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净宗经论 ·净宗祖师 ·佛陀教育 ·净土释疑 ·辅助修学 ·传统文化 ·请佛住世 ·播经供养 ·网立牌位 ·圣号圣像 ·体会分享 ·下载专区 ·网站留言
共修系统 帐号: 密码: 登录 密码找回 注册
          >搜索          
  学佛入门
· 什么是佛教 · 佛教是教育
· 三皈依 · 走出学佛的误区
· 学佛师承的重要性 · 一门深入的重要性
· 学佛必持戒    
  学佛基础
· 弟子规 · 太上感应篇
· 十善业道经 · 沙弥律仪
· 了凡四训 ·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 地藏经 · 地藏经玄义
  五经一论

· 阿弥陀经 · 无量寿经
· 观无量寿佛经 · 普贤行愿品
·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 往生论
  传统文化教育
· 胎教 · 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
· 教育专家精品讲座    
· 传统文化早期教育体会分享
  辅助修学
· 哲理嘉文 · 中医养生 · 因果教育 · 护生素食
  播经供养
·

净空法师关于播经的答问、开示播经须知

·

播经须知及供养仪轨

·

播经体会分享

· 播经音频下载
 修学体会分享 >>更多
· 复讲《太上感应篇》(001 附原文)
· 《复讲<佛说十善业道经>》连载地址
· 为什么早晨五点钟必须起床(答案真让人
· 【天地载和019】“医保不要钱,不用
· 《佛陀教育课程全集讲义》文档下载

认识佛教(04)

  来源:佛陀教育网 录入时间:2023-09-25 11:04:10
【 点击数:819 】 【字体: 】 【 收藏 】【 打印文章

认识佛教04

邦著  河南鹰城   2023924

称之为“经”的典籍是超越时空的真理之作

东汉明帝派遣蔡?[yīn]至西域求取佛经。永平十年(公元67年),蔡?与大月氏“月氏”读“ròu zhī僧人竺法兰、迦叶jiā shè摩腾结伴前来中国。佛教传入中国后翻译的第一部佛经,是由从印度来的竺法兰迦叶摩腾两位高僧共同翻译的,就是把佛经里的四十二个故事会集在一起的《四十二章经》

佛教的经典分三大类:即“经、律、论”三藏。

佛经的“经”字:音译作“修多罗”、“素怛缆”、“苏怛罗”;直译成中文是“线”的意思,一般译为“契经”、“正经”、“贯经”,有贯穿的意思;意译为“经”;圆满的意思应该称“契经”。“契”,是契合的意思,具有“契理”和“契机”两种含义。

什么叫“契理”?就是释迦牟尼佛所讲的佛法,与十方三世诸佛,所讲的是一样的。

什么叫“契机”?众生根性不同,即众生的爱好、个性、智力、接受的程度等千差万别,但是释迦牟尼佛所讲的道理很多,能适合不同根性的众生的需要,这就是《维摩诘经》里佛说的,“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这就是佛慈悲、普度众生。

“经”,还有永恒的意思,因为其理论是从“自性”流露的智慧总结。世间法的学问完全是心意识,是二元论的总结,不是“自性”流露出来的智慧。这是西方文化与东方文化的区别所在。

“自性”流露出来的智慧能解决所有问题,靠“心意识”苦思冥想来的理论永远超越不了“自性”流露出来的智慧。

西医说中医不科学。其实是中医太高明,是西医望尘莫及的。现在世界用西医的标准给中医制定标准,简直荒唐!中国强大了,一定拿回话语权!

曾经看过《思考中医》这本书,序言里说,《黄帝内经》、《伤寒论》的作者,都是在一种“特别的状态”下写出来的。其实这种“特别状态”就是佛法里说的“自性状态”,也可以称之为“高级禅定”(千万不要把“打坐”理解为禅定!“打坐”只是初级禅修)。中国将近两千年前的《伤寒论》的理论及处方,在三年的新冠疫情肆虐下仍然救治后世子孙,还救治了外国人。这就是老祖宗的智慧的伟大和慈悲!老祖宗积的阴德太多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但能保佑中国人,还能利益全人类。

所以,上世纪七十年代,英国著名历史哲学家汤恩比博士说:“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唯有中国的儒家文化和大乘佛法。

关于“经”的含义,还有很多种解释,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能称为“经”的典籍,与“道”相应,具有典范性、权威性,且经得起历史的考验而经久不衰的真理性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就是因为它不但历久弥新,而且常读常新,百读不厌,每读一遍就有新的悟处。

在中国的古典文献里,有四部典籍被广泛流传,可以称作“经”:一是有宇宙密码之称的《易经》;二是《道德经》;三是中医药理论的鼻祖经典----《黄帝内经》;四是唯一由中国人说的佛经----《六祖坛经》。这四部经典是中华老祖宗的真理性之作,利益后世子孙几千年。

再把有“经”的作用的中国经典选择,《山海经》、儒家的《四书五经》、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也可以称作“经”这些有经典功能的典籍,是撑起中华民族整个文化法脉的旷世之作,是每一位中国人的必读之选

北京中选大学国学院院长张其成教授,他对《易经》的研究很有见地。他提倡人生必读五部经典

少年读《论语》,修身成人以立业;

中年读《道德经》,放下虚妄以逍遥;

老年读《六祖坛经》,明心见性以知往;

至于《易经》和《黄帝内经》,一则以知命,一则以养生,必须终其身而敬颂之

学佛,是学佛说的理论方法才能保佑自己

信佛的人,一般都知道中国的四大名山----安徽的九华山、浙江的普陀山、山西的五台山和四川的峨眉山;还有相当一部分信众心心念念要去朝拜这四大名山,觉得只要朝拜了这四大名山,佛菩萨就能保佑自己的一切。

说实话:佛菩萨不保佑任何众生,是自己保佑自己。

看到这话是不是有点儿诧异:朝山拜佛就是求保佑的,为何说不保佑?百分之九十九的信众都曲解了佛法,而不知道“佛法的真实义是自己保佑自己”

自己怎么能保佑自己?佛说的经典里有保佑众生的方法,依教奉行断恶向善就是自己保佑自己。这就是进入佛门的主题。

唐朝的道林禅师,因其常住在一棵枝叶茂盛的松树上修行,当时的人们就称他为“鸟窠禅师”。由于鸟窠禅师道行很深,时常有人来向他请教佛法。

很多人都知道白居易吧!他是唐朝的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也是学佛人。有一天,他来到鸟窠禅师的树下请教佛法。白居易看到鸟窠禅师端坐在树上,就说:“禅师,您的处境太危险了!”

禅师回答:“太守,是你的处境太危险!”(佛比喻世间为火宅,世间的人不知道自己的危险)。

白居易感到很纳闷,说:“下官是朝廷命官,有什么危险呢?”

禅师说:“薪火相交,识性不停,能说不危险吗(世间人的危险之处)?”

白居易又问:“佛法的根本大意是什么?”

禅师回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白居易听后不以为然说:“这有什么希奇?!这是三岁孩儿都知道的道理啊!

禅师道:“三岁孩儿皆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意思是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道理连三岁小孩都知道,但是八十岁的老人都做不到。

白居易听了禅师的话,似有所悟,欢喜的礼拜而退。

佛法的“真实义”就是唐朝鸟窠禅师说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依佛经里的教诲,力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学佛就是“依教奉行,断恶向善”,把自己的贪、嗔、痴、慢放下,是“自净其意”。达到了“自净其意”的境界,就学到了佛法的“真实义”,没有烦恼,其乐无穷。

所以,很多信众只知道朝拜佛教名山而不断恶修善,是妥妥的迷信的佛教徒。迷信的信佛,不但对自己无益,而且给世人表现出一个不好的学佛榜样----曲解了佛法,结果就是迷信的信佛,不但不能保佑自己,还有罪过。

迷信的信佛,只会在学佛的道路上越走越偏,甚至走向邪道。如此,这个罪就大了!这就是导致佛法衰败的第一因素。

总结:佛教是教育----“佛陀教育”佛,不单要“信”,更重要的是要“学”----学佛。

中国四大名山的四大菩萨

中国佛教是以四大菩萨做代表,中国的四大名山是代表四大菩萨的表法道场。

第一位地藏菩萨,安徽九华山是地藏菩萨的道场,表学佛必须从“孝\敬”做起。“孝”是学佛的根,“敬”是学佛的本。学佛先学“孝敬”,才是真正的学佛,才能学到佛法的真谛。学佛人如果没有“孝亲尊师”的修为,是迷信的学佛,不会学出成绩的。

第二位是观音菩萨,浙江普陀山是观音的道场。据历史考证,观音菩萨是应化在中国的平顶山,当时是投胎做了楚庄王的三公主,后来在白雀寺出家,因为父母不同意她出家,她赤脚连夜跑到香山寺。平顶山的香山寺是观音菩萨祖庭。但是,现在的香山寺里看不到真正的佛法。观音是表“慈悲”,学佛要学观音的慈悲。

第三位是文殊菩萨,在山西五台山的道场。文殊菩萨表“智慧”,学佛就是学智慧的。特别要说的是:世间法的学问学的是知识,佛法学的是智慧。智慧≠知识用智慧解决问题很圆满,没有后遗症;用知识解决问题不圆满,有后遗症。

第四位是普贤菩萨,在四川峨眉山的道场。普贤菩萨表“愿、行”,学普贤菩萨的“十大愿王”,这就是“解行相应”。

用四大菩萨来代表整个佛法,也代表了佛法修学的次第。

第一次第,是地藏菩萨。“地”是大地,大地生长五谷杂粮养活我们,我们离开大地不能生活。地下的资源、宝藏,使我们的生活更美满。所以佛就用“地”比喻我们的心地,我们的心地是真正的大圆满,有无量的慈悲、无量的智慧、无量的般若,乃至无量的吉祥、无量的福德,因此佛所说一切经论,没有一样不是“无量”的。不但经经都是大圆满,不管哪一部经都是大圆满,甚至于每一部经文里头,字字都是大圆满。学佛人什么时候能看出佛经的圆满和无量义,才能感受到学佛的其味无穷。

《地藏经》主要是讲初入佛门的修学方法,就是“孝亲尊师”。因为佛教是“师道”,“师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如果不孝父母,怎么会尊重师长?!不尊重师长,不肯听老师的话,老师再有学问、再有能力,也没有办法传授给你。尊师重道才能成就学业,孝顺父母才能够尊重老师。所以《地藏菩萨本愿经》是佛门的孝经

“孝道”就是大圆满的大根大本,一切圆满从这个地方开始。

第二次第,是观音菩萨,把大圆满提升,将“孝、敬”发扬光大。孝、敬一切众生,没有分别、没有执着,一律平等。孝、敬虚空法界一切众生,这就是观音法门。

所以观音是地藏的发扬光大,没有地藏哪来的观音?!好像盖楼房一样,没有第一层楼,哪有第二层?!所以,观音是“孝、敬”的发扬光大,叫“大慈大悲”。

有说“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这是说学观音的“慈悲”,但不能感情用事、滥用“慈悲”,更不能任其“方便”。学“慈悲”、行“方便”一定要依止在“理智”的基础上,才能得到真正的受用、得到正面的好处。

第三次第,是文殊菩萨,代表智慧。菩萨当中,智慧第一就是文殊。

第四次第,是普贤菩萨,代表实行把孝敬、慈悲、智慧应用在生活上,我们从早到晚,对人、对事、对物统统都用上了,这就是普贤菩萨。所以谁是普贤?人人都是普贤,普贤法门是圆满的法门。如果这当中没有真实的智慧,普贤菩萨的“愿”就不能圆满。《华严经》上说,“不修普贤行,不能圆成佛道”,为什么?普贤是行大圆满。

这是四大菩萨代表的意思,代表大乘圆满的佛法。

学佛,要从地藏学起,学观音的大慈,学文殊的大智,学普贤的大行。

无论是供佛像或是菩萨像,切记:塑造佛像要用恭敬心,要用“净财”、“净物”表虔诚恭敬,才能起感应道交。

供佛像、供菩萨像,无论是坐像或者是站像,一定是全身像,切忌用半身像,半身像是不如法的

现在有很多地方供佛的半身像、菩萨的半身像;还有网上的佛菩萨像、以及印刷的佛菩萨像,有很多是半身像,这是造罪业,这个果报一定在地狱。

像,供一尊就可以了,不要供很多;供很多,我们的心是乱的

在家学佛人,把佛菩萨像挂在客厅是最好的,这也是结法缘的一种方式。家里来人了就能看见佛菩萨像,就与佛法结缘了,这就是“一历眼根,永为道种

供佛像、燃香、供水、供花、供果都是形式。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对佛的供养最重要的“法供养”,这是实质。怎么供养?依教奉行就是对佛的实质供养、就是“法供养”。佛唯一希望的是我们能够依教奉行,信愿持名,求生净土,亲近阿弥陀佛。

“寺”的来历

佛教不是自己传来的,是中国帝王听到有这么一桩好事情,派遣特使从外国请回来的。

据传东汉永平七年(公元64年),汉明帝闻西方有异神,遣郎中蔡?、博士弟子秦景等赴天竺求法。

据《冥祥记》、《高僧传》等记载:永平十年,他们与中天竺僧人迦叶摩腾、竺法兰jī 佛经、佛像回洛阳。

迦叶摩腾、竺法兰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同返中国国都洛阳,并安排他们在当时负责外交事务的官署“鸿胪寺”暂住。中国的帝王以“国师”之礼来接待他,向他们学习;国家成立机构,就是“寺”。初居鸿胪寺(相当于现代的外交部),后以鸿胪非久居之馆,次年诏令于雍门外别建住所。因为僧人是从天竺来的客人,仍然以宾礼对待。

中国人心厚道,白马的功劳我们不能忘记,为纪念白马驮经,取名“白马寺”,这个寺是中国第一个佛寺。迦叶摩腾、竺法兰在此译出《四十二章经》,为现存中国第一部汉译佛典。

“寺”字即源于“鸿胪寺”之“寺”字。后来“寺”字便成了中国寺院的一种泛称。因此,住所名延续用“寺”。这就是“寺”的来历。

其实,“寺”不是宗教的代名词,“寺”的本意与宗教没有一点关系。

“寺”:廷也,有法度者也(《说文》)。

“寺”:治也,官舍也(《一切经音义》)。

严格地说:“寺”是政府办事的机构。直属于皇上管辖的教育机构称“”;属于宰相管辖教育机构的称“”。

凡是称“寺”的机构是永久设立,不会撤销、不会改变,这叫“寺”

宰相底下的“部”可以撤销、可以改变;而“寺”是永久的,是国家永久设立的教学机构,不是神庙!

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一改释迦牟尼佛在世时的托钵和居无定所的求法方法,皇帝敕令建的寺,寺的建筑与皇家的建筑是一样的,都是宫殿式的建筑,这就有了固定的弘法道场,这就是“佛教的中国化”。

寺院就是从前的学校,佛教的学校。为什么要建筑宫殿式的?因为中国古时候的老百姓,心目当中最敬仰的是帝王,帝王所居住的是宫殿,佛菩萨教化众生的地方也建筑宫殿的形式。

在汉朝时候,“寺”是政府办公的机构、名称,现在把它变成庙了,这个意思错了!佛教这个“寺”就是“佛陀教育”,它主要的工作是传播佛陀教育,佛寺就像是“佛教教育部”一样。

后汉以后,中国的教育体质变成双重教育,即儒家教育佛陀教育

皇帝下面有六个寺;“寺”的长官叫“卿”。其中一个寺是“礼部”,“礼部”相当于现在的国家教育部,由宰相直接管理,教学内容是以孔孟学说为主。

佛教传入中国后又设立一个教育性质的机构----佛教的“寺”,教育内容以佛经为主,由皇帝直接管辖,即白马寺白马寺是教育机构的名称,不是庙。

中国古代的寺院有两千年的历史,真的是教化众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教育机构,世世代代都出过真正有德行、有学问、有成就的高僧大德,《高僧传》里有记载;《居士传》里记载的,是在家学佛有成就的大德高士。

为什么现代人看到“寺”,立马与迷信、鬼神连在一起?是近两百年的佛教四众弟子把佛教当成宗教了,经常举办经忏法会超度死人。特别是近百年的四众弟子,讲经说法者很少,神通感应、超度法会、放生算卦倒成了寺院道场的主流,完全把佛教的主旨??佛陀教育,丢掉不要了。这是颠倒,是严重破坏佛的正法!这完全应了佛在《楞严经》里的预言:末法时代,魔王波旬令其魔子魔孙披着佛的袈裟进入寺院,破坏佛的正法。

现在是末法时代,寺院道场里鲜有真正的修行人,多是穿着袈裟的魔子魔孙把袈裟当成合法的外衣,天天干着破坏佛法、违背戒律的勾当,佛法岂能不衰?!

佛教的寺院道场在古代可是真正的教育机构,而当今的佛教如此的衰势,要恢复释迦牟尼佛的“佛陀教育”,有多难!

记得黄念祖教授讲过这样的话:居士的学佛水平高,出家人的水平才能高。现在在家学佛人的学佛水平有些是比出家人高,但是现代吃瓜的居士、糊涂的居士、懵懂的居士更多,占据主流几乎都是佛在《大涅?经》里说的“秃居士”。如此的修为,没有能力辨别佛教道场的真伪,而且还降低了对佛教的监督能力,导致寺院道场的出家人可以为所欲为。这些出家人还为自己严重的犯戒行为找遮羞布----“在家人不能说出家人过错”以为剃头、穿上袈裟就是“僧”了,非也!

“僧”是清净、持戒的意思。持戒的、修清净心的出家人才是“僧”。希望在家二众佛弟子要明白:不持戒的出家人不是“僧”,是“秃人”。

无论出家、在家佛弟子,利用佛法明码标价搞经忏法会、以燃香、点灯等名目繁多的形式收费,特别是河南某著名寺院的方丈,竟然以4.52亿拍得一块地皮,这就是把佛法商业化,这是?贩如来,是严重的犯戒,是破坏正信的佛法!在全国有很多这样的魔头方丈长期占领佛教道场资源为所欲为,谁来管?难道就任其魔子魔孙长期横行霸道吗?

供奉“一佛两菩萨”的含义

佛教传入中国后,佛教的所有一切教学都达到了最高的艺术程度,像佛门的梵音(音乐)。

可惜佛门的梵音现在失传了,不是现在我们听到的唱念。现在听到的唱念,仔细去听是杂乱无章!我们在古籍里、书本里面看到,古时候的人听到这个梵音心清净,所以梵音能够净化身心,这是用音乐来达到“戒、定、慧”三学。

还有用美术、用雕塑的艺术,佛的像、菩萨的像、罗汉的像、天神的像,它是表法的、它是教学的,我们今天把它当作神明去看待,错了!

寺的大殿就是礼堂,当中供的是佛菩萨像。大殿中供的像一定是一尊佛和两尊菩萨。

为什么不供两尊佛、不多供几尊菩萨?佛代表“自性本体”、“真心本性”,两位菩萨代表我们“自性”里面的德能,分为两大类:一个是智慧,一个是慈悲。

一般道场供释迦牟尼佛,两边是文殊、普贤。文殊代表智慧,普贤代表实践、行门。一个是“解”,一个是“行”,“知行合一”,表这个意思。

净土道场一般是供西方三圣。阿弥陀佛代表“自性的本体”,观音菩萨代表慈悲,大势至菩萨代表智慧,这两位菩萨就具足了表法的意思,不是神仙;这是教学,看到佛像,就知道它教给我们什么东西。

“释迦牟尼”这个名称就是佛教教学,现阶段的教学方针。

首先,因为世间人缺乏慈悲心,且自私自利,所以佛教教学的方针是仁慈。“释迦”是仁慈的意思。

第二,一切众生心不清净,一天到晚胡思乱想、贪嗔痴慢,所以名号里的“牟尼”,是清净心的意思

可见得佛菩萨哪来的名号?名号就是现阶段的教学方针。任何人在这个地方成佛,他的名号都要叫“释迦牟尼”,为什么?针对我们众生的毛病,对症下药。

每一尊佛、每一尊菩萨都代表甚深教学的义趣,你懂得之后,一看就知道了,不要说话,佛法的教学作用你就圆圆满满得到了。

佛教道场的山门供弥勒菩萨的意义

在寺院山门,第一个建筑是天王殿,即四大天王。天王殿的正中间是弥勒菩萨像,进入寺院第一个看到的就是大肚能容、笑口常开的弥勒菩萨。

把弥勒菩萨放在门口第一的位置,也是表法的作用。肚皮很大,肚皮大,能包容,表这个意思。

笑口常开代表欢喜心,见到任何一个人,要笑脸常开,对人要笑脸常开,生欢喜心,成喜悦相一个佛弟子处事、待人、接物要有容量,要对一切众生生欢喜心。让他人欢喜,其实也是自己欢喜。

有一首诗写出弥勒菩萨另外表法的意思: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

其实,学佛是很快乐的事情;如果学佛后不快乐,就要反省自己学佛不得法了。

佛教道场的山门为何供奉四大天王?

四大天王叫护法神,护谁?护自己。如何保护自己?他教我们这个,你看看这个名字就晓得了。四大天王手上拿的都有道具,道具有意义的。

第一位是东方持国天王,“持国”代表负责尽职。佛弟子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你要尽你的本分、尽你的职责,这就对了;如果工作不做好,就是犯戒,就不是真正的佛弟子。人人能够尽分尽职,社会怎么会不繁荣?!怎么会不兴旺?!所以我们要晓得这个道理,代表负责任,持国天王叫你负责尽职。

他手上拿着琵琶。琵琶代表什么?调节乐器,代表一切都要适中,弦不能太紧,紧了就断了,松了就不响了,要调得适中,就是你处事、待人、接物要讲求“中道”,不能过之,也不能不及。这就是表的“中道”或者称“中庸”的意思

第二位是南方增长天王,“增长”代表进步。日新又新,不断在求进步。不是说我事情做好了就没事了,还要求发展、还要求进步。南方增长天王手上拿的是剑,宝剑、智慧之剑,你没有智慧,你就不能进步;你要求进步,先要有智慧。所以剑是代表智慧

第三位是西方广目天王,广目是教我们多看。西方广目天王一只手上拿的一条龙,或者一条蛇,这代表什么?龙、蛇都是变化的,代表变化多端。这个社会上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变化多端,你要仔细观察,它代表变化。另一只手里拿着一个珠子,表示变化里有不变。把原理、原则搞明白,才能控制这条龙、蛇,它有这个意思在。

第四位是北方多闻天王,教我们多听。我们要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好、要想自己天天在进步,得多听,他表这个意思。北方多闻天王,拿的是伞盖。伞盖是防止污染,在复杂的社会里保护你身心清净,不要被污染。

现在都把四大天王当作神明看待,几乎没有人知道四大天王是护自己法的作用,你说冤枉不冤枉?!

供香、供水、供花、供果的意义

我们供佛,供具很多,最重要的是供水。

我们家里有个佛堂,上香一般是上三柱香。现代有些人住公寓房子,不太方便烧香,房子很低,屋里面污染,别人闻到也很难过。所以, 上香时燃一炷香就可以了,因为燃香是表法的,是表“戒、定、慧”,也称“信香”,主要是真诚心上香。

在佛前供水是什么意思?水不是给佛菩萨喝的,供水是给我们自己看的。我们的心要像水一样干净。供一杯清水,要像水一样的平等,不起波浪,这就是“根本智”,它表“根本智”的。我们看到这一杯水,就要想到我的心要像水一样干净、要像水一样平等,它代表这个意思。这是佛教给我们的,用这个方法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必用言语,不必用文字,让你看到这个就能够会心,体会在心。这是他教学的艺术。

香花能够供佛、供天。有花、有香的地方,佛会光临,天神也会光临。

冤亲债主、魔都不喜欢好香、好花。鬼神见到好香、好花,他就远离,这是因各人业报差别不同,他没有这个福分,花色、花香他的感触跟粪便相同。

所以,燃香一定要燃好香,这是对佛菩萨、对神明的恭敬。如果这个不好的香、很难闻的香,鬼神喜欢,天神不喜欢。我们常常供好花、好香,冤亲债主、鬼神远离你,诸佛菩萨、诸天善神接近你,他会到这边来坐坐。

我们要知道,世间有焚香,还有香水,这一类的香它不是真香,那个东西会把魔鬼招来。你不要看一瓶什么香水要卖几万块钱的,那都是把妖魔鬼怪招来的。我们供香、供花,供真的,这个香气是真味好花、好香,魔鬼他就离开,佛就来了,佛神欢喜,守在这个地方,修善必成就。

燃香、供花、供果、供水还有另外的意思:

“供香”一般都是三柱香,代表“戒、定、慧三学”,唱赞里有“戒定真香”之说。因为佛法的修学从持戒开始,有“戒”才能生“定”,有“定”了才能开“慧”。上香就是表法的,你看这个意思多好!

“供花”表示种善因。“供果”表示得善果。这是表“种善因得善果”。

“供水”是表是我们的心像水一样清净、平静、平等,无波澜、无污染。

千万要记住:佛菩萨不需要鲜花、不吃水果,更不喝水,这些供养具都是给我们提醒的:学佛,要断恶修善、要有清净、平静、平等的心,自然得善果。

恩师曾经讲:我们供佛,最重要的工具是一杯水。没有香花、没有水果、没有灯都可以,一杯水最重要。水代表心,水要干净,代表清净心;水平没有波浪,代表平等心。清净心、平等心,这是“戒”的成就这充分证明:学佛就是修心,修行就是把自己错误的念头、错误言语和错误行为修掉,得到清净心、平等心,距离成佛就不远了。

供水的杯子一定是透明的玻璃杯,杯子上不要有花纹。

今天就到这里,下次见!

0
 
 

净宗经教网站(佛陀教育)e-mail: fotuojiaoyu@qq.com 建站日:2014.1.1 三宝弟子恭制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6855号-1 最佳浏览建议:IE 6.0以上浏览器 萤幕解析度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