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佛陀教育-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第6集)  
 
  ·首 页 ·净宗经论 ·净宗祖师 ·佛陀教育 ·净土释疑 ·辅助修学 ·传统文化 ·请佛住世 ·播经供养 ·网立牌位 ·圣号圣像 ·体会分享 ·下载专区 ·网站留言
共修系统 帐号: 密码: 登录 密码找回 注册
          >搜索          
  学佛入门
· 如何学佛
· 认识佛教
· 净业三福
· 三皈五戒
  学佛基础
· 弟子规
· 太上感应篇
· 十善业道经
· 了凡四训
· 沙弥律仪
· 地藏经
· 地藏经玄义
·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 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
  五经一论
· 阿弥陀经
· 无量寿经
· 观无量寿佛经
· 普贤行愿品
·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 往生论
· 金刚经
  一门深入
· 一门深入重要性
· 师承的重要性
· 专修专弘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第6集)  

来源: 净土释疑网站 录入时间:2014-05-24 09:42:24
关键字: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
【 点击数:2147 】 【字体: 】 【 收藏 】【 打印

 

1992/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编号:03-005-0006

  请掀开经本第五十六页倒数第三行:

  经【尔时王舍大城。有一太子。名阿?世。随顺调达恶友之教。收执父王频婆娑罗。幽闭置于七重室内。制诸群臣。一不得往。】

  我们从这里看起。就全经段落来说是第三段,全经第三段。善导大师将这一段文判作“禁父缘”。在注解五十七页倒数第三行,诸位能看得出来这一段的小标题。这里面总共有七个小段落,我们一段一段来看。

  第一段里面,“尔时王舍大城”。先把这个事情发生的处所给我们说出来,就是这一桩事情是在王舍城发生的。世尊这个时候也正好在王舍城的城外,就是灵鹫山讲经说法。现在这些地方在印度都变成了佛教胜地,旅游的胜地。发生什么事情?要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发生了一次政变。这个政变非常严重,是儿子要夺父亲的权位,发生这么一个事情。这个事情综观起来看,一个是这个国家的变故,因为这是太子篡夺王位又属于一个家庭的悲剧,所以这等于说是双重的苦难。这就是比一般事变确实要严重得多。

  政变的人就是“阿?世”。我们从这部经里面看到阿?世王他所造作的行为,就是佛经上讲的五逆十恶几乎他全都造了。他为什么会造这样重的罪、造这样的恶事?诸位要知道,他必有因缘。世间无论是善是恶,从果上我们要追究它的原因;从因行我们要能够想到未来的果报,这才能把这桩事情真正的搞清楚、搞明白。阿?世王子,“随顺调达恶友之教”。如果从表面上来看,这是交友不慎,交了些坏朋友,这个坏朋友鼓励他政变,夺取王位。这一段事情善导大师在注解里面把这前因后果都给我们讲得很清楚。

  他的注解也分为七个段落。第一段给我们介绍王舍城名称的来由,大家自己看就晓得。第二段里面就说明这个政变的前因后果。“阿?世”是梵语,梵语“阿”翻作无。阿弥陀佛,阿翻作无,弥陀翻作量,翻作无量寿、无量光。阿?世,这个“?世”是翻作冤家,就是这个人是报怨而来的,不是报恩来的,这是报怨来的。这叫未生怨,没有出生跟父母已经就有冤仇,叫未生怨。这注子里面都有。这是什么个原因?原来这国王,就是频婆娑罗王年岁已经很大,没有儿子,没有生儿女。心里常常想到将来王位继承的问题,所以到处去求神拜佛,想求一个儿子。有一个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算命看相的一个专家,这个人很有能力,给这个国王相命,告诉国王,他说:你命里头有儿子,就是有一个仙人现在在山上修行,将来他死了以后,到你家来投胎,做你的儿子。这个国王听到了很欢喜,这个儿子前生是个修仙的、修道的人,这非常难得。于是就照着这个指示,他就到山上去找这个仙人,就派人去找,真的找到。

  这个仙人修行很不错,他有神通,他对未来的事情,他知道。这个国王派人来传达国王的意思,说是三年之后,你死了之后到王宫里面去投胎。那个仙人点点头,他说还有三年。这预知时至,他知道这三年以后的事情不是现在。这国王等儿子等得太着急,心太焦急,三年等不及,要求这仙人赶快来投胎;换句话说,你赶快死就是了。仙人不同意。不同意,这国王说:既然你是命里头做我的儿子,我是国王,你无论是修行人,也在我管辖之下。他就派人把这个仙人杀掉,这就结了冤仇。杀了之后,这个仙人就投胎投到他家里做了王子,就是阿?世王,是这么一个因缘。本来是个好因缘,结果搞成冤家对头。

  所以佛在经上给我们说人与人的关系就是四种缘。这四种缘非常深的时候就变成一家人;如果是疏远一点,那就是亲戚朋友,就比较疏远。如果没有缘分,你见了面决定不会打招呼,不会留意。你在街上走路,人家跟你点头笑一笑,前生都有缘分,都有个善缘。素来不认识的人也瞪你一眼,那前生有恶缘,这个缘很小,没有太大的伤害,过去就算了。像这种恩怨结得深,这麻烦就大。所以佛给我们说这父子是四缘,所谓报恩、报怨、讨债、还债。人与人的关系就是报恩、报怨、讨债、还债,没有别的,没别的事情,若不是这四种关系,绝对遇不到。世间人迷失了事实真相,在恩怨里面必然又要加深。说实在的,这个恩会变成怨,怨不会变成恩,这就是佛法常讲的,为什么说三界统苦?乐会变成苦,苦可不会变成乐。这是事实真相,一定要觉悟。真正觉悟了的人决定不跟一切众生结冤仇。那我们善缘要不要结?善缘也最好不要结。人在一块好,好过头就变成冤家对头,所以善缘也不好。所以佛教给我们结法缘,法缘是清净的,这是佛法出世间的大圣人教给我们。

  世间圣贤人教给我们人与人相处,所谓是君子相交淡如水,这个交往才能够长久,才不会变质。凡是好过头会变质,坏过头也变质,一定要保持平淡。现在这些恩怨已经变成一家人,那怎么办?这问题严重。真的,不学佛的人严重,非常严重,这个恩恩怨怨报来报去没完没了,真可怕!生生世世纠缠不清,苦不堪言。你修行为什么不能超越六道?就是有这些人缠着你,找你的麻烦,障碍你。这总合起来讲,这叫魔障,就是这些人来障碍你。学佛的人明白,事实真相完全了解,无论是恩是怨,是讨债是还债,我们把这些统统放下,劝他学佛。把所有这些有关系的人,我们统统从今天起都把他改成法缘,把世间人情的眷属都变成法眷属,这样就好。

  可是在这个地方法眷属也有了问题。什么问题?“调达”就是提婆达多,提婆达多是释迦牟尼佛的学生,他跟释迦牟尼佛是两重关系,在世法里面讲他们是堂兄弟,在出世法里面讲他们是师生关系,是法眷属。法眷属里面还牵着有亲属的关系在里面。在这个地方我们看到阿?世叛逆了父母,提婆达多背师叛道,结果是世间眷属跟法眷属都出了问题。现在这个世间儿女不孝顺,徒弟毁谤老师、不认识老师,有什么好奇怪的?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就是这样的,所以要晓得一点都不奇怪。这个地方实实在在,这些人叫现身说法来教导我们对于顺境、逆境都不要放在心里,这个道业才能成就;障缘,就是障碍的这些因缘才能够舍离。善导大师注子里面说得很详细,诸位自己去看,我们就不多说。

  提婆达多,在大乘经里面佛告诉我们,这些人我们不能把他看轻,他是大权示现。换句话说,世尊出现在这个世间教化众生,就像在舞台上演戏一样。这一出戏里面有扮演正面的这些角色,也有扮演负面的那些角色,无论扮演什么角色,都是佛菩萨再来的。我们知道一切法都是从缘生,诸法从缘生,佛法也不例外。如果没有缘,佛就不会讲经说法,众生就听不到佛法,根本没有开悟的机会。佛为我们说法,正反两面都要说,哪些是善,哪些是恶,哪些是善果,哪些是恶报。什么因缘引起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说法?由这些善的弟子们向世尊请示佛法,佛给他讲善法;由那些恶弟子造作许许多多罪业,引导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说恶因恶果。这我们就对事实真相面面都明白、面面都听到。

  因此,佛在教化众生,这些弟子们所表演的没有一个不是在教化众生,就是连阿?世王也不例外。佛当年出家弟子、在家弟子都是诸佛菩萨化现的,演这一场大戏来给我们看,让我们在这里面真正觉悟到宇宙人生的真相。而表演的,使我们在这里面学习到许许多多的知识,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处事待人接物,如何断恶修善,怎样修因证果,看这些就应当明白。

  我们中国古人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阿?世他投胎,他是个仙人。不要说仙人,七地以下的菩萨投胎都有隔阴之迷,那仙人更不必说。这一投胎,前生的事情忘掉。所以这个小孩生下来,长大之后还是很听话,还是很孝顺,并没有记得过去生中的仇恨,今生一定要来报复,没有!那是因,因是埋藏在那边,没有发现,必须要有缘来发现。缘是属于这一世的,因是过去生中所种的。从这个地方也使我们警觉到,诸位在家同修都有儿女,儿女的教育、儿女的交友不能不慎重。他要交到好的朋友,他会向上;交到坏的朋友,他就往下走。所以这是不能不留意的。

  提婆达多心胸窄狭,嫉妒、?恚心很重,虽然是佛弟子,但是他对于佛心里面并不是真正的佩服,他认为释迦牟尼佛能作佛,我也可以作佛。见到释迦牟尼佛有许许多多的人恭敬供养,他看到很难过,处心积虑想把释迦牟尼佛害死,他向大众宣布:我成佛了,将释迦牟尼佛的地位取而代之。当然这个人也相当聪明。虽聪明,诸位要晓得,佛当年说法不容易,印度在那个时候是我们这个世界上,要用现在话来说,就是文化学术水平最高的地区,什么样人才都有。佛经里面讲的九十六种外道,用现在的话来说,科学家、哲学家、宗教家都是世界第一流的。你在这里讲经说法,这些人常常来要跟你辩论的。世尊证得圆满的智慧,得四无碍辩才,所以把这些人都能够降服,见到佛都心服口服。

  提婆达多还没有这个能力,天天在打妄想,尤其是想学神通,处心积虑想学神通。佛当然不教他,心术不正,他要学会了,会做坏事。他向其他的同学请求,同学都是阿罗汉以上的,都有宿命通、都有他心通,提婆达多起心动念他们都知道,没有人教他。最后找到阿难,阿难证初果,有天眼通、天耳通,没有他心通,不晓得提婆达多的用心。何况提婆达多又是他的哥哥,他们是亲兄弟,这找到是不能不教,于是阿难就传授给他,教他学神通。学到能够飞行变化,能够身上出水出火,这些奇奇怪怪的像魔术一样的,他学会了这一套。于是有一天,阿?王子出城去游玩遇到提婆达多,提婆达多见机会来了,就跟他现神通。阿?世王子从来没见过,看到这样希奇,佩服得了不起,这下交上朋友。提婆达多就教唆他,他说:从前你的父亲、你的母亲是怎么样对你,说他过去生中的因缘;你的父母并不是真正爱你,不是真正爱护你,说了许许多多的坏话挑拨,他真的就相信,对于父母才起报复的念头,他挑唆的。劝他,你把你父王的位置夺了之后,你做新王;我把释迦牟尼佛害死,我做新佛,咱们新王、新佛来统治这个世间,岂不是大快乐的事情!这两个人商量怎么干法。

  提婆达多怎么害佛?释迦牟尼佛住在灵山,每天都要到城里面来乞食。灵鹫山距离王舍城五里路,从山上下来到大城乞食,托钵之后再回去,他就知道释迦牟尼佛每天要走哪些地方。有一个地方是悬崖,他就在山顶上用一块大石头放在那里,等释迦牟尼佛从底下走过,石头推下去压他。佛的福报大,没有人能够害佛的。这个石头推下去了,佛有护法神,护法神用金刚杵挡住这个石头,把石头就打碎了。打碎了,破片碰到佛的脚,佛的脚流了一点血,这叫出佛身血,就是这么来的。这是恶意害佛,害佛到出佛身血,这都是阿鼻地狱罪业。

  这两个人合在一起,杀父害母,破和合僧,出佛身血,统统都干,五逆十恶,这是堕地狱罪业。提婆达多堕地狱,生身陷于地狱,但是因为他这种恶行,引发释迦牟尼佛说出许许多多恶因、恶报这些经典,这功德很大,使我们深受其利,功德很大。所以他堕在地狱,有人问释迦牟尼佛,提婆达多在地狱情形怎么样?释迦牟尼佛说,他在地狱里头那个享受就跟天宫一样,很快乐。确实是堕在地狱,他堕的地狱跟别人堕的地狱不同。为什么?他(这等于说启请)启请了许许多多利益一切众生的经论,因此他有福。他造作恶业该堕地狱,但是他的福太大,到了地狱还享福,你想想这个福报多大,真正不可思议!请法的福德,流通佛法的福德,弘扬佛法的福德非常非常大。那要不是他的示现,我们也不知道。

  阿?世王到临命终的时候才后悔,才知道自己做错,所以《大藏经》里头有一部《阿?世王经》,这就是释迦牟尼讲他的因果,我们世间人所谓的三世因果,释迦牟尼佛讲他。他到最后念佛生到西方净土,临终一念十念给我们证实了,造五逆十恶罪,就是地狱的众生,这一句阿弥陀佛,上从等觉菩萨下至地狱众生统统得度,这个法门不可思议!

  那我们再要问,阿?世王子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不是下下品往生?不是的。世尊给我们说他是上品中生,不可思议!所以佛为我们说出往生是两种人:第一种人是积功累德,依教修行,从信愿行这样往生的,像我们现在这种人念佛求生净土。另外一种人是极恶之人临终忏悔往生的,他往生的品位,是看他忏悔的力量。由此可知,阿?世王他临终是真心忏悔。我们中国俗话说:浪子回头金不换。坏透了,他转过来是最好的人,他是这样转过来的,所以品位很高。这也就是警惕我们,我们不要轻视这个社会上作恶、作奸犯科的这些人,不可以轻视他。为什么?也许他在临终的时候一下忏悔往生,品位还在我们上面,我们还不如他。所以明白这些事实真相,我们对一切人才能用平等心,才能用清净心,了解事实真相。否则一般人怎么能平?怎么能清净?不能平等、不能清净是你不晓得事实真相。你晓得事实真相,自自然然心地清净平等。

  世尊弟子当中,《戒经》里面讲“六群比丘”都是不听话的学生,顽皮的不得了,什么坏事都干。三藏里面律藏,就是他们做一个坏事,释迦牟尼佛制定一条戒律,所以这个戒律就是他们引起来的。没有他们这些人,这戒律三藏就缺了一藏。这几个唱戏的时候,他唱的是大奸,唱丑角,他的功劳也不小,没有他也不行。所以孔夫子跟我们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必是必定,语气非常肯定。三个人什么?自己一个,一个善人,一个恶人,三个人。善人是我的老师,他的善行我要效法,我要跟他学习;恶人也是我的老师,他可以提醒我,我有没有他那个恶。有,马上改过自新,他也是我的老师。然后才知道,释迦牟尼佛所有的弟子,这些佛菩萨大权示现,统统是帮助佛教化众生的,全都是众生的善知识,这是真因。我们现在在经上看这一段的事情,这段事情是世间事,世间事给我们很大很大的启示,说明这个世间的苦,真苦!他所示现的,这个世间确有其事。尤其在现代社会,我们看到这些事件就太多太多。

  看底下经文。这是因为阿?世王子接受提婆达多的挑唆,发动政变。“收执父王频婆娑罗”,频婆娑罗是他父亲的名号。“收执”就把他抓起来,把他关在,当然那个时候没有把他送到监牢狱,就是幽禁在宫中,把他外面的就是缘统统断绝。“幽闭置于七重室内”,在深宫里面。“制诸群臣,一不得往”,一切人都不准接近。这个目的,因为他毕竟是父亲,如果把他杀害了,这个恶名也不好,他总是不愿意落这个恶名。用这种方法把他父亲给饿死,不给你饮食,所有一切人都不给你接近,用这种方法来对付他,来对付他父亲。

  经【国太夫人。名韦提希。】

  这是他的母亲,皇后。

  经【恭敬大王。澡浴清净。以酥蜜和?。】

  这个“?”台湾叫面茶,就是这个东西。我们大陆上叫?面,台湾叫面茶。

  经【用涂其身。】

  她把身上洗干净,这个涂在身上。

  经【诸璎珞中。盛葡萄浆。密以上王。】

  别人禁止不能见国王,皇后去见国王,守卫的人不敢阻拦,当然不准带东西去。她这个涂在身上,葡萄浆装在璎珞里面,这样子带进去。国王这才得到饮食,才能够延续生命。

  经【尔时大王。食?饮浆。求水漱口。漱口毕已。合掌恭敬。向耆?崛山。遥礼世尊。而作是言。大目犍连。是吾亲友。愿兴慈悲。授我八戒。】

  国王被幽禁在宫中,等于坐牢一样,实际上就是坐牢,牢房比一般囚犯的牢房舒服一点而已,这是苦不堪言。得到皇后的帮助,这是偷偷的送了饮食来,能够维持生命。在这个时候他才真正体会到人生之苦,过去做国王哪里晓得人苦?遭这个难才知道。遭这么大的变故,才真正体会到人生的苦痛,于是乎向世尊求救。他平素也是释迦牟尼佛的在家弟子,也是释迦牟尼佛的护法。世尊高高在上,不敢惊动他老人家,所以求什么?求他能派学生来帮助我就好。那么他希望派谁?希望派目犍连,目连尊者。目连跟他是亲戚,也出家了,这是佛的十大弟子之一。求佛派目连尊者来给他授八关斋戒。

  八关斋戒的内容是出家戒,是特别为在家人修学的。在家人仰慕出家,而不能出家,那怎么办?我出家一天,这可以!这是出家一天的戒律,出家一天的。所以八关斋戒的授受有效的时间就是二十四小时,这是一天一夜,过了就没有效。如果要再受?要重新受。所以有人是每天都授八关斋戒,连续受很多天,这可以的。一定要天天授。八关斋戒如果没有法师给你授,自己在佛菩萨面前可以授,照着这个条文自己发愿受持。

  所以这个戒律,像五戒、八戒(就是八关斋戒)、菩萨戒都可以自己在佛像面前发愿求授,都能得戒。唯独出家比丘戒、比丘尼戒不许可自己授,一定要由大僧,就是出家的比丘、比丘尼五个人以上,至少是五个人,在一般状况一定要十个人。所谓“三师七证”,要十个人传,你才能够得戒,不可以自己授。如果好像在边地法师很少,或者有特别的时节因缘,五位法师传也可以;五位法师以下的不可以,不能够传这个大戒。这是常识,我们都应该知道。如果有法师,请法师来授当然更好,没有,自己在佛菩萨面前、佛像面前来授,都是一样可以得戒。这众生有感,佛菩萨立刻就有应,感应道交不可思议!

  经【时目犍连。如鹰隼飞。疾至王所。日日如是。授王八戒。世尊亦遣尊者富楼那。为王说法。】

  现在国王没事情了,也不要理朝政,所以可以专心持戒、听经。他幽闭在宫中,反而得到了一个好的修行的环境。目连每天去给他授戒,给他授八关斋戒。世尊当然对这个事情很清楚、很明白,特别派遣说法第一的弟子,富楼那是说法第一,派他去给频婆娑罗王说法。

  在这段里面,要跟诸位同修报告的就是八关斋戒,这是重要的一个修行方法,我们在家同修不能常常受,最好能一个月有一次。受过菩萨戒的人,菩萨戒里面,大家晓得有六斋日、有十斋日,那是相当精进的修行。六斋日就是一个月有六天,受六天的八关斋;如果更精进的受十天八关斋,那相当精进。假如我们一个月当中,十天、六天不能受,受一天都很好,这一定要知道。这六斋日并不是我这六天吃素,那就完全错了。八关斋跟吃素不相干,斋不是素,一定要搞清楚。斋是什么意思?斋是过中不食叫斋。佛陀当年在世,出家人的生活方式是托钵,托钵是慈悲为本,决定不要给人家找麻烦。所以托钵的时候,他吃什么,他就给我吃什么,不必要单独给出家人预备什么饭菜来供养他,那岂不叫找人家麻烦吗?那就不慈悲。所以你们家里吃什么就供养什么,这诸位要知道。现在南洋这小乘国家,泰国、斯里兰卡(锡兰)依然还是托钵制度。人家给他肉就吃肉,给他鱼就吃鱼,给他什么就吃什么。他没有分别、没有选择。

  全世界佛教徒吃素食的只有中国。现在交通发达,每个国家都可以去观光旅游,你去看看,到外面去人家看到我们中国出家人吃素,奇怪为什么不吃肉?我们看到他们那些和尚怎么会吃肉,这是很奇怪?彼此都奇怪。你要搞清楚就不奇怪。中国出家在家这个素食不是释迦牟尼佛定的,释迦牟尼佛没有强迫要求我们素食。中国这个素食是梁武帝提倡出来的,梁武帝是我们佛门大护法,所以这个素食运动发生得很晚,梁武帝以前,出家在家人都不是素食的。他是因为读《楞伽经》,《楞伽经》里面讲得透彻,还有《楞严经》里面也讲得明白:菩萨心地慈悲,不忍心吃众生肉。他读到这个文很感动,于是自己发愿吃长素。这大护法吃长素,所以就是劝导佛门里面,这样搞起一个素食运动,这个历史差不多将近有一千年。或者现在学佛不吃素,那个罪过可就大,其实不然,不要把它搞错。但是素食对于健康有一定的好处,实在讲还是值得提倡的。八关斋戒这段文在第七十二页,诸位翻开七十二页。要明了这个戒律是出家的戒律,所以戒律很严。最重要的关键在斋,斋就是过中不食,一定要坚守斋戒。一共有八条,戒八条,斋是一条。

  疏【云佛子。从今旦。】

  “旦”是早晨,从今天早晨。

  疏【至明旦。】

  到明天早晨。一天一夜。

  疏【一日一夜。如诸佛不杀生。能持不。答言。能持。】

  要像佛一样一天一夜不杀生,要严格的做到,要真正的做到,蚊虫、蚂蚁都不能杀。这是第一条,不杀生。

  疏【第二又云。佛子。从今旦至明旦。一日一夜。如诸佛不偷盗。不行淫。不妄语。不饮酒。不得脂粉涂身。不得歌舞唱伎及往观听。不得上高广大床。】

  下面都仿照这个例子,这文省掉了。第二是不偷盗,第三是不行淫,第四是不妄语,第五是不饮酒,第六是不得香粉涂身,不得歌舞唱伎及往观听,第八是不得上高广大床,这八条。这八条能够完全做到,跟出家人的生活完全相同,时间是一天一夜。

  这八条叫戒,我们一看就晓得前面是五戒。五戒在家是不邪淫,出家人是不淫,不行淫,差别就在这个地方。其他的四条,在家跟出家没有两样。后面这三条那是专门指在家人,出家人没有。这就是脂粉涂身,这个脂粉包括现在用香水这些东西,甚至于香皂都不可以,香皂也是属于这一类的。不得歌舞也不能去观听,为什么?这个斋是修清净心,这些决定扰乱你清净心,妨害你清净心,所以统统要远离。不得上高广大床,这个高广大床睡在那里容易犯邪思,胡思乱想,所以这才禁止。

  疏【此上八是戒非斋。】

  这是八条戒,跟出家人相同。

  疏【不得过中食。此一是斋非戒。】

  “中”是什么?日中。日中每天时间不一样,每个地区也不一样,时差,现在大家都知道。时差,每个地区不一样。每天的时间也不一样,每天大概是相差是四分钟,每一天,每天相差的时间不相同。现在方便,现在如果受持八关斋戒要很严格的话,最好用天文日历,在天文台可以买得到。我过去,我们图书馆成立前几年,天文台每年还寄天文日历给我,现在跟他也不往来,也没有了。这个天文日历你一查,今天元月二号几点几分几秒日中,那就很准确。过了日中之后就不能吃东西,吃东西斋就破了。

  所以现在有很多人持午,这个持午讲不通,午是午时,上午十一点到下午一点钟都是午时。所以过午不食,过了一点钟以后不吃,那这个斋早就破掉。所以这个斋还是过中不食。有些人到晚上饿得心里发慌,想喝一点浆汤行不行?《戒经》上讲只要有沈淀的就破斋。果汁会沈淀,豆浆也会沈淀,牛奶也会沈淀,吃这个统统都破掉,不如吃饭。还有人说吃水果,那也破了,这都错误。佛给我们说吃什么不破?蜂蜜。这个蜜糖你把它搅匀不会沈淀,糖水没有沈淀的。不会沈淀的这个可以;凡是有沈淀的都不行,统统破斋。晚上要再吃一点水果那更完了,那就完全错误。这是过中就不能吃,到什么时候才能吃?到第二天的早晨才可以。所以八关斋对于斋非常重视,当然戒也不能够马虎,斋跟戒都要守得很清净,这是过一天出家人的生活。这个八关斋戒。

  疏【此等诸戒。皆引诸佛为证。】

  所以每一句里面都是“如诸佛不杀生,如诸佛不偷盗,如诸佛不行淫,如诸佛不妄语”,句句都是用佛来做我们修学的标准。不是用菩萨,不是用阿罗汉,完全以佛为标准。

  疏【何以故。唯佛与佛正习俱尽。】

  “正”是烦恼,“习”是习气,佛烦恼习气统统断尽了。佛以下的虽然断了,没断干净,等觉菩萨还有一品生相无明存在,可见得不是真正断干净。所以我们一定要用佛作标准,求佛作证明。

  疏【此戒用心起行极是细急。】

  这要注意的。所以八关斋戒虽然只是一天一夜,功德很大。这一天一夜完全是以佛的标准让我们来学习,所以确实有很大的功德。他的行微细,行很急,因为他在一天一夜要完成。

  疏【又此戒佛说有八种胜法。若人一日一夜具持不犯。所得功德。超过人天二乘境界。】

  这一句为我们说明八关斋戒的利益。超过人天那不必说了,“二乘”是阿罗汉、辟支佛,为什么也能超过他?因为你这是佛的标准,声闻、缘觉用的标准不是佛的标准,这是完全用佛来做标准。我们知道这个八戒、斋戒的功德利益,我们要不要去修?当然能修更好,可是每个人因缘不相同。你要在你家里面修,你惹了一家人的麻烦、一家人的嫌弃、一家人的谤法,这就不好。所以你学佛,一定要一家人欢欢喜喜,家人都能赞叹三宝,你这一家人与佛有缘,一家有福了。一个人学佛,惹得一家人都不高兴、一家人毁谤,他们这些人毁谤佛,造很重的罪业,谁叫他造的?你叫他造的。你这样的修学能往生得了吗?你能出得了三界吗?你要出去,那些人扯腿,抱着你,你去不了。因此一定要有善巧方便。如果能够找到一个很清净的道场,那个地方举行八关斋戒,离开家到那里参加一天一夜,这很好,家人不至于反对。在家里面修的时候有困难,会有障缘,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

  这个斋跟素食一定要分得清清楚楚,这不是一桩事情。斋的目的是求心地清净,出家人晚上不吃东西。我们世间法,中国古人对于养生之道非常注重,我们读历史,在古代汉朝以前人的寿命活一百岁是很平常的,一百二、三十岁,一百五、六十岁的人都不少。为什么?他知道养生。现在人实在讲糟蹋自己的生命,不知道保养身体。保养身体,饮食最重要,所谓是病从口入,祸从口出,饮食、说话要小心谨慎。古德教给我们,早晨要吃得好,这个好就是营养要够,着重在营养;中午吃得饱,晚上吃得少,晚上少,睡眠就好。所以出家修行人晚上不吃东西。为什么?他打坐入定容易。这是那个时候的修学环境。

  现在不一样,如果我们现在还要学从前那个样子,过午不食,恐怕过不了几天就要进医院。我见过,不过不是多数就是,少数人对于持午很坚持,他晚上不吃东西。可是中午怎么个吃法?把三顿,一顿就吃下去,吓死人!所以那些持午的人统统都有肠胃病,肠胃坏了。他晚上是不是真不吃东西?我仔细观察又不是的,他晚上还要吃牛奶、还要吃麦片、还要吃水果,不过就是不吃饭,不吃面、面包就是。这又何苦来?万万学不得!不要把自己身体糟蹋掉。这身体常常多病,还要找许多人来照顾你、伺候你,找别人的麻烦,那个罪过就更大。所以这桩事情一定要量力而为,不是求好看的。这个东西不能说是碍于面子,不可以。

  从前人能做到,是从前他身心清净,没有这么复杂的环境,也没有这么多的事务,所以他一餐足够。我们现代人无论在家、出家,从早到晚要应付许许多多的人事,你身体体力不够,你怎么会不得病?这一定要得病的。必须要使自己的体力要足够。饮食是能量的补充,饮食到肠胃就变化成能量。身体是一部机器,这个机器的活动要靠能量来推动。它需要这么多能量,你补充不够,决定就出麻烦,他人就生病。每个人体质不相同,换句话说,每个人需要能量多少并不一样。能量的消耗,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消耗在妄念上。所以你要想饮食少,你妄想少,你饮食自然就少,它需要的少。这个妄念很多,拼命把能源给它减少,那不出毛病才怪!所以这些事与理我们都要明了,然后才知道我们应该如何来调理自己的饮食。

  过去李老师在台中教学,他劝人学佛,劝人皈依;他不劝人吃素,不劝人持午,不劝人受戒,这三桩事情老师不劝人。他说这三桩事情是你自己发心,不可以劝。你自己觉得你能够做到,尝试尝试看,很好!尝试着,这精神体力很正常,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就可以保持。所以最好从饮食慢慢少,吃的东西简单,愈简单愈好,愈少愈好,心地要愈清净愈好。把妄想烦恼统统放下,身心清净,这就是正常,这就是符合于斋的定义。所以斋是清净心,是修清净心的。饮食少是帮助你心地清净,这个要知道。

  佛教传到中国来,小乘佛法虽然传到中国来,也相当完整;我们《大藏经》里面小乘经相当完全,跟现在南传的巴利文的经典,它比我们多,大概只多五、六十种。总共有两三千种,它只多五、六十种,可见得我们经典是相当完全的。但是小乘在唐朝初期兴盛了很短的一个时期,以后就没落,现在没人说了。原因在哪里?原因当然第一个中国人是属于大乘根性,这是主要的一个因素。其次的,中国有儒家、道家、诸子百家的基础,这个基础足以代替小乘。所以中国从前学佛几乎都是儒家、道家的基础,都念《四书》、《五经》、《老子》、《庄子》,都念这些东西,然后再进入大乘佛法。所以有这个基础,不需要小乘,小乘在中国这样的没落了。

  大乘佛法特别在中国发扬光大的是禅宗。禅宗修行的方法是打坐、跑香。它这个方法也是调身的,你身体不健康没有办法修行。坐固然是修定,但是坐久了,人也不行,一定要活动活动。活动什么?运动,他跑步。这跑香就是我们现在跑步,他运动。真正用功,吃饱了的话,不行!吃饱了昏沈,容易打瞌睡。如果肚子是空的,他心里发慌,心定不下来。所以禅宗里面的饮食是少吃多餐。他不但是吃三餐饭,还有三、四道点心,每一餐吃一点点,让你一天到晚保持不饥不饱,这个用功才方便,才能够得到真正的利益。所以这些地方我们都要明了、都要懂得,重要的是要功夫得力。

  佛讲的这些,那这是三千年前那个时代的人很契机,在我们今天用这个方法未必契机。就是我们念佛人来讲,这个念佛,真正如法的佛七,佛七是七天七夜。七天七夜,我们的原则跟禅堂里是差不多的,我们有止静、有绕佛,我们不跑就是,我们绕,像散步一样,那也是活动。但是我们有拜佛,拜佛也是非常好的运动。我们用拜佛、绕佛、止静这三种方法调身,因此饮食一道也是少吃多餐,保持不饱不饥,念佛堂这个功夫才真正得力。吃饱了的时候,一止静坐下来就打瞌睡、就昏沈;肚子空空的时候,他七上八下的,心定不下来。所以说是禅堂跟念佛堂都采取的这种方式,所以这是常识我们一定要懂得。这个常识也是根据我们生理来定的。

  佛法,佛给我们说的是原理原则,佛制定的这个目标在什么地方我们一定要知道。能够达到这个目标,任何手段都是好的,都是属于善巧方便,不一定要用一个方法,一成不变。这个方法甲可以用,乙用了未必得力,每个人根性不相同,每个时代的生活方式不一样,意识形态不一样,大家的业缘也不相同。所以我们学佛要知道,这开经偈讲“愿解如来真实义”,特别佛的四依法教给我们“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智是智慧,识就是情执。所以佛给我们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们自己不能错会了意思。

  疏【如是时间。经三七日。王食?蜜。得闻法故。颜色和悦。】

  频婆娑罗王被他儿子关了“三七”二十一天,没饿死。他因为天天有东西吃,天天授这个八关斋戒,天天还听富楼那给他讲经说法,所以他的身体不但不坏,一天比一天健康,一天比一天快乐。他又“和悦”,悦是喜悦,法喜充满,他精神很愉快。这是说的这一段。

  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

下载 下载 下载
0
  [最新报道]  
· (新版汇总)2014净土大经科注(001-100集)
· 净空老法师读诵《无量寿经》视频
· 黄念祖老居士:《无量寿经》讲记 第六集
· 黄念祖老居士:《无量寿经》讲记 第十六集
· “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是《无量寿经》的最好的学习方法
  [相关报道]  
 

净宗经教网站(佛陀教育)e-mail: fotuojiaoyu@qq.com 建站日:2014.1.1 三宝弟子恭制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6855号-1 最佳浏览建议:IE 6.0以上浏览器 萤幕解析度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