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佛陀教育-2012净土大经科注(第552集) 
 
  ·首 页 ·净宗经论 ·净宗祖师 ·佛陀教育 ·净土释疑 ·辅助修学 ·传统文化 ·请佛住世 ·播经供养 ·网立牌位 ·圣号圣像 ·体会分享 ·下载专区 ·网站留言
共修系统 帐号: 密码: 登录 密码找回 注册
          >搜索          
  学佛入门
· 如何学佛
· 认识佛教
· 净业三福
· 三皈五戒
  学佛基础
· 弟子规
· 太上感应篇
· 十善业道经
· 了凡四训
· 沙弥律仪
· 地藏经
· 地藏经玄义
·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 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
  五经一论
· 阿弥陀经
· 无量寿经
· 观无量寿佛经
· 普贤行愿品
·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 往生论
· 金刚经
  一门深入
· 一门深入重要性
· 师承的重要性
· 专修专弘

2012净土大经科注(第552集) 

来源: 净土释疑网站 录入时间:2015-04-16 09:57:20
关键字:净土大经科注
【 点击数:1325 】 【字体: 】 【 收藏 】【 打印
 

 2013/12/25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编号:02-040-0552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

  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请看《大经科注》第九百二十四页,第七行当中看起:

  我们从“依此经中种种教诫,端正身心,止恶修善,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横生四土,圆登不退,才是真实敬佛也”。这个地方还是接着前面,教导我们怎样敬佛才是大善。修善是每个人都恳切希望的,最大的善、无比殊胜的善,佛告诉我们就是敬佛。这个佛是谁?一定要清楚,我们学佛学了这么久,看到经文就能体会到这个意思,这个佛不是外面的佛,是自性佛,敬自性佛才是真正的敬佛。能大师告诉我们“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形相上的诸佛如来都是万法,从哪里来的?自性生的。昨天有个小朋友问我,问我一个问题,人从哪里来的?小朋友问这么一个问题。那么小他就怀疑,人从哪里来的?这世界从哪里来的?我们要是给他讲真话他听不懂,所以我就教他,你慢慢念阿弥陀佛,将来就明白了。要给他从经上意思来说,“一切法从心想生”,愈说他愈不懂,怎么是我心想生的?这个心就很麻烦了,心有真心、有妄心,有自性、有阿赖耶,愈讲愈繁,愈讲愈多,就是这个地方所说的依此经中种种教诫,宇宙事相上这么复杂,必须要用复杂的言语才能够表述出来。这几句话很重要,依此经中,不要再找别的,这一部够了,尤其是黄念祖的集注,有关经中教诫的部分,在一切经论、祖师大德注疏里头都给它节录出来,就好像编《群书治要》一样。《群书治要》只有六十五种,黄念祖老居士他的这个参考资料一百九十三种,比《群书治要》多太多了,几乎是它的三倍。八十三种经论、祖师大德的注疏一百一十种,这些祖师大德差不多都是开悟的、都是明心见性的,不是凡夫。所以这个注解是集大成,集大乘佛法的大成。种种教诫,种种教诫里最重要的是端正身心,止恶修善。心要端正,身要端正,身不犯律仪就端正,心止恶修善就端正了。你看端正身心,止恶修善,下面才有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换句话说,身心不端不正,没有止恶,没有修善,这样发菩提心念佛,效果很弱很小,只是在阿赖耶里面种个善根,这一生当中很难成就。所以端正身心、止恶修善就非常重要,这是我们不能不注意的地方。

  这是讲修行功夫,有这个修行功夫当然果报就现前。果报是什么?“横生四土”。要注意这个横,它不是竖,竖是不断向上一级一级的提升,横从旁边就走了,马上就到了。四土要是竖的来说,那要从同居土升到方便土,方便土再提升到实报土,实报土再提升到寂光土,这样一级一级提升。他不是的,他在同居土就可以入寂光土,这叫横超,超越了,方便土跟实报土不必停留,直接就入常寂光。前面我们学习过的开示悟入,这一开,他就明了,他就入了,不需要示,不需要悟,他就入了,这个一般讲上上根人。每一个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人,花开见佛,得到阿弥陀佛的加持,个个人都变成上上根人,行吗?这什么个道理?道理很简单,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就这个道理。阿弥陀佛也就凭这个道理,用这种巧妙的方法帮助你快速成佛,不是随便说的。真正的因是你本来是佛,这是正因,所以阿弥陀佛有这种善巧。如果你本来不是佛,阿弥陀佛也无可奈何,是因为你本来是佛。我们现前一切众生也是本来是佛,一切人是佛,一切动物都是佛,蚊虫蚂蚁也是佛,树木花草、山河大地没有一样不是佛,诸法平等,没有高下,有高下是凡夫。小乘须陀洹高下的概念就没有了,高下是边见,须陀洹破身见、破边见、破成见,因上的成见叫戒取,果上的成见叫见取,他统统都放下了,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圆证不退才是真实的敬佛。“故曰敬于佛者,是为大善。”什么是真正的敬佛?自己成佛,这是敬佛;自己没有成佛,敬佛不圆满。这是大善。

  大善,下面有解释,“大者,即大方广之大,绝诸对待,强名为大”。对待是什么?大的对待是小,对面是小,小的对面是大。这个大没有对待,不是大小的大,这个大是称赞的意思、伟大的意思、无比殊胜的意思,没有东西能超过它,就这么个意思,大方广的大。“大方广”这个名词,我们参考资料里头有,在第四页,这是从《佛光大辞典》里头节录出来的。“无外曰大”,中国古人所说的“大而无外”,什么叫大?没有外,找不到外,这是真大;“小而无内”,这中国古人说的。能说得出这两句话,在佛法里讲都不是凡人,至少也是明心见性,法身菩萨他才知道。权教小乘不知道,六道凡夫不知道,他怎么能说出来?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国古圣先贤老祖宗当中,确确实实有不少是佛菩萨化身来的,讲的话跟大乘经上一样。方,方的意思是“正理曰方”,真正的道理。也就是与性德相应,与大自然规律相应,这叫方。正理,这叫方,方方正正。广,“包富”的意思,包罗万象,什么都能包容,没有一样东西不能包容。广,广是心量。方是性的本质,它是真理,正理就是真理,它不是假的,它是真理。大是形容,它是无法想象的,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不得已称之为大。大方广,这三个字就是真如自性。

  “一乘实相之理,具此三义”。一乘是佛究竟说,一乘是成佛之道,不是菩萨,不是声闻、缘觉。声闻叫小乘,缘觉叫中乘,菩萨叫大乘,一乘成佛,比菩萨还要高一级,究竟圆满。在佛法里面,我们常常用世法来做比喻,声闻是小学,缘觉是中学,菩萨是大学,大乘,一乘是研究所、是博士班,最高的阶层。大方广是“大小乘之通名”,佛所说的都叫大方广,“然多用于大乘经”,大乘经里头用得最广。“大乘为方广部之至上”,最高阶层修学的,也就是说博士班的课程,“故称大方广”。下面举几个比喻,“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大方等如来藏经》、《大方广地藏十轮经》等皆是”。我们展开《大藏经》里面,你就看到许多经的名字前面都冠上大方广,我们就懂得这部经讲的是什么意思。

  “诸经以正理广辩诸法”,法的相无量无边,一样一样把它解释清楚、讲明白,这就是广辩,言语辩别,“非广言繁词不能辩彻”,彻是一切通达无碍,“此广言能破除极顽坚之无智闇,而证得幽博、平等之理趣。”这句话很难得,这个广言就是指大方广,大方广能破除极顽坚,就是坚固的执着,我们通常叫情执,非常深的情执,回不了头的,完全迷在我执之中,大方广能破。而证得幽博,幽是比喻深,博是比喻广,就是最深、最广的自性,也就是实相。证得幽博就是整个宇宙一切万法完全通达、明白了,明白是什么样子?平等之理趣。万法是平等的,万法是一如的,万法的体就是自性、就是法性,这就是禅宗所说的明心见性,教下所讲的大开圆解,念佛人所说的理一心不乱,就是这个境界,这叫大善。

  “又《会疏》云:佛如善见药,见闻悉得益,故为大善。”众生迷惑颠倒,造六道轮回的因,受这些苦报,好比生病的人。佛所说的一切法叫大方广,好比善见药,只要你见到这个药,闻到这个药的香气,病就好了,无论什么病全治了,这叫大善。佛法,《金刚经》上说得好,“法门平等,无有高下”,我们要做一个真正有智慧有德行、幸福美满的人生,依照这部经典学习,就是大善,能满足你一切愿望。这个经不能不听,不能不学。世间什么都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为什么?世间无论搞什么,最后脱离不了轮回。这就是一生所作所为,最后的成绩等于零,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多么悲哀!造业就要受报,造的善业三善道受报,造了恶业三恶道受报。所以你要晓得,天堂跟地狱是平等的,消业障的,三恶道是消罪业,三善道是消善业,都是消业,自作自受。自性清净心里头没有善恶,不但没有善恶,染净都没有。十法界里头,上面四层叫四圣法界,有染净,没有善恶。声闻、缘觉是染,佛、菩萨是净,有染净,没有善恶。六道轮回里头,因为全是染,没有净,叫五浊恶世。浊就是染,六道里头没有净。染里面有善恶。染,实际上就是佛家讲的习气,六道里头有善的习气、有恶的习气,因为有善恶,所以有三善道、三恶道,全是自作自受。

  我们再看下面这一段“念佛杜恶”,杜是把它堵住,也就是断恶的意思。经文只有四句:

  【实当念佛。截断狐疑。拔诸爱欲。杜众恶源。】

  句句话都是佛苦口婆心,从自性里头流出来,感人至深。实实在在、老老实实给你说,应当念佛,为什么?念佛可以帮助下面三句,念佛可以“截断狐疑”,把信心找到了;念佛可以帮助你“拔诸爱欲”,你的菩提心现前了;念佛可以“杜众恶源”,你的慈悲心出现了。信心、愿心、念心都是性德,念佛可以把障碍化解,让自性圆满的露出来。我们看念老的注解,“实当念佛,截断狐疑”。“以念佛方是敬荷佛恩”,荷是荷担。我们恭恭敬敬的把佛的恩德接受过来,保持不失,还要发扬光大,用什么方法?用念佛,念佛就是真正承当阿弥陀佛度化众生这一桩大事业。不但自己承当,自己将来往生不退成佛,同时我这句佛号广遍十方,让十方世界众生都听到这句佛号、都种善根,遇到善缘善根增长,将来就因为这个善根他也信愿持名往生净土,他也得度了。所以这真的是大善,不是小善,念佛才是真正的敬荷佛恩。

  “盖一乘愿海,六字洪名,实为佛恩中最上之恩”。我们学佛学这么多年都不知道,天天拜阿弥陀佛的像、拜释迦牟尼佛的像,不知道这句佛号是佛恩中最上之恩,不知道。“又以念佛方是三业敬奉”。我们只知道念佛,不知道念佛是三业敬奉,这是什么原因?我们迷惑了,我们粗心大意,对于经教没有认真细心的去体会。等到有一天体会到了,佛讲得这么清楚、这么明白,为什么我们一遍一遍的读、一遍一遍的听,总是没有听出来、没有体会得到,这是什么原因?我们敬心不够。就是印光法师常说的,“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而我们怎么?我们连一分诚敬都没有,所以天天念,念了几十年,白念了。怎么知道白念了?你想想你有多少妄想,你有多少杂念,就知道了。今年的妄想比去年少了一半,你很好,你有进步;今年的妄想比去年的妄想,好像不但没有减少还增加了,你就白念了。怎么办?年岁大了,慢慢老了,老了自己就会想到我天天接近无常,这个时候真正忏悔心现前,真正畏惧的心现前,因为你不出轮回,堕三恶道的成分决定超过三善道。我替佛门做事,好,做得不如法。不如法,换句话说,不但没有功德,惹来的罪过。为什么这么说?佛的经教我没有懂,我迷惑,这是痴;佛教导我们,没有去做,这是疏忽。没有听懂是迷惑,我们用迷惑的心、疏忽的心来学佛,这就有罪过。让社会大众看到,佛教徒是这个样子的,大家看到你的行谊,把对佛教的信心丧失掉,这就是罪。不是说你做什么坏事,你让人对佛教有批评,不正的批评,偏邪的批评,不正,影响大众,丧失信心,这个罪要承当。如果你名利心重,你就造严重的罪业,打着佛教的旗号,搞自己的名闻利养,这个是三途罪业。为什么我劝大家天天要读经、天天要听讲,就是破这两种迷惑,一种迷惑,一种疏忽。

  下面说,“又以念佛方是三业敬奉”,三业是身口意。“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身口意三,全入佛中,始是真实归敬”。把归敬的标准告诉我们,归是皈依,敬是礼敬。我们都受过三皈依,有没有归?没有,依旧是站在烦恼习气这边,没有回到佛法,所以皈依是假的。有名无实,明知故犯,你说你能没罪吗?皈依佛是觉而不迷,我们今天依然是迷而不觉。章嘉大师早年教给我检验的方法,我都跟大家报告过,我不吝法。章嘉大师检验的方法,就是你有没有做到?做到了,真的;没做到,假的。我们三皈有没有做到?我早晨起来到晚上睡觉这一天,这一天是不是觉而不迷?果然是觉而不迷,我真的皈依佛;正而不邪,这是皈依法;净而不染,这是皈依僧。皈依法是端正心行,皈依僧是清净不染,没有染污。也就是说,我们用佛家简单的术语,真正皈依佛的人,不起心不动念,是觉,起心动念,迷了;皈依法的人正而不邪,就是经上教给我们的端正心行,在念佛法门持戒念佛,不分别;皈依僧是不执着,清净不染,也就是不会被外面境界所感染,不受外面境界影响,这真正皈依三宝。落实在起心动念,落实在言语造作,这叫皈依。所以皈依三宝是自性三宝,不能不知道。形相上的三宝是表法的,为什么供佛像?供佛像,意思看到佛像,佛不起心不动念,我要学他,不起心不动念是自性觉。为什么供养法宝?供养法宝是天天要念的,天天要读的,要教我们依教奉行的,这才叫皈依法宝。每一部经典里头都有戒定慧,像我们现在念的这一段,这一段属于戒律。皈依僧,僧是出家人,六根清净,一尘不染。他染不染我们不要管他,我们不能受他的影响,我们看他的形相,我自己要一尘不染,他提醒我。所以住持三宝的作用是提醒学佛人觉正净,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是这个意思,三宝对我们的功德。我们不要去批评别人,要回过头来批评自己,这就对了,别人与我们不相干。

  “都摄六根”,摄受,就是把六根收回来。六根是往外跑的,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体的觉触,第六意识、第七意识的分别执着,都是往外跑。佛教给我们把六根收回来,都摄六根是收回来,不要缘外面,缘里面,里面是自性。自性是有,自性不是形相,所以自性是无一物。无一物能生万法,虽生万法,万法是虚幻,不是真的。都摄六根,就是六根要守住自己的本位,看得清楚、听得清楚是它的本能,绝不放在心上,绝不为外面境界所干扰,这就对了。所以要常常想到,古德有一句话说得很好,“用心如镜”。我们用心就是用六根,要像镜子一样,镜子照外面境界照得清清楚楚,有没有染污?没有。不是不照的时候没有染污,正在照的时候它也没有染污。诸佛与法身菩萨,他们用心就像镜子一样,眼看得清清楚楚是智慧,耳听得清楚也是智慧,决定不染污,决定不受干扰,那就是不放在心上。见色,不把色放在心上,能见所见都不放在心上,能闻所闻也不放在心上,六根对六尘境界决定不会把六根六尘放在心上,这就叫法身菩萨,这就是诸佛如来,这就是三业敬奉。

  “身口意三,全入佛中”,佛就是自性,这叫真正的皈依。我们没人懂,以为在佛菩萨面前发个愿念,我就皈依了,皈依做不到,日常生活、工作、待人接物依旧还是烦恼做主。烦恼是什么?我喜欢,我不喜欢,它当家了。我喜欢的,我要想尽方法得到它、占有它、控制它、支配它,有这么多念头在,这全在造业。为什么?他不知道万法皆空,他不知道一切法如梦幻泡影,根本得不到。不但外面你得不到,自己身体也得不到,身体能不能叫它停止不衰老?做不到。身体剎那剎那在变化,分分秒秒在变化,一秒钟已经变化一千六百兆次,一分钟六十秒,一千六百兆再乘六十是一分钟。他不知道是假的,把假的当作真的,把真的当作假的。什么是真的?极乐世界是真的,你不相信,你把它当作假的。现在娑婆世界是假的,你把假的当作真的,你把真的当作假的,迷惑颠倒。

  下面告诉我们,“若欲真实念佛,首须截断狐疑。狐性多疑,故云狐疑。行人不能绝疑,不敢勇猛直前,谓之狐疑。当知疑根未断,即是罪根”。这个标准,我们念佛是假的,为什么?我们确确实实是半信半疑,要是真信,你会把这个世间万缘放下,一心念佛。前几年黄忠昌在深圳给我们做了个榜样,他才三十多岁,年轻人,听到念佛三年可以成功,他就闭三年关,看看是真的是假的。他虽然有疑,他真干,这三年每天听经念佛。念到二年十个月,还差二个月满三年,预知时至往生了,真走了不是假的,给我们念佛人做证明,他还有寿命,他不要了,好事!刘素云的姐姐刘素青,她的寿命还有十年,不要了,发愿念佛往生,做给大家看,表演往生,她是这么走的,真走了。发这个愿多久?大概一个月,一个月就走了,寿命不要了,我做一个念佛榜样给大家看看,真走了。

  我们要怎样念佛才能往生?现在念佛的方式很多、很杂、很乱,学哪个方法最好?我想来想去,学锅漏匠的方法最好。为什么?没有压力。谛闲老法师,这个法门他传的,闭方便关,你有大幅度的自由空间,你不出门。每天功课很简单,锅漏匠不认识字,他不需要念经,他就一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老和尚教他,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再念,不分昼夜。你感觉到累了,你就躺下来休息去,醒过来接着就干,没有白天晚上,就一句佛号念到底。他三年也是预知时至,站着往生。肯定他还有寿命,不要了,这世间太苦,跟佛走了。走了之后还站三天,等谛闲法师替他办后事。那个时候交通不方便,从乡下到城里,一趟要走一天,来回就是两天,老和尚赶来替他办后事,来回三天。站着往生我们听说过,死了以后还站三天,大概就是锅漏匠一个人。我在四十多年前,在佛光山教书,佛光山的长工告诉我,他们家乡将军乡,台南将军乡,有一个老太太站着往生;去年的事情,亲眼看见的。他们是邻居,亲眼看见的,告诉我念佛是真的,决定不是假的,那个老太太念佛三年。这都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摆在面前。

  一定要晓得,这个世界名闻利养一样都带不走,怎么样?放下。一切为弘扬正法,一切为利益众生,不为别的。别的事情不干,这个事情干。昨天我接受大公报的访问,所以昨天讲经停了,上午停了。访问的时候他问我,我往后有什么打算,想做些什么事情?我什么事情都不想做,老了。马六甲建汉学院,斯里兰卡建两个大学,我给他们国家建议的,促成这桩好事情,我不参与,我也不会到那边去长住。他们也想到要我做校长,我说不可以,他们学校建好,大概我九十岁了,没有做这个工作的道理,我建议总统做校长。学校建好了,我身体如果还健康,我以教授的身份在这里面教一门功课《无量寿经》,希望《无量寿经》有传人。我只有这么一桩事情,有一点着急,年岁太大了。我也跟同学们说过,香港其他地区缘不成熟。我找到悟行法师,昨天他来了,参加我们这个访问,晚上我就跟他商量,我要用他的寺庙,台南极乐寺。这个寺庙是个学校,里面有一个大教室,可以容纳三百人,有六个小教室,可以容纳五、六十个人,我想在这个地方培养。《无量寿经》,就是这一部经,“一门深入,长时熏修”、“读书千遍,其义自见”,我们把这个理念跟方法落实。就是一部经,《无量寿经》;一部注解,黄念祖老居士的注解,现在编成的本子《科注》,学习的期间一年。我们学生的名额不超过二十人,超过二十人,我们精神体力照顾不过来。所以我说十个正科生、十个旁听生,一年的时间就结业。第二年再新的一批来,老的可以担任助教,帮助新的。这一批学生将来在汉学院、龙喜大学都可以担任教授,来传这部经。我们做一个榜样,做一个示范。如果学习其他的经典,我过去讲过的,留下来有完整的录像带或是录音带,也可以。我们遵守学习的理念就是“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方法就是“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我们走古人这条道路,看看能不能走通。我跟几位同学,志同道合的,一起来学。

  所以这个底下说得好,“若欲真实念佛,首须截断狐疑”。这句话太重要,如果有怀疑,决定不能成就,要有坚定的信心,决定不可以怀疑。“行人不能绝疑”,他就不能够精进。所以它下头说,“疑根未断,即是罪根”。这是真的,不是假的。疑的反面是信,信为道元功德母,这个道是明心见性,信心是明心见性的根源,是成佛道的基础。信心不容易,稍稍有一点怀疑,就把你的功德、你的修行统统破坏掉,你的烦恼习气就暴露出来。从哪里看出来?贪瞋痴慢。贪瞋痴慢暴露在表面,这是凡夫,这是搞六道生死的现象,不是念佛人的现象。念佛人没有,他一句佛号能把烦恼习气压住,纵然有,他控制住了,不会发作。还会发作,这人没有修养,要原谅他,他的习气太重,应该原谅。为什么?他没有学过,没有人教他,这就是经典上常讲的“可怜悯者”,应当原谅,好好照顾自己。

  下面说,“倘时信时疑,半信半疑,或勉强试念,而意实未安”,心不是安在道上;“或口虽念佛,而心慕他宗,皆非真实念”,不是真实念佛。口里头念佛,还想学禅,还想学密,还想学别的法门,这就错了,杂修,他不是专修。专修才能得三昧,得三昧才能开悟,佛菩萨、历代祖师大德是这么个传法的,我们要知道。我们如果搞错了,这一辈子精力、时间都浪费了,到最后一事无成,那就太可惜了。“要之,疑情不断,正信难生。信愿有亏,资粮欠缺”,这问题多严重。“故须截断狐疑,老实念去,蓦直念去”,蓦直就是一直念去,“拼命念去,直拼到死!花开见佛,悟无生忍,如是才是大善。”大善的标准是决定往生。决定往生,临终的瑞相跟平常的修为相应,这才是决定往生。临终瑞相跟平常修行不相应,从附体、从灵媒、从神通感应那个地方得到的念佛往生皆不可靠,不要相信。

  真正相信佛的话,佛的话都在经典上,释迦牟尼佛灭度的时候,教我们四依法,“依法不依人”,诸位读一读《观经.上品上生章》,你就明白了。佛教导我们坚定信心,即使释迦、弥陀再来,当面跟我说,我还有更好的方法,比这个更快速、更稳当,我们见到要磕头礼谢,谢谢佛的教诲,我还是依照经典来修行,这就对了。这个信心是对经典产生信心,对经典产生怀疑就完了,最可怕的事情。所以疑情是大麻烦,有这个东西正信难生,不相信经典所说的,相信附体的,相信鬼神的,这就是信愿有亏。锅漏匠的例子,修无法师的例子,黄忠昌的例子,刘素青的例子,摆在我们眼前,他们这些人都是依靠经典,绝不依靠灵媒,这个要紧。所以教我们要相信自己,要相信经教,要老实念去,一直念去,拼命念去,直拼到死,花开见佛,悟无生忍,就成佛了,这叫大善。

  上面说明断疑念佛。下面又告诉我们,念佛就能断疑。这句话我们得多想想,为什么我们对经典怀疑,求教于灵媒,把通灵的人看得很重,把他们的话当作金玉良言,超过经典,这是什么?经典没有念懂,没有念通达,才会有这个现象,这个现象对我们没好处。中国古人有一句话说得好,“谣言止于智者”。谣言每个朝代都有,谁相信?无知的人相信,有智慧的人他不相信。有智慧的人,心是定的;没有智慧的人,心是浮动的,摇摆不定。我们要明了,真正念佛,一心念佛,念到清净心现前,清净心是真心,虽然不是圆满的,少分的真心,他就超越六道轮回。六道众生全是用妄心,清净心现前是阿罗汉、是辟支佛,他们用真心,不用妄心。

  “《安乐集》云:若能常修念佛三昧,能除贪瞋痴。无问现在、过去、未来,一切诸障,悉皆除也。”这是念佛的功德。我们念佛,没有念到这个功德。我们今天信心出了问题,愿心也出了问题,念佛功夫同样出了问题,妄念多,佛念少,佛念压不住妄念。如果是这样的情形,我们不能不警惕。警惕什么?我们对于净宗的修学,功夫不得力,换句话说,我们的来生决定是六道轮回。这一生当中修一点小善,来生能得人身就不错了,怕的是人身得不到,三途去了。一定要知道,乾隆年间灌顶法师在《大势至圆通章疏钞》里头讲的念佛人一百种果报,念佛人将来的去处有一百个地方,第一个是无间地狱。我跟诸位提过很多次,我在台中学《大势至圆通章》,我的参考资料就是依照灌顶法师的《疏钞》,《疏钞》讲得很详细。我看到这一百种果报,我向李老师请教,念佛好事情,怎么会堕无间地狱?老师为这桩事情,在讲经的时候用了一堂课,为我们细说这个道理。虽是念佛,不如法,妄想分别情执没有放下,起心动念依然是财色名利,处心积虑依然是损人利己。美其名为弘法,弘法的目的是为求世间的名利,是为这个,不是真正为自己往生,不是为这个。自己一样都没放下,烦恼习气常常起现行,顺着自己意思的,想控制、想占有;不合自己意思,希望远离。这是什么?这是烦恼,这不是智慧。智慧是帮助众生,成就众生,释迦牟尼佛为我们做出榜样。周利盘陀伽人很笨,愚痴,没有一个人喜欢他,佛还是收留,佛还是好好教导他,最后他证阿罗汉果,对人对事对物你看到菩萨心肠。我没见到,我见到的都是贪瞋痴慢疑的习气,这都是我们自己要深深反省的,要把经文当作宝贝。

  下面念老给我们解释的,“愚痴少智”,少智是没有智慧,“心则狐疑”。为什么?读经太少;听经也行,听得不多,没有觉悟,智慧不开,所以他心有怀疑。“念佛除痴,疑情自断”。怎么念?一向专念,放下万缘。现在有专念,缘放不下,所以念佛的时候有妄想、有杂念,把念佛的功德统统破掉了。“莲池灵峰”,灵峰是蕅益大师,这两位大师都说,“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此乃实当念佛,截断狐疑之又一义也”,又一种解释,又一个意思。念佛有规矩,这个规矩就是戒律。根本的戒律就是三个根,《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没做到,没有人真的学,所以他根本有亏,这个疑很难断。这十几年来我们提倡把三个根找回来,真正把三个根奠定起来,经上讲的这些弊病都有救。大根大本就是孝敬,孝于父母,孝于祖宗,敬于佛陀,敬于师长,历代祖师代代承传,这是我们老师。有孝有敬就有感应,一生会遇到好老师;没有孝敬的心,这一生遇不到,遇到人家也不肯教你,也不理会。

  下面两句,“拔诸爱欲,杜众恶源”,这两句。“憬兴云:拔欲者,令离烦恼”,就这个意思。人在世间为什么活着?为欲望,这是凡夫,凡夫没有欲望,活着有什么意思?佛不如是,佛菩萨出现在世间,确确实实是帮助众生破迷开悟,放下错误的情执,回归自性,不一样。念老为我们解释,“诸苦所因,贪欲为本。故劝拔除爱欲。”六道轮回这么苦,苦的根本是什么?就是贪欲。所以佛讲烦恼,二十六个烦恼心所,把贪放在第一位。贪跟饿鬼道相应,过分了,贪里头有杀、贪里面有盗,就是无间地狱。贪跟杀盗非常容易结合,自己想贪得,要把敌对的消灭掉、除掉,那不是杀就是盗。这要认识,爱欲不是好事,爱欲是六道轮回的根本,爱欲是一切众苦的根源,人迷在这里头回不了头。“杜众恶源”,杜是堵塞,意思是说把众恶的源头堵住。“《净影疏》曰:杜众恶源,令离恶业。杜犹塞也。恶业是其恶道家本,名众恶源。教之断塞,目之为杜。”这是《疏》上所说的。我们看下面,下面是念老用白话解释,《净影疏》的大意是“杜众恶源之意”,这段所说的,“即是令离恶业”。恶业决定不能干,为什么?“因恶业使人入恶道,乃恶趣之本”,恶趣就是三恶道,恶业是三恶道的根本,所以称它作“恶源”。你能够把恶源堵住,不再造三恶业,你就不会堕三恶道。那应当怎么做人?我们就明白了。

  贤首大师在《还源观》上提出四德,四个纲领,修《华严》的必须要遵守、要奉行。第一个“随缘妙用”,我们今天随缘不能够妙用。妙用是不着相,随顺顺境善缘不生贪爱,随顺逆境恶缘不生瞋恚,这样的人念佛决定得生净土。在顺境里面想控制、想占有、想支配,在逆境恶缘里面生怨恨、生报复的念头,这都叫造业。自己起心动念是恶业,感三途果报,还跟人结冤仇,结下的冤仇生生世世冤冤相报没完没了,麻烦可大了。凡夫不知道,佛看得很清楚。往往是个小事情,惹起很大的愤怒,结下很深的怨恨,要报好多世,而且果报是一次比一次凄惨,一次比一次严重,到最后全到无间地狱去了。学佛的人还有个善因,这个善因就是阿赖耶里头有佛的种子,必须等到再遇到佛法,能接受了,能相信了,佛菩萨才能帮助你,帮助你把这个结解开。这个时候你发心修行,若是遇到净土宗,你能往生;遇不到净土宗,六道的时间还很长。这是事实真相,不能不知道,非常恐怖、可怕的现象,读《太上感应篇》、《安士全书》、《文昌帝君阴骘文》,你就明白了。业障深重的人,像这些书,真的,古人讲的“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念上一千遍会觉悟,会回头。否则的话,念是念,回不了头。为什么?习气太深了。一遍、二遍回头,那是有大善根的人,那不是普通人,普通的人总得几十遍、几百遍才产生效果。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下载 下载 下载
0
  [最新报道]  
· (新版汇总)2014净土大经科注(001-100集)
· 净空老法师读诵《无量寿经》视频
· 黄念祖老居士:《无量寿经》讲记 第六集
· 黄念祖老居士:《无量寿经》讲记 第十六集
· “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是《无量寿经》的最好的学习方法
  [相关报道]  
· 央视《走进科学》栏目:揭开“僵尸男孩...
 

净宗经教网站(佛陀教育)e-mail: fotuojiaoyu@qq.com 建站日:2014.1.1 三宝弟子恭制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6855号-1 最佳浏览建议:IE 6.0以上浏览器 萤幕解析度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