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佛陀教育-黄念祖老居士:《无量寿经》讲记 第六十三集
 
  ·首 页 ·净宗经论 ·净宗祖师 ·佛陀教育 ·净土释疑 ·辅助修学 ·传统文化 ·请佛住世 ·播经供养 ·网立牌位 ·圣号圣像 ·体会分享 ·下载专区 ·网站留言
共修系统 帐号: 密码: 登录 密码找回 注册
          >搜索          
  学佛入门
· 如何学佛
· 认识佛教
· 净业三福
· 三皈五戒
  学佛基础
· 弟子规
· 太上感应篇
· 十善业道经
· 了凡四训
· 沙弥律仪
· 地藏经
· 地藏经玄义
·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 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
  五经一论
· 阿弥陀经
· 无量寿经
· 观无量寿佛经
· 普贤行愿品
·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 往生论
· 金刚经
  一门深入
· 一门深入重要性
· 师承的重要性
· 专修专弘

黄念祖老居士:《无量寿经》讲记 第六十三集

来源: 净土释疑网 录入时间:2017-12-19 17:37:45
关键字:黄念祖 无量寿经
【 点击数:1788 】 【字体: 】 【 收藏 】【 打印

 

 

1991年讲于 北京 中国佛学院

 

点击此处观看视频

 

  这就说你信“佛智”不信“自心”的,毛病有这么大;要能信,你就可以入初地,或者生极乐世界。

  “故知有决定智,方能决定信。”你有这个决定的智慧,你才能产生这种决定的信心。有了决定的信心,才能够决定生。

  “慎勿以疑惑心而失大利。”千万要慎重,不要因为疑惑而失掉大利。都到了极乐世界还不能闻法,那是“失大利”。所以,“信他不信自”,还是智慧很短浅。没有决定的“智”,就没有决定的信心,所以“意志犹豫,无所专据”就这么来的。总是犹犹豫豫,总是没有专据,一会高兴,一会又发愁,拿不定,自己也没有准稿子、也没有把握,这就是对于自己信不及。

  “信愿不坚,依据不专。”这种人“信愿”就不坚定,他所依据就不专一。可是他能念佛相续,念佛是不可思议功德。

  “以念佛力及发愿力,仍得往生,但滞边地。”暂时在边地待着。这就是“信他不信自”。

  “是诸人等,以此因缘虽生彼国,不能前至无量寿所。”这些人以这个因缘,就刚才说的这个因缘,念佛力、发愿力种种的,生到极乐世界,不能到无量寿佛前头,他就只在佛国界边。所以昙鸾说或者就真是指的在边边上,这也是他的依据。“

  七宝城中,佛不使尔。”佛并不叫他这样。

  他是“身行所作。”他自己的身行所作,他就是到这。

  “心自趣向。”使他的心去趣向。

  “亦有宝池莲花。”跟极乐世界一样的情况,七宝池、莲花。

  也是“自然受身。”不要经过父母,不要住胞胎。

  “饮食快乐,如忉利天。”快乐极了,像忉利天,比欲界天快乐,这很快活的天。

  “于其城中,不能得出。”他在这个城中,就是他的范围,他出不来。因为你有疑惑,你就有限度,就把你框起来,你就有框框。这框框不是别人,是你自己框出来的,作茧自缚

  “所居舍宅在地。”不能在虚空中。

  也“不能随意高大。”想它大就大,他也不能。

  “于五百岁,常不见佛,不闻经法,不见菩萨声闻圣众。”这就是它这个边地,在疑城中的缺点,五百年常不见佛。不是绝对的不见佛,时常不见佛,很难得见佛。也不知道这些都是这样,都很稀有。

  “其人智慧不明。”这个人的智慧不明白。

  “知经复少。”知道的经又少。

  “心不开解。”心里头没有开解,所以意也就不欢乐,他不能够享受大乘的法乐。生活、饮食上的快乐超过天,那是快乐极了;在心中他没有享受大乘法乐,他没有见佛闻法,还有这个缺陷。

  “是故于彼谓之胎生。”这都是释迦牟尼佛说的,所以对于这种人管他叫“胎生”。所以不可以疑惑,总是两种生出来:一种是化生出来,一种是胎生出来的,不可以这么去理解;都是化生,但是这一类他有局限性,愚昧,就像个小胎儿似的,他眼睛、鼻子没有起大作用,所以管他叫“胎生”。他要是忏悔,他要是增加他的信愿,他才能够见佛闻法。见佛闻法还要慢慢的,还有个过程,大家要知道,也是久久。

  “是诸人等。”就是指上面所说的这两种人。

  “道止佛国界边。”五百岁。这是心自趣向,就是《华严经》的话,“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都是心造。

  这五百岁,憬兴(就是唐朝时候的朝鲜人)他根据《汉译》本,说这个“五百岁”是指咱们这个世界的年岁。他的话有根据的,因为《汉译》本说:“于是间五百岁”。所以这都是不能随便出主意,它都有根据。《汉译》为“于是间五百岁”,这个“是间”就是于这里的五百岁。释迦牟尼佛于是间五百岁,于这里的五百岁,这里是释迦牟尼佛说经的地方,是咱们这个地球,地球的五百岁。这个说法《汉译》有这句话,《魏译》本的没有。没有说“彼国的五百岁”,“彼国的五百岁”绝对是指极乐世界的五百岁,那就远去了。这个说法是有根据的,是指的“是间”。但是也不可以把它执定,你要把它执定,《观经》十二大劫花才开。所以这个五百岁是常情,很多就是指的一般情况,这个五百岁是咱们这个世界五百岁。但是长的,要到《观经》五逆十恶,第十六观,就要入地狱了,念了十句佛往生,这种人要十二大劫花才开,那就远去了,那就是最长的。

  明朝的袁中郎作了《西方合论》,以这个功德往生,一去的时候是边地。不久,因为他智慧,他听经可以听得懂(所以问题在这,你听不懂,到那去你去干什么?你听也白听),袁中郎很快就从边地出来,就见佛闻法。又把他弟弟召去,介绍这个情况,叫他回来劝大家好好持戒,要吃素

  没有天天日启鸾刀还能往生的,口贪滋味,你杀了别的身命来贪自己的滋味,连这都还解决不了,你还说什么慈悲?那不都是骗人吗?!所以自己家里头不能再杀,这一点要注意。南方人有的时候喜欢吃活的,家里头不要杀生,而且不吉祥。许多鬼神喜欢吃刚死的动物流出来的血,他就跑到这来享受这个东西,所以不吉祥

  他是不到五百岁,他弟弟还活着。袁中郎说,我没有想到极乐世界是如此的快乐。他刚出边地,他还不能到虚空,但是他可以到各处去参加种种的法会,快乐极了。因为他不到五百岁。所以我们这说五百岁是指咱们这的五百岁,但是也有不到五百岁就出来的,也有还得十二劫才出来的。总之就是说你得“识其罪本”,你才能出来。这个长短是活的,估计为一般的情形之下,这么念佛,五百年你也应该“识其罪本”了,就是这样。所以就是忏悔之后断了疑,是出离边地的关键,时间不是绝对的,可长可短。但是这说有五百岁,也可以说是统计数字,一般都是五百。

  最后这段,“其人智慧不明。”其人就指生边地的人。“智慧不明”就是愚痴、少智,所以他不信自己,对于“是心是佛”这个他没有真能信。

  “知经复少。”大乘经典他知道得很少,就是“宗说俱不通”。“宗说俱不通,黑漆皮灯笼”,“黑漆皮灯笼”就是念佛念到往生之后也不能够见佛闻法。

  “心不开解。”垢染很深,不能心开意解。

  “复疑虑重重。”这样的人叫做“胎生”。

  另一方面,好的就是这样,“若有众生,明信佛智。”相信佛的智慧,乃至于“无等无伦最上胜智”都能相信。

  “断除疑惑。”这些疑惑都断了,“信己善根”。

  所以“外慕诸圣,内重己灵。”对于外要“仰慕诸圣”,一切诸佛菩萨;对于内要“重己灵”,这两句话少一句都不行。

  “作诸功德”,作种种功德。“至心回向”,以至诚的心来回向往生极乐世界。

“皆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都在七宝莲华中自然而然的就化生出来。

  “跏趺而坐。”都跏趺坐。

  “须臾之顷。”“须臾之顷”就是几刻钟,三刻钟。

  “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诸菩萨。”你看看这个跟那个差多远,那个就是不能见佛,这个就马上身三十二相等等的,放出光明。

  “智慧功德,如诸菩萨,具足成就。”一切成就都具足,一生就具足。上品生,当下就随一切诸佛往生诸佛剎土得种种陀罗尼、分身尘剎去度众生,起码是地上菩萨。所以往生是大事因缘。

  佛又告诉弥勒:“弥勒当知。”弥勒你应当知道

  “彼化生者,智慧胜故。”为什么他化生?他智慧高。

  “其胎生者,五百岁中,不见三宝,不知菩萨法式,不得修习功德,无因奉事无量寿佛,当知此人,宿世之时,无有智慧,疑惑所致。”对比,这样的身相光明具如诸佛,弥勒你要知道,这些人他就是智慧胜。那些胎生的就五百岁中不能见佛,“不知菩萨法式”,因为没有闻法,他也没有正式的按着所闻的法来进行修习,他也不能来“奉事诸佛”,也没有机会来种这个善根,这种人就是因为他过去生中没有智慧、疑惑所造成的。

  所以不光是净土宗,禅宗也是一样。所以《金刚经》一上来那个偈子就是四句:“断疑生信,绝相超宗,顿忘人法解真空。”先断疑,断疑才能生信,断疑生信才能“绝相超宗”,这些相才能够绝,你才超出去,超出这一切宗。“顿忘人法解真空”,顿然间人法全忘了,才能理解“真空”,有人“有我”你没法理解“真空”。所以开悟是“无心三昧”之后的事情。这个经文很清楚,不必再说。

  四十一是“惑尽见佛”,疑惑尽了就见佛。

  佛又告诉弥勒,他说“譬如。”打个譬喻。

  “转轮圣王,有七宝狱。”转轮圣王拿七宝做成的监狱。

  “王子得罪。”转轮圣王的儿子要得了罪就关在这个七宝的牢狱里头,把他禁闭在里头。

  “层楼绮殿。”高层(多层)的楼,很华丽的殿,七宝做的帐子,金子做的床。

  “栏窗榻座。”那个短榻的座位,比床矮一点、小一点,有格子的窗户。

  “妙饰奇珍。”种种都是装饰奇妙的珍异之物。他在那吃的东西、穿的东西跟转轮圣王一样,这个王子。但是拿金锁拴住两只脚,禁闭,不能随便跑,把他上了锁。

  “诸小王子宁乐此不。”问弥勒,这些王子对这他高兴吗?地方也好,吃得也好,穿得也好,享受也好,就是锁起来,不让走。

  “慈氏白言。”弥勒就说。

  “不也,世尊。”当然不高兴。

  “彼幽絷时。”他在受着禁闭,心里头不自在。

  “但以种种方便。”他用种种的方法

  “欲求出离。”想求能够出来。

  “求诸近臣,终不从心。”拜托近臣,跟父亲近的,总达不到目的。就得等轮王自己(父亲自己)欢喜了,他才能得到解脱。

  这是弥勒答的话。这些王子他不高兴,他必须求着求着,最后得到轮王答应他,放他出来,才会解脱,他才真得自在。这些譬喻很简单,我们就不再说了。

  “佛告弥勒,此诸众生,亦复如是。”这些在边地疑城的众生也跟这些王子一样,也是这样。

  “堕于疑悔,希求佛智,至广大智,于自善根,不能生信。”这个人要是在疑悔之中,他希求佛智,但是对于佛这些广大实际的智慧他并不能信得及。

  “由闻佛名起信心故。”闻了阿弥陀佛的名字他起了信心,而念佛而往生。

  虽然生到了彼国,“于莲华中不得出现。”就如同在莲花里头不能出来。实际上他并不像咱们想象的是在一个花朵里头,其实他在宫殿里头,很大的宫殿。他在这个胎里头,就是他的胎,还是园苑(园林)、宫殿。为什么?

  “彼中清净,无诸秽恶。”没有脏,没有恶的东西。

  “然于五百岁中,不见三宝,不得供养诸佛,远离一切殊胜善根,以此为苦。”这个就是苦,不生欢乐。

  “若此众生识其罪本。”众生明白他自己这个罪的根本。

  “深自悔责,求离彼处。”他就自己忏悔,知道这个罪的根本是疑惑,要求离开现在这种边地疑城。等他过去生中,来生极乐之前的生中,所有的过失都尽了,就出来了。佛告诉弥勒,就是这样说的。

  讲到底下还有一小段,“识其本罪。”“识其本罪”有两个说法。

  一个是昙鸾。他说这些人很悔责,求离开边地,出了边地,他跟三辈往生的人还是一样。这个事情将来什么时候?是五百年之末,在五百年之末他就知道了罪,他就忏悔,他就出来了。这种说法的也有人,昙鸾是一个,还有其他的人。

  另外一种说法的是嘉祥。昙鸾是净土宗祖师,嘉祥是三论宗的祖师,唐朝的。他是不同的说法,他说“深自悔责”,不管哪一种,不限定一格,能够悔就出来。他这个年岁就更活动了,不一定非得五百岁后你才悔,因为这有说五百岁。嘉祥大师的意见,就是说他只要能悔,把这个过失悔掉,真正改悔就出来了,不必一定五百岁。

  这个两说可以并存,等到五百年末才能够认识罪,才忏悔,这是边地中多数的情况;嘉祥所说的,在这中间就能忏悔、就能出去的,这个是边地里头的上根,像袁中郎。所以这两种都存在。

 

  我们上次在第四十一品“惑尽见佛”,这一品没有讲完,说到众生由于疑惑,只能在边地疑城。只有知道自己的罪本,“深自悔责”,要悔,要责备自己,而且要很深。

  所以你看往生之后,还是有许多重要的事情在做。“求离彼处,”等到生前的过失都消失,都忏悔干净,然后才出来,才能见佛闻法。讲到这一段。

  等到罪业消除,经文“即得往诣无量寿所。”这才能够从边地疑城出来,到海会之中,到无量寿佛面前。

  “听闻经法。”来“听”、来“闻”这两个字,“听”,就浅一些;“闻”,就深一些往往大家对于“闻”字体会得不够,以为就是“听”。一经于耳,这是在“听”跟“闻”之间的,就是一经过耳朵,不管你懂不懂,只要耳朵听到了,那就都算。“闻”就很深入,“闻”,你得“信受奉行”,才叫“闻”

  所以说到“闻”的功德如何如何,大家不是说只听到这个名字、听到这一句话就如何如何,你得信、你得接受、你要去执行,这才是“闻”。所以“闻”的含义很多。

  所以“闻菩提”(这西藏的),你一听,你就可以成佛。这个“闻”字也应当照我后头这个解释,不是一经于耳。“听闻经法”,“听”就是听见。“闻”当然就是水平提高,能理解就是“闻”。

  你看,“久久。”不是当时。所以从边地疑城出来,见了佛,闻法之后,是“久久”,两个“久”字,“久久”也会“开解欢喜”。

  现在有些人比较急躁,就觉得好像是为什么我还不懂、为什么我不怎么怎么样、为什么不如何如何,不知道你这些想法是不合规律的。这需要一个过程,“当信佛经语深”,哪里是三言两语,你这么用过几天功就能理解?就是佛之所说是佛的知见,众生心中是众生知见,这两个是水火,你心中是众生知见,你怎么能够接受佛的知见?!所以就要先消除你的众生知见,这是有一个过程,不然你以为是懂的。还有以为是懂了,这就更危险,你不知道你懂成什么样,你一懂就错

  尤其是禅宗,不懂还有法子开悟,懂了就没法子开悟,懂了就更远,不懂还近一点所以真正的“懂”是很不容易的事。

  “开解者,心开得解也。”这个还不是开悟,就是你理解,理解真实义。不是我会答卷子似的,你说一个什么问题我会答,我答得很正确。那是学生考试卷,那个容易。真正要开解,开解就欢喜,踊跃欢喜。从边地疑城出来以后的人还是忏悔,深自悔责之后见佛闻法,用了两个“久”字,就是不能急躁。我们只能欣赏,我们在佛经之中我们能懂得几句,哪怕是粗浅的懂得,这就很宝贵。一有急躁情绪,那就更不容易懂了,再懂也是错会,拿你主观的东西以为是佛的意思,那就离题更远。

  “亦得遍供无数无量诸佛。”这就初步出现神通,在佛的威力加被之下,无量无数诸佛都可以普遍去供养、普遍去承事、普遍去听法,这就快了。

  “修诸功德。”要修种种的功德,所谓“诸善奉行”,一切功德都在修,种种陀罗尼、种种的妙法都在修。“久久”才能达到这一步,因为这个人他生在极乐世界是生了,但是他前生就是“智慧不明,知经复少”,这是疑惑。没有开智慧,知道的经又很少,所以他堕入疑城。现在虽然亲自看见阿弥陀佛、亲自听到佛的开示,可是心中的污垢还没有除,情见还存。

  他是众生知见,众生知见就是“情见”,所以我们要“超情离见”。“离见”现在谈还早一点,但是“超情”确实需要,要超乎这一切“情见”。所以“无情不能学道,情不空不能入道”,情要空。在这种情形之下需要多闻熏习、多度的闻法、多度的思惟,在极乐世界耳听目睹都是增上,这样就增长了智慧,这才能开始,能够信佛的话、理解佛的话。所以说为什么需要“久久”,而不是一剎那?因为他的根器就是如此。他是上根,在这还没有断气,已经就是菩萨,早超过这个境界了。

  所以根器,大家要知道,根器它就是不一样。上品上生的根器和到边地人的根器不是佛在选择,我厚待谁,谁走后门,不是有这个事,自然,自然如是。所以大家要知道,现在我们就是要好好的修持,使得我们自己有一个很好的根器,于是就可以遍供无量诸佛,修诸功德

  “汝阿逸多。”“阿逸多”是慈氏的号、弥勒菩萨的号。释迦牟尼佛又叫他的名字,就是警醒大家,让大家重视。

  阿逸多,“当知疑惑于诸菩萨为大损害。”是个大的损害

  “为失大利。”就失掉最大的利益。望西《无量寿经钞》里他设一个问:怎么说菩萨还有疑惑?怎么还失大利?他解释,他说是不是大乘的凡夫也叫做菩萨?他没有肯定,一个问号的语气:“或是纵说。”纵然是菩萨如果生疑,“可失大利”,他没有做肯定。其实他这个问号是很谦虚,这个事是肯定的。

  别教的说法:“信位菩萨,如空中之絮。”咱们春天看见柳絮,它就在空中飘忽升沉,变化万端,这就是信位菩萨的情况。咱们凡夫真实发起了菩提心,我们就可以称作“初发心菩萨”。这样的菩提心就是像《论注》所说:“此无上菩提心,即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即是度众生心;度众生心,即摄取众生生有佛国土心。”怎么度众生?你要把众生摄受到生在有佛的国土这个心,不是一个空的心、不是一个空的愿,你要有具体的做法,产生了效果,这才叫做“愿”。

  只是空洞洞的一个东西,所作所为不能达到你的目的,这是“空愿”、“狂愿”。

  发这个心,就是要一切众生成佛。怎么来度这些众生?那就要摄受众生生有佛国土心所以净业的行人发这个心愿,“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天天这么念,不就是在发菩提心吗?!“同生极乐国”,这也就可以称为“初发心菩萨”。

  而“初发心菩萨”,再进一步,甚至于到了信位的菩萨(不要小看那个信位,有时候初悟的人只在信位),都如空中之絮,忽升忽降。他生疑,因为他总还是有疑,就是所谓根本智、差别智,明白了根本智,还没有明白差别智,对于差别智他还是疑惑。所以这样说,就是菩萨可以生疑惑,信位菩萨、初发心菩萨就很当然。

  你退了就太可惜,所以“为失大利”。“大利”指的什么?就是经中说的“真实之利”。“十方婆伽梵,住真实慧,开化显示真实之际,欲拯群萌,惠以真实之利。”这是三个真实:真实之慧、真实之际、真实之利。十方的佛就是这么样住于这个真实的慧、显示真实之际,这样子来给大家利益,所以是“真实之利”。

  “难值难见。”“值”是遇着,你碰到了。比方开会,碰到在一块开会,就说“值”了,但是你不见得能够会见,这就是“难值难见”。同在一块开会就是“值”;能亲自相见就是“见”。难得能够同会一处,更难得见面,十方的婆伽梵。

  “如优昙花,希有出现。”昙花一现。现在是难逢的也逢了、难闻的也能闻了,可是疑惑,而没有信受,所以“失大利”,最可惜了!何况咱们这个净土法门,阿弥陀佛的一乘大愿之海,六字洪名的功德无量,只要“信愿持名”,很简单,就径登三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是真实利中最真实的、是大利中之最大的,于这个不信就真实失了大利。这就是说明这个经上的话,“当知疑惑,于诸菩萨为大损害,为失大利”。

  底下为了深入,我们再引证一些经。例如《十往生经》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正信是经。”对于《十往生经》能产生正信。

  “爱乐是经。”“爱”是欢喜,“乐”这个经,

  “劝导众生。”拿这个经来劝、来引导众生,

  “说者听者,悉皆往生阿弥陀佛国。”说这个经的人、听这个经的人都可以往生。

  “若有如是等人。”如果有这样等人,有在说、有在听的。

  “我从今日。”就从说的、听的这一天起。

  “常使二十五菩萨护持是人。”护持这个人。这个今日也就代表佛说这个经的时候,阿弥陀佛当时说的,那就早就如此了。对于我们来说,你要是这样解释,你也得到这个利益,佛就派二十五位菩萨来护持。

  “常令是人无病无恼。”没有一些疾病来缠扰他。所以到了病中,他没有病不知道,有了病告诉他念,他就难念。这两个病人,一个费济良,他是念不了了;圆得师也是,大家怎么劝他也不行,他心不肯念,最后什么心我不知道,中间曾有这个情况。所以就是要知道,指望着到最后,这病所干扰,这个就困难。你真是发心的人,佛就派二十五个菩萨护持你,不让你生病,没有烦恼,人跟非人都不能得到他的便利,来捣乱你。你行住坐卧之中,不论是白天是黑夜,“常得安稳”,你就好修了。这个就表明信的人得这个利益。

  相反,经中又说,你怀疑,你毁谤,“于后阎浮提。”指这地球,

  “或有比丘、比丘尼,见有读诵是经者。”或者他很生气,或者心中有毁谤。

  “由是谤正法故。”他这个人就是这样,他是门户之见,常常就是说所谓斗诤坚固,所以我们不可以产生门户之见。产生门户之见,对于一个异己的就很厌烦。那天我看见个比丘尼,对于别人念《普门品》,她那个厌烦的情绪简直是表示得很充分,非常生气。所以这种情形是会常有的。如果有人对于念《十往生经》的人也是同等的态度,他诽谤、他发怒,他就诽谤了正法。这种人怎么样?你看就是一个信,一个不信,这个对比很清楚。

  “诸恶重病,身根不具。”身体也就残缺。

  “聋盲喑哑。”身体瞎、聋、哑巴。

  “水肿鬼魅。”有鬼来缠。

  “坐卧不安;求生不得,求死不得。”有一个法师身上插了五条管子,插了很长很长时间,后来实在难过,自己把鼻子的管子拔掉,小和尚赶紧又给他插进去。那个管子一寸多长,都是血,求生不得,求死不得,他拔掉管子想死,旁边有人不让他死,又给他插上。求生不得,求死不得!

  如果死的话,“堕于地狱。”就入地狱。所以谤法之罪是最大。所以我们一方面要护持自己要修持,另外一方面要下定决心不可以谤法。一问三不知都不要紧,我就是不懂,我不知。你不明白就存一个问号,不要随便做结论,随便表态,随便批评。如果堕于谤法,这就严重得厉害,你“八万劫中受大苦恼”,不是八万年。一劫不止八万年,八万亿年也不止!要把一个大石头用轻纱一遍一遍擦,把它蹭来蹭去,把石头蹭没了,这才是一劫,你说多少年?!所以谤法之罪是最大。

  为什么谤法之罪这么大?众生这么苦,所有能出离的就是靠法,你给毁了,你说你罪大不大?这有道理的。众生唯一得救的就是靠佛法,你就毁谤这个。比方庄稼正熟了,要等着秋收,一把火把它都烧了,老百姓没东西吃,这个罪也很大。大家最急需的,他就靠佛法得度,你就把佛法给毁了,所以胜过于杀父、杀母、杀阿罗汉。所以言论要十分小心。

  “百千万世未曾闻水食之名”。所以为什么大家施水?这个饿鬼就是百千万世,不要说没有水跟吃的,他就连这个名都听不着。所以为什么老放焰口?就是请鬼吃饭,他苦,他得不到东西吃。

  “久后得出。”出来之后。

  “在牛马猪羊。”因为它愚痴,就要被人杀,受极大的苦。最后这些都消灭,变成人也生在下贱处,

  “百千万世不得自在,永不闻三宝名字。”这种人听不见三宝之名。

  “是故。”这两句话我们要注意,“无智无信人中,莫说是经也。”所以说法的人为什么不轻说?为什么要慎重?就是这两句话。你在没有智慧、没有信心的人,不要说这个经

  所以最近我在进一步的关门,还不是自己想休养,实在还是少说为宜,你引起人家的,“无智无信人,中莫说是经”听了之后他疑谤,他得这么大的罪。所以这就是说,如果要是疑惑就“为失大利”。

  从这段经文就把这个做了很大的一个证实,引证。引佛经来证明佛经,不是用自己的话来证明,多方面的,所谓“引经解经”。

  从这两句话也提醒我们大家,你去说这些事情,不是随便说说,你都要看对方的机缘,他能不能接受。所以为什么密坛不让人进,等等等等的,都是同一个道理,没有什么可保密的,只是为了对方的好处,为了对方。所以说我们有一个法本,锁着不能让别人看,别人要是偷看了,看的人有罪,你这个主人同样有罪,你收藏得不好,就是你不负责任、不小心。所以“无智无信人中,莫说是经”,都要看对象,不能像救世军那样的就是大呼大号。当然说类似的人天乘的话也可以,那跟他们也就没什么多大分别。

  所以我们看到,“疑”和“信”只是当人的一念,可是这个差别岂但是天渊之别,没法说了,这个差别。

  所以最后就说:“应当明信诸佛无上智慧。”应当明白的信,不是迷信,明信是最好,佛所希望的是明信。你做不到先“仰信”,诸佛所说必定如是,自己要很好的学习、参究,希望一天一天的明白。“仰信”也是很可贵的,你通过“仰信”达到“明信”,不能随意就以为如何如何、下评论,也不要轻易以为我现在所理解的就理解得对了,打个问号你要把它钉住了之后,再接受新东西,它就成了障碍。无止境在发展的,你怎么能钉得住?你不想再发展了吗?你上梯子,在这一层你就把腿捆上,不再往上上了,把你拴在梯子上,那好受吗?但是人都喜欢栓在梯子上。要放弃以前的,再前进,都不可停留。

  底下就是弥勒菩萨回答:“慈氏白言:云何此界。”因为大家正看到极乐世界,极乐世界还在现前,讨论的时候极乐世界都在现前,边地疑城都在现前。

  现在佛、未来佛的讨论,弥勒菩萨就问:为什么这个世界上有一类众生,有这么一种众生,“虽亦修善”,他也修善,但是不求往生,为什么?

  佛告弥勒说:“此等众生智慧微浅。”智慧很小、很浅。

  “分别西方不及天界。”他觉得西方不如天界。这样的人,没有知识的人就不说,有知识的人我见过两个。一个大居士的女儿,她不求生西方,她说西方极乐世界老开会,她想生天,就是这一类。还有个胡亚龙,好像是个翻译,他也不是求生极乐世界的,他要想生什么天。所以有这样的人,我们不要以为没有,很多人是这样。

  “不及天界。”他认为这个不乐,他就不求生,因为他智慧微浅,他就有这种分别心。就回答了弥勒,为什么?就因为这个。

  慈氏又接着说:“此等众生虚妄分别。”这些众生是虚妄的分别,这个分别是错误的,“虚”是不实,“妄”就是错的,这样的分别。

  “不求佛剎。”他不求生佛剎,“何免轮回”?

  所以大家要知道,这是弥勒未来佛的话。你说这个佛不行,等弥勒佛来,弥勒佛还是这个话。

弥勒佛就是这个话:“不求佛剎,何免轮回。”你修唯识观,你也要求生净土,你不求生净剎,你“何免轮回”?要众生不受“后有”是什么境界?禅宗有时候都三关齐破的人,所谓“三为国王,便失神通”,当了三次国王之后,他神通就没有了。所以入胎很可怕!所以不生佛剎,要出这个轮回,就是弥勒的话——“不求佛剎,何免轮回”,这个语义多精炼!就是说,弥勒这两句话是指的两种人,一种就是说从享乐的观点来看,他觉得天界快乐,尤其是有男女之欲乐,所以留恋。但是这样修善,你可以达到你生天人的目的,你福报尽了之后还又轮回。第二种,各宗各派有许多人以生净土为着相,有的人他就死于句下。这次从美国来的一个人,他看了黄檗(bò)《传心法要》说了一段,佛有什么相可见,有什么可来可去,所以临终见佛你也不要跟他走,跟净土就不合,看的人就问我。我的回答,我说禅宗都是法身境界,须菩提他佛来了不去接,无来无去,我有什么可接?他是先看见佛了,这个境界。临终念佛,蒙佛接引,你生的是凡圣同居土,你还是凡夫境界,你当然要跟着去。他懂了。其实这个话还没有说透,这句话有四料简,“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生是一定生,去就没有去,往哪去?都在自心之内,你去哪?这不去就如须菩提不接,不接他就见了。再有,“去则决定去”,去就是决定去,“生则实不生”,生了之后证无生,我生什么?所以这有四料简。再其余二料简大家自然就明白,都可以,只是你的境界,不要在语句上去执着。有人就不行,就认为禅宗高,你们随佛接引这个低。他要把这四料简都知道之后,有什么叫来去?有什么叫跟不跟?实际上都是以情见心来推测往生的情况。但往生人的那个情况,佛力加持之下,远离这些跟不跟、去不去这些思想,没有这些,自然而然,自然中自然相,哪里还有这些起心动念、这些琢磨、这些安排?有些人就是在凡夫境界去推测许多殊胜的境界。所以各宗的行人虽然很精进修持,但是不以净土为归宿,在现在生中要坐断生死,可以说不可能,何免轮回。这是弥勒的回答。

  佛就接着说:“彼等所种善根,不能离相。”所以越讨论越深入,就是佛法需要彼此要计较计较,所谓许多问答、许多交谈,经中就是这个内容。咱们这个《无量寿经》不就是阿难问吗?!《金刚经》不就是须菩提问吗?!而且经中还有很多菩萨提出问题来问答,这才能引出佛殊胜的开示。

  佛就说:“彼等所种善根。”他是种了善根,但是他种的善根他不能离相,把这个观点说出来了,他没有离相,他“不求佛慧,深着世乐,人间福报”。

  底下就进一步指出着“相和离相”的利害关系,这个差别。上头说明了“疑和信”,底下就分别你是执着(着相),你还是能离相。

  你着相修福、你住相布施,你就有一种,今天我是做了很大的功德,我在庙中是大施主,端着一个大施主的架子在那,这就是十分的着相,这就是“住相布施”。

  还有单跟某一个人有情感,就多去支持他,这都是“住相布施”,“住相”、“着相”。

  这个修福,不光是布施,种种都是如此。你要在禅定中去着相,那就一定要着魔的。所以你求往生,不是你着相而能往生,你要是离相就真正得解脱。

  底下就是佛说的:“虽复修福,求人天果,得报之时,一切丰足。”他求人天福报,做布施,也供养,种种种种的,装金、造像、放生等等,做了很多很多功德,他所求的只是人天的果报。他得到享受这个报的时候是丰足,可是他没有能够出三界的牢狱。欲界、色界、无色界,这是个牢狱。所以外道以生天为解脱。我们不但是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都认为是牢狱,这就是不同于其它的地方。只有佛法,你才真可以出三界

  你修人天福报,你所得的只是人天的果实,你出不了三界的牢狱。你死了之后,你的父母、妻子,你的种种眷属,“欲相救免”,请人给你做功德,做许多许多善事来救度你、超度你。

  “邪见业王,未能舍离。”这四个字份量很重!他前生干什么来着?这还是“邪见业王”,他前生还是修善,问题就是“着相”。所以对于“着相”的人用这四个字,大家要知道,这要接受批评。

下载 下载 下载
0
  [最新报道]  
· (新版汇总)2014净土大经科注(001-100集)
· 净空老法师读诵《无量寿经》视频
· 黄念祖老居士:《无量寿经》讲记 第六集
· 黄念祖老居士:《无量寿经》讲记 第十六集
· “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是《无量寿经》的最好的学习方法
  [相关报道]  
 

净宗经教网站(佛陀教育)e-mail: fotuojiaoyu@qq.com 建站日:2014.1.1 三宝弟子恭制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6855号-1 最佳浏览建议:IE 6.0以上浏览器 萤幕解析度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