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佛陀教育-2012净土大经科注(第549集)                                
 
  ·首 页 ·净宗经论 ·净宗祖师 ·佛陀教育 ·净土释疑 ·辅助修学 ·传统文化 ·请佛住世 ·播经供养 ·网立牌位 ·圣号圣像 ·体会分享 ·下载专区 ·网站留言
共修系统 帐号: 密码: 登录 密码找回 注册
          >搜索          
  学佛入门
· 如何学佛
· 认识佛教
· 净业三福
· 三皈五戒
  学佛基础
· 弟子规
· 太上感应篇
· 十善业道经
· 了凡四训
· 沙弥律仪
· 地藏经
· 地藏经玄义
·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 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
  五经一论
· 阿弥陀经
· 无量寿经
· 观无量寿佛经
· 普贤行愿品
·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 往生论
· 金刚经
  一门深入
· 一门深入重要性
· 师承的重要性
· 专修专弘

2012净土大经科注(第549集)                                

来源: 净土释疑网站  录入时间:2015-04-16 09:51:17
关键字:净土大经科注
【 点击数:1534 】 【字体: 】 【 收藏 】【 打印
 

  2013/12/20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编号:02-040-0549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

  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请看《大经科注》第九百一十七页,第六行,科题,“恶逆罪极”。请看经文:

  【各怀杀毒。恶气冥冥。为妄兴事。违逆天地。恣意罪极。顿夺其寿。下入恶道。无有出期。】

  我们看念老的注解,右面这一段经文,说明“从痴”,愚痴,生起瞋恨所造的恶业。“三恶业中,瞋业为地狱因”,瞋恚果报就是地狱。“又云:一点瞋心火,能烧功德林”。功德是指戒定慧,积功累德不容易,可是一次脾气发过了,功德全没有了,叫火烧功德林。这两句话也有一个念法,叫“一念瞋心起,火烧功德林”。我们一生的修学,到最后临命终时发了一顿脾气,一生的功德都烧尽了。这就晓得累积功德是多么艰难,完全靠忍辱、禅定,没有忍辱、禅定,决定没有功德,为什么?被瞋火烧掉了。功德没有,但是有福德,福德不怕瞋恚,瞋恚再严重,福德在,功德不在。福德所感的是六道轮回里面人天福报,功德是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换句话说,福德就是你定得不到,慧也得不到,戒定慧没有了。由此可知,修行人最难能可贵的是忍辱的功夫,它能够累积你的功德,让你的功德像树林一样、森林一样,功德林。没有忍辱,没有禅定,功德就不存在,这个道理必须要了解。

  “故心怀杀毒,残伤他命,恶气炽盛,从冥入冥,故云恶气冥冥”,这段解释经文的第二句。心怀杀,这个杀就是瞋恨。现在这个世界杀毒,毒是三毒,贪瞋痴是三毒,贪是毒,瞋恚是毒,愚痴是毒,在现前的社会非常可怕。我这几天听到有个小女孩把父母杀了,以前没听说过,儿子杀父母听说过,女儿杀父母没听说过,让人感到非常惊讶,现在的社会怎么会乱到这种程度。残伤他命,他是别人,别人居然是自己的父母,自己的老师,自己的兄弟姐妹、亲戚朋友,都忍心杀戮。这个社会,真的,像许多人问我,还会有和平吗?怎么办?许多人把这桩事情放在心上,研究化解之道,多少年来不知道多少人在寻找,到现在找不出方法。我们对现实环境疏忽了,杀盗淫为什么会发生,为什么犯罪的年龄不断的下降,十几岁的小孩,甚至于不满十岁的小孩,都有这个念头,杀人的念头,原因是什么?原因还是人教给他的。谁教他?电视在教他,网络在教他,电动的游戏在教他。父母不教他,老师不教他,社会也不教他,把教育儿童的使命交给电视、交给网络、交给电动玩具,这怎么得了!这些教什么?它就是教杀盗淫。所以小孩从小就学会了,然后慢慢就养成习惯。他为什么杀人?游戏,在电动玩具里头杀人是游戏。他不知道杀人是错误的,不知道杀人是有罪的,他不知道,他认为这是很平常的,就跟他玩电动玩具一样。这是科学带来的。过去的社会,七十年前中国没有电视。在抗战期间当中,那个时候最先进的传播是无线电的播音,最先进的,广播电台。广播员多少还受一点伦理道德教育,播出去的内容正面的多、负面的少。到电视一出来之后,麻烦就大了。从黑白电视变到彩色电视,从一、二个频道变到几十个、一百多个频道,造成今天的社会现象,整个社会恶气炽盛,从冥入冥,故云恶气冥冥。

  “又冥冥者,幽暗也,无知也,暮夜也”。这就是形容,不仅是社会的风气,事实我们天气的现象变成这样了。大概是二十年前,我们在世界各处讲经,飞机飞在上空,看到下面的青山绿水,清清楚楚。最近这个十年,我们坐飞机飞到上空,看到底下是一片云雾,看不清楚,灰蒙蒙的,这种现象过去没有。这是什么?这就是此地所讲的恶气。人与人之间和睦没有了,亲爱没有了,互相尊敬的心没有了,好像看到人都不满意别人,有怨气、有仇恨,看人总是不顺眼,自己的生活总是不满意。看到别人比我好,嫉妒、傲慢就出来了,嫉妒、傲慢到极处,杀毒就出现了。由此可知,这些犯罪的青少年不能怪他,都是好孩子,可惜没有人教。《三字经》上说,“茍不教,性乃迁”,不能不教。教育这个念头兴起,就是这句话,你要不教,他就学坏了。现在伦理的教育没有了,道德的教育没有了,因果的教育也没有了,宗教的教育全没有了,那个结果就是我们现代看到的社会,每个人都不愿意看到。尤其是今年,在全世界各处出现的阴霾,浓雾,严重的空气染污,这种空气呼吸久了会得病。粮食染污、水染污了,我们健康的饮食没有了。现在变得更严重,空气染污了,我们没办法,不能不呼吸,这该怎么办?到人人无论在家里、出外都要戴个防毒面具,这是什么社会?这不是自然灾害,我们要认真反省。

  无知造业,业感果报,果报让我们增长怨恨,因果在循环。佛在经上教给我们,这是“为妄兴事”,我们所想的、所说的、所做的完全错了。标准是什么?标准是伦理,伦理是讲人与人的关系,尊卑长幼,父子、兄弟、君臣、朋友。人有人的道德,基本的道德叫五常。常,永远不能改变,改变就错了。今天人不懂什么叫五常,佛教里面叫五戒,五戒十善。五常五个字,仁义礼智信。仁者爱人,怎么能杀人?义者不盗,不盗就是不占别人的便宜,这叫义。占别人便宜,错了,那是犯盗戒。不偷盗是义,不邪淫是礼,不饮酒是智,不妄语是信。这是做人基本的标准,如果这个标准没有了,人心就坏了,社会就乱了。今天这五个字真的是没有了,我们看这个社会,确实不仁、不义、无礼、无智、无信,不讲信用,这怎么得了!所以,“所作皆妄,故云为妄兴事”。妄的对面是真,过去商品货真价实,商人有道德,虽然有赚钱,赚得不过分,取多少利益?十分之一,这是有德行的商人。商人是要谋利,谋取小利,做生意能够维持他家庭的生活,能够帮助他商业的增长,够了,没有暴发户。取十倍的利益、百倍的利益,太过分了。取十分之一的利益是菩萨商人。他能不能赚钱?能赚钱。为什么?薄利多销,他就赚了。利益社会,利益大众,也利益自己,这是商道。“于是违逆天地”,天地是说神明,你做得太过分了,上天不容许你。

  “《嘉祥疏》谓为上不顺天心,下违阎罗王之意”。阎罗王是地神,管地狱的。阎罗王说过,不是他造地狱让罪人去受罪,不是的。阎罗王非常慈悲,在地狱里头照顾这些受罪的人,他用的是爱心,没有憎恨心。地狱从哪里来的?是自己业力变现出来的,不是阎罗王造的。地狱里面有恶鬼、有罗剎,那也不是阎罗王造的,都是你自己不善业力变现出来的,换句话说,跟阎罗王没关系。阎罗王很慈悲,劝你不要造恶业,不要常常让他看到。“如是任意作恶”,恣意是任意,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这很严重。“一旦罪恶满盈。于是罪业牵引,则不待世寿终了,乃顿夺其命”。人投胎到这个人间来有命运,你的命运是七十岁,中国古人说“人生七十古来稀”,能活七十岁自古以来就不多,假定说这是你的寿命,你造恶多端,造得太过分,也许四十、五十就走了。那是什么?顿夺其命,天地鬼神不饶你,看你作恶多端,看你享受过分。一个人寿命是有定数的,福报也是有定数的,所以惜福的人长寿。他的寿命只有五十岁,可是他省吃俭用,多余的还会帮助别人,他到五十岁寿命到了,他的禄还没有用完,必须禄尽他寿命就到了,他可能延长五年、延长十年、延长二十年。你看袁了凡先生,延寿二十一年,什么原因?他惜福、修福,福愈修愈多,寿命到了福没享完,寿命延长。反过来,如果寿命七十岁,福报也很大,但是他享福享得太过分,七十年的福报他五十岁就把它享光,就没有了,虽然还有寿命也不行。谚语有一句话说“禄尽人亡”,你的禄享尽、福享尽了,后面虽有寿命也不行,提前死亡。古人教我们惜福,有大道理在,不是随便说的。惜福的人决定有好处,修德的人决定有好处。

  一定要如理如法的学,不能够违背伦常道德,不能违背因果。财从哪里来?佛告诉我们,财是从财布施来的。换句话说,我要想发财,我要追求财富,应该怎么做?布施。中国国内,大概是北方,供财神,财神是谁?范蠡。春秋时代的人,越王勾践的得力助手范蠡。范蠡有智慧,他跟文种两个人帮助越王勾践。越亡国了,能够中兴,历史上太少了。越的再复兴起来是中兴,亡了之后再中兴,好像历史上找不到第二个,得力于范蠡。这个人有智慧,灭了吴国之后,越在南方就是大国,他知道越王勾践这个人可以共患难,不能共富贵,有灾难的时候他有求于你,求你帮助他,富贵的时候他就不要你了。你又有智慧又有才干,他还不放心,他怕你将来夺他的地位,所以文种被杀了。他事先告诉文种,越王勾践这个人,劝他离开,文种不肯。他走了,改姓名去做生意去了,带着西施,西施是他的妻子。做生意,做了三年,发财了。把他所赚的钱分给穷人,贫苦的人,救济很多人,从小生意再做起,三年又发了。历史上记载,三聚三散。他真的是财神,教你怎样发财,要散财才能发财。你不散财,你怎么能发得了财?

  佛经上教我们,财富是果报,业因就是财布施;聪明智慧是果报,业因是法布施;健康长寿是果报,那个因是无畏布施。佛教人修三种布施,得财富、得聪明智慧、得健康长寿,佛氏门中,有求必应,如理如法,教你怎么发财,教你怎么样能保住你的财富,生生世世不至于磨灭。你要明了,你要教你的后代世世代代遵守,修三种布施得三种果报。违背佛陀的教诲,用不正常的手段夺取别人来富裕自己,这是短命的果报。我们看到有这些人,偷窃、抢劫得来的财富,必定不能长久享受,到最后他是家破人亡。佛在经上常常告诉我们,财为五家所有,教你看破。五家,第一个,水灾,漂没了;火灾,房子烧掉了,水火无情;还有盗贼,来抢你的、偷你的;再就官府,你犯了罪,你的家产没收、充公了;最后一个,败家子,你儿孙不肖,吃喝嫖赌,你辛辛苦苦累积的财富,他不到几年全给你败光了。明白这个道理,你就懂得怎样教导下一代,从小就要教他节俭、教他勤奋、教他刻苦,教他爱护邻里乡党。你住在这个地方,这一方人都要照顾,有困难的一定要帮助。这都是生财有大道。

经文上,“下入恶道”。顿夺其命,他到三恶道去了。“夺者强取也,使丧失也。顿然断其寿命,故云顿夺其寿”。这是自己坏事做多了,恶业的累积,天地不容,夺他的寿命,说明他寿命还有,不是没有,作恶太多了,虽有寿命也不行,他得早死。“《嘉祥疏》释顿夺曰灭寿夺算”。算,古时候一百天叫一算。寿是寿命长短,用年算的,一年、十年、二十年。算是日期,一百天、二百天、三百天。你的寿命缩短了,造恶太多。“又《净影疏》曰:痴故起瞋”,贪瞋都是愚痴没有智慧才会生起来,真正有智慧的人、懂得伦理道德的人、相信因果的人他不会干。非义之财不取,这是正确的。我不应该得的财富决定没有贪心,宁愿饿死、冻死也不愿意取,这叫义。懂得修福,我生活贫穷,还有别人比我更差的,我有一碗饭吃,他没有,我分一半给他。这个人在积德、在修善,命运慢慢的会转好,为什么?懂布施,天地鬼神会帮助他,不会伤害他。如果是不明道理,这就是愚痴,生起瞋恨,怨恨、瞋恚,用不正常的手段去夺取别人的,他寿命就减短。下面说,痴故起瞋,“共相残害,各怀杀毒,恶气窈冥,为妄事等”,他造作的是恶业。

  现在的社会我们看到了,好像这经典是为现在人说的。五十年前我们读这些经文,我们都觉得佛菩萨说话、祖师大德说话好像都有一点过分,社会是不好,还没有坏到这种程度。可是今天我们读它,我们感受很深,为什么?就是眼前的事情。眼前的事情,几千年前佛怎么都知道?你看,“痴故起瞋,共相残害,各怀杀毒,恶气窈冥”,窈冥是阴暗,“为妄事等”。“续云”,接着又说,“造罪之人,宿罪之力,自然招集非法恶缘。随而与之,恣其作罪。待其罪极,顿夺令尽。将入恶道,受苦无极”。你看这一段,造罪的人他有恶因,恶因感恶缘,恶因加上恶缘,恶的报就现前,他就造罪业。罪造到极处,顿夺令尽,这个顿夺就是天地鬼神,人无可奈何。你的势力大,你福报大,你欺负我,我没有能力报复,你恶贯满盈的时候,天地鬼神报复你,这是你想不到。顿夺令尽,这就是死亡,你寿命到头了。将入恶道,将是带着你、牵着你,到三恶道。在三恶道的时候受苦无极,欠债的要还债,欠命的要还命。所以真正懂得因果道理与事实真相,决定不敢做恶事,为什么?果报,逃不了。

  《疏》的意思,下面是念老给我们做的解释,“世人因愚痴而生瞋心,相杀相害”,这就是现在社会。“心怀毒恶,唯作妄事”。小小不如意,自己有权、有势力,他不原谅别人。人或许有做事情做错的时候,要帮助他改过,不能随便就处分。我说过我一桩事情,年轻的时候离开家庭太久了,学校老师没有教,父母也没有教,养成一个很不好的习惯。年轻,看报纸,没事情看报纸,坐在椅子上,身体靠在背后,背后没有支撑,椅子前面两个脚抬起来,只有两个脚落地。这个姿势不但不好,很危险,一不小心倒下去了,人会受伤。我在办公室里,我们做文书工作,工作不多,所以休闲的时间多,看书、看报纸。我的长官彭孟缉先生从我后面来了,拍了我的肩膀,我回头一看,他来了,赶紧站起来。他没有责备我,和颜悦色告诉我,这个坐姿错误的,万一不小心,椅子倒下去,你人要受伤。这样几句话,就把我毛病改掉了,一生再不犯这个过失。如果他要是骂我一顿、教训一顿,他走了,我照样靠,为什么?不服。要人心服口服,他的效果收到了。从这些小地方就能观察到,我跟他那时候他是中将,以后他的官阶到四星上将。从这些小地方就知道他,这人有德行、有修养,对部下爱护而不惩罚。我们感激,一辈子忘记不了这桩事情,赞颂他的功德。他教了我一招,行住坐卧都要有威仪、都要有规矩,坐有坐相,站有站相。

  《净影疏》里头的意思,世间人因为愚痴而生瞋恚心,相杀相害,在这个社会里头普遍可以看到。心怀毒恶,什么是毒恶?贪瞋痴慢疑,五毒,造作出来的杀盗淫妄酒,这是恶,造的恶业。唯作妄事,起心动念、所作所为与伦常违背、与道德违背、与善因善果违背,与恶因恶果相应。“如是造罪之人,由其宿世罪恶之业力,种种恶缘自然相随”,恶与恶感应,有人来帮助他作恶。恶跟恶相感,他周边的人都是恶人,为什么?因为他心行不善,善人不会跟他在一起,跟他在一起都是恶人,大家一起造恶业。“恣意作恶”,认为没有报应、没有因果,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待其恶贯满盈”,果报现前了,“顿然夺尽其寿命”,这就是要他命了,上天收人了,他堕入三恶道。“所受果报,无有穷极”,真叫苦不堪言。“欲出无期,故云无有出期。”一生几十年所造的业报,几千年、几万年在恶道里头都出不来,你说多苦,为什么要干这种事情?

  下面这一段,第六段,劝我们“谕离恶劝修”。经文分四小段,第一段“离恶行善”。常常想着,我希望别人怎样对我,我应该怎样对别人,从我做起,希望一生真正做到没有冤家、没有债主。中国古人所说的“仁者无敌”,真正仁慈的人一生没有冤家、没有对头,他都能化解,不跟人结怨。佛在经典里头劝导我们,《无量寿经》这一段经文:

  【若曹当熟思计。远离众恶。择其善者。勤而行之。】

  末后这一段普遍的劝导,“止恶从善,求生极乐”。人一生命运是自己造的,不能怪任何人。听了佛的话,多想一想,多反省,要觉悟,不要迷惑。“若曹”,这是中国古时候的话,就是现在你们大家,就这个意思。“熟思计”,就是常说的深思熟计,要多想想,要多比较比较。不善的事情不好,人没有十全十美的,真正成功的人、建大事业的人,用人之长,舍人之短,天下没有不可用的人。如果处处看人之短,不看人之长,天下没有一个可用的人,你怎么会成功?毛主席跟蒋先生的斗争,毛主席为什么胜利?会用人,这就是他有名的一个手段,统战。统战用的一个什么口号?凡是反对蒋先生的,统统到我这边来。这一个号召,真的许许多多的人才全部到共产党去了,你怎么能不亡,胜利就在此地。到政权建立,局势稳定,毛也心里清楚,不善的人一个一个收拾。这是帝王政权稳定之后杀功臣的,为什么?怕你造反。你跟他一起起来,你有能力造反就得收拾,没有能力造反的没事,有能力造反的不能不收拾。历代帝王个个都是这样的,打天下的时候心胸开阔能包容,什么人才都接受,都欢欢喜喜的,真是对人谦恭卑下,没有人不赞叹他,没有人不服他。当然这是一种权术,它能起作用。

  真实的智慧,就是权术里面加上厚道、加上仁慈、加上智慧,那是大圣大贤,圣王。唐太宗平定群雄,争取到最后胜利,建国了,大概在历史上不杀功臣的就他一个,这人家称他作明君。他跟他一起打天下这些将军说,你们以为皇帝好当?你要愿意当,我让给你当。他说的是真心话,很辛苦,三点钟就要早朝,换句话说,两点半钟就得起床,每天生活规律,要操心,天下多少事情由他来决定,所以那真不好当。清朝雍正皇帝,历代帝王里头最勤政的一个皇帝,就是最认真、最负责任。祖孙三代,他的父亲是康熙,他的儿子是乾隆,政治清明。满清盛世叫康乾盛世,差不多一百五十年,在中国各个朝代历史里头太平盛世时间最长,一百五十年。中国是世界上一等国,最强盛的国家。后世的子孙只图享福、享受,不能像这三个皇帝这么样认真努力去工作,运就衰了,到慈禧太后就灭亡了。我还听说,慈禧太后临死之前说一句话,希望女人不要干政。这是她自己一生的经验,由于她的干政,满清亡国,所以良心发现,来不及了。最后说出一句话,说明她还是有良心,说出这么一句话。死了当然在地狱,透这个信息的是唐太宗,她的罪可重了,万劫不复。所以真正是所受果报,无有穷极,欲出无期。

  下面教我们离恶行善。离恶行善,无比殊胜的大善就是求生净土。黄念祖老居士在这一段给我们点出来了,你们大家要认真去考虑,多想一想,深思熟虑,一定要远离众恶,不跟众生结冤仇。有意无意,众生怨恨藏在心底,来生后世遇到了,果报就现前。你怎么样对他,他怎么样对你,绝对不是对等的,他总要加很多倍报复你。这个累积是一世比一世深,报复一世比一世残酷。这个事实,《文昌帝君阴骘文》第一大段,文昌帝君十七世为士大夫,你看那个十七世的报复,冤冤相报,太可怕了。到最后,最后就变成两国战争,那死亡多少人,受害的是多少人,这个责任自己全都要负责。起因是什么?起因就是小事,心里不愉快,不能忍受,让对方生怨恨走了,就这么个小事,十世、二十世之后就变成大灾难,太可怕了。所以真正的善,求生净土。离开六道轮回是究竟离苦,往生极乐世界是究竟得乐。我们看到这个事实真相,想得很多,这就是此地所说的“当熟思计”。想来想去,这一生决定求往生,其他的什么都不顾了。决定不能在这搞轮回,搞轮回,这些怨恨永远没有办法洗刷干净,那真的一世比一世苦,一世比一世凄惨,何必干这个事情,为什么不到极乐世界跟阿弥陀佛学佛去?

  所以底下一段教我们,“当离爱欲”。

  【爱欲荣华。不可常保。皆当别离。无可乐者。】

  要看破,爱欲不要放在心上,荣华富贵的生活里面有多少不善的业因,有没有想到?再往深处想,将来一定有果报,想通了,自然你就放下。“《会疏》曰:荣华不可保,会者定离散”。会是聚会,缘聚的时候大家在一起,决定有散的时候,一定有离散的时候,常常想到离散。“爱欲不可常,盛者必衰故”。世间人确实颠倒妄乐,认为七情五欲是真的,拼命在追求,无止境的在享受,确实寿命还没有到,冤亲债主要他的命,天地鬼神夺他的算,苦因必招苦果,乐在哪里?“颠倒妄乐,故无可乐者”。这个世间乐是假的,绝对不是真的。

  “彭际清曰:一切世人以欲为乐”,欲望,他的乐就是他的欲望,不知道欲是苦本。“智者观之”,有智慧的人他看到的,“唯苦无乐。所以者何”,为什么?“以有为乐,无即是苦,不知有者无所因故”。人要懂得有无,有无都不执着,就解脱了。懂得恒顺众生,不为自己想,我以为是乐,他认为是苦,我要顺从他、随顺他,提高自己的警觉。什么警觉?离苦得乐的心,离开六道轮回,求生极乐世界,这个念头加强了。这好事情,不是坏事情。人要吃苦,他才能发愤。人要在享乐,忘掉了,把求生极乐世界给忘掉、疏忽了,不认真了。天天有痛苦,天天有高度的警觉心,这好事,不是坏事。我们不高度提高警觉心,怕来不及了。

  古人教导我们,欧阳修有一篇文章,“秋声赋”。早年我们在台中求学,李老师把这篇文章讲给我们听,文章的喻意,虽然说的是秋天,实际上是喻人生之秋。一个人的一生有春夏秋冬,从出生到二十岁,人生的春天;二十到四十,人生的夏天,春生夏长;四十岁到六十岁,人生的秋天;六十到八十,人生的冬天,也就是说该走了,秋收冬藏,六十到八十是该走的时候。八十以后没有了,多活一天是你多赚一天,多活一年是多赚一年,也就是说八十以后随时随地都可以走,不定什么时候,要有高度的警觉,在人生之秋就要办自己的事情了。春夏时候是可以办别人的,帮助别人,秋天的时候要准备自己的后事了。你看古人一篇文章,含这么深的意思在里头,没有智能的人看不出来,有智慧,你一讲,我们一听,是有道理。秋冬还望办别人的事情,这错了。自己来生还搞六道轮回,这一生什么成就都没有,白来一趟,一生受的辛苦白受了。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奋发努力,勇猛精进,一句名号念到底,往生到净土,我们这一生没有白来,成就了。度众生的大事业,有缘可以随喜,没有缘决定不要去找,那就错了,找是攀缘。随缘可以不把事放在心上,攀缘是把事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就错了,放在心上去不了极乐世界。万缘放下,彻底放下。

  下面说,“以得为乐,失即是苦,不知得者失所因故”。什么叫得?你那个乐的因失掉就苦了。跟前面有无这一对,不知道有者是无所因,有,把有的因丢掉了,就变成无。“以聚为乐”,聚会快乐,“散即是苦,不知聚者散所因故”。你的因聚因散,因聚,感觉得很快乐,散,悲伤就来了。“以生为乐,灭即是苦”,生,以为生是快乐,灭就是死,死是苦,“不知生者灭所因故”,是把你生的因灭掉。一切法全是相对的,这就是五种见惑里头的第二种。第一种是身见,身见是执着身,以为身是自己,错了。第二种就是对立,边见,就二边,你看生死是二边,得失是二边,聚散是二边,生灭是二边,边见,六道轮回的因。“盖谓众生所乐正是苦因。从兹苦因,必生苦果”,所以总结是“无可乐者”。你在这一生当中所谓的乐,假的,这个乐就是将来六道轮回的苦因。

  末后这一段,佛劝我们求生净土。

  【当勤精进。生安乐国。】

  这个地方平安,这个地方真正快乐,为什么?有智慧。

  【智慧明达。】

  有功德。

  【功德殊胜。】

  不是福德,是功德。我们看注解,再接着劝大家精进,“求生安乐国”,就是极乐世界。“得生彼国,悉皆智慧明达,功德殊胜。明者明了,达者通达”,明了通达,没有障碍。《净影疏》里头说,“智慧明达,得智胜”,智慧殊胜;“功德殊胜,得福胜”,福报殊胜。功德里头有福德,福德里头没有功德。功德是什么?修福不着修福的相,叫三轮体空,不着相,这个要知道。这两桩事情六道众生哪个人不求?为什么?没有智慧,愚痴,自己总不希望自己愚痴;没有福报,贫苦,也不甘受贫苦,所以没有一个不是想求智慧、求福德。现在迷,迷得太深了,把知识当作智能,这错了。现在人以为知识就是智能,不知道智能跟知识是两桩事情,性质完全不相同。智慧是从真心里面生的,只要心真就生智慧;心要是妄,妄心就生烦恼,就生知识。阿赖耶里面含藏的有知识,真如自性里面含藏的是智慧,两码事。所以我们要求智能不要求知识,求智能要修心,要用真心,对人、对事、对物统统要用真心,智慧就生,用妄心就生知识。妄心是什么?有分别,有执着,有起心动念,这都是阿赖耶一边的。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没有执着,真心。

  学佛的人要明了,学佛学了这么多年,如果连真心、妄心都没搞清楚,这个学佛就有大问题。有大问题的人不少,十个人不止九个。这是什么原因?学了一辈子,没有入佛门。以什么为标准?用真诚心待人接物,以这个为标准。真的,待人接物用真诚心、用恭敬心。贤首国师在《妄尽还源观》里面跟我们讲的四德,那就是入门,而且大乘入门。第一个“随缘妙用”,智慧,能随一切缘;妙用是什么?妙用是不放在心上。善缘、恶缘都可以随,顺境、逆境没有一样不随。你不随,你必定跟人斗争、必定跟人结怨,肯定的;随缘,顺着他,就不会了。顺着他什么?心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把这个事情放在心上。为什么?这些事情是假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顺境是虚妄,逆境也是虚妄;善缘是虚妄,恶缘也是虚妄,全是虚妄,你要去计较它干什么?搞得自己的心不清净,错了。境界天天在考我们,看我们怎么应付,是不是随缘妙用?如果是随缘妙用,你是大乘菩萨。

  第二“威仪有则”,时时处处要做好样子给别人看,做榜样给别人看,我是怎么待人,我是怎么接物,我是怎么处世,认真负责,还不着相。法喜充满,跟恶人在一起也法喜充满,为什么?因为我心清净,我心平等。我们修什么?修清净平等觉。怎么修法?在人事上修,在对人上修、在接物上修、在对事上修,就是在人事物上修。离开人事物你到哪里去修?你没地方修。看不顺眼的人看顺眼了,看不习惯的事看惯了,这就是修。不再把人事放在心上,让心恢复到清净平等觉,这就是大乘,要做出这个榜样。对人、对事、对物要忠厚,忠是没有偏心、没有私心,厚是厚道,厚德载物,人厚道天下归心,大家都愿意亲近你,都愿意听你的,要有厚德。厚德表现在哪里?孔夫子的五德就是的,他老人家待人接物办事,处处你能看到他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让,谦虚让别人。这是用在事上,理上就是仁义礼智信,表现在行为上就是温良恭俭让。中国人尊重读书人,尊重读圣贤书人,为什么?他们这些道德做到了。

  在佛法里面,威仪有则就是十善业道。不杀生,绝不伤害别人,换句话说,绝不引起别人的烦恼,引起别人的烦恼是属于杀生的罪,你虽然没有动刀杀他,你叫他难过;不偷盗,绝不占人的便宜,反过来,要常常帮助别人,布施,三种布施都要做,遇到机会真干,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不淫欲,身三善。口四善,因为口过最多、最严重、最不容易持,所以佛说了四条,不妄语,绝对不欺骗别人;不两舌,不挑拨是非;不绮语,绮语是花言巧语欺骗别人;不恶口,说话柔和,不会说得很难听、很粗鲁,那叫恶口。意三业,不贪、不瞋、不痴。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中国人讲七情五欲,不贪、不瞋、不痴,真正能做到、能落实。

  我们看末后这一段,“勿亏经戒”。

  【勿得随心所欲。亏负经戒。在人后也。】

  “经戒”是佛陀的教诲,苦口婆心教导我们,不要随心所欲,亏负了经戒的教诲。“在人后也”,别人先往生,早作佛了,你还在六道搞轮回。“亏”,缺的意思;“负”,欠的意思,欠缺。“经指经教,戒指戒行。此处特劝持戒,以戒乃万行之基也”。戒律重要,是佛法的基础,好像我们盖大楼,这是地基,没有地基决定没有大楼能成就,所以戒为无上菩提本。根本的戒,我们净宗学会初成立的时候,我写了个缘起,缘起上提出五桩事情,那就是戒律,必须要遵守的。第一个净业三福,是所有佛法,大乘小乘、宗门教下、显教密教共同遵守的,离开这个法不是佛法,所以净业三福重要。第一,“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是第一条。第一条讲了三个根,孝亲尊师落实在《弟子规》,慈心不杀落实在《感应篇》,修十善业落实在《十善业道经》,这是根本的根本。这不是佛的根本,做人的根本,这一条没有了必堕三途,你不可能再得人身,得人身一定要遵守。十善业道圆满就是成佛。大乘教里常说的八万四千法门从哪来的?从十善开出来的。十善一展开,在大乘八万四千法门,归纳起来就这十句;在小乘展开,叫三千威仪。十善是佛法教学的大根大本。第二,“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这是小乘。有前面的基础,才能受持三皈,没有前面的基础,不够资格受三皈,受三皈是假的,不是真的。最后一条是大乘,“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劝进行者就是弘法利生,前面都是成就自己,最后成就别人。最高的指导原则,这个重要!从这个基础上,我们再提出三皈、五戒、十善、六和、六度、普贤十愿,这是我们修净土同学必须要守的戒律,重要!

  “勿得随心者,《涅槃经》曰:常为心师,不为师心”。心就是理、就是性,我们要以真心、要以自性、要以道理,做我们的老师,做我们的标准;底下一句说的,不为师心,不可以。师心是什么?自以为是,自作聪明,完全用自己的意思,那就错了,“乃行人大失”。学佛为什么学不成功?个性太强了,不相信佛说的,认为自己想的、做的都是对的。甚至于在现在这个时代,这个时代法弱魔强,邪师说法如恒河沙,这里面还有不少鬼神在里头,谁有能力辨别真妄?我们今天守住经就好,经是不变的。如果听信这些鬼神,我们会上当,我们会将来落在神道,为什么?跟他去了。不管听到什么,一定跟经典对一对,跟经典对了相应,可以做参考,不相应不能信受,这个重要。自己要有信心,最可怕的是我们自己把信心丧失掉,不相信自己,不相信经教,去相信别人,这是很危险的一桩事情。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下载 下载 下载
0
  [最新报道]  
· (新版汇总)2014净土大经科注(001-100集)
· 净空老法师读诵《无量寿经》视频
· 黄念祖老居士:《无量寿经》讲记 第六集
· 黄念祖老居士:《无量寿经》讲记 第十六集
· “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是《无量寿经》的最好的学习方法
  [相关报道]  
· 央视《走进科学》栏目:揭开“僵尸男孩...
 

净宗经教网站(佛陀教育)e-mail: fotuojiaoyu@qq.com 建站日:2014.1.1 三宝弟子恭制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6855号-1 最佳浏览建议:IE 6.0以上浏览器 萤幕解析度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