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佛陀教育-黄念祖老居士:《无量寿经》讲记 第四十九集
 
  ·首 页 ·净宗经论 ·净宗祖师 ·佛陀教育 ·净土释疑 ·辅助修学 ·传统文化 ·请佛住世 ·播经供养 ·网立牌位 ·圣号圣像 ·体会分享 ·下载专区 ·网站留言
共修系统 帐号: 密码: 登录 密码找回 注册
          >搜索          
  学佛入门
· 如何学佛
· 认识佛教
· 净业三福
· 三皈五戒
  学佛基础
· 弟子规
· 太上感应篇
· 十善业道经
· 了凡四训
· 沙弥律仪
· 地藏经
· 地藏经玄义
·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 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
  五经一论
· 阿弥陀经
· 无量寿经
· 观无量寿佛经
· 普贤行愿品
·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 往生论
· 金刚经
  一门深入
· 一门深入重要性
· 师承的重要性
· 专修专弘

黄念祖老居士:《无量寿经》讲记 第四十九集

来源: 净土释疑网 录入时间:2017-12-18 15:10:37
关键字:黄念祖 无量寿经
【 点击数:1712 】 【字体: 】 【 收藏 】【 打印

 

1991年讲于 北京 中国佛学院

 

点击此处观看视频

 

  香也是如此,你点香佛欢喜,但是魔就跑了。所以这个“外”之中还有魔,外魔有许多,这个要有分别。你要彻底来说,他都是佛,但是平等之中有差别,差别之中有平等,不能单指一样,刚才说这一些是从差别方面说的。

  下面举了例,“中辈”的做这些功德,“以此回向”,就拿这些功德来回向,回向到哪里?就把功德回向到愿生极乐世界。

  所以我们要求往生的人,就要把自己所作的一切功德来回向,集中到求生极乐世界

  曾经有一个人问我老师,他说他要念准提咒。老师问他你为什么要念准提咒?他说我想当国务总理。他真念了,真当了国务总理。但是我们替他很可惜,你就求这个太可惜了。所以就是你念、你做功德,你的目的是什么?最重要是要求生。所以慈照宗主他劝人发愿有几个偈子,“持戒无信愿,不得生净土”,你持戒没有信、没有愿,不能往生,“唯得人天福”,所得的只是人天之福,“福尽受轮回”;“发愿持戒力”,你又发愿又持戒,“回向生乐国”,拿这个来回向,“如是各行持,千中不失一”,这样的行持,一千个人一个也不会丢掉,就决定如愿。所以就是要发愿。

  《会疏》也说,行了诸善要回向,就成为往生极乐世界的因;你不回向,那就是给你增加一些福报。像那一个,他去做这些事,他求当国务总理,他短期当了一下,那是军阀混战的时期,当了一下国务总理。所以回向、发愿不可少。

  底下经文:“其人临终,阿弥陀佛化现其身,光明相好,具如真佛。”这个来迎接的,阿弥陀佛就化现他的身,这样一个化佛。这个化佛的光明相好跟真佛是一模一样,但是来的是阿弥陀佛的化身。《圆中钞》的解释,《圆中钞》是我们《阿弥陀经》的第三部批注,《疏钞》、《要解》,第三部就是《圆中钞》,幽溪大师的。他说“真佛”是说的什么?是说阿弥陀佛的应身,这个化身就是从应身再变化出来的,这是他的解释。《会疏》是日本人的著作,它的解释不同一点,这两个都可以并存,没有矛盾。它说《观经》里头“上辈往生”的,都是说的阿弥陀佛和多少化佛来接,所以他认为“真佛”就是指上辈往生所见的佛,从这个佛再化现的就是化佛。不过这个没有关系,法身、报身、应身、化身,这是名字上的差别,都是一体的,所以即化、即法、即报。

  这里头和《观经》稍微有一点出入,《观经》中品的没有说“发菩提心”,而这里头特别讲了要“发菩提心”。再有《往生论》,“二乘种不生”,那就跟我们这个一致,不“发菩提心”就是二乘种性,那不能生。这个事情怎么圆融?这个《净影》,隋朝的慧远大师,《净影疏》是注疏得最早的,所以中国和日本的许多各家的批注都是尊《净影》,它有个解释,它就专为答复这个问题。

  《观经》说小乘可以往生,天亲的《往生论》说“二乘不得生”,怎么回事?他就回答,说“二乘不得生者”,是从咱们这个国家走的时候的情形说的。修小乘的众生,一直是修小乘,在他临终的时候要发起大心来,就能够往生了。如果是用“小心”,“小心”是什么?就是只想到自己,我要往生,我得好处。实际上我们大家念的这个偈子,“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大乘心所有的人一报身尽了,都同登极乐国,是这么回向的,这是大乘心。如果你只是想自己得到好处,到临终已经证实了,要这样的话,这个人确实利他的心很少。一种就是说你应该庆幸,我自己得到好处,愿意别人也得到好处,而且是真实的。要发起利他的心,所以这个时候很自然会发起大乘的心来。如果这时候还发不出来就往生不了,说老实话。

  所以“女人不得生”,在阿弥陀佛的“愿”里面说得很详细,她厌离之后,她往生的时候,她就先见自己转为男身,转了男身之后才往生,在这个世界就转了。在这个世界临去的时候说的,你要是女人不得生,你要是二乘不得生。

  “若用小心求生彼国,无得去理。”你只想自私自利,只为个人求解脱、得好处,没有能生之理。我常常说,我愿意念佛,今生保佑我消灾免难,遇难呈祥,一切都好,死了之后还要跑到好地方,就是为个人打算,这个不能,往生不了;要利他的心才可以,才能跟弥陀的愿相应。所以这个法,我们就是为一切众生。

  当然小乘还是好的,我们现在不是说小乘不好,你能够真正的知苦、断集、入灭、修道,还是可以证阿罗汉。从大乘观点上说,这是焦芽败种,他发不起大乘心来。所以这样,天亲就说了“二乘种不得生”。

  底下他又问:如果去的时候用大心,怎么到那之后他得小果、得声闻呢?《净影》它又解释,因为他在咱们这个地球上所学习的都是小乘的内容,所以去了之后先证小乘果,这个很自然。也就把这个问题,它就说了。

  底下是“下辈”,“下辈”不能作诸功德,更忙了,种种因缘更差一点,但还是要“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

  所以这个“发菩提心”是非常非常重要!你不管修什么,你不“发菩提心”,在大乘法中是无法相应。这样的话,“欢喜信乐”,知道这个法门,他非常欢喜、非常相信,他乐,愿意去。

  “不生疑惑。”这个很重要,你听了之后能信,要不疑!所以《金刚经》赞第一句话就是“断疑生信”。你想了解这个“般若”,第一是要断疑,才生信。

  “绝相超宗。”才离开这些相,超出一切“宗”。

  “顿忘人法解真空。”你才能解“真空”。

  “般若味重重。”他欢喜无疑,没有疑惑,这个很重要。他又“发菩提心”、又念,这个人临终梦见彼佛也能够往生,不过功德智慧比中辈差。也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也是念、也是欢喜,从来不怀疑。

  “不怀疑”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怀疑极乐世界有没有、阿弥陀佛有没有、念佛能不能往生,这种怀疑是一方面;还有人这些都不怀疑,怀疑自己,我这个根器能行吗、我这么念行吗。这也是疑,要把这些都去掉。所以不疑那一头,疑这一头,疑自己这一头,这都很可能最多生到边地,九品不行。

  “梦见彼佛。”也能往生。这个“梦见”有两个解释,这两个解释都通。

  一个是日本人的解释。望西是日本人,修一个楼冲着西边,叫做望西楼,他自己就自称为“望西”。他说“先是梦见”,临终还是亲眼见佛。而他引了《汉译》的经文,《汉译》里头“三辈”都有梦见之说,在他修行的时候梦见过阿弥陀佛,但是临终的时候你还真是亲眼见着阿弥陀佛,这是望西的解释。他的论点有三个:

  一个是彼佛有临终接引之愿,所以对于“下辈”也要来接引,这是一个论点,他要是不来接,他这个“愿”就不合了。

  第二个,《观经》里头所说的“下品”还都是恶人,恶人佛还来接。这个地方是善人,咱们不都是善人吗?!你看还做功德,一点疑惑心没有,这样比他那个还水平高,佛还不来接吗?!这是第二个论点。

  他第三个论点就是根据汉、吴两译也都是如此,上品、中品都有梦佛之说,后来佛来接,照这个说这是通的。另一说,也是日本人的著作,《会疏》。

  所以《无量寿经》的批注日本多少种,我们中国有单行本的就只有《净影疏》这一本,这一点我们是贫乏,现在咱们急起直追,《无量寿经》。他的说法,他说像《观经》的下三品,看见地狱中火在那烧,马上自己就要进油锅了,这个时候紧张,他说在这种情况之下没有佛来接,他怎么能够有十念?就是佛来加持他,才能够有这十念。但是虽然佛来接了,因为他正在紧张,他恍恍惚惚,好像在梦中一样。这个解释也很近情理,如果不然的话,他怎么能够念?在这种情况之下。

  所以这个地方的“临终梦见彼佛”就两个解释:一个就是说他是以前梦见,这个时候佛还是来了、还是看见了;再一个解释就是说,真是佛来接了他才能念,可是他在紧张什么的,这一切好像就不是那么明彻,就好像似梦,似在梦中。所以这个都是靠佛来接引,本人能见不能见,佛是来接了,本人不见得能见。

  所以有时候同一的一个情形,有的人能看见,有的人不能看见。比方现在这个梵音洞,就有的人能看得很清楚,有的人看不清楚常来旁听的一位,他和一个党员一起去出差,到了普陀山,他是看见像就磕头,他是佛教徒,那是个党员,一律不磕头,也是个年轻人。他说到了梵音洞,他恍恍惚惚看见白衣观音,他正在看的时候,旁边那个共产党员趴地上磕头。他说你看见什么?我看见白衣观音了。他真看见了,就是同一个地方,各人根器不一样

  所以在临终的时候佛来迎,你看见得清楚不清楚种种,就是现生的时候、平常的时候都有这种情况,那个人看得很清楚,他磕头了,这就很自然。你想,一个共产党员,他要不是真看见他会磕头吗?他也用不着用这种话来粉饰他自己。要是个气功师你可以怀疑他,他自己来夸耀自己;这个党员一路不磕头,这时候磕头了。也就是我们说明这个恍惚,就是今生有的人还恍惚,所以临终恍惚很自然。

  这个临终接引,我们这个经在讲,《阿弥陀经》也讲,还有《称扬诸佛功德经》:“若有得闻无量寿如来名者,……命欲终时,一心信乐,念不忘舍阿弥陀佛,将诸众僧住其人前。”你看他只要闻名信乐,阿弥陀佛就住在你前面,“魔终不能毁坏斯等正觉之心”,这个时候魔不能干扰你。

  所以有人就说,我临终见佛来接,是佛来还是魔来?你不要担心,这个时候魔不能来。《鼓音王经》它又说:“若有四众,能正受持彼佛名号。”能好好念佛,“临命终时,阿弥陀佛即与大众,往此人所,令其得见”,这是佛来接让你看见了。

  所以能看见,并不是普通事,你看这个人老修行他还没看见,而那个人根器好,他看见了。所以就是说,到这个时候,佛的加被让都看见。

  底下又做一个讨论,“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为什么我们这讲佛现其前,佛来接?不就有来、有去了吗?现在我们就把莲池、幽溪、蕅益这三位大德,一个是《疏钞》,一个是《要解》,一个是《圆中钞》,他们的议论我们介绍一下。

  莲池大师说,古德都说佛是没有去来的,无所来、无所去,怎么说佛现在其前?“答:感应道交”。因为我们和佛之间彼此有感有应,这个感应,能感、能应,道就相交,就交通,就“不妨不来而来,无见而见”。佛虽然不要起个心,安排一些交通自己跑来,不用这种来,可是来了;无见而见,见的人也无见,也没有要见之心,而自然就看见。

  所以永明大师说:“知幻非实,则心佛两忘。”知道一切都是幻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心”跟“佛”就都忘。但是并不是没有幻相。

  “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不是说诸相根本就没有,你看见这些相而不着这些相就是“诸相非相”。“若见诸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先说相是虚妄,我们见这些相(所以说还是先见这个相),而你非相(而不存这个相的这种知见),则见如来。

  所以,“不无幻相,则不坏心佛。”你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心、佛都空了,但是你不妨不见而见,这个时候我们心、佛也没有坏,也就事、理双融。

  莲池又说:“法身真佛,本无生灭。”法身的佛“无生”,“无生”就“无灭”。《心经》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没有这一切,没有生,没有灭,没有这一切。

  “从真起化。”法身佛是没有生灭,“真”就是法身,从法身他化现,化现出报身,报身再化现出应身(应化身),来“接引迷根”。这就是佛大慈大悲,从体上起用,要有体、有用,佛还是要救度众生,他有他的妙用。这个是佛的本愿功德,令有缘的众生,你专心去想佛念佛,就能够在自心中见到佛来迎。你知道你见着佛,佛就在你自心之中。你知道你自心有多大?你自心遍虚空,十方的佛都在你自心里面,没有一个佛不在你自心里面,你虽然不见,还是在你自心里面。因为你专心想佛,你感应道交,你就见到你自心本有这个佛,不是佛派一个化身来迎接你。众生见有去、有来,如镜中之形。镜中之形是有没有?是真有。镜子里有没有?这个比方很好,镜子照,里头有个我,这个形宛然,镜子里有我没有我?镜子里哪有我?我在这,镜子在那。镜子没有我,它现出我来了。

  所以我们要明白,我们学佛,佛是无尽藏,这是深入的事情,要通达这些道理之后,将来品位很高,也真能够自利利他,我们可以弘法利生,你才能够使得人真正“折伏信受”,这是佛法的殊胜、高明

  所以就是镜子里头那个我,不有、不无。它有吗?你把镜子砸了,也砸不出个黄念祖来,没有。没有,怎么现出我来?也不是没有。所以“有”跟“没有”都对,“有”和“没有”都不对,言语就不行了。所以为什么说“言语道断”,言语就不够用,就这么一个事情,就不够用。所以经中说,“应以佛身得度者,即现佛身而为说法”,也是这个意思。“水清则月现”,大家到北海去,水一清,水就看见月亮了。月亮也不要跑到水里头来,水也不要跑到月亮那去,然而月亮现出来了。所以在我们心中现出佛也是如此,感应道交,这是一个解释。

  底下《圆中钞》就说,见佛要论感应。你平常是参禅的,或者修空观的,假定你所见的,这就是魔境。因为你修的是空,突然现出相来,跟你所修的不相应。或者是你功用很明显,你自己的心佛自现也可能,也需要观空。所以这个就是跟你修持有关,你是哪个法门。你是从空门入,一种是现相就是魔,魔来找;一种就正是自心,你也要观空,不生动摇现在是念佛求生极乐,临终见佛,这是一种好的感应,感应道交,法尔如是。这是第二个,《圆中钞》的说法。

  《要解》的说法,十万亿佛土都没有在我们一念心之外,而且我们又靠自心的佛力来接引。你看不在我们心外,不光是“自”,而且自心中有佛,佛又来接引我,这都是超乎情见的思想,而这是符合实际的,怎么不往生?所以“自他”,自力还有他力,他力还有自力

  镜子可以照多少层的楼台、山水,“层次宛然”,不需要时间,先照到近处,然后照到窗户外头丁香树,然后照到那个松树,然后照到大殿,一下同时都出来了,没有先后。这样来看,十万亿佛土也是如此,就在这,一个镜子,它没有远近。

  “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也是如此。咱们临命终时,弥陀来接引我们也是如此。这个就是蕅益大师的说法。这些说法跟禅宗就相通,“自他不二”、“自他宛然”。光是“自他不二”,都“不二”就无差别,然而“自他又宛然”,有自、有他。“生佛不二”、“生佛宛然”,众生就是佛,佛就是众生,这是“不二”。然而咱们是众生,“佛”是成佛的佛,“生”跟佛还是宛然,宛然不同。不同,本体是一样;本体是一样,形象和作用又不同。所以来迎的佛就是自心的佛,“自他不二”,佛也不来,人也不去,宛然现出有佛来迎,有自己往生,这叫“事理圆融”,“事”和“理”都在圆融。

  所以“事理无碍”,这大乘法门,有事、有理。执着“事”,不知“理”,体会得很浅;只知道“理”,废了“事”,反而落“空”之祸。所以既要了解“事”,又需要了解“理”。

  “三辈往生”本文介绍过了,还做了不少的讨论。

  底下这一段是一个特殊的,可以说是殊胜之处。它说,“若有众生住大乘者。”到了下辈之后,这一段在《魏译》本里头是分成两截,一开头前头有一段,最后的下辈里头有一段。所以古人对这已经怀疑,这样的水平怎么搁在下辈里头?《唐译》就成完整的一段。所以蕅益大师他认为《唐译》比《魏译》好。夏老师就是按着《唐译》把这两段集中,所以下面这段经文主要是《唐译》。

  “若有众生住大乘者。”大乘法,非小乘,大者所生,就是说普利一切众生,皆得究竟成佛。而且住于大乘,安住于大乘,这是什么水平?这个就比“发菩提心”还要高,“发菩提心”是你初发这个心,要增长慢慢之后才能说住于大乘。

  “住大乘者,以清净心,向无量寿。”这一大段,“乃至获得一念净心,发一念心念于彼佛”,都定生彼国。“一念净心”,“一念”的心念于彼佛都得往生。这个夏老师把它集中了,这是一个大功德。

  慈舟老法师是华北三大高僧之一,现在在台湾、在国外好多是慈老的弟子,他们来信要慈老作的科判。慈老为这部经作了个科判,他这个科判,他也是独出,他的心光的流露,他提出一个“一心三辈”。“一心”是“一心不乱”这两个字,这里又有一个“三辈”,这是古人所没有的。后头这一段话就不属于前头,而这个里头也包括很广。所以一个大德就是这样,他提出这四个字,这里有很殊胜的内容。他这一心,可以说是别具一格,在净土宗别具一格,这里头也有三辈,这是过去净土宗可以说前所未有的这种说法。我又根据慈老这个科判,对于这段经文(因为古人没有作过批注,古人作批注的是《魏译》本,日本人、中国人作都是《魏译》本,《唐译》没有人作批注),所以这个批注就我第一次来解释。

  我们现在就把这一段初具的,“若有众生住大乘者”,《报恩论》说这一段讲“十念往生”,“一念”也往生。《报恩论》是沈善登对于《无量寿经》做了很多的工作,他说这是专指住大乘的人来说的。既然住于大乘,大家要知道,这就不是凡流。他就举例,指什么人?他说在“禅宗得破参”,真正的开悟,“破参”是禅宗真正的开悟的“破初关”。不过现在这个“破关”大家解释不同,一般解释得太浅了。这种解释比较深,“破参”只是“破初关”,就是真正的开悟,但是只是“破初关”。

  “及读一切大乘经典得解悟者皆是。”“大开圆解”,读大乘经典可以忽然间一下子感应道交,“大开圆解”,这也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不是这样一点点看、一点点懂,又多读,增加一点、增加一点,不是那个境界;豁然开朗,“大开圆解”,修持要到这一步就是“宗通”。

  所以我们说法的人,你要只是按经典讲,按很多批注讲叫“说通”,“说通”不可贵,你要“宗通”。有的“宗通”之后,他没有研究这些教理,他有时候也很困难。所以“宗说俱通”是最好,有人称赞这是“宗说俱通”的大德,那就非常难得。这里头得“解悟”,这种人是住大乘者。这些人他不是专修净土,例如谁?例如智者大师、永明大师之类。这话很好,不过他举永明举的例子不大好,永明可是念佛念得不少,他昼夜弥陀十万声,永明一天念十万声佛号,不过意思很清楚。住大乘者,这就是禅宗的破参,教下的“大开圆解”这种人物,他才能住于大乘。

  “以清净心,向无量寿。”“清净”两个字非常重要!没有这些污染、杂垢、怀疑,他是无疑、无垢、无染,很纯洁的这个心崇向无量寿、回向无量寿。

  这样的念,“乃至十念。”哪怕他只是“十念”,也就是下至“十念”,这第一种,所谓“十念法门”。

  “愿生其国。”这是一个类型,这样的可以生,十念。

  “乃至获得一念净心,发一念心念于彼佛。”都得往生。十念,我们还比较熟悉,因为前头第十八愿,“十念必生”。而这个底下,他如果达到“一心”,“一念净心”、“发一念心”,只要念一句就行了。

  所以这个底下我们要研究一下。这说的是“一念净心”,“发一念心”,“发一念心”这是“一心”,“一念净心”这是“一念”,“一念”和“一心”是不是一回事?“一念”和“一心”是一回事。

  《教行信证》里头讲,“一念”是什么?是“信心无二”,“信”里头没有“二”,这样的心。因为“一有二”,“二”就是矛盾,就对立;“无二”,“无二”就是一念,没有“二”,就是“一”。这个“一念”就叫做“一心”,就是“无二”的信心,这就是一心。

  “一心”是什么?“一心”就是清净的报土,“实报庄严土”的真因。你要生到,咱们现在生是生到“凡圣同居土”,这是四土中最低的土。所以去了之后还是凡夫,但是凡夫他就可以不退,这是最大的恩德。这个地方他说你如果达到“一心一念”,你就是清净报土的真因。

  所以“清净心向无量寿”,“因”跟“果”是一致的,“因”清净,“果”就清净。这么看来,“信心无二”的心就是“一心”,也就是“一念”,而这个就是清净报土真实的“因”。也就是说往生者你是登了“实报庄严土”,你证的是报身佛,而且分证常寂光、分证法身。

  《信心铭》里头最后的四句话,这是禅宗的祖师,“信心不二,不二信心”,就跟我们这一致。最后的四句讲了很多,他说“信心”是“不二”,“不二”的“信心”,“言语道断,非去来今”,到“不二的信心”的时候,你言语之道就断了,说不清楚、说不明白,离开了去、来、今,时间就没有差别,“三际一如”

  所谓“三际一如”,“过去”是一际,“现在”是一际,“未来”是一际,“三际一如”过去、未来、现在就是一样的事情。现在科学家都懂得这个道理,爱因斯坦他们懂得这个道理,“时间、空间、物质”是人类的错觉

  所以佛经里很多东西不好讲的。你说“色即是空”,这桌子空不空?现在就告诉你,你去找爱因斯坦去,他就告诉你,这是你的错觉。既然是错觉,本来没有,佛教讲因为有妄想,妄想跟错觉不正好很相当。“妄”跟“错”,“觉”跟“想”,差不多的东西。不过他们究竟还是浅,不过已经体会到这个地方。

  所以“信心”,“言语道断”,我们语言是不够用的。没有“去、来、今”,时间、空间,这一切物质都是众生的错觉,“非去来今”,就离开了错觉。《信心铭》的话也就表示“不二”的信心是不可思议。

  “一念净信,随愿皆生”,在前头提过了。前头提的是“一念净信”,现在我们这是“一念净心,发一念心念于彼佛”,因为他是一个“不二”的心,“一念”的时候就是所行成就了。这个“一念”,达到这“一念”的时候就有伏惑的能力。

  咱们不是有“惑”吗?“惑”是三惑: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就连“无明惑”也能够伏有“伏惑”的这个功能,所以临终正念就显现他有“伏惑”,把这个“惑”不是给你除断,伏住,就一定往生净土。所以,达到“一心”,有“一念”的净信,就是“不二”的信心,就可以突破这些时间的障碍,有伏惑之功,要这样来念,往生净土是必然的。

  再说“一心”,有“事一心”、“理一心”。《弥陀疏钞》里头说我们老念,“字字分明。前句后句,相续不断。行住坐卧,唯此一念,无第二念”。

  不为一切所乱,这个叫做“事一心”。

  “理一心”他就不是这么念佛了,他是反观、体察,找我们这个念的根源,对于自己的本心忽然间相契合。这就是禅宗,禅宗说的就是“参究”、“参禅”。古时候没有“参话头”,后来变成“参话头”。然后这一句把它突破,突然间相契,自心的本明就显现,这就叫做“理一心”。“一心”和“理一心”,咱们这说“一念”就是“一心”,“发一念心念于彼佛”这个功德。

  现在我们这个地方说的究竟是“理念”是“事念”?这个所谓要说念佛这“一念”,就指的你念这一声南无阿弥陀佛,你念十句(十声)就是“十念”。在《观经》说,“五逆”,最后就这么念十句南无阿弥陀佛,他就念念消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就往生极乐世界

  所以彭际清说,你这个“十念”是十声,临终的时候哪怕你只是念一句,你真正的回心了,彭绍升说真正的回心、忏悔了,用这种不乱的心、清净的心,哪怕只念一句,没有不往生的,佛的本愿力故。这是彭绍升说的,十念、一念,连一念都可以往生。十念,《观经》的例子,“五逆”的人念十句往生了。

  《疏钞》对这个解释很深入,他说是念一句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为什么?因为这时候这个人念佛他已经到了“理一心”。你看,这个“五逆十恶”的人,刚刚要入地狱,可是别人告诉他你念佛,他相信,他念,他这时他念佛就是“理一心”。所以佛法不可思议就是在这,它不是像我们这个要讲资历的,要讲实际的。

  这个事咱们设身处地的体会一下,看那油锅在炸人,惨不忍睹,底下就是我,炸的就是我,我就要进去了,现在有一个方法,念佛,不进去了,到极乐世界,这个人他念的心情是怎么样?他任何什么思想都没有了,头一个他不能进油锅,眼看着就进去现在咱们,离开我们稍远一点我们就醉生梦死,其实就在你旁边。你要真把这个信了之后,你看看,你念念试试。所以他这个“念”就是“理一心”。

  “理一心”是什么?一切放下。一切放下,你本心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性!杂的东西放下,不就是本体显露吗?!所以“一声佛号一声心”,句句是“理一心”,句句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十句就往生,“理一心”的功德!所以渐法、顿法,这个顿法就是如此,这就叫做“顿”。你这悠悠忽忽,你修多少辈子,一辈子修,下辈子再来,接着再多念一点佛。我常常说,那个开水,你还没开,端下来了,明天又煮,煮一万年它也不是开水,从来没开过。你开一回之后,它凉了也叫凉开水,你要开一回所以我们修行的人要开一回,你把水煮开一回,你不开一回总是骗人,实际是骗自己

  “事一心”虽能够灭罪,力量差,要念很多才能灭很少的罪至心念佛就是“理一心”。这个心要是一明朗,妄就是空,所以千年的暗一灯就破了,这个暗室,一千年都是黑暗的,灯一着黑暗就去了,不需要一千年才去,当下就去。所以《观经》的“至心”就是说明“理一心”的心,就是“一心”的功德。这一段我们就说明这“一念的净信”,这个信心的功德,念到“一心”,这个“一心”的功德,“一念”的功德。

  所谓至心”,再解释一遍,我们讲过多少次,就那过河的,后头追兵来了,别的都不想,就想怎么过河,我脱了衣裳还是不脱衣裳,脱了衣裳他又马上追上来怎么办,不脱衣裳在水里怎么办,你想的就是这件事情,怎么渡河,这叫“至心”这么念佛的话,你要始终相续至“十念”,乃至于就是“一念”,都能够得结果。因为这样的“念”是暗合道妙,巧入“无生”,不需要你懂得这些,自然而然你就合乎这个妙道,你很巧的入到无生里头来了

  所以“五逆十恶”临终念佛,“一念”也可以往生,这就显弥陀的不可思议的本愿功德。这是法藏比丘五劫在那思惟,想出一切一切的这些“愿”,度生的方法,我们称为“大愿之王”,而只有这个方法,众生才能出生死轮回。

  尤其是现在,现在还要能闭关多少年,这么去修的人太少了,这么忙、这么乱还要想出生死,求生净土,不可能。称名就离开妄惑,可以入“理一心”。因为你一“契理”的话,一切罪都消灭,那就是地上菩萨,不可思议。

  底下再讨论一个问题,有的人他就听说十念、一念也行,他说那很容易,只要等临终我去念十念,下定决心。这个想法是不行的,你要是平常没有修持,你临终怎么会能念得出十念?临终为什么肯念?《弥陀要解》说,没有平日的功夫,不会有临终的十念或者一念,这都是多少的原因才有这个。

  怎么念?下面这一段,“现前一句所念之佛,亦本超情离见。”你不用再说玄说妙、说这说那,都用不着。

  “只贵信得及。”你真正能相信,这一句就是一切法门,也就是一切咒,就是一切一切的戒律,一切一切的善都在里头。

  “守得稳。”不为外面的邪风牵引。

  “直下念去。”就这么所谓直念去,就这么一句一句这样念。

  “或昼夜十万,或五万、三万。”你看蕅益大师这个数,最少是三万。现在我把它降低了,我说念一万。连一万也不肯念,那就不好办了。这是个真的,我们又想得点结果,又不想用功,换句话说,这就是自己骗自己,没办法。

  “以决定不缺为准。”既然定了之后,就是一天也不能缺。

  “毕此一生。”这一辈子绝不改变。

  “而不得往生者,三世诸佛便为诳语。”如果不得往生,三世诸佛都是诳语。当然这个里头有前提,你是“信愿持名”,你真是正信。你这念的只是想求你气功,现在这个外道他有时候飞,他说你想飞的时候,他们本来也有咒,后来他们就念观世音菩萨的《心经》,“揭谛揭谛”那个咒,比他的咒好,他就念它这个咒,他飞得是快了。但他只能够飞,那个咒的功德他得不到别的,因为他求只求这个。所以这个必须是“信愿持名”,你一定往生。

  他又说,如果要“一心不乱”,也没有别的办法,要用数珠,要用念佛珠。所以有很多人不肯用念佛珠,觉得什么,不知道念佛珠有很大的好处,它能够提醒你。所以说若要佛不离口,先须珠不离手,这都是我们确实做功夫的一些办法。

  “久久纯熟,不念自念。”你要念熟了之后,不需要我现在要来念你才会念,自然而然这种境界很多人有,“不念自念”,真实用功的人都有,但是就是不经常,偶尔出现这种情形,差不多都还有,不念自念;经常那就好了到了这个时候完全是“不念自念”,你记数不记数就没有关系,拿佛珠不拿佛珠都没有关系了。

  如果一上来就要圆融、就要破相,“总是信不深、行不力”。所以道绰说,“若始学者未能破相,但能依相专至”,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你专心至心的去念,你不管它破相不破相,“无不往生”。你不能破相,你水平低一点,但是你真正念的话,你暗合道妙。这就把主要的,这种念得很少而能够往生的功德,由于一念,这是“理一心”,这里做了解释。

  “十念”,刚才一念,每念都是。“十念”有两种,在实际修持中。“十念”有两种:一种就像《弥勒发问经》,我们过去讲过,那是菩萨念法,那样的“十念”凡夫做不到,我们就不说了,以前也讲过。再一种“十念法”,就叫“十念法门”,就十口气,这也说过。这两种都是平时修的。

  再有就是临终你能念十句,乃至于念一句,都能够往生。这就是“住大乘者,以清净心,向无量寿,乃至十念,愿生其国;闻甚深法,即生信解,乃至获得一念净心,发一念心念于彼佛”,这是为因。结果,“此人临命终时,如在梦中,见阿弥陀佛”。

  底下,我们就要解释,“如在梦中”。

  “如在梦中。”因为这是“一心三辈”,所以这个“如在梦中”我也分“三辈”来。这个没有前人可参考,因为前人没有做过这个工作。这个“一心三辈”中当然也有上、中、下“上辈者”是什么样?“上辈者”生死之情早已经尽了,没有什么叫生死了。

  “凡圣体空。”禅宗,“圣凡”的差别没有了。明明都认识到佛是没有来去,明明知道佛没有来去,何以见佛来?!见佛来,佛也是没有来去。

  “了达生死本空,而现往生。”虽然生死都空,还现往生。

  “舍此生彼。”舍掉了咱们这个世界,生到极乐世界,也如同于幻梦,所以说“如梦中”。这就是“一心三辈”中“上辈”的“如在梦中”的解释,无来去而见佛来,无生死而现往生,一切一切都是如同幻梦永明大师说,“建立水月道场,大作梦中佛事”,作一切佛事都是“梦中佛事”,也就是这儿的“如在梦中”。此是“如在梦中”的第一解。

  “中辈”的呢?“中辈”也了达这个世间都是有为法,“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因此对于这个世间的一切有为毫无留恋,什么妻儿子女全无留恋,看到这种临死的爱别离苦,“如在梦中”、“一切有为法,如梦如幻,”这“一心三辈”的中辈。

  第三种就上次那个解释,“彷佛似梦”。因为水平不大够,这个时候看见佛来,这个心不十分明朗,有点恍惚,“如同梦中”。所以这个“如同梦中”,这种就低了,这是“一心三辈”中的“下辈”。

  如果没有慈老这个科判,这种做成三种解释,胆量还不见得够。因为他有了“一心三辈”,你必然要对于“如同梦中”应该有三种不同。

  “定生彼国,得不退转。”所以咱们这里头讲了两种往生:一个是“三辈往生”,一个是“一心三辈”这个里头,前头“三辈往生”的,“皆由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这是本经的“宗”;后头,“一念净信,一念往生,皆由一念”。“一念”是什么?是“实相”。前头的往生合为本经之“宗”,所以往生。现在我们这“一念净信,一念往生”,这样而往生的,“一念”是什么?“一念”是“实相”。

  “实相”大家忘了吗?“实相”是本经的什么?本经的“体”,“本经以实相为体”,一上来概要就讲“实相为体”。这“一念”的净心,所以“念”的这个时候就都是“理”,这是“一念不二”的净心。 

下载 下载 下载
0
  [最新报道]  
· (新版汇总)2014净土大经科注(001-100集)
· 净空老法师读诵《无量寿经》视频
· 黄念祖老居士:《无量寿经》讲记 第六集
· 黄念祖老居士:《无量寿经》讲记 第十六集
· “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是《无量寿经》的最好的学习方法
  [相关报道]  
 

净宗经教网站(佛陀教育)e-mail: fotuojiaoyu@qq.com 建站日:2014.1.1 三宝弟子恭制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6855号-1 最佳浏览建议:IE 6.0以上浏览器 萤幕解析度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