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佛陀教育-2012净土大经科注(第458集) 
 
  ·首 页 ·净宗经论 ·净宗祖师 ·佛陀教育 ·净土释疑 ·辅助修学 ·传统文化 ·请佛住世 ·播经供养 ·网立牌位 ·圣号圣像 ·体会分享 ·下载专区 ·网站留言
共修系统 帐号: 密码: 登录 密码找回 注册
          >搜索          
  学佛入门
· 如何学佛
· 认识佛教
· 净业三福
· 三皈五戒
  学佛基础
· 弟子规
· 太上感应篇
· 十善业道经
· 了凡四训
· 沙弥律仪
· 地藏经
· 地藏经玄义
·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 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
  五经一论
· 阿弥陀经
· 无量寿经
· 观无量寿佛经
· 普贤行愿品
·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 往生论
· 金刚经
  一门深入
· 一门深入重要性
· 师承的重要性
· 专修专弘

2012净土大经科注(第458集) 

来源: 净土释疑网站  录入时间:2015-03-27 09:42:23
关键字:净土大经科注
【 点击数:1343 】 【字体: 】 【 收藏 】【 打印
 

 2013/9/30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编号:02-040-0458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

  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请看《大经科注》第七百六十二页倒数第七行,最后一个字看起:

  “九者”,这是《陀罗尼集经》里面告诉我们,四众弟子,这个四众就是出家比丘、比丘尼,在家优婆塞、优婆夷,这四种,以鲜花,散花供养佛菩萨、供养塔庙,就能够得到十种功德。前面八种我们学过了,现在从第九看起。“九者,得生弥陀佛国,七宝花上结跏趺坐,成阿鞞跋致”。这些经文非常重要,得十种功德,功德有多大,这个地方为我们显示出来了。前面说,第六种里头,生生世世能遇到佛,能闻佛说法。这个第九种功德就非常殊胜,得生弥陀佛国,这讲得很清楚,不是其他诸佛国土,是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往生在七宝莲花中,结跏趺坐,成阿惟越致。这句话非常重要,阿惟越致是法身菩萨,圆证三种不退。位不退是不退到凡夫,行不退是不退到小乘,第三个是念不退,念念趣向无上菩提,就是妙觉果位。

  这一条我们要重视,是阿弥陀佛在这部经上四十八愿第二十愿的成就,得佛力的加持,证得法身菩萨的地位。一般修行证得这个果位真的要无量劫,念佛人在一生就能证得,所以净宗法门被称为难信之法。为什么难信?就在这个地方。怎么可能在一生能有这样殊胜的成就?凭什么?这部经里头把一些道理给我们讲清楚、讲明白,你要问根据什么?根据佛在大乘经上所说的,“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净宗理论根据确实就在《观经》上的两句经文,释迦牟尼佛讲《观无量寿佛经》,这部经上讲西方极乐世界的理论与方法,理论,佛告诉我们,“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这就是理论依据。因为是心是佛,所以佛在《华严》上为我们宣布,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为什么?你有心,是心是佛。这个心是真心,不是妄心。

  真心的名词在佛经上有几十种称号,为什么一桩事情佛说这么多的名相?这是佛说法的善巧方便,叫我们不要执着名字相。正是马鸣菩萨在《起信论》里头教给我们,听教、读经,我们用什么样的心态来读佛经,用什么样的心态来听佛讲经教学?马鸣菩萨告诉我们,第一个,听经要离言说相;第二,听经要离名字相;第三个,听经要离心缘相。为什么?讲经教学是生灭法,不是真的。什么是真的?只有那个心是真的。为什么?心不生不灭,凡是生灭都是假的。佛法因缘生,那底下一句,佛法因缘灭。因缘生,因缘有灭,所以佛法有生有灭。释迦牟尼佛出现,大彻大悟之后讲经教学,佛法生;佛的法运一万二千年,到最后在这个世界上灭了,有生有灭。有生有灭不是真的。但是这个生灭法能帮助我们证得不生灭法,这就妙了,所以这个生灭法有不可思议的用途。我们借着这个生灭法,佛法,用什么方法?就是用看破、放下,看破帮助放下,放下帮助看破,从初发心到如来地,这两个方法相辅相成,妙极了!

  看破就是明了一切法的真相。一切法的真相是什么?佛只用一个字,“空”。但是这个空不好懂,空不是什么都没有,我们是什么都没有叫空,佛法不是的,佛法的空叫真空,真空不空。为什么?那个有是从空变现出来的。有是什么?有叫妙有。妙有非有,妙有不是真有,不能说它是空,也不能说它有,这个才是事实真相。像什么?像作梦。所以佛,大乘经里头,小乘经一样,佛常常以梦幻泡影来比喻。梦,你说有没有?你说没有,作梦的时候像真的一样;你说它有,醒过来之后,痕迹找不到。十法界依正庄严是妙有,如来果地上的境界是真空,这个真空是净土宗所讲的常寂光净土,那就是法身,那就是自性,那就是真心。

  真心是一片光明,这个光我们肉眼见不到。为什么光我们见不到?我们见不到的光太多了,见到的光太有限。现在都有一点科学知识,知道光是波动的现象,波长短不一样。我们的眼睛只能看到极有限度的光波,适合我们看,比这个波长的看不见,比这个波短的也看不见。譬如X光有没有?真有,我们肉眼看不见。紫外光我们也看不见,我们用上科学仪器把它显示出来。这是我们已经知道的,那不知道的,不知道有多少!我们现在这个肉眼不行,有障碍;天眼能量比我们大;什么人能够把所有的光波,他没有障碍,全部都能看见,叫佛眼;法眼,法眼是法身菩萨,阿惟越致菩萨就没有障碍,他什么都能看见;阿罗汉还不行,他比我们看的量大,看不到完全的。所以宇宙的真相,我们要相信佛所说的,慢慢证明。佛法是科学,为什么说科学?科学要拿证据来。没有证据,你听佛说的,你要把它证明,你就成佛了。你要不能证实佛说的,你虽然知道,得不到受用,那不是你的,你是听别人说的。佛法,信、解、行、证,这就是科学的精神,没有证得的不算数,所以佛法要行。行,行就落实在生活,日常生活当中。

  佛教给我们,我们本来是佛。换句话说,佛本来就有智慧,这个智慧是究竟圆满的,无所不知;本来就有德能,无所不能,这么大的本事;自性就是真心,本来具足圆满的相好。这三样东西,圆满的智慧、圆满的德能、圆满的相好,在极乐世界完全展现出来,你只要到极乐世界,你全都看见了。那到极乐世界,我们是凡夫,我们这肉眼有限,没错,但是得到阿弥陀佛本愿威神的加持,皆作阿惟越致菩萨。这里讲阿鞞跋致,就是阿惟越致,阿弥陀佛帮助我们,加持我们,把我们提升到等同阿惟越致。这是不思议的境界,无法想象,是真的,不是假的。别人要修,把障碍统统去掉,性德才逐渐透露出来。我们这里不要自己修,用不着你苦修,就用念佛的名号,生到极乐世界就证得阿鞞跋致,就得到,虽然是弥陀加持的,等于自己修成的。真难相信,难信能信,这个人是大智慧、大福德。信心从哪里生出来的?从信仰阿弥陀佛生出来的,我对阿弥陀佛决定没怀疑,我相信阿弥陀佛所说的话全是真实,从这里来的。成阿惟越致菩萨。

  下面第十,“十者,成阿耨菩提。坐于七宝师子座上,放大光明。与阿弥陀佛等无有异也”。这第十个功德是成就究竟圆满的佛果,《华严经》上所说的妙觉如来,地位在等觉之上,再上去没有了,究竟的果位,证得,成佛了。成什么佛?跟阿弥陀佛没有两样。我们念佛人要常常想着这桩事情,千万不要忘记,我这一生成佛,成什么样的佛?跟阿弥陀佛平等,阿弥陀佛“光中极尊,佛中之王”,我是弥陀弟子,我修的是阿弥陀佛的法,我将来的成就跟阿弥陀佛一样。这有经做证明,一点都不假,要努力争取。

  对于这个世间决定没有贪恋,能不能去,秘诀就在此地。如果对这个世间还有丝毫贪恋,你就去不了。怎样没有贪恋?必须把这个世界搞清楚,极乐世界搞清楚,两个世界比较一下,我选择哪个。怎么样搞清楚?以前不容易,你要去学许许多多的经论,还要有很好的缘分,有好老师,有好同学,慢慢觉悟,慢慢放下。我们比那些人幸运,为什么?我们今天看到这个经本,会集本,古人没见过,这是抗战时期夏莲居居士会集的,他会集这个经本时,我们才十几岁,许许多多国内、国外的法师没见过这个本子。第二个我们很幸运,看到黄念老的集注,这个集注可不得了,里面浓缩了八十三种经论,佛经里头的精华,八十三种经论,一百一十种祖师大德的注疏,抄集会成这部注解。这个里头的注解,字字句句都有出处,哪部经上怎么讲的,哪个论上怎么讲的,哪个祖师大德怎么讲的。读这一部书,就读了一百九十三种典籍,对于娑婆世界跟极乐世界你全都明白了,无论是事,无论是理,都搞清楚、都搞明白。明白之后,死心塌地就一句阿弥陀佛,其他全都不要了,决定得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作阿惟越致菩萨,决定一生成佛,像阿弥陀佛一样,不可思议。

  所以散花供养,我们在斯里兰卡见到,在中国很少看到,中国不用散花,中国插花,插在水瓶里,插花,经上讲的是散花。我们在斯里兰卡看到供佛,花瓣,一盘,小的是这么小盆,大的是这么大的盆,一盆全是花瓣,各种不同的花瓣。花表什么?花表因,因为植物先开花后结果。我们用这些鲜花供佛,果报殊胜,果报是往生极乐世界,成佛作祖。

  下面讲烧香,“烧香以为供养。《往生要集》曰:随力办于华香供具”。供养具随分随力,不要勉强。为什么?这都是外面的形象。外面形象表自己的心意,表自己的诚意,用这个来表达;更重要的,是做给别人看的,这一点一定要知道。所以做要做得很认真,像舞台表演一样,有剧本,有导演,不能有一点差错,表演给社会大众看。让社会大众看了,对于佛法,对于塔庙,对于佛菩萨形像,生起恭敬心,是这个意思。自己修行就不必要了。

  我们在苏州,看到印光大师的关房,我看到关房里面陈设非常简单,只有一尊佛像,阿弥陀佛的佛像,也不高,旁边一对蜡台,一盏油灯,一杯供水,再看到一个小木鱼、一个引磬,其他都没有。佛像后面墙壁上,印祖写了一个字“死”,贴在佛像背后。这就是印光祖师对佛的供具,供养具。在这个里头修行,万缘放下,一心一意念佛求生净土。于是我们就很清楚、很明白的认知,寺院里面的法会清净庄严,是供众的。记住供众,佛代表大众,为什么?大众本来是佛。这个意思很深,让大家看到的时候,表面上看是供佛,实际上供大众,真正的意思是供大众。所以要用真诚心做,要用恭敬心做,真有功德,不是假的。平时我们自己在家修行,或者在道场修行,随分随力。

  花,这供具我简单说一说,供花是什么意思?花代表因,供果代表修证的果报,是用我们修行的果、功德来供,供佛,表法的意思,这就是花跟果,是这个意思。如果我们供花、供果,没有修行,也没有学经教,那就白供了;真正有修行,有学习经教,认真学习,依教修行,不供也都供了,没有这些形式,那也真供养了。要明白这个道理。

  供具里面不能少的,最重要的是一杯水。水供养在那边,最好用玻璃杯,现在一般寺庙用水晶杯,很好,透明的。表什么?表心,我的心像这个水这么清净,像水这样平等,它代表我们的清净平等心,这是真供养,是无上的供养,是第一供养。这是供养水。另外供养是灯,灯代表什么意思?燃烧自己,照耀别人。蜡烛最明显,你看燃烧自己照耀别人。油灯点燃了,慢慢油点干了,它是什么意思?毛主席讲的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表这个意思,舍己为人。那我们修行,苦修修行,将来证果成佛了,成佛干什么?成佛为教化众生,为人,不是为自己。修行很辛苦,教化众生比修行更辛苦。你想想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谁做到了?佛做到了,菩萨做到了。真正做得究竟圆满是佛菩萨,佛菩萨做出最好的榜样。这是供具里面,灯明,燃灯供佛。

  总而言之,佛教所有的设施是教育,是教学,是表法的,绝对不是多神教。我们简单举个例子,进入寺院第一个是山门,你从山门进去,山门是大门,进去第一眼看到的弥勒菩萨。弥勒的塑像都是塑的布袋和尚,布袋和尚中国人,出现在宋高宗的时代,出现在浙江奉化。这个人从哪里来的?不知道。年岁多大?没有人晓得。他圆寂的时候在奉化,《高僧传》里头有记录,是真的不是假的。他每天出去化缘,口里头唱的一些歌都是佛法,他用这种方式教化众生。有人向他请教什么是佛法,他把布袋往地上一放,两个手一伸掌,人家晓得,这放下。那放下之后怎么办?他把布袋捡起来背在身上走了,一句话不说。这里头意思表现得很明白,放得下,提得起,这就是佛法。放得下,是你自己的烦恼、习气、业障;提得起是大乘佛法,教化众生。他入灭的时候向大家宣布,告诉大家,他是弥勒菩萨化身来的,说完就走了。这在佛教的规矩,这就是真的,说了不走是假的,是骗人的,说了就走,那这不是假的。在历代确实有不少高僧大德,临终的时候宣布自己来历,从哪来的。

  不像现在,现在,我在美国的时候,美国各种宗教很多,大大小小的我听说将近两百多个,宗教自由。有许多佛门的,汉传的,藏传的,还有南传的,有许多人宣扬自己是什么菩萨再来的。我去的时候有人告诉我,问我是真的、是假的?我说他说了就该走,不走怎么还在?还在就不可靠,说了就走是真的,不是假的。为什么?他不会欺骗众生,他走了,你再找不到他了。布袋和尚走了,宣布弥勒菩萨是他,大家只好造他的像纪念他。把他放在当中代表是什么?你一进寺庙头一个看到他,代表祖师大德为别人解答的,有人问佛教是什么,祖师说得很好,佛教是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弥勒就代表这个,慈悲为本,满面笑容。学佛要学到满心欢喜,满面笑容,对待任何人,清净平等心对待,这个条件才能入佛门,才能学佛法,表这个意思。所以把他表在门口接引大众。

  旁边四大金刚,护法神。这四大金刚原来是婆罗门教的,不是佛教的,我们佛门这些大德把他请来做护法神,释迦牟尼佛给他一个称号,称号是表法,他就变成菩萨了。东方天王叫持国天王,持是保持,国是国家,护国护民,手上拿的琵琶。我们这里供的有四天王,琵琶是乐器,是不是他喜欢唱歌?不是的,他那是表法,弦乐器弦要是紧了,它会断;松了,弹不响;一定要把它调到最恰当的处所,把它调,音色才调得美妙。那个最恰当的就是中道,所以它代表中道,跟中国古圣先贤讲的一个意思,中国人讲中庸,佛法讲中道。中庸之道,不能过分,也不能不到,不到,失礼,过分,那就出问题了,恰到好处。处事待人接物,你能够都做到恰到好处,你的家会兴旺,你的事业会发达,你的国家会强盛,你的社会会安宁,表这个意思。你看看,讲中。那我们中国的文字也表这个意思,中国人常讲的,哪个人都知道、都希望,忠孝传家。你看这个忠是什么意思?心上面是个中字,心要放在当中,不能有偏,不能有邪,不偏不邪这就是真心,用真心来尽孝道,这就是忠孝传家,这中国文化的大根大本,表这个意思。

  南方天王,南方叫增长天王。增长是什么?佛法里面叫精进,中国古人讲的日新又新,天天要有进步,不能墨守成规。现在讲创新,创新不行,中国不讲创新,讲推陈出新,在旧的方面再出新的。像古树发新芽,我们在斯里兰卡看到佛的菩提树,释迦牟尼佛成道那个菩提树到现在二千五百多年,年年还发新芽,年年长新的叶子,这个好,这它有根,世世代代的进步。进步从哪里进步?从底下的根往上进。不是创新,自己去种一棵新树,不是这个意思,在老树上发新枝,日新又新。我们用这个树来比喻,这个树根、本几千年,斯里兰卡的菩提树是印度佛成道这棵树分枝分过去的,阿育王的女儿带到斯里兰卡去的,二千三百年前。印度的菩提树没有了,斯里兰卡这棵现在还在,二千三百年。二千多年的老树,每一年它有新的枝干生出来。

  像中国,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有文字记载的四千五百年,黄帝发明文字。我们读中国的历史,中国像一棵老树,古圣先贤经典,经典是永远不变的,经典的讲法是会变的,怎么解释是有变的。为什么?每一个朝代都有人注解,我们读了不一样。如果是一样就不必解释了,那就是那个原理原则,在什么时代是应该怎么用法,活的。这个老树是永远不死,应用在生活上,每个朝代有每个朝代的用法,有每个朝代的讲法,这叫推陈出新。我们这个新是有根据的,不是自己创立的,不是的,有根有据。汉朝的这些大儒,他们注解的六经,根据古人的,古圣先贤的;到唐朝的时候,又有很多创新的东西,根据汉朝的;明清也有很多创新的,根据唐宋的。统统有根据,所以它不出事情,它能给社会带来长治久安,道理在此地。

  如果不要古东西,我重新再栽棵树,毛病出来了,没办法来拯救。所以中国人讲的进步,佛法讲的增长,它是根据头一个中庸之道,有根有据,不是把前面丢掉,我重新来做个根,不可以的。你成佛可以,你不成佛不行,不成佛,你的智慧、德行不圆满、不究竟,你不是真的。你里面还有意识在里头,还有妄想在里头,那个东西就不是好东西,再好看,里头有病毒。古人一脉相承下,没有病毒,决定靠得住。

  推动传统文化应用在现代的社会,可以帮助这个社会解决问题,不懂得这个原理原则不行。我们看到现在,有些古书有新注,这新注我们一看有问题,原因在哪里?他对于古注没有基础。他创的新的解释,也许能解决现在(目前)五年、十年的问题,后面问题出来,他就无能为力。中国古人他有根据,前人的依据,他的东西至少能够解决五十年到一百年的问题。这叫智慧,也就是说他有眼光,他能看得远,看到过去,能看到未来。

  佛法常说,学佛没有前后眼,你也得不到佛法。所谓“前后眼”,你能看到过去,你能看到未来,你才知道我学的这部经,我学的这个法门,我怎样用它,不但帮助我解决这一生生活上的问题,让我得自在、得安乐,而且真正帮助我提升,指出我一条光明的道路,我将来一定会到达。这个学佛就有乐趣,尝到法味。孔子也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悦是快乐,快乐不是名闻利养里头来的,不是外面刺激来的,内心生出来的。内心生什么?喜悦,就是智慧、德行,快乐从这来的。传统文化里头有,有这种喜乐,佛法里头更殊胜。如果没有真正的喜乐,常生欢喜心,法喜充满,要做不到这一点,自古至今那么多人学佛,就不可能。谁不希望生活在快乐的环境里?没有真正的喜乐,决定不能长久。所以从这个地方我们证实,古圣先贤跟佛法它有它的价值存在。现在人疏忽了,把它看成迷信,对它了不了解?不了解,不认识,人云亦云,不去研究它,不去了解它,这叫当面错过。

  四天王表法,东方、南方显示出来了。东方持国,用现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负责任,尽职,负责尽职。中国人讲五伦十义,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你是什么样身分,你要尽到你的责任,负责尽职,中庸之道。事业,讲行业,由你自己去选择。现在人选择的都是怎样升官发财,以这个为标准。古人不是的,古人的选择,第一个是自己的欢喜,爱好;第二个是为社会、为人民服务,以这个为目标。释迦牟尼佛的选择,是选择教学。要说他的身分,他是王子,父亲是国王,他是继承王位的。十九岁他舍弃王位的继承权,舍弃荣华富贵的生活,他离开家庭去求学。印度所有的学派,所有的宗教,他统统都学过,学了十二年,对这些东西全盘了解。认为什么?不究竟,人的根本问题没能解决。所以放弃了,到菩提树下去入定。这个入定是婆罗门教,四禅八定,当然释迦牟尼佛四禅八定统统修满了,他现在要突破四禅八定,要更上一层楼,婆罗门教到四禅八定就为止,再上面没有了。他这一突破,发现法界虚空界里面有无量的世界,有无量诸佛剎土。这才真正把问题解决,找到自性了,找到自性就解决了。

  我们在中国,读《六祖坛经》,看能大师一生的行谊,我们能够体会到,释迦牟尼佛那个定到什么程度?能大师讲绝了,他用二十个字描绘自性,自性什么样子,第一句话说“本自清净”;第二句话,“本不生灭”,不生不灭;第三句话,“本自具足”;第四句话,“本无动摇”,本无动摇就是自性本定,他到这个地方,到这个地方就证得圆满;末后一句,“能生万法”,整个宇宙就是从这变现出来的,他真的把根找到了。你看二十个字,理、事都交代清楚了,五祖一听,衣钵马上就给他,他就是第六代祖师。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亦如是,也是在这个境界。惠能大师只讲了二十个字,释迦牟尼佛也做了报告,他的报告详细,是《大方广佛华严经》,是佛开悟的时候定中讲的。释迦牟尼佛细说,能大师是略说,细说跟略说里头内容完全相同。换句话说,《华严经》浓缩,就这二十个字;能大师二十个字展开,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所以开悟之后没有一样不通,你要是问惠能大师原子弹怎么造法,他会,他不是不会,他什么都会,真的是全知全能,中国人讲万德万能。

  佛说这种万德万能不是他一个人独有的,每个人都有。你怎样证得它?阿罗汉证得局部,没有完全证得,局部。菩萨证得多分,佛证得的是圆满,都要走觉道,觉道就是佛道,佛所走的这条路子叫觉道,清净平等觉。条件是清净心、平等心,没有清净平等心,你走的道路是迷,迷而不觉;有清净平等心,觉而不迷。所以先决的条件是要修清净平等,不修,没有清净平等的,搞一辈子都是迷惑颠倒,都莫知所云。

  修,很多人把修福当作学佛,错了。真正善心善意修福,来生人天福报,出不了六道轮回。怎么修法?佛慈悲,讲得很清楚,讲得很明白,你睁开眼睛会看吗?会。看的时候别着相,看得很清楚,智慧,不执着,这就对了。不执着是什么?你的心清净。执着是染污,你清净心没有了。我没有执着,我用清净心看,这是什么?这是阿罗汉的境界,这不是凡夫,这是真正佛法。不分别了,不但我不执着,分别都没有了,一视同仁,那是菩萨的法眼。

  修行要在生活当中修,离开生活到哪里修?山上挖个洞,去那里修,修个十年、二十年,一下山马上就迷惑,贪瞋痴慢出来了。不行!真正修行,红尘里头修,火中的莲花才可贵,水里莲花不稀奇。烈火当中,这就是现在的社会,烈火,在这个里头不染着,保持你的清净平等,这个功力超过古人。因为古人诱惑没这么大,他那个火不旺,现在的火非常旺,愈旺愈殊胜。古佛也佩服你,你经过这样的锻炼,在他们不行。在五欲红尘里头锻炼,练到什么?练到样样都不沾染,你就通过了。顺境里面没有贪恋,顺境、善缘没有贪恋;逆境里面,逆境、恶缘没有瞋恨,这叫修行。念经念佛,每天磕头,算不算修行?不见得。真正修行,七情五欲看破了,不再沾染了。跟大家在一起有说有笑,有欢乐也有悲哀,那是什么?恒顺众生。如果不恒顺,佛不能学,都学成木头了,都没有感情,变木头了。佛菩萨,你看他有情有义,他把这个世间法做得那么圆满,心地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这叫正法,这叫真正修行。所以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关键就在这个字;那人在世间,他在世间迷。佛跟众生就这两个差别,佛不离世间觉,世人不离世间迷。迷在里头,起心动念,分别执着;觉了,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这叫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有乐,没有烦恼,没有习气,没有分别执着。

  所以东方、南方表法说了之后,西方跟北方是方法。西方天王,广目,教你什么?多看,看清楚,看明白,不要迷惑。广目天王手上拿的是蛇,或是龙。龙、蛇代表什么?龙蛇多变,变化很大。右手拿个珠子,这个珠是什么?珠是不变。龙、蛇代表现在社会,代表人事,你看这个社会人跟事千变万化,它千变万化,你如如不动,以不变应万变,怎么变也不能干涉我,也不能影响我。这是什么?这叫定功。北方天王拿的是伞。伞盖表什么?现在人讲的防止污染,伞盖防止污染。今天大家都知道,地球污染严重,到处都讲环保,三十年前环保意识不明显,这些年来愈来愈明显。有人问我,政府提倡管不管用?我说不管用。为什么不管用?防止染污从心地防起,心没有防,外面事防,收不到效果。首先要懂得防止心、念头、思想的污染,这个重要。

  污染根源从哪来的?我讲个最直接的,力量最巨大的,电视、网络,从这来的。这个不是我发现的,方东美先生告诉我的。那个时代还没有彩色电视,黑白的。有一天老师给我讲课的时候,指着这个电视,他说你要注意这个东西,这个东西可以兴旺国家民族,也可以灭亡国家民族。它本身没有善恶,它播出的内容影响太大。如果播出的内容是负面的,对于整个国家民族,真的会灭亡。他举美国为例,中国还没有进步到美国那个样子,要小心谨慎。六十二年前提出来的。六十二年后今天的社会,他老人家没有看到,但是他都想到了,都说出来了,统统应验了。

  汤恩比也是有远见,在一九七0年代,就看到现在的社会,如何挽救?说中国孔孟学说、大乘佛法。很多人不懂,西方多少专家学者对汤恩比这个话持怀疑的态度,我见过很多。为什么?看不到了,在中国没有了,中国西化了,学外国人。要我们说,我们也说不清楚。幸亏唐太宗编的《群书治要》出现了,这个东西出现之后,我是无比的欢喜,真有救了,可以证实汤恩比的话没说错,真的有东西在。我只是懂得一些原理原则,方方面面的理事把它说透,我做不到,我没有这个能力,这部书行,有这部书,理论、方法、经验统统都有了。习仲勋老先生在这个书上题了四个字,“古镜今鉴”。这一面镜子,古老的,代代相传的,照照今天的社会,这个鉴是照,我们今天拿来照照自己,就知道自己问题在哪里,如何解决这问题。

  所以你看四大天王,婆罗门教的神,释迦牟尼佛把他请来做表法,护法神,这四样就能护自己。负责尽职,行中道,每一天精进,你就不会落后。要把这个世界现象看得清清楚楚,掌握住,千变万化,我有不变的原则。不变的是什么?伦理、道德、因果,再加上宗教教育,这不变的。佛教的经典,一个字都不能改动,但是其他的宗教经典常常改动,佛教经典不可以改,中国古圣先贤留下的经典不能改,一个字都不许可改的,那是什么?真理。我印《古兰经》,我印老本子。《古兰经》在中国有十几种译本,我找最古老的,王静斋阿訇,民国初年用文言文写的。为什么?古人,古人可靠,古人心地慈悲,心地清净,名利心不重,所以他的东西就靠得住。现在人是知识丰富,那是什么?妄想多,杂念多,这个东西对于智慧产生障碍。人要学智慧,要清净、要平等,清净平等决定生智慧。这是讲供具。

  下面《会疏》说,“若人烧美香”,美是好香,“魔伦趣他方”。伦是同类,所有这些魔都离开了。“佛神欢喜守”,好香的地方,佛欢喜,正神欢喜,“修善必成就”。修善要善缘帮助你,佛、神(就是正神)帮助你修善,魔会离开。烧香里头,香是一种增上缘,真正的因是什么?是自己真诚心、恭敬心。真诚、恭敬,魔看到不好意思,离开你,他也有良心,他有佛性,虽然是魔,看到你做好事,不好意思,你真的是好人。你不是个好人,他瞧不起你,欺负你;真正是好人,他也佩服你。

  下面举比喻,“如那干诃罗国大王,遥向佛生国焚香作礼。香烟直至佛精舍,如白琉璃云,绕佛七重,化作金台。具如《观佛经》说”。经文的意思很明显,那干诃罗国的大王,向着佛出生的,就是迦毘罗卫国,现在在尼泊尔,焚香作礼,真诚心,让香烟能够传到很远的距离,到佛的精舍。这个香烟像白琉璃云,琉璃是透明的,佛闻到了,绕佛七匝,七重就是七匝,化作金台。这是一种瑞相。“又《大日经疏》曰:烧香是遍至法界义”。一个光,一个香,光遍照法界,香普熏法界。我们今天因为烦恼,把我们的能力障碍住了。西方极乐世界的佛光有没有照到我们这里?肯定照到,我们的眼见不到。极乐世界七宝池的宝香,宝树所放的香,也是普熏法界,我们这个地方没有闻到。不是没有闻到,是我们的烦恼、业障障碍了我们的自性,香、光确实在眼前,不见不闻。偶尔有特别的缘分闻到异香,很多学佛的同学都有这个经验。初学跟老修都会常常有,初学是佛菩萨、天神来鼓励你,让你闻到;老修是感应。

  我自己就有很多次这种经验,初学佛的时候,我是住在营房,军事机关,那个时候营设置在乡下,很偏僻,后面是山,距离我们最近的村庄大概两公里,也就是两公里之内没有人家。我那时候初学佛,晚上读经,闻到檀香味。我们自己没有烧香,附近两公里外才有居住的人家,他们烧的那个香飘两公里,不可能。这香味从哪来的?而且很多次。我认识忏云法师,忏云法师就问我有没有这一类的事情我们经历,我说有,我说不知道什么原因。他告诉我,他说这是一般来讲,天人,天人从空中过,你在这里读经,他停一下,在这里来听,合掌、赞叹,是天人身上的香。还有一次我在美国,也是晚上,秋天,月光非常之好,我在陈大川家里,有六、七个学佛的佛友,在院子里面喝茶聊天。忽然一阵异香,每个人都闻到,大概有三、四分钟这么长的时间。这个附近没人烧香,而且它不是像我们烧的檀香的味道,不是的,很香,很好闻,没有闻过。当时这些人问我,这香怎么回事?我就想起忏云法师告诉我,我说我们在这里讨论佛法,不是谈别的,在讨论经教,我说可能有天人从这里过,也是欢喜,合掌恭敬,以这个宝香来供养我们大众,让我们对于佛法产生信心。确实有不思议的境界出现,还有人见到佛相,见到菩萨,这都是真实的,都不是假的,你不能说它没有。愈是亲身经历,就不会怀疑,不是听说的。所以《大日经疏》里头说,烧香是遍至法界义,这是真的。我们最初不相信,学了几十年明白了,真的是遍法界,光遍法界,香也是遍法界。因为这个光跟香是从自性里面生出来的,不是其他的,自性里面生的,没有不遍法界的。

  下面举例子,“如天树王开敷时,香气逆风顺风,自然遍布”。这在佛经上说的,欲界天王,从四王天、忉利天,跟我们人间关系最密切,距离最近的就是忉利跟四王天。“菩提香亦尔,随一一功德,即为慧火所焚,解脱风所吹,随悲愿力自在而转,普熏一切,故曰烧香”。天树王,参考资料里头有,是“忉利天上之波利质多树也。此树为树中之王,故名曰树王。犹言牛王、鹅王等”。“后疏”,就是《大日经疏》,里面所说的意思更好,把烧香的理跟事,“旨趣更深”,也说得更明白,意思很深。菩提香亦尔,菩提香是从自性生出来的。我们修功德,无论修什么功德,性香,自性的性香,都会随着功德向外散发。这里讲得很好,智慧是火,解脱是风,随着自己的悲愿,我们的悲愿,希望自己的功德能供养诸佛如来,能利益一切众生。这都是烧香的理跟事。

  下面,“第七、以此回向,愿生彼国”。以此指上面种种修学的功德,用这个功德来回向,愿生西方极乐世界。“回向发愿之紧要,已于上辈往生文中,略作注释”,讲得很多了。在这个地方念老说,“兹简录慈照宗主劝人发愿偈于下”。慈照宗主,我们参考资料里头有,宋朝时候的人,也是专修净土,净宗一代的大德。他的发愿偈,“持戒无信愿,不得生净土”,这是劝有些持戒很清净,他不相信净土,他没有发愿往生,这个持戒功德就不能往生。如果持戒有信愿,他决定得生。他不能生净土,“唯得人天福,福尽受轮回”。持戒修福这是因,将来得人天福报是果,福享尽,还要继续不断再搞轮回,这不能不知道。

  又有一首偈说,“发愿持戒力,回向生乐国。如是各行持,千中不失一”。一个人有信、有愿、有持戒,有信有愿,持戒念佛,回向往生极乐世界。如是,像这样的人,各个的行持,一千人修学,一千人往生,一个都不会漏掉,跟善导大师所说的“万修万人去”是一个意思。最重要的,真信真愿,我念佛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求生极乐世界;我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所修的一切功德,统统都回向往生极乐世界,不求世间果报,这个人决定往生。

  下面《会疏》里面说,“回向愿生者,如上诸善回向,则必作生因。若不回向,则不作生因”。都是显示回向发愿不能少。回是回头回转,向是方向。一般人修福、念佛求什么?求名闻利养,求世间的福报,升官发财,子孙兴旺,他都求这个。更高一点的,求生天,享天福,没有想到往生净土。这个真错了!生到净土是究竟圆满,福德、智慧、相好与佛等齐,平等,跟佛一样。这个缘分非常稀有,我们得要认识清楚。

  再看后面这一段,“往生果德”,中品往生的人,他到极乐世界他得到些什么?

  【其人临终。阿弥陀佛化现其身。】

  阿弥陀佛的化身。

  【光明相好。具如真佛。】

  跟真佛一样。

  【与诸大众前后围绕。现其人前。摄受导引。即随化佛往生其国。住不退转。无上菩提。功德智慧。次如上辈者也。】

  中辈往生,往生到极乐世界,他的功德智慧比上辈往生的人次一等。我们看念老的注解,“其人临终,阿弥陀佛化现其身”,阿弥陀佛接引往生的人,全是化身。真身,真身在极乐世界没动,还在讲堂讲经说法。真身,从真身变化无量无边的化身。为什么?十方诸佛剎土往生到极乐世界的那些人源源不尽,太多了,每一个往生的人,佛要现一个身接引他,一个不漏,这是化身佛。化身跟真身没有两样,化身是从真身,真身就是报身,报身的真身是法身,法身没有形相,报身有形相,住实报庄严土。世尊在《观经》里面为我们介绍,阿弥陀佛的报身,身有八万四千相,不是三十二相,不是八十种好,身有八万四千相,每一个相有八万四千好,每一个好放八万四千光,每一道光里面有诸佛菩萨讲经说法。我们生到极乐世界,见这样的佛身。见这样的佛身,自己得的身相跟阿弥陀佛相同。极乐世界是平等世界,生到那里,每个人相貌完全跟佛一样,没有好丑的分别。在这个世间相貌好的,显得有骄傲;相貌不好的,显得自卑,叫人生烦恼。所以阿弥陀佛说,我这个世界相貌都一样,大家不生烦恼。标准的相是他自己的相,跟自己相完全一样。

  这样又给我们带一个困惑,那一样到底谁是佛?谁是菩萨?没有关系,到那里个个都有神通,都有菩萨的法眼,你决定不会认错。而且真的神通广大,生生世世跟你有缘众生,你全都认识,这些人他们比我们早到极乐世界,已经在那边了,见面就认识。所以极乐世界好,极乐世界熟人多,而且这些熟人全部都发了菩提心,没有一个恶念,这些同参道友帮助你精进,帮助你提升。在这个世间,看得顺眼的人不多,看不顺眼的很多,极乐世界没这个现象。说明两个世界的比较,应当要发愿往生。

  下面引《圆中钞》的解释,《圆中钞》,幽溪大师的,“真佛者,弥陀之应身也,化身则从应身,又变化其身,而来接引”。这是《圆中钞》里头的解释。《会疏》,这日本祖师他的解释,“具如真佛者,如《观经》中,上辈三人临终时,皆言阿弥陀佛及与化佛来迎此人。故知真佛,指上辈所见佛也。余例上可知”。这个解释,这日本祖师解释的,也解释得好,也说得很有道理。他说这个真佛是上辈往生所见的,上辈往生所见的是应身佛。应身佛从哪里来的?真佛变现出来的,叫应化身。

  在我们这个世间,把应化身区别,应身是到这里来降生,像释迦牟尼佛,二千五百多年前他在印度出生,住在世间八十年,这叫应身。那化身,化身时间不长。我们看《虚云老和尚年谱》,老和尚朝山,从普陀到五台,三步一拜,以这个功德回向给他的父母。走了三年多,三步一拜,路上两次生病,而且都在旷野,就是附近没有村庄,这非常危险。一个乞丐救了他,这个乞丐两次跟他住在一起,一个多月,照顾他,给他山上找草药,给他治病。这个人是化身,文殊菩萨的化身。所以虚老和尚非常感激他,那个时候虚老四十多岁,非常感激,他示现个要饭的叫化子,两次救了他的命。他问这个叫化子名字,他说文吉,文章的文,吉祥的吉,他叫文吉,住在五台山,他说五台山的人都知道我。他到五台山去问,没人知道,到寺庙里面去问和尚,和尚告诉他,文殊菩萨化身。他恍然大悟。人真正发心,遇到急难的时候,佛菩萨化身来照顾。这不是假的,绝对不是虚老和尚打妄语,绝对不是的。所以应身是到这个地方来,时间长,成熟的众生很多,需要用应身。化身,一、二个特殊缘分用化身,事情办完了就没有了。报身常在,常住在极乐世界,常在。所以有说以报身为真身,有说以应身为真身,能讲得通。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下载 下载 下载
0
  [最新报道]  
· (新版汇总)2014净土大经科注(001-100集)
· 净空老法师读诵《无量寿经》视频
· 黄念祖老居士:《无量寿经》讲记 第六集
· 黄念祖老居士:《无量寿经》讲记 第十六集
· “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是《无量寿经》的最好的学习方法
  [相关报道]  
· 央视《走进科学》栏目:揭开“僵尸男孩...
 

净宗经教网站(佛陀教育)e-mail: fotuojiaoyu@qq.com 建站日:2014.1.1 三宝弟子恭制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6855号-1 最佳浏览建议:IE 6.0以上浏览器 萤幕解析度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