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净宗经论 ·净宗祖师 ·佛陀教育 ·净土释疑 ·辅助修学 ·传统文化 ·请佛住世 ·播经供养 ·网立牌位 ·圣号圣像 ·体会分享 ·下载专区 ·网站留言
共修系统 帐号: 密码: 登录 密码找回 注册
          >搜索          
  学佛入门
· 什么是佛教 · 佛教是教育
· 三皈依 · 走出学佛的误区
· 学佛师承的重要性 · 一门深入的重要性
· 学佛必持戒    
  学佛基础
· 弟子规 · 太上感应篇
· 十善业道经 · 沙弥律仪
· 了凡四训 ·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 地藏经 · 地藏经玄义
  五经一论

· 阿弥陀经 · 无量寿经
· 观无量寿佛经 · 普贤行愿品
·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 往生论
  传统文化教育
· 胎教 · 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
· 教育专家精品讲座    
· 传统文化早期教育体会分享
  辅助修学
· 哲理嘉文 · 中医养生 · 因果教育 · 护生素食
  播经供养
·

净空法师关于播经的答问、开示播经须知

·

播经须知及供养仪轨

·

播经体会分享

· 播经音频下载
 修学体会分享 >>更多
· 复讲《太上感应篇》(001 附原文)
· 《复讲<佛说十善业道经>》连载地址
· 为什么早晨五点钟必须起床(答案真让人
· 【天地载和019】“医保不要钱,不用
· 《佛陀教育课程全集讲义》文档下载

共修分享001:学习《沙弥律仪》修学报告

  来源:佛陀教育网 录入时间:2023-06-20 09:04:32
【 点击数:2205 】 【字体: 】 【 收藏 】【 打印文章

 

编者的话:

        这一篇是共修系统的修学报告,写的很详细、很具体,几乎是把净老恩师讲的《沙弥律仪》来一次自己的体会叙述,今推送出来,给学佛人做参考。(邦著编辑于2023619日)

 

学习《沙弥律仪》修学报告

佛陀教育网共修系统学员

 

尊敬的各位师兄,大家好!

这一年多来断断续续学完了《沙弥律仪要略》。

弟子很惭愧!学佛时间长了,没有以前精进了,以后我会注意的

跟着净老恩师的讲义学习,现将修学报告汇报如下:

《沙弥律仪要略》是明朝莲池大师所著的,《沙弥律仪要略增注》是清朝弘赞大师为《沙弥律仪要略》做的注解。《沙弥律要节录》是从《沙弥律仪要略增注》里面节录的内容,节录的因缘是为了便于我们现代人学习,因为有很多内容跟我们现在的生活已经脱节了,所以我们要懂得佛制定每条戒律和威仪的精神与用意,然后运用在我们现在的生活当中。

一、“沙弥”的含义

     1、“梵语沙弥。此云息慈。谓息恶行慈。息世染而慈济众生也。亦云勤策。亦云求寂。”

“梵语沙弥。”这是古印度话叫“沙弥”。

“此云息慈。”沙弥是梵文音译的,翻成中国的意思有三个,最普遍的意思是“息慈”。“息慈”怎么讲法?“谓息恶行慈,息世染而慈济众生也”。

“息恶”是“息世染”。世间染污我们的心地、染污我们的思想见解,这些污染要把它断除掉。

中国的文字是全世界任何国家民族里面都没有的,中国文字是充满了智慧的符号。

“世间”这两个字,“世”是三个十,三十年是一世,三十年代表过去、现在、未来,所以“世”是指时间;“间”是界限。“世”就是执着,“间”就是分别。换句话说,我们还有分别、执着,就是“世间”。

世间法染污我们的心性,出世间法也染污我们的心性,所以大乘佛法教给我们要超越世出世间法,怎么超越?对于世间法、出世间法统统没有分别、执着,不但世间法我们没有分别、执着,出世间法也没有分别、执着,所以我们要懂得“息世染”的意思。“息世染”是对一切法没有分别、没有执着。

因为完全不执着,我们现在还做不到,所以我们在佛法里面只取净宗、只执着净宗,其他一切大乘经典我们统统放下,这样就好,这是我们现前这个程度可以做得到的。

“行慈”是“慈济众生”,帮助众生觉悟、帮助众生离苦得乐。

“亦云勤策。”“勤”是精进,“策”是警策自己、勉励自己。

“亦云求寂。”“寂”是清净心。我们学佛不求别的,只求心地清净,不受污染。

“勤策”、“求寂”这两个意思是自利。“息慈”是自利利他。“息恶”是自利,“行慈”是利他,所以这个意思很圆满,这个解释用得比较广。

二、“律仪”的含义

1、“律仪者。十戒律。诸威仪也。”

“律”是沙弥必须遵守的十条戒律,“沙弥十戒”是从初发心到成佛都必须遵守的。

“仪”是二十四门威仪“威仪”是日常生活中处事待人接物必须遵守的规矩,也就是日常生活规范。

所以“沙弥律仪”是沙弥必须遵守的十条戒律、二十四门威仪。

《沙弥律仪要略》分两个部分,上篇是讲“戒律,”下篇是讲“威仪”。“戒律”是根本,因戒得定;“威仪”是帮助,是辅助戒律的,帮助戒律的。

一般人认为,戒律这一条约束我,那一条又限制我,不愿意接受,为什么?因为我们平常放逸惯了、随便惯了,一下子受到约束好像很难受,其实我们过去那种放逸是不正常的。我们学佛修行,修行是修正自己错误的想法、看法、做法,错误与正确有个标准,戒律就是标准!所以戒律很重要,我们一定要用戒律约束自己,自己知道约束自己,这样才能成就。

2、“戒是禁戒。律即法律。”

“戒”是禁戒,就是禁止,佛教给我们哪些事情不可以做,哪些事情应当做。

所以“戒律”分为两大类:一类叫“止持”,佛不准我们做的,我们就不能去做,这是止持;一类叫“作持”,佛教我们做的,我们应当去做,这是“作持”。不准你做,你去做了,犯戒了;教你做的,你不做,也犯戒了。

律”是法律,像世间法律的判刑,依照你的罪业轻重来审判。世间的法律由法官来执行,六道里面的法律,谁去执行?谁判你来生作人、来生生天,或者到三恶道?没有人审判,而是一种自然的牵随。“律,可以说是自然的定律”。譬如,心术不正的人,天天做恶梦,这个恶梦是谁判他去做的?自然的。心地善良的人,天天做好梦,也是自然的。由此可知,果报是自然的,这是自然的定律,决定不能够违背。世间法律因为有人执行,还可以投机取巧,想方法来逃避法律的漏洞。这个是自然的,没有办法逃避的。

3、“防非止恶曰戒。处断轻重。开、遮、持、犯曰律。”

戒”是“防非止恶”。“非”是错误、过失;“恶”是恶念、恶言、恶行。“戒”的精神与目的是防范我们造罪业,所以说“防非止恶”。

“律”是处断轻重,开、遮、持、犯。“律”是审判犯戒轻重的法律,也就是用律法来断定犯戒的轻重。每一条戒律都是活活泼泼的,都有开、遮、持、犯。

“开”是开缘。“缘”用现在的话讲就是条件,在某种条件之下,这个戒才可以开。如果没有这些条件,佛教你禁止的,你开了,那叫“破戒”;如果在某种条件下,你这个戒破了是合情合理的,那不叫“破戒”,那叫“开戒”。“开戒”不但没有罪,还有功德。所以开戒,不是犯戒,应当开的时候要开,不开就是犯戒了。

遮”是止、禁止,决定不可以违犯。应当止的时候要止,不止就是犯戒了。

持”就是应当开的时候要开,应当遮的时候要遮,这是“持”。

“犯”就是应当开的时候不开,应当遮的时候不遮,这是“犯”。

什么样的条件之下,这个戒才可以开?决定是为了利益众生。特别是救护众生,众生在极危难的时候,我们救援他,这个时候是开戒的机缘。

救护众生,众生有两条命:一条是身命,还有一条更重要的是法身慧命。能够帮助众生入佛门,能够帮助众生觉悟,在这种环境之下,准许有开缘。

4、“是故沙弥剃落。先受十戒。次则登坛受具。今名为沙弥。而本所受戒。愚者茫乎不知。狂者忽而不学。便拟躐等。罔意高远。”

“是故沙弥剃落。”“剃落”是剃发、落发,这是初出家成为沙弥。

“先受十戒。”初出家的沙弥先“受持十戒、二十四门威仪”,也就是“沙弥戒”。

“次则登坛受具。”“次”是第二个阶段,“具”是“具足戒”,有了前面的修学基础,然后才能够受“具足戒”。

从前出家,先受沙弥戒,沙弥戒学五年,学得很有规矩了,才可以受具足戒,就是比丘戒、比丘尼戒;比丘戒学三年,做得很好了,才可以受菩萨戒

现在受戒,一剃头马上到戒坛,“三坛大戒”沙弥戒、具足戒、菩萨戒一次就受完了。形式上受了,实际的内容完全不了解,有名无实,所以这是不如法的。就好像我们读书一样,“沙弥”是小学,“比丘”是中学,“菩萨”是大学,这是三个阶段,是有次第的。不可能小学、中学、大学的课程一次一起念。

  • “沙弥戒”第一条??“不杀生”。

1、“解曰。上至诸佛圣人。师僧父母。下至?飞蠕动。微细昆虫。但有命者。不得故杀。”

这是讲“不杀生”的范围。

“上至诸佛圣人。”“圣人”是小乘初果以上。初果已经断了“三界八十八品见惑”,“三不退”里面证得“位不退”,绝对不会堕落三途。

“师僧父母。”这里的“师”是亲自指导我的和尚。“和尚”是印度话,翻成中文是“亲教师”,亲自指导我学习佛法、修行的老师。父母对我们的恩德是一生的养育之恩,佛法老师对我们的恩德是帮助我们恢复法身慧命,帮助我们了生死出三界,这个恩德不是父母能做得到的、不是世间老师能办得到的,所以佛法老师的恩德超过父母,排在父母之上。

“僧”是出家人,是传承佛法之人,虽然没有直接教我们,但他们的德行、使命跟我的和尚没有两样,都是教化一切众生,帮助众生了生死出三界,所以我们对他也尊敬。

“下至?飞蠕动,微细昆虫。”说一个“上”,再说一个“下”,这当中的所有众生全都包括了。

“?飞蠕动”是小虫,像蚊虫、蚂蚁这些微细的昆虫。虽然是小虫,但它也有神识,也是一条命,只是它过去生中造的恶业重,堕落到这个身。它们今天得这个果报,我们要晓得我们在过去生中也做过蚂蚁、苍蝇,如果脱离不了六道轮回,将来还要再做。明白这些事实真相,我们对于这些微细昆虫就会爱护,就不会去伤害它。

2、“或自杀。或教他杀。或见杀随喜。”

这是讲“杀生”的手段。

“或自杀。”自己动手杀。

“或教他杀。”教别人杀。像家里面的主人叫仆人去杀生,这是用命令让仆人去执行,这个杀业的责任是下达命令的这个人。虽然他没有亲手杀,但是他下达命令杀的,所以杀业是他的责任。下达命令的人,他有罪,执行命令的人,他有过。罪跟过不同,罪比过重。

“或见杀随喜。”见到杀生,生欢喜心,这是破戒的。众生纵然是有罪被判处死刑,罪有应得,佛菩萨见到也生怜悯心;如果生欢喜心,这是有失慈悲。

“经云:不服东方丝绵绢帛,及此土靴履裘毳、乳酪醍醐,如是比丘,于世真脱,酬还宿债,不游三界。”

经云。”这是《楞严经》上所说的。

“不服东方丝绵绢帛,及此土靴履裘毳、乳酪醍醐。”服”是穿着。丝绵、绢帛是丝织品,杀蚕取丝,制成衣服棉被。

及此土靴履。”这是皮鞋、皮靴。“裘qiú”是皮衣服。“毳cuì”是羽毛衣服。这些都是杀害众生的生命才得到的。

世尊当年在世,僧团的生活方式是托钵。托钵时,为了不给众生添麻烦,众生供养什么就吃什么,决定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所以才吃“三净肉”??不见杀,不闻杀,不为我杀。

佛教刚传入中国的时候,中国佛教也是吃三净肉。后来梁武帝读《楞伽经》读到“菩萨大慈大悲,不忍心吃众生肉”这段经文,很受感动,于是发心吃长素。他是佛门的大护法,他提倡素食,出家人立刻就响应,以后在家人也响应,这是中国佛教素食之始。吃素,是间接的不杀生。我们佛弟子吃素,不吃众生肉,如果穿众生皮毛制成的衣服,跟杀生吃肉没有两样,还是伤慈悲心,所以也不穿众生的皮毛。

乳酪醍醐。”这是牛奶、羊奶、奶制品等,这个虽然没有杀害众生,但是夺取众生的。为什么?动物的奶是喂它的小动物的,不是给人喝的,我们人夺取过来,虽然没有杀它,对它也有损害,所以清净比丘也不吃奶制品。但是现在众生的业障很重,身体抵抗力薄弱,为了保暖、为了身体健康,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我们穿毛衣,吃奶制品,这是开缘。所以我们要把自己修学的功德回向给这些众生来补偿,我们真诚地把自己修学的功德,与一切供养我们生活所需的众生共享,不与这些众生结冤仇。

3、“三业之中,心为主宰;结罪轻重,心境不同。”

“三业之中,心为主宰。”“三业”是身、口、意,身体的造作、口的言语、意的念头。“心”是意业,就是思想、念头。“三业”当中,“意业”为主,我们一切的言语、造作都是听命于意业。

“结罪轻重,心境不同。”所以心、境不一样,结罪的轻重也不一样。

譬如杀生,杀生的时候,用的什么心,用的什么方法、手段,以及被杀这个人的影响、被杀这个人对你的恩德,从这些地方结罪,轻重差别很大。

如果以极重的嗔恚心去杀生,罪就重;没有嗔恚心,误杀的,罪就轻;如果是为了利益众生,以慈悲心去杀他,那就没有罪。如果手段非常残酷,罪就重;手段很温和,杀他的时候并不让他感到痛苦,罪就轻。

如果杀害佛菩萨圣贤、师、僧、父、母,这个罪极重,不通忏悔,没有办法忏悔,这是“五逆罪”,“五逆罪”的果报是阿鼻地狱,要想出来太难太难了。

佛为三界导师,所以害佛的罪是最重的。佛的福报实在是太大了,没有人能够杀害佛,但是让佛受一点伤、流一点血,这是有可能的,这是“出佛身血”,这个罪都是阿鼻地狱。

杀害圣贤,结罪结到阿鼻地狱,这不是属于我们个人,我们跟他没有什么往来,他对我也没有什么恩德,为什么杀害会这么重的罪?因为他是一个地方所有大众的典范,社会的安定、家庭的和睦靠他教导,他在这里能使这个地方转移风俗,净化人心,这个功德非常大!所以杀害他们,结罪是从众生身上来结罪,这个罪就非常重。

父母对我们的恩德第一大,我们的身命得之于父母,没有父母哪有这个身命?!我们报恩都来不及,怎么可以去杀害?!杀害微细昆虫,这个罪没有前面那么重,可以忏悔,但是杀害他们,他们也会报复我们。

四、“沙弥戒”第二条??“不偷盗”。

1、“解曰。金银重物。以至一针一草。不得不与而取。”

“金银重物。”这是很贵重的,

“一针一草。”这是很轻贱的,无论这个物品是贵重的还是轻贱的,都不可以“不与而取”。所以佛法里面偷盗的定义是“不与而取”,这个物有主人,主人没有给我们,我们随便就取了,这就是“偷盗”。由此可知,佛法所讲的“偷盗”比世间法讲得要严格。这个物有主人,一定要经主人同意,我们才可以取;主人没有同意,我们要是取了,这就是犯盗戒。

2、“偷盗”的范围。

“若常住物。若信施物。若僧众物。”

“若常住物。”“常住物”就是道场里面所有的财物,所有出家佛弟子都有分。盗常住物,这个罪非常重!因为结罪不是跟一个人结罪,而是跟整个僧团结罪。如果这个道场是十方道场,罪过就更重。

现在“十方道场”几乎没有了,挂个名说是十方道场,实际上不是。“十方道场”是任何出家人都可以去挂单的,现在的道场出家人去挂单可不容易,这也是时代所趋,因为现在出家情况跟从前不一样。从前出家,要经过皇帝主持的考试,考试合格了,颁发一个度牒给你,你拿到这个度牒才有资格出家。所以出家人称为“帝王师”,帝王认同“你的德行、学问可以做我的老师,你可以代我教化老百姓”,真的是品德兼优,受到社会的尊重。但是清朝顺治皇帝废弃了这个考试制度,以后出家人素质就不齐了,很多犯罪的人没有地方跑了,就出家了。所以现在的道场不能作为十方道场,是有原因的。

“若信施物。”“信施物”

“谓施主持物至寺布施,而未分与僧者。”也就是信众供养常住的,还没有分给僧众,这个“物”是信众的。

“若僧众物。”“僧众物”是信众供养常住的,已经分给僧众个人的。

“常住物”、“信施物”、“僧众物”,这是讲佛门的。

“若官物。民物。一切物。”

“若官物。”“官物”,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国家的、政府的公物。

“公物”是一个国家、一个政府所有的人民纳税来设置的。如果盗窃“公物”,结罪是跟这个国家、这个政府所有的人民结罪,这个罪就非常重比如开公家车办私事、用单位电话打私人电话、用单位纸张打印自己的东西、把单位用品拿自己家里用等等,这都是偷盗公物。

“民物。”这是一般老百姓的东西。我们到人家家里,接受人家的招待,对于人家家里的所有物品都要爱惜。要有慈悲,不要给人家添麻烦,这样才会受到别人的礼敬。

“一切物。”属鬼神禽兽等物,一般讲“没主物”。其实不见得没主,只不过我们看不见罢了。比如树,树是鬼神物。戒经里面讲,树的高度超过一个人,就有鬼神依附在那里。如果要砍这棵树,三天之前要去祭祀供养,给他诵经、念佛、念咒,告诉他三天之后我要砍这棵树,请树神搬家。如果没有预先通知,就砍这棵树,鬼神有嗔恨心,你把他的房子破坏了。学佛的人懂得不与一切众生结冤仇,所以预先通知他,这是对一切物恭敬。花草树木都有鬼神依附,所以我们对花草树木可以欣赏,不能执着,不能过分地喜欢。过分地喜欢,喜欢花的,来生可能就变作花神;喜欢树的,可能就变作树神。凡是喜欢一个东西成了一种嗜好,麻烦就大了!所以佛教我们对一切万物都要用一个平常心来看待,不要有嗜好。我们可以受用,但是不能执着,要放得下,要能够舍。我们一心一意就喜欢阿弥陀佛、喜欢西方极乐世界,这就对了。

3、“偷盗”的手段。

“或夺取。或窃取。或诈取。乃至偷税冒渡等。皆为偷盗。”

“或夺取。”“对面不与而取,名为强夺,亦名为劫”。

“或窃取。”“私取曰窃”,偷偷摸摸地盗取,这是最常见的。

“或诈取。”用欺骗的方法得到的。社会上做生意卖冒牌的假东西,还有电信网络诈骗转账等,都属于这一类。

“乃至偷税冒渡等,皆为偷盗。”这些都是犯“盗戒”。税收是全国人民的,你偷税漏税,就是偷盗全国人民的,将来还债的时候,全国人民都有分,你要还到什么时候?!你偷一个人的,将来还债还一个人,好还!你偷盗全国人民的,这个事情非常麻烦!“冒”是冒充;“渡”是渡河。从前渡河要坐船,有些人坐船是可以免费的,他冒充这些人的身份也免费了,这也属于偷盗。

4、“偷盗”的果报。

“经载一沙弥。盗常住果七枚。一沙弥盗众僧饼数番。一沙弥盗众僧石蜜少分。俱堕地狱。”

佛经上记载:一个沙弥盗了七枚常住果,一个沙弥盗了众僧几个煎饼,一个沙弥盗了众僧少许石蜜,石蜜是甘蔗糖,就像现在的冰糖,一块一块地像石头一样,“俱堕地狱”。这么小的一件事情,微不足道,为什么会有这么重的罪?因为他们盗的是“常住物”、是“众僧物”。所以“常住物”决定不能盗,“公物”决定不能盗。偷盗结罪,心境不同。你用什么样的心,用什么样的方法,以及被盗的人受害的程度,从这个地方结罪轻重不一样。最重的是偷盗“三宝物”,其次是“公物“,结罪很重。

“华聚菩萨云:五逆四重,我亦能救;盗僧物者,我不能救。”

五逆”是“杀父亲、杀母亲、出佛身血”。佛的福报非常大,没有任何人能害佛,但是让佛的身体破损一点,流一点血,这是有的。像提婆达多害释迦牟尼佛就是出佛身血。现在佛不在世了,佛像流传在世间,如果用憎恨心、恶心破坏佛像,等于出佛身血。第四是“杀阿罗汉”。实在讲,现在众生福薄,阿罗汉也不住世,你找也找不到。第五是“破和合僧”,就是破坏和合的僧团。这五种罪都是堕阿鼻地狱。“四重”是“杀生、偷盗、邪淫、妄语”,这是戒律前面四条重戒,四重戒,都是感召地狱的苦报。

华聚菩萨说:五逆四重,我都能救;盗僧物者,我不能救。为什么?平常偷盗的物品,物的主只有一个人,你将来还债只还一个人,这个事情好办,所以罪很小。如果物品是公物,公物是这个地市的所有居民纳税设置的,这个地市的所有居民都是物主,你将来还债是还这个地市所有的居民,这个罪就重了。如果公物是国家的,全国人民都是你的债主,这个罪就更重了。

盗僧物者。”“僧”是十方常住,结罪不仅是我们这个地球上,尽虚空遍法界,只要是出家道场,都有分,所以尽虚空遍法界都是物主,那物主太多了,算不清的,因此这个罪非常非常重!所以菩萨无可奈何,不能救。

五、“沙弥戒”第三条??“不淫欲”。

“解曰。在家五戒。惟制邪淫。出家十戒。全断淫欲。”

“经云: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淫心不除,尘不可出,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

生死相续”就是六道轮回。

六道”怎么来的?就是淫欲这个念头变现出来的。“淫欲”是生死轮回的根本!所以淫欲不断,就出不了六道轮回。要想出离六道轮回,就一定要断淫。

“于佛菩提,斯可希冀。”学佛人的目标是希望成佛。成佛必须要断“烦恼障“,要破“所知障”,两种障碍断尽了,才能证得佛果。

断烦恼障,天亲菩萨在《百法明门论》里面将无量无边的烦恼归纳为二十六个烦恼:六个根本烦恼、二十个随烦恼。这二十六个烦恼再归纳,就是六个根本烦恼:“贪、嗔、痴、慢、疑、不正见”。

六个根本烦恼再归纳,就是“贪、嗔、痴”三毒烦恼。贪、嗔、痴”再归纳,就是一个“贪”。“淫欲“是色,贪色是贪爱淫欲,淫欲是从贪这个烦恼而来的。如果这个念头还有,烦恼是决定断不了的,断不了烦恼就出不了三界。

正是因为这个事实,末法时期修学任何一个法门,一生当中没有一个人能成就。唯一能成就的法门就是净土念佛法门,带业往生。烦恼不断,也能出三界。但是,带业是只带旧业,不能带现行。所以这一句佛号要能把念头伏住,念头没有断,但是它不起作用,这是“伏住”。伏住就能往生,这比任何一个法门都容易。因为往生是临终一念,临终那一念的时候,烦恼决定不能起现行,所以我们平常一定要练习用念佛把烦恼伏住,我们平常的功夫就好像练兵一样,临终是打仗,我们平常训练成功了,临终才有把握。

 六、“沙弥戒”第四条??“不妄语”。

    1、“解曰。妄语有四。一者妄言。谓以是为非。以非为是。见言不见。不见言见。虚妄不实等。”这一条是口业里面的“妄语”。

2、“二者绮语。谓妆饰浮言靡语。艳曲情词。导欲增悲。荡人心志等。”这一条是口业里面的“绮语“。“绮语”就是花言巧语,说得非常好听,目的是诱导人造杀盗淫妄,像现在的电影、电视剧、歌舞、音乐。

3、“三者恶口。谓粗恶骂詈人等。”这一条是口业里面的“恶口”。

“恶口”就是粗言辱骂,说话粗鲁,说话难听,说话太直,让人听了不舒服,这样很容易得罪人,跟人家结冤仇。

人为什么会恶口?一般情况下,人在生气、发脾气的时候,或者与别人争执的时候,很容易口出恶言,来发泄自己心中的愤怒。所以当你生气的时候不要讲话,当你想要与别人争论的时候不要讲话,不要争论,因为你现在有嗔恨心,讲不出好话来。什么时候讲话呢?一定等到心平气和的时候再讲话。

“经云:夫士处世,斧在口中,所以斩身,由其恶言。”

夫”是文言中的虚词,没有意义。

士”是知识分子。

在这个世间对人对事,这叫“处世”。

斧在口中,所以斩身,由其恶言。”“斧”在古代是兵器,可以杀伤人,“斩身”是杀身。这个意思是说,不当的言语、恶言,会惹来杀身之祸。言语,有的是有意,有的是无意,无意的言语,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你本来没有这个意思,说着玩的,哪里晓得他听了之后就怀恨在心,等到以后他的地位高了、权势大了,机会来了,想到从前你对他的过节,想方法来整你,有时候整得你家破人亡,所以言语不能不谨慎。《戒经》里面教导我们“不可以戏论”,“戏论”就是开玩笑,所以玩笑都要少开。

4、“四者两舌。谓向此说彼。向彼说此。离间恩义。挑唆斗争等。”这一条是口业里面的“两舌“。

两舌”就是挑拨是非,以恶心、恶意挑拨是非,让人家夫妻不和、父子不和、兄弟不和,破坏人家家庭的和睦。

“《未曾有经》云:妄语有二,一重,二轻。为供养故,外现精进,内行邪浊,向人妄说得禅境界,或言见佛,见龙鬼等,名大妄语,堕阿鼻狱。复有妄语,能令杀人,破坏人家;或违失期契,令他嗔恨,名下妄语,堕小地狱。”

“妄语有二,一重,二轻。”妄语有两种,一是重,二是轻。

为供养故。”为了求名闻利养。

外现精进。”外面表现得很精进。

内行邪浊。”里面是贪嗔痴慢、自私自利、名闻利养。

向人妄说得禅境界,或言见佛,见龙鬼等,名大妄语,堕阿鼻狱。”为了追求名闻利养,没有得禅,跟别人说得禅,或者说见到佛,见到龙王鬼神等,这是大妄语,罪业极重,堕阿鼻地狱。讲感应、讲神通,这些都是大妄语。

复有妄语,能令杀人,破坏人家。”有的“妄语”能令杀人,这是“两舌”、“恶口”。挑拨离间,让人家夫妻不和、父子不和、兄弟不和。或者粗言辱骂,说话很难听,这些都容易引起争斗打杀。

或违失期契。”多半是债务纠纷,你借人家钱,跟他约定什么时候还,时间到了不还,让他生起嗔恨,“令他嗔恨,名下妄语,堕小地狱”

世间的财务纠纷非常复杂,我们学佛人要守一个原则:如果我们欠别人的,一定要如期偿还,只能把日期提前,绝不延后。如果别人欠我的,不要了。他还,很好;不还,就算了,我们心里没有障碍。不要念念这个人欠我多少,那个人欠我多少,心里夹杂这些,念佛决定不能成片,决定障碍你往生。因此别人向我们借钱的时候要先想一想,如果我帮助他,帮助他的就是送他的,不是借他的,就没事了。如果做不到,不借就好了,免得心里头放不下,造成了障碍。

5、“余妄语。为救他急难。方便权巧。慈悲利济者。不犯。”

其他的“妄语”,为了救护众生,为了利益社会、利益众生,这些“妄语”是没有过失的。

“沙弥戒”第五条??“不饮酒”。

“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在家不邪淫)、不妄语”,这四条戒是“性戒”,即体性当戒,也就是说,杀盗淫妄在本性上就有罪,是“性罪”,不管你学不学佛、受不受戒,只要犯了,都是罪过。

不饮酒“戒是“遮戒”,饮酒在本性上没有罪,是“遮罪”,遮是防止、防范,防范饮酒后犯杀盗淫妄的罪业。

1、“佛言:若依我为师者,不得饮酒,亦不与他饮。不贮畜。有重病者,医教以酒为药,乃暂权开听,非谓长途服食。若无病托病,轻病托重,俱犯。”

佛言:若依我为师者,不得饮酒,亦不与他饮。”我们自己不喝酒,也不能送酒给别人喝。

不贮畜。”家里不能储藏酒。

有重病者,医教以酒为药,乃暂权开听,非谓长途服食。”如果你生了重病,医生说需要以酒为药,这可以,这是开缘。等你病好了,就不可以再饮。中药里有些药是用酒作配药,或者作药引,这可以用。也有很多中药用动物的,也可以用。药用,这都是开缘。年纪大的老人,身体虚弱,血液循环不好,饮用少量酒,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身体健康,这也可以。在家人出去应酬,社交场合中有酒,你可以饮一杯,决定不会醉,这都是开缘。虽然佛家的戒律很严格,但是条条戒都有开缘,就是在某些条件之下可以开,开戒不是犯戒。

八、“沙弥戒”第六条??“不着香华?不香涂身”。

1、“香花?。”就是把香花串起来做成的花冠和花环,花冠戴在头顶上、花环戴在脖子上,用来装饰头部或身体,泛指所有用来装饰自己的饰品。比如现代人戴的项链、耳环、手镯、戒指、做美甲等,这些装饰品不可以戴。

2、“香涂身。”“涂香”是古印度人的生活习惯之一,又称为“涂身”或者“涂妙香”。也就是用香粉、香油来涂抹身体,以此来消除身体的臭味,抵御炎热。《大智度论》中记载:印度自古以来,夏季的气温极高,人体容易产生难闻的气味,所以当地的风俗是把旃檀木或者其他香料捣成粉末,用清水调和各种香料,然后用来涂身、薰衣。所以涂香就是涂身上香粉、香水,涂脂抹粉、化妆品之类的。

我们的身体有难闻的气味,这是业障。佛家讲“境随心转”,心是“正报”,身体是“依报”,只要我们用功念佛,认真努力去修,心地真正清净、平等、慈悲,体质自然就改变了,业障就消除了。如果这个气味很重,在接触大众的时候,用一点香水来弥补是可以的。但是要知道这是自己的业障很重,应该认真努力修行把体质改善,这样才对。

这些装饰品、这些涂香抹粉,佛为什么禁止?这些东西能让我们生起贪染之心,执着色身。佛的目的没有别的,无非是帮助我们断贪嗔痴而已。

九、“沙弥戒”第七条??“不歌舞倡妓不往观听”。

“解曰。歌者。口出歌曲。舞者。身为戏舞。倡妓者。谓琴、瑟、箫管之类是也。不得自作。亦不得他人作时故往观听。”

佛为什么制定这条禁戒?为了帮助我们得清净心,这是佛对我们的大慈大悲与无微不至的爱护。

我们在经上读到“迦叶(s)起舞”,迦叶为什么可以唱歌跳舞?释迦牟尼佛在讲经说法,空中的天女在那里唱歌跳舞来供养佛与大众。他们为什么可以观听歌舞?因为他们的”见思烦恼”断了,”尘沙烦恼”也断了,”无明”至少也破了几品,已经达到“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境界,没有妨碍了。我们没有达到那个境界,就必须遵守佛的禁戒,凡是能扰乱我们的,要知道远离,知道避免,这就对了。

1、“经云:“若使人作乐,击鼓吹角贝,箫笛琴箜篌,琵琶铙铜钹,如是众妙音,尽持以供佛。或以欢喜心,歌呗颂佛德,乃至一小音,皆以成佛道。”经谓‘使人作’,显非沙门自为也;‘尽持以供养’,明非自娱也。”

“若使人作乐。”使人作乐,不是自己作乐。

击鼓吹角贝,箫笛琴箜篌,琵琶铙铜钹。”这些都是中国以前的乐器。

“如是众妙音,尽持以供佛。”用这些乐器演奏出美妙的音声来供养佛。

“或以欢喜心,歌?颂佛德。”赞颂佛德的目的是向大众介绍,说明老师德学之好,劝人来学。所以歌词要唱清楚,字正腔圆,让人能听懂唱的意思,对佛法生起敬仰之心,发心来学习,这就对了。

“乃至一小音,皆以成佛道。”这与“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的意思完全一样。

“经谓‘使人作’,显非沙门自为也。”使人作,不是出家人自己作。在家佛弟子可以在社会公共场所演奏梵?、偈赞,宣扬佛法,出家人不适合。在寺院道场,出家人可以,那是正式佛事。

“尽持以供养,明非自娱也。”这是为了供养佛,为了宣扬佛教,绝对不是为了娱乐。这是可以的。

十、“沙弥戒”第八条??“不卧高广大床”。

“解曰。佛制绳床。高不过如来八指。过此即犯。乃至漆彩雕刻、金银牙角等如是之床,及纱罗绢帐,上妙毡褥,其余一切贵价被席等,皆非出世道人之宜。”

1、“古人用草为座,宿于树下;今有床榻,亦既胜矣,何更高广,纵恣幻躯。”

“古人用草为座,宿于树下。”佛陀在世的时候,那时候不会躺下去睡觉的,需要休息时,就在树下打坐。打坐是要有功夫的,什么功夫?心地清净,妄想少、烦恼少,可以。妄想多、烦恼多的人,坐不住,他坐在那里还是打妄想,打瞌睡,所以这些事情不可以勉强。从前古人烦恼轻,现在的人烦恼多,不睡眠没法子,精神提不起来,所以一定要有好的睡眠。

“今有床榻,亦既胜矣,何更高广,纵恣幻躯。”“床”是卧床,一般放在卧室,用来晚上睡觉。“榻”是狭长而较矮的床,就是窄的小床。一般放在厅堂,白天用来坐、卧、躺的,像现代人摆放在客厅的沙发。现在的修行人,晚上休息时可以睡在床上,比古人树下一宿已经好得太多,如果再要睡华美的高广大床,用高档的被席、帐褥,那就过分了。

十一、“沙弥戒”第九条??“不非时食”。

“解曰。非时者。过日午。非僧食之时分也。今云日午者。乃顺此方之言。的依经律。应云日中。良以午分八刻。前四名时。后四非时。恐人浑滥。故不言午。而言中也。”

时食”是日中一食。佛陀在世的时候,出家人的生活方式是日中一食、树下一宿。但是现代人的体力比不上古人,日中一食很难维持,所以古大德开权,晚上准许你吃点东西,在丛林里称为“药石”,就是把晚餐当药物用,用来治疗身体的饿病。我们这个身体不吃饭,它饿、它渴,这是病。我们生下来就有这个病,需要吃饭来治饿病、渴病,所以我们把饮食当作“药石”,把吃饭当作服药一样,来治疗身体的饥渴之病,这样你就不会起贪心。我现在是早上、中午吃饭,晚上不吃饭,还做不到“日中一食”。

1、“其时食者,是即福田,是即出家,是即天人良友,是即天人导师。”

日中一食”的这个人,就是福田,就是真正出家。我们也日中一食,一天吃一餐,我们是不是就是?不一定。什么原因?身体是一个机器,这个机器要运作,动力从哪里来?饮食。饮食到肠胃里面转化为能源,所以饮食是我们身体能源的补充。身体的能源消耗在哪里?百分之九十五消耗在妄念、烦恼上。所以一个人心清净,妄念少、烦恼少,他消耗自然就少,日中一食就够了,从这个地方看出这个人是福田。所以不能认为“日中一食”就是福田,我们也赶快学“日中一食”,挨饿也学“日中一食”,过没多久,肠胃不舒服,再去找医生,这哪叫福田?!所以这个事情不是勉强去做的,要在清净心上修。心地愈清净,需要的饮食就愈少,这样来的。可是我们身体需要饮食的时候,决定不能减少。减少的话,我们的体力、精神不够,就没有办法修道。譬如打佛七需要体力,如果日中一食,他吃的时候一定吃很多,吃饱了,人昏沉,不能用功;如果肚子空的,他感到饥饿,心慌,功夫也不能得力。所以佛七、禅七期间,禅堂里面不但有三餐,还要加点心,就是让大家少吃多餐,不饥不饱,功夫上轨道。

“不着香华?不香涂身、不坐高广大床、不非时食”,这几条是讲物质享受。“不歌舞倡妓”、不往观听”,这是讲精神享受。世间人追求物质的享受、精神的享受,我们冷眼在旁边观察,实际上他付出的代价太多,过去生中所修的福报、这一生中所修的福报,很快地享尽,享尽之后,不但来生没福,这一生晚年都没福,真的是得不偿失。所以,一定要克制自己的享受,生活过得去就行了,不可以过分地贪图享受。佛教我们“以苦为师”,吃饭不要吃饱,穿衣服不要穿暖,睡觉不要睡得太安稳,样样都很舒服,这就产生贪爱。

十二、“沙弥戒”第十条??“不捉持生像金银宝物”。

这条是“不持金钱戒”。不手持金钱财物,不储蓄金钱。

1、“金银七宝,皆增长人贪爱之心,故妨废修行道业。贪为鬼畜之根,爱为生死之本,如来出世,原为断绝众生生死根株,故令远离世利。衣食房舍,既任他施,故置金银于无用之地”。

金银七宝。”这是财物。

皆增长人贪爱之心,故妨废修行道业。”妨”是妨碍,“废”是荒废,金银财物都能够增长人的贪爱之心,妨碍修行。

贪为鬼畜之根。”“贪心”是饿鬼道的业因,“贪心”堕饿鬼。

“爱是生死之本。”爱欲是生死轮回的根本,这是说贪爱的严重性。

如来出世,原为断绝众生生死根株。”“根株”就是根本。

六道轮回不是释迦牟尼佛首先说出来的,最早讲六道轮回的是古老的婆罗门教,就是现在的印度教,有八千多年的历史。婆罗门教修禅定,六道之内的空间维次,他们几乎完全突破了,对于六道里面的状况他们都清楚。但是他们不晓得六道是怎么形成的,也不知道用什么方法能超越六道,所以佛出现在这个世间教导众生。

故令远离世利。”远离世间的名闻利养。一个初学佛的人,会受环境影响,所以从前的道场一定建立在山林,跟都市、乡村隔绝,这是用清静的环境帮助我们修清净心。

衣食房舍,既任他施。”任”是随缘。“他”是在家信徒这些斋主们。衣食房舍,随他们布施。

故置金银于无用之地。”财物对出家人确实没有一点用处。在家信徒要种福,到哪里种福?供养三宝。出家人不能拒绝,不能不接受在家人的供养。供养的财物多了,贪心就增长。怎么办?福田不能不让人种,自己也不能堕落,所以这一边接供养,那一边就布施出去,这就正确了。

十三、威仪

“威仪者。谓有威可畏。有仪可敬。由持净戒而梵行具足。堂堂僧相。众德威严。故令人可畏。动静合则。(禺页)(禺页)yóng yóng)可观。仪端表正。故令人可敬。斯成出家之道品。人天之师范。”

“威仪”共有二十四条,怎么敬大沙门、怎么奉事师长、怎么随师长出行、怎么与大众相处、怎么吃饭、怎么礼拜、怎么听法、怎么学经典、怎么入寺院等,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讲得非常详细,教给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怎么处事待人接物,教给我们对一切人事物都要恭敬。

《沙弥律要》教给我们不造恶业,教给我们处事待人接物,帮助我们断贪嗔痴,帮助我们断财色名食睡,这不是约束我们,不是限制我们,这是佛对我们的大慈大悲与无微不至的爱护。

感恩释迦牟尼佛!

感恩阿弥陀佛!

感恩净老恩师!

感恩父母!

感恩为网站付出的师兄们!

弟子b01581敬呈!

佛历三零五零年五月初二   

西历2023年6月19日


0
 
 

净宗经教网站(佛陀教育)e-mail: fotuojiaoyu@qq.com 建站日:2014.1.1 三宝弟子恭制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6855号-1 最佳浏览建议:IE 6.0以上浏览器 萤幕解析度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