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佛陀教育-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225集
 
  ·首 页 ·净宗经论 ·净宗祖师 ·佛陀教育 ·净土释疑 ·辅助修学 ·传统文化 ·请佛住世 ·播经供养 ·网立牌位 ·圣号圣像 ·体会分享 ·下载专区 ·网站留言
共修系统 帐号: 密码: 登录 密码找回 注册
          >搜索          
  学佛入门
· 如何学佛
· 认识佛教
· 净业三福
· 三皈五戒
  学佛基础
· 弟子规
· 太上感应篇
· 十善业道经
· 了凡四训
· 沙弥律仪
· 地藏经
· 地藏经玄义
·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 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
  五经一论
· 阿弥陀经
· 无量寿经
· 观无量寿佛经
· 普贤行愿品
·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 往生论
· 金刚经
  一门深入
· 一门深入重要性
· 师承的重要性
· 专修专弘

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225集

来源: 净宗经教网 录入时间:2015-11-21 11:17:09
关键字:无住生心,屏幕,修行功夫,群书治要翻译,宗教一家,古代教材,宇宙,躐等
【 点击数:1304 】 【字体: 】 【 收藏 】【 打印

净空法师  2015年8月2日 讲于 香港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

  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请看《大经科注》第五百五十八页,倒数第二行。

  【科】壬二、行寂植德

  请看经文:

  【经】行寂静行。远离虚妄。依真谛门。植众德本。

  这四句经文很重要,值得我们学习。我们看念老的注解。

  【解】“行寂静行”。《探玄记》云:“无馀涅槃名寂静。修彼名行。”

  《探玄记》是《六十华严》的注解,贤首国师作的,这注子里头说“无馀涅槃名寂静。修彼”,就是修无馀涅槃的,这叫“行”,叫“行寂静行”。

  【解】又《资持记》曰:“寂静,即涅槃理也。”

  “理”是体,这本体。从“体”起用,这是“理”。“寂静”是“理”。

  【解】又世尊释迦牟尼圣号。牟尼译作寂静或寂默。

  牟尼,释迦牟尼都是梵语,“牟尼”翻作“寂静”,或是翻成“寂默”,“释迦”翻作“能仁”、“仁慈”。“仁慈”他受用;“寂静”是自受用。如果用《金刚经》的话来说,“释迦”就是“无心”,“寂静”就是“无住”,“生心无住”,“无住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释迦牟尼佛”的名号是这个意思,教我们最高等的修学方法。

  【解】《理趣释下》云:“牟尼者,寂静义。身口意寂静,故称牟尼。”又《大日经疏》云:“牟尼者,寂默义也。常寂之土,微妙寂绝,幽深玄远,不可以言说之。如是法界寂然大灭度法,唯佛一人究竟清净,故名牟尼也。”

  《大日经》上讲的话讲得很清楚。常寂之土,常寂光土,常寂光土微妙寂绝,幽深玄远,说不出,不但说不出,而且还想不到,无法想象,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这叫“行寂静行”。在哪里?就在眼前,我们凡夫迷了,这个境界是真实的境界。

  佛,假设释迦牟尼佛现在还在世间,跟我们在一起,释迦牟尼佛是“行寂静行”。我们是行什么行?我们“行六道行”,我们“行轮回行”,不一样。每一个人,不但是每个人,即使说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间,念念所行都不相同,这是真的。谁在主宰?没有主宰,如果说总持的现象,不说细行,细行太多了,无量无边,可以说没有主宰,说大的、说总的,这个主宰就是念头。念头极其微细,我们也无法体会。大乘经里面告诉我们,八地菩萨才看到这个微细行。

  现在科学家、量子力学家,看到了、侦测到了,对它还不是很清楚,只看到它生灭的速度太快了,无法掌控。弥勒菩萨告诉我们一个数字,它的频率多快?或者我们叫“高频率”,它那个频率多少次?一秒钟二千二百四十兆次单位是“兆”,不是“万”。一秒钟,二千二百四十兆次的生灭,每一个生灭都是虚幻的。也就是说,这个生灭所占的时间,它所占的时间多长?是一秒钟二千二百四十兆分之一。这是弥勒菩萨跟我们说的。科学家知道它太快了、频率太高了,没有一个清楚的数字给我们,弥勒菩萨给我们一个数字,我们有一个概念,这个概念很难体会,实在是太快了。

  我们眼前看的电视,电视的屏幕是一片光明,什么也没有,我们将电视屏幕打开,这一片光明也是波动现象,也是以百分之一秒的速度在跳动。

  我们把频道打开,色相出现了,音声、色相出现了,出现在屏幕上。如果没有这个屏幕,色相不能显现色相显现在屏幕上,是两桩事情,色相是色相,屏幕是屏幕,色相不碍屏幕,屏幕也不碍色相。色相是“起心”,屏幕是“无住我们用这个,可以从这里得到一个概念,慢慢体会金刚经》重要的修行方法原则、原理原则,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生心”是我们按频道,电视台的频道,色相出现了,这是“生心”,没有色相的屏幕就是“无住”。你看我们现在看这个电视,“生心”跟“无住”是合在一起,“生心”时,就是“无住”时;“无住”时,就是“生心”时。“生心”不碍“无住”,“无住”不碍“生心”。这就是佛,这就是“寂静行”。

  我们怎么样?我们是注意力全在频道显的色相,把没有一切现相的屏幕,给忘掉了,注意力只注意在频道上,这就是凡夫佛是怎样的?行寂静行这是佛的境界。佛有没有在频道上?有,在频道上出现了。出现怎么样?他对于能现的理体、屏幕,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屏幕不可得,色相也不可得,都不可得,他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他在色相里头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这就叫“寂静行”。

  我们常常用屏幕来作比喻,这个比喻在今天人很熟悉,今天人哪个不看电视,提到电视每个人都有概念,用这个做比喻好。

  没有按频道的时候,电视机一打开,常寂光,常寂光净土现前。常寂光是法身,常寂光是万事万物的本体,就是惠能大师讲的“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常寂光”是自性,频道一打开就是“能生万法”,“万法”跟“本体”合在一起,但是各不妨碍,频道不妨碍自性,自性不妨碍生心,各是各码事,好!怎么开悟的?就在这里开悟的。如果用在我们生活上,那就是菩萨行,比菩萨高一级这是佛行。菩萨还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着,这是菩萨,他会起心动念,很快他就把它放下了凡夫不是的,起心动念再生出分别,从分别就生出执着,一层比一层严重,这就造业

  有分别,没有执着,这个业造得轻,这是什么业?这不是轮回业,是十法界里的四圣法界的业,他将来往生,是往生在四圣法界。如果还有执着,那执着这个业重,就是因为执着,变现出六道轮回。放下执着,六道轮回就没有了。六道轮回是假的,从哪里来的?执着来的。执着是最严重的染污心,这是“意”,这就是染污“意”,就是第六识、第七识。第六的分别,第七的染污,这个我们不能不知道。

  修行的真正功夫,得力之处就在此地。我们用什么方法代替执着的念头、分别的念头?就用一句佛号,分别心才起,阿弥陀佛,归到阿弥陀佛那里,分别执着没有了,不再分别执着了,这叫“功夫”。

  祖师大德告诉我们,往生极乐世界的条件,是真信真愿;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品位高下在念佛功夫的浅深,功夫深的品位高,功夫差的品位就低。“功夫”是什么?“功夫”就是执着的念头没有了,生方便有余土,不在凡圣同居土了。功夫再往上提升一层,不分别了,没有分别心。宇宙万法是一体,什么都好,没有一样不好,海贤老和尚说这句话,就这个意思。

  换句话说,他告诉我们,他念佛的功夫不简单,纵然没有到大彻大悟,看什么都好,这就是平等心现前。平等心现前是权教菩萨,他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是方便土的上品上生;如果他彻悟了,大彻大悟,彻悟了,起心动念也放下了,那他往生实报庄严土;等着无始无明习气消失之后,他就入常寂光,这叫“修寂静行”。

  所以修寂静行的人是什么人?法身菩萨。因为他有四十一个阶级,四十一个阶级是断习气,他没有烦恼,无明烦恼他断尽了。他没有烦恼,他还有无明烦恼的习气。这个需要三个阿僧祗劫才能真正消失了,完全没有了,回归常寂光没妨碍了,所以这一句高!

  我们怎样能契入?在这个世间不能契入没关系,生到极乐世界,直趣常寂光。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是行寂静行。

  现在我们真明白这个道理,我们懂得屏幕跟色相的关系,这个就是事实真相——诸法实相。我们随缘,不攀缘,不攀缘要做得很彻底,那就是什么?随缘,不放在心上,这就做得很彻底。

  断恶,修断恶行,不把它放在心上;行善,修行善行,也不把它放在心上,心里面只有一尊阿弥陀佛、只有一声佛号。其他的日用平常,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没有一样不欢喜,没有一样执着,一样都不执着。有,很好、欢喜;没有,也很好,也欢喜。慢慢养成习惯了,功夫就现前了,这就是净宗所说的“功夫成片”。

  有了“功夫成片”,“功夫成片”也是禅定的功夫,初级的,开小悟,就比一般人聪明,就比一般人有智慧。你有疑难杂症请教他,他都有方法来给你解答。他学过没有?没学。智慧从哪里来的?自性本具的。如果平等心现前了,这大智慧,不是小悟,大悟,平等心现前。清净心是小乘的,声闻、缘觉的,清净还没有到平等;平等是大悟,权教菩萨,四圣法界里面菩萨、佛,他们证得的。大彻大悟,那就法身大士,明心见性,在《华严经》上,他是初住以上。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四十一个位次,再加上等觉,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住实报土,这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是“行寂静行”。所以我们对于这一句有相当的距离,可是我们目标要定在这个地方。

  我们今天努力不执着、不分别,把这个减少,方法就是不放在心上,样样都好,没有一样不好。为什么?全是假的。你看,屏幕上显的声相假的;屏幕上一片光明也是假的,用这个来比喻好。能现的自性不可得,能生一切法的自性是屏幕,所生一切万相不可得,统统不可得。“不可得”也不可得,这才干净。起作用的时候活活泼泼,能生万法、能现万法。

  所以这个境界细心去体会,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如是法界寂然大灭度法,就是“无住生心”到圆满。唯佛一人究竟清净,故名“牟尼”也。“牟尼”是这个意思,就是《金刚经》上,“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做到最圆满的时候,惠能大师,五祖给他讲《金刚经》,也是讲到这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开悟了,他完全明白了,这是彻悟。

  这个彻悟就是法身菩萨,最低的位次初住,超过十信,在十信里面,七信位是阿罗汉,断证功夫跟阿罗汉平等,就是见思烦恼断了,不执着了。不分别,就是上面的三个位次,八信、九信、十信,不分别;不执着,从初信到七信都是不执着。初信不执着身,身见破了,不执着我们这个肉身是自己,不执着对立,就是边见,知道自己跟宇宙之间,一切万法是一体,一个自性变的,是一不是二,慈悲心流出来了,爱他就是爱自己,利他就是利益自己,自他是一不是二,小乘须陀洹,大乘初信位的菩萨,这个爱心就出来了,然后这个境界步步提升,二信、三信、四信、五信、六信,到七信证阿罗汉。

   功夫在哪里?功夫就在日常生活当中练,离开生活你到哪里去练去?!叫修,修炼,离开环境,人事环境、物质环境没地方修。修就在日常生活当中,修什么?就是修“无住生心”,怎么样把“无住生心”关系调好六道凡夫,“无住”他就不“生心”,“生心”他就不“无住”,他没有办法“生心”的时候不能“无住”,“无住”的时候不能“生心”,这六道凡夫。阿罗汉有善巧,既“无住”又能“生心”,既“生心”又“无住”,妙极了,他搞得很清楚、搞得很明白。小乘还不行,要大乘,大乘有智慧。小乘智慧还没开,他只晓得伏断烦恼,慈悲心生不起来,这是小乘不如大乘的地方。

  【解】今经所云“行寂静行”,是大菩萨入无馀涅槃之行,是法界大灭度法,非指二乘之寂静行也。

  不是声闻、缘觉,不是权教菩萨,是法身大士。西方极乐世界,实报土的人他们在修、不过西方世界很特殊,因为每一个往生的人生到极乐世界,得到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作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就是修寂静行的。这是无比殊胜,极乐世界独有,跟其他十方诸佛刹土不一样。

  【解】今经所云,行寂静行,是大菩萨入无余涅槃之行,是法界大灭度法,非指二乘之寂静行也。

  下面这一句:

  【经】远离虚妄。

  好!虚妄是什么?“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没有一样不是虚妄。佛法呢?佛法也是虚妄。千万别执着,执着佛法,坏了!所以《金刚经》上告诉我们,“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那个“法”是佛法,知道佛法因缘生,既然因缘生,它还是因缘灭,这个道理要懂。

  佛法可以用它帮助我们提升,不能执着,执着就坏了。执着初住你永远不能提升二住,你必须把初住放下才能到二住;二住放下才能到三住。跟念书一样不能执着,一年级念完了就升二年级,不能留恋一年级,一年级不肯放下永远不能升级,就这么个道理。所以“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佛说到究竟之处是“佛无有法”,这是真话。佛的法从哪里来?众生有毛病他就有法,众生毛病没有了,他就没法。好像大夫用药一样,你身体健康,我没法没药;你生病了,对症下药。你有病才有药,没有病,哪来的药?!没有病有药的话,这人就生病了,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

  “远离虚妄”,紧紧抓住佛号,“信愿持名,求生净土”,我们只干这一桩事情,这一桩事情是虚妄,但是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虚妄就变成真实。只有这个虚妄会变成真实,其他的都不能变成真实,要搞清楚、要搞明白,然后我们才能深深、紧紧的抓住这一部经、这一句佛号。

  这一部经就是《无量寿经》,这一句名号就是“阿弥陀佛”。这本经是往生极乐世界的保证书,是往生极乐世界一生成佛的保证书,方法就是这一句佛号。信、愿帮助我们到极乐世界,在极乐世界成佛就这一句佛号。我们到极乐世界会不会念佛?更认真念佛了。为什么?念佛能提升我们的品位,一直到究竟圆满。

  下面给我们解释“虚妄”两个字:

  【解】“无实”云“虚”;“反真”云“妄”。虚假不实,故云“虚妄”。

  无实叫虚,不是真实的,这叫虚;反真这叫妄,跟真相反的,反面,就是妄。“虚假不实,故云虚妄”。我们怎么看这个世界,看出它的虚妄?《金刚经》上末后一首偈子好!佛劝我们,我们真的把它接受过来,变成自己的东西。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闪电一闪就过去了,我们想想从早到晚,这一天不就像个闪电一样过去了,能不能再回来?不可能,永远不回来了。

  一天是个闪电;一上午也是个闪电;更短一点,一个小时也是个闪电;一秒钟也是个闪电,都在我们面前,我们有没有意识到?有意识到的都是在修般若波罗蜜,都是在修信愿求生净土,都在修

  修行没有离开生活,修行没有离开工作、没有离开处事待人接物。起心动念、言语造作统统都在修行。修行,事有善恶,恶的要断,善的要修。断恶修善而不住相,这就是真修行。住相就是着相,着相就是造业,搞六道轮回,六道轮回就这么来的,断恶修善着相就变成六道轮回。恶业所感的三恶道,善业所感的三善道,从哪里来的?从念头执着来的,善恶的念头、善恶的行为,分别、执着这就是六道轮回。搞清楚之后我们才晓得不能执着,一切随缘,一切事,梦中佛事,水月道场,好!一点都没有留恋,要不要建立?要建立。

  “佛事”就是学习的活动,我们在这里“讲经教学”,这是佛事。我们月底要办一个祭祖——“中元祭祖”,也是佛事,提倡孝道。“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丢得太久了,一年三次这个活动希望把大家唤醒。每三、四个月搞一次,一年三次提醒,把这个根找回来,传统文化才能复兴。传统文化的复兴国家有救了、众生有救了、世界有救了。

  我在国际上认识人比较多,活动也比较多,我告诉大家,这英国人说的,不是我说的。汤恩比博士讲,“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我告诉他们,汤恩比的话说得没错,中国人带领全世界,不是政治,不是军事,不是经济,也不是科学,是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什么?“儒”、“释”、“道”的学说。汤恩比特别提出来,“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

  “大乘佛法”就是大乘经论,内容非常丰富。

  “孔孟学说”代表中国传统——《四库全书》。唐太宗撷取全书的精华,编成一本治国的宝典,叫《群书治要》。这《群书治要》是中国《四库》的精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这个东西迫切需要能够讲解的人,把它讲清楚、讲明白、讲透彻,帮助全世界的人建立共识,这个重要

  我们今天努力在做,做什么?培养老师,《群书治要》的老师。我们希望十年,能把《群书治要》翻成全世界各种不同的文字,让全世界人都能够读到

  中国文化领导全世界,现在有人在带动——习主席,我们在国外看到很欢喜,看到许许多多国外的一些知名之士、有影响的人,对习主席有信心。非常难得!

  这些事情“生心”。“无住”就是佛法,“住”就是世间法。世出世间法的关键就在这个地方。只要我们“生心无住”,这就超越世间了;“生心有住”那就六道轮回。关键就是“有住”、“无住”的问题,我们总得把它搞清楚、搞明白。

  【解】《圆觉经》曰,虚妄浮心,多诸巧见,不能成就,圆觉方便。

  这句话如果用在科学上的话,很合适。为什么?科学家“虚妄浮心,多诸巧见”。你看他发明多少仪器,帮助他观察,把佛经上讲的“极微色”他都找到了,真找到了。“极微色”在经上讲谁能看见?八地以上。

  有五个位次的人能看到,八地、九地、十地、等觉、妙觉。妙觉是究竟圆满的佛果,他们能看见了。你看科学家他用“虚妄浮心”,就是第六意识,第六意识很会想,它相应的心所五十一个,没有一个不相应,所以“多诸巧见”,科学所发现的是“巧见”,这两句话用在这里,好!

  但是怎么样?不能成就“圆觉方便”,为什么?他“生心”,他不能“无住”;“无住”的时候他不“生心”。这个问题用《金刚经》上两句话就解决了,这些法身菩萨们“生心”没有离开“无住”,“无住”也没有离开“生心”,用得非常活泼。他能化身、他能分身,像《普门品》上所讲的“三十二应”,“应以什么身得度他能现什么身”,这个科学家做不到。他能看到众生这个人,过去生生世世乃至看到无量劫前,所以说法契机。我们说法不契机为什么?不知道他过去,不知道他的现行;菩萨知道,我们起心动念他全知道

  菩萨为什么不能接引我们?我们现在还舍不得离开。有些人他就来接引了,什么原因?他放下了,他真舍了。阿弥陀佛就接他走了,由此可知佛总是满众生愿,不干预众生。那众生做恶?也满足他。为什么?作善作恶,善报、恶报都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佛菩萨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着,看得很清楚。真的缘成熟了他就来带你走了,接引你往生了,他不来带路我们不认识,不知道极乐世界在哪里,这《圆觉经》上说得好。

  【解】又《涅槃经》三十八曰,一切恶事,虚妄为本。

  (《大涅槃经》有一百卷》)。

  作恶不是真的,那为什么还有恶报?恶报是感应、是大自然的法则。善与善相感,恶与恶相感。众生在六道,生生世世在这里搞轮回的把戏,菩萨无尽慈悲,他为什么不来度?菩萨一看他不能接受,你来度他是白度了,他必须在这个地方去玩,玩到很厌倦了,不想来了,菩萨就来了。有出离的念头,不想再玩,玩够了,菩萨就来带你走了,菩萨真慈悲。我们在这里玩糊涂了,把假的都当真的。

  【解】是故首应远离虚妄,为止恶之本也。

  知道一切都是假的,没有留恋,说走马上就能走,还有什么没放下的,还有什么人我想跟他见见面,只要有这个念头都不行,父母、妻子、儿女都不可以。你有这一念的话,就是人情,这个情就是情执,这个情执就是轮回的根,你出不了轮回。为什么?你以为是真的,你不知道是虚妄,你不知道这妄心变出的妄境。

  现在科学家知道,物质现象是从念头产生的,但是他不能实用,他这物质现象他放不下,就是他“生心”不能“无住”。“生心”能“无住”,那就好了,问题就解决了。所以他没有办法离虚妄,知道这个虚妄也没有办法离开它,问题就出在这里。修行人把这个搞清楚了,马上把这个毛病改正过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凡所有相”都不应该执着,不但不应该执着,如果功夫更高一层的人,他连分别都没有,没有执着,有分别,心是清净多了,清净不平等;分别都断掉了,平等,平等心现前。平等,法身菩萨;权教菩萨还不平等。

  【解】法藏菩萨所住是真实慧,所行是清净行,故能远离一切虚妄。

  这就是“无住生心”,真实智慧“无住”,心不住在一切法当中,一切佛法都不是真的,都是虚妄的。

  所以佛法要不要放在心上?不要。我们是因为没办法,做不到,所以阿弥陀佛慈悲到极处,叫我们把心住在佛号上什么时候放下?到极乐世界再放下。到极乐世界就入了《金刚经》的境界了,“无住生心,生心无住”,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那不是我们修的、修到的功夫,是佛力加持,但是管用,真得受用。

  “无住”,简单的说,就是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这叫“无住”“生心”是什么?见到苦难众生慈悲心生起来,救度的心生起来,为他现身说法。像释迦佛,像文殊、普贤这些菩萨。释迦牟尼佛示现在这个世间,应化八十年,八相成道,四十九年讲经教学,这是“生心”。虽“生心”,他“无住”,所以他真实智慧,流出一切经论,“无住”才会流出来,“有住”流出来的是烦恼、是习气,差别就在此地,“无住”生智慧。

  下面念老做的总结:

  【解】是故首应远离虚妄为止恶之本也。法藏菩萨所住是真实慧,所行是清净行,故能远离一切虚妄。

  法藏菩萨做出榜样来给我们看了。

  【经】依真谛门,植众德本。

  【解】“谛”者,真实不虚之义。世间与出世间的道理,决定不虚妄者名为“谛”。

  所以有“世谛”,有出世间的谛理,世间善因善果、恶因恶报,这是世间的道理。出世间的道理,我们今天学这个法门,是一切出世间道理的第一大道。念佛成佛,出世间的大道理,决定不虚,称之为“谛”。

  【解】《二谛义》上云,“谛”是实义,“有”于凡实,“空”于圣实,是二皆实。

  特别是大乘,这些菩萨是真实的,这两种都是真实。

  底下说,意思是讲:

  【解】意谓凡俗以“有”为实,圣智以“空”为实。

  现在量子力学家,我们有理由相信,再过个二三十年,可能把第二个宇宙的秘密揭穿。第一个是“物质”,“物质”现象揭穿了,知道“物质”是什么了。那再一个就是“念头”。现在许许多多科学家都在研究“念头”。念头到底是什么?从哪里来?为什么会有念头?这是宇宙第二个秘密。

  第三个是自然现象,这些就是阿赖耶的三细相。阿赖耶的业相就是自然现象,转相就是念头,境界相就是物质。宇宙的奥秘,用第六意识,就是用我们现在这个分别心,能够找得到、能够发现它,这是佛给我们讲“六根”的作用,这是“意根”。“意根”就是第六意识——分别,它的能量特别大,五十一个心所法,它完全能缘到,就是缘不到自性。对内它能缘阿赖耶的三细相,今天科学家真的达到这个境界。宇宙三种奥秘,这三样东西构成宇宙,第一个解决了,现在正在搞第二个,第二个还在摸索。

  所以二三十年之后,佛教不是宗教了。佛教是什么?佛教是科学,高等科学。宇宙的奥秘,三千年前佛已经讲清楚、讲明白了,他们现在才发现发现之后写出来的报告,跟佛经相比,总算很清楚、很明白了,跟佛经上讲的还差一等,也就是佛经所说的比它更清楚、更明白。

  佛法是科学,究竟的科学,上面没有了。科学的最高峰,六十多年前,方东美先生把佛法介绍给我,告诉我,“佛法是全世界哲学的最高峰”。现在这些年,经过科学家的探索,大乘佛法是科学的最高峰,你学它才能解决问题;你不学它,世出世间法你不能解决。佛法有用,不是不管用,不管用佛拼命学这个干什么?那么多菩萨追随,肯定有大作用。这就是“凡”跟“圣”,“凡”是认为“有”,是真实的;“圣”以为“空”,是真实的。

  【解】故有与空皆是实,故立二谛。

  俗谛,真谛,俗谛讲有,真谛讲空。

  【解】顺凡俗迷情之法,曰俗谛,或世谛。圣智所见涅槃寂静真实之理,名真谛,或胜义谛、第一义谛。

  这都是佛经上常用的名词术语。

  【解】《智度论卅八》云:“佛法有二谛。一者世谛,二者第一义谛。”

  “众生”是假的,不是真的。“众生”指谁?指整个宇宙万事万物,“无所有”是真的,你说它有是假的。这个意思让我们回过头来想一想《六祖坛经》,能大师怎么说的,他开悟最后一句话说,“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个“万法”就是“世谛”,这个“万法”就是“俗谛”。自性呢?自性是“真谛”,自性“能生万法”,自性是“真谛”。为什么?自性是空无所有,无有一法可得,但是它“能生万法”。所生的“万法”,“万法”是假的,没有一法是真的,真的就是自性,自性不生不灭。能生万法,这个“生”就是“显”的意思,能现、能显,这个“万法”是个生灭法,显了一下立刻就不见了,就消失了。所以“万法不可得”。

  我们以“物质”现象来说,我们都以为身是物质、是“我”,在这个世间活了几十年,都被它骗了,完全不了解事实真相。一直到现代这二十多年来,量子力学发现“物质”是什么,这个问题解决了。“物质”是什么?假有。有这个现象,假的,不是真的。这个现象,它存在的时间有多长?我们先说我们现前的电视。我们现在面对面看这个电视的屏幕,屏幕上的色相音声,它在屏幕上出现,占的时间多长,这个我们大家都清楚——百分之一秒,它的生命就这么长。一秒钟已经换了一百次了,我们看到的是连续相,不是真正相续。真正相续,前一个画面跟后一个画面完全相同,叫相续相。不是的,前面那个画面跟后面画面不一样,我们近的地方看好像是一样,你看整个地球就不一样了,你看整个宇宙更不一样了。这是事实真相。

  它存在就这么长的时间,我们能够看出来什么?这一个相续相累积在一起,总是十几个相累积在一块。我们有个概念,看到这画面有个人,有房子、有树木花草,就看到这些。如果单独是一个一张,什么都看不到。单独一个看到什么?一道光一闪就没有了,甚至于在百分之一秒的时候,连光都没有看到。

  这个我们可以做实验。以前老式的电影,以前那个电影,是用动画这个原理构成的,也就是我们讲的幻灯片。这个幻灯片在银幕上,它停留的时间多久?是二十四分之一秒,一秒钟,二十四个画面重叠出来,我们在一秒当中看到什么?看到有印象,有人、有房子、有树木花草,人的面貌没看清楚,只看到知道有人,甚至于男人、女人没分清楚,它太快了,它就过去了,二十四分之一秒。如果我们只看一张,行,我们把这个底片涂黑,只留一张放在放映机里面,让它打在银幕上就一张,一张是二十四分之一秒,我们看的时候,瞪着眼睛告诉你仔细看,张大眼睛光一闪没有了,看到什么?看到一道光,里面什么也没看见。

  现实的我们这个环境,一秒钟是多少张、多少个画面?二千二百四十兆,单位是“兆”,“万亿”是“兆”,还是“万万亿”是兆,我也搞不清楚了。万亿、十万亿、百万亿、千万亿,“兆”是不是万万亿,我都搞不清楚了。所以真的是假的。这相全是假的,不是真的,全是我们眼睛看走眼了、看错了,以为是个真的,那么执着。你要真的看到事实真相,我们怎么这么糊涂,完全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所以佛讲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那总说了,整个宇宙包括十法界,过去、现在、未来,一切诸佛刹土里面,所有一切现象统统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真的什么时候能见到?真的证得法身就见到了。为什么?法身现的相是自性现的,从自性流出来,自性不生不灭,所以它流出这个相,不是生灭相。所以西方极乐世界,实报土的人无量寿,为什么?他没有变化,他不是相续的。

  凡是通过阿赖耶的,阿赖耶的相分、见分,这个都是生灭相,也就是六道是阿赖耶变的、十法界是阿赖耶变的,只要是六道、十法界统统都是假的,这“凡所有相”指这么大的范围。

  一真法界就是实报土,实报土是自性。自性有隐、有现,它遇到有缘的时候它现,没有缘的时候它不现,隐了,它有隐、现,它没有生灭。不像阿赖耶变现的,阿赖耶变现也就是意味着说一秒钟,二千二百四十兆次的生灭,这个科学家说出来,大家都相信。

  佛经上说的比他说得清楚、比他说得更明了。他怎么知道的?他从禅定定功里头看到的,禅定当中时间空间不见了。那么我们就知道时间、空间从哪里来的?从妄想、分别、执着变现出来的。把妄想、分别、执着放下,那就叫“定”。定中看到的看到真相,事实真相都看到了,真的也看到了,妄也看到了,自性看到了,阿赖耶也看到了,才把整个宇宙真的看清楚了、看明白了。

  我们看这里注解上说,《智度论》里面所讲的。

  【解】“为世谛故,说有众生。为第一义谛故,说众生无所有。”

为什么?法身菩萨见到了,佛无有定法可说,完全随顺众生的根器,众生这个根器很深、智慧很利,“说第一义谛”,说空、说无他知道。众生没有这个智慧,眼前完全是妄想、分别、执着,那佛就给他说众生有,跟他说有。有众生,他相信了,说佛说真话了。佛来教导我们,你看佛的教学,开始说有,说“世谛”,说《阿含》,小乘,十二年,等于说佛办学教化众生,从小学办起,小学十二年。十二年之后升级办中学,中学八年,讲《方等》;八年之后这就二十年了。前面是十二年,后面这八年,二十年。二十年根扎下去了,可以学大乘,佛就给你讲“空”了,《般若》。《般若》讲了二十二年,四十九年所说的法,般若占二十二,几乎占一半。

  那换句话说我们知道了,佛所教学的主要的课程,就在般若、智慧,时间特别长,而且前面有二十年的基础,没有二十年的基础不行。在小学、中学基础都没有,就来学大乘,怎么可能?躐等,不能成就。真正要想学佛得按部就班来。否则的话,你就甘心情愿修这个净土。净土是特别班,是学校之外的一个特殊的专修班,它不在这个里头;它有特别的成就,那有特别的缘分,缘分就是真信不疑。如果对佛说的还有怀疑,你就得走平常的通常的这一条道路,一定要从《阿含》、《方等》、《般若》、《法华》,要走这个路子,才能走得通。

  下面我们看念老在此地,你看括号里面,都是这个文出自哪里,所以他这个注解是“集注”。

  【解】又《大乘义章一》云:“俗谓世俗。世俗所知,故名世谛。真者,是其绝妄之称。”

  那就不能随“世谛”了,要说真话,不是方便说,是真实说。《阿含》是方便说;《方等》里面有方便、有真实;《般若》里面完全真实,没有方便说。像《金刚经》上完全说真的,那是教菩萨的。

  【解】“门”者,法有种种差别,能使人趣入涅槃,故称为门。

  “门”是个比喻,“门”是通道,从凡通圣,从菩萨通佛,这叫“门”。佛法修学最高的境界叫涅槃。“涅槃”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通常翻“寂灭”,清净寂灭。

  方法很多,八万四千法门,再扩大是无量法门,每一个法门都通无上道,完全看众生的根性,用什么法门来教他。特别根性的法门,教你在一生当中就成佛了,行吗?行,为什么?因为你本来是佛,就这么个道理。人能不能成圣人?能。为什么?你本来是圣人。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德”就是圣人,“明德”就是大乘法讲的“自性”。明德迷了,不明了,所以上面加一个“明”,那个“明”是修德,下面“明”德是自性,自性本来明,中国古人说这个话。佛教没到中国来,中国人讲“本性本善”,讲这个,佛法没到中国来这什么人讲的?佛说的。

  所以我们学佛之后,我们就想到,中国过去古圣先王,有很多很像是佛菩萨再来的。佛教没到中国来,所说的跟大乘经上讲的一样。庄子讲的“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这是法身菩萨境界,不是凡夫,他怎么能说得出?!所以我们细细去观察,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孟子不是凡人,佛菩萨再来,在中国示现。因为中国没有人想到什么佛菩萨,中国人只想圣贤,他就用圣贤身教化众生;印度人不知道圣贤,只知道佛菩萨,佛就是中国的圣人,菩萨就是中国的贤人,罗汉就是中国的君子。中国的君子有时候还比罗汉还高一点。《普门品》上说,“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

  再扩大,我们去看世界上所有宗教的创始人,你会发现他都是无师自通的。耶稣谁教他的?摩西谁教他的?他能说出《圣经》。穆罕默德不认识字,说出一部《古兰经》,旁边人给他记录下来。都是无师自通,而且跟大乘经相通、跟中国古圣先贤也相通,这就说佛菩萨无处不在。

  所以,今天世界因为交通统一了全球、资讯统一了全球,现在要讲全球化,咱们过去那些不通的宗教,现在要联合起来,宗教是一家。

  这一次我在英国,很难得,他们把英国宗教的这些领袖人物介绍给我见面,我们非常欢喜!我提出“众神一体”,每个宗教都有神,是一体;“宗教一家,回归教育,互相学习,平等对待,和睦相处,共存共荣,我们化解冲突,宗教出来带给世界永续的安定和谐。我提出来,大家都欢喜。

  宗教是人类主要的教育、圣贤教育、重要的教学、尊崇的教化。今天每一个宗教神职人员、传教人员,都要肩负起这个使命。

  我们在这里看到第一义谛,所以法门无量,真的《金刚经》上的,法门平等,无有高下,大家要互助合作,不能够自赞毁他,那是绝对错误,统统是佛菩萨建立的,不是假的。

  【解】“依真谛门”者,依第一义谛为门也。依真谛之胜义,植众德之根本。

  “众德”的根本就是一个“爱”字。我们跟外国这些宗教往来,每一个宗教里面都说,“神爱世人”、“上帝爱世人”、“先知爱世人”、“天使爱世人”

  所以所有宗教你去看,核心的思想离不开四个字——仁慈博爱。《古兰经》讲“仁慈”,大乘讲“慈悲”。所以“仁慈博爱”是所有宗教的核心价值观,宗教能团结,就靠这个价值观,宗教就团结起来了。

  东方特别重视教育,圣贤教育。几千年来,圣贤这些东西教导我们世世代代都念一样的书、一样的课本,像《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这一类的,没出问题。现在把这个东西丢掉了,变成新的一套教科书,出问题了。

  外国人,过去几千年来完全是靠宗教,大家把宗教不要了,相信科学,宣布上帝死亡了,社会出问题了。这值得我们反省、值得我们思维、值得我们赶快回头。

  所以国大学想跟我合作,我们来培养汉学老师,他问我教材,我说我们不要编教材,把古人东西搬出来搬什么?搬过去私塾里面扎根教育这些教材,就是像《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千字文》、《三字经》把这些东西找回来,我就用这个东西教。这个东西扎根,德行上扎根。然后这个根,我们想一年、二年就做好了。再加上文字学,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我们想搞五年实验。

  后面三年,我们的教科书就两部,一部《群书治要》,一部《国学治要》,就这两样东西,这五年能学完之后,我们就相信,他有能力读《四库全书》。我不要别的,我没有别的大的理想,就是希望这些人能读《四库全书》,把《四库全书》讲清楚、讲明白、讲透彻,写成白话文,用这个白话文再翻译成外国文字。

  望十年之后,《群书治要》能够普遍全世界,翻成各种不同的文字,每个人都能读到。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领导全世界,大家放心了,大家欢喜了,大家都愿意跟着习主席走了。不是侵略别人,不是害别人,真正是救国家救民族救全世界,给全世界全人类带来幸福美满的生活

  这是汤恩比的原话,可以兑现;要没有这两套《治要》,那就一点办法都没有。好在有这么两样东西。

                                                                                《群书治要》唐太宗编的。《国学治要》是民国初年一些专家学者,他们编的。他们也是看到《群书治要》这个模式,用它这个模式编了一套,在《四库全书》里面去选,选重要的东西,“经,史,子,集”都有。《治要》里头没有“集”部,《国学治要》里头有“集”部,我们就用这个做教科书。教科书不用重编,我们编不出来。人家编了用了几千年不出问题,禁得起考验,我们编的肯定比不上他们,用老的好,“信而好古”,我们没有创造、没有发明,学孔老夫子。

  【解】故曰“依真谛门,植众德本”。

  “德本”用我们宗教的话来说,“仁慈博爱”;用中国话来说,“孝”、“敬”是“德本”。

  “孝”,古人以父母做代表。“敬”是以老师做代表。尊师重道,要把对父母的孝、对老师的敬,用在生活上、用在处事待人接物,对一切众生都能尽孝、都能尽敬。这个演变扩大,就是“五伦”、“五常”、“四维”、“八德”,就这个两个字是根。

  下面,念老引用《金刚经》上一句经文。

  【解】《金刚经》曰: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依真谛门”,即无四相也。

  说得好!“真谛门”离一切相,即一切法。“我、人、众生、寿者”是讲的时间,上面是讲的空间,修一切善法,这就是大乘佛法。大乘佛法是离一切相,对于“我、人、众生、寿者”都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就对了。这个有一定的难度。净宗确实很妙,妙极了!我们把这个统统换成阿弥陀佛。面对万事万物,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心里面只有阿弥陀佛,只有极乐世界,就对了。

  “信愿持名,求生净土”,生到极乐世界自自然然“四相”没有了。不但“四相”没有,“四见”都没有了。“四见”是“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金刚经》的后半部“离四见”,前半部“离四相”。“离四相”是二乘,声闻、缘觉;“离四见”是菩萨。所以后半部比前半部要深。

  这些无始劫到今天,坚固的执着,所以“放下”太难了,我们把它换成佛号容易。这个“难易”自己要很清楚,自己真的要做一个转变。我们承认,没有能力靠自己超越六道轮回,做不到,只有靠阿弥陀佛,只有遵从阿弥陀佛的方法。“信愿持名”,蕅益大师把净土修行方法浓缩成四个字“信愿”就取得往生的资格“持名功夫浅深”是往生极乐世界的品位说得多好!这方法简单易行,就是难信。真信的人有福了,真信的人这一生永远脱离六道轮回了,超越三界了,这大喜事!

  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

 

佛陀教育网学佛共修系统】给初学者提供帮助

 

  很多初入佛门的善男信女对学佛很茫然,不知道如何下手;还有很多人认为信佛就是去寺院烧香、拜佛求神仙保佑;或者认为经忏法会就是信佛。这是错误的想法。

  佛教是教育,佛教不是经忏法会。真正的学佛必须学佛经,用佛陀的教诲指导我们的人生,这就是“依教奉行”。学佛能改变命运,进入佛门读的一本书是《了凡四训》,这是改善命运的榜样。

  佛陀教育网学佛共修系统,给初学佛者提供如里如法修学的修行平台;同时发现、挖掘真正的学佛人,有机会面对面分享和探讨学佛体会。

  我们的学佛共修系统,是按照净空老法师倡导的教学理念学佛的,是当前正确的学佛方法。现在学佛人很多,学歪、学偏、学邪的占百分之八十多,真正掌握正确的学佛方法的,不到百分之二十。只要按照这个修学次第学佛,不会学歪、学偏和学邪。

  当代高僧大德——净空法师,年近九旬,为了世界和平、国家富强和人民的安乐,每日讲经不辍。听净空老法师讲经,力行净空老法师讲经,一定能改变你人生的命运、能提高你人生的质量。

  在学佛共修系统里一块跟着净空老法师学佛,我们就是同参道友;我们不是老师,但我们有信心做好共修的教练。欢迎有缘人的加入!

   打开佛陀教育网(www.foxdwedu.com),在首页左上侧“点击加入”,然后一步步跟着提示注册。首页右下侧有修学体会分享,是发布共修系统里同修的学佛体会文章,欢迎您阅读、参考!

 净土释疑网微信号:amtbedu。

  手机版网站应用:安卓版。邮箱:foxdw_01@163。com。  

下载 下载 下载
0
  [最新报道]  
· (新版汇总)2014净土大经科注(001-100集)
· 净空老法师读诵《无量寿经》视频
· 黄念祖老居士:《无量寿经》讲记 第六集
· 黄念祖老居士:《无量寿经》讲记 第十六集
· “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是《无量寿经》的最好的学习方法
  [相关报道]  
 

净宗经教网站(佛陀教育)e-mail: fotuojiaoyu@qq.com 建站日:2014.1.1 三宝弟子恭制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6855号-1 最佳浏览建议:IE 6.0以上浏览器 萤幕解析度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