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佛陀教育-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264集
 
  ·首 页 ·净宗经论 ·净宗祖师 ·佛陀教育 ·净土释疑 ·辅助修学 ·传统文化 ·请佛住世 ·播经供养 ·网立牌位 ·圣号圣像 ·体会分享 ·下载专区 ·网站留言
共修系统 帐号: 密码: 登录 密码找回 注册
          >搜索          
  学佛入门
· 如何学佛
· 认识佛教
· 净业三福
· 三皈五戒
  学佛基础
· 弟子规
· 太上感应篇
· 十善业道经
· 了凡四训
· 沙弥律仪
· 地藏经
· 地藏经玄义
·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 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
  五经一论
· 阿弥陀经
· 无量寿经
· 观无量寿佛经
· 普贤行愿品
·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 往生论
· 金刚经
  一门深入
· 一门深入重要性
· 师承的重要性
· 专修专弘

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264集

来源: 净宗经教网 录入时间:2015-11-24 15:16:38
关键字:出家,名闻利养,大千世界,庄子,一体,无缘,世智辩聪,往生条件,真心,不妄语
【 点击数:1330 】 【字体: 】 【 收藏 】【 打印

 

净空法师  2015年10月16日 讲于 香港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

  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请看《大经科注》第六百四十二页倒数第三行。

  【解】“能于掌中持一切世界”深显《华严》广狭自在、一多相容、事事无碍不可思议境界。

  这个是赞叹极乐世界菩萨的神通,也是我们无法想象的,“能于掌中持一切世界”,不是一个世界。此地讲的“一个世界”,是一尊佛的教化区,就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世界”,那是无量的三千大千世界,无量无数。

  学佛的同学,别说是初学,就是老修也会有问题:这怎么可能?这个经上所说的,决定不是妄语,并不是说佛,凡是往生到极乐世界所有的菩萨,也就是说,从凡圣同居土下下品一直到等觉菩萨,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都有这样的神通,我们无法想象,我们也不敢想象,最有福报的人、最有善根的人,对经上这些话仰信。唯独仰信,我们才得到经中的利益

  这句经文下面,念老用《华严经》。

  【解】深显《华严》广狭自在、一多相容、事事无碍不可思议境界。

  这是《华严经》上所显的。

  【解】又《维摩经》亦显掌中持世界之不可思议功德。

  所说的跟《华严经》的没有两样。

  【解】经云:“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断取三千大千世界,如陶家轮,着右掌中,掷过恒沙世界之外。其中众生,不觉不知己之所往。又复还置本处。都不使人有往来想。而此世界本相如故。”

  “不可思议”就无法想象,也无法称说,这些都是大菩萨,都证得法身、般若、解脱,不是普通菩萨。极乐世界即使是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四十八愿第二十愿告诉我们,皆作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菩萨就是不可思议解脱菩萨,有这么大的神通。

  【解】“断取三千大千世界”。

  把三千大千世界,不是普通的世界,是举的例子。三千大千世界,一尊佛的教化区。像我们的释迦牟尼佛,他的教区是三千大千世界。“三千”的意思我们要搞懂,它从一个单位世界,“单位世界”是什么?现在佛门大德,像黄念老这样的人,他们学科学,用科学家的说法,佛经上的“单位世界”,是以须弥山为中心,日月是围绕须弥山当中而转的,日月,我们是太阳的一颗行星,围绕着太阳系,太阳系围绕着须弥山。

  “须弥山”是什么?现在科学家告诉我们,太阳系绕着一个大的星系在转,这个星系叫“银河系”。银河系的中心点,就是佛经上所说的须弥山。银河的中心点听说是个黑洞,有很大吸引力,光都被它吸进去,都不能存在。我们就知道,一个单位世界是一个银河系,像这样的银河系,一千个银河系组成一个更大的星系,这个大星系里头,有一千个银河系,现在我们没看见,肯定有,佛经上告诉我们,那叫“小千世界”。再集合一千个小千世界,成为一个星系,就叫一个“中千世界”。再以中千世界为单位,集合一千个中千世界组成一个更大的星系,就叫“大千世界”所以“大千世界”实际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实际上是“一个世界”。

  一个世界为什么称“三千”?它有小千、中千、大千,这样称为它三千,就是一千个大千世界,这一千个大千世界,是一尊佛的教化区

  释迦牟尼佛的娑婆世界,就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太大了。像这样的大千世界,在太空当中不计其数,真的是无量无边,你想这太空多大。

  “太空”是什么?太空是我们的自性,是我们的真性

  宇宙当中万事万物从哪来的?星系从哪来的?万物从哪来的?惠能大师的报告,是最简单最扼要,他见性了,他告诉我们,“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句话很重要,太重要了!宇宙从哪来的?“万法”从哪来的?“万法”就是宇宙,是无量无边的三千大千世界,不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自性所生的,自性所现的。自性是“能生能现”,宇宙万法是“所生所现”,这个概念比什么都重要。

  庄子所说的“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他怎么会说出这个话?!他要没有见到,他怎么会想得出来这句话。这句话是什么话?是真话,说明遍法界虚空界跟自己是一体,“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

  我们再想想庄子这个人,他是个什么人?要在佛家讲,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庄子是佛,老子是佛,用佛家的名词来说,他们是佛。诸佛如来在中国应化。中国人喜欢圣人、喜欢贤人,应以圣贤身得度者,即现圣贤者而为说法,能不能讲得通?讲得通,这大乘经上说的。

  所以在这些地方,我们深深体会到,全世界每一个族群的圣贤、每一个宗教的创始人,追随创始人那一批的贤人君子,全是菩萨、全都是佛陀。宗教创始人是佛陀,追随佛陀的那些弟子们,都是菩萨,都是阿罗汉,真的是一不是二如果我们有这种认知,这叫什么?这叫看破,把真相完全搞清楚了,真相搞清楚了,关系搞清楚了,不仅是一家人,一体。我爱不爱眼睛?爱,没有眼睛我就不能看。我爱不爱耳朵?爱,没有耳朵我不能听。我爱不爱鼻子?爱,没有鼻子就不能闻。

  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就像我们身体里头的一个器官、一个细胞,不是外头来的。然后你就晓得诸佛菩萨、在中国这些圣贤君子,他们的爱心都是把天地万物看作自己身上的一个器官,自己身上的几个细胞,是一体的爱,一体没有条件。父子之爱还不是一体,还两个身体。佛法你学通了你恍然大悟,是一体,不是二体。

  “菩提心”就是爱心。“大菩提心”就是大爱之心。这个“大菩提心”才能生得起来。大菩提生起来,决定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所以叫“同体大悲,无缘大慈”。“无缘”就是没有起心动念。起心动念是妄心;不起心不动念,真心。真心是一体;妄心有分别有执着。世间人的教学是用妄心,佛菩萨,包括中国古圣先贤是用真心,不一样。这种认知,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是从根本上认知,他真的认识了、真的清楚了,所以真的能够舍己为人。像父母对子女的爱,为子女能够好好的活下去,舍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真爱。

  在这个世界人都迷惑了,迷在物质假相上,迷在妄想、分别假心上,妄心,真心不知道,实相不知道,实相是外面真实的样子,不知道,自己跟自己斗争,自己跟自己残杀,佛眼睛看到,太可怜了,称之为“可怜悯者”

  这是说他们这些菩萨们,法身菩萨,“解脱菩萨”就是法身菩萨,“断取三千大千世界”,他抓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就是一尊佛的国土,放在手里头,把它捏成一团丢来丢去,游戏,像打球一样,在抛球,再激烈的运动,这星球里面住的人,完全不知道,没觉察到。

  【解】如陶家轮,着右掌中,掷过恒沙世界之外。其中众生,不觉不知己之所往。又复还置本处。都不使人有往来想。而此世界本相如故。

  然后他球接过来了,再还到老地方,都不知道有人在动了,不知道,太大了。地球太大,不要说是三千大千世界,就是咱们一个地球,人家把它踢到远方再还回来,可能我们都不知道。这个比喻是说明,法身菩萨神通广大,菩萨把星球,把大星系,不是小星球,一个三千大千世界,把它捏在一团丢来丢去,这里头的众生不知道。

  【解】又“菩萨以一佛土众生,置之右掌。飞到十方,遍示一切,而不动本处。”

  他把这一佛土的众生,三千大千世界众生,放在右掌里头飞到十方表演,“遍示一切,而不动本处”。我们今天看这段经文,应该有很深的体会,没有怀疑,为什么?我讲过很多,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大讲堂宝座上坐在那里没动,讲经没中断,多少人在那里听经闻法,听众也没动,讲也没有休息,极乐世界人不要吃饭、不需要休息,精神饱满,他也不需要睡觉,极乐世界没有白天晚上,一片光明,所以他动了没有?他没动,但是他、每个人都有这么大的神通,都能够化无量身,分无量身,到十方国土里面去示现、去供佛、去闻法,福慧双修。极乐世界那里,他没动,跟这意思一样的,菩萨不动本处,手上拿着三千大千世界这一佛土的众生,放在右手,飞到十方遍示,自己在这里没动。

  【解】极乐大众。

  极乐世界往生的人,不管你什么时候去的,极乐世界成立不久,才十劫,你是这十劫第一劫的时候,你就去了,我们现在往生,是第十劫时候去了。

  【解】悉具如是不可思议威神功德。

  威力自在,神智洞达,统统都具足像经上所说的“不可思议的威神功德”。

  【解】深显圣众庄严。

  显示我们极乐世界居住的大众,他们在那边学习、在那边居住,居住的环境、学习的环境庄严到极处。“庄严”是美好,无法形容,无法想象,这个地方我们能不去吗?你能够贪恋这个地球,不想到极乐世界去吗?错了!又何况现在的地球社会动乱,地球本身大大小小的灾难不知道有多少,这是我们亲身遭遇到的,体会非常深刻。今天看到极乐世界,不敢想象,天下哪有这么好的地方?可是这个话佛说的,释迦牟尼佛说的、阿弥陀佛说的,决定不错。

  【解】主伴功德均不可思议。

  “主”,阿弥陀佛,前面所说的,“伴”是现在所说的。

  【科】辛三、别例目连

  【经】我弟子中大目犍连。神通第一。

  如来身边弟子很多,论神通,目连第一。实在说,每个人的神通都跟目连一样,但是佛说法有时候举例,举例就要有一个做代表,目连代表神通,舍利弗代表智慧,实际上两个人智慧神通都一样,这个要懂得。哪个做代表,特别让他代表神通第一,其实个个都第一,没有第二的。为什么个个都第一?个个都证得圆满的性德,智慧、神通都自性里头本来具足的,没有两样,《华严经》上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怎么会两样?!又说得更清楚,一切众生本来就具足诸佛如来的智慧、德相,智慧、德相包括神通在里头、包括这六种神通在里头,没有一样欠缺,跟阿弥陀佛平等的,跟一切诸佛平等。现在有这么大的差距,是我们迷了自性,我们所用的全是阿赖耶,自性上一丝毫也没动它,不会用真心,只会用妄心,妄心就是分别执着、起心动念,这是妄心。

  佛陀的教育没有别的,终极的目标是帮助我们回归自性。

  净宗之妙,让我们先到极乐世界去深造,到极乐世界毕业就圆满了,这是一个很不可思议的。

  阿弥陀佛无与伦比的智慧、神通成就的,帮助十方一切诸佛如来会下,迷惑深重的众生,诸佛没有办法教他,统统送到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是个道场,可以成就他,这个道理我们要懂。我们今天遇到这个法门,可以得到释迦牟尼佛的保送,阿弥陀佛在那边迎接,真正不可思议。应该信愿持名,专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一生就可以证得究竟圆满。独举目犍连,也只举一个例子做比喻,目犍连神通第一,

  【解】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一切星宿众生。于一昼夜。悉知其数。 

  现在讲星球,这一个三千大千世界,有多少星球?科学家没有办法数不出,而目犍连尊者的神通,“于一昼夜。悉知其数”。目犍连有这个本事。

  【解】右数句,独标目连功德,举以为喻。知星宿数,见汉吴译,《汉译》曰“摩诃目犍连,飞行四天下。一日一夜,遍数星知有几枚也。”

  他二十四个小时把这一个三千大千世界,有多少个星宿,这里头有恒星、有行星、有卫星,他统统都搞清楚了、统统都明白了。

  【科】辛四、例显数多

  【经】假使十方众生。悉成缘觉。

  缘觉比阿罗汉还高一等。目犍连是阿罗汉,比他还高一等,不在他之下。

  【解】一一缘觉。寿万亿岁。神通皆如大目犍连。尽其寿命。竭其智力。悉共推算。彼佛会中。声闻之数。千万分中不及一分。 

  这样的人,这个“彼佛”就是阿弥陀佛,这个“会中”就是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有人天众、有声闻众、有菩萨众,只举一个声闻,小乘,极乐世界有多少?没有人能知道,纵然是像目犍连,神通跟目犍连相平等的这些圣众,还不是一个人共同来推算,不知道极乐世界人口有多少,又何况极乐世界每天有无数的众生往生到极乐世界,没有中断,一批一批的,阿弥陀佛无量无边的分身一个一个去接引,这是佛的本愿。佛要不去接引,你不知道极乐世界在哪里,一定要得佛接引。

  再看下面这段经文:

  【经】譬如大海。深广无边。设取一毛。析为百分。碎如微尘。

  举“大海”,地球上,印度也是三面临海,什么最大?海最大,古今中外大家都熟知的海最大。海深,太深了,古时候没有这些科学工具探测海的深,都没有底,都没有办法探到底,现在科学仪器有办法探到海底,海的深度,广,海广大,以前海里面行走的帆船,完全靠风力,航海是很大的冒险,海深广无边。

  “设取一毛”,“毛”是身上的汗毛,我们拔一根汗毛。

  “析为百分”,把这一分汗毛竖的劈,劈开,劈多少条?劈一百条,那就很细了。

  “碎如微尘”,再把它切碎,切碎就变成微尘。

  【经】以一毛尘。沾海一滴。此毛尘水。比海孰多。

  这两个来比较一下哪个多。

  念老的注解咱们念一遍。

  【解】“一毛”言其微小也;更分为百分,则更小也;如微尘,则极小也。

  这个极小的微尘沾一滴水,跟大海相比,哪个水多?下面用这个比喻来解释,佛叫着阿难说。

  【经】阿难,彼目犍连等所知数者,如毛尘水,所未知者,如大海水。

  前面像举的“声闻”,极乐世界声闻,就举这一种。声闻无数,神通都像目犍连一样,这些人共同在一起所知道的,就像毛尘水,不知道的像大海水。

  【解】以此毛尘所沾得之水,喻所知之数;其不知者,如大海水,以喻彼土圣众,其数无量也。

  这个话说得好,让我们有个概念。只举极乐世界小乘往生的这些人,大乘菩萨没说,人天大众没说,只举小乘这个范围,让我们有个概念。极乐世界的众生,往生去的人无量无边、无尽无数,谁能知道?没人能知道,可以说除了佛之外,等觉菩萨都不知道,显示阿弥陀佛本愿威神,修积的功德不可思议。这个注解里说,“以喻彼土圣众,其数无量也”。

 

出家不相信念佛求往生,只能成就他的名闻利养,不能成就真实智慧

 

  【科】己三、结成伴同主。

  这一科非常重要。

  【经】彼佛寿量,及诸菩萨、声闻、天人,寿量亦尔,非以算计譬喻之所能知。

  一个都没漏,我们去往生极乐世界,是人道去往生,我们没有证果,是六道里头的人道,往生到极乐世界“寿量亦尔”,我们的寿量跟佛的寿量是平等的。你没有办法计算,你也没办法比喻,佛的比喻是非常善巧,用一根汗毛劈成一百条,再把它横切切碎,称为“微尘”。这不是一般人能想到的,佛很擅于形容,用这个毛尘沾一滴水,这一滴水的多少跟大海相比,那怎么能比?这个比喻佛的智慧、佛的德能、佛的神通如大海水,众生所知道的,连毛尘水都不如,这个要知道。

  了解事实真相,极乐世界不能不去,你要不去就大错了!为什么?这个法门不是轻易可以遇到的。纵然遇到,他迷情太重,他不能接受,他不肯相信。还有更重的,他遇到佛法了,他学佛了,他出家了。出家怎么样?不相信这个法门,不肯念佛求往生,那他出家他能成就吗?不能成就。在现在可以说,他有能力成就他的名闻利养,智慧、神通、道力他一分一毫都不能成就;他能成就世智辩聪,不能成就真实智慧。不可不知。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需要神通、智慧,只要真信切愿、持名念佛,你看条件就这么简单。

  你有丝毫怀疑都不行。这个真信、丝毫怀疑都没有,怎么办?读经,就念《无量寿经》。无量寿经》念上一千遍、两千遍、三千遍,不求解意,然后再将黄念老的注解看个一百遍,你通了。读一千遍之后,注解看一百遍;两千遍念完之后,也将注解看一百遍;三千部读完之后,再将注解看一百遍,你的信愿保证你往生极乐世界不要谈功夫,不谈功夫,功夫是“成片”、“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不谈那个,那个不重要。信愿具足,一句佛号就能往生,第十八愿——“十念必生”。

  我们看这段里面念老的注解:

  【解】末段,结合主伴。教主寿命无量,国中一切大众亦皆如佛,寿命无量,弥陀大恩大德,微妙难思,带惑往生者,一登彼土,便无退转。

  这个地方要解释的就是“不退转”。“不退转”是三种不退转,“位不退”等于阿罗汉;“行不退”等于菩萨;“念不退”等于法身菩萨。生到极乐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就是“三不退”。换句话说,极乐世界是平等法界,有没有四土、三辈、九品?有,确实有。虽然有四土、三辈、九品,但是极乐世界是平等法界,所有一切往生的人到极乐世界就享受最高待遇——阿惟越致的待遇。“阿惟越致”是法身菩萨待遇,十方世界没有,遍法界虚空界只这一家,这个要知道。所以诸佛如来赞叹弥陀,说他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不是随便赞的。所以这个注子里头说,“带惑往生者,一登彼土,便无退转”,就作“阿惟越致菩萨”。

  【解】又复寿命无量,故于彼土,皆可于一生之中补佛位,而证极果。

  这一段要记住,很重要!我们这一生往生到极乐世界,在极乐世界一生可以补佛位,补佛位是等觉菩萨,证到等觉菩萨;证极果是圆满妙觉如来,妙觉称“如来”了,证得究竟圆满的佛果,经中也称为“无上菩提”,没有比他更高的了,他到达究竟圆满。所以末后这几卷,老居士劝我们,不能不知道的。

 

为什么念佛功夫不能精进?退缘太多了

 

  【解】此土既多退缘,又以寿命,不过百年。

  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为什么念佛功夫不能精进?退缘太多了。妄念多,杂乱的事情多,人事环境更多,都叫你起心动念,都叫你胡思乱想,你得不到安静,你也得不到自在,不是昏沉就是掉举。“又以寿命,不过百年”,寿命不长,不过百年走的太多太多了,我们同参道友当中,这一年当中就走了好多个。

  【解】故末法中亿万人修道,罕一得道。

  末法之中修行的人多、很多,得道的人很稀罕,一个也找不到。

  【解】又《往生论》偈云,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

  这是《往生论》对阿弥陀佛的赞叹。

  【解】佛寿无量,教化之众无量,所教人民,皆同补处菩萨,故云善住持也。

  阿弥陀佛在教学,我们常常说、常常提起,加强记忆,可别忘记,往生极乐世界花开见佛。到极乐世界,莲花在七宝池中花开见佛,见到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在大讲堂当中,在座位上端坐,在那里讲经教学,讲什么经?什么经都讲,一样都不缺。你想听什么经?你听到了就是想听的那部经,不可思议。这部经听完了,我再想听一部经,佛永远在讲,经有多少?无量无边。为什么?经是性德,性德无量无边,自性里头流出来的,圆满的性德,永远说不完的,这是在佛殿里头。所以我们能体会到,佛殿里头座位上有名字,就像莲花一样,往生莲花上有名字,讲堂座位上有名字,你到你的座位上坐稳,听经闻法,什么时候证得妙觉果位,你就礼佛三拜就退出讲堂了。所以我们凡夫入讲堂,离开讲堂就成佛了,不成佛是不肯离开讲堂,为什么?法喜充满

  听讲经是无比的快乐,孔子也有这句话形容,“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那个“说”是喜悦,是从学习当中得到的喜悦,这个喜悦是没有止境的,这个喜悦就是滋养法身、滋养报身,报身不需要饮食,没有得到究竟圆满的果觉,你决定不肯离开讲堂。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们要在极乐世界看到这样,我们会离开吗?不会,我还没有毕业,我怎么可以离开?!这一定要毕业才离开,给我们很大的鼓励。

  这一句,“教化之众无量,所教人民皆同补处菩萨,故云善住持也”。世间再好的老师都做不到,阿弥陀佛帮助我们证得补处,补处是等觉菩萨。

  【解】又偈云,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指彼佛会众,皆于弥陀国土清净莲华中生。

  “如来净华众”,统统都是莲池海会、莲花化生,佛把你接引到七宝池中,在七宝池中完成了转识成智,这是佛力加持的,不是自己功夫。转过来之后花就开了,花开见佛,你就进入讲堂,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一直到证得等觉,不是证得等觉你不会离开,“皆于弥陀国土清净莲花中生”。

  【解】皆从如来智慧清净海生。

  莲花当中生身,法性身。大讲堂里面生智慧,智慧是佛清净海中生智慧,佛的清净海就是圆满的法身。法身没有痕迹,一片光明,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如如不动,从来没动过,它起作用能现法界,惠能大师说“能生万法”。

  法身就是自性,自性本具智慧,自性本具的德能相好,它不显的时候不能说它灭,它显的时候不能说它生,所以法身不生不灭,报身不生不灭。在极乐世界,方便土见到的、同居土见到的是应化身,应化身的身相跟报身相同,这都是不可思议的境界。

  【解】亦即皆从弥陀自心中生也。

  这个“自心”就是自性,阿弥陀佛的自性,阿弥陀佛的真心。

  【解】是故彼国人民,平等如佛,寿命亦皆无量。一生补佛。可知极乐主伴悉皆庄严,功德成就。

  是自性本具功德的成就,只要我们自己,把烦恼习气统统放下,就现前了。换句话说往生极乐世界,在极乐世界修行,无非就是把我们无始劫以来的,烦恼习气无明彻底放下,彻底放下就成佛了。把那个很粗很明显的放下,我们到极乐世界。到极乐世界还有微细的烦恼习气,放下就成佛了。

  【科】丙三、重显依报庄严(十四品至十七品)分四  丁一、宝树遍国  分四

  这四品重显依报庄严。前面是略说,这个四品经文长,细说。说什么?极乐世界的环境,生活环境,学习的环境。

  我们先看第一段:

  【经】宝树遍国第十四。

  念老在前面有一段简单介绍。

  【解】本品重显极乐国土依报庄严。七宝行树,周遍其国,此诸宝树,或一宝独成。或多宝共作。树皆整齐庄严,光色殊妙,随风奏乐,音调和雅。此即第四十“无量色树愿”之成就。

  十法界的众生都喜欢树木花草;地球上的人,不管是哪个族群,不管是什么样的文化,没有不喜欢花草树木的。所以花草树木一切有情众生都喜爱。

  我们再看下文:

  【科】戊一、树之质  分二   己一、纯一宝成

  【经】彼佛如来。多诸宝树。或纯金树。纯白银树。琉璃树。水晶树。琥珀树。美玉树。玛瑙树。唯一宝成。不杂余宝。

  这是我们世间七宝做比喻。

  我们看念老的注解:

  【解】“水晶”与水精同。

  古时候没有玻璃,古时候的玻璃佛经上所说的,就是现在的水晶。这是自然生成的,那水晶有紫色的、有白色的、有红色的、有碧色的、赤色的。

  【解】“琉璃”乃梵语。华言青色宝。此宝青色。一切众宝皆不能坏。体坚色莹,世间希有,故名为宝。

  这个也就是我们中国人所讲的“翡翠”。翡翠是绿色的玉,它的硬度大概跟钻石差不多,非常坚硬,绿色透明的,称之为“宝”。说这宝青色,一切宝不能坏它的坚硬,体坚色莹,故名为宝。

  【解】琥珀、玛瑙,亦皆世间珍宝。

  这个树它由一宝所成,不杂余宝,纯金树,从根、干、枝叶、花果,全是纯金,全是黄金,这就是金树。另外银树,白银,从根到枝叶也是纯一不杂,不杂余宝。“纯琉璃树、纯水晶树、纯琥珀、纯美玉、纯玛瑙,唯一宝成,不杂余宝”,这是一种。

  【科】己二、多宝共成 分二 庚一、总明

  这个世界好,世界清净,没有染污,叫一尘不染。

  【经】或有二宝三宝。乃至七宝。转共合成。根茎枝干。此宝所成。华叶果实。他宝化作。 

  树根是金,树干是银,树枝或是琉璃,花果或是美玉、玛瑙,不定,他宝化作,根茎枝干,此宝所成,华叶果实,他宝化作。

  【解】总之七宝,皆借世物勉强为喻。实则极乐一切万物悉皆微妙奇丽,超逾十方,岂真似此浊世之俗物!

  我们没办法比,只好用这个来比方,让大家有个概念,极乐世界的环境,树木花草,美不胜收。

  【科】庚二、别明

  我们看经文:

  【经】或有宝树。黄金为根。白银为身。琉璃为枝。水晶为梢。琥珀为叶。美玉为华。玛瑙为果。其余诸树。复有七宝。互为根干枝叶华果。种种共成。  

  真的是美不胜收。

  【解】又据《往生论》则此宝树,显国土庄严中,种种事功德成就。

  《往生论》上讲,依报有十七种成就,这十七种成就里头的一种,就是国土庄严当中,种种事功德成就,介绍这桩事。

  【解】论曰:“备诸珍宝性,具足妙庄严。”树是妙宝所成,是即“备诸珍宝性”之浅义。深言之,盖显弥陀之性德。一切妙宝皆弥陀性德所本具。一一宝中备具一切珍宝之妙德。

  在这个地方我们要记住,《华严》,《法华》,本经《大乘无量寿》,佛是多次的告诉我们,“一切法由心想生”,皆以心现识变,这个道理一定要懂。

  极乐世界的树,也是随着我们念头变化。我想看金树,这个树木全是金的;我想看银树,这树都是银的。千变万化,你喜欢什么样子,你就看什么样子,欢喜,不想看的时候就没有了。极乐世界生活,我想有个宫殿,宫殿就在眼前,住的地方,我离开了,不想要了,宫殿就没有了。不必要收拾,想吃饭,饭菜都在桌上;不想吃了,干干净净,全没有了。极乐世界所有一切居住的环境,外面树木花草、宝池德水,没有一样不称人的意思。七宝池的水,我想暖一点,它就暖一点;我想凉一点,它就凉一点,能随每个人的意思。所以那个水很奇妙,量温度,不去量水,量身体,每个人身体温度不一样,,每个人在水里感觉的温度不相同,所以妙极了!

  《华严经》上讲的,“心现识变”,身是自性所现,“唯识所变”,自性所现的,四土里头实报庄严土,完全是自性所现。极乐世界讲的种种庄严,不可思议!实报庄严土全有,“唯识所变”,方便有余土、凡圣同居土,也就是讲十法界跟六道,十法界是净土,诸佛如来的净土,六道是诸佛如来的秽土,这种净秽,全是阿赖耶相分变现出来的,心现加上识变。没有识变,那就是实报土,随心所欲,美不胜收,我们再看,

  【解】树是妙宝所成,是即“备诸珍宝性”之浅义。深言之,盖显弥陀之性德。一切妙宝皆弥陀性德所本具。一一宝中备具一切珍宝之妙德。“具足妙庄严”者,浅言之乃下文中“荣色光曜”与“出五音声”等义,深言之,则一一宝树皆是圆明具德也。

  “一一宝树”都是。“圆”,是圆满。“明”是光明,“光明”是表智慧。后头这个“德”字是表德能,神通妙用全是德,也就是《华严》上佛所说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圆明”是智慧,“具德”是德相,这些都是自性本有的,阿弥陀佛,无明烦恼,烦恼是说明无明的习气,无明包括无明习气断干净了,完全没有了,所以圆明具德现前,才有这样的美好。

  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在极乐世界住一段时期,为什么?因为我们是六道凡夫,不但有无明烦恼,还有尘沙烦恼,还有见思烦恼,烦恼统统有习气。带着烦恼往生到极乐世界,在讲堂里头,为什么不离开讲堂?阿弥陀佛讲经说法,能帮助我们永远摆脱烦恼习气,一直到烦恼习气尽了。这个时候你愿不愿意出去?愿意出去你住实报土,不愿意出去还在讲堂里头如如不动。为什么?无始无明习气断干净再出去,那一出去是什么地方?那一出去,是极乐世界最高的最妙的常寂光净土,不是实报土,圆满回归常寂光了。

  极乐世界最妙,妙在哪里?一即是四,四即是一,任何一土,都圆满具足其余的三土你说常寂光土,常寂光土里面有实报土、有方便土、有同居土,统统具足,你都能见到、我们往生到同居土,在同居土里面能够看得到方便土、实报土、寂光土,都看到,没有障碍,这是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他这个世界妙极了!

  【科】戊二、树成行

  【经】 各自异行。行行相值。茎茎相望。枝叶相向。华实相当。荣色光曜。不可胜视。 

  那个美景看不完,看到都生智慧,看到都长德行,看到都帮助你断烦恼证菩提,所以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六根都说法,我们在极乐世界,六根都闻法,不是眼看开悟,耳听也开悟,鼻闻香也开悟,舌尝味也开悟,身体跟这些妙树接触,也会开悟。这个世界,我们六根所接触的全是烦恼,极乐世界六根所接触的全帮助你开悟,帮助你成就。你这还得了吗?!

  我们再看念老这段解释:

  【解】 前段表树之质。右数句表树成行。井然有序,光色明丽。

  七宝所成的、众宝所成的,它不是本土的,不是草本的,它的本是宝,这个不可思议。

  【解】前段表树之质。右数句表树成行。井然有序,光色明丽。

  整齐,排列有秩序,一行一行的,距离都相等,让你看到的是整齐庄严,一点都不乱。“光色明丽”,“明”是放光,非常美丽。

  【解】正《往生论》中,“庄严地成就”,偈云:“杂树异光色”,极乐国土,地平如掌。”

  我们这个居住的环境,土地高低不平,有大山、有河流,极乐世界没有。极乐世界没有高山,为什么?极乐世界的人心平等的,就像这个经题上所说的“清净,平等,觉”。极乐世界的大地没有染污,永远清净。极乐世界所有的物质是平的,特别是地平如掌,为什么?心平则地平,因为一切法从心想生,到极乐世界心都平了。每个人的心里头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没有一个杂念,没有妄想、没有杂念,心底“清净、平等、觉”,所以他是什么心?“清净、平等、觉”,阿弥陀佛“清净、平等、觉”,每一个往生的人都是“清净、平等、觉”,所以它没有高山、没有江河、没有大海,没这些东西。

  【解】“杂色宝树,遍满其国。”

  像这些宝树,非常之美,全是性德变现出来的,变现之美,我们无法想象。

  【解】“上覆宝网,下饰宝栏,皆表地庄严也。”

  树的上面有宝网,罗网是一种装饰品,古时候宫殿里头有,树的下面有栏杆,等于说有步行散步的道,这都是装饰,都是“表地庄严”。

  【解】“各自异行”。表种种不同之宝树,各各依类成行。

  黄金树,这一片都是黄金树;那边白银树,那一片都是白银树,排列的整整齐齐,好像都是艺术家在那里给你布置。

  【解】“行行相值”,《定善义》曰:“彼国林树虽多,行行整直而无杂乱”也。

  极乐世界森林树木很多,“行行整直”,“整”是整齐,“直”是说这个数之美,直立,没有东倒西歪的,没有杂乱。

  【解】“实”者,《会疏》曰:“实谓果实,不差其处(洽在其位),故云相当。”

  果实所生的那个位置非常恰当,你给它改变一点就觉得不好看,它自然生的,就好像画家把它画出来一样,少它就欠缺了,就不美了;多画了一个,又多余的,可以拿掉。这个树叶花果长在那个地方,让你看到不增不减,不能再多一个,不能少一个。少个有缺陷,多个是累赘,所以恰到好处,这真正的美,恰在其位。

  【解】“荣色”,繁茂之形色。“光曜”者,光明照耀。

  这个树木花草很茂盛,形好色也好,繁茂、繁荣;光明照耀,树放光,花果都放光;那个世界是光明世界,极乐世界没有日月,不需要日月的光明,每个人身放光,永远有光明。我们今天画画,把佛的头部画个圆光,也有画的把身放光。放光,极乐世界真有,那个光是常光,生到极乐世界就有,不会失去,“光耀”。

  【解】“不可胜视”者,目不暇给也,亦即五色缤纷,目光难辨之义。

  你看不完,它太好了,在极乐世界可以慢慢欣赏。

 

用真心学佛,用真心学圣贤,从不妄语下手

 

  【解】又《定善义》云:“诸宝林树,皆从弥陀无漏心中流出。由佛心是无漏故,其树亦是无漏也。”

  这个里面的意思很深,我们要细心体会。“一切法由心想生”,极乐世界完全是真心所现的,一切法都是性德流露的。“性德”是我们中国人所说的“止于至善”,我们的话说“纯净纯善”,没有丝毫欠缺。世间什么最圆满?性德最圆满。我再换一句话说,还是这句话——真心最圆满。为什么不用真心?!用真心全是智慧

  特别是在我们现在生活的环境当中,为什么社会这么乱?为什么地球灾变这么多?一定要晓得,是妄心在作怪。真心呢?真心冷落在一边,它在,不是不在,不闻不问。为什么到一定的时候上天要来干涉?它为什么干涉?就是太过分了,上天怎么干涉?降灾难。灾难的目的,是帮助人心觉悟,回归性德,是这个意思,我们不知道

  特别是学佛的人,学佛的人真的一切时一切处,对于一切人都应该要用真心。我没有去用,这就错了,应该要用,用真心。不管现在在什么地位,可以说真学佛,是佛的弟子

  用妄心,充其量说是佛的预备弟子,不是真正弟子,他还未必能进入正科班,好像他是旁听生,他没有入正科班,为什么?他用妄心,用妄心,这一生不能开悟。妄心生烦恼,不能断烦恼,这不能不知道。

  真心能断烦恼,真心生智慧,不生烦恼,要从这个干。从哪里下手?从不骗人下手,司马光所说的,“圣学从不妄语下手”。司马光的成就也就是在这个地方,一生没有欺骗过任何一个人,没有说一句假话。这都是圣贤,我们眼光当中都是佛菩萨再来的,不是普通人,他的身行言教都可以做我们的典范。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 

佛陀教育网学佛共修系统】给初学者提供帮助

 

  很多初入佛门的善男信女对学佛很茫然,不知道如何下手;还有很多人认为信佛就是去寺院烧香、拜佛求神仙保佑;或者认为经忏法会就是信佛。这是错误的想法。

  佛教是教育,佛教不是经忏法会。真正的学佛必须学佛经,用佛陀的教诲指导我们的人生,这就是“依教奉行”。学佛能改变命运,进入佛门读的一本书是《了凡四训》,这是改善命运的榜样。

  佛陀教育网学佛共修系统,给初学佛者提供如里如法修学的修行平台;同时发现、挖掘真正的学佛人,有机会面对面分享和探讨学佛体会。

  我们的学佛共修系统,是按照净空老法师倡导的教学理念学佛的,是当前正确的学佛方法。现在学佛人很多,学歪、学偏、学邪的占百分之八十多,真正掌握正确的学佛方法的,不到百分之二十。只要按照这个修学次第学佛,不会学歪、学偏和学邪。

  当代高僧大德——净空法师,年近九旬,为了世界和平、国家富强和人民的安乐,每日讲经不辍。听净空老法师讲经,力行净空老法师讲经,一定能改变你人生的命运、能提高你人生的质量。

  在学佛共修系统里一块跟着净空老法师学佛,我们就是同参道友;我们不是老师,但我们有信心做好共修的教练。欢迎有缘人的加入!

  打开佛陀教育网(www.foxdwedu.com),在首页左上侧“点击加入”,然后一步步跟着提示注册。首页右下侧有修学体会分享,是发布共修系统里同修的学佛体会文章,欢迎您阅读、参考!

   净土释疑网微信号:amtbedu。

  手机版网站应用:安卓版。邮箱:foxdw_01@163.com。  

下载 下载 下载
0
  [最新报道]  
· (新版汇总)2014净土大经科注(001-100集)
· 净空老法师读诵《无量寿经》视频
· 黄念祖老居士:《无量寿经》讲记 第六集
· 黄念祖老居士:《无量寿经》讲记 第十六集
· “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是《无量寿经》的最好的学习方法
  [相关报道]  
 

净宗经教网站(佛陀教育)e-mail: fotuojiaoyu@qq.com 建站日:2014.1.1 三宝弟子恭制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6855号-1 最佳浏览建议:IE 6.0以上浏览器 萤幕解析度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