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佛陀教育-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439集
 
  ·首 页 ·净宗经论 ·净宗祖师 ·佛陀教育 ·净土释疑 ·辅助修学 ·传统文化 ·请佛住世 ·播经供养 ·网立牌位 ·圣号圣像 ·体会分享 ·下载专区 ·网站留言
共修系统 帐号: 密码: 登录 密码找回 注册
          >搜索          
  学佛入门
· 如何学佛
· 认识佛教
· 净业三福
· 三皈五戒
  学佛基础
· 弟子规
· 太上感应篇
· 十善业道经
· 了凡四训
· 沙弥律仪
· 地藏经
· 地藏经玄义
·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 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
  五经一论
· 阿弥陀经
· 无量寿经
· 观无量寿佛经
· 普贤行愿品
·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 往生论
· 金刚经
  一门深入
· 一门深入重要性
· 师承的重要性
· 专修专弘

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439集

来源: 净宗经教网 录入时间:2017-05-25 10:22:43
关键字:佛陀教育,唵阿吽,身口意,佛陀教育,究竟教育,教育,三身,一门深入,夹杂,宗教教育,密宗,四大活佛
【 点击数:1202 】 【字体: 】 【 收藏 】【 打印

 

 

净空法师  2017年5月20日 讲于 英国

点击此处观看视频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

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佛陀的终极目标教众生回归“法身”,佛陀教育就圆满了

 

  请看《大经科注》第九百八十七页从第四行看起。

  【科】辛六、佛教拔苦获安。

  请看经文:

  【经】我哀汝等。甚于父母念子。我于此世作佛。以善攻恶。拔生死之苦。令获五德。升无为之安。

  这一段经文一共七句,字字是真实,没有丝毫虚妄。

  我们看念老的注解:

  【解】甚于父母念子。

  为什么?只有佛陀对于宇宙人生一切万物完全明白了、看清楚了,原本是“一体”,现在还是“一体”,往后永远是“一体”。菩萨虽然知道,没有佛陀那么彻底,所以佛菩萨的爱是真爱,父母之爱这里头有情,不一样,这个爱不平等。你是他的儿子,他念你、爱你;不是他的儿子他就不念你、也不爱你了。佛知道,不但整个宇宙万事万物是一不是二。

  “一”是说什么?“一体”,都是真心变现的佛家讲三身——“法身;应身;报身”人人都具足,只是不能现前。六道凡夫“法身”完全迷了,不知道自己有“法身”,不知道自己有“报身”,只知道现在这个身;现在的身是“应化身”、“应身”,六道凡夫。我们并没有舍弃,佛陀的教诲、终极的目标就是教我们回归“法身”,佛陀的教育就圆满了回归“法身”就是证得究竟圆满的佛果。菩萨证得“法身”不圆满,一定到成佛才究竟圆满。

  佛家常讲的“三身”,“三身”是一体,都是“法身”变现出来的。所以从“法身”讲平等,“法身”是真心,“法身”是真爱。真爱里头没有情,凡夫爱里头有情,于是这个“爱”就变质了。这是我们要知道,才晓得经文里头这个“甚”,“甚”字多么重要!

  “甚于父母念子。”我们几个人能听懂?!真听懂了我们就会像佛一样的爱一切众生,这个“爱”超过六道、十法界里面的“爱”,里面的慈悲超过,为什么?用真心。六道完全用妄心,十法界里面用真心不纯,还有妄念夹杂在里面,唯独到证得究竟圆满报身跟佛就一样了。

  念老的注解里头告诉我们:“甚于父母念子。”

  【解】《会疏》曰,父母限一世,佛于无量劫;父母不平等,佛常平等;父母恶(厌恶)不孝,佛愍恶逆。

  佛不会。为什么还有好恶之心?有情执。佛的情执断掉了,所以佛的爱是平等的,是没有掺杂妄想、杂念,没有分别、执着,这就平等了;父母的爱不平等,所以说为什么佛超过父母。佛对于造作罪业的众生怜悯他,为什么?佛知道这个造作罪业的众生,甚至于堕落到三途地狱,跟佛是同一个法身,“十方三世佛”,佛如是,一切万物无不如是,“共同一法身”。我们不知道,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地方。

  众生的根性千差万别,有利根,可以从这里就入门,豁然大悟,他就证果了。我们为什么证不了果?习气太重了。无量劫在六道轮回里头流转,染上严重的习气佛告诉我们,我们看明白了、听明白了,就是改不过来,原因在此地。改过来了那就转凡成圣。阿罗汉转过来了,功行不够深,虽转过来了还带着严重的习气,这严重的习气对他有没有造成障碍?有。所以他还要修行,修什么?把这些严重的习气“看破”、“放下”,他才能提升。阿罗汉提升就是辟支佛;辟支佛再提升就是菩萨;菩萨证得圆满叫成佛。

  【解】父母养色身,佛于内心,故云“甚于”。

  我们从小长大在十几岁之前父母养我们;佛养我们内心,这个心是真心,不是妄心。妄心是有思想、有分别、有执着;真心离念,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真心就现前。因为“真实心中”没有妄想、分别、执着。所以我们修行八万四千法门没有例外的,“六根”在“六尘”境界接触的时候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这就是修行无论用什么手段,通常讲“止观”,这是一般大乘里面对于用功的一个说法,实在讲就是断恶修善。

  “修善”不着修善的相,不能把“修善”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就错了、迷了。为什么?“自性清净心”中“一法不立”,因为法身不是物质;不但不是物质,也没有我们平常讲的起心动念没有起心动念,更没有分别执着,对外面境界看得清楚、听得清楚,这是“自性”的本能,就是六祖所说的“本自具足”,他开悟的时候第三句说,“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具足什么?第一个无量智慧,无量德能,无量相好。我们从哪个地方去看它?从《无量寿经》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所讲的“依报”十七种庄严,再加上“正报”,总共是二十九种庄严,这些是“本自具足”,不是从外来的,只要见性,它就会现前。在什么条件之下现前?现前要有缘,所以佛家讲“因缘生法”,“因”是自性本有,是性德;“缘”就是现相现什么相?现十法界依正庄严之相,虽现,不能说它有;不现,不能说它无。为什么?“有、无”是执着,执着是迷。妄想,分别,执着统统放下,这就是用真心。我们用真心怎么用法?这用真心。真心充满了智慧,真心里面没有染污、没有造作,一切随顺自然。所以佛菩萨的爱是真爱。

  【解】父母养色身,佛于内心。故云‘甚于’。

  这底下讲的:

  【解】意谓佛以平等大慈,于无量劫,养我慧命,远非父母所能及。故云“甚于父母”也。

  这真的,这不是假的。

 

究竟圆满、无比殊胜的教育无过于佛陀教育

 

  【解】“此世”指此五浊恶世。

  释迦牟尼佛成佛的那个时代,距离我们二千五百年,中国人说三千年。

  “‘此世’指此五浊恶世”。这个社会不安定,动荡的社会人心不正常。正常的标准,古圣先贤给我们说的,“五伦”、“五常”、“四维”、“八德”,这是正常的,那是自性里头本来有的。我们有没有?当然有。有,为什么遭这个难?虽有,不起作用起作用的是什么?起作用的是妄心,杀、盗、淫、妄、愚痴。善恶没有能力辨别叫“痴”,愚痴。怀疑,对圣贤的教诲存疑,不相信,当然他更不会去学习。

  世间讲教育,究竟圆满的教育、无比殊胜的教育无过于佛陀佛陀的教育点点滴滴,你只要抓到一点一滴,都能帮助你了生死,出三界,这是真的。哪一点哪一滴?这就是经教里常讲的八万四千法门,任何一点一滴,只要掌握住“一”。“一”就不夹杂,不夹杂功夫就得力。

 

为什么讲“一门深入”?

 

  所以,为什么讲“一门深入”?我们从房子外面,要进入到里面来,只能从一门进去,从两个门你就进不来了。门再多,也只有一门就入了,二门、三门入不进去这个道理浅显,我们能够理解,那就是“一门”是真的;门多了,我们的心就乱了一门,心是定的;两门以上就怀疑了,就产生障碍。道理在此地。

  “浊恶”,五浊恶世。我们初学佛的时候读到这个经文,会感觉到释迦牟尼佛经上说的这些话好像太过分了一点,这世界还不错嘛!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学佛六十六年,六十年前那个时候社会比现在好,在中国讲“一甲子”,“一甲子”是六十年。上面六十年比这个六十年好,社会风气好,人与人当中相处得好。现在跟六十年前比,比不上了。现在相信佛说的“五浊恶世”,好像佛说这个经,是对现在人说的、是对我们今天人说的。我们要问:佛怎么知道?我们六十年前、六十年后不知道,释迦牟尼佛有本事知道。三千年前以后的社会,二千五百年前以后的社会,好像他看到了,让我们不能不佩服。

 

“唵、阿、吽”就是“十善”,统摄一切戒律

 

  【解】“以善攻恶”。佛说善法,降化众生之恶。以消五痛。以灭五烧。

  佛法里头总的来说,简单明了,“十善”、“十恶”。我们学佛的同学常常看到佛像,特别是画的佛像,画的佛像佛头上有个大圆光,通常在圆光的上面顶上写了三个字,这三个字多半是梵文写的;也有藏文写的;中文写的有,不多。这三个字念唵(ōng)、阿(ā)、吽(hōng)”,这三个字代表什么?就是“十善业”——“身、口、意”

  “身”:“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

  “口”,“不妄语”;“不两舌”,“两舌”是挑拨是非;“不绮语”,“绮语”是花言巧语,讲话不是真的,骗人的;“不恶口”,恶口,说话很难听。所以“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口”四善。口业,造口业,六道众生天天在造,无法避免,说了四条。

  “意”说了三条,“意”是起心动念:“不贪,不嗔,不痴”。

  十善”统摄一切戒律,戒律是帮助人断恶修善的最简单就是“十善”、“十恶”,“十善”的反面是“十恶”,“十恶”的反面是“十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身”善。“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言”善、“口”善。“不贪,不嗔,不痴”,“意”善,你的心善。“十善”到圆满就成佛了,所以佛顶上这三个字意思很深

  什么是佛法?“唵(ōng)、阿(ā)、吽(hōng)”就是佛法所以佛说善法目的,降伏化解众生的恶念、恶口、恶行,“十恶”“十善”是性德,自性本具的;“十恶”是烦恼,是迷惑。从“无明”里头,“无明”就是愚痴,这里面变现出来的。我们对初学的人,老师教初学的人从哪里教起?就从“断十恶”学起,好懂!

 

酒在中药里做药引治病不“犯戒”,叫“开戒”

点击此处观看视频

 

  【解】佛说善法。降化众生之恶。以消五痛。以灭五烧。“恶”即指五恶。“五德”指五善。令行五善去五恶,背尘合觉。

  这把因果都说出来了。“五恶”是什么?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叫“五戒”“五戒”,入佛门必须要遵守的这五桩事情,前面四桩叫“性罪”,它本身就是罪恶。酒本身不是罪恶,所以它叫“遮罪”,性质不相同。

  酒为什么列在这里?酒醉乱性,就是这么个道理,所以佛禁止学生饮酒。不要被酒迷了,我们看到许许多多犯罪的案例,都是酒后造出的恶业。他不饮酒的时候他头脑清醒,有时候他能够把烦恼伏住,可是酒醉伏不住了,有些很小的事情微不足道,酒醉之后变成大事,演变成杀人放火,所以佛把酒列入重戒。

  酒的开缘很多,特别是中药里头,不少的中药是以酒做药引。可不可以用?可以用,用作药引治病行,这个不叫“犯戒”,这叫“开戒”

  在特殊的状况之下,要用智慧来决断我怎么做法。所以每一条戒都是活的,都不是死板的,不同的状况之下有不同的解释。“持”、“犯”,什么叫持戒、什么叫犯戒,要搞清楚、搞明白,条条戒都有开缘,开戒不叫犯戒,对自己有利益,对众生有利益

  例子很多,经典里头有说,祖师大德在注疏里面引用的也很多,这些对我们初学要有正确的认识,才不至于犯过事。譬如说经典上告诉我们,佛经上有这个例子,一个猎人追一个猎物,小动物,小动物跑了,追到三叉路口不知道它跑哪里去了,正好这里有个人,他就问他:我刚才追的小动物看到没有?看到了。跑到哪边去了?持戒的人就随便指一下,它跑那边去了。指相反的反向,这不是打忘语骗他吗?是的,这叫“开缘”,这时你要引开如果你讲实话,它把这个小动物捕获,小动物被杀了,他造了杀业,小动物丢了命,结了冤仇。因为你没有妄语,你说真话。这个时候就要骗他,骗他,救了小动物的命,也救了这个猎人不杀生。

  天不杀生,这要智慧,不能说这个地方我要持戒,“不妄语”。你“不妄语”,你就害了众生的命。所以每一条戒都是活的。

  持戒也不容易,一般同修“五戒”、“十善”决定要遵守,“五戒”跟“十善”,就是“十善业”里头没有酒,“五戒”里头有酒。“十善”加上“五戒”就圆满了,这是戒律的总纲领,我们要遵守

  学佛从持戒入门,“戒定慧三学”。为什么要持戒?目的是得“定”。为什么要得“定”?“定”开智慧学佛是求开智慧,不求其他。智慧开了,世出世间一切法通达明了,是这么回事情。

 

密宗四大喇嘛:西藏达赖、班禅;内蒙古章嘉;外蒙古哲布尊丹巴

 

  戒律非常重要!我年轻的时候闻佛法进入佛门,是方东美先生教我的。他不是居士,他不是出家人,他是一位哲学家。我认识他那个时候,他是台湾大学哲学系的系主任,我跟他学哲学,他在《哲学概论》最后一个单元讲佛经哲学,所以他就没有给我讲“戒定慧”,没有给我讲“六波罗蜜”、“戒定慧三学”、“六度”、“十波罗蜜”,章嘉大师告诉我的(这是个佛门大德,是过去元、明、清三代藏传的大德——四大喇嘛,大家都晓得达赖、班禅,西藏的;还有外蒙古的哲布尊丹巴;内蒙古章嘉,四大活佛)他教我入门:戒律很重要!

  我们年轻的时候,重视在学术、在经教,对于戒律往往就疏忽了。他说法有善巧,我跟他三年,他老人家过世往生了。我们有一些人,甘珠活佛带头,在火化场搭了两个帐篷,我在帐篷守了三天三夜,甘珠他们是一个星期。我认真地反省:我跟老师三年,老师教我些什么?我学到些什么?这印象最深的就这句话“戒律很重要”。这句话章嘉大师大概给我说了几十遍,他说话非常有善巧,什么时候说?我每个星期去见他一次,我离开的时候,他老人家会送我到门口,送到门口的时候告诉我一句话“戒律很重要”,轻描淡写。我们也没把它当作一回事情,这一反省,这句话的印象最深。所以我对戒律上下一点功夫,是大师过世之后。

  戒律”是什么?“戒律”是把经典落实经教学了,学了没去做,这不行,没用处;一定要做到。从哪里做起?刚才讲的“五戒”、“十善”,对自己要非常严格才能产生效果。

  所以以后我在美国有一段时间,那个时候是到处流浪,每年总是美国、加拿大要转两圈,十几个城市都有同学、同修,跟他们见见面,学习经教。成立“净宗学会”,当年我在的时候有三十多个学会,现在可能只剩下十个。我提出“戒律五科”,我们修净土的人必须要学

 

不能“孝顺父母、尊师重道”,老师再高明没办法教你

 

  第一科,“净业三福”。这东西不能太多,太多、太杂了记不住,那就用不上。要好好记住,时时刻刻,起心动念对照一下有没有违背。

  “净业三福”第一福、第一句就是“孝养父母”;第二句,“奉事师长”,它跟咱们中国传统文化完全相同。第一句“孝亲”,第二句是“尊师”,“尊师”则“重道”,“重道”才“尊师”。不能“孝顺父母”、不能够“尊师重道”,老师再高明,没有办法教你,为什么?你不能吸收,老师给你说的,右耳进去左耳出去了,所以老师不教了。

  真正好老师教什么?孝子。懂得尊重老师、尊师重道,老师就教你。我遇到三个老师,都是这条件亲近。

  那时候生活清苦,对老师一分钱的供养都没有,老师真正教我,我们感恩!

  老师不在了,我们上课,我们在一起学习,老师的照片都在上面,没有离开老师,就像老师看着我们一样,跟当年时候一样。这也是告诉现代的年轻人,要懂得“尊师重道”,要懂得“孝顺父母”“孝敬”是传统文化的大根大本,没有“孝敬”两个字,传统文化就灭亡了、就没有了,不能不知道。

 

不落实“净宗五科”,你学的是佛学的知识,佛法的受用你没得到

 

  经的末后讲这“五德”:

  【令获五德,升无为之安】

  “常乐我净”,这是“无为之安”。“有为”你就有顾虑、就有牵挂;“为而无为”,“断恶”我做了,做完了不放在心上,若无其事修善、行善我做了,也若无其事,不放在心上,心永远保持“清净、平等”。

  清净、平等”就“觉”、就不迷;心只要有东西,不管是善是恶,都扰乱你,都让你得不到“清净”、得不到“平等”,那你的智慧就透不出来,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

  所以我教同学的时候,从“净业三福”下手,后面“六和敬”,我们大家共同住在一起修学,家和万事兴学校亦如此,学校老师、同学所有的职工人员都能够和睦相处,这个学校决定兴旺;如果有怀疑、有意见,不同的意见,个个执着不放,彼此互相批评,慢慢变成斗争,这个道场就完了,这个学校不会长久。

  我们不能不知道“六和”重要!六和”之后深入“三学”(“戒定慧三学”),菩萨的“六波罗蜜”。“三学”对自己,“六度”是对大众,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最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我们要把这个落实,这才能“升无为之安”。

  不能落实这“五科”,你学的是佛学的知识,佛学的精华你没有得到,佛法的受用——离苦得乐的受用,你没有得到,真实的利益失掉了要真实的利益,那“戒、定、慧”给你真实利益。这五科重要!

  这“五科”都是释迦牟尼佛说的,我们是精华里头再提取精华,精华之精华,这五科容易!不会忘掉,一切时一切处认真学习得佛法殊胜的利益,个人一生幸福快乐,就是《大学》里头讲的“修身”。用佛法帮助儒,用儒帮助佛,跟儒、跟佛所说的同样的理论、同样的方法。佛法的效果无比殊胜,这是我们为什么要学佛,道理就在此地。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 

 

佛陀教育网学佛共修系统】给初学者提供帮助

 

  很多初入佛门的善男信女对学佛很茫然,不知道如何下手;还有很多人认为信佛就是去寺院烧香、拜佛求神仙保佑;或者认为经忏法会就是信佛。这是错误的想法。

  佛教是教育,佛教不是经忏法会。真正的学佛必须学佛经,用佛陀的教诲指导我们的人生,这就是“依教奉行”。学佛能改变命运,进入佛门读的一本书是《了凡四训》,这是改善命运的榜样。

  佛陀教育网学佛共修系统,给初学佛者提供如里如法修学的修行平台;同时发现、挖掘真正的学佛人,有机会面对面分享和探讨学佛体会。

  我们的学佛共修系统,是按照净空老法师倡导的教学理念学佛的,是当前正确的学佛方法。现在学佛人很多,学歪、学偏、学邪的占百分之八十多,真正掌握正确的学佛方法的,不到百分之二十。只要按照这个修学次第学佛,不会学歪、学偏和学邪。

  当代高僧大德——净空法师,年已九旬,为了世界和平、国家富强和人民的安乐,每日讲经不辍。听净空老法师讲经,力行净空老法师讲经,一定能改变你人生的命运、能提高你人生的质量。

  在学佛共修系统里一块跟着净空老法师学佛,我们就是同参道友;我们不是老师,但我们有信心做好共修的教练。欢迎有缘人的加入!

  打开佛陀教育网(www.foxdwedu.com),在首页左上侧“点击加入”,然后一步步跟着提示注册。首页右下侧有修学体会分享,是发布共修系统里同修的学佛体会文章,欢迎您阅读、参考!

     净宗经教网(佛陀教育网)手机版的APP已经设计完成。这次设计的手机版APP有两个系统:安卓系统,苹果系统。

     打开APP首页,点击右上角“+”,根据你的学习情况来“编辑”自己的学习内容在首页。试一试,很方便的!

     已经在共修系统注册的学员,也可以在手机APP上用手机号登陆。

     苹果系统APP下载地址:打开苹果手机的“app store”,输入“净宗经教网”后,就能下载了。

     安卓系统APP有两个下载地址:

     (1)http://sj.qq.com/myapp/search.htm?kw=%E5%87%80%E5%AE%97%E7%BB%8F%E6%95%99

     (2)http://zhushou.360.cn/detail/index/soft_id/3508489 

      【净土释疑网微信号:amtbedu。  净土释疑网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如下:

  邮箱:foxdw_01@163.com

0
  [最新报道]  
· (新版汇总)2014净土大经科注(001-100集)
· 净空老法师读诵《无量寿经》视频
· 黄念祖老居士:《无量寿经》讲记 第六集
· 黄念祖老居士:《无量寿经》讲记 第十六集
· “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是《无量寿经》的最好的学习方法
  [相关报道]  
 

净宗经教网站(佛陀教育)e-mail: fotuojiaoyu@qq.com 建站日:2014.1.1 三宝弟子恭制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6855号-1 最佳浏览建议:IE 6.0以上浏览器 萤幕解析度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