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佛陀教育-2012净土大经科注(第460集) 
 
  ·首 页 ·净宗经论 ·净宗祖师 ·佛陀教育 ·净土释疑 ·辅助修学 ·传统文化 ·请佛住世 ·播经供养 ·网立牌位 ·圣号圣像 ·体会分享 ·下载专区 ·网站留言
共修系统 帐号: 密码: 登录 密码找回 注册
          >搜索          
  学佛入门
· 如何学佛
· 认识佛教
· 净业三福
· 三皈五戒
  学佛基础
· 弟子规
· 太上感应篇
· 十善业道经
· 了凡四训
· 沙弥律仪
· 地藏经
· 地藏经玄义
·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 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
  五经一论
· 阿弥陀经
· 无量寿经
· 观无量寿佛经
· 普贤行愿品
·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 往生论
· 金刚经
  一门深入
· 一门深入重要性
· 师承的重要性
· 专修专弘

2012净土大经科注(第460集) 

来源: 净土释疑网站  录入时间:2015-03-27 09:47:08
关键字:净土大经科注
【 点击数:1409 】 【字体: 】 【 收藏 】【 打印
 

 2013/10/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编号:02-040-0460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

  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请看《大经科注》第七百六十八页,从第三行看起:

  “至于《观经》下品三人,俱是恶人者”。善导大师在《四帖疏》里面给我们说,“下品上生者,是造十恶轻罪凡夫人”,造十恶轻,不是很严重;“下品中生,是破戒次罪凡夫人”,这就是指明是佛弟子,无论是在家出家,破戒了。在家如果受了三皈、五戒、菩萨戒,就有破戒的行为,出家就更不必说了,这都是造作罪业的。“下品下生,是具造五逆等重罪凡夫人也”,这就是下品下生,是造作五逆十恶,就是十八愿所说的。十八愿愿文是十念必生,唯除五逆十恶、毁谤佛法,这个罪业很重。我们在前面第六品读这一愿,这一愿的注解特别详细,注解得特别长。关于这一段的经文,古德有不同的说法,有说五逆十恶、毁谤佛法决定不能生。善导大师说法不一样,善导大师讲,五逆十恶,临终忏悔,具足信愿,念佛求生净土,佛还是摄受。这样才真正显示出净宗法门不可思议,弥陀的悲心无量无边,称赞净土的殊胜,说得非常有道理。如果说是造作五逆十恶,临终不知道忏悔,不相信极乐世界,不愿意往生净土,这就是决定不会往生的。

  五逆十恶,说临终忏悔,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为什么?一生造恶的习气太深,临终劝他,他肯听吗?他能接受吗?我们相信或许有,很少。多数人我们知道他不是不知道造罪业,知道,为什么不忏悔?爱面子,不肯向佛低头,你那里再好我也不稀罕。这就一点办法都没有了。这些人不知道地狱苦,五逆十恶是无间地狱,知道地狱苦,哪有不求生的道理?宋朝莹珂法师,这是破戒犯斋者,造作罪业的出家人,他相信因果,他相信有地狱。读《往生传》,每看到一个往生的人,他非常羡慕,这就是善根。这一生虽然没有修善积德,过去生中有,在这个关键时候,把过去生生世世修积的善根引发出来了,这个我们要相信。佛在大乘经上讲得很多,每一个往生的人,无论他是在什么状况之下往生,下下品往生,没有一个不是过去生中曾经供养无量诸佛。这一生遇到净宗,遇到有人劝他念佛,仗诸佛如来威神的加持,他能信,他能愿。这个说得好,我们要把它记住。肯定我们过去生中累积的有很深的善根,供养无量诸佛如来,要不然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我们把它搞清楚、搞明白,往生就有信心,不会再怀疑了。

  “彼经下品皆是恶人,与本经相违者,何也”。这是假设一个问题。彼经是《观经》,本经是《无量寿经》,《无量寿经》里面没有说是恶人,《观经》讲的是恶人。所以“望西疏曰”,日本净宗法师,他们这些人都是善导的学生,唐朝时候在中国留学,回国之后把净土传到日本,日本的净土一直到现在还是很兴。中国净土因为《无量寿经》五种翻译本内容不相同,所以修净宗的不知道依哪个本子好,多半都依《阿弥陀经》。自古至今,《无量寿经》的注解流通的只有两种。在日本,这些跟着善导大师学习的净宗大德,他们依《无量寿经》,全部都是依康僧铠的译本,他们没有会集本。传下来的注解有二十多种,比我们多得多,念老这个集注里头就引用了不少。可见念老对日本大德肯定,要不然不会引他的论注。

  这边《望西疏》里头说,“下辈之内,有多类故”,不是一个种类,很多种类。“《观经》说恶,今说善人,故《觉经》”,这个《觉经》就是汉译的《无量清净平等觉经》,是我们五种原译本里头最早的一种,经题叫无量清净平等觉。这个里头说,“其三辈者,当断爱欲,无所贪慕,慈心精进,不当瞋怒,斋戒清净。如是清净者,当一心念欲生无量清净佛国”。这是经文,下面是念老给我们说的,“盖往生品类,万别千殊”,我们通常讲千差万别,往生不是一类人。“三辈九品,只是粗分”,不是细说,细说无量无边人。故这一个下品当中,“已类别无数,彼经”,《观经》上讲恶人,“本经则指善士。如《汉译》下辈之人,确是修善者也”。其三辈者,底下引的是下辈的,人家能断爱欲,能慈心精进,能不瞋恚,斋戒清净,这是善人。“《观经》下品往生,生前虽是恶人,花开后并是大乘”。没有往生极乐世界之前是恶人,往生到极乐世界都是善人,全都转恶为善,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

  我们接着往下面看,“下品上生,经七七日莲花乃敷”,花开了,“经十小劫”,这个时间很长,“得入初地”,下品上生。下品中生的要“经于六劫”,莲华才开,“闻说大乘甚深经典,应时即发无上道心”,这真发了。“下品下生,满十二大劫,莲花方开,闻法欢喜,应时即发菩提之心”。嘉祥大师《观经义疏》里头说,“上品修大乘因,所以得大乘果。中品修小乘因,还得小乘果”。这是什么?有非常浓厚的习气,前面念老所引的经论我们看过。“下品现在虽不修大乘善及小乘善”,他都没有修,“但彼临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大乘妙法”。净宗法门,极乐世界是大乘妙法,信愿往生。“以闻大乘故,得大乘果”,因果相当。

  念老下面引《阿弥陀经》,“谓执持名号,得生净土之善男子、善女人”,下面是经文,“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弥陀经》上讲的,跟“本经三辈临终见佛之说”,完全相同。其他的,像《称扬诸佛功德经》说:“若有得闻无量寿如来名者,命欲终时,一心信乐,念不忘舍,阿弥陀佛将诸众僧,住其人前,魔终不能坏斯等正觉之心。”这是说《称扬诸佛功德经》,里面讲到,若有人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是无量寿如来名;命欲终时一心信乐,这一句非常重要,一心,没有丝毫怀疑,真信、真欢喜;念不忘舍,就是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将就是率,领导一些大众来接引这个人往生,住其人前,这接引往生。他的冤亲债主,魔是指冤亲债主,总是想破坏好事,特别是求往生,求出离六道轮回,这个缘成熟了,魔一定来扰乱。释迦牟尼佛成道,魔来扰乱。阿弥陀佛来接引,魔不会来扰乱,有诸佛加持,龙天善神保护,所以魔不得其便。

  又《鼓音王经》里头也有说:“若有四众,能正受持,彼佛名号,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即与大众,往此人所,令其得见。”这个意思好。四众,出家比丘、比丘尼,在家优婆塞、优婆夷,这叫四众。“能正受持,彼佛名号”,关键就在这一句。受,接受;持,保持。我接受这个法门,无论是有老师传授给你,或者是你自己学习经教,有意无意看到净土三经一论,你生欢喜心,发心受持,这都叫正受持。还有邪的吗?有。邪是什么?借着佛门,也领众修行,他的目的是求名闻利养,他并不求往生。这样的道场必定有魔王、外道掺杂在其中,他有福报,魔王帮助他,也能放光,也能现瑞,也能诱惑人。这个我们不能不知道。所以我们要细心去观察,这道场如不如法?大众在一起熏修,是不是如同经教所说的,有没有违背?这是我们不能不特别注意。正受持这个没有问题,确实跟经教所说相应,是如来正法道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即与大众,往此人所,令其得见”,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下面又引用《华严经》,“如来有十种佛事”,佛事就是度众生这桩事情,就叫佛事。帮助众生破迷开悟,帮助众生转凡成圣,这叫佛事。帮助众生断恶修善,这是佛事,不是真正的佛事,为什么?真正,佛是觉的意思,帮助你觉悟,这叫佛事。断恶修善,人天福报,没有出六道轮回,所以它不算佛事。在佛事里头讲,这是人天乘的佛事,没有办法离开六道轮回。至少也要永远脱离六道轮回,证阿罗汉果,小乘佛事。佛事这两个字我们得把它认识清楚。《华严经》上说十种,第一种,“若有众生,专心忆念,则现其前”,这与本经相应。

  下面我们参考资料里头有,第二十九页,如来十种佛事。《八十华严》第四十六卷,经上说:“佛子,诸佛世尊,于一切世界一切时,有十种佛事。何等为十?”下面列出来了,“一者,若有众生,专心忆念,则现其前”。这就是大势至菩萨所说的“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这是现前,现前是我们这一生见,当来是往生到极乐世界见,没有往生到极乐世界之前,都是属于现前。现前见的这些事实,我们在经论里面看到,在《高僧传》里面见到,在《居士传》里头也见到,善男子、善女人传,甚至于在古人的笔记小说里头有记载。如果我们细心留意,这个事情确实就在我们周边,有缘的人他能见到。他怎么见到的?至诚感通,我们自己有真诚的心,时时刻刻念佛、想佛,希望得到佛的加持,有时候就会见到。佛的四种身,法身、报身、应身、化身遍法界虚空界,一切时一切处他没有离开我们。我们迷惑颠倒,有妄想分别执着,障碍了我们见佛的缘,原因在此地。如果能把这个障碍去掉,见佛的缘就现前了。见佛能增长我们的信愿,没有见到,信,很难相信,没有见到怎么会相信?读书读得再多,如果不觉悟,疑根不能断,这个东西障碍见佛。真正有悟处,悟从哪里来?悟一定从定来。

  现在人难度,为什么难度?我们确确实实把古圣先贤的东西疏忽了,把它丢掉了,不但是不重视,丢掉了,就丢失了,现在人从小没看到好样子。我们这一代,应该说是过去了,依照中国古人的说法,古人常说人生七十古来稀。也有人说,人从出生到二十岁,人生的春天;二十到四十,人生的夏天;四十到六十,人生的秋天;六十到八十,人生的冬天。到八十就满了,八十以后叫风烛残年,什么时候都会走,这辈子就过去了,八十年一弹指。昨天香港本地的一个同修李相楷来看我,我们认识。认识他那年他在台湾读师范大学中文系,二十一岁,今年七十一岁,五十年了。他三次参加慈光大专佛学讲座,我在那里认识他的。你看一转眼,再遇到的时候七十一岁,感慨万千。当时那批同学一大半都不在了,都过世了,有些同学四十多岁就走了。真正是无常,真正是一场梦,不能当真,当真吃亏就大了。五十年前小朋友,我大他十几岁,现在再见面,头发全白了,他要不预先告诉我,我几乎不认识,没有像年轻时候相貌那么好、那么丰满。我细细的看,看了半个多小时,看出一点轮廓来,不敢相信。我学佛了,样子变化不多,没有学佛,变化就非常大了。

  佛事,诸佛度化众生的大事业,原则原理很简单,诸佛如来出现于世间,为什么?就为一桩事情,帮助众生离苦得乐,就为这个,什么都不为。于自己?于自己毫不相关。毫不相关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众生跟自己是一体。我这个左膀子酸痛,右手会不会去摸摸它?你问右手,你为什么去摸它?一体,就这么回事情。凡夫不知道,有你我他,佛菩萨没有你我他。怎么知道?我们举个最浅显的例子,《六祖坛经》学佛的人大概都看过,不是学这个宗派的,也会看个一、二遍。能大师开悟了,见性了,性是什么?他用二十个字就把自性讲清楚了。自性的体“本自清净”,不生不灭,“本不生灭”,这是自性的体。自性的相是什么?“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这是自性的相。本无动摇就是自性本定,它不动,不生不灭,不动。自性的作用是什么?“能生万法”,全宇宙一切法是自性生的,我也是自性生的,换句话说,离开自性什么都没有。

  蕅益大师在《楞伽经》注解里头说了一句话,妙极了。他在《要解》里头说了一句话,“信愿持名,求生净土”。印光大师看到,佩服得五体投地,简单,《无量寿经》用八个字,他用了四个字。《无量寿经》,“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他把它浓缩成四个字,信、愿就是无上菩提心,持名就是一向专念。《楞伽经》上也是说了四个字,讲什么?全宇宙,这宇宙到底是什么?他说,“自心”,自己的心,这个心是真心,“现量”,三量里头,现量、比量、非量,现量,自心现量,说得太好了!

  这个话不太好懂,自心现量是什么?我们用比喻来说,大家可以得到一个概念,就像作梦一样。梦中,我们在作梦的时候清清楚楚,梦中境界,起来之后完全没有了。梦中境界,你回头去想一想,自心现量,完全是自心变现的,醒过来,没有了。十法界依正庄严是一场梦,六道轮回梦中之梦。十法界是第一个梦,是梦,六道梦中之梦,我们从这个梦里醒过来是什么?是四圣法界;从四圣法界再醒过来,就是一真法界,实报庄严土。实报土、方便土,四圣是方便土,六道轮回是同居土,一切的一切全是自心现量,都是的,一句话就交代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用大乘经的术语来说,诸法实相,自心现量就是诸法实相,伦理搞清楚、搞明白了。我们对于佛菩萨的教诲,信心生起来,这个老师是好老师,我们应当向他学习,这是真实智慧。这是第一桩,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跟这第一是一个意思。

  “二者,若有众生,心不调顺,则为说法”。前面是增长信愿,这一条是破迷开悟。心不调顺,要教导他,佛的教导高明极了,他是身行言教,也就是说,他所说的他全做到,让学习的人不能不相信。佛教人十善业,这十条他全做到了,而且做得非常圆满;佛教人修六和,六和他做到了;佛教人修六波罗蜜,六波罗蜜他做到了。没有一样他没有做到来教人,统统做到,这没话说。心不调顺就是有妄想、有杂念、有烦恼,释迦牟尼佛在世,为大家所示现的,四十九年讲经教学,就是这一条。

  第三,“若有众生,能生净信,必令获得无量善根”。这个十条是有次第的,后后胜于前前,从第一慢慢向上提升。第一个专心忆念,对佛法生欢喜心,再佛一提升就为你说法了,你就能遇到佛法的缘分。闻法每个人根性不相同,有些人广学多闻,这是现在社会最普遍见到的,我们都是属于这一类的,把它当作知识看待。年轻人求知欲很旺盛,遇到这样好的东西,当然不肯放弃,认真努力去学习。这是我们的福德因缘比不上古人,因为我们受到现在教学的理念、方法,现在教学的理念是求知识,古时候教学的理念是求智慧。所以我们今天有知识,没有智能,古人有智能、有知识,智能里头有知识,知识里头没有智能。什么原因?智慧的心是清净的、是平等的、是定的,知识的心是不定的、是动的。动生烦恼,静生智慧,所以古人都是依戒定慧,走这个道路。

  戒定慧是佛法,从印度传到中国来的,这个方法好,非常有效果,所以儒接受了,道也接受了。不但连儒、道接受,连九流也接受,也就是中国各个阶层普遍都接受。学徒,做个木匠,做个泥水匠,他也有戒定慧,他也有承传。所以那个工艺也做到最高的水平,成为艺术,留传给后代。这是现在,现在很多人不认识,认为古人没有知识,古人不知道地球是圆的,古人没有天文知识。把古人都看得很低,自认为很聪明,古人没有科学,不承认古人有智慧。

  现在这个世界知识爆炸,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在哪里看见?我在书店。我这一生从小就喜欢逛书店,但是六十年前的书店有书卷气,各种商店你逛书店不一样,它里头有书卷气。你进入书店,你的心很静、很平,你在里面就是可以欣赏各种这些出版的典籍,磁场好。现在书店不行,我现在不逛书店了,大概十年前就不行了,偶尔到书店去,磁场特别不好,那是什么?讲道德仁义的书少了。古时候的书店离不开伦理、道德、因果、圣贤人教诲,离不开这些,这些东西多,至少有一半。现在没有了,现在纵然是古籍,有些人注解,注解完全用现在的眼光,现在人的角度来看,跟古人的解释不一样,感受就不相同,磁场特别不好,所以我也就不去了。

  净信太少了,真正相信,没有丝毫怀疑。学佛的人很多,出家的人很多,能生净信的人不多,所以佛教衰了。有净心才有净信,我们的这个经题,修行说了五个字,清净、平等、觉。那问我们,我们有没有清净心?佛法的标准,你只要有执着,你的心就被染污了,就不清净,你有分别你就不平等。什么人心清净?阿罗汉、辟支佛,见思烦恼断了,见思烦恼就是执着,他断了,清净心他证得了,六道轮回不见了。分别是尘沙烦恼,阿罗汉、辟支佛还有,这个东西断了,菩萨,升级了,别教三贤。他能够再提升一级,不起心不动念,这是无明烦恼,不起心不动念,无明烦恼没有了,那就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就是经题上的觉字。觉是开悟了,十法界没有了,他住一真法界,一般讲成佛了,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所以净信很重要。

  要净信,先要净心,学佛学什么?修行修什么?修清净心。心要不清净,修什么都没用,无论哪个法门,没入进去,念佛法门也没有入进去,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所以要知道修什么?怎么个修法?修行决定不能离开人、事、物,我们从早起来到晚上睡觉,眼所见的,耳所闻的,鼻嗅的,舌尝的,身接触的,再有念头,念头是意识,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接触外面色声香味触法,要在这里头修。修什么?修清净。眼看得清清楚楚是智慧,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是智慧。看得清楚,有分别有执着,是烦恼,为什么?你有喜欢的、有讨厌的,七情五欲生起来,这就是烦恼。修行怎么样?不起烦恼,只生智慧。智慧是什么?智慧是如如不动,智慧是了了分明。生烦恼的,对于事实真相不了解,真正了解他就不会起心动念,起心动念是迷,不是觉,觉是不起心、不动念。

  净信必令获得无量善根,根是什么?根能生,像植物它有根,它能生,善根能生世出世间一切善法。一切善法是从净信里头发生的,你说净信多重要。我们今天学佛,无论在家出家,还造恶,什么原因?我们对于佛法没有生起净信。为什么?生起净信,一定依教奉行。我们学是一桩事情,没做到,做到才算数,没做到不算数。哪一个学佛的,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起心动念?我一个没见到。哪个不分别执着?不分别执着我也没见到。我自己也做不到,但是比别人轻一点,这是为什么?我六十年没有离开经典,如果离开经典,那个起伏是大风大浪。天天要读经,天天想到佛菩萨教诲,对于六根接触六尘的境界愈来愈清楚,愈来愈淡薄。为什么清楚?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佛教给我们四念处,最基本的看法,正确的看法,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前几天有个同学送给我一个参考资料,我讲到人体,记不清楚了,我以为是科学家说的,人的身体是有十五兆细胞组成的,结果资料拿来一看不是,六十兆。我们一个人的身体,六十兆的细胞组成的。细胞有新陈代谢,也就是说有生有灭,它有寿命的。而且每个器官里面的细胞的寿命不一样,有的只有几天,一、二个星期,新陈代谢,最长的脑神经,脑神经的细胞一百五十年。绝大多数,它是讲每一个器官,细胞新陈代谢都不一样,平均每天多少个细胞死亡,多少个细胞出生?讲一天,有七十亿,每天有七十亿。你说这身是我吗?每天都有七十亿的细胞死了,也有这么多细胞生了补充它。这叫分段生死,我们没发现。变易生死那是什么?像脑细胞,它的寿命是一百五十年,一百五十年天天不一样,那是变易,它不是生灭。但是像皮肤其他的,它在生灭。就在这个身体上找不到我,无常,新陈代谢,剎那生灭。

  什么是我?你把它看清楚,这不是我,我不生不灭。世间人把灵魂看作我,不生不灭。灵魂不是物质,它真的存在,它在哪里?它就寄托在我们身上。它要是离开这个肉体,这肉体就死亡了,肉体跟灵魂结合在一起就活了。灵魂有没有生灭?没有生灭,但是它有迷悟,它迷了,它在六道里投胎,它在十法界流浪,迷了;觉悟,觉悟就回家了,回到一真法界,回到诸佛实报庄严土,那就觉悟了。佛帮助众生离苦得乐,苦,苦的根是六道轮回,这从相上讲的,从理上讲的是迷,迷了自性才搞六道轮回,才流浪十法界。觉悟,觉悟就回头是岸,落叶归根,这都是回头的话。回头好了,回头安定了,有了住处,不再流浪。在这个住处里头,一定证得究竟圆满,回归自性,圆满的回归自性就是成佛。我们从迷了自性,走向流浪,最后回归自性,圆满成佛。在《楞严经》上,富楼那提了个问题,我们修行无量劫回头了,回归自性之后,还会不会再迷?这问题问得好。佛说,不会再迷了,因为迷没有因,不会再迷的道理就在此地。一念不觉没有因,它是个误会,它是假的,你明白过来之后,不可能再迷。所以这里记住,净信会让我们生无量善根,佛一定会加持。

  “四者,若有众生,能入法位,悉皆现证,无不了知”。这个到第四,提升到什么?提升到修行证果了,入法位。最低的,小乘须陀洹,大乘初信位的菩萨,他能自己证得,他知道,知道他自己在这个位次上。这个位次永远不会退转,叫位不退,圣人的位次,叫转凡入圣,不会再退堕到凡夫。我常常称这个位次叫小小圣,小小圣非常可贵,他没有出轮回,他还在人间,人间寿命到了他生天,天的寿命到了他又到人间来,人间寿命到了他又生天,他决定不会堕三恶道,也不会去做罗剎、阿修罗,他不会。他在人天两道修行,有时间的,七次,人间天上七次往返,他就证阿罗汉果。所以能入法位,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都是法位,大乘初信、二信、三信、四信、五信,那都是法位。他很清楚,好像自己念书,自己现在念几年级,还要多久可以毕业,他清楚,他现证,清清楚楚、明明了瞭。而且愈往上提升心愈清净,智慧增长,神通发现了,初果有天眼通、有天耳通,二果有他心通、有宿命通,三果有神足通,四果有漏尽通。他自己很清楚很明白,愈往上去神通能量愈大、愈殊胜。在这个位次上,他一定发心教化众生。

  “五者,教化众生,无有疲厌”。他可以在六道里头教化众生,在一般,多分得到诸佛如来加持。如来十种佛事,如来以慈悲大愿,无量功德,加持这些人。让他们发大菩提心,落实佛陀现身说法教化众生的事业,他们真正可以继承,不疲不厌。这是佛事。

  再提升,第六,“游诸佛剎,往来无碍”。菩萨一定要教化众生,不教化众生你没有办法提升。因为教化,教学相长,帮助众生实际上是提升自己,你要跟众生和光同尘,生活在一起,在这个里头去锻炼。菩萨练什么?练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真正练到不动心,那就成佛了,要很长很长的时间锻炼。顺境练什么?不生贪恋,逆境练不生瞋恚,也就是说,在顺境逆境、善缘恶缘里面去修清净心、平等心。你不在这个里头,你到哪里去修?一定要在境界里头,真正把这个念头放下,彻底放下,这就成就,然后才大彻大悟。大彻大悟,法身菩萨,下面六者,游诸佛剎,往来无碍,这是法身菩萨,不容易。

  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得到阿弥陀佛威神加持,这十种佛事统统具足,这是真正难得。前面三种容易,修学其他法门,所谓八万四千法门,可以得到前面三种,第四种到第十种不容易,非常困难。念佛人,临命终时佛来接引,你全都得到,这个便宜占得太大了!所以这个法门,菩萨都不敢相信,何况二乘?今天劝人念佛,人家不相信、不接受,正常,不要灰心,不要失望,正常的。给他一说他就相信,这个非常,这不正常。那是什么?真正与阿弥陀佛有缘的众生,过去生中生生世世修这个法门,临命终时没能往生,这一世又遇到了,这个不平常。

  游诸佛剎,在西方极乐世界,每一个往生的人,下下品往生的人也有这个能力。自己的身体在极乐世界没离开,报身,在阿弥陀佛大讲堂,弥陀说法,我们在那里闻法,没离开。同时能分身、能化身,从自己的报身现应身,应身现化身,无量无边,能同时每一个化身去亲近一尊佛。十方三世有多少诸佛如来就现多少身,去供佛,供佛是修福,闻法是修慧,每天不间断,那个福慧增长多快。不到极乐世界,要修到这个第六,游诸佛剎,往来无碍,一定要明心见性才能做到。得定做不到,要开智慧,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你才能办到,你有这个能力;没有见性,没有这个能力。往生净土的人例外,他是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在我们这个本子就是第二十愿。作阿惟越致菩萨,他能做到,不是阿惟越致菩萨做不到。

  “七者,大悲不舍一切众生”。为什么?真正体会到了,法界虚空界跟我是一体,大慈悲心生出来。如果不知道,不可能,他对一切人事物有亲疏,这个我喜欢它,那个我不喜欢它,肯定有。真正明白了,真正体会到,全宇宙跟我是一体,所以无缘大慈,无缘,没有条件的,这种爱,同体大悲。这是什么人?法身菩萨。别教三贤没有,没见性,见性才真有。我们现在知道全宇宙跟自己是一体是听说的,耳闻的,不是亲证的。我们听世尊在经上这么说的,我们自己没有证得,所以你的心生不起来。如果你证得了,这个心立刻就生起来,有一个众生在迷惑、在造业、在受报,都不能舍弃,换句话说要帮助他。然后我们就晓得,我现在在迷惑,我现在在造业,多少诸佛菩萨来帮助我!为什么?他们觉悟了,他们证得了。好像我没有感觉到他在帮助我?是的,为什么?你没有接受。不是他没有来帮助你,你不肯接受,他光在照你,你不接受。你要接受了,心心相印,感应道交;你要接受了,则现其前,这一点重要。中国老祖宗教我们,“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这句话重要!特别在佛法上,我们没有现证,佛菩萨的加持,加持到了,我们不知道。这个现象是真的,你要不相信,你看后面三条。

  “八者,现变化身,恒不断绝”。诸佛菩萨现身照顾人,没有间断的,佛菩萨对众生是多么的爱护,众生愚痴,众生迷惑,业障太重,完全不知道。如果你真正觉悟到了,你就会像《华严经》上善财童子一样。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五十三位善知识代表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善财童子在作戏、在表演,你看这场戏上所表演的,哪一个善知识不爱护善财、不照顾善财、不帮助善财,一直帮助他到成佛。这些佛菩萨在哪里?我们现前面对的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全是,一点不假。你要是善财你就明白了,我对这些人事物,无论他是善人是恶人,全是佛菩萨示现的。给谁看的?给我看的。示现的善缘、善人,我动不动贪爱的心?爱决定有,爱里头没有贪,那是真的。为什么?真心,真心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所以我常说人生百日,体露真常,没有隐蔽,都在我眼前。

  小孩子出生一百天,婴儿,他所表现的全是真的,一丝毫虚妄都没有,他没有虚伪,他没有分别,他没有执着。无论什么人去逗他,你看他都是欢喜,他对你笑,笑咪咪的。他没有占有的念头,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着,真性那个爱发出来了。我们从那个时候,一直到现在天天还在发,发了怎么样?那个时候是真心,现在是妄心。现在怎么?现在有自私自利,我喜欢的我要占有,我不喜欢的我要拒绝它,起这个念头,变了。不是它在变,是我变了,它没有变。它要会变,我永远不会成佛了,它不变,我在变。我要学到跟它一样不变,就成佛了。

  诸佛如来在哪里?六根接触的六尘境界全是诸佛如来,他现变化身,永远不断绝,千变万化。对这些境界,知道这些境界妙有,妙有非有,我喜欢它,没有占有的念头。就像看电视屏幕上一样,你没有办法占有它,你可以欣赏它,不能占有,不能控制,不能支配。什么念头都没有,你去接受它就对了。这些人事物都在训练你,训练你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你就成佛了。宗门大德勘验学生常说,会么!什么叫会?六根在六尘境界里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叫会;起心动念、分别执着,你是凡夫。依照大乘经上佛说的,我不执着了,你就是阿罗汉、辟支佛;我不分别,你就是菩萨;不起心不动念,那你就成佛了,就这么简单。所以,于文字不相干,不需要文字。

  无尽藏比丘尼问六祖惠能,那是他逃难当中,惠能是在家身,没出家,二十四岁。无尽藏比丘尼念《大涅盘经》,能大师在旁边听,等她念完之后,能大师把刚才听的意思讲给无尽藏比丘尼听。这个比丘尼听到之后无量的欢喜,闻所未闻,非常感恩,捧着经文向他请教。惠能说我不认识字,妳不要拿经给我看。她说你不认识字,怎么会讲得这么透彻?这个与认识字不认识字没有关系。我换句话来说,惠能成佛了,你不认识字,你怎么能成佛?惠能一定说,成佛与认识字不认识字也没关系。与什么有关系?与你放下有关系,六根在六尘境界上你能不能放下。世出世间法就在这个地方,出世间法就是放得下,世间法放不下,放不下就是世间,放下了就叫出世间,实际上也没有出、也没有入。什么叫出入?没有,假名而已。你统统不执着,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就是实相;起心动念了,就是幻相。实际上真相、幻相都不存在,都是方便说,哪有什么真跟妄?真难懂,为什么难懂?习气太重,习气就是放不下。诸佛菩萨、阿罗汉的本事,就是他们真正能放得下。所以我们看到这个经文,如来十种佛事就是诸佛,说得真好,精辟、简单扼要。

  接着第九,“神通自在,未尝休息”。前面是说诸佛如来现变化身,永不中断。这个变化身就是六根、六尘、六识,《楞严经》上讲的七大,也就是整个宇宙,我们今天讲人事物,全包括在其中。神通自在未尝休息,是自受用,得大自在。神通通常讲六种,眼见,见,量多大?遍法界虚空界,中国古人所说,大而无外,小而无内,他能彻见。哲学跟科学做不到,方东美先生称之为最高的哲学,也是最高的科学,真正达到究竟圆满。他没有休息不休息,他是一种能量,无限的能量,不是有限的,是无限的,称性的能量。

  末后一句,“安住法界,能遍观察”,常寂光。我们到净土,这十种佛事统统圆满,最后这一条就是生常寂光。法界,常寂光净土,常,不生不灭,永恒不变,这叫常;寂是清净不染,没有丝毫染污。我们起心动念是染污,根本的染污,分别是重的染污,执着是最重的染污。因为起心动念,就出现实报庄严土;因为分别,就有四圣法界;因为执着,就有六道轮回,其实这三土统统没有。为什么说十法界是假有?因为十法界是剎那生灭,很明显的生灭法。实报土叫它做一真,它有幻相,但是它没有生灭的现象,生灭、染净这个现象它没有。它只是你有起心动念它就有,你起心动念没有了,它就不存在。真正存在的常寂光,永恒的存在,所以它是真的,它是能现能变,十法界依正庄严是所变、是所现,能所是一,又不是二。所谓大乘,不起心不动念,大乘就圆满了,起心动念错了,究竟圆满是没有起心动念。那整个现象,就是蕅益大师在《楞伽经》上所说的“自心现量”,这句话说得妙极了,说得太好了!无怪乎印光大师对他的赞叹,赞叹到极处,不是没有道理。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下载 下载 下载
0
  [最新报道]  
· (新版汇总)2014净土大经科注(001-100集)
· 净空老法师读诵《无量寿经》视频
· 黄念祖老居士:《无量寿经》讲记 第六集
· 黄念祖老居士:《无量寿经》讲记 第十六集
· “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是《无量寿经》的最好的学习方法
  [相关报道]  
· 央视《走进科学》栏目:揭开“僵尸男孩...
 

净宗经教网站(佛陀教育)e-mail: fotuojiaoyu@qq.com 建站日:2014.1.1 三宝弟子恭制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6855号-1 最佳浏览建议:IE 6.0以上浏览器 萤幕解析度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