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佛陀教育-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330集
 
  ·首 页 ·净宗经论 ·净宗祖师 ·佛陀教育 ·净土释疑 ·辅助修学 ·传统文化 ·请佛住世 ·播经供养 ·网立牌位 ·圣号圣像 ·体会分享 ·下载专区 ·网站留言
共修系统 帐号: 密码: 登录 密码找回 注册
          >搜索          
  学佛入门
· 如何学佛
· 认识佛教
· 净业三福
· 三皈五戒
  学佛基础
· 弟子规
· 太上感应篇
· 十善业道经
· 了凡四训
· 沙弥律仪
· 地藏经
· 地藏经玄义
·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 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
  五经一论
· 阿弥陀经
· 无量寿经
· 观无量寿佛经
· 普贤行愿品
·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 往生论
· 金刚经
  一门深入
· 一门深入重要性
· 师承的重要性
· 专修专弘

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330集

来源: 净宗经教网 录入时间:2016-06-03 17:36:57
关键字:全体,宇宙,得力十念,五愿,本愿,实相,真心,一心,文明,培养人才,回家,换衣服
【 点击数:1060 】 【字体: 】 【 收藏 】【 打印

 

 

净空法师  2016年5月11日 讲于 香港

 

 点击此处观看视频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

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从“清净、平等、觉"里面看学佛能不能得无比殊胜的利益

 

  请看《大经科注》第七百八十二页,我们从第一行看起。

  【解】“乃至十念”。乃至者,从多向少而言,如云下至。如上之信愿持名归向净土,下至仅得十念相续,亦定生彼国。

  这个“定”字很重要,语气非常肯定,念佛人下至十念都决定得生。

  【解】此之十念包括㈠平时与㈡临时。

  “临终”这个更重要了。平时是对于一些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念佛,采取十念法,也行。不过这个十念是很有讲究的。我们看下面的注解。

  【解】㈠至于平时十念,亦有两种:一者,如前引《弥勒发问经》中佛说之十念,不杂结使,

  这个条件很难。结使”是什么?一般经上所讲的“见思烦恼”,这叫“结使”。这不是凡人能做得到的。这底下给我们解释。

  【解】是乃菩萨念,而非凡夫念。

  菩萨、阿罗汉以上见思烦恼断了,就是“见惑”跟“思惑”,小乘人断的,各有五种,就是五大类。

  “见惑”里面五种:

  第一个,“身见”。你看看六道凡夫,哪一个人不是把身体看作“我”,对这个“我”非常执着,叫“身见”。这五种见,这个“见”都是错误的,错认了,假的,这不是真的。

  第二种,“边见”,“边”是两边,我们一般讲对立,相对的两边。譬如迷、悟是两边,邪、正是两边,是、非是两边,人、我是两边,两边,对立了。

  佛为什么叫我们要把“边见”放下?“边见”放下,没有对立,这就对了。为什么?对立是错误的。实在讲,大乘教里讲得很好,两边都不可得,就对了;两边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要把它放弃掉,这个错误的见解。

  第三种,“见取见”。第四种,“戒取见”。这两种中国人常把它合在一起,叫“成见”,某人成见很深,成见就是这两种。在因上的“成见”叫“戒取见”,在果上的成见叫“见取见”,它有因果。因果也不是真的,也是假的。

  最后一种叫“邪见”。不属于上面所说的这个四种,其他所有错误的看法,这个“见”是我们的看法,“思”是我们的想法,六道凡夫看法错了,看错了,想也是想错了。

  “思”里面也讲了五种——贪嗔痴慢疑,这个五种。这五种哪个没有?六道凡夫人人都有;纵然到天道,天上也有,比我们淡一点,还是有,色界天有,无色界天他也有,只是在无色界天、色界天他能把它伏住,没断。如果见烦恼断了,前面讲的五种“见惑”断了,证小乘须陀洹果,“见惑”,“思惑”要是断了,贪嗔痴慢疑断了,证阿罗汉果,小乘人所作证的。

  “见思烦恼”:五种“见烦恼”;贪嗔痴慢疑,“思烦恼”。我们每一天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离不开这十种,这叫“结使”。

  《弥勒发问经》里面所说的“十念”,这个“十念”是清净的十念、是平等的十念,不夹杂见思烦恼的十念。那我们就知道,“不杂结使”,阿罗汉以上证得阿罗汉果,是刚刚把“结使”放下了。我们一定会联想,烦恼还有习气,习气放不下,没有那么容易,习气要是放下了,他就不叫“阿罗汉”了,佛经称他为“辟支佛”,缘觉,缘觉比阿罗汉高一等。阿罗汉见思烦恼断了,习气没断;辟支佛见思烦恼断了,习气也断了。

  他要修什么?他要修菩萨法。菩萨法,是从阿罗汉向上提升的。“尘沙烦恼”,“尘沙”是形容它多,烦恼太多太多了,叫“尘沙烦恼”。这里头善恶统统包括在里头,起心动念都是烦恼。所以菩萨要在这下功夫,修什么?修平等心。我们经题上讲的“清净、平等、觉”,“清净”是“见思烦恼”断了,得清净心;“平等”是不分别,分别就不平等,分别没有了。染污是“见思”,“见思”断了,清净心现前;分别断了,不再分别,不再分别就平等了。菩萨修的,三贤菩萨,平等就归一,“一”里头平等,“二”就不平等,这些概念非常重要。

  我学佛能不能得到佛教导我们无比殊胜的利益,从哪里看?就从“清净、平等、觉”里面看,你的心清不清净,有没有染污

  什么是“染污”?眼见色起分别,这个我喜欢,那个我不喜欢。“分别”就是“尘沙烦恼”,喜欢不喜欢是“见思烦恼”。你看看,眼睛一见,见的时候起心动念,起心动念是“无明烦恼”;起心动念接着就分别,“尘沙烦恼”;又起了爱欲,或者是爱憎,喜欢的、不喜欢的、讨厌它,烦恼全起来了。

  大乘菩萨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起心、不动念,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没有起心动念,这完全用真心,这是自性见,清清楚楚,明明了了,叫“了别”,它不是分别,“了别”,“了别”是般若智慧,“分别”是贪嗔痴慢疑,是落在这个里头,喜欢的,你贪爱它;不喜欢的你嗔恨它,他起这种念头。

 

要把身体看作一件衣服一样,“生死”就是换衣服

 

  所以佛教导我们首先要看破。看破是什么意思?对于事实真相完全明了,不迷惑,这叫看破事实真相是什么?事实真相是“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是事实真相《般若经》上说的,“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这个“一切相”包括“实相”在内。“实相”是真相,不生不灭,净宗称它作“常寂光”。它有没有相?它没有相,了不可得,它能现一切相,所以“心现识变”,它现的一切相叫“实相”;通过分别现的相,叫假相,幻相

  《华严经》上告诉我们,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境界是“心现识变”,“唯心所现”是真相。真相通过阿赖耶变了,阿赖耶是“能变”,六尘境界是“所变”,就是阿赖耶的相分、见分,阿赖耶迷了。

  为什么叫“阿赖耶”?起心动念是阿赖耶,不起心、不动念就转阿赖耶为“大圆镜智”,“转识成智”。你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就起心动念,完了,就迷了,无明起来了,起心动念是无明。

  明”是什么?就这个字的意思就明白了,“无”是没有,“明”是明白,明白没有了就迷了就这个意思,用一个字说——“迷”;不迷?不迷是明,明了,这个里头非常微细。

  真正用功的人、真正修菩萨道的人,功夫用在哪里?用在见色闻声,用在这个地方,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就是我们修行地方怎么修?从浅到深,首先不执着,于一切法都不执着,于身也不执着,知道什么?知道身是假的,知道身不是“我”,身是“我所有的”,像衣服一样,衣服不是我的身,是“我所有的”,叫“我所”,不是叫“我有”,“我所有”。

  把身体看作一件衣服一样,“生死”就是换衣服,衣服脏了换一件,这个身体用了几十年,不好用了,换一个。换的时候自己做不了主,谁做主?业力做主,这个麻烦大了

  业力”是什么?起心动念、分别执着它来做主。你的心、你的言语、你的行为善,与“三皈”、“五戒”、“十善”相应,你的这个身就换得好,三善道;如果你的身行不善、思想不善、言语不善、行为不善,三恶道自己做不了主,业力做主,善业感三善道,恶业感三恶道,没有一个是例外的。

  小乘圣者,刚才说的,小乘初果,最小、最低的果位,我们不能轻视,圣人、小小圣人,为什么?他五种见惑断了,永远不会退转到凡夫地,所以叫他作“圣人”,他证得三不退里头的“位不退”。虽然他没有出六道轮回,还在六道里头,六次生死他就证阿罗汉果,脱离轮回。所以他在这里头不退,寿命长短不一样,人间的寿命短,天上的寿命长,他住在哪里?住在天上,也有住在人间,但是他们“身见”、“边见”、“见取戒”、“戒取”、“邪见”都没有了,正知正见,小乘人。

 

“住大乘者”,心量大、有智慧、有慈悲心,自度度他

 

这个并不可贵,可贵的是大乘,前面讲的末后这一段“住大乘者”,这一句了不起。

  乘,心量大,有智慧,有慈悲心,不但要自度,还要度一切众生,起心动念不离“戒定慧”

  我们今天念了阿弥陀佛,这一句阿弥陀佛包括“三聚净戒”,又包括宗门千七百条公案,禅定、教下,大乘八万四千法门,一句佛号“戒定慧”具足。

  住大乘者”不容易,在净宗个个都是“住大乘者”,为什么?他起心动念念阿弥陀佛,这一句名号,把“戒定慧”三学全包了,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也全包了,显教、密教、宗门、教下,没有一法不包括。佛号功德不可思议,佛号功德无与伦比,没有一样能比得

  所以“住大乘者”是菩萨念,常常念这句佛号的人,是菩萨念。怎么念?分秒必争,从早到晚,念念都不离开阿弥陀佛,就对了。为什么?决定往生,往生决定成佛,成佛决定度众生,像阿弥陀佛一样。

  我有理由相信,那些念佛往生极乐世界的人成佛了,他到哪里去?他还住极乐世界,感阿弥陀佛的大恩大德,永远依靠阿弥陀佛,像小孩依父母一样,不离开。阿弥陀佛是法性土,法性土是无量无边,没有极限,不像地球、银河系还有边际。极乐世界广没有边,真的是“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它是圆满的自性,找不到边际的;而且真的,在一粒微尘里面有圆满的自性,就是有圆满的法界,极乐世界在不在?在。

  现代量子力学家为我们证明了,是真的,不是假的,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往生极乐世界真的是回老家了,你会非常爱这个老家这个“爱”不是烦恼,不是“喜怒哀乐”里面的“爱”是自性里本来具足的“爱”,本有的,是性德。自性有圆满的智慧,圆满的德能,德能里面第一条就是“爱”,佛法叫“慈悲”,佛不用“爱”这个字,因为“爱”里头怕人搞错了,这里头有情、有执。“慈悲”呢?这个里面是智慧,没有情执,没有烦恼,连烦恼的根都找不到,不一样。

  我们爱自己、爱人类、爱众生,都是用的真心,不是用的妄心,这就对了,这叫“菩萨行”。这个心来念佛叫“菩萨念”,不是“凡夫念”,是乃菩萨,而非凡夫念,我们要知道。

  我们今天,老老实实就这一句佛号,这一句佛号里头不夹杂妄想、不夹杂念头,就是“菩萨念”。不夹杂妄想是无明放下了;不夹杂邪念,无论什么念头都不要放在心上,心上只有阿弥陀佛,“尘沙”、“见思”没有了,这人是菩萨,大乘菩萨,不是二乘,当然不是凡夫。

 

智慧、功德向内求,不向外求;内求是圆满的,外面怎么修都不圆满

 

  【解】本经所云“以清净心,向无量寿,乃至十念”,

  最重要的就是“清净心”,“清净心”要跟“无量寿”结合起来,这个“无量寿”就是愿生净土、愿见弥陀,这个“愿”要念念相续,不能中断。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场所念这句佛号,用什么心念?用向无量寿心,用这个心。这个心是“清净心”,为什么?里面没有夹杂妄想,没有夹杂,愿生西方极乐世界,愿见本师阿弥陀佛!问我们有什么“愿”?就这两个“愿”。往生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一切都圆满了,绝不能夹杂别的念头,夹杂别的念头就是六道轮回,出不去。

   “乃至十念”,这就是讲即使是下下等,只有十念也行,这是真念佛,真心念佛。

  【解】即以脱尽淫、怒、痴之三毒,具成就三明之智德。

  “脱尽”,这一句里头最重要就是“尽”,一丝毫都没有了。“淫、怒、痴”就是“贪、嗔、痴”。三毒烦恼放下了,彻底放下了,没有丝毫念头了,统统放下了。

  放下“贪、嗔、痴”,就成就了“三明六通”这是什么?自性本具的智慧现前了。我们前面所说的“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自性里头无量的智慧统统现前,无量的德能也现前,就是所说的功德,无量无边的功德。只说“德”不说“功”,不需要修,是自性本具的,一个“智”、一个“德”,无量无边。所以智慧、功德向内求,不向外求,内求是圆满的,外面怎么修都不圆满一切向内好,不向外

  三明”是天眼、宿命、漏尽完全恢复了,这里面的障碍统统放干净了

 

妄心持名念佛不能往生

 

  【解】以如是之心,而持佛名号,如是念佛,功德难思。

  所以,念佛说来说去,还说的这个心,真心、妄心。妄心持名不能往生,为什么?极乐世界是净土,你心不清净,念阿弥陀佛去不了这一句佛号对我们来说,是帮助我们恢复清净心的,心净则佛土净。极乐世界从哪里来的?清净心所现的。我们这个世界从哪里来的?从五欲六尘里头变现的,跟“七情五欲”同一个意思。五欲六尘、七情五欲,从这变现出来的,我们起心动念没离开,言语造作也没离开,难!

  大乘教里佛怎么教我们的?教我们“正念”不能间断。净宗的“正念”就是一句佛号,不能间断,烦恼不能夹杂,统统放下

  烦恼是什么?七情五欲

  “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这七情。

  “五欲”就是最后这个“欲”,“欲”又分作五——财、色、名、食、睡

  六道凡夫都是生活在生生世世都在七情五欲之中,这里头有善恶,善感三善道,恶则感三恶道,永远不能出离。我们在这六道里住多久了?无量劫。我们在这过了无量劫,生生世世在这个里头轮转,苦不堪言。

  地狱不能去,不但讲地狱,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三途——饿鬼、地狱、畜生。“三途一堕五千劫”,掉下去了,什么时候再出头,再又转上来?五千劫。不是万年,是论“劫”数算。五千劫,怎么得了!这些话不是佛吓唬我们的、不是佛骗我们的,我们这样想,我们就全错了。佛所说的话、菩萨说的话句句真实;包括阿罗汉所说的,阿罗汉不妄语,真的,不是假的。

  你要晓得这些,把这个东西搞清楚、搞明白了,你的出离心生出来了,“这六道不能待,赶快走”,你会有这个想头。这个念头好,这个念头决定帮助你往生极乐世界。

  在这个世间日常生活当中用什么态度?逢场作戏,可不能当真,没有一样是真实的,都是假的。“一切法”,一切善法、一切恶法都叫“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所以一句佛号里头不掺杂一切法,一切法放下了,心里头就是一句“阿弥陀佛”,起心动念想极乐世界,往生到极乐世界快乐自在。为什么?极乐世界我所需要的全有,我这个地方一样都不要带;极乐世界一切受用、享受心想事成,想什么它就现什么,不想就没了,还有哪个世界能跟它相比。

  所以我们的心可以完全放下,我那边统统有,比这边好,无论什么,衣服、需要用的东西统统有,不必从这带一件去;连这个身体都不要,那边的身比这个好。这个身是物质,阿赖耶的相分、境界相;极乐世界法性身,法性身好,不老,无量寿,永远不老,化生,不是胎生。化生,没有生苦,“生、老、病、死”苦在极乐世界没有,没有,名词都听不到。

  所以们要用真心念佛。真信、真愿,从什么地方表现?从放下。彻底放下,一尘不染。心里头就一句“阿弥陀佛”,向往的就一个极乐世界,除这个什么都不想,什么念头都没有了。这样念佛,功德难思

 

这个时代两桩大事:大乘佛法衰了;中国传统文化濒临着存亡的关头

 

  【解】以此为因,则临终正念现前,定得往生,但此乃菩萨之十念。

  我们能不能学?能学。学海贤就是菩萨的十念,他十念当中一切妄念都没有,没有妄想、没有杂念,在日常生活当中都放下了。“放下”是《金刚经》上讲的“无住”;“放下”之后最可贵的还能提起。“提起”,《金刚经》上讲的“生心”。用在我们功夫上是什么?“放下”,万缘放下了,佛法也放下了。提起呢?一句佛号。提起佛号的时候是“放下”,放下佛号的时候是“提起”,“提起”跟“放下”是同时,这就是“无住生心”。“生心无住”,“生心”是提起,“生心”就是“无住”,“无住”就是“生心”,跟禅宗不谋而合,不可思议,这是我们要学的。我们怎么念法?就这个念法。

  众生太苦,现在我们在这个时代,遇到两桩大事个是大乘佛法衰了。原因在哪里?没人真干了。我们要发心续佛慧命,无论在家、出家,这是大事,这不是小事。  第二个,是我们中国文化的传统,这个现在也濒临着存亡的关头。怎么办?

  典籍,我们可以放心,不会失传了。现代印刷术发达,印书很方便,《四库全书》、《四库荟要》在中国大陆、在台湾都有翻印,所以我相信不至于毁灭,问题谁来读、谁来讲?现在还有很少很少的少数人,大概都是七十以上,有能力读这个书的人不多,在全世界能不能找到一千个人?恐怕找不到。再过十年,这些人天天都在凋零,十年之后可能没有了,那可不得了了,这个东西在面前失传了。所以现在我们要拼命救它,怎么救?帮助年轻人,请这些老人,有国学根底、有文言文基础的这些老人教小朋友,不能让他中断。谁来继承?孩子来继承。他怎么继承?我们现在帮他继承。帮就是我们自己要学,学了教小孩,真正兴旺起来是在他那一代,我们这一代是传承薪火,这星星之火我们来承传。这是大事,这不是小事,关系我们五千年传统文化的存亡,关系全人类智慧、幸福,这是大事业,我们要全心全力以赴

  自己不行,求别人,我自己认识,但是我没有学过。二十六岁才碰到一个好老师,三十二岁跟李老师学佛,都是太晚了,好在是一门深入,有点小成就。我们现在也全心全意帮助年轻人。年轻人真正发心发愿的,我们全力协助,帮助他们营造学习的环境,让他真正能有个十年、二十年的时间专攻,带一群小孩。最好的办法就是办一条龙的汉学,这学校有幼儿园,有小学、有中学、有大学我们要团结一些,在这个世界上很少数的,把这桩事情看清楚、看明白了,觉悟了,同心同德,我们共同来把这桩事情做好,非常有意义。

 

中国传统文明简单讲就是四科——“五伦,五常,四维,八德”

 

  全世界文明,英国汤恩比博士告诉我们,他一生专攻文化史,他告诉我们,我们地球上这几千年来在历史上,可以找到二十多种文明,都消失了,都不存在了,大多数的文明三百年、五百年就没有了。中国这个文明是最久的,到现在五千年,差不多也快灭亡。如果这个文明要灭亡,这不但是我们民族的不幸,是全人类的不幸,为什么?文明是智慧、是光明,这个消失之后人就走向黑暗,没有智慧,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那个问题就严重了。

  国的文明是什么?什么是中国传统文明?简单讲就是四科——“五伦”、“五常”、“四维”、“八德”,就包括全部中国传统文明。如果再简略一点,十二个字——“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在中国流传了五千年,这是性德,一切众生个个都有的。这个性德圆满的展现出来,就叫“圣人”,印度人称为“佛陀”(圆满展现);能大部分展现,还有小部分不能展现的,“菩萨”;少分能展现,大部分不能展现,这叫“阿罗汉”。

  所以中国人讲读书,为什么要读书?做人要做圣贤人,读书做圣贤人,不读书也要做圣贤人,农民里头有圣人,工人里头有圣人,医生里头有圣人,哪个行业里头都有圣人,都有圣贤豪杰,这叫“文明”。

  世间要不出圣贤,这个传统就传不下去,就会消失了。必须要有很多人,真正下定决心认真来学习,把它变成自己的生活,圣贤的生活,君子的生活,不一样。这个里头实在讲与读书不读书也没关系,但是今天要恢复,离不开经书。离开经书,它已经快灭亡了,找不到圣贤君子了,不像从前过去,圣贤君子到处都看到。

  民国初年之前,圣贤君子真的连乡下三家村里头都做到、都看到;现在完全没有了,听不到声音,看不到形相,这个很可怕!

  我们不知道,不知道就算了,不怪你;知道了,就要发心拯救,就要发心帮助它延续,不能在这一代消失,要传下去。这是很伟大的一桩事情。

  希望发大乘心的同修要记住,前面我们经文里头“住大乘心者”,为什么?大乘心”就是有大慈悲心,怜悯一切苦难众生,想度一切苦难众生,这是“住大乘者”是非常可贵之人,他容易觉悟,他一听一看,心里就明白了,这是第一种。

 

硬功夫就是平常就一句佛号,除一句佛号什么都不放在心上

 

  【解】二者,慈云忏主有晨朝十念法。每日清晨,漱口焚香,向西合掌。念佛尽十口气。一口气中,尽力念佛号,一口气尽,是为一念。

  念十口气,早晚课,早晨睡觉起来,洗脸漱口之后,烧香,有佛像,在佛像面前;没有佛像面向西方。一口气叫“一念”,这一口气不管念多少句,没有关系,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一口气,多少不管,念十口气。晚上晚课,睡觉之前,睡觉也要漱口,也跟早晨一样,焚香,在佛像面前念十口,十口气。这个十口通常用念珠,可以,不必计数,只计十句,第一句、第二句、第三句,十口气,每天不中断,这叫“十念法”。

  这给谁的?下面说了:

  【解】此为接引事务繁忙,或勤修别法,无暇多修净业之人。
    对这些人说的。里头是两种人:一种事务繁忙,工作量很大,从早到晚没休息,没有时间,用这个方法来补助他。另外一种,他修别的法门,或者是修禅,或者是修密,或者是学教,大部分的时间他搞那些了,也想念佛求生净土,没时间。

  慈云大师慈悲,教你这个方法,每天兼修十念,准备着什么?其他法门要不成就,这个法门能帮助你往生。这个用心好,真是慈悲到极处,开这么一个法门。

  后面这三句重要了:

  【解】终身修之,蒙佛本愿加威,亦得往生。

  这句话说得好,这样求往生行吗?临终时候能生吗?能,只要你天天这样修,你一生没有间断,养成习惯了,到临终时,你就会想到阿弥陀佛,别的法门功夫不得力,这一句佛号管用,你念这句佛号,可能你就见到阿弥陀佛来接引你,你真往生了。

  【解】㈡至于临终之十念,则如《观经》所说。暗契理一心,故必往生。

  你所修行的,你自己根本就不知道,但是你用的是清净心,就是念佛的时候,即使是前面所讲的慈云大师的十念法,简单容易,养成习惯。这个十念也是清净心修十念,就是我这个每一念,佛号一句接着一句、一句接着一句,杂念进不来,这就是“暗合道秒妄想进不来,杂念进不来,所以这个十念,跟“理一心”的这个道理很接近,暗合,到临命终时非常管用,所以必定得生。“理一心”。“事一心”,平常讲“断见思烦恼”,我们经题上“清净心”现前,一切处、一切时都是“清净心”,就是说你的心里头没有染污。

  什么叫没有染污没有烦恼,没有喜怒哀乐,没有这个,没有贪嗔痴慢,这叫“事一心”。“理一心”?像禅宗里头,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这是“理一心”。“事一心”没见性,生方便土;“理一心”见性了,生实报庄严土。关系都在“放下”,所以“放下”是真功夫。

  现在人所谓的硬功夫,那就是平常就一句佛号,除一句佛号,什么都不放在心上,这就对了你把这个世间的事物拉拉杂杂统统放在心上,麻烦可大了,这些什么?这些叫轮回因,将来的果报是六道轮回。你干的是善业,三善道的果报,你造的是恶业,三恶道的果报,业因果报丝毫不爽,不能不知道。

  【解】总之,种种十念往生,皆弥陀宏誓中,十念必生大愿之所感。

  这种种方便,十念的方法,统统都是阿弥陀佛第十八愿,里头有一句“十念必生”,这一个大愿之所感,到时候十念,佛就现身来接引。

  【科】壬二、净念彼佛

  【经】闻甚深法。即生信解。乃至获得一念净心。发一念心。念于彼佛。  

  这个都是说善根非常深厚的人,他们的缘非常殊胜。

  我们看念老的注解:

  【解】“一念净心”,“发一念心”,与前文中“一念净信”中“一念”,均即是“一心”也。

  “一念信心”、“一向专念”,都是这个意思,最重要的就是“一”。“一”里头就没有一个杂念,加上个杂念就是“二”。没有杂念,不许可有二念,只许一念,这一念就是“南无阿弥陀佛”,或者是“阿弥陀佛”。一切时、一切处都能保持这个一念,这个人是真正的“暗合道妙”。这样念佛,我们相信顶多三年五载,三年五载就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跟参禅没有两样,比禅还容易修。禅不一定开悟,这个会开悟。为什么?佛力加持,禅是全靠自己,这个要靠阿弥陀佛,我一心专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心加持我,功德不可思议。

 

我们有大福报才遇到夏老的《会集本》和黄念老的《注解》

 

  我们看念老的注解:

  【解】此一心乃十法界之本体,真如实相之异名,亦即《那先经》谓为“最为第一”,《弥陀疏钞》谓为“全体是佛”者也。

  念老不是凡夫,他做这本注解,引用了八十三种经论、一百一十种祖师大德的注疏来注这部经,没有自己的意思,高明到极处。人家说,你有什么资格注这个经?他可以说我没注,我都是经典上注的,祖师大德注的,这不是我注的,我只是把它抄在一起,这是真实智慧。

  夏老会集《无量寿经》,连痕迹都看不到,就像是佛自己亲自所说的一样,会集得好,没话可说;注解亦如是。这部经谁来讲?诸佛菩萨来讲、祖师大德来讲,妙极了!这两个人,你能说他是凡夫吗?不是。不是阿弥陀佛再来,也是像文殊、普贤、观音、势至,这样身份的菩萨,来到我们世间,才能做得出来。谁受用?我们的福报真大,给我们做的,我们上一代也没见到

  黄念祖老居士注解,李老师没看到;夏莲居老居士的会集本,连印光法师都没见到。我们有多大的福分,这一生当中遇到。不但遇到会集本,还遇到念老的注解,诸佛菩萨共同参与。

  所以这个“一心”,经上说的“一心”,乃十法界之本体,十法界是究竟圆满的法界,“十”就讲完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上方、下方,讲完了,就是佛经上常说的,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刹土,一个不漏,统统包括了。

  “本体”,“本”是根本,“体”是载体,十法界的“本体”是什么?就是“一心”。所以大乘经上佛常说,《华严经》上讲到的,“一切法从心想生”;《般若经》上亦如是说,“一心生万法”。我们要记住,我们这个心,现在用的心,妄心,要知道妄心没有离开真心,离开真心,哪来的妄心?!

  妄心是什么?妄心是真心迷了,还是真心。这个道理一定要懂得,不至于错会,“真妄不二”,“真、妄”就是正反两面。十法界是假相,六道轮回是假相,不是真的。十法界里头包含六道轮回,六道轮回之外有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佛(十法界里面的佛),这都是“唯识所现”,“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识”把它变成十种,本来是一种。

  那到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叫“一真法界”,那就是“心现”的,没有“识变”。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人,个个都“转识成智”,“转八识成四智”,八识是“能变”,十法界是“所变”,那没有“能变”的,当然就没有“所变”。

  所以极乐世界纯真无妄,得是身是法性身,居住的环境是法性土,法性不生不灭,法性清净无染。所以那个地方人无量寿,那个地方所有树木花草,也是无量寿,没有花开花谢,花永远开,树叶永远是绿色的,它不会变,一切法随着念头转,你想什么它就现什么,像变魔术一样。

  极乐世界必须要认清楚、搞明白,我们向往的心生起来了,这么好的地方怎么能不去?想尽方法要去。

  这个心是十法界的“本体”,“真如实相”之异名,佛经上称为“真如”、称为“实相”,就是“一心”。“真如”是什么?“一心”。“实相”是什么?“一心”“一心”就是没有起心动念。我们常讲,我们眼看,在色相上看,看得很清楚很明白,没有起心动念,这就是真心看。起心动念呢?是妄心看,就是阿赖耶。

  起心动念是阿赖耶,阿赖耶这么一动,第六意识分别,末那识执着,统统生起来了。“一妄一切妄,一真一切真”,希望我们用真心。用真心是什么?你是佛,你是菩萨,至少是法身菩萨。《华严经》上所说的,五十一个地位,华严是圆教,初住菩萨就用真心。

  我们听说了要学,学怎么样在日常生活当中,生活用真心、工作用真心、待人接物都用真心,把它养成一个习惯,不但你决定往生,你决定生实报土,不会错的!换句话说,你在一生当中你就完成了,像《华严经》上所说的,你到“初住”,前面“十信”圆满了。这个“初信”到“十信”好不容易,我们这一句佛号,知道这个道理、这个原理,运用这个方法,我们在一生当中就能把《华严经》上“初信”到“十信”位修圆满,我们往生的时候是“初住”,这还得了!这叫暗合道妙,一般人看不出来。

  所以我们大家要记住,用真心不吃亏,你为什么不敢用真心?!就怕吃亏,就怕上当。佛告诉我们,用真心不会上当,不会吃亏,反而什么?占尽了便宜,你看,你这一生当中生实报庄严土,还得了!

  这些如果我们不是通过这些大经大论,长时间在这里熏习明白了,一遍、两遍、三遍、五遍不行,十遍、八遍还不够,所以古人提出“读书千遍”有道理,千遍、万遍他熟透了,自自然然他用上了,大乘经上“真如”、“实相”说得很多,你全明白了。

  真如”、“实相”是什么?一心我这一句阿弥陀佛没有夹杂妄念、没有妄想,统统放下,心里就这一句佛号,口里冒出来,“实相”、“真如”。

  下面《那先经》里面讲的“最为第一”,在这个地方修行的方法,我们就用念佛、就用持名,在八万四千法门、在无量法门,它摆在第一,《那先经》上所说的。

 

四十八愿只要第十八愿,不行!

 

  【解】《弥陀疏钞》谓为“全体是佛”者也。

  你用的是真心,用的是“一心”,用的是“一念”,阿弥陀佛这“一念”,莲池大师告诉我们,这个境界是什么境界?全体是佛,这还得了!

  【解】“发一念心,念于彼佛”即“定生彼国”者,正日人幸西氏所主之一念义。

  日本人有用这个方法的,一心专念,本愿念佛,可惜我们相信幸西氏所说的,说透彻,现在人含糊,没搞清楚。

  我们在日本遇到过这些同学,我们修“本愿法”,“本愿法”是什么?四十八愿只要这一愿是“本愿”,其他的都不要,只要这一愿,不行!这个误会大了善导大师给我们讲四十八愿,他老人家举出“五愿”,里头有五愿是最真实的愿,最殊胜的愿,不是单单一愿。

  这个五愿,第一个是十二愿——“定成正觉”。善导大师说这是真实的,不是假的,我们对于净土,对于弥陀,生起决定的信心,绝不动摇的信心,绝不迷失的信心,重要!

  第二个是第十三愿——“光明无量。智慧,光明是智慧。

  第十五——“寿命无量”。寿命是福报,什么人的福报大?念佛的人福报大,念佛的人无量寿。

  下面第十七——“诸佛称赞。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教化众生,没有不介绍这个法门,为什么?介绍这个法门,众生真正得度,个个成佛,不是这个法门做不到。法门虽然多,八万四千,门门都不容易,都要断烦恼证菩提;这个烦恼不断也能证菩提。但是烦恼不断什么?要伏住,这句佛号能把烦恼控制住,压下去,临命终时佛号起作用,烦恼不起作用,这才行。

  第五,最后第一就是十八愿——“十念必生”

  今天这个经文,统统是讲“十念必生”,一定要搞清楚、搞明白,不能产生误会,这个十念是正念,十念里头没有夹杂。我们要想临终十念现前,必须在现在就常常练习,用佛号把妄念压住,也就是我们念十声佛号没有杂念,没有一个妄想、没有一个杂念,这叫功夫,这叫得力。

  【解】凡夫之信心,如能一念与佛智相应,即得往生也。又此一念,既已全体是佛,即此全体是佛之念,以念彼佛,故一念即得相应,是以“定生彼国,得不退转无上菩提”。

  这些话句句都是真实话。既然是念佛,莲池大师说的,念佛的时候“全体是佛,这个“全体”重要。那用“全体是佛”的这个心来念这一句阿弥陀佛,这就完全相应了,所以这个“全体是佛,”这句话要记住,要放在心上,莲池大师的教诲不能忘掉,时时刻刻要知道。

  那个“全体”是什么?整个宇宙,遍法界虚空界统统是阿弥陀佛。我眼见的一切,阿弥陀佛;耳闻的一切音声,阿弥陀佛;鼻闻的香味一切是阿弥陀佛,六根所接触的全是阿弥陀佛,是不是真的?是真的,一点都没错,这就叫佛的法身,法身如来。这功夫谁做到了?我告诉诸位,我跟海贤老和尚没见过面,我敢说他做到了,所以他常常见佛。常常见佛是感应,他心里头有佛,“一心”就是阿弥陀佛,“一心”就是真如本性,“一心”就是法界虚空界的全体,完全统合成一体,不可思议,真话,不是假话。他有没有看到恶人?没看到。他所看到的全是阿弥陀佛,毁谤他的人、羞辱他的人、陷害他的人、杀害他的人在他心目当中是什么?统统是阿弥陀佛。他受不受害?他不受害。为什么不受害?“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像舞台表演一样,变魔术一样,没有一样是真的。要明白这个道理,这叫“实相”,全是假的,真的假的都不可得,“唯心所现”是真的,“唯识所变”是假的。十法界依正庄严是假的,一真法界是真的。十法界不可得,假的不可得;一真法界也不可得。你证得了之后,“归无所得”,是圆满菩提。

  “无所得”,不要以为你有个东西得到了,没有,完全回归自性,跟阿弥陀佛融成一体。这“一体”是什么?光明。华严,大光明藏;净土,常寂光净土。常寂光,常寂光就是一片光明。阿弥陀佛是一盏灯,我也是一盏灯,光光交汇在其中,分不出彼此。这个光哪里?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我们肉眼看不见。肉眼看不见的光太多了,肉眼能看到的光,就是适合这个眼的角度,波长,这个光你能看见,比这个波长的看不见,比这个波短的也看不见。这个道理我们现在懂得,是真的,不是假的。

  所以底下这一句:

  【解】是以“定生彼国,得不退转无上菩提”。

  这一句话是真的。“一心”是真的,“一念”是真的,“定生彼国”是真的。为什么“定生彼国”?“彼国”从哪来?法性里头本有的,惠能大师第三条“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极乐世界“本自具足”,阿弥陀佛“本自具足”,到那个时候统统现前,得到真正的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这些都待我们自己去证实,我们认真努力,好好学习,都把它证明了。

  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 

 

佛陀教育网学佛共修系统】给初学者提供帮助

 

  很多初入佛门的善男信女对学佛很茫然,不知道如何下手;还有很多人认为信佛就是去寺院烧香、拜佛求神仙保佑;或者认为经忏法会就是信佛。这是错误的想法。

  佛教是教育,佛教不是经忏法会。真正的学佛必须学佛经,用佛陀的教诲指导我们的人生,这就是“依教奉行”。学佛能改变命运,进入佛门读的一本书是《了凡四训》,这是改善命运的榜样。

  佛陀教育网学佛共修系统,给初学佛者提供如里如法修学的修行平台;同时发现、挖掘真正的学佛人,有机会面对面分享和探讨学佛体会。

  我们的学佛共修系统,是按照净空老法师倡导的教学理念学佛的,是当前正确的学佛方法。现在学佛人很多,学歪、学偏、学邪的占百分之八十多,真正掌握正确的学佛方法的,不到百分之二十。只要按照这个修学次第学佛,不会学歪、学偏和学邪。

  当代高僧大德——净空法师,年已九旬,为了世界和平、国家富强和人民的安乐,每日讲经不辍。听净空老法师讲经,力行净空老法师讲经,一定能改变你人生的命运、能提高你人生的质量。

  在学佛共修系统里一块跟着净空老法师学佛,我们就是同参道友;我们不是老师,但我们有信心做好共修的教练。欢迎有缘人的加入!

  打开佛陀教育网(www.foxdwedu.com),在首页左上侧“点击加入”,然后一步步跟着提示注册。首页右下侧有修学体会分享,是发布共修系统里同修的学佛体会文章,欢迎您阅读、参考!

   净土释疑网微信号:amtbedu。

  手机版网站应用:安卓版。邮箱:foxdw_01@163.com。  

0
  [最新报道]  
· (新版汇总)2014净土大经科注(001-100集)
· 净空老法师读诵《无量寿经》视频
· 黄念祖老居士:《无量寿经》讲记 第六集
· 黄念祖老居士:《无量寿经》讲记 第十六集
· “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是《无量寿经》的最好的学习方法
  [相关报道]  
 

净宗经教网站(佛陀教育)e-mail: fotuojiaoyu@qq.com 建站日:2014.1.1 三宝弟子恭制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6855号-1 最佳浏览建议:IE 6.0以上浏览器 萤幕解析度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