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佛陀教育-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313集
 
  ·首 页 ·净宗经论 ·净宗祖师 ·佛陀教育 ·净土释疑 ·辅助修学 ·传统文化 ·请佛住世 ·播经供养 ·网立牌位 ·圣号圣像 ·体会分享 ·下载专区 ·网站留言
共修系统 帐号: 密码: 登录 密码找回 注册
          >搜索          
  学佛入门
· 如何学佛
· 认识佛教
· 净业三福
· 三皈五戒
  学佛基础
· 弟子规
· 太上感应篇
· 十善业道经
· 了凡四训
· 沙弥律仪
· 地藏经
· 地藏经玄义
·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 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
  五经一论
· 阿弥陀经
· 无量寿经
· 观无量寿佛经
· 普贤行愿品
·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 往生论
· 金刚经
  一门深入
· 一门深入重要性
· 师承的重要性
· 专修专弘

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313集

来源: 净宗经教网 录入时间:2016-03-12 20:21:38
关键字:医药费,孔颜之乐,黄念祖开悟,注解,学习,无畏布施,复兴宗派,宗教教育,安众生心
【 点击数:1197 】 【字体: 】 【 收藏 】【 打印

 

 

净空法师  2016年2月27日 讲于 澳大利亚

 

点击此处观看视频

  

佛弟子如果没有“安众生心”不是真佛弟子,是假佛弟子

 

  请看《大经科注》第七百四十四页第六行。

  【解】《安乐集》续云:“菩萨远离如是三种菩提门相违法,即得三种随顺菩提门法。

  这“远离三种”跟“菩提”相违背的。

  前面所说的,第一个,贪着自身,身见很重,爱惜自己的身体,贪图利养。这个心现在世间人哪个没有?!连小孩都有,从小到老谁不贪着自身?!

  我们要知道,凡是贪着自身名闻利养,与“菩提道”就相违背,换句话说,他没有办法学佛,无论学哪个法门,即使“易行难信之门”??念佛法门都不能成就。我们必须要知道。

  第二个就是没有慈悲心,“无安众生心”佛菩萨,佛门弟子一定要有,如同佛菩萨一样的大慈大悲,时时刻刻念着帮助众生离苦得乐。帮助众生离苦是悲心,帮助众生得乐是慈心,我们有没有?诸佛菩萨、佛门善友所在之处,起心动念就是帮助众生离苦得乐,这就是“安众生心”。要没有这个心,不是佛弟子,纵然在佛门是假的,不是真的。

  第三个,恭敬供养自身不是恭敬供养三宝,不是恭敬供养众生,而是恭敬供养自己,这就错了,我们反省学佛几十年了,出家了,居住在佛菩萨的道场,贪图别人的恭敬,贪图别人的供养、恭敬是属于“心”,供养是属于“身”,偏重在物质上,有这个念头不好

  这三桩事情没有慈悲心,有贪图恭敬、供养的心,有贪着自身的心,这是六道轮回心,脱离不了六道轮回,不能不知道。所以这三种心,这是错误的观念,必须要放下。放下之后你就能得到三种“随顺菩提门”法,这个你就得到了,这三种跟前面相反的。

  【解】何等为三:一者,无染清净心,不为自身求诸乐故。菩提是无染清净处,若为自身求乐,即违菩提门。是故无染清净心,是顺菩提门。

  物质上的享受、精神上的享受都不求、都远离。所以古时候修行人,他不住在都市,他住在深山人迹不到的地方,他住那里,环境清净,没有干扰。他要求的是什么?清净心,这是“顺菩提门”。

  【解】二者,安清净心。为拔一切众生苦故。菩提安稳一切众生清净处,若不作心,拔一切众生,离生死苦,即便违菩提。是故拔一切众生苦,是顺菩提门。

  前面第一,是在修行的阶段、学习的阶段,自己还没有成就。等到自己有成就了,具足戒定慧三学,这个时候怎么样?这时候不能住在深山,住在深山不能帮助众生。苦难的众生多,六道众生都苦,富贵人有富贵人的苦处,贫穷人有贫穷人的苦处,没有不苦的。戒定慧成就之后,一定要发心,帮助众生离苦得乐。这是教导我们,菩萨一定要帮助一切众生清净处。帮助众生清净处,要戒定,要智慧,帮助众生离苦得乐。

  苦里面最重要的是生死苦,就是六道轮回苦。怎样拔众生六道轮回苦?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有无量法门,有能帮助你拔这一生,有方法能帮助你拔来生,也有方法帮助你从今而后生生世世离苦得乐,由你选择,你喜欢选择哪一种,你就可以用哪一种,都能满众生的愿,这叫“菩提”。

  所以《安乐集》里面说得很好,如果,“若不作心”(“作”就是发心,现在讲发心),发心拔一切众生离生死苦,你就违背“菩提法”了。

  “是故拔一切众生苦,是顺菩提门”。怎么拔?手段方法是教育。教育从哪里做起?从自己做起,必须自己种种苦难,你都能够远离,做出榜样给大家看,真快乐,不是假的一天到晚欢欢喜喜,无论生活在逆境顺境、善缘恶缘,都生欢喜心。欢喜从哪里来的?从“菩提”来的。

  什么是“菩提”?“菩提”是印度话,翻成中国是觉悟、是明了、是智慧。你觉悟了,你明白了,你有智慧,你在这个世间,把这个世间的相真正能通达明了,不再受染着了。没有染污,你不着相了,你就离苦得乐了,与世间荣华富贵不相干。释迦牟尼佛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学习“孔颜之乐”

 

  孔老夫子在他老人家一生当中,确实有意去从政,他是大思想家、大政治家、大教育家,确实有意思从政,想学周公。

  可惜在那个时候,春秋时代,许多诸侯国的国君不肯用他,周游列国十几年,最后放弃了,回家去教育。孔子没有做过官,没做过大官。孔子并不富有,换句话说,富贵于他没有份。但是春秋那个时代,我们讲人类,真正一生过得幸福快乐美满,没有人能超过孔子。由此可知,幸福、喜乐与富贵没关系。

  孔子快乐,而且把这个快乐的根源告诉我们了,快乐从哪来的?《论语》头一句话,“学而时习之”,“学”、“习”,后面“不亦说乎”,非常快乐。学是什么?教学,教也是学,学也是教,他一生搞干教育了,教别人,把别人教会了,让别人从迷惑转变成觉悟了,快乐。把古圣先贤的东西自己继承了,学习就是继承,落实在自己生活、工作、待人接物,发扬光大,传给后代千年万世。诸位想想,天下事还有比这个更快乐的吗?还有比这个更幸运的吗?没有了。

  孔子有个学生,颜回,夫子常常赞叹他,他在物质生活方面是最苦的一个人,吃饭连饭碗都没有,用竹子编一个篓当作饭碗;喝水,茶杯没有,葫芦瓢是他的茶杯。贫穷到这个程度。可是夫子学生有三千人,三千人当中最快乐的是谁?是颜回。这就说明快乐幸福,现在包括健康长寿,与富贵不相干。这个道理要懂。

  你为什么学佛?为快乐,为幸福,为求得人生最高的享受,为这个求学。学中国传统文化,学大乘佛法,不是为别的,得到没有,得到了

  我在年轻的时候,方东美先生把佛法介绍给我。在这之前,我们对佛法有很深的误会,以为它是宗教、它是迷信,所以根本没有念头去碰他。我跟方老师学哲学,他给我讲了一部《哲学概论》,最后一个单元”佛经哲学“,告诉我,释迦牟尼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我们要学哲学当然要找他;佛教的经典,是全世界哲学最高的教材,哲学的最高峰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这句话就是夫子讲“不亦说乎”,佛门里面所说的法喜充满、离苦得乐。为这个,为离苦得乐学佛,为离苦得乐学儒。孔子跟佛陀确实把这个传给我们了,我们学而时习之就得到了,一点都不假。

 

学”跟“习”要变成一体,“学”而不“习”,那就错了

 

  我这一生感恩,怎么报答?讲经教学、依教奉行就是报答佛恩,报答老师的恩老师给我一个幸福快乐美满的人生,我的生活、我的工作,传承大法,发扬光大,再传给后世,世世代代永远传下去,这报佛恩,都做到了。

  “学”跟“习”要变成一体,“学”而不“习”,那就错了。不“习”,没有落实,没有做到。

  学了不杀生,对昆虫蚂蚁我们也爱它、也不会伤害它,这落实了。

  么叫“不偷盗”把物质的享受、财物,除了必要的,必要的是什么?每天吃饭吃得饱,穿得暖和,有个小房子遮蔽风雨,睡得好,你说你多快乐!全部放下,没有丝毫干扰,没有丝毫牵挂,身心安乐,这就是享受“孔颜之乐”、“佛菩萨之乐”

  释迦牟尼佛比孔子舍得多。释迦牟尼佛只有三件衣服,三衣;吃饭一个钵。这就是他的财产,“三衣一钵”。孔子在这里比释迦牟尼佛丰富,不止三衣,春夏秋冬四季服装,至少有个一件两件够了,三件就多余的了,多余应该供养别人。

  们把物质的享受降落到最低的程度。最低的是什么?足用了,够用了,衣可以保暖,饭能吃饱,睡眠能睡足,够了,这就好,就不需要再多的,多了累赘。学什么?学布施。布施功德不可思议,为什么?越施越多,越多越施

  什么事情适可而止,太多了也不好,麻烦!所以儒跟佛都讲求“中道”,就是适可。财布施得财富,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

 

我每个月捐一万块钱医药费,十几年没有中断过

 

  我到图文巴十几年了,我们在这个地方施财、施法,也施无畏。

  “无畏”是什么?就是帮助病苦的人。图文巴有一个公立医院,政府办的,只有一个,我当时去参观很欢喜,我每个月捐一万块钱医药费,一年十二万,没有中断过。这个“布施”是什么?布施医药果报是健康长寿

  所以人家问我:有没有参加医疗保险?我没有。那你生病?我说我不会生病。为什么不会生病?没有医药费,医药费布施了,都送给医院,给他们买医药给病人,有道理。我这一生当中没住过医院,医院看个小病也不过就是伤风感冒。这是老师教给我的。

  章嘉大师,他教给我三样:弘法利生要福报,没有福报不行。

  福报从哪来的?从财来。财从哪来?从财布施从什么状况之下布施?从一毛钱、一块钱布施开头,因为那个时候我只有这个力量,自己生活尽量节俭,留出一块、两块、三块、五块去布施布施什么?寺庙里头有化小缘的,放生,大家集合起来放生,一毛钱也收,印经这法布施,一块钱、一毛钱也收,我们就随喜功德。

  真的越施越多,现在每一年印经超过美金一千万,钱从哪里来的我不晓得。

  我想印的书,你说这个书《道德丛书》,大陆上同胞寄给我的,我没见过,我一看印光大师印的,弘化社的,那这就没有问题了,绝对是好东西。

  那时候我在台湾,我把这个书交给台湾世界书局去印一万套,台币的,算台币算的,大概七百多万的样子。第二天就有人供养我两张支票,我打开来一看,七百万,正好这本书,头一天交印刷厂,第二天就有人送钱来了,就这么来。谁送的我都不记得了,心上不要落印象,这个才好、才自在。所以越施越多。

 

“多元文化教育基金会”专门做慈善、办学、团结宗教

 

点击此处观看视频

 

  今年我们要办个汉学院,这个需要钱,我成立一个基金会在香港??“多元文化教育基金会”,干什么?专门做慈善事业,办学、团结宗教,做这个事情。这个基金会这两年来(成立两年了),用钱、这个钱支出受香港政府监督,我们有章程,与章程不相应的不可以

  有同修们建庙、建道场来找我,我说这个钱不能用,不可以!你办学行,你办佛学院也可以。只要是关于教育、多元文化教育,多元文化包括各个不同的宗教,可以用这个钱,印经可以用这个钱;慈善救济可以从董事会通过,救灾董事会通过可以,董事会不通过不可以,我就不管钱了。说明章嘉大师说的(他是根据经典上讲的)没错,越舍越多。

  我们这个地方,要办一个一条龙的学校,图文巴学院要设立一个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一直上去,当中不招学生,只招幼儿园的学生。

  幼儿园学生升到小学,我们办小学;升到中学,办中学;升到大学,办大学。我们还希望用封闭式的,让这些学生孩子们尽可能少与外界接触,为什么?外界是个大染缸,都把人教坏了,我们想用封闭式的,不让他接触,他看不到电视、看不到网络,凡是负面的都不许可看,也不能听。

  我们教的教材,我们学古老的教材,早年间,民国初年,我们找那些材料来做参考,重新编一套教材,小学的教材完全用古时候私塾里头所用的,我们这里也有印出来了,《圣学根之根》,有将近二十种小学教材。

  教育的目的是圣贤君子,希望学生是现代的圣贤君子,来拯救社会,延续传统文化,真正像张子所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我们是以这种心怀来办学,来帮助下一代

  我们希望真的从幼儿园办到研究所,圣贤教育,这是什么?安众生心,拔众生苦,拔一切众生苦,这是“顺菩提门”。

  【解】三者,乐清净心,欲令一切众生得大菩提故,得大菩提故,摄取众生,生彼国土故。

  我们把“菩提”换成“智慧”,大家就完全懂得了。我们这生干的什么事情?帮助众生生大智慧,帮助一切众生得大福报。我们希望,这个希望是希望在下一代,为什么?我们今天办小学、幼儿园扎根,从扎根教育做起。

  我们现在培训这些老师,都是二十多岁、三十几岁半路出家,没根,我们怎么样学,将来的成就比不上小孩。小孩有根,小孩是我们的希望,我们要认真努力,为小孩做好榜样,身行言教,才能收到教学的效果

  所以底下说得好:

  【解】菩提是毕竟常乐处,若不令一切众生得毕竟常乐者,则违菩提门。

  这个话说得重了,“令”这个字意思很深刻,分量很重,一定要一切众生得毕竟常乐,不但这生得乐,生生世世得乐,那这怎么教法?这就要帮助一切众生认识净土、了解净土、深入净土,净土这个法门可以帮助我们一生真正得到。佛教“大乘”、“小乘”、“显教”、“密教”几十种之多,我们用什么样的心来看待?佛告诉我们:“法门平等,无有高下”。换句话说,我们以平等心对待大、小乘一切佛法,希望每一个宗派都能兴旺起来,都能有人才出现,为什么?众生根性不相同,某些根性要某种法门来帮助他。所以佛陀在世做得好,佛有圆满智慧,有大神通,他能观机,观机施教,所以他讲的教契机,众生都得度了、普度了。

  今天真正有德行、有智慧、有学问的大德不多了,那怎么办?今天我们想办汉学院,汉学院包括“儒”、“释”、“道”,汉学院里头四个学系:第一个是汉文,文学它是基础;第二个是儒学;第三个是佛学;第四个是道学。儒、释、道四个学系,可以说我们这四个学系所学的是古汉学,主要的科目是伦理、道德、因果、圣贤教诲,来培养人才。

  这些人才培养出来之后,有人问了,培养之后怎么办?他将来干什么?将来教书,我们这些毕业的学生,学校统统聘请为终身教授,这一生在学校教学。所以前面这五年完全是师资培训班,五年以后广泛对外招生,这些学生毕业出来之后都有资格教授汉学,都有这个能力,连儒、释、道的师资都培养出来了。所以这个汉学院不拒绝出家人,也不拒绝道士,道士可以来求学,出家人也能来求学,因为有这个课程。

  真正要发大心、发菩提心,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用什么方法?破迷开悟。

  苦从哪里来的?从迷来的。

  乐从哪里来的?从觉来的觉悟就快乐了。所以孔子觉悟,快乐;释迦牟尼佛快乐,觉悟了。他连王位都不要了,他要不出家他做国王。他国王不要了,国王没有佛陀快乐,他去当佛陀,他不当国王,教学快乐,他教一辈子。

 

希望我们有个共同的认知??佛教要回归到教育

 

  迦牟尼佛你要是真了解他,他是个教育家。他搞教学,教了四十九年,认真、负责,他所讲的他全做到了,他做不到的他不说,他能说的全做到了。这个要懂,我们要向他学习。

  你看他办小学,“阿含”,小乘,小乘就是佛教小学,办了十二年(我们现在小学六年,中学六年,释迦牟尼佛的小学十二年)。

  十二年向上提升讲“方等”,“方等”是中学,八年,加前面的二十年。

  这办大学了。大学是什么?智慧,不是知识,智慧,智慧能解决一切问题。什么问题?苦难的问题。你有痛苦,你有灾难,能帮助你解决,真解决。不但解决现前,还解决以后的。这个大学讲“般若”,“般若”是智慧,就是帮助大家觉悟。

  佛陀的“阿含”着重在戒律;“方等”里头有禅定、有止观,着重在定、定学;“般若”着重在慧学,“戒”、“定”、“慧”三学。你看“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戒、定、慧”三学。

  最后八年讲“法华”。“法华”是从菩萨提升到佛陀,帮助你成佛,帮助你证得究竟圆满的智慧。

  四十九年,四种不同程度的教学。

  我们今天学佛没有通过这四个等级,你上不去。我们今天学佛,向上上不去,向下也下不去,教育出问题了

  所以现在我们常常提醒大家,希望我们有个共同的认知??佛教要回归到教育这个话在早年方老师多次给我谈过??要恢复中国丛林制度。“丛林”就是正式、正规的大学。

  “阿含”跟“方等”是属于中学;大学是“般若”,二十二年,最后佛帮助你提升,往生生到“实报庄严土”。“实报庄严土”就是佛教大学,在娑婆世界叫“华藏世界”。《华严经》上所说的“华藏世界”,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大学。如果你是明心见性,破一品无明、见一分真性,你到什么地方去修学?到华藏世界,不在六道,不在十法界。十法界里头有权教菩萨、有声闻、缘觉,这是什么?脱离轮回了。小乘就脱离六道轮回了,真的帮助我们离苦得乐,不是假的。我们对它要认识,不要误会,一步一步帮助自己向上提升,有这个缘分、有这个机会一定要帮助,修福。

 

把建寺庙的钱用来建学校的是真正的大功德

 

  我们回归教育,办学校,学校最好是我们佛门弟子捐钱来办,不要让学生缴学费、缴伙食费,不要!统统免掉。佛在家弟子修福,这修大福报,我们来供养学校。

  我们来提倡成立一个基金会,这个基金会专门就是护持学校经费的,我这一天还有一块钱,我捐一块钱;我有两块钱,捐两块钱。随缘随分,快快乐乐。上街买菜还剩一点钱,捐到里面,办学,办幼儿园、办小学、办中学、办大学、办研究所。

  全球佛教徒,佛教徒全球不多,咱们估计听说好像有五个亿,也许五个亿到七个亿这样子,这里面的佛门弟子将来都能养成一个习惯,我们支持佛陀教育事业,我相信这个基金会是可以做得到的,帮助办学你看看帮助建道场的人多少,建一个道场我听说都要花很多亿,办个学校不要那么多,值得提倡,值得这么干法

  我们再看下面,接着看:

  【解】此毕竟常乐依何而得,要依大义门。大义门者,谓彼安乐佛国是也。

  西方极乐世界就是这个“大义门”,就是净宗法门、就是念佛法门。

  【解】故令一心专注,愿生彼国,欲使早会无上菩提也。

  “欲使”,我们希望着、恳切的期望早一天我们到极乐世界去聚会。到极乐世界去聚会。生到极乐世界无论是什么品位这个不重要,莲池、?益大师说得很清楚,最重要的是我们能生到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士”下下品往生都好,这就等于说我们到极乐世界从小学一年级念起,完全接受阿弥陀佛的教育。发这个心愿,人人都能去,保证你去往生。

  极乐世界有四土、三辈、九品。也换句话说,凡圣同居土有三辈九品,我们去最下面的“下下品”往生,我满意了、我情愿,在极乐世界奠定扎根教育,有什么不好?!你们当插班生你去插班去,我要从小学一年级念起,做阿弥陀佛最乖的学生,扎根就在极乐世界。我相信不止我一个人有这个愿望,跟我有同样想法、同样愿望的人一定很多,我们真正从扎根做起,“欲使早会无上菩提”。

  【解】以上所论“违菩提门”与“随顺菩提门”,正显发心违顺之异。

  我们发心是随顺还是违背?违背不能成就,违背是假的,随顺是真的,我们一定要随顺,要把这桩事情做好,利益无量无边众生,把佛教兴旺起来,我们不离开净宗

 

我们愿意帮助佛门各个宗派兴旺,都回归教育、回归讲学

 

  但是们愿意,帮助佛门,无论是大乘、小乘、各个宗派,我们都希望它统统能够兴旺起来,都要回归到教育,都要回归到讲学

  经,不能不讲;论,不能不学。经,是佛说的;论,是祖师大德说的,是佛的高级的学生。等于我们这一条龙的学校,菩萨是大学生,他可以教中学、可以教小学。

  权教菩萨在中国历史上,讲经说法就很多,非常多。他没有大彻大悟,他怎么讲法?他依大彻大悟的人,依他们的著述,没有自己的意思。你能体会得深,深讲;他体会得浅,浅说,都好。决定是有依据的,不是自己心里想的,自己心里想的妄想,靠不住,所说的都要有根据。你看黄念祖老居士这个注解,这些话是《安乐集》里头抄出来的,这就是说明自己没有大彻大悟,写《安乐集》的人,这个人大彻大悟,我根据他的、根据佛的,决定没有错,这就对了。

  学习,我们没悟的人永远在学习。我讲经五十八年,常常给大家提醒,我在学习。学生在讲台上,老师在台下,台下听众是我的老师,他是来监学的。他来听听我有没有讲错、我有没有偷懒,来督促我的。我们用这种恭敬心对待,自己才能成就。越有成就越谦虚,越有成就对众生越恭敬。为什么?他知道一切众生本来佛,不敢轻慢一个人。凡事轻慢人的、贡高自大的,这都是没有成就,违菩提法,对佛的教诲他相违背。所以我们做学生,一辈子学生,开悟了才算是老师,没有大彻大悟都是学生,都在学,天天在学末后这一句:

  【解】凡已发菩提心修习净业者,应常体究,切莫自违菩提门,违失本愿,自障往生也。

  那就大错特错了,这是我们要知道的,我们不能不知道。

  《安乐集》这段开示文不长,要常常看、常常记在心上。

  我们求生极乐世界,扯腿的人、障碍的人,我们一定要回避。这三种是扯腿的、是障碍的,是不让你到极乐世界去的,一定要把它放下。

  三种“顺菩提门”的,一定要认真学习,一定要放弃自己的名闻利养,一定要知道吃亏吃苦是福

  海贤老和尚给我们做出最好的榜样,他有财布施,他的福报很大,从哪里看?他所作所为多少人称赞、多少人效法、多少人以他为师,这就是他的大福报。受他恩惠,受他利益的多!佛加持我们,他加持我们跟佛没有差别,我们要能体会到。这个地方讲“体究”。

  再看下面这一句经文:

 

黄念祖老居士在这个时代里头没找到第二个

 

点击此处观看视频

 

  【解】“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弥陀要解》云:“与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截,至圆顿者,莫若念佛。求生净土。”

  黄念老解释这句,用?益大师《要解》的,用幽溪大师的《圆中抄》,又用道绰大师的《游心安乐道》,都是经教,都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的这些祖师大德,没说自己。这就是契合这个时代众生的机,契机。这个时代的众生傲慢,怀疑,不能相信,不肯接受。

  你看念老怎么讲“一向专念”阿弥陀佛,?益大师怎么讲、幽溪大师怎么讲的、道绰大师怎么讲的、昙鸾大师怎么讲。《安乐集》是昙鸾大师的,这你不能不服!你瞧不起我没有关系,我举出这些人,你能瞧不起吗?!这是什么?让有缘读到这部经、有缘看到这部经、有缘听到这部经,增长信心,慈悲到极处你能说黄念祖老居士没大彻大悟吗?!我认为他大彻大悟了他用这个方法就高明,在这个时代里头没找到第二个。他的用心,我懂!他所选的这些,也就等于是他自己说的,别的祖师大德已经说过了,我亦如是说。

  《要解》里怎么说?

  【解】“于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莫若念佛,求生净土。又于一切念佛法门之中,求其至简易,至稳当者,莫若信愿专持名号。”

  这是《要解》里头一段,说到净土了,说到我们现在修学这个法门了。我们弘扬净土、解说净土,要学念老,不用自己的话,统统用祖师大德的话,没有人敢反对,没有人敢怀疑,这样增长别人的信心,断除别人的疑虑,功德无量。

  这个法门直捷、圆顿、快,这样的谁不要学?!看到这四个字,我们求生净土的念头就会生起来。简易、稳当,这些又是我们想要得到的。这个法门实际讲,把它简化之后就成了八个字??简易、稳当、直捷、圆顿,就这八个字,没有第二部经,能跟《无量寿经》、《阿弥陀经》相比,找不到了。我们遇到这个法门,真的像彭际清所说的,“无量劫来稀有难逢”,我们碰到了。碰到了不珍惜、不真干,那叫真可惜!

  黄忠昌居士,这早些年往生的,深圳。他从三十几岁听我讲《无量寿经》,讲到这些地方,他非常欢喜。他要实验,在深圳闭关三年,看看三年能不能往生,就是一部《无量寿经》、一句佛号,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接着念,不分昼夜,方便,真方便。念到两年十个月,还差两个月他的闭关就圆满了,还有两个月他往生了,没有生病,自在往生。他怎么往生的?不是寿命到了,不是的。不是寿命到,后头有寿命不要了,见到阿弥陀佛来接引,就要求阿弥陀佛带我往生,还有寿命不要了,真走了。阿弥陀佛很慈悲,答应了。他表演给我们看,我们看到了,是真的,不是假的。他火化之后有舍利,现在舍利塔,建了一个舍利塔,还供养在关房那里。

  “简易、稳当,莫若信愿专持名号”。“信愿专持名号”是?益大师讲的,“信愿持名”,往生极乐世界就这四个字,条件就这四个字。真相信,没有丝毫怀疑,相信有极乐世界,在西方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只要我们持名,持名就是专持名号,持名就能往生,到你见到阿弥陀佛,有寿命不要了,阿弥陀佛带你去。

  还有一种阿弥陀佛不带你去,像海贤老和尚。实在讲,海贤老和尚如果求往生,二十五岁就够了。他二十岁开始念佛了,师父传他这一句法,五年成功了。五年的时间,可以念到“功夫成片”。“功夫成片”的人,阿弥陀佛就会来透信息给他。佛来看他,或是在定中,或是在梦中,佛来看他,告诉他、鼓励他,你念佛念得不错,念得很好,你的寿命还有几年,到寿命到的时候佛来接引你。会告诉你这些话。

  我相信有一些人,就是不要寿命,我走。海贤老和尚也可以走,他求人了,他不是没求,阿弥陀佛没答应他,告诉他,你修得不错,修得很好,可以给佛弟子做一个好榜样,给求生净土的人做一个好榜样,所以他留下来表法。表法就是做榜样。把他留到一百一十二岁,留这么久。

  他在这个世间有没有苦?没有。何以见得?没有一个人看到他哪一天不是笑眯眯的,无论他在什么地方,无论他在干什么,你见到他满面笑容、欢欢喜喜,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他做到了,他做给你看。这不是假的,这不是装出来的,自然的,这不能小看,要细心体会。他那个乐跟孔子的乐一样的、跟颜回的乐一样的、跟大彻大悟的人是相同的。

  他在这么长的时间,他念佛九十二年,这么长的时间当中,我们有理由相信,他见到极乐世界,他见到阿弥陀佛,至少十次以上。我们慧远大师(这一边是我们祖师的像),当中那一个慧远大师,第一代的,他老人家在世的时候四次见到阿弥陀佛、见到极乐世界。第四次是来接他往生,前面三次都让他看到,所以老和尚给我们证明,作“证转”。三转法轮作“证转”;我们讲经教学是“劝转”,劝大家,他来给我们作证明。

  第一个证明,极乐世界真有,不是假的。

  第二个证明,阿弥陀佛真有,也不是假的。

  第三个给我们证明,四十八愿接引众生,往生佛国,作阿惟越致菩萨,也是真的,不是假的。让我们对于净土法门断疑生信,这无量功德。表这个法。

  再为我们现代人表个法,就是现在有许多人毁谤这个会集本,不承认这个经是真经,说是会集本是错误的,甚至于不应该有会集本。这个问题,到底经能不能会集?宏琳法师有详细的说明,他这一篇详细的说明,在《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这本书里面。老和尚往生手上捧着这本书,让你照片,这本书证明夏莲居老居士的会集本,是真经,里面每一个字都是佛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佛说的,没有敢改动一个字,所以放心,真经。你要有怀疑,你把这篇文章好好读一读,你就明白了,知道了。

  第二个给我们作证的,就是这个注解的本子,黄念祖老居士的集解,他也是会集的,他用了八十三种经论、一百一十种祖师大德的著作,来注解这部经,这部经是正知正见,不是邪知邪见,作证明的。

  第三个为我们作证明,我们这个二十多年来,二三十年了,依照这个经,依照念老的《注解》,“一门深入,长时熏修”、“读书千遍,其义自见”,没错,为我们作证。让我们死心塌地,对这部经不再怀疑。海贤老和尚是这么一个任务,他到世间来为我们作证,让我们对于这个经教,特别是会集本,集注,产生极大的信心,极深的愿心,深信切愿,我们依照这个本子学习,信愿持名,往生净土,决定是真的不是假的。

  【解】阿弥陀佛是万德洪名。以名召德,罄无不尽。

  名号功德无法想象,也不可思议,它包含我们圆满的性德。

  “万德”,“万”字是形容词,不是数字,数字一万不多,代表无量无边、无穷无尽,那是什么?自性。自性的“性德”无量无边,惠能大师大彻大悟的时候说了五句话,最后一句话就是讲“性德”。“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自性有多大的德能,你看看整个宇宙,遍法界虚空界,这里面有无量无边诸佛刹土、有无量无边诸佛如来,在自己三千大千世界里头广度众生,宣扬无量无边经典法门,这都在“万德”里头,没有一样离开“万德”。所以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所有诸佛名号统念到了,一个也没漏。

  佛的名号是“果德”,菩萨的名号是“因行”、是“修德”。“修德”跟“本德”是一不是二,一个是完全证得的;一个还没有证到,正在修行。换句话说,弥陀名号包含一切菩萨的“修德”,文殊、普贤、观音、势至、地藏、弥勒,一切诸菩萨的“修德”也在这一句名号里头,你看你多省事!一句名号全念到了。

  【解】又云“阿弥陀佛是万德洪名。以名召德,罄无不尽。故即以执持名号为正行,不必更涉观想、参究等行,至简易、至直捷。”

  说得妙!一门就是普门,那一切经典,一切诸佛如来所说的无量无边这些经论,菩萨所造的论,诸佛所说的经,也在这一句佛号里头,这一句佛号包括尽了,多省事!简易、直捷,哪有那么多麻烦?!这个简

  海贤老和尚给我们做榜样,他老人家一生,师父就传他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叫他一直念下去,其它的什么都没有,他就这一句佛号念了九十二年。从开始念,二十岁,到往生,一百一十二岁,做出来给我们看,给我们作“证转”,我们要相信。相信什么?对于其它的法门统统放下了。

  我劝大家,六十岁就要放下,不再学了,死心塌地一句佛号,决定往生净土。

  如果你还三四十岁,学其它的法门还可以,多看看,喜欢哪一个法门就学哪一个法门。是最好是专修,不要贪多,多就杂修了,很不容易成就。六十岁之后老了,准备往生了,来不及了,学别的来不及了,统统放下,这比什么都重要,所以就不必去学观想,也不必去参禅,也就是这教讲的,也不必去研究经教,统统放下,简单直捷

  【解】又《圆中钞》云:“今经所示,初心凡夫,但是有口能称,有信能念,皆可修之。故知此经所示,乃至简至易之法门也。”

  这是说简单、容易。初发心的凡夫,发心求生极乐世界,只要他有口能念就行了,“称”是“称念”。

  “有口能称”,称佛名号。“有信能念”,对于极乐世界相信,对于阿弥陀佛相信,不怀疑,能念,“皆可修之”,都可以修,没有一个人不能修

  海贤老和尚不认识字、没念过书,从小生长在农村,干的是农活,所以他对于种田很内行。他出家之后还是种田开荒,前后一共开了一百多亩土地,种植的面积很大,收成也很好。他没有卖钱,除了自己小庙里头五六个人生活费用之外,其它的统统做救灾救济。哪个地方有灾难、有干旱、有水灾、收成不好,他都拿去布施、拿去供养。一生,小庙香火很少,供养不多,勉强能够维持,他快乐无比,这给我们做出榜样了。

  “故知此经所示,乃至简至易之法门也。”说简、说易,简单到最简单,没有比它更简单;容易最容易,也没有比它更容易。它是简易到极处,这么一个法门我们遇到了。

  【解】又“若执持名号,不问闲忙,不拘动静,行住坐卧,皆可修之。”

  海贤老和尚就这四句话,这四句话写尽了,闲,他念;忙,他也念。忙,是田里面工作,那个工作不碍念佛,锄头下去阿弥陀佛,提起来阿弥陀佛,他没有别的念头,无论不管动静、不管闲忙,所以他的佛号,一天到晚不中断,开口念阿弥陀佛不断,不开口心里阿弥陀佛不中断这就他的功夫,他这个功夫到家了,念到“功夫成片”,念到“事一心不乱”,念到“理一心不乱”。我估计他念到“理一心不乱”应该是二十年,从二十岁到四十岁,那么他四十岁以后他就是明心见性的菩萨了,不是凡夫。这做出好榜样给我们看。

  回头想想我们自己,我们自己的光阴浪费了,真可惜!我不希望别人的,你们大家的这个光阴,不要浪费,要抓住,抓住这一句佛号,紧紧的抓住。睡觉的时候睡着了,不知道了,佛号忘掉了;醒过来佛号就接上。好的办法是睡觉的时候,床头放一个念佛机,小声念佛,自己能听到,听到倦了,睡了觉了;醒了之后你又听到了,就又接上了。这个方法好,要用方法来对治。

 

用思考办事时佛号停下来,事情办完之后佛号就接着念

 

  【解】“故知此经所示,乃至捷至径之法门也。”又“称名之法,不择贤愚,不拣男女,若贫若富,若贵若贱,皆可修之。故知此经所示,乃摄机至广之法门也。”

  换句话说,男女老少、贫富贵贱,人人有份。海贤老和尚他给我们示现,他的家是贫贱,没有读过书,贫穷,但是他劳作非常勤奋,他不怕苦、不怕劳作,欢喜种田,种田不碍他念佛,所以他的念佛功夫就不中断。用思考办事,这个佛号停下来,事情办完之后,佛号就接着念,也不算中断,机会要抓住。

  “故知此经所示,乃摄机至广之法门也”。没有比这个更广的,这一部经代表了整个佛法,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所有大乘经到最后都劝你念佛往生到极乐世界,你才能圆满成就。这个不能不知道。

  所以,“故知此经所示,乃摄机至广之法门也”。没有比这个更广的了。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学习到此地。

--------------------------------------------------------------------------------------------------- 

 

佛陀教育网学佛共修系统】给初学者提供帮助

 

  很多初入佛门的善男信女对学佛很茫然,不知道如何下手;还有很多人认为信佛就是去寺院烧香、拜佛求神仙保佑;或者认为经忏法会就是信佛。这是错误的想法。

  佛教是教育,佛教不是经忏法会。真正的学佛必须学佛经,用佛陀的教诲指导我们的人生,这就是“依教奉行”。学佛能改变命运,进入佛门读的一本书是《了凡四训》,这是改善命运的榜样。

  佛陀教育网学佛共修系统,给初学佛者提供如里如法修学的修行平台;同时发现、挖掘真正的学佛人,有机会面对面分享和探讨学佛体会。

  我们的学佛共修系统,是按照净空老法师倡导的教学理念学佛的,是当前正确的学佛方法。现在学佛人很多,学歪、学偏、学邪的占百分之八十多,真正掌握正确的学佛方法的,不到百分之二十。只要按照这个修学次第学佛,不会学歪、学偏和学邪。

  当代高僧大德??净空法师,年近九旬,为了世界和平、国家富强和人民的安乐,每日讲经不辍。听净空老法师讲经,力行净空老法师讲经,一定能改变你人生的命运、能提高你人生的质量。

  在学佛共修系统里一块跟着净空老法师学佛,我们就是同参道友;我们不是老师,但我们有信心做好共修的教练。欢迎有缘人的加入!

  打开佛陀教育网(www.foxdwedu.com),在首页左上侧“点击加入”,然后一步步跟着提示注册。首页右下侧有修学体会分享,是发布共修系统里同修的学佛体会文章,欢迎您阅读、参考!

   净土释疑网微信号:amtbedu。

  手机版网站应用:安卓版。邮箱:foxdw_01@163.com。   

下载
0
  [最新报道]  
· (新版汇总)2014净土大经科注(001-100集)
· 净空老法师读诵《无量寿经》视频
· 黄念祖老居士:《无量寿经》讲记 第六集
· 黄念祖老居士:《无量寿经》讲记 第十六集
· “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是《无量寿经》的最好的学习方法
  [相关报道]  
 

净宗经教网站(佛陀教育)e-mail: fotuojiaoyu@qq.com 建站日:2014.1.1 三宝弟子恭制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6855号-1 最佳浏览建议:IE 6.0以上浏览器 萤幕解析度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