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佛陀教育-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209集
 
  ·首 页 ·净宗经论 ·净宗祖师 ·佛陀教育 ·净土释疑 ·辅助修学 ·传统文化 ·请佛住世 ·播经供养 ·网立牌位 ·圣号圣像 ·体会分享 ·下载专区 ·网站留言
共修系统 帐号: 密码: 登录 密码找回 注册
          >搜索          
  学佛入门
· 如何学佛
· 认识佛教
· 净业三福
· 三皈五戒
  学佛基础
· 弟子规
· 太上感应篇
· 十善业道经
· 了凡四训
· 沙弥律仪
· 地藏经
· 地藏经玄义
·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 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
  五经一论
· 阿弥陀经
· 无量寿经
· 观无量寿佛经
· 普贤行愿品
·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 往生论
· 金刚经
  一门深入
· 一门深入重要性
· 师承的重要性
· 专修专弘

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209集

来源:  录入时间:2015-11-19 14:00:36
关键字:真忏悔,有名无实,正法,末法,灭法,化解灾难,报恩谈,2014大经科注
【 点击数:1342 】 【字体: 】 【 收藏 】【 打印

净空法师  2015年7月8日 讲于 香港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

  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请看《大经科注》第五百三十页,倒数第三行。

  【科】庚四、如佛身相

  【经】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 

  念老的注解上说,这两句。

  【解】“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愿来生我剎之人,身相如佛,身皆金色同具卅二相。

  这是再次为我们证明,第三愿、第四愿,是真的,不是假的,这是第三、第四两愿的兑现,说得更殊胜、更圆满。

  【解】此即愿文中之第三第四两愿之重述,但更殊胜圆满,因悉皆如佛也。

  所以极乐世界,我们凡夫,不但是凡夫,声闻缘觉,乃至于菩萨,权教菩萨,对于极乐世界的境界都无法想象,我们所谓是出乎意料之外。到极乐世界,我们这个身体换了,这个血肉之躯照顾非常麻烦,每天要饮食,还常常有疾病,还要医疗。到极乐世界有没有这些事呢?没有。

  到极乐世界,我们的体质不是血肉之躯,是跟佛一样,紫磨真金色身。

  妙相悉圆满,这不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古印度他们所想象当中,人身体相好,那最好是有具足圆满的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到极乐世界不是三十二相,我们在《观无量寿佛经》上看到,佛身有八万四千相,每一个相有八万四千好,每一种好有八万四千光明,每一道光明里面都能看到十方诸佛刹土,佛在那里讲经教学教化众生,以身相作佛事,不可思议。

  所以这个地方说得好,“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没有欠缺的。换句话说,阿弥陀佛是什么样的相好,每一个往生的人,相好跟阿弥陀佛一样,没有丝毫欠缺,这也是不可思议,这也是难信之法。

  阿弥陀佛的相好,是无量劫修学功德所成就。我们的相,与多生多劫修行有关系。人间确实有相好的,叫富贵相,那种相,古人告诉我们的,至少十世,过去生中十世,断恶修善,积功累德才能得这样的相好黄念祖老居士的舅舅梅光羲老居士,他有广长舌相,人间很稀有,他的舌头伸出来,可以舔到鼻子。这佛在经上说了,一个人三世不妄语,就会有这个相出现,舌头伸出来舔到鼻子。他讲经表演给大家看,人家对他有信心。

  经上告诉我们,释迦牟尼佛的广长舌相,伸出来可以把整个脸盖起来,这是佛的三十二相,无量劫修成的,我们只要一往生就得到了,所以没人相信。我们为什么能相信?第一个,我们深信佛是圣人,决定不妄语,佛说的话都是真实话、老实话,决定不会欺骗人。古圣先贤留下来这些典籍,跟佛菩萨一样,我们要深信不怀疑,那就是我们的福报。我们对他怀疑,那是我们没福,他说真的,我们以为是假的,这没福

  第二个理由,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佛的相好,《观经》上说的是正确的,“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这是一般大乘经上常说的。《观经》上有数字,“身有八万四千相”。实际上,“八万四千”不是数字,是代表无量。“身有无量相”,就是《观经》上讲的八万四千相,每一个相有八万四千好。换句话说,即使是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是圆满的妙相,紫磨真金色身,跟佛不二,为什么?这不是我们修得的,我们确实是本有,被烦恼业障覆盖住了,不能现前,到西方极乐世界,业障虽然有,但是它不会现行。

  为什么,它没有缘?不像这个世界,善恶缘都有,让你造业。西方极乐世界,我们的烦恼习气没断,叫“带业往生”。但是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促成我们会起起心动念、分别执着,没有这个缘,这是生活环境太殊胜,你所见到的、所闻到的、所接触到的都是圣贤菩萨,极乐世界没有恶人,极乐世界没有恶事。

  那边的人无量寿。无量寿就是告诉你,你得这个身,这个身不生不灭,就是无量寿。不但身相是不生不灭,居住的环境,树木花草、山河大地,都是不生不灭,没有生灭相,树永远常春,它不会落叶子,花永远是美好,这个是一真法界。

  我们这个世界,所有一切现象,物质现象、精神现象、自然现象都是生灭法,刹那生灭。现在科学家证实了,告诉我们,这个世间物质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真的,不生不灭是真的;只要是有生有灭,就是假的。你看念头,前念灭后念生,粗显的念头我们知道、觉察到,微细的念头,我们根本就不知道。

  现代的量子力学家告诉我们,“物质”从哪来的?是从念头在高频率波动产生的幻相,不是真的;甚至于科学家说,世间根本就没有“物质”这个东西。这些物质现象明明摆在面前,他看到了,他看到生灭相;我们看到是相似相续相,没有看到真相,好像它真的存在,其实完全是空的。所以佛在经上说得好,一切法,不仅是“物质”,念头包括在其中。“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佛这个四句比科学家讲得更清楚、更明了,讲得更好。所以这是告诉我们,四十八愿第三愿“身金色愿”、第四愿“三十二相愿”,确实如是,不是假话。

  我们再看下面第五小段:

  【科】庚五、悲益正念

  “悲”是慈悲心,“悲”是怜悯一切众生。“益”是利益,帮助我们住在正念上。我们现在念头,恶念多,善念少;邪念多,正念少。到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大慈大悲,都帮助我们常住在正念,在西方极乐世界修行,成就快速,我们看经文。

  【经】亦以大悲心。利益诸群品。离欲深正念。净慧修梵行。 

  【解】“亦以大悲心,利益诸群品”,上二句指身德,此二句则表心德。句首“亦以”二字,应着眼。

  念老的注解,前面这两句“指身德”,就是身金色,加上圆满的相好。这边的两句“表心德”,心德是什么?大慈大悲。心德是大悲利生。“句首亦以二字,应着眼”,这两个字很重要,要我们不要轻易看过。为什么?阿弥陀佛大慈大悲,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也会跟阿弥陀佛一样,也是“以大悲心,利益诸群品”。

  前天还有同学在问我,我们往生极乐世界了,到那里去干什么?好像这边挺热闹的,到极乐世界挺无聊,没事情干。我告诉大家,到极乐世界要干的事情,比我们这个世界多,但是我们这个地方事情太多了,繁杂,有时候感觉得累;极乐世界没有,作而无作,无作而作,妙极了,你的工作永远不会累着干什么工作?分身。你看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不是每天,是时时刻刻分身化身。化无量无边身干什么?到十方世界去接引来往生的众生。佛要不去接引,往生极乐世界的人,找不到极乐世界在哪里,一定要佛来带他。所以你就晓得,十方无量无边诸佛刹土,每一个刹土有多少念佛人,往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可忙了。他老人家的真身,在讲堂里面讲经说法没动,如如不动,分身去了,分身到十方世界,一切诸佛刹土里去接引。

  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即使是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有能力分身,会跟阿弥陀佛分身一样多。

  分那么多身,我们去干什么?我们到十方世界去拜佛,阿弥陀佛分身去接引,我们是去拜佛,拜佛是修福;听佛讲经说法是修慧。到极乐世界福慧双修,修一天,我们这个世界修无量劫都还修不到。那个地方一天等于我们无量劫,所以极乐世界成佛快,是你无法想象的快速,这个地方能不去吗?

  佛法传到中国,不是偏爱中国。佛法的弘传,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后,弟子们四面八方到处去宣扬,有些地方,一百年、二百年没有了;有些地方三、四百年没有了。印度尼西亚爪哇那个地方,七百年前是佛教,现在佛教消失了七百年,我们看到很多遗迹是大乘。唯独在中国这一支;散布在南洋,小乘,现在还有。大乘在中国。

  我们细心去观察,中国佛教的大乘,今天有名无实。世尊讲的五种坚固,五五百年。释迦牟尼佛在世,戒律成就,“正法时期”;第二个五百年,单靠持戒不能证果。佛陀灭度之后的五百年,单凭持戒能证阿罗汉果

  第二个五百年,人的根性就比不上前面五百年,根性差,那要怎么样?要修定,要修禅定才能证果。

  到第三个五百年,禅定也不能证果了。换句话就是说,证果的人没有了。前面这个一千年,正法。什么叫正法?有讲经的,有听经的,有修行的,有证果的,信、解、行、证统统具足叫正法。正法时期过了之后是像法,像法是相似,就不是真实,相似,样子上很像,实质上有问题。所以第三个五百年,叫“多闻成就”。这是佛法在中国,你看大乘八个宗兴起,多闻,讲经、研究、教学,这个风很盛,大乘八个宗,“丛林”就是佛教大学,有老师在教,有很多人在学习,这是“像法”,像法前面的五百年。后面五百年就比不上前面,真正学习经教的人少了,那什么坚固?塔庙坚固。大家都建塔、都盖庙,庙盖得很庄严很大,有讲经,有听经的,没有修行的,依教奉行的人没有了,证果当然没有了,所以这叫相似法。

  最后的这五百年,就是二千五百年,末法时期。末法时期什么坚固?斗争坚固,自赞毁他,同修净土的都批评别人,我这个门能成就,你那个门不能成就,学佛的在家弟子无所适从,不知道跟谁好。现在就是

  现在是释迦牟尼佛灭度二千五百五十多年,叫“末法时期”。末法是有讲经,有听经,没有修行,没有证果,就是“末法”。

  讲经的人再没有了,听经的没有了,法就灭了,叫“灭法”

  这是佛给我们讲的,正法、像法、末法三个时期,五五百年。众生根性也不相同,过去生中累积的善根,遇到末法,佛救不救?佛的慈悲,我们凡夫无法想象,佛慈悲,佛救你。所以为我们开念佛法门

  念佛法门是正法,它没有什么正法、像法、末法,它永远是正法。为什么?净土宗有讲经的,出家法师不讲,在家居士讲(夏莲居居士讲,梅光羲居士讲,李炳南居士讲)。居士讲的不少,有人听,有出家人听、有在家人听。真有念佛的,真有往生的,“信愿持名”,这就是有修行的,往生极乐世界,他真往生了,那就是证果

  所以净土宗在今天,你看看,有讲经,有听经,有修行,有证果,它统统具足,统统具足就是正法,这个我们要搞清楚。我们搞清楚我们的信心就建立了,真正相信有西方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度众生是真有其事。

  在我们这个时代,末法的晚期,夏莲居居士出现了,为我们会集《无量寿经》的善本。《无量寿经》是最早传到中国来的,为什么中国人学习这个本子很少?就是这个版本太多了,古时候有十二种,唐宋以后失传了七种,还剩下五种。所以现在《大藏经》里面有五种,另外七种有经题、有目录,书没有了,就出现在这个时代。所以中国净土宗,念《阿弥陀经》的人多,念《无量寿经》的人少,原因就是没有个好本子,五种都读不容易。

  抗战结束之后的印刷术,还是铅字排版,很费时间,很费精力,所以流通量少。印刷术的进步,是在最近这十几二十年,有照相影印,大量降低成本,所以佛门的《大藏经》印出来了,甚至于《四库全书》都印出来了。这是现在印刷技术的进步,才有这种方便,古人没有。

  我学佛的时候,六十四年前,六十四年前台湾的佛教,不是鼎盛,全台湾印佛经只有两家,台中有个瑞成书局;台南有一家,数量很少、种类很少。我们想要读的经买不到,怎么办?只有到寺庙里面,去借《大藏经》来抄。我记得我还抄过十几部,可见多辛苦,哪有现在这么方便?!现在《大藏经》可以带在皮包里头带着走,电脑方便,《大藏经》全在电脑里头,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

  所以菩萨化身为居士身、化身以法师身,民国初年还有些老法师、还有些老居士。像谈虚法师,从国内到香港来,晚年在香港建立一个“华南学佛院”,在这里讲经教学,学生不少。我到香港来,老法师圆寂两年了,他的学佛院里面的同学,我认识十几个,都能讲,多难得!但是怎么样?听经的人不多,讲经的人看听众一天比一天少,以后的兴趣就没有了,他就不讲了。有少数的写书,也很难得,我们也欢喜赞叹。

  梅大师通宗通教,他传法相唯识。台中李老师是他的学生,他讲净土经典。夏莲老给我们会集这个善本,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个本子出现在世间,世尊末年还有九千年,我们现在是九千年的开端,今年是四十一年还是四十二年,都依这部经得度,这部经的功德大了。

  我在台中,六十年前,得到这个本子,李老师他得到这个本子,律航法师从山东到了台湾,带了几本。老师一看前面的序文,梅光羲大师写的,他的老师,所以非常感动,将这本书做了个简单的科判,在台中讲过一遍,那个时候我跟老师还不认识。以后我到台中,老师把这个本子给我了,我看到非常欢喜,老师的注解就写在书上,太方便了,我能看得懂他的注解,我就发心讲这部经。老师说不行,你现在年岁太轻了,这个本子教内有异议,就是有些人不赞成的,他说这个你挡不住。我就把这个收藏起来,跟他老人家学《楞严》,我到处讲《楞严经》,《楞严经》好像讲过七遍。

  老师往生之后,我在美国,在箱子里头把这本书找到,我把它印了一万本,把功德回向给老师。老师这个眉注本在我手上,没人看见,我这一万本流通出去,大家都看到了。在美国、加拿大的同学看到非常喜欢,要我讲这部经,所以我这第一遍是在美国讲的、在加拿大讲的,在台湾是讲第三遍;我用老师的本子讲过十遍。

  以后在美国遇到黄念祖老居士,看到他的注解,他那时未定稿,是用油印印的。油印,现在人听了没有概念,不知道什么叫油印,是把字写在蜡纸上,这么一个本子。我得到的是老居士带到美国就这么一套,我相信他精挑细选,字都很清楚,不模糊,这一套他送给我了。

  我向他请教:你这个书有没有版权?他说你问这什么意思?我说:没有版权我在台湾翻印流通,有版权我要尊重你,我不敢印你的东西。他很客气,没有版权,还要我给他写一篇序文,要我给他题字。所以我们第一版就印了一万册,还是精装本,他也非常欢喜,那还是个未定稿的本子。现在我们用的本子,是他的定稿的本子,他修改了很多次,完成这个本子给我们。对净土功劳太大了,真正做出续佛慧命,为往圣继绝学,念老真做到了。我们这些年来不断的翻印,现在我概略的估计肯定超过一千万册。这个会集本的注解,这都是佛菩萨再来,不是凡人能做得到的。

  我们展开经卷,读这个经、注,遍遍都有悟处,法喜充满。我们立定志愿,一生来弘扬。我还有力气,我不放弃讲这部经,跟爱好这部经典的同修们做交流

  我们有个学习班,我们用电视联系,对方看得清楚、听得清楚,就像面对面谈话一样,我们在香港以外的地区有二十五个单位,我们每天都在一起交流,每个人都欢喜。所以我们在此地看到“亦以”这两个字,我们也像佛菩萨一样,用我们的大悲心,要利益诸群品。

  现在媒体技术进步得很快,在过去怎么可能,我们在这个地方跟二十多个单位同学在一起学习,做不到,现在是轻而易举。机缘要抓住,我们才会成就。如果有一天电没有了,我们这全部设备都等于零了,又要回复到过去了,得要用手写。会不会有那么一天?很难说。我们要看到美国人所拍的电影,“大海啸、黄石公园火山爆发、加州大地震”都是最近我看到的,如果发生那样的灾难就没有了,电没有了、瓦斯没有了、自来水没有了,现在人都住高楼,怎么办?怎么生活?都市都向空中发展。

  到底会不会有灾难?佛经上说得好,“一切法从心想生”,这个答复好,有没有灾难在我们自己。我们自己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都是正能量的就没有灾难;要是负能量的、要是邪恶的就会感召灾难。所以灾难在哪里?在人心。这个说法好!过去我们也听说很多预言讲灾难都没有发生,什么原因?说的人很多 ,大家心里有数,认真断恶修善、积功累德,灾难就没有了。

  所以同学要问,怎么样消灾免难?我们回心向善,把圣贤教育认真学习,学佛的人要持戒,“三皈”、“五戒”、“十善”这是最基本的,你能在这上真下功夫,不能化解灾难,也会把灾难减轻。中国古圣先贤教我们,“五伦”、“五常”、“四维”、“八德”,落实在《弟子规》,落实在《十善业》,落实在《感应篇》;再向上提升,落实在《五种遗规》。佛法大小乘的戒律依教奉行,灾难就化解了

  学诸佛菩萨,亦以大悲心;学阿弥陀佛,大慈大悲向阿弥陀佛学习。

  阿弥陀佛确实“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没有任何条件。所想的、所说的、所做的都是利益一切众生,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佛菩萨知道众生苦从哪里来的,从迷惑颠倒,所以他想错了、看错了、说错了、做错了,感召来的灾难,这么来的。如果他觉悟了、他明白了,把事实真相都搞清楚了,他想的是正确的,念的是正确的,说的是正确,做的是正确的,这真正利益一切众生,这个是心德。

  我们再接下去看:

    【解】盖愿凡来我刹之人,亦能如我(法藏)以大悲心利益群品,故云“亦以”。

  你看这就很清楚了,“亦能如我”,这个我是法藏比丘自称,就是阿弥陀佛,“以大悲心利益群品,故云亦以”。这经上用的“亦以”两个字,意思深。

    【解】盖愿刹中人民,皆能如佛视诸众生等同一体,均发同体大悲之心也。

  这个刹是极乐世界,凡是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人,“皆能如佛,视诸众生,等同一体”,这就是阿弥陀佛。我们把一切众生看成一体,就是自己,所以发的心叫“同体大悲”,“均发同体大悲心”。为什么怜悯众生?为什么帮助他离苦得乐?自、他是一不是二,他受苦就是我受苦,他得乐就是我得乐,这个心就跟阿弥陀佛完全是一样的。

  学佛从哪里学起?从佛心学起。我们怎么学心跟佛不一样,还是自私自利,还是有分别、有执着,这怎么学也学不像,这个不能不知道。我们现在就要从这个地方学,尽可能的把自己向上提升,念念想众生,不要想自己。什么是自己?一切众生就是自己,树木花草是自己,山河大地是自己,世出世间一切法都是自己。要把心量拓开,像个佛菩萨。

  夏莲居老居士晚年病很重,带着病写出他一生最后的一本书——《净修捷要》。想到众生苦,叫他做功课,功课太多太繁,他做不到,编一个最简单的功课,就是三十二拜。每一拜里面带着有观想,观想些什么?就是《无量寿经》的经文。节录最重要的句子,在三十二拜里头完成。这样一堂功课,大概十五分钟就做完了,劝大家认真学佛,修净土法门,最后一部著作。

  黄念祖老居士是他的学生,也是晚年带着病,他都不能写了,口说。坐在椅子上,在家里头,听众大概五、六个人,拿着《净修捷要》像讲故事一样,毫无拘束的、详详细细一句一句来解释,讲得真好!涉的面很大,大乘、小乘、宗门、教下、显教、密教,乃至于包括中国儒、释、道统统都包含在里头。念公也是最后一个著作。他走了之后,当时有录音也有录像,小的录像机,画面动荡不稳定,音录下来了,这些年来许多同学很细心去听、做整理,把它整理成一本书。这本书对于修净土的人帮忙可大了!你用最少的时间认识净土,真正把净土搞清楚、搞明白。我们这个地方把他做成有声书,也就是荧幕上有字幕、有声音(读的声音),等于老法师当面给我们讲解一样,非常难得!

  所以这个地方讲,“亦以大悲心,利益诸群品”,我们看到这三位大德,夏老的《净修捷要》;黄念老的《报恩谈》(《净修捷要报恩谈》);李老师一生专修专弘,不过一生讲经也讲了不少部,那是因为同学要求的,他很慈悲,你们想听什么他就给你讲什么。这大悲心!

  这几句话说得好,我们再念一遍,“愿刹中人民,皆能如佛”,都像阿弥陀佛一样,“视诸众生,等同一体”,等是平等,同是一样的,一切众生跟我是一体,“均发同体大悲之心”。佛发同体大慈,每一个弥陀弟子,跟这部经学、跟阿弥陀佛学,都要有同体大悲心。

  如《华严经行愿品》所说的:

  【解】如《华严经》行愿品云,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

  看到众生迷惑颠倒,造作的业习,将来要感轮回果报,所以就生起大悲心,“因于大悲生菩提心”,提升了。菩提心是什么?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我这个讲法大家容易懂,“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十个字。从菩提心再向上提升就成佛了,“因菩提心成等正觉”。菩提心不发,成不了佛;成佛一定要发菩提心。菩提心从哪里生?从慈悲心生出来,怜悯众生心生出来。

    【解】故愿来生我刹之人,发大悲心,普利群品。

  十方世界,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十方,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人,都能够“发大悲心,普利群品”。

    【解】品者,品类。

  不同的品类,就是我们常讲的十法界。除佛法界,下面是九界。九界众生,九界最高的是菩萨,最低是无间地狱,全都包括在其中。

    【解】利益诸群品,即普利一切种类之无数众生。

  我们每天有没有生起这个念头,我要帮助一切苦难众生,这个“一切”就是一切种类,无量无边无数众生,帮助他们离苦得乐。离苦要离究竟苦。究竟苦是什么?是六道轮回。帮助他们脱离六道轮回,离究竟苦。要得究竟乐,究竟乐是什么?是往生极乐世界,得究竟乐。我们这一生,就干这么一桩事情。来干什么?帮助自己,帮助众生。众生跟自己是一体的,离苦得乐。

  怎么个帮助法?佛说苦从迷惑中来的,所以破迷就离苦了。乐从觉悟来的,帮助众生开悟他就得乐。八万四千法门,都是帮助众生离苦得乐,就是破迷开悟的。我们今天在八万四千法门,选择的是净宗法门,这个法门保证我们决定成功,其他的八万四千法门,没有保证,这个法门有保证。

  谁保证?阿弥陀佛保证。我们这个法门,完全依靠阿弥陀佛,要靠定了,不能靠别人。要靠两个、三个,那个很危险,到后来谁来帮助你?!我们一无所靠,只靠阿弥陀佛。他就不能不来,他不来我们没有依靠。这个道理要知道。弥陀有无量无边无尽的大悲心,一定能照顾我们。

  后面这两句。

  【解】“离欲深正念,净慧修梵行”,“欲”指贪欲。《四十二章经》云:“离欲清净,是最为胜。”

  这八个字好,欲望不能有,欲望让我们迷惑颠倒。欲望让我们造无量罪业,生生世世脱离不了轮回,原因在此地。所以欲要离。日常生活适可而止,饭能吃饱就够了,不必讲求口味;衣能穿暖、能遮体够了,不必要华丽;居住,有个小房子可以遮蔽风雨就满足了,用不着这些高楼大厦。

  释迦牟尼佛一生给我们做榜样。他老人家在世的时候,日中一食,托钵;树下一宿,晚上住那里?住在树底下。他们是盘腿打坐,休息是中夜。我们现在晚上十点钟到两点,四个小时,佛规定的,这四个小时休息,养神。两点钟就起来了,就做早课了。早课都是在定中做,那个时代的修行人。世尊一生没有讲堂、没有精舍,都是住在露天,住在树下。我们想到他们的身体好,风吹雨打太阳晒,他不生病,金刚不坏身。我们现在要过他那样的生活,一个晚上,第二天加护病房去了,没有这个体力。

  世尊所以养成,十九岁开始,他十九岁离开家,这个生活过了一辈子。他也很随缘,也不是很固执。国王大臣请他去讲经,在宫殿里讲,在花园里面讲,他都答应。讲完他就走了,对这个毫无留恋,这是我们要学的。一切适可而止,决定不要奢侈,不要过分,这样才好。

  《四十二章经》虽然不长,节录大小乘经典里面四十二段,非常精简,都是很重要的经文。“离欲寂静”,“寂静”就是禅定。

  我们现在很多人看到禅修的,他得不到定,原因是什么?欲没离掉,他没有把这个放下。 

  “离欲”,就是中国四书《大学》里面所讲的“格物”。“格”就是离的意思。“欲”就是欲望。你看佛陀跟中国古圣先贤,《大学》成书,佛经没有传到中国来,在这个之前中国人就有了“格物致知”。离开欲望,人才生智慧,欲望太多,智慧就没有了,所以这是最胜,最殊胜。

  【解】“正念”者,八圣道之一,离邪分别,而念法之实性,名正念。

  这个“正念”,后面这一句意思深了,念什么?“诸法实相”。“实性”就是真如、自性,真如、自性能生一切法。所以一切法的实性就是真如、自性。

  六祖惠能大师在《坛经》上告诉我们,他开悟的时候说了五句话。五祖给他讲《金刚经》,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就大彻大悟、明心见性。

  “彻悟”、“见性”是什么样子,这个很重要。此地讲“念法之实性”、“法之实性”是什么样子?什么是“法的实性”?能大师所讲的五句话就是。

  第一句话他告诉我们,“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自性”就是实性,清净的,从来没有污染。现在也没有染污,未来也不染污,它是永远清净的。

  第二个,他“不生不灭”。不像我们现在见的一切法,都是生灭法。所有物质现象统统是生灭法,生灭法是假的,不是真的。真心不生不灭,它不是念头,念头是妄心。真心没有念头,念头是有生灭的。

  第三个,“本自具足”。具足什么?无量智慧,无量德能,无量相好,这三个代表整个宇宙,过去、现在、未来一样都不漏,叫“本自具足”。所以大乘经上佛常说“心外无法”,那个“心”就是自性,自性之外没有法。法从哪里来?法是自性变现出来的。

  所以他下面一句,就是自性的样子,“本无动摇”,这句就是“自性本定”。它没有动过,它没有摇晃过,自性本定。

  所以我们要见性,用什么方法?修定。修定的条件,基本条件就是要放下。你要不把拉里拦杂东西统统放下,你怎么能定得下来!“定”就生智慧,所以智慧是本能,不是外面求的。佛法的教学就是教你明心见性、大彻大悟,你就成佛了,你就毕业了。

  我初学佛,从方东美先生那边,对佛法有些少许的了解。我见到章嘉大师向他老人家请教:佛门里头有没有好的方法、快速的方法,帮助我们契入这个境界?老师告诉我,有。什么方法?看得破,放得下看得破”是了解事实真相,“放得下”就明心见性了;之所以不能明心见性,是你放不下。你这些拉杂东西,把悟门堵塞了。不是你不开悟,你自己把悟门堵塞了。这个事情还是自己把悟门打开,别人帮不上忙,佛也帮不上忙

  可是阿弥陀佛,你生到极乐世界,他才帮得上忙;你不生到极乐世界,在现前他帮不上忙。极乐世界他造的,是他的地盘,一切都听他的。

  这个世界是众生的业报,每个众生天天打妄想,杂心闲话,造作不是善就是恶,善感三善道,恶就感三恶道。所以这个地方的众生,他在制造六道轮回。天天在造六道轮回,怎么能离得开?!你就晓得经上的重要,“离欲”。

  “离欲”就是我不造业了,善业、恶业都不造。为什么?造恶业三恶道,造善业三善道,出不了六道轮回。所以出六道轮回要造净业。净业,就是不是善业,也不是恶业。念阿弥陀佛,净业。心上只放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不要放,这就是“离欲”。

  “离欲”的真正意思是心地清净,没有丝毫欲望的染污。要离这个“欲”,为什么?外面的相是假的不是真的,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形式就是外表,佛法不重视这个。

  外表的形式是表演,舞台表演,给那些还没有进入佛门的人,给他们看,引导他们入佛门,用意在此地。真正修行是心里头,眼见色、耳闻声、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欲”离干净了,这叫真修。

  所以心里头只有一尊阿弥陀佛,这是修净土,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什么杂念都没有,这一点很重要。修净土的同学不能不知道。

  下面这讲正念,

  【解】“正念”者,八圣道之一,离邪分别,而念法之实性,名正念。

  这是对于学佛人说的。那我们今天,净土宗这个法门,它的实性是什么?自性。自性里面变现出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自性,自性就是阿弥陀佛,这个不能不清楚。心里有阿弥陀佛,就是性宗里面的念实相。净土是有相的,有极乐世界,“指方立相”,祖师说的一点没错。指定西方极乐世界,你有方向,你有目标,将来往生极乐世界,在极乐世界接受阿弥陀佛的教诲,在极乐世界成佛。

  所以心里面只可以放阿弥陀佛,其他的别放。好事可以做,做完了不放在心上,这就对。做了好事放在心上,就感三善道;不好的事情也别放在心上,放在心上是三恶道。那个做坏事情不懂这个道理,他放在心上,他常常恐怖,怕人家把他揭露,晚上做噩梦。所以他要懂得佛法,做坏事也放在心上,没事,真的。就怕你心上有印象,那个就麻烦。

  所以要断恶修善,都不着相。断恶不着断恶的相,修善不着修善的相,“相”就只有阿弥陀佛这个相,好!没有不成佛的。

  下面《无量寿经疏》里面说:

  【解】《观经疏》云:“舍相入实,名为正念。”

  你看都是要把相放弃,心里头不能有印象,有印象就坏了。“正念”就是无念,要着了无念也错了,也是邪念。

  【解】“净慧”者,《会疏》云:“净慧则是般若波罗蜜”

  是大乘法,不是小乘法。

  【解】非人天小乘不净之慧,故名净慧。”

  人的智慧,天的智慧比人大、比人高明。小乘比天还要高,此地讲的“净慧”不是指这些。

  下面解释“梵行”,上面这个“慧”就是清净心流出的智慧,是自性本有的,这个智慧大,没有边际;深,没有底,无量无边。这个智慧现前,什么都知道,十方三世,过去、现在、未来,遍法界虚空界,万事万物,没有一样不知道,没有一样你不能做到。你能做到,也就是说,你的神通具足了,六大类的神通,你统统圆满具足。

  我们今天到澳洲,坐飞机要十几个小时,如果你有神足通,你到澳洲,起个动念你就到了,已经到了。眼睛能看到极乐世界,你这一念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就看见了。这是“净慧”。“净”是代表自性,自性本自清净,自性里面流出来的智慧。

  【解】“梵行”者,清净无欲之行。为《涅槃》五行之一,

  “梵”是作为,清净无染之行,你譬如帮助众生,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看他的程度浅深高下,给他说法,所说的法恰恰好适合他的程度,他能听得懂,不深不浅,很容易接受。

  “无欲”就是没有念头,清净;“无欲”就是清净。“清净”就是无欲。无欲之行是清净之行,没有染污。见色,没有分别执着,不被“色”染污;闻声,不被“声”染污,我们听的音乐,喜欢听就注意听,不喜欢听就讨厌它,都被染污了。菩萨听得很清楚,没放在心上,就不染污。

  总而言之一句话,这句话很重要,大家记住,“干什么都不放在心上”穿衣吃饭,不放在心上,鼻闻香、舌尝味,都不放在心上。清清楚楚,了了分明,这是智慧。这个智慧,“不放在心上”就是“净慧”、就是“梵行”。

  【解】为《涅槃》五行之一,菩萨利他之行,能为一切不善之对治,离过清净,故名梵行。又证涅槃之万行,名梵行。

  这梵行,“能为一切不善之对治”,梵是清净,“离过”,过是过失,他没有过失,他清净。也就是说,他所有一切利益众生,包括自利,都没有放在心上,这就叫“清净”,这叫“梵行”。如果放在心上,你的心被染污了,就不是清净心。真心没有染污,妄心有染污。妄心是阿赖耶,就是相宗讲的,我们见色闻声,六根接触六尘境界,阿赖耶里头落谢种子,就被染污了。阿赖耶好像是个仓库,你把它收进去,收藏在里面去了,这妄心。妄心没有智慧,妄心完全凭你藏进去的资料,到你要用的时候就拿出来,像电脑一样,很快。真心里头没有东西,什么也没有,起作用的时候完全智慧,它没有收藏。所以阿赖耶能变不能现,现一切境界是心,真心。把真心现的境界产生变化,变成十法界,变成六道轮回,这是阿赖耶。阿赖耶能变,自性能现,所以能现的一真法界,能变的十法界。这个我们要搞清楚。

  我们现在尽量不要用第八识,这些印象不放进去这就好。虽然我们讲不放进去,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为什么?他一面看,已经刹那刹那全收进去了,见色闻声统统阿赖耶里头落谢影子,跟用智慧完全不一样。用智慧好,用记忆还是造业,想一遍又加一遍,又加印象进去。所以印象很深,就迷得很深,这样说大家好懂

  印象深,迷得很深,如何把它换过来?把我们已经迷得很深的放下。我们对阿弥陀佛迷得很浅,不深,迷阿弥陀佛这个深,好。为什么?它能送你到极乐世界这个生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如果是很淡薄的话,生极乐世界品位就高了,生方便土、生实报土,就高了。

  那个高很难,我们要学蕅益大师,蕅益大师说得好。有人问他:你老人家往生极乐世界,什么样的品位你就满意了?他回答说,只要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我就满意了。这个对,我们不要希求,奢望品位高,不奢望品位自然高,恐怕正高。你有奢望我一定要什么品位,恐怕到临终去不了,那个机会就错过了。只要能去就好,别管品位,为什么?不管什么品位,都是阿惟越致菩萨。这个也是不可思议,也是很难相信

  阿惟越致是法身菩萨,菩萨里头最高的,怎么会一下就那么高?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加持,把你提升得那么高,不是你自己有本事修成的,不是的,完全是弥陀的恩德,不是弥陀恩德怎么可能?!我们对阿弥陀佛要报恩,怎么报恩?往生极乐世界就是真报恩,这一生去不了,就辜负他老人家了,这个要知道。所以这个是菩萨利他之行,梵行。

  下面说,“能为一切不善之对治,离过清净,故名梵行”。

  由浅而深,那就是我们每天忏悔、改过。真忏悔,以前章嘉大师教给我,真忏悔是“后不再造”,就是孔子所说的,“不二过”。

  我过失一生只有一次,不会有同样的过失再发生,这叫真忏悔;我有了罪过了,晚上做晚课忏悔,第二天再干,那就是假的。说得不好听那叫欺骗佛菩萨,在菩萨面前打妄语,欺骗佛菩萨,这个罪就更重了。所以“忏悔”的意思一定要搞清楚、搞明白。

  【解】又证涅槃之万行,名梵行。

  证到涅槃,小乘也有。小乘的涅槃,阿罗汉;登第的菩萨,叫地上菩萨,初地以上的。这个梵行标准就高了。

  下面说,

  【解】《会疏》:“欲是诸苦之因。”

  一切苦,六道轮回苦,四法界变易之苦,欲是因。所以欲望要放下。

  【解】施(度)戒(度)能离之。

  “施”,布施,“戒”是持戒,用布施、用持戒“能离之”。所以六波罗蜜里头,“布施”、“持戒”是度欲望的,喜欢布施、喜欢持戒,慢慢的欲望就失掉了。吝啬,不肯布施、持戒,自己不耐烦,做不到,这个欲望永远丢不掉,永远跟着你。

  【解】正念是善护助,如着铠入城。

  披着铠甲入城,不怕人伤害。铠甲保护自己的身体,举这比喻,多半在战争的时候。

  【解】忍(度)定(度)能为之。

  “忍定”,忍辱、禅定“能为之”,忍度、定度“能为之”,你才能够忍辱,你才能够得定。

  【解】“净慧则是般若(度)。精进一度总通五故。是则菩萨六度也。”

   “净慧则是般若”,是智慧。“精进一度”五度里头都有,都需要精进。精是纯而不杂,进是进步,没有退步。所以,五个里面都有精进菠萝蜜。“是则菩萨六度也”,这是一般讲解菩萨的六度,菩萨所修的。

  下面望西法师,他说的与一般说的稍微不同,

  【解】望西师稍异于此,以离欲为施戒忍。正念为禅定。

  “稍异于此,以离欲为施戒忍”,这三个是离欲,布施、持戒、忍辱。“正念为禅定”,为什么?禅定是没有念头,无念也无,有念、无念统统都放下了,这是禅定。如果说是有“无念”,那就变成无想定,果报在四禅天。必须“无念”也没有,才真正是禅定。

  【解】总之皆谓离欲,正念与净慧,即是菩萨之六度。修此六度,能离贪瞋痴三毒,故曰梵行。

  这叫梵行。这个是稍微讲得深一点,也讲得很好。为什么?菩萨所修的。后面念老用望西师的一句话,总结这一段。

  【解】望西师又云:“离欲即无贪,善正念无瞋,净慧无痴,此名梵行。”

  讲得好,简单明了。所以我们无贪于一切法,世出世间一切法,统统没有贪恋,这就真正无贪,贪瞋痴断掉了。“善正念”是无瞋,瞋恚心断了。像海贤老和尚一生没有发过脾气,没有跟谁红过脸,无论你对他用什么样的不善的态度,打他、骂他、羞辱他,他无动于衷,决定没有瞋恚念头,这个难得!无贪不堕饿鬼,无瞋不堕地狱,无痴不堕畜生。所以“净慧”是无痴,这叫“梵行”。

  念老这一段注解得好,引经据典,不是他自己说的,古大德所说的,经论上所说的,妙不可言,很难得,我们读起来很喜欢。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

 

佛陀教育网学佛共修系统】给初学者提供帮助

 

  很多初入佛门的善男信女对学佛很茫然,不知道如何下手;还有很多人认为信佛就是去寺院烧香、拜佛求神仙保佑;或者认为经忏法会就是信佛。这是错误的想法。

  佛教是教育,佛教不是经忏法会。真正的学佛必须学佛经,用佛陀的教诲指导我们的人生,这就是“依教奉行”。学佛能改变命运,进入佛门读的一本书是《了凡四训》,这是改善命运的榜样。

  佛陀教育网学佛共修系统,给初学佛者提供如里如法修学的修行平台;同时发现、挖掘真正的学佛人,有机会面对面分享和探讨学佛体会。

  我们的学佛共修系统,是按照净空老法师倡导的教学理念学佛的,是当前正确的学佛方法。现在学佛人很多,学歪、学偏、学邪的占百分之八十多,真正掌握正确的学佛方法的,不到百分之二十。只要按照这个修学次第学佛,不会学歪、学偏和学邪。

  当代高僧大德——净空法师,年近九旬,为了世界和平、国家富强和人民的安乐,每日讲经不辍。听净空老法师讲经,力行净空老法师讲经,一定能改变你人生的命运、能提高你人生的质量。

  在学佛共修系统里一块跟着净空老法师学佛,我们就是同参道友;我们不是老师,但我们有信心做好共修的教练。欢迎有缘人的加入!

   打开佛陀教育网(www.foxdwedu.com),在首页左上侧“点击加入”,然后一步步跟着提示注册。首页右下侧有修学体会分享,是发布共修系统里同修的学佛体会文章,欢迎您阅读、参考!

 净土释疑网微信号:amtbedu。

  手机版网站应用:安卓版。邮箱:foxdw_01@163。com。  

下载 下载 下载
0
  [最新报道]  
· (新版汇总)2014净土大经科注(001-100集)
· 净空老法师读诵《无量寿经》视频
· 黄念祖老居士:《无量寿经》讲记 第六集
· 黄念祖老居士:《无量寿经》讲记 第十六集
· “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是《无量寿经》的最好的学习方法
  [相关报道]  
 

净宗经教网站(佛陀教育)e-mail: fotuojiaoyu@qq.com 建站日:2014.1.1 三宝弟子恭制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6855号-1 最佳浏览建议:IE 6.0以上浏览器 萤幕解析度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