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净宗经论 ·净宗祖师 ·佛陀教育 ·净土释疑 ·辅助修学 ·传统文化 ·请佛住世 ·播经供养 ·网立牌位 ·圣号圣像 ·体会分享 ·下载专区 ·网站留言
共修系统 帐号: 密码: 登录 密码找回 注册
          >搜索          
  学佛入门
· 什么是佛教 · 佛教是教育
· 三皈依 · 走出学佛的误区
· 学佛师承的重要性 · 一门深入的重要性
· 学佛必持戒    
  学佛基础
· 弟子规 · 太上感应篇
· 十善业道经 · 沙弥律仪
· 了凡四训 ·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 地藏经 · 地藏经玄义
  五经一论

· 阿弥陀经 · 无量寿经
· 观无量寿佛经 · 普贤行愿品
·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 往生论
  传统文化教育
· 胎教 · 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
· 教育专家精品讲座    
· 传统文化早期教育体会分享
  辅助修学
· 哲理嘉文 · 中医养生 · 因果教育 · 护生素食
  播经供养
·

净空法师关于播经的答问、开示播经须知

·

播经须知及供养仪轨

·

播经体会分享

· 播经音频下载
 修学体会分享 >>更多
· 复讲《太上感应篇》(001 附原文)
· 《复讲<佛说十善业道经>》连载地址
· 为什么早晨五点钟必须起床(答案真让人
· 【天地载和019】“医保不要钱,不用
· 《佛陀教育课程全集讲义》文档下载

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091集

  来源:净宗经教网 录入时间:2018-12-20 21:13:49
关键字:2014净土大经科注,净土大经科注,细讲无量寿经,无量寿经细讲,无量寿经,净空法师讲无量寿经,第四回
【 点击数:2532 】 【字体: 】 【 收藏 】【 打印文章

点击右侧红字??《净土宗学佛课程大汇总》



净空法师 2014年8月13日 讲于 香港

点击此处观看视频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

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

  阿?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阿?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阿?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请看《大经科注》第三百一十五页最后一行,“示福”。经文:

  【贮功德。示福田。】

  我们看念老的注解:

  【贮,积也。】

  储蓄、累积,不是世间的钱财,而是“福田”。

  “福田”是比喻:

  【世间种稻之田,称为稻田。】

  用这个来比喻。

  【为众生植福之所,称为福田。】

  《净影疏》里头说:

  【贮积多德,名贮功德。现受物供,故名为示。】

  “示”是做出来给别人看。

  【生世福善,如田生物,故云福田。】

  人生于世,前面跟诸位报告过,财富是生活必需的,要不要积?要。聪明智慧也是人所必需的;健康长寿。无论是哪一个国家、哪一个种族、信什么样的宗教,提出这三桩事情大家都要,没有一个人拒绝由此可知,世法这三样东西是生活基本的条件,每个人都需求。但是有人求到了,有人求不到,这就要讲到因果关系了。过去生中没有种因,这一生中命里头没有,不能怪人。

  我在这么多年里头,二十三岁到台湾,六十多年了。在之前经过八年抗战,中日战争爆发那一年我十一岁。这些记忆清清楚楚,深深的相信古人所说的“一饮一啄,莫非前定”、“因缘果报,丝毫不爽”,真正明了“因果”都是前生定的。所以在任何环境当中,我们都能够平安度过,没有希求。

  “希求”,要命里有,才能求得到;命里没有,求不到。求不到,再加上希求,那给自己找痛苦,不如万缘放下。那个时候不懂得佛法。

  但是我在很年轻的时候,十四岁失学,就天天在想,我喜欢读书、爱读书,为什么不能上学?家里贫穷,缴不起学费。在那个时期,没有法子,自己要找一个童工、找一份工作能养活自己,尽量的节省,节省一点钱寄给母亲。我工作的地点在南平,母亲住在建瓯,生活非常清苦。学佛之后看到经上讲的这些,我一丝毫怀疑都没有。

  学了佛,章嘉大师教我,我才真正懂得,教我就是这么两句话,储蓄功德。

  以后搞清楚了,“功德”跟“福德”不一样,“福德”是世间法,“功德”是出世间法。

  “功德”跟“福德”是相同的,没有什么两样,“用心”不一样。留恋世间一切善行,善行都变成“福德”;如果念念求生净土,那你所修积的全变成“功德”,“用心”不一样。

  断恶修善、积功累德,统统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做为净土资粮,这个好!如果求人天富贵就坏了。人天富贵能不能求?能求,真正大福德,到天上去做天王了,人间是人王。

  造作不善,折损福报。你命里头有一百亿的财富,你将来是大企业家,财产百亿,如果心行不善,打对折了;对折还有五十亿,自己还很傲慢,认为自己有这么大的财富,其实打对折了,去掉一半。

  甚至于人寿命还没有终了,宣告破产,那是什么?福报尽了,晚年几年日子非常难过,这样的人在这个世间多,到处都能看见。

  勤俭致富的,有,命里没那么大的福报,这一生当中懂得断恶修善、积功累德,可以求到的,这就是“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佛有道理。

  你求财富,佛教你布施。布施,没有财,有多少布施多少。老师当年教我布施,我最缺乏的就是财,每个月收入仅仅可以维持生活,没有钱拿来做好事。

  老师问我,一毛钱有没有?我说一毛钱可以。一块钱有没有?我说一块钱也还可以,还勉强。老师告诉我,你就从一毛一块开始布施,遇到有这个机会不要放过,心里面常常存着布施的念头,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告诉我,财布施得财富,弘法利生没有财也不行,还是要财;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三种布施都要修。我很听话,能依教奉行。学了之后,果然跟老师讲的相应,收入慢慢就比较多。

  学了佛之后,跟朋友们,熟悉的人在一起聊天,讲佛法,不说其他的了。说佛法就是法布施,不一定要讲台,随便谈话、聊天,所谓“三句不离本行”,既然学佛了,就会把话题引到佛法来,大家也非常希望了解什么是佛法。

  学佛,有些学佛很多年,什么是佛法不知道,以为泥塑木雕的那叫佛;经典会念,不晓得意思。念经不知道意思也可以,修定。他也不是修定,念佛的时候还是杂念妄想很多,只认为好像念经的人佛菩萨喜欢,佛菩萨保佑他,他是求保佑而念的,是有条件的,不知道经典是佛陀教化众生的教科书。

  “无畏布施”,别人有困难、有危险的时候,你能帮助他,让他离开恐怖、离开灾难,这叫“无畏布施”。人生病了,布施医药,给他介绍好的医生,这都是属于“无畏布施”。什么样的因,有什么样的果。

  所以《净影疏》里头说要“贮积多德”,学佛的人,让你在菩提道上减少障碍。

  “现受物供。”“现”是示现,做榜样给别人看,用财物、饮食、生活必需品来做供养。众生不知道,我们布施给他看,触动他学布施,才能够离开贫穷。

  “生世福善。”如田生长粮食、生长蔬菜,这一类可以供养人,这叫“福田”

  【《甄解》曰:福田者,供养如来,所施虽少,获福宏多。犹如良田,所种虽少,收实甚多。】

  《甄解》这里讲得好!“福田”,供佛,佛这个福田大,无比殊胜,我们所施不多,得福很多,得大福报。可是一般人对这桩事情了解不够透彻,因为在现在这个社会仿冒的事情很多,连供佛也有仿冒的,那就没福了;不但没福,造业,不能不知道把这桩事情搞清楚、搞明白,那就得学经教,深入经藏,你才认识,你看佛教里面寺院庵堂多,哪里有福,哪里不是真的福。

  庄严道场,让大众见到了生欢喜心,低头拜一拜,有福;如果能帮助他开悟,福就大了;帮助他证果,这个福就更大了,那真是福田。小小一个念佛堂修大福报。

  我们在净宗典籍里面看到,觉明妙行菩萨他们这一伙人不多,只有八个人,建立一个小念佛堂在一起共修,八个人都往生了,这个小念佛堂的功德殊胜无比!你看这么小念佛堂,成就八尊佛。如果在这个小念佛堂护持,供斋一餐,或者供养,那个福报比在其他地方供养百倍、千倍都不止,这个道理不能不知道,真正修行人。

  我们今天吃饭,大家在一起讨论,这都是出家人,为什么这句佛号念不好?念了几十年了,还有杂念在里头,还有妄想夹杂。什么原因?没放下。为什么没有放下?没看破。对于事实真相不清楚,虽然依照经典也会讲,讲得头头是道,劝别人放下,自己没放下,所以很难影响别人。

  别人看看,你教我们放下,你自己没放下,他有怀疑,不但对你怀疑,对整个佛教怀疑,这问题严重。

  所以念佛人,慈云灌顶法师他有一本《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的注解,我过去讲《圆通章》就是参考用他这个本子来讲,末后最后的一页,他提出“念佛一百种不同的果报”,第一种,“无间地狱”。

  我当时看到这个大惑不解,念佛是好事情,怎么会堕无间地狱?我拿着这个本子去问李老师,李老师一看,这大问题,我不给你讲,我讲经的时候给大家讲什么原因?打着念佛的招牌,打这个招牌召集一些人建一个道场,自己完全搞名闻利养,对念佛往生没有信心、没有愿心,他完全是在搞名利,这样的心行念佛,堕无间地狱,头一条

  所以念佛功夫能不能得力、能不能得真实利益,完全在用心。用什么心?放下你能不能放下?放下名闻利养,放下七情五欲。念佛堂的堂主一句口头禅,常常念在口里头,劝导大众“放下身心世界”,也就是印光大师在《文钞》里常说的放下六尘、放下六根、放下六识,为什么?这些东西不是真的,全是假的。这三句话的范围包括了整个宇宙,我们佛门所说的六道十法界。这个东西真的放下,好!这一放下,人就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了。

  我学佛,第一次跟出家人见面,向出家人请教,这个人就是章嘉大师。头一天他就教我三种“布施”,“财、法、无畏”教我在这里放下。他教我“看破、放下”,“看破”是了解真相。怎样才了解真相?要放下,放不下永远看不破,看不破永远放不下

  到底是先“看破”、是“先放下”?每个人根性不相同,“烦恼障”重的人要从放下下手,所“知障重”的人要从“看破”下手,根性不相同这四个字就是大乘经上讲的“止观”,“观”是“看破”,“止”就是“放下”。如果用“止观”来讲,我们初学的人决定听不懂,所以老师用“看破、放下”,这种浅显的句子让我们听了生欢喜心,我也能听懂。是不是真懂?不是真懂,它的意思太深了、太广了,我们懂得一点皮毛。这是接引初机的方便,让初机学人对佛法生起兴趣,这是教学的善巧,他说得一点都没错。

  当时我听了,我向他老人家请教,从哪里下手?他就教我“布施”,三种布施得三种利益在佛法里面,一般人不知道,古时候不难,现在很难。为什么?古时候道场真正修行的人多,所以真的供养修福。现在的道场修行人少了,心不在道,哪来的功德?!

  今天修福怎么做法?印光大师给我们做最好的榜样。印祖接受十方供养,出家人不能不接受,为什么?说供养你有福报,你是“福田僧”,不能不接、拒绝。拒绝,自己没福,收这个供养造罪业,怎么办?老人把一切供养聚集起来,建了一个弘化社,就是印书馆,他印送法宝,印书。他所印的书一大半是赠送,有卖的,价钱都很便宜,分好几等。有钱,能买得起书的人,照定价买卖;没有钱的人,喜欢读这个书,打对折,半价卖给他;如果是很贫苦的人,有能力读这个书,没有钱买书,完全供养赠送。一生所有的财物,收的财物统统做一桩事情,这桩事情好,印出来书供养别人,人家拿去卖都好,有人买它,买去总会看、总去读,统统得利益。我们看到老和尚这个方法,看懂了,真好,在现在这个时代太好了。

  所以我十方供养,晚年的供养不少,不盖寺庙,不建道场,印《大藏经》。

  我们赠送《大藏经》,这大部头的书,目标定的是一万套,现在送的大概有到八千套了。

  除这个之外,我们碰到这个时代,这是乱世,读书人早年最担心的一部书,《四库全书》,乾隆皇帝好不容易编成,一共只有七套。那个时候完全用手写的,七套,经过战乱,现在全世界只有三套半,一套残缺不齐。《荟要》只有一个孤本,只有一套。早年我们在台湾,心里头最担心的,如果再有个战乱,这个就完了。这个东西要是完了、失传了,人类就可怜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古圣先贤的智慧、理念,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方法、效果、经验,都在这部书上,这是人类至高无上的瑰宝,不能失传

  可是这么大的书要印,成本多高。二十年前居然印出来了,分量虽然不多,我们也很安慰,《四库全书》印了三百套,《荟要》两百套。书太大了,怕没有人买,书店里面它没有这么大的成本,我们得帮忙。我将四众供养拿出来买这部书,买了一百一十二套《四库全书》,他给我特别优惠的价格,每套美金五万块钱,一百套五百万;《荟要》我买了二百七十多套;《群书治要》印了一万套;《国学治要》印了一万套,总共加起来一千万美金。目的在哪里?保存传统文化不会再失传,我送给全世界著名的大学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去收藏。我们听说这世界上有灾难,我们担心,现在分散到各个地方,有灾难不可能这么多地方统统都遭受,总有一些地方会保存下来,我们这个钱花得值得了。

  现在书没问题了,不会失传了,但是要没有人念、没有人讲解,那也等于零所以跟着,我们就想到要办汉学院,培养人才。汉学院里头学什么东西?学儒、学佛、学道。

  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儒释道”,这三家融合成一体,表面上有儒释道的形式,实际上早就融会贯通了。你看哪一个学儒的不念佛经、不念老庄?没有。学佛的也学儒、学道,而且非常认真学习,因为中国不学小乘了传到中国来,小乘经典非常丰富,跟现在南洋巴利文流通的经典对照,章嘉大师告诉我,南传的经典大概比我们多五十部的样子。要知道总共三千多部,三千多部多五十部,这个差距很小,也就是说中文翻译的几乎是全部翻出来了。

  中国在唐朝中叶就不学小乘了,那怎么办?用“儒”跟“道”代替小乘。这就是学佛一定要有“儒、道”的基础;没有“儒、道”基础,不能学大乘

  本来在唐朝初年、隋朝那个时代有“俱舍宗”、有“成实宗”,这两宗是小乘,中国佛教十个宗,唐朝末年的时候,这两宗就没有了,只剩下大乘八个宗,所以这两个宗许许多多学佛的人都不知道。这就是“儒”,确定用“儒”跟“道做”基础,代替小乘。能不能代替它?能。这一千三百多年,在家出家修学有成就的人很多,这就证明这个可以代替,有效果出来了。

  汉学院就是培养师资,培养儒的师资、培养道的师资、培养佛的师资,希望“儒、释、道”将来都有人讲、有人传,这比什么都重要!

  我们前面所念的,让我们有很深的感触,那就是“贮功德,示福田”,前面“洗濯垢污,显明清白”,这接下来都是,一个阶层一个阶层向上提升。我们希望用十年时间。现在世界乱了,这个乱世在历史上过去从来没有过,历史上有过乱世,没有到这种程度。今天的乱世,每个人活在这个世间没有安全感,这多可怕。古时候逃避动乱,躲到深山里面,他还能生活,还能在那里研究学问,传承文化。今天没有了,史无前例。我们要找一个小环境,能够把门关起来,封闭式的,有几个人,有多少人就算多少人。我们的标准是定两百个人,想了恐怕找不到两百人,几十个人、一百个人都可以,找个小地方,十年每个人专攻一部书。

  选的哪些典籍?《群书治要》所选的,一共六十六种。这六十六种里头大概有三、四种失传了,就是实际上应该只有六十种,每个人专攻一样,十年。

  我们对于这些学员,研究员,要照顾周到,对他的生活、对他的家庭都要照顾到,他才能安心,一门深入。十年之后,他就是这一部书的专家。像《群书治要》,《周易》有《易经》的专家,《书经》的专家、《礼记》的专家,个个都是一流专家。有这样的成就,十年之后我们就可以升级,学院就可以变成大学,“治要大学”,这些人是大学的教授,正式开班授课,这就是往下承传。普及全世界的教育,我们请这些老师把他们的专长统统讲清楚、讲明白、讲透彻,留下这些光盘,我们建立一个“治要广播电台”,对全国、对全世界播讲。我们相信一年的时间足够,这个世界就安定和谐了,什么问题都化解了。

  我们想了很多年,没有想到我们的想法在三、四十年前,一九七五年,我是一九七七年开始在国际上弘法,一九七五年还没有,还在台湾。英国汤恩比博士,一九七五年过世的,那一年他八十五岁。这个老人非常值得我尊敬,他是一生专门攻读世界文化史,专门研究世界上各种不同的文化,造诣很深。他在比较,晚年告诉我们,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是东亚文化东亚文化里面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四周有韩国的文化、日本的文化跟越南的文化,这些都是中国的卫星文化。他说这四个国家要团结连手,就能拯救全世界,全世界人都能得到幸福美满的生活。这他说的。

  我是上个月在高雄、台南住了一个多月,调养身体,看到这部书。这本书日本人写的,内容是把汤恩比,汤恩比他的著作很多,把他所有的著作,以及他平常接受访问这些谈话,在报纸上发表的、在杂志上发表的,有关东亚文化这些资料,统统抄出来编成一本书。这个书的题目,叫《未来,属于中国》,这是中国人从日本的原书翻成的。我看的是这个本子,所以我就想到要找原书。日本朋友很多,我打电话告诉他,找到了一本,告诉我,再找一本找不到了。这个书不是畅销书,也许有很多人看到不会同意但是我看了,我看了两遍,我完全同意,他的看法、他的想法、他的说法完全正确,没有错误,它会给中国人带来信心,它很可能帮助习主席圆满中国梦。那靠什么教学?一定要靠《群书治要》汤恩比没有看到过这部书,如果看到这个书,他一定会说,就是这个东西。

  所以我们今天为国家、为民族、为人类的文化、为全世界的众生,义不容辞要把这桩事情做好。做好之后希望交给国家,由国家接着去办。我们没有丝毫名利夹杂在里头,我们只有付出,我们不求任何回报。我们只希望把这个功德回向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增高品位,为什么?这是属于大菩提心,大菩提心是救苦救难,救度一切众生。人间天上的福报,我们边都不沾,这就对了,这就全是功德,真实的功德。

  《菩萨本行经》里面,他这里用括号,是《甄解》里头所引的。

  下面:

  【所以佛为福田,贮无上功德故。】

  佛是真的福田,佛是实实在在的福田,供佛,这个福报可大了!怎样供法?用真诚的心信佛,没有怀疑,依照佛的教诲去奉行,把佛的教诲变成我们实际的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的标准,这就是无上福田

  以上这些解释:

  【皆与今经相契。】

  与我们这一本《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相应。

  又《俱舍论》说:

  【有四福田。

  第一个叫:

  【趣田

  “趣”是六道众生。畜生。】

  爱护众生,不伤害它们,这是福田。

  第二个:

  【苦田贫穷困苦之人。】

  遇到要常常帮助他们。我们住在农村,农村里面贫穷的人多,年轻人多半出去打工,剩下来的是老人。儿女在外面打工,距离近的,大概每个月会回来看一次;距离远的,大概要半年、一年才回来看一次,没人照顾。我们也住在农村,所以有机会照顾这些贫穷的老人。

  第三个是:

  【恩田

  “恩田”是指“父母”。父母之恩不能忘记。

  海贤老和尚他老人家,每年清明、十月初一,一年这两个日子,他一定要回老家上坟祭祖,一定要到剃度受戒的这个寺庙去拜他的老师。老师不在了,在那个地方剃度的,要到庙里去看看。师父往生了,大概骨灰都建了个小塔,都在寺庙里面,他要去祭拜,这是为我们表法。

  我们不能回家,实在不能回家,没有这个缘分,我们在香港这个地区举办清明祭祖法会、中元祭祖法会,我们一年办三次,冬至祭祖法会。清明办得很成功,八千人参加。中元人少一点,五千人,非常庄严,大家有经验了,对于祭祀的规矩都熟悉了,很有秩序。五千人在这个礼堂里头,一点声音都没有,庄严肃穆,人人都欢喜。我们有理由相信,冬至会办得更好。

  提倡孝道,“孝”是中国文化的根;“敬”,“敬”是对老师,是中国文化的本,根本。如果根本没有了,枝叶是假的,存在的时间不长;根本下去之后,千年万世,这个国家民族会复兴,这个国家往后一定有长治久安。这个长治久安不是地区性的,是全球性的,我希望我们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带给地球至少一千年长治久安。关键要着重教育,教育特别要重视宗教教育,才能做得到。

  我这样的年岁,八十八岁了,对自己唯一的愿望就是念念求生净土。海贤老和尚给我做了最好的榜样,我要跟他学习。他的修行在农耕,我的修学在讲经,晚年专讲这部《无量寿经》,其他的完全放下了,就依这部经,依教奉行,求生净土。利益社会、利益国家的事情,有缘我会尽心尽力去做,做了不放在心上,不着相。就跟海贤老和尚他的工作是在农田里面,他也不着相,心里面一句阿弥陀佛,除一句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这就对了,这是真正念佛人,真正修净土的人。

  我们再看下面这一段,前面修了有“福田”,自己修行有“功德”、有“福田”。“功德”、“福田”干什么?不是自己享受,“救苦”。

  【以诸法药救疗三苦。】

  只有佛法能做得到,这是我们身体还留在这个世间,诸佛菩萨示现在人间、在六道,就做这么一桩事情。

  我们看注解:

  【以诸法药救疗三苦。诸佛度生,应病与药。】

  众生有什么病,就要给他什么药,不能给错了。

  “药”,在这里比喻:

  【如来妙法。】

  巧妙的方法,帮助众生觉悟,帮助众生回头。

  “病”是喻众生的疾苦。如《涅?经》上说:

  【度众生故,为说无上微妙法药。】

  “无上微妙”,不是限定哪一部经教。佛在《般若经》上讲得很好,“法门平等,无有高下”,那有“无上微妙”,就有“高下”了,这个话有没有矛盾、有没有冲突?没有。说“无上微妙”是对人说的,这个药很适合,对治他的毛病非常有效,用这个方法他就成就了,这对他叫“无上”。每个人病不一样,因此每个众生需要的药不相同,所以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留下这么多典籍,不是叫你统统都要用的。这么多的药,你要统统都要吃的话,你会病死了。药铺里那么多药,没有医生给你处方,你不敢吃,你一样都不敢吃。

  佛法这么多经典,没有人指导,你怎么可以一起学?一起学就是这个药一起吃,那不死才怪。所以法门要选择,选择对我这个症(病症),对症下药,药到病除,这叫“无上微妙”。

  佛陀在世没有问题,佛是大医王,遇到佛,佛一定给你说法,你一定得度,为什么?那法就是为你说的,就对你的症。

  可是现在佛不在世了,当初治病这个人也不在世了,药方还留下来了,这就是经典。这药方你好不好用?很难说。所以学佛一定要找老师,老师有修有证,最好的老师;有修没有证,次一等的。有修有证的,好比大夫;有修没证的,好比是护士,功力差很远,他可以提出资料给我们做参考。如果觉得每一种经法都不很适合,学起来很困难,没效果,像今天所说的,念佛念了几十年,心还不清净,每天念佛号,还有杂念、还有妄想,这什么原因?

  净宗法门在一切法门里面来说,真的可以说得上是“无上微妙法药”。为什么?它三根普被,利钝全收。高的,上上根人,等觉菩萨很多修学这个法门;下下根人,造作恶业,应当要堕三途地狱,遇到这个法门,真正能够忏悔,发愿求生也能往生,这法门多殊胜。我们看到这个现象,别的法门都放下了,不必学了,这就行了。这是什么?这就对我症。

  所以我早年学的那些,年轻,好高骛远,学《法华》、学《楞严》、学《华严》、学《大智度论》,大经大论,结果怎么样?学了几年,烦恼习气依旧。学了不少知识,你叫我讲,我都会讲,实际上没得受用,一点把握都没有。于是到晚年了,这赶紧回头,不回头可能来不及了。

  我八十五岁彻底回头,把大经大论统统放下,不再搞了,我真放下了,问都不问了,全心全意依《大乘无量寿经科注》,“一门深入,长时熏修”。希望一年把这个经从头到尾讲一遍,活多少年讲多少遍,不再改题目了。一直念下去,一句佛号放在心上,万缘放下。希望能真正有三个、五个,人不要多,我们能够生活在一起,学习在一起,将来承传《无量寿经》,一代一代的延续下去。我们这种方式也不要间断,那就是我们用卫星电视、用网络来教学。我们自己居住地方很小就可以了,有个小摄影棚,但是我们的影响很大,全世界都能收到。只要你肯收看,统统叫有缘人。我们不需要着相,不需要见面,每天在一块听经就很好。现在我们学习班,在全世界二十五个单位,我们利用网络联机,上课的时候彼此都能看见,我在屏幕上看到你们,你们在屏幕上看到我,说话声音听得到,如同面对面,真的是面对面,这个方法好,我们的身心不受干扰。

  将来办学,由于这些科技,我们得好好利用它。开很多课程,你想学什么,我过去教过的都留着有录像、录音,用这些东西可以帮助你。方法一定要用老办法,就是“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以什么为主?以读诵为主。古人说的“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希望你读一千遍、读二千遍、读三千遍,遍数念得愈多,念的时候不求解义,经里头什么意思不求,只着重字念得清楚,句子没有念错,着重这个。至于背诵那是附作用,我们并不求背诵,但是熟透了自然能背诵。不要想这一句、这个字什么意思,不去想它,要什么?要自己悟,就是“其义自见”,着重“自见”

  会不会自见?真会“自见”。到什么时候会“自见”?“清净心”就“自见”了所以“读书千遍”是戒律,你要严持这个戒律,遍数读够了,妄念没有了,杂念没有了,那就得“定”了。清净心现前,平等心现前,“清净、平等”生智慧。智慧,自然念的这些书意思全懂了,不要人讲。所以这个学校的老师不需要讲得很清楚,不需要,要督促学生遍数读够,大家在一起读。

  学生悟了,有小悟、有大悟、有彻悟,悟了之后他讲出来,老师给他作证、证明,同学跟他一起研究。我们现在这个学习班就用这方法,学习班里面的报告,我们同学不少自见,见得真不错!真令人佩服!这就证明了。他们把悟处说出来告诉我,我再用他的悟处,我的看法、体悟的地方再给同学们做解释,大家欢喜。参加我们这个班的同学都欢喜,都说很有受用。我每天讲的,你们听,有没有悟处?把悟处提出来跟我们分享。分享当中又有悟处,经义每一字每一句它的意思没有穷尽,这就是从法性流出来的,所以你会法喜充满,你会不疲不厌。跟世间法不一样,世间法就这一个意思,没有第二个意思,佛字字句句无量义。

  真有“其义自见”了,妙处就来了,看书“其义自见”;听讲“其义自见”;眼看外面的色相,“其义自见”;耳听外面的声音,“其义自见”;闻香、吃东西都会“其义自见”,妙了,太妙了!那个时候距离大彻大悟就很近了。彻悟之后,一切如来所说的经,你翻开来看看,跟你自己自性流出来一模一样,没有两样。这是佛门的方法,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中国儒接受了、道也接受了,所以这种方法是中国传统文化共同的方法。它要不好,早就被人否定了,因为它有效果,在中国世世代代有圣贤君子出现在世间,彻悟少,大悟就不少。历代这些大儒、佛门的大德、道教的道长,大悟的人不少,所以这个教学理念跟方法在中国起了很大的作用。

  我们今天疏忽不过一百多年,清朝末年相信的人还不少,清朝亡国之后,到民国时代相信的人少了。二战之后几乎没人相信,都相信外国的科学技术、科技文明,认为中国东西,古老的东西,现在不管用了,完全淘汰掉,这个想法错了。我们自己说错,没人相信,英国汤恩比博士说的、罗素说的,罗素也是英国人,比汤恩比早一些。这值得我们深深反省,别人这么赞叹,我们把它唾弃掉了。只有极少数,他用这个方法深入,他感受到,尝到滋味了。必须要有一些人,总得要二、三十个人能够用这个方法,自己真正觉悟。觉悟之后,再看古人的注解,看看古人所悟的,跟我所悟的做个比较,有时候不如他,有时候超过他。那个时候看古人东西就非常简单、非常容易,智慧开了,什么疑难杂症都有能力解决。这叫“无上微妙法”。

  下面说“三苦”,这是佛学术语。

  第一个:

  【苦苦。】

  第二个:

  【坏苦。】

  第三个:

  【行苦。】

  六道凡夫,欲界三种苦统统具足,你无法避免。到色界天,苦苦没有了,他有坏苦、有行苦。到无色界天,坏苦也没有,他不要身体,所以他没有坏,但是他有行苦,行苦就是他还是有寿命,寿命到了,他的业障现前。他已经爬到最高地方,非想非非想处天,四空天,所以他上不去,他就往下堕落。无想天人也修行,他修禅定,他修到最高的,再不能上去了。那要用什么?要用佛法,佛法才能够突破。佛法修九次第定,超越六道轮回,生到四圣法界声闻法界,就是阿罗汉。苦苦,“由苦事之成,而生苦恼”。苦苦里头有八种,叫八苦,八苦就是解释苦苦的。首先生老病死,这个是任何人不能避免的。修行人要念佛,要全身投靠,万缘放下,对阿弥陀佛真正生起信心,不能有丝毫怀疑,为什么?你能免除老苦、病苦、死苦。

  来佛寺的三个,我称来佛三圣,这里面有海贤老和尚的妈妈,你看他们这三个人,他的师弟海庆,三个人,生有苦,没有老苦、没有病苦、没有死苦,示现给我们看。我们要没有看懂,要疏忽了,老病死苦要受,一般人很不容易避免。海贤老和尚一百一十二岁,你看看那边照片,那是往生前三天照的,多精神,说明什么?他没有老苦,他没有病苦。他走的时候自在往生,没有人知道,半夜走的。走的当天,在菜园里工作了一整天,从早到晚,拔草、浇花、浇菜、整地。到黄昏,有人看到,说:老和尚,天黑了,可以收工了。他怎么说的?我差不多,快做完了,做完了我就不做了。大家当平常话,到第二天早晨起来,老和尚走了,昨天晚上说的话才晓得双关语,他做了,以后就不做了,多自在!多潇洒!老母亲八十六岁往生的,往生前还亲自包饺子。大伙吃完之后,她双腿一盘,坐在椅子上,告诉大家:我走了!真走了。三个人表演的,海庆八十二岁走的,都是给我们表演生老病死里头,生有,老病死没有。学佛有什么好处?你把这四种说出,你看你要不要?那你要,好好念佛,真心切愿求生净土,你就避免老病死苦。再有现前的,求不得苦。老和尚于人无争,于世无求,这个苦他没有,他什么都不要,不要自找苦吃。爱别离苦、怨憎会苦,这两种老和尚没有。他对待人平等,看什么人都好,看什么人都高兴,看什么人都欢喜,没有爱别离,没有怨憎会。连后面五阴炽盛苦他都没有,为什么?他心里只有一句阿弥陀佛,哪来的五阴?这个就是跟生在极乐世界没有两样。三苦里面有坏苦、有行苦,坏苦相当于病苦,行苦相当于死苦,念佛人好像都没有,三苦八苦超越了!值得我们学习。

  那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放下”。“放下”,先要会“看破”“看破”就是,这个世间全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确确实实像《金刚经》上所说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我们要把这个世间看作一场梦,梦醒了,什么都没有了;看作一出戏,演完了就没有了,不是真的,可别当真了,当真就有苦,“三苦”、“八苦”,一切都不当真。见到一切人,有缘,不管是善人恶人、顺境逆境,只要遇到了统统是有缘,环境跟我有缘,人事跟我有缘,有缘欢欢喜喜,用真诚心接待,没有丝毫虚伪,没有丝毫希求。于人无争、于世无求,是本分、是性德。

  我们帮助别人,那就是修行、那就是积功累德,那就是攒积往生极乐世界的资粮世间人做这些好事,断恶修善,他是为求福报,求人天福报;我们人天福报不求,所以于人无争、于世无求,无争无求,跟这个世间任何人都能和睦相处,都能平等对待

  世间人为什么会有冲突?利害产生冲突他要的我们都不要,我要的他不要,好处;他要我也要,难处了。我们要懂得这个道理,跟一切人都能够和睦相处,知道人生是个梦。天天看钟表,我是表都不要了,你看一秒一秒,那一秒过去不再回头了,永远消失了,就跟作梦一样。梦醒之后,梦中境界痕迹都找不到,这全是真的。

  我们再看“坏苦”:

  【由乐事之去,而生苦恼。】

  坏了,“坏”就是老,快乐的事情过去了,留给你的是回忆,回忆想起来就生悲哀。

  第三种是“行苦”,“行”就是不住,它不停,从来没有止住过我们的念头频率那么高,一秒钟二千一百兆次,一个接着一个,它不停,这叫“行苦”。每个念头就是一个画面,这个画面存在的时间极其短暂。我们要多少画面聚集在一起,让我们能感觉到?大概半秒钟,我们才能感觉到。那一秒钟二千一百兆,半秒钟是一千零五十兆,这样快的速度我们依然不能觉察到。我们能觉察到的,我们用电影,看这个旧的电影是动画片,很容易能看出来。大概我们要一秒钟十二次的生灭,我们能看到,二十四次的生灭看不到了。如果把这个幻灯片放在电影放映机上,一秒钟只放一张,那一张什么?二十四分之一秒,只放一张。我们问大家,看见没有?看见了。看见什么?光一闪,光里面没看见,只看到光一闪,其他都没看见。如果二分之一秒,半秒钟十二张打在银幕上,能看到里头有人、有房屋、有树木花草,也是晃一下,细的没看见,只知道这个里头有这些东西,它就没有了。真正看清楚、有感触的,至少是一秒钟。我们看秒针,手表的秒针一格,一格你能看清楚;一半的时候,知道有东西,不清楚、模糊。那二十四分之一秒,根本看不见了。

  现在科学家、佛经告诉我们,我们现实环境里头频率多高?所有的现象都是二千一百兆分之一秒这种频率之下产生的,太快了!这么快,眼没看见,耳没听到,身体没感觉到,想也想不到,六根的作用都不存在。

  所以佛教给我们放下六尘,还要放下“六根”,最后要放下“六识”,“识”就是“分别、执着”。阿赖耶是起心动念,迷了,“一念不觉”就是阿赖耶,“阿赖耶”就是一念不觉。一“念觉”,阿赖耶就转了;阿赖耶一转,全部都转了,“转八识成四智”。

  所以“行苦”的解释:

  【迁流之义。由一切之迁流无常,而生苦恼。】

  万法无常,世间人不了解事实真相。

  他苦:

  【《嘉祥疏》云:三有之苦。】

  就是三界生死。

  【故云三苦。《甄解》谓祥释为稳。】

  就是嘉祥师这个说法,三有生死之苦:欲界有、色界有、无色界有,有什么?有因。你造的有业因,你将来要受这个果报。我们今天所造的都不出这三有,所以出不了六道轮回。

  下面说:

  【盖除三有生死之苦,更合净宗之旨。《甄解》释经文曰:如来大医王,能知其病,应病与药,治三有之苦。病有众多,法药亦多,故云诸法药。】

  众生烦恼八万四千,佛的法药有八万四千法门;众生有无量苦恼,佛有无量法门能对治,能真正救疗“三苦”。

  总还源,归结到最高、最究竟、最圆满,那就是这一句佛号,念佛法门。这一法叫阿伽陀药,一切病都治,不是一样药治一种病,这是一个药治一切病。八万四千苦,一句佛号能治;无量之苦,一句佛号也能治,我们要相信是真的,不能有丝毫怀疑,我们才能得净宗真实受用。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 

如何学佛?答案在这里??点击此处:正确的学佛方法

  净宗经教网"共修系统"(佛陀教育网:www.foxdwedu.com)手机版的APP: 打开APP首页,点击右上角“+”,根据你的学习情况来“编辑”自己的学习内容在首页。试一试,很方便的! 

  苹果APP下载:打开苹果手机的“app store”输入“净宗经教网”,就能下载了。

  安卓APP有两个下载地址: (1)点击打开链接 (2)点击打开链接

       净宗经教网微信号名称【净宗经教网EDU】;微信号:【CNfotuojiaoyu 

0
 
 

净宗经教网站(佛陀教育)e-mail: fotuojiaoyu@qq.com 建站日:2014.1.1 三宝弟子恭制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6855号-1 最佳浏览建议:IE 6.0以上浏览器 萤幕解析度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