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佛陀教育-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第28集)  
 
  ·首 页 ·净宗经论 ·净宗祖师 ·佛陀教育 ·净土释疑 ·辅助修学 ·传统文化 ·请佛住世 ·播经供养 ·网立牌位 ·圣号圣像 ·体会分享 ·下载专区 ·网站留言
共修系统 帐号: 密码: 登录 密码找回 注册
          >搜索          
  学佛入门
· 如何学佛
· 认识佛教
· 净业三福
· 三皈五戒
  学佛基础
· 弟子规
· 太上感应篇
· 十善业道经
· 了凡四训
· 沙弥律仪
· 地藏经
· 地藏经玄义
·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 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
  五经一论
· 阿弥陀经
· 无量寿经
· 观无量寿佛经
· 普贤行愿品
·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 往生论
· 金刚经
  一门深入
· 一门深入重要性
· 师承的重要性
· 专修专弘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第28集)  

来源: 净土释疑网站 录入时间:2014-05-24 20:10:38
关键字: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
【 点击数:1790 】 【字体: 】 【 收藏 】【 打印

 

1992/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编号:03-005-0028

  请掀开经本二百三十二页倒数第三行,从当中看起:

  疏【此人既闻此遣彼唤。即自正当身心。决定寻道直进。不生疑怯退心。】

  昨天讲到这个地方,接着往下看:

  疏【或行一分二分。东岸群贼等唤言。仁者回来。此道?恶不得过。必死无疑。我等众无恶心相向。此人虽闻唤声。亦不回顾。一心直进念道而行。须臾即到西岸。永离诸难。善友相见。庆乐无已。此是喻也。】

  这是比喻说到这个地方。下定决心求生净土的这个人,信心坚定之后,大师在此地说“或行一分二分”,意思就是讲才肯修行。虽然修行功夫不很深,这时候魔来扰乱了。“东岸”就是娑婆世界这些异解异行之人,或是佛门不同法门的人,或者不是佛门一些外道们,他们来阻扰。这个比喻就是阻扰,劝你不要念佛求生净土,劝你不必,这个世界也不错、也很好,也很值得留恋,劝他回来。“此道?恶不得过,必死不疑”,这是指念佛这个道,就是求生净土这个道,这个道不会成功的,哪有一句阿弥陀佛就能够成就的?这是不能相信的。总是用种种方法来劝你回头。说这个世界,赞叹、赞美这个世界,或是赞美人间,或是赞美天上,这就是说明没有“恶心相向”,劝你回头,不必迷信净土,不必这样做。

  这个人虽然听了这些,这么多人在这里障碍,他也不回头,对于这个世间,对于一切不同解行的一些人是决定不动摇,还是一心念到底,这就对了。实在这桩事情,在过去《净土圣贤录》、《往生传》里面记载得很多,那是古老的时候念佛往生成就的证明。即使在近代,我们亲眼看见的、亲耳所闻的全都是事实,的确也不在少数。凡是真正往生,没有其他的秘诀,就是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像?虚法师讲谛老的那个徒弟,锅漏匠,什么也不懂,就是一句阿弥陀佛念了三年,人家就真成功了。这是值得我们效法的,值得我们学习的。

  底下说,“须臾即到西岸”,西岸就是比喻西方极乐世界,须臾是很快就到达,即使我们一生念了二十年、三十年,也是须臾之间。过去生中无量劫来,我们修学都没有能够成就,不能成就的原因就是被这些人障碍了,这是真正要觉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永离诸难”,真正达到诸佛如来教化众生离苦得乐的目的,这是真正达到,往生决定不退转,决定一生圆满成佛。“善友相见”,善友是指的阿弥陀佛,见到阿弥陀佛、观音、势至,见到西方极乐世界诸上善人。“庆乐无已”,庆是庆幸,乐是快乐,这种庆幸快乐我们没有法子想象,也无法形容。不但自己庆幸快乐,佛与大众同样为你庆祝,这叫真正得永生,真正功德圆满。比喻后面是“法合”,它比喻的什么?其实我们前面都说出来了,底下这段文念念就明了。

  疏【次。】

  这是第二段。

  疏【合喻者。言东岸者。即喻此娑婆之火宅也。】

  “火”是代表烦恼,代表着苦。佛在《法华经》上告诉我们“三界火宅”,这个三界就是六道,三界都不安。譬如这个房子烧起来了,虽然还没有烧到你,已经很快了,是这个意思。欲界三种苦具足,苦苦、坏苦、行苦,这三种苦具足;色界天虽然没有苦苦,他有坏苦、有行苦;到无色界天,这是我们凡夫最高级的,这个高级凡夫连身体都不要了,我们世俗人讲的灵界。这个灵界没有身体的,只有神识存在,我们俗话叫灵魂,神识存在的。他当然没有身体就没有坏苦,可是免不了行苦,这个东西麻烦。所谓行苦就是他这个境界不能永远保持,他还是会失掉的,这就是他的定功长短的问题。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天寿命八万大劫。这八万大劫实际上就是他的定功,他的定功入定能够支持八万大劫这么长的时间,但是定功失掉了,他就又要随业流转,这就很可怕了。

  天生到顶点,一流转当然就往下堕落。诸位要读《楞严经》,你就明白这个事实,堕落得很可怕。为什么?我们俗话常讲“爬得高摔得重”。他这一堕落就是堕落到地狱,从最高的地方落到底谷。为什么会堕落得这么深?其实这种修行人产生了严重的误会,他误会四空天就是大涅盘的境界,他自己认为他成佛了,这在佛门里面叫“增上慢”,倒不是真正有一种骄慢之心,是他错认了,把这个境界当作如来涅盘的境界,误会以为自己成佛了。成佛,不生不灭了,到定功失掉了又要堕落了,于是乎他就怀疑一切诸佛所讲的话是假话,“我已经入大涅盘了,佛说不生不灭,我现在还有生灭”,这个念头一起,谤佛、谤法、谤僧,毁谤三宝,罪业在阿鼻地狱,是这样子堕落下来的。所以三界都苦,三界之中决定没有乐。世间人以为有乐,其实是那个苦暂时停止一下就以为乐了,其实这个乐的时间非常短暂,真的苦多乐少,苦长乐短,这是事实的真相。我们必须要认识清楚,这是我们现前生活的环境。

  疏【言西岸者。即喻极乐宝国也。】

  比喻里面讲的“西岸”,就是指西方极乐世界。

  疏【言群贼恶兽诈亲者。即喻众生六根六识六尘五阴四大也。】

  这是我们内里面生死烦恼的根源。“六根”是我们的身体,肉身,我们有这个身体。“六识”是妄心,迷失了真相的这个心,我们现在用的心就是六识心,分别执着。“六尘”是我们生活的环境,我们六根所对的,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这是我们生活环境,六尘是环境。“五阴四大”是说明心物的真相。现在科学家也是这样的分法,一个分做精神,一个分做物质;在佛法里面讲色、心,色就是今天科学家讲的物质,心就是现代人讲的精神,五阴四大就是说的物质与精神。

  疏【言无人空迥泽者。】

  这就是比喻:

  疏【即喻常随恶友。不值真善知识也。】

  这一条是我们或者是往生、或者是轮回重要的一个缘。你遇到真善知识,那就很幸运这一生就往生,脱离六道轮回;如果遇到恶友,那就是永远轮回六道。缘不容易遇到,俗话常讲“可遇不可求”。凡是能遇到的,说实实在在的话都是过去生中,就像佛在《无量寿经》上、在《金刚经》上所讲的,是无量劫以来的善根福德善缘的成熟,我们遇到了。虽然遇到,就像大师在此地的比喻,水火两河当中的四五寸的白道,为什么?因为我们无始劫以来,贪?痴慢的习气非常重,往往这个习气把我们的善缘障碍住了,那才叫可惜!

  “善知识”是指遇到一些修学大乘的大德们,无论是出家在家,善知识。真善知识是遇到一个真正修往生经的这个人,这个人是真善知识。遇到善知识,说实在话,未必保证这一生能脱离轮回,遇到真善知识,那你这一生必定永脱轮回。所以他这个善知识上面加一个“真”字,这个字不能够忽略,这就是专修往生法门的这个善知识,称为“真善知识”。

  疏【言水火二河者。即喻众生贪爱如水。?憎如火也。言中间白道四五寸者。即喻众生贪?烦恼中。能生清净愿往生心也。】

  这是你听了善知识教导,你发了一点心想求生净土,发了这么一个心。

  疏【乃由贪?强故。】

  毕竟这贪?痴慢的烦恼与生俱来,习气很重。

  疏【即喻如水火。善心微故。】

  你发心求往生的念头很微弱。

  疏【喻如白道。又水波常湿道者。】

  这四五寸的白道常常被水淹,又常常被火烧。这个比喻:

  疏【即喻爱心常起。能染污善心也。】

  真的想做一点好事,忽然贪心起来了,又舍不得了,这就是你那一点善心被水淹没掉了。

  疏【又火焰常烧道者。即喻?嫌之心。能烧功德之法财也。】

  “?”是?恚,“嫌”是嫌弃,就是讨厌。这个心“能烧功德法财”,修的一点点功德,?恚心一起全都消掉了。从这比喻当中体会这个事实,然后才晓得修行难易原因到底在哪里。

  疏【言人行道上直向西者。即喻回诸行业直向西方也。】

  这就是修行人真正把这个理论、事实真相都明了了,一心一意求生净土,自己丝毫善根都乐意回向求生净土。

  疏【言东岸闻人声劝遣寻道直西进者。即喻释迦已灭。】

  比喻着释迦牟尼佛已经灭度。

  疏【后人不见。】

  所以见不到人,听到声音。

  疏【由有教法可寻。即喻之如声也。】

  我们读了经,佛在经上教我们这样做,就好比听到声音,没有见到人一样。

  疏【言或行一分二分群贼等唤回者。】

  这就是比喻:

  疏【即喻别解别行恶见人等。妄说见解迭相惑乱。】

  这是一种障碍。第二种:

  疏【及自造罪退失也。】

  是自己烦恼习气太重,虽然念佛,虽然发愿求生,恶习气除不掉,这造成往生的障碍。

  疏【言西岸上有人唤者。即喻弥陀愿意也。】

  这就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本愿功德的加持,佛来接引。

  疏【言须臾到西岸善友相见喜者。】

  这就是我们刚才所念的,这是比喻:

  疏【即喻众生久沈生死。旷劫沦回。】

  “旷劫”是大劫、无量劫轮回生死。

  疏【迷倒自缠。】

  迷惑颠倒,自己缠缚自己。

  疏【无由解脱。】

  没有办法超越轮回。

  疏【仰蒙释迦发遣。指向西方。】

  “发”是发起,“遣”是送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就好比是本师释迦牟尼佛保送我们到西方。这三经就是保证书,依照这个修行就是释迦牟尼佛保证我们往生西方。

  疏【又藉弥陀悲心招唤。】

  西方世界阿弥陀佛以本愿功德加持接引我们。

  疏【今信顺二尊之意。】

  这两个字非常重要,一定要相信,一定要顺从。就像大师在前面跟我们说的,佛在三经里面,或者是包括祖师加进去的五经,五经都可以遵循。经上教我们做的,我们一定要照做,经上不许我们做的,我们一定要禁止,这一生才有出离的希望。如果不能信顺,那就不是真正的佛弟子。不是真佛弟子,那说得不好听,就是冒充佛弟子,这个罪过就非常的严重。如果自己欺骗自己,又欺骗别人,这必堕三途!所以这里面事理、真相,我们都要把它搞清楚搞明白。一定要“信顺二尊”,这个“二尊”就是释迦牟尼佛跟阿弥陀佛,信顺他们的意思,信顺他们的教导。

  疏【不顾水火二河。】

  自己纵然有习气烦恼不要紧,如果烦恼习气没有了,那何必往生?那你已经成佛了。所以念佛人烦恼习气常常现前,这是一个自然现象,不要害怕。要怎么样对付?烦恼习气现前,不要去理会它,把精神、意志集中在佛号上,这样就对了。如果念佛还止不住妄念,读经,读经可以把妄念止住。因为读经,一有妄念经就会念错。这句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念成习惯,一面念阿弥陀佛一面打妄想,但是读经,那妄想就比较容易控制住,这用这种方法。如果昏沈,昏沈也是个烦恼,虽然没有妄想,精神提不起来,念念就打瞌睡,念念就累。这样的情形,真的累了就休息一下,不碍事,休息好了再念,这是一个方法。另外并不是没休息好,而是精神提不起来,我们可以换个方式,绕佛念,绕念;或者拜佛,拜佛身体动作就不至于打瞌睡,用这个方法来对治昏沈。宗旨决定不离开阿弥陀佛,念念心里有佛,这样就对了。

  疏【念念无遗。】

  那就符合大势至菩萨所说的“净念相继”。

  疏【乘彼愿力之道。】

  “彼”是指本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愿愿度众生成佛道。不但乘阿弥陀佛的愿力,也乘本师的愿力,本师的意愿就是希望我们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不但是乘本师的愿力,同时也乘十方一切诸佛如来“愿力之道”。为什么?十方一切诸佛没有一尊佛不劝人念佛求生弥陀净土。所以“彼”这一个字里面的境界广大无边。

  疏【舍命已后。得生彼国。与佛相见。庆喜何极也。】

  我们在这个世间寿命尽了的时候,一定往生极乐世界。“与佛相见”,这你第一个见到阿弥陀佛。然后在西方极乐世界,你有能力见到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如来,那这“庆喜”真正是“何极”了,这是比喻。我们把比喻跟比喻的说法都念过去了,再看下面这一段,下面这三行非常要紧。

  疏【又一切行者。】

  一切,无论你是在家出家,无论是男女老少,无论是老修新学,是老修行或者是你初学的,这“一切行者”就全部都包括了。下面是教我们怎么个修法。

  疏【行住坐卧。】

  这是讲我们身体这一天到晚总不外乎这四种方式,一个是你走着,你在走动,住是站住,或者是坐着,或者是躺着,总不超过这四种,这叫四威仪。

  疏【三业所修。】

  前面说过了,身专礼阿弥陀佛,礼拜,身业;口专称阿弥陀佛,称名,念佛的名号;心专想阿弥陀佛。这“三业所修”。

  疏【无问昼夜时节。】

  这就是相续。我们称念,口称心想不间断,日夜不间断。

  疏【常作此解。常作此想。故名回向发愿心。】

  这是教给我们怎么样修学“回向发愿”,这就叫回向发愿,同修们要晓得。这两天我还遇到两个同修来跟我说,一个要去拜大悲忏,一个要去放焰口,什么原因?感觉得自己业障太重了,想拜大悲忏、放焰口,消消业障。这是他们不晓得消业障最殊胜、最有效的方法,念阿弥陀佛!这三业专精,那叫真正消业障。拜一堂大悲忏,你烦恼是不是少了?放个焰口,是不是妄想就放掉了?假如烦恼少了,妄念没有了,这就很有效,这业障就没有了。

  什么叫业障?业障就是妄想烦恼。所以你去试试看哪一个方法能把烦恼跟妄想消除。专精念佛,念佛还怀疑,这就是怀疑,不相信这个法门可以消业障,所以还要去拜大悲忏,还要去放焰口。焰口是什么?焰口是请鬼吃饭,是请客!焰口跟大蒙山、小蒙山都是请鬼吃饭,所以要晓得这个。这里面消业障是消什么业障?跟这些鬼有冤业,从前有对不起你的地方现在我请你吃一餐,希望你原谅原谅我,把这个误会恩怨给它化解,消这个业障,所以这诸位要懂得。所以那个施食,焰口是施食,蒙山也是施食,请客!我们人间也如此,有什么事情要拜托人,要宴会请客,那就是放焰口。蒙山施食就干这个事情。

  但是那个基本的,这真正业障的根源是烦恼、是妄想。烦恼妄想要专修、专精,那就有效,果然我们照经典的理论方法来修学,三个月到半年就有效。为什么?心定了,心要定下来,妄想就少了,烦恼就轻了,这个业障消除马上就见到效果。所以祖师在此地一再告诉我们,一切要从真实心中作,唯有从真实心中作才能见到效果,而且这个法门是很快就见到效果。

  疏【又言回向者。生彼国已。还起大悲。回入生死。教化众生。亦名回向也。】

  这是“回向”第二个意思。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之后,以大悲心怜悯十方世界的罪苦众生,尽心尽力去帮助他,所以说倒驾慈航,这也叫做“回向”。这两种回向我们都要懂,两种愿心我们都要发。后面这是总结:

  疏【三心既具。】

  “具”是具足,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这“三心”都具足了。

  疏【无行不成。】

  世尊在本经里面将大菩提心为我们说出了,一切大乘佛法都建立在大菩提心的基础上。所以无论是参禅也好、学教也好、学密也好、念佛也好,如果三心不具足,你的修学就注定不成功。所以参禅不能开悟,学教不能大开圆解,念佛不能功夫一片,原因在哪里?这三发心有问题。所以佛在前面讲这三心是我们修学的正因,可见得它非常重要。在净土里面讲:

  疏【愿行既成若不生者。无有是处也。】

  你有求生的愿,又具足大菩提心,又能够净念相继,那哪有不生的道理,决定得生净土。

  疏【又此三心。亦通摄定善之义。应知。】

  这个三心,虽然佛是在散善里面所讲的,这是善导大师将本经分为两个部门,正宗分的两个部门,一个定善,一个散善。定善是观想念佛,散善是讲的九品,三辈九品,菩提心是在这个地方讲的。“亦通摄”,就包括前面的定善,没有菩提心,定善也不能成就,换句话说,你修观想念佛、观像念佛都不能成就。

  在这个地方我们简单做一个总结。求高深的佛果,西方极乐世界是属于最高深的果报、最圆满的果报、最真实的果报,一定要如理如法。要与理论相应,这是如理;要与经上所讲的方法相应,这就是如法。当然他需要具备非常深厚的善根,这是修行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这些条件,我们在座同修人人都具足,如果不具足这些条件,你就不会有缘分读到这部经,听到这个法门。可见得这些基本条件我们都具足,真的是过去世有很深厚的善根。现在问题,我们这三心有没有发出来?这大家就不一样了,谁能够发三心,那这一生就永脱轮回。

  三心一定顺三法。至诚心,这是根本的根本,至诚是讲真诚到极处,对佛、对菩萨、对一切众生、对人、对事,我们就用一个真心。诸位千万不要怀疑,我用真诚对人,别人都骗我,都用虚假的心对我,那我不是吃亏上当?对的,吃亏上当,你能吃多少亏?你能上几年当?后果到西方世界成佛,眼前吃这点亏算什么!如果不肯吃眼前亏,那好,来生还是搞地狱饿鬼畜生,搞三恶道,这才叫真的上当。这个帐我们要算清,眼前亏不是真正吃亏,忍辱波罗蜜,精进波罗蜜,禅定波罗蜜,一切我们守法守规矩是持戒波罗蜜,统统能放下是布施波罗蜜。世间人无知愚昧,把菩萨所修的六波罗蜜,认为那叫吃亏,那叫上当,这就是邪见,就是迷惑我们的善根,一定要认识清楚,不怕吃亏,不怕上当。深心是自利之心,真实的自利,回向发愿是利他。菩萨利他才是真正的自利,这我们一定要晓得,尤其生在现在这大乱之世,现在确实是天下大乱。

  今天下午还有个同修来看我,他有很多的苦难,一面说话一面在流眼泪。我就告诉他,今天苦难是正常的,你必须要看清楚这是什么一个世界,心就平了。他说儿女不孝顺,我说:儿女要孝顺,那就奇怪了。现在这个社会是叛逆的社会,伦常道德完全没有了,儿女不孝顺父母,学生不尊敬师长,部属背叛长官,现在是这个社会。如果说是儿女孝顺父母,这学生尊敬师长,这就怪,奇怪,那太希有了!所以不孝顺、不尊敬、叛逆,在今天这个社会来看(看中国、看外国)是非常正常的现象。我们明白这个,你就心安理得,你就不会再见怪、不会再难过,“我养他养了这么大了,忘恩负义”,你就不会想这些,念阿弥陀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心平气和,这问题就解决了。所以一定要认识事实,不要自找苦恼。

  我们学佛,我们是个觉悟的人,不学佛是迷惑颠倒。觉悟的人跟他们的想法、看法、做法不一样,他们不知道恩义,我们还晓得;他们不知道报恩,我们懂得。我们尽一切力量去做,口里说的没用,做出来给他们看看,这今天自行化他的一种方式,口说不如身行,我们要有具体的表现。世间人把父母祖先忘记掉,我们图书馆建立的这一天,这一边就祖先牌位就供上了,你们忘掉,我没有忘掉,你们不祭祀我祭祀,我不是祭祀我一家的祖先,我们全国每一家的祖先,我们平等祭祀。早年我提倡建百姓宗祠,缘不成熟,我没有这个力量,这个小道场建立,我在此地供牌位,我这个力量有,我尽心尽力,我能做到。

  老师的恩我们决定不能忘记,我们祖先牌位这边供奉有孔老夫子,夫子代表老师,久远的这个老师,我们都还念念不忘,眼前的老师怎么会忘掉?我在台湾的老师没有了,方老师过世了,李老师也圆寂了,章嘉大师更早就走了,我在台湾三个老师。老师对我的教训我没有忘记,依教奉行。在大陆上我现在还有两个老师在,我想想他们的年龄应该都在八十五岁以上,接近九十岁了,这么大的年岁,一个在南京,一个是在宜兴(江苏宜兴),是我抗战之前教过我书的两个老师。我知道他们的消息之后,逢年过节我都给他寄点钱去,我到大陆我一定要看他们,人不能忘本!这就是化他。老师对我们的恩德念念不忘,老师的儿女跟我就跟兄弟姊妹一样,一生当中我们都要照顾,我们的书没有白念,佛没有白学。这具体怎么做法,大家能看得出来。

  前年我们印送《大藏经》,大陆每个寺院送一套,我们报佛恩。今年我发心送《四库全书荟要》,我没有那么大的力量,希望大陆上每一个省能够有一套,现在大陆总共有二十二个省,三个特别市,五个自治区,总共三十个单位,换句话说,就要三十套。这个书是世界书局印的,我跟他买得多,又是送人的,他对我特别优惠,一套卖我五十万,我已经送了十一套。所以有五十万我就送一套,有一百万我就送两套,我希望全国每一个省都有一套。赠送的对象是这个省里面最好的一个大学,送他们的图书馆。

  报恩,报土地之恩,报祖国之恩,那孔子书就没有白念,这大乘佛法没有白学。佛法不在嘴皮上,要在行动上,希望同修们都能体会到这个意思。在这个大乱之世,你能够做一个好榜样给大家看,这就是现身说法,这就是教化众生。馆长非常慈悲,这次到大陆,在大陆学校想设华藏奖学金,这好事!看看哪些学校有缘,我们致赠华藏奖学金。这我们华藏图书馆,我们在费用里面结余一点点下来,送到大陆去做奖学金。这是我们这个图书馆、净宗学会所有的同仁,这统统都有福了,这个钱是大家的,人人都有福,法缘、善缘一定要知道广结。

  人要有福,不要有很多钱,那个钱靠不住的,佛常说:财为五家共有。你哪能保得住。这个五家共有,第一个官府没收了,你犯了罪没收了,这从前这第一条;水火,水淹了,火烧了,盗贼偷去了,这些都没有,最后还有败家子。我今天下午遇到这同修说起他很苦,就是他女儿女婿骗了他,把他的财产给骗跑掉了,欺骗他。这个事情多,在美国我还听说,有一个是儿子是女儿?把他妈妈卖掉了,在旧金山,真的卖掉了,卖给一个老华侨,卖掉了。他这个儿女还没把他卖掉,只是把他钱骗去了,那比起那个好太多了。社会是奇奇怪怪的事情无奇不有。

  “三心”就是真诚、深心、回向发愿心。三心一念当中修,一念具足三心,自利利他,尽心尽力去做。上一次到大陆,我们组了一个团,跟我去的有不少人,你们见到过,见到大陆那些同修,这叫你看看什么?布施的果报。我这是个例子,我走到大陆能够受到那么多人欢迎,那么多人的关注、帮助,原因是什么?这么多年来对大陆布施的果报,这你亲眼看到的,这不是假的。你去得不到,为什么?你没有布施,没有修因哪来的果!

  现在我们台湾同胞到大陆投资做生意的人很多,更要明白这个道理,得财富是果,布施是因。你不肯布施,你怎么会得富贵?佛在经上常讲,财布施得财富,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财富、智慧、健康长寿,这三样东西你都要,三种布施不肯修,从哪里得来?得不到的,天天叫打妄想,没有用的。所以你要想赚钱,你就大布施,那财源就永远不尽。这是真理,一点都不假。所以三心要在一念中修。认真修,你的妄想、你的烦恼自自然然就少,智慧增长了,心量拓开了,这是真心显露,大乘经上常讲“心包太虚,量周沙界”,那多自在、多快乐!要从这个地方把自己的心量拓开。

  这一章“上品上生章”,里面许许多多的原理原则一直贯到底下的八品,所以在九品里面,我们这一品讲得特别详细,善导大师注得也特别多,后面的我们就可以省略许多。佛在经上说,赞叹念佛人,真正念佛的人,佛说“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芬陀利华”是白色的莲华。“观音势至为其胜友”,这底下经文上都有,观音菩萨代表大慈,大势至代表大智,大慈悲,大智慧。“当坐道场,生诸佛家”,为真正的佛弟子。佛告诉阿难说,你要认真受持佛在本经所说的,就等于受持《无量寿经》的名号。

  由此可知,念经跟念佛没有两样,真正符合大势至菩萨在《圆通章》里所说的,“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我们读经是忆佛,经上所说的西方世界依正庄严,我们对于西方的境界,读一遍就熟悉一遍,读两遍就熟悉两遍,读得愈多,对于那个境界就愈熟悉,能生欢喜心,能发真实愿。所以念经跟念佛的功德是一样的,这是佛在经上明明白白的告诉我们。说到这一段,我们还要回去找经,这讲得太久了,经在哪里都不见了,在二百一十四页。讲了这么多天,这经文究竟讲到哪里?我们看看经文,二百一十四页第六行“具三心者,必生彼国”。就讲到这个地方,这个批注就讲到这个地方。下面再看底下经文:

  经【复有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等为三。一者慈心不杀。具诸戒行。二者读诵大乘方等经典。三者修行六念。回向发愿。愿生彼国。】

  我们经文念这一段,回头再看善导大师的批注。这个批注在二百三十五页,我们接着看倒数第三行,最后一句有一个“五”,这五是这一章经文里面第五个小段。

  疏【五从复有三种众生已下。正明简机。堪能奉法。依教修行。】

  这拣别除了前面发三心的那个人一定往生,还有三种人也可以往生,这就是把这个说出来了。

  疏【六从何等为三下。至六念已来。正明受法不同。】

  就是说明这三种人要回向发愿求生净土也能够得生。底下说:

  疏【即有其三。一明慈心不杀。然杀业有多种。或有口杀。或有身杀。或有心杀。】

  这是先把这个杀业的三种说出来,下面再说明什么叫口杀?什么叫身杀?因为这一条里面是属于本经所讲的三福,三福里面第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这是属于第一条里面所包括的,“慈心不杀”。

  疏【言口杀者。处分许可。名为口杀。言身杀者。动身手等指授。名为身杀。】

  “口杀”就是下达命令,虽然不是自己杀,你叫他去杀的;那个杀生的人是执行命令,你是下达命令的人。你在家里是主人,如果你家里有佣人:今天我要想吃个鸡,你就给我杀一只鸡。他不能不杀,这杀业是谁造的?是你造的,不是他造的。他的罪轻,他不能不服从命令,实际上是你杀的。不要说我没有动手,是你下的命令,你要负责任。所以你有罪,他执行的人他有过,罪重过就轻。他是过,你下达命令的人是罪,这是口杀。“身杀”是动手,自己动手。或者自己没有动手,“指授”,譬如说,从前家里养的牲畜很多,指着“那一头羊,抓下来杀?”,不但有口杀,还有身杀,你指着?,这属于身杀。

  疏【言心杀者。思念方便计校等。名为心杀。】

  就是你起心动念要杀生,这是决定不可以的,这个罪业非常之重,而且这里面含的有冤业,?死得不甘心。不甘心,换句话说,?将来要报复。现在不能报复你,我们俗话说:现在你很走运。你正在走运的时候,这鬼神贴不上边,不敢惹你,你现在势力正在旺的时候;等你的好运走完了,倒霉的运来了,这个冤家债主就统统都来了。那个时候来讨命的、来讨债的、来报复的,全都来了。

  人在一生当中,这算命的他懂得,命是五年一转,人一生当中一定有最好的五年,也有最坏的五年。所以真正好命的人是好运留在晚年,晚年走好运,那叫真正好。如果好运年轻的时候走完了,晚年没有好运,那才凄惨才可怜。这是我们必须要知道的。你如果真正明白了,知道这个事情,好运在年轻的时候,那怎么办?我不享受、不接受,你的好运会延到晚年。由此可知,命运虽然是有,但是这改变命运、转移命运,确确实实操纵在自己的手上。所以年轻吃一点苦头不在乎,身体体力能抗拒得过去,多吃一点苦无所谓。年轻的时候有钱,钱散掉,好!晚年时候有财富,不吃苦,那叫真正享福,有人伺侯,财用不欠缺,叫真正的福报。如果这个福报在年轻的时候来了,不知道保持,很容易丢掉,晚年再也没有了,这好运会走完,那就很可怕,很悲惨。

  这个事情,如果诸位冷静观察一下,你的附近亲戚、朋友、邻居,你都能看到。看到他年轻的时候飞黄腾达,老的时候无依无靠,孤苦伶仃,你能看到;年轻的时候刻苦耐劳,不贪图享受,而且能帮助社会、帮助大众,晚年享福。这些事情无论在理论、在方法上,《了凡四训》讲得非常透彻。所以命运确确实实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这一条是三福里面的世俗善根。

  疏【若论杀业。不简四生。皆能招罪障生净土。】

  我们发愿求生净土,杀业不断很难往生,这是个障碍。

  疏【但于一切生命起于慈心者。】

  对待一切众生要生起慈悲心。

  疏【即是施一切众生寿命安乐。】

  你这样去做就等于布施众生的寿命,布施众生的安乐,这三种布施叫做无畏布施。无畏布施的果报就得健康长寿。所以今天讲爱护众生,爱护动物非常非常的重要。同修当中纵然不能断肉食,决定不杀生,这是要严格的去遵守。

  疏【亦是最上胜妙戒也。此即合上初福第三句云慈心不杀也。】

  刚才说过了,三福里头第一福一共有三句,这是第三句“慈心不杀”。

  疏【即有止行二善。】

  “止”是禁止。

  疏【自不杀故名止善。教他不杀故名行善。】

  又能劝别人教他不杀,这是“行善”。

  疏【自他初断名止善。毕竟永除名行善。】

  这杀生的意念都不生了,那这是属于“行善”。

  疏【虽有止持二善。总结成慈下行也。】

  总而言之,都是归纳在第一福这第三句范围之内,慈心不杀。底下“具诸戒行”,我们下一次再讲!

下载 下载 下载
0
  [最新报道]  
· (新版汇总)2014净土大经科注(001-100集)
· 净空老法师读诵《无量寿经》视频
· 黄念祖老居士:《无量寿经》讲记 第六集
· 黄念祖老居士:《无量寿经》讲记 第十六集
· “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是《无量寿经》的最好的学习方法
  [相关报道]  
 

净宗经教网站(佛陀教育)e-mail: fotuojiaoyu@qq.com 建站日:2014.1.1 三宝弟子恭制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6855号-1 最佳浏览建议:IE 6.0以上浏览器 萤幕解析度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