闻,印度所有的宗教学派他全都亲近过,都去学过,学了怎么样?不满意,不能解决问题。到三十岁,这学了十二年,放下,放下所知障,把这个所知放下,到菩提树下去入定,开悟了。悟后所讲的一切经,谁教他的?没人教。经从哪里来的?经从读书千遍其义自见,是一门深入自见的。自性里头本有的般若智慧不从外得,外面一样都没有得到。他这个示现我们要特别注意,这是教学,就是身教,做出样子来给你看,你得会看,你要看懂。看懂,我们就用他这个方法。你真懂了,真喜欢了,你就学得很快乐。

  所以年轻人来问我,我教他一本书,我问他,你学哪一门?目的何在?他告诉我,他的目的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说那很好。我说你学的什么经?他说《阿弥陀经》。行,《阿弥陀经》分量不多。那要摄心,你得学注解。《阿弥陀经》注解最详细的,莲池大师的《疏钞》,足够分量。还有一部非常精要的,蕅益大师的《要解》,学《要解》也要学注解,学《要解》的注解。只能学一样,一样,会得念佛三昧,得念佛三昧之后,就有开悟的可能。纵然不能开悟也不要紧,为什么?得念佛三昧决定往生净土。如果你开悟了,你生到极乐世界是实报庄严土。净土法门不开悟没关系,到极乐世界也是住实报庄严土,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你的。这是托阿弥陀佛的福报,我们能跟法身菩萨有同等待遇,智慧、神通、道力跟法身菩萨一样,这是极乐世界的殊胜,不是普通的殊胜,无比稀有的殊胜。如果学《无量寿经》,那就是夏老居士的会集本跟黄念老的集注就行了,决定不能多,决定不能杂。《金刚经》上佛告诉我们,“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法我只选一样,其他的我都舍掉,何况世间法?世出世间法统统要放下。

  老祖宗讲的这两句话,金玉良言,是真理,永远不能更改,教学的理念就是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教学的方法,我们怎样入门、怎么样契入?那就是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你要相信。有人读了几百遍开悟了,有人读几千遍开悟了,有人读几万遍开悟了,根性不相同。根性是什么?是放下,彻底放下,开悟很快;不能彻底放下,速度就慢。不是广学多闻,这个要记住。放下才能帮助你提升,好像上楼一样,放下第一层,我升到第二层;放下第二层,我升到第三层,问题是放下,不是你知道多少,与那个不相干,问你放下多少,所以放下便是。你只听大乘经典一句、二句,但是听了之后你就彻底放下,结果是什么?结果你见性了,言下就开悟了。

  一、二句话一听就见性了,有没有?有。你去看看禅宗里面所记载的,六祖会下开悟的四十多个人,里面有不少就是言下大悟。无尽藏比丘尼听六祖讲《涅槃经》,不是这一部经从头到尾讲的,不是,是当中几句,无尽藏开悟了。惠明法师追赶六祖,把他追到了,追赶干什么?把衣钵夺回去,是来夺衣钵的。惠能大师一看到,赶紧把衣钵摆在路上石头上,那是他要的,自己赶快跑,钻到树林里头躲起来。惠明追到了欢喜,等他到石头上拿衣钵拿不动,马上就明白了,那立刻就忏悔,错了。这个衣钵有护法神,该给谁的有定数,你命里头没有,你拿不动。他没出家之前,四品将军,这衣钵他拿不动,立刻回头,立刻忏悔,念头转过来,叫着能大师,请他出来,我不是为衣钵,我是来求法的。

  惠能听他求法,出来了,坐在这个石头上,教他,这个时候他的心没有杂念,纯净纯善,能大师说,你不思善、不思恶,把善恶的念头统统放下,心地清净一尘不染,在这个境界里头你回光返照,什么是你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他在这一句话当中就省悟过来了,就见性了。第二句问他,还有没有秘密?能大师回他一句话,“密在汝边”,在你自己。他就磕头,感恩、感谢。自己承认在黄梅住了几年,什么也没得到,今天在惠能大师,很短的时间,几句言语把他点破了。他放他走了,拦住后面追来的人,这条路不用追了,没有,我都看过了,让他平安,避免这些追他的人。在猎人队里头躲了十五年,这个风波才息,这是嫉妒障碍产生的。

  可见得人最重要的心地要善良、要清净。为什么在黄梅住了那么多年什么也没得到?心不清净,心里头有我,有我的想法、我的看法,我认为是对的,我认为是错的,有这些杂念,所以五祖说法他听不懂。今天在这个时候忽然惊悟了,自己也是吓到了,四品将军,这个小包袱衣钵拿不动,这是怎么回事情?才晓得这有护法神保护着,真诚恭敬心突然生起来,它就起了作用,一念之间他就成佛了,他知道怎样去长养善根,所入的境界跟能大师是同一个境界。所以六祖传了四十多个人。

  我们看现在的社会,真的是伦常没了,所看到的、听到的、接触到的都是不仁、不义、无礼、无智、无信,这五个字全没有了,仁义礼智信,就是我们在此地讲的五恶、十恶。不杀生是仁,不偷盗是义,不邪淫是礼,不饮酒是智,不妄语是信。佛教没有传到中国,中国古圣先贤教人仁义礼智信,叫五常,常是常道,日常生活一时一刻都不能离开它,原来是佛所说的五戒十善。五戒十善能得天道,来生的时候得天道、得人道,不失人身。现在这五种都没有了,五种都没有了到哪里去?那就是三恶道。三恶道就是五恶、十恶变现出来的,这是因,有因必有果。在佛家的戒律里头叫根本大戒。

  佛教化众生,首先让众生保住人身,不堕三途,这是教育教学第一个目标。第二再从这里提升。提升里面第一个法门就是净宗,为什么?净宗人人能学,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无论在家出家,只要真信真愿,老实念这句名号,个个生净土,万修万人去,这是一切诸佛如来度众生成佛道的第一法门。黄念老的注解写出来了,我在台湾给他印了一万册,他要我给他写序文,我把我刚才说的这个话写在序文里头,他看到了非常欢喜。这句话是真话,这不是贬一切法门、一切经论,不是的,法门平等,无有高下。这个话不是我说的,佛说的。佛为什么这么说?现前娑婆世界这个地球上居住的众生,根机跟净土相应,只有念佛保证你这一生成就。你修其他的法门,要断烦恼,要开悟,要证果位,实在说做不到。不要说高,最低的位次,小乘须陀洹果,大乘初信位的菩萨,十信初信位的菩萨,你能不能做到?修一辈子得不到。得不到,依旧搞六道轮回。甚至于你自己不知不觉造这些罪业并不晓得,到临命终时三途境界现前,你怎么办?肯定又钻到轮回里头去了。这一钻进去,不知道要经多少劫你才能得人身!人身真难得,佛经上所说的是真实话,不是骗人,不是吓唬人,是真的不是假的。你要是真搞清楚、搞明白,对佛会感恩,这恩德太大了!确确实实没有人能够讲清楚、讲明白。

  所以净宗肯定就是这部经、这部注解,流传末法往后九千年,遇到这个法的没有不往生的,没有一个不成佛的,往生等于成佛,究竟成佛,希望大家明了。我接近九十岁了,来日无多,万缘放下,跟诸位同学们分享,就是这一部经,我再不看第二部了,希望大家认真学习。你能够一门,叫精进;你搞个二门、三门、四门、五门,你叫杂进,那不是精进。精进能得利益,得三昧,能开悟,杂进得不到三昧,当然不可能开悟。学如来大法,门道、秘诀我都说出来了,你们如果能信,能够理解,依照这个方法去修学,肯定有成就。不要着急,着急是烦恼、是障碍,一切随它去,自自然然。就是要放,放得愈多你进步就愈快,什么都要放下,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下面这一段,“情义俱无”。我们早年学习经教,看到这些经文,总以为释迦牟尼佛讲得太过分了,人心是不好,还没有坏到这种程度,现在看起来,他全说清楚了,让我们五体投地。我们看经文:

  【放恣。游散。耽酒。嗜美。鲁扈。抵突。】

  这一开头就说了这么多。

  【不识人情。无义无礼。不可谏晓。六亲眷属。资用有无。不能忧念。不惟父母之恩。不存师友之义。】

  这是现代社会真相的写实,释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说的,我们中国古书里头的记载,释迦牟尼佛降生,周昭王二十四年,圆寂的时候周穆王五十三年,换算成公元前多少年,换算出来,那个时候说的。说的什么?末法时期的众生,末法一千年,现象如佛所说,我们不能不佩服。佛能说,佛就能救,否则的话说出来就毫无意义。佛能救,还要我们自己跟佛合作;我们要跟他不合作,他想救也救不了。我们听他的话,依教奉行,末法一样能够得度。

  我们看注解,“放恣者,放荡自纵”,现在人称它为自由,大乘教里面叫放荡自纵。“游散者,游乐散漫”。现在还特别建立大型的游乐场所。美国的迪斯奈乐园,我想很多人都去过,我去过两个地方,洛杉矶有一个,佛罗里达州有一个,那个面积比洛杉矶的大,进去大概要玩三天。洛杉矶的游乐场所,我去玩了一整天,我记得好像九点钟进去的,夜晚三、四点钟离开,热闹,通宵的,二十四小时不间断,游乐散漫。“耽酒者,好酒贪杯。嗜美者,爱食美味”,这个里头就有杀生,就有偷盗,杀盗淫贪瞋痴具足了。“又耽者”,耽这个意思还有“取乐过度”,过分了。“嗜者贪而无厌也。以上指肆情酒食,贪饮无度,正明酒恶”。所以古德有认为,这一大段经文是五恶里面的酒。

  义寂法师《无量寿经述义》里头说,“鲁者鲁钝,谓无所识知”,没有知识的人。“扈者跋扈”,自尊自大,傲慢嫉妒,这一类的人。“抵突”,前面学过“蒙冥抵突”,“谓愚狂抵触”,愚痴狂妄,“无所了知,无所不作”。这些人多半是养成的恶习惯,他自己毫无觉察,认为自己所作所为是对的,看到别人守礼还觉得奇怪,跟他不是一类的,他瞧不起你。《辅行》里面说,“鲁扈等者,无惭不顺”。惭,有羞耻心,我们一般人讲还有良心,做坏事情心不安。无惭,良心不见了,做许许多多的恶行恶事他无动于衷。无惭无愧。愧是舆论,别人对他的批评,他不敢做恶事,怕人批评,这叫愧。无愧,不怕人批评,你批评他、骂他,他还在那里笑,不以为然。这是严重的烦恼。

  “故不识人情,无义无礼”。“义礼”两个字有解释,什么叫义?“义者,宜也,裁制事物使合宜也”,我们中国人常说合情、合理、合法,这叫义。人遇到事情,能够从情、理、法方方面面思考,这人有义。见义勇为,是为世人所称道的。“礼者,《礼记》云:顺人情者,谓之礼”,礼是讲人情,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世间的礼法一定要遵守,要做出好榜样给人看。《还源观》上讲的“威仪有则”,就是有礼有义。“又《会疏》曰:决断是非,资宜而行,是为义”,决断是非是智慧,知道哪是不应该做的,哪个是应该做的,这都叫义。“甄辨尊卑,不失其节,是名礼”。义就是能够“判别是非,所行合宜”。能够知道“尊卑大小,不违准则”,就是规矩,世俗的礼节,这叫礼。“违反礼义”,那就是无礼无义。现在的礼义,跟古人经典里面所说的不一样,经典里面所说的都没有了。

  我们读中国的历史,前一个朝代灭亡,后一个朝代兴起,这总有几年动乱的时间,后一个朝代兴起之后,第一桩大事就是制礼作乐,下面这个帝王他掌握了政权,头一桩大事做这个。为什么?有礼有乐社会就有秩序,大家的生活所有一切活动有遵循。唯独我们这个时代,动乱了一百多年,是个长时期的动乱,历史上很少见的,没有人制礼作乐,所以提起礼乐有很多人很陌生,礼乐是什么东西?礼里面包括生活习惯、穿衣吃饭。现在衣服乱了,古时候衣服,穿衣服不能随便穿,士农工商各有各的服装,你可不能穿错,穿错就是无礼,怎么无礼?出去给人无法行礼。礼服是大别,士农工商,社会上这四大类的人,服装里面绣的有花纹,颜色花纹代表尊卑,便于行礼,地位卑的要向地位尊的人先行礼。现在统统乱了,没有尊卑了,大概只有军队,他们穿制服,那是他们的礼服,戴的阶级有尊卑,其他的各行各业都看不到,经理跟伙计坐在一起,大家分不出来。在从前不行,分得很清楚,一看就知道你的地位,我该跟谁讲话,我该用什么态度讲话,这统统属于礼节。所以现在无义无礼,我们要讲义讲礼就错了,这个时代没有礼没有义。那怎么办?修忍辱波罗蜜,得要忍受,恒顺众生,随喜功德。

  “不可谏晓”,“谏乃以道正人”,是规劝的意思,这规劝也是义。“晓乃晓谕,以言说教人”。能接受的要认真教他,不能接受就不必了,说了他也没听进去,不如不说。“六亲者,父、母、兄、弟、妻、子”,古礼头说的六亲。“又《显扬大戒论》曰:六亲者,为身上三代,谓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下面三代,“男女”,就是儿女,“孙男女,曾孙男女。两说不同”。后面这一说的,这是中国传统大家庭,五代同堂,上三代、下三代,六代同堂,这是个大家族。中国人称家,家是有地位的,不是普通人家,普通人没有家,有地位、有财富,对于地方社会做出贡献的。你看《史记》里面给他写到世家,帝王是用纪,这些大臣,对国家、对社会有大贡献的,世家。孔子在生的时候没有地位,他做官只做到鲁司寇,鲁是个小国,大概现在一个小县,司寇是什么?警察局长,小县的警察局长,所以他没有爵位。如果封的有爵位那就是家了,就是世家了,公侯伯子男,应该在历史上他是列传。但是孔子的承传比人家世家还要殊胜,年代还要久远,二千多年没中断。其他的,帝王没有了,后世没有了,世家后世也没有,孔老夫子还在。所以司马迁把他写成世家,非常有道理。从这个地方看,司马迁的思想是自由的、是开放的,对于一桩事情他衡量得很准确。

  “眷属者,《无量寿经钞》曰:六亲之外,名为眷属”,六亲这是一家人,六亲以外的,多半指属母亲那一系的,那都是眷属,所以叫表兄弟、表姐妹。“资用者,指资生所用之物,如财米等”。这是过去,家亲眷属都要照顾到,他缺吃的、缺穿的要帮助他。过去的大家庭有这个好处,对于自己的亲眷朋友,还有老师的父母、老师的儿女,都要照顾到,这都属于义。“如是恶子,于六亲眷属,所须维持生活之必需品,全然不顾。故云资用有无,不能忧念”。这些话在中国人讲意味深长,跟外国人讲,人家说这是完全错误的。外国人儿女十六岁之后,他要离开,不用找他,他已经到了成年,自己可以照顾自己了。有时候离开一辈子,再不见面了,不知道到哪去了。父母伤心,儿女无知,从来不会想过父母。

  我们在美国,邻居隔得很近,邻居看到中国人三代同堂,他有父母,还有儿女,他们非常羡慕。这是什么?这是人情,这是天性。对中国人、对日本人、对韩国人,都有三代同堂,他们没有。中国人养父母,外国人不养。外国人老了什么?国家有养老金,你退休了,没有工作了,国家每个月寄给你。那个时候美国富有,现在听说美国穷了,养老金是一笔很大的负担,哪个人说取消了,这些人就不投他票,总统当不上了。所以总统知道,很苦,但是又不能不维持。我们那个年代,大概三十年前,美国确实富有,很少国家不欠美国钱的,美国是大债主,现在变了,你看这不到五十年,变成负债国。这风水轮流转,这个状况很反常。美国今天还能存在,它的实际状况全世界人都知道,它自己也无法隐瞒。现在大家还维持着,主要大概是美金的问题,美金一破产,一文不值了。许许多多国家钱币发行量都是用美金做基金,美金一垮,全世界银行倒闭,有这么个关系,大家才勉强维持。究竟维持多久?谁都不敢说。这是金融危机。你今年很富有,有几百亿、几千亿,到银行一宣布倒闭了,你一文不值。那时候人是一种什么状况?疯狂了,亿万财产一晚上就空了。真会有那么一天,这不是假的。

  这里面所写的,经文所写的,“于父母之恩,师友之义,悍然不顾,无动于衷。故云不惟父母之恩,不存师友之义”,这是今天地球上的社会,社会怎么能不乱?不但社会乱,还附带感应地球上的灾变。这一品经文现在人读起来,我们对佛能不佩服吗?三千年前,把今天社会状况说得这么清楚、这么明白,告诉我们如何解决。现在是全世界专家学者、各国政府的官员都在想这桩事情,怎么办?我上一次在巴黎这个活动,讲题就是“人心坏了,社会乱了,怎么办”,就讲这个题目。我们不回去、不回头找老祖宗,自己有什么方法?一般人迷惑,认为老祖宗无知,没有智慧,没有科学,我们有科学、有知识,眼目当中没有老祖宗,这才是真正的危机。我们要给他说明,为什么我们不如老祖宗,老祖宗心是定的,我们心是乱的,乱心生烦恼,定心生智慧,这就是我们为什么比不上老祖宗。老祖宗知足常乐,老祖宗相信命运、能够安分守己,现在人不守本分。所以如果想社会安定、社会和谐,人民能过得很幸福,还是要请教老祖宗。不请教老祖宗,我们自己决定没有这个能力把这个世界社会摆平。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下载 下载 下载
0
  [最新报道]  
· (新版汇总)2014净土大经科注(001-100集)
· 净空老法师读诵《无量寿经》视频
· 黄念祖老居士:《无量寿经》讲记 第六集
· 黄念祖老居士:《无量寿经》讲记 第十六集
· “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是《无量寿经》的最好的学习方法
  [相关报道]  
· 央视《走进科学》栏目:揭开“僵尸男孩...
 

净宗经教网站(佛陀教育)e-mail: fotuojiaoyu@qq.com 建站日:2014.1.1 三宝弟子恭制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6855号-1 最佳浏览建议:IE 6.0以上浏览器 萤幕解析度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