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净宗经论 ·净宗祖师 ·佛陀教育 ·净土释疑 ·辅助修学 ·传统文化 ·请佛住世 ·播经供养 ·网立牌位 ·圣号圣像 ·体会分享 ·下载专区 ·网站留言
共修系统 帐号: 密码: 登录 密码找回 注册
          >搜索          
  学佛入门
· 什么是佛教 · 佛教是教育
· 三皈依 · 走出学佛的误区
· 学佛师承的重要性 · 一门深入的重要性
· 学佛必持戒    
  学佛基础
· 弟子规 · 太上感应篇
· 十善业道经 · 沙弥律仪
· 了凡四训 ·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 地藏经 · 地藏经玄义
  五经一论

· 阿弥陀经 · 无量寿经
· 观无量寿佛经 · 普贤行愿品
·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 往生论
  传统文化教育
· 胎教 · 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
· 教育专家精品讲座    
· 传统文化早期教育体会分享
  辅助修学
· 哲理嘉文 · 中医养生 · 因果教育 · 护生素食
  播经供养
·

净空法师关于播经的答问、开示播经须知

·

播经须知及供养仪轨

·

播经体会分享

· 播经音频下载
 修学体会分享 >>更多
· 复讲《太上感应篇》(001 附原文)
· 《复讲<佛说十善业道经>》连载地址
· 为什么早晨五点钟必须起床(答案真让人
· 【天地载和019】“医保不要钱,不用
· 《佛陀教育课程全集讲义》文档下载

太上感应篇(113、114)

  来源:净宗经教网 录入时间:2019-01-10 07:46:32
关键字:太上感应篇,因果教育,因果报应,因果,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因果故事,三个根,学佛入门,扎根,学佛必修课
【 点击数:2760 】 【字体: 】 【 收藏 】【 打印文章

点击右侧红字——《净土宗学佛课程大汇总》



点击此处观看视频

太上感应篇(113)

1999/10/18  净空法师    讲于    新加坡

  

诸位同学:大家好!

  请看《感应篇》第四十九段:

  【赏及非义。刑及无辜。】

  这两句就是赏罚不明,是非颠倒。注解里面注得非常好,我们要常常读,常常把它记住。“赏之为道,崇德报功,朝廷激劝人心之大典也,不宜及而及之曰非义”。不宜是不应该,不应该赏的你赏他,这就叫非义。义就是应当的。这是不明是非,是不尊重法律,这个行为决定是增长自私自利。社会上自古至今,我们看到许许多多结党营私,破坏国家的体制,扰乱社会,损害善良的百姓,都是这些人做出来的。末后这两句话说得非常好,“举枉错直,最干天怒”,这个话说的是真话,可是世间人听到以为这是迷信。古时候圣人虽然对这个事情不常说,“子不语怪力乱神”,夫子对于天道讲得不多,但不是没有讲。而中国人对于天地鬼神、因果报应的理论与事实知道得很多,我们在古籍里几乎处处都能够见到。但是圣人对于这些事情不提倡,不提倡有不提倡的道理在,希望把我们的智能知识水平更向上提升。天地鬼神这些事,世间人只知其当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佛在经论里面将所以然的道理,说得清楚,说得明白,说得透彻,这是佛经不可不读。唯有真正彻底明白了,你才能在念头上做一个大转变。

  佛法教人从初发心一直到如来地,修学的总纲领、总原则,就是《金刚经》上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宗门六祖惠能大师就在这一句开悟的,这一句经文跟末后佛说的「离一切相,修一切善”是一个意思。“应无所住”就是离一切相,“而生其心”就是修一切善,可以说后面这两句就是前面两句的注解。诸佛菩萨跟一切凡夫不同的地方,凡夫是着相修善,所以果报有限,绝对不出你所著的。九法界这都叫众生,九界众生分别执着有广狭浅深不同,执着很狭隘的,执着很深固,这个福报就很小很小,修再大的善,所得的福都很小。为什么?你的分别执着就画了个圈圈在那里,不会超过这个圈圈。九法界愈往上面去,分别执着的念头愈淡,所以他的心量也就大,他所修的善得福也大,完全与心量成正比例。如来果地上,妄想分别执着舍得干干净净,所以一丝毫的善,他得的福都是尽虚空遍法界,圆满的。佛这样教导我们,这些是事实真相,我们为什么不肯学?还是斤斤计较,念念不肯放下。不但名利放下,爱欲放下,嗜好放下,我们常听佛家讲,“身心世界,一切放下”。放下不是没事了,放下之后要为一切众生服务,修一切善,利益一切众生。利益还讲究饶益,用现在的话来说,最大的利益,最圆满的利益,最究竟的利益,才叫饶益。起心动念、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广大众生,为一切众生,绝对没有为自己的念头;为自己,自己还没有放下,这是佛与众生不同的地方。

  我们发心学佛,要想作佛,作佛就得要破四相,四相是“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就是祖师大德常讲的身心世界。我相是指自己的身心,身体是四大和合的,这是我相。起心动念,分别执着,这是意识在作祟,凡夫把它当作心相,佛法里面讲,这是妄心不是真心,这是讲身心。身心之外就是世界,这个世界里面,从空间上看有人相,凡是与自己对立的是人相。除了人相之外是众生相,众生相就包括今天讲的植物、矿物,乃至于自然现象,凡是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都叫众生相。由此可知,人相是我们依报里面有情众生,众生相是我们依报当中无情的众生,今天讲的植物、矿物、自然现象。末后寿者相是讲时间,过去、现在、未来,这些统统都是从妄想分别执着里面变现出来的,不是事实。所以佛才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那个相就是这四相,这四相把虚空法界所有一切现象统统包括尽了,凡所有相就是指这些,统统是虚妄的,没有一样是真实的。你什么时候能把事实真相看清楚,这是大学问,你把这四相放下,不再执着它,真功夫。从这个地方生心,生什么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生这个心,这就是行一切善,这是真善,里面丝毫邪恶都没有。什么是邪?违背事实真相的就叫做邪;换句话说,你还有四相的念头,这个念头就是邪念;邪念所产生的行为(恶作),这是恶。这一桩事,只有佛才能说得出来,世间人、天人,乃至于十法界里面声闻、菩萨都说不出来,为什么?四相没有舍尽。虽然四圣法界里面的众生,他们跟我们比较,那是放下太多了,可是不究竟、不彻底,佛经里面常讲:“我执虽亡,法执犹存”,这就是放得不彻底。用我们现在的话说,执着是没有了,完全放下了,可是分别还有,妄想未尽,所以它也有个范围是十法界,他们所修的善绝不出十法界。六道凡夫里面所修一切善,也决定出不了六道。六道里面还有三界,我们要记住,欲没有断,欲是欲望,对于名闻利养、五欲六尘的贪念,这个心没有断,出不了欲界。你所修的一切善法,在哪里享?在欲界享。如果你把爱欲嗜欲断掉了,修一切善,依旧着相,这个果报可能在色界天、在无色天,出不了三界,脱不了轮回。这是很明显的说出,你修再大的善,你得的福是有限的。所以学佛的同修要明白这些道理,要记住佛的教诲,要认真努力去学习。

  大乘确实是方便门,古人讲得没错,“慈悲为本,方便为门”,不像小乘,小乘一定要破自己的我执,很不容易,非常困难。大乘用的方法巧妙,把这个念头换过来、转过来,迷的时候念念为自己,觉悟之后念念为众生。自己没有身,也没有命,身是谁的?身是一切众生的,命也是一切众生的,只有一个念头,为一切众生服务。服务里面最重要的一个项目,帮助众生觉悟。我们在《般若经》上看到,其实任何大乘经都不例外,只不过说《般若经》上讲得明显。释迦牟尼佛在世,你看他在生活当中,点点滴滴,都是帮助一切众生觉悟的。穿衣、吃饭,《金刚经》大家念得很熟,佛每天着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那是什么?那是究竟圆满的佛法,我们凡夫粗心大意,没看出来。须菩提尊者他看出来了,他明白了,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为众生所说无量的佛法,都在穿衣吃饭上表显无遗,圆圆满满的。当然只有看出来的人会学,他也就学会了。我们要想学,看都没有看出来,到哪里去学?那我们要问,须菩提到底看出什么苗头来?须菩提看出来,就是看出“无住生心”,所以不断的赞叹“希有世尊”。“生心”就是日常生活,跟大家完全一样没有两样。众生生心就住,什么是住?妄想是住,分别是住,执着是住,住得可牢了。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表现的是“无住”,这个希有!我们从这里体会,你就学会了,你就知道该怎么生活、该怎么做人,这是大圆满、大自在,真正幸福。没有圆满的智慧,你就不能辨别是非利害,你去执法,赏罚就不公平,就造无量无边罪业。明了之后,无论在什么岗位,都是行菩萨道,都是修积无量无边功德,须菩提看到之后,也赞叹希有。

  这个地方讲宰官,那是“希有宰官”,跟世尊没有两样,这是我们要体会的,要学习的。 


太上感应篇(114)

1999/10/19  净空法师    讲于    新加坡

 

诸位同学:大家好!

  请看《感应篇》第五十段:

  【杀人取财。倾人取位。】

  这是“仕宦之恶”的第六条。《感应篇》注解里面说得很多,举的因果报应事情也很多。实在讲这些例子是举不胜举,太多太多了,只是我们一般人粗心大意,如果稍稍细心留意,你就能够看出这些因果报应,都在我们的周边。书上写的是古时候的事情,我们现在所接触的是眼前的事情。我们应当要明了,法律决定不是尽善尽美,所谓法律有漏洞,聪明人钻取法律的漏洞,犯科作奸,这是世间自以为聪明的人。在佛法里面看这些人是最愚痴之人,为什么?世间人眼光短浅,只看到眼前的小利,丧失了未来的大利,这不是愚痴是什么?所以反而不如老实人,老实人在现前吃一点亏,上当了,厚利在未来,如果积植德行,不把得失放在心上,晚年就得大利。佛家讲这个利益是属于花报,果报在来世,来世所得的殊胜利益福报,远不是我们能够想象的。所以佛教人要积德累功,决定不可以做伤害社会、伤害别人的事情,这对自己决定有大损耗。

  我们听了这些话能相信,但是信心不深,信心里面还夹杂着怀疑,所以常常会退心,道理就在此地。这是我们没有把这些理论搞透彻,没有将这些现象看清楚,所以才犹疑不决,听了佛菩萨、圣贤人的教诲,半信半疑,不能成就自己真实功德。诸佛菩萨常常劝人发心念佛,这“发心”两个字意思很深。发心是说发菩提心,菩提心是真正觉悟的心,几个人能发?真正觉悟了,就一切都会为别人着想,因果的道理,我们常常为别人想,别人也就常常为我想,如果只为自己想,不为别人想,同样的道理,别人也不会为你想,这个理我们应该懂得。世出世间贤圣所为,我们仔细观察,不同的地方就这么一点。大圣大贤、英雄豪杰,常怀十方,常念众生;尤其是念苦难的众生,念念不忘,念念总是想帮助他们,决定没有伤害,没有杀害的道理。“杀人取财,倾人取位”,夺取别人的地位,陷害别人,这个事情古今中外史书上,我们看了很多,现实的社会也不在少数。他能逃得了法律的制裁,能逃得了一般人的耳目,决定逃不了因果,决定逃不了恶报。所以我们要冷静细心去想想。佛法、世法,诸位常读《了凡四训》,要深深的记住,明了“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懂得这个道理,人心就安了,安分守己,所谓是“理得心安”。理要没有得,不能够通达,心是安不下来的,安不下来,他就胡作妄为,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还自以为聪明,自以为得意,就错了。

  先贤有所谓“爱人者人恒爱之”。我们要夺别人的,夺到手保不住,也会被别人夺去;我们骗来的,到后来也会被别人骗去,然后才晓得因缘果报,丝毫不爽。佛在经上尤其说得好,“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世间人贪恋,用佛法的眼光看,他贪恋什么?他贪恋“地狱五条根”,那还能逃得过地狱的果报吗?这些教诲大小乘经论里面太多太多了,我们要深思、要省悟。无量劫来我们在六道里轮回,哪一道都曾经去过,不但去过,佛告诉我们,佛讲的话都是真话,我们在三恶道的时间多、时间长,在三善道的时间短,这是一定的道理。从我们起心动念,处事待人接物,我们的用心,我们的行为,冷静反省就知道。经上虽讲的不退转,不退转谈何容易?深明其理的人不退转,要深明!

  四弘誓愿里面,为什么那么样强调断烦恼?“烦恼无尽誓愿断”。我们同学都知道,我们的心性,我们的智慧德能,跟诸佛如来果地上没有差别。现在为什么落得这个样子,搞得这么可怜,这么凄惨?《华严经》上说过,“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妄想是无明烦恼、尘沙烦恼,执着是见思烦恼,所以才说“烦恼无尽誓愿断”。烦恼断了,你就证得法身,自性就是法身,学法门是成就报身,度众生是成就应身,佛有三身,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三身。现在我们的三身不能现前,现在这个身相是业报身,造善业,人天两道得福报;造恶业,三恶道里受报。阿修罗也不算是善报,为什么?阿修罗的福报虽然大,享福的时候就会造更大的恶业,福报享尽了,恶报现前,时劫之长,我们没有办法想象。他造业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造极重的罪业。底下一句说:

  【诛降戮服。贬正排贤。】

  我们看看太上所讲的这一段,用佛法来看,这是修罗造的业,罗剎造的业,虽然是个人身,他造的业跟修罗道没有两样。所以古礼打仗战胜了,战胜了是用丧礼来处置。仗打赢了,不是欢喜,要晓得在这个战争当中,双方死伤多少人,所以是用悲哀怜悯的心情来处置这桩事情;至于投降归服了,更是用怜悯心来安慰他,来帮助他度日。如果还以贡高傲慢之心,虐待这些人,任意的杀害,这个造的业就大了,为什么?这些人已经失去抵抗力,失去抵抗力你再要杀害他,不但是个人,对畜生都如是。世间为什么有战争?为什么有刀兵劫?这是因果报应。佛在经上讲得很好,如果要世间永远没有战争,没有刀兵这些灾难,佛讲了一句话,除非众生不食肉,这个怨结才能化解。你吃的这些众生肉,牠不甘心,牠现在是没有抵抗的能力,但是牠一转世,所谓是“人死为羊,羊死为人”,一转世,到牠有能力的时候,牠就来报复。报复绝对不会报到恰恰好处,总是要过分一些,每一次都过分一些,这个就不得了。

  所以我们从历史上看,看近代史,最近这一百年当中,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这眼看的有第三次世界大战,一次比一次残酷,我们想想这些原因从哪里来的?杀业来的。为什么会有这些残酷的事实?追根究柢,教育失败了,没人教。古圣先贤的教诲,诸佛菩萨的教导,没人相信了,都说这个东西是迷信。不但是迷信,而且还要把它打倒,把它抛弃,完全随顺贪瞋痴慢,完全遵从弱肉强食,外国人提倡的“进化论”,不懂得因果的道理,不知道报应的事实。所以今天的世界濒临灭亡的边缘,谁能够救?宗教徒们祈望上帝能救。上帝发脾气了,上帝发怒了,要惩罚世人,上帝不是佛菩萨,佛菩萨慈悲怜悯世人,所以要教。今天唯一的一条道路,我们要顺从佛菩萨,顺从古圣先贤的教诲。印光大师为我们选这个《感应篇》,教导我们学习,人人能够依《感应篇》的教诲来学习,这个劫难可以挽回。一个人修,一个人得度;大家学习,大家都能够得度。这一篇的经文不长,只有一千三百多字,要熟读!不但要读,要认真反省检点,改过自新,这是消灾免难之道。灾难是自己造的,化解还是要靠自己,自己不肯回头,求神、求佛菩萨都是枉然,自作自受,所以还是要自己来化解这个问题。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 

如何学佛?答案在这里——点击此处:正确的学佛方法

  净宗经教网"共修系统"(佛陀教育网:www.foxdwedu.com)手机版的APP: 打开APP首页,点击右上角“+”,根据你的学习情况来“编辑”自己的学习内容在首页。试一试,很方便的! 

  苹果APP下载:打开苹果手机的“app store”输入“净宗经教网”,就能下载了。

  安卓APP有两个下载地址: (1)点击打开链接 (2)点击打开链接

       净宗经教网微信号名称【净宗经教网EDU】;微信号:【CNfotuojiaoyu 

 

0
 
 

净宗经教网站(佛陀教育)e-mail: fotuojiaoyu@qq.com 建站日:2014.1.1 三宝弟子恭制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6855号-1 最佳浏览建议:IE 6.0以上浏览器 萤幕解析度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