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净宗经论 ·净宗祖师 ·佛陀教育 ·净土释疑 ·辅助修学 ·传统文化 ·请佛住世 ·播经供养 ·网立牌位 ·圣号圣像 ·体会分享 ·下载专区 ·网站留言
共修系统 帐号: 密码: 登录 密码找回 注册
          >搜索          
  学佛入门
· 什么是佛教 · 佛教是教育
· 三皈依 · 走出学佛的误区
· 学佛师承的重要性 · 一门深入的重要性
· 学佛必持戒    
  学佛基础
· 弟子规 · 太上感应篇
· 十善业道经 · 沙弥律仪
· 了凡四训 ·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 地藏经 · 地藏经玄义
  五经一论

· 阿弥陀经 · 无量寿经
· 观无量寿佛经 · 普贤行愿品
·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 往生论
  传统文化教育
· 胎教 · 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
· 教育专家精品讲座    
· 传统文化早期教育体会分享
  辅助修学
· 哲理嘉文 · 中医养生 · 因果教育 · 护生素食
  播经供养
·

净空法师关于播经的答问、开示播经须知

·

播经须知及供养仪轨

·

播经体会分享

· 播经音频下载
 修学体会分享 >>更多
· 复讲《太上感应篇》(001 附原文)
· 《复讲<佛说十善业道经>》连载地址
· 为什么早晨五点钟必须起床(答案真让人
· 【天地载和019】“医保不要钱,不用
· 《佛陀教育课程全集讲义》文档下载

黄念祖老居士:《无量寿经》讲记 第六十集

  来源:净宗经教网 录入时间:2016-06-24 10:11:42
关键字:反闻,茕茕忪忪,吴季子观乐,第一善,端心,占便宜,烧开水,闻思修,天道,黄念祖,破解和尚,鸟窠
【 点击数:2095 】 【字体: 】 【 收藏 】【 打印文章

 

 

 

1991年讲于 北京 中国佛学院

 

点击此处观看视频

 

  “天地之间”,总起来,“五道分明。”这五种道路很明白。

  “善恶报应,祸福相承。”修善得福,修恶得报,来生你所做的善、恶就得福跟祸,都有。所以来生乃至有福又有祸,相接着而来的。因为这一切咱们众生所做的都不纯,所以往往好着好着忽然间坏了,坏着坏着忽然间又得点好事,这就是因果很错综在里头

  “身自当之。”都是你自己来承当。

  “无谁代者。”没有谁能替你的。该生病、该开刀,甚至于要受种种折磨,这个苦没有人能替你,只有你自己承担。

  “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善人所行的都是一些善道,行的都是善的事情;从“乐入乐”,他行善本身就很快乐。为善最乐,什么快乐?你做善事最快乐,那远远不是喝一杯的味道。今天真正帮助了人,今天真正是做了好事,是利益了众生,这个是最快乐。“从明入明”,从光明再入光明。咱们行善,这就是从乐再得乐;继续又再修善,这就是光明,最后能得到往生极乐世界,那就“从明入明”,永久的光明,大光明

  恶人可不是这样,恶人就行恶,他是“从苦入苦”,他做的是苦事。上次我就说过一次,看见这些人在狂欢,我在年轻的时候始终都觉得这很苦。所以亲戚有许多典礼后来我都不去,年轻的时候不能做主,妈妈说要带着去,只能跟着去;等到要征求我意见的时候,我一律都不去。这些结婚什么什么,我看都是苦;那些什么狂欢,可悲,非常可悲!不要等席散人空。做苦事就更苦,“从苦入苦”,只有再得到苦,所以来生受更大更苦的结果,最后入到地狱。入到地狱之中更是互相残杀,地狱中的牛头马面要来责罚你,而地狱中的众生你碰了我、我碰了你,互相报复。就跟咱们公共汽车上,你捅我一下,我捅你一下,最后就要掏出三棱刀子来扎一刀,他的苦就是这样。你看你把那个麻雀放生,它互相就钳脑袋,都钳破了,因为它很苦,它不能飞翔它就恨,彼此互相就啄,啄成一个一个脑袋全是破的。若在地狱中更是如此。

  “从苦入苦,从冥入冥。”入在幽冥里头,一天比一天黑暗。这种情形谁能知道?唯独有佛知道。所以这些事情,只有佛才能开导我们,真正说得出来。佛就用佛的教言开示众生,但是能够信、能够接受的非常少。

  因此“生死不休,恶道不绝。”生死轮回就没有休止,老要轮回,恶道就不会绝,地狱永远不会空。

  “如是世人,难可具尽。”这样的世间人是说不尽。所以自然而然就有三恶道,无量的苦恼,大家在这其中辗转。

  “世世累劫,无有出期。”多少世、多少劫没有出去的时期。

  “难得解脱,痛不可言。”不容易得到解脱,这个痛苦是不可说。

  “如是五恶、五痛、五烧。”这五样事情。

  “譬如大火,焚烧人身。”就好像着了火,活着大火在烧你,烧这个人的身体。

  “若能自于其中一心制意。”如果人能够在这种五恶世间“一心制意”,这四个字要注意。所以“慎勿信汝意”,这个告诉你制意,要自己管着自己,管什么?管你自己的意。首先就要一心制意,制意就是要能发现自己的毛病到底是在哪里。人人都有个病,各个都不一样,没有一个人是一样的,你先要把你那个主的,不要去管那些枝枝节节。你不能等开悟,这个事是在开悟之前应当都把它做到头的事情。一定要知道自己,知道自己思想上、见地上的病在哪里。这一步很不容易,要认识自己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它就是叫你不容易认识你自己,所以叫做自欺欺人。他先是自己欺骗自己,然后才可能欺骗别人。没有一个人不自欺的。所以“自知之谓英,自为之谓雄”,你要是能够自知、能够自为就是英雄人物,不是普通人。所以要自知,要制意。一心制意就是整个的心就在办这件事,叫做一心制意。你不是二心二意的,不是可有可无的,你整个精神就要管这件事。制你的意,你先要问,我的意到底是什么毛病,你不知道病你怎么治?你要是开刀,你把好的地方拿掉,那个病还在那,这有用吗?只有更坏。要一心制意。

  “端身正念。”身要端,念要正。

  “言行相副。”所说如所行。

  “所作至诚。”要诚恳,不要虚假,虚假是很坏的事情。我们这里倒没有人有这个毛病,特别喜欢虚假。但是确实有,他这个习气很重,他几乎一说就是假话。这个事我们知人也得知己,要照镜子,幸亏我们这方面不是很严重。所以众生难度就在这些地方,“言行相副,所作至诚”。

  “独作诸善,不为众恶。”要做诸善,不为众恶。就是恶都不做了,这样你就可以度脱。你度脱之后,你可以得到福德,你行善得到善报。

  “可得长寿泥洹之道。”这个“长寿泥洹之道”,你要往生都是无量寿,都要成佛,这是涅槃之道。

  “是为五大善也。”反过来,把这五恶倒过来就是五大善。

  这一段主要说的是“人天乘”,一个人如何做好人,如何行善。佛法这个“五乘法”就是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翻译到中国,中国就把“人天乘”的法没有怎么翻译,因为中国有“孔老之教”,“人天乘”基础很好实际上佛法整个的是五乘。

  有人对于“人天乘”就轻视,说这个很浅。这举一个公案,当年鸟窠禅师,弟子会通跟他告别,待了多少年,会通待不住了,走了。他就问:你为什么走?他说:我要到别处去,求佛法去。鸟窠说:你为这个,怎么不早说?你要求佛法,我这也有,你怎么不早说。他就磕头求。求,他身上就找找找,衣服上就找到一根布毛,一吹,把布毛吹走了,会通开悟了,所谓是“吹布毛”。

  这个事让白居易听到了,白居易那时候正在写《琵琶行》,听到就上山见鸟窠禅师,他也希望鸟窠给他吹吹布毛。鸟窠告诉他:“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就轻视这两句,不满意。他说这两句“三岁小儿也说得”,三岁小孩也会说。禅师说:“八十老翁行不得。”你说三岁小儿都会说,八十岁的老头也做不到。因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恶你都不做,众善都奉行,我们到了八十岁也行不到

  所以这里就有一个分别,以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两句是浅,“吹布毛”是深,是白居易;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跟“吹布毛”是平等平等,是鸟窠。他并没有瞧不起人,来的是太守,随机说法,这个对于你正好。但是一迷一悟,就差天远了。所以说是“圆人”,法法都圆,“人天乘”就是“一佛乘”。所以我们对于“人天乘”,这一点我们应当有个提高的认识。

  实际上这一品所说的是浊世的恶苦,都是事相,实在也是圆显自己的心。我们不要以为只是极乐世界那种庄严是“托彼依正,显我自心”,那些“依正”都是显我们自心;《地藏经》里头种种地狱现象,那些铜墙铁柱都是自心。所以这里头所说的这种种也都是自心。

  “《弥陀要解》云:娑婆即自心所感之秽。”这是秽土,这个“秽”就是自心所感的,自心的“秽”当然不要,你自己心里头为什么要它秽?

  “极乐即自心所感之净。”因为是自心净,当然我要求,要保任。所以你厌秽需要舍,舍到究竟,“方无可舍”;欣净土也需要取到究竟,“方无可取”

  《妙宗钞》说到这个时候,取舍到极点的时候:“与不取不舍,亦非异辙。”如果不从事上取舍,没有欣慕极乐、没有厌离娑婆的心,只是说“不取不舍”,这个不但不高,而且这有毛病,这叫做“执理废事”,你执着了理废掉了事。你执着了理废了事,你这个理就不是圆的,你这个理要打个引号。如果你能够了达全事就是理、全波就是水,波是事相,水是本体,整个的波是什么,不都是水吗?!

  “若达全事即理。”你取也取的是理、舍也舍的是理,你“一取一舍,无非法界”。蕅益大师这段话是非常殊胜,蕅益大师九天写出来的,是从大光明藏中自然流出,九天写出这么一部著作。憨山大师写《楞严通解》,凡是从脑子里出来的东西都不要,这才真正是“慎勿信汝意”,因为脑子里头出来的都是“意”大家都想写几句东西,不知道你这东西没价值,你脑子里出来的。人家憨山大师,脑子里出来的东西不要,才写出几句,那你句句都可以要。

 

  上次讲了娑婆世界“五恶、五痛、五烧”。佛无量的慈悲,再三劝告,这个悲痛“难得解脱,痛不可言”。底下就告诉大家,你要如何来避免。所以说这些话就是要给大家指出方向,做为救度,你要避免。底下就说“一心制意”等等。

  今天这两品,第三十六、第三十七就是这个的继续。所以,底下“重重诲勉,一遍再一遍、一层再一层、一重再一重来进行劝告,勉励大家要止恶行善。

  一开口就是“佛告弥勒。”弥勒当机,未来的佛,也就是现在的佛嘱咐未来的佛。

  对他说:“吾语汝等。”我跟你们说,我告诉你们。

  “如是五恶、五痛、五烧。”他说这样的“五恶、五痛、五烧”,它是“辗转相生”。因为你造了“五恶”,现世受报名为“五痛”,来生受报名为“五烧”,这是由恶而生痛、生烧。

  “辗转相生”是什么意思?辗转就是反复的,像轮子似的转过来,又转过来,又转过来,反复的。“辗转相生”是“痛烧”,又能生恶。上次已经说过,鸟、螃蟹你把它搁在一起就互相斗,它在很苦的时候它就互相杀伤。所以在地狱之中,地狱中的众生互相杀伤,这是地狱中苦的一个原因。彼此都在极端痛苦之中,所以谁碰谁一下都是不可忍耐,就是加倍的来报复。所以他在“痛烧之中”,他并不知道悔恨,他是更增加他的嗔毒、痴愚的毒。铜床铁柱,那都烧红了的铜柱子,罪人是怎么趴上去的,怎么抱着那个柱子的?不是需要小鬼把他推上去。他自己去抱的,他看见是美女,过去一抱,浑身烧死了。烧死之后他并不因此明白,说下次我再也别抱了,他马上活了之后又看见还是美女,过去又抱,没完没了的。所以不会因为这种“痛烧”而使他能明白,它更增加了他的毒、他的痴、他的恨。这就是“辗转相生”。“辗转相生”就是鸡生蛋、蛋生鸡。

  “敢有犯此。”如果你敢犯这些“五恶”。“五恶”大家要知道,“五恶”里头就是包括喝酒,大家都认为这是很风雅的事情,也是很愉快的事情,你也就犯了。你敢犯这个,比方有些占公家便宜,实际是犯了盗戒,觉得不占白不占;而且管理很松懈,公家的东西你不拿白不拿,并不犯刑法,也没有人管你。但是你这是做了恶,你是做了盗恶,你要是受了戒就破盗戒,而且男女之间胡闹所以众生不知不觉都在犯。你敢犯,你这么大胆,你敢来犯这些恶的事情(罪业),你的结果(因为它是要辗转发展的),你一定要经历到恶趣,三恶道里面去

  所以这句话咱们不要把它看得很小,你就是不受戒,它还是恶。而且这个恶,它会造成其他的因。造成之因,侵犯了别人,别人就要报复,种种的,愈来愈发展,愈来愈大,要经历到恶趣。所以不要看这个事情很小,一个小事、小节。常常有人说“大人物不拘小节”,这是自己掩盖自己。

  现在所谓大人物就是说我位置高,位置高当然犯点小节也没人敢提意见。敢犯这个的话,“或其今世,先被病殃。”“被”这个地方就当作“受”字解,要按西法的文章说,你是被动的,当作被动解释,你就要被动的得病、得殃,这么也可以讲;不过中国文法不是这么用,就是“受”。“或其今生”,你受到的病,也是一种祸害,殃是祸,受到痛苦,受到灾祸。

  而且“死生不得,示众见之。”像北京一个大和尚,最后身上插了五根管子,插了多少时间,他痛苦得就拔掉两根管子。死,这个事,他求死、求生都不得自由;不但他求死不得自由,他就想把两根管子拔下来都不行,别人又给他插进去了。所以生时知名度很高,死后还要入恶趣,知名度管什么事?!

  法源寺还有一个,这个是极荒唐,他就是惨叫,几条街都听见他叫,这是解放以后死的。送到医院他就不疼不叫,医院说你没病,就送回来。送回来,一回到他住的地方就叫。再送医院,医院说没病我们怎么能收?到医院就没事,医院就不收,就回来,回来就叫,就这么叫死的。所以他就是活入地狱,罪恶万端没法说,当时也是方所以有一个人跟他开会,就说这个什么人,说话这么轻佻?!后来别人告诉他,说这是谁谁谁。噢,怪不得,原来是他,不然怎么会这么轻佻?!

  所以这些人,我们绝不能因为是个佛教徒,就认为这个人就必定是向善的,这个完全不一定不管怎么样,他就是受了戒之后,他加了“破戒”的罪。一般人作恶只有“作恶”的罪,没有“破戒”的罪,他加上“破戒”的罪。

  你持戒,你行善,你不光是有行善的功德,你还有持戒的功德,持戒功德很大;但是你要作恶同样的,这是均等的。这才合理

  这人不但有作恶的报,而且有“破戒”的报,那就是地狱的报。这种作恶就要在今世示现这种报,而且他现前,真事,一条街听见他惨叫,叫个不停,就这么叫死的。到医院没病,不是一回,医院说你不能强迫我们收一个没病的人,只好接回来,接回来就叫。罪有应得!“或者今生”。

  “或于寿终,入三恶道。”而且可以这么说,往往是“死生不得”这种人,寿终之后看来只有入三恶道了。

  “愁痛酷毒。”这种忧愁、这种痛苦,“酷毒”是极严酷、极厉害的一种毒。

  在这种痛苦毒害之中,“自相燋然。”“燋”就是把他烧糊了,自己烧;“然”就是燃烧。古时候就当燃烧,跟加上火字旁那个“燃”字一样的。自己就互相烧,你烧我,我烧你。

“共其怨家,更相杀伤。”他就入三恶道之中和自己有怨的人,又互相在这你杀害我、我杀害你。

  “从小微起,成大困剧。”所以“菩萨畏因”,而“众生就畏果”。知道这个果可怕,而不知道去害怕为什么得到这个果,是因为你种了这个因,而往往是因小果大,行善、作恶都是如此,一个小的因,它所结的果就大。这是自然的。你种一颗麦子,后头长一棵麦子穗,这是多少颗麦子粒,这是自然的规律。你种了桃核,出了桃树结桃,那有多少桃,整个那棵树,这个果它就大。所以“菩萨畏因”。

  “从小微起。”做很小很微的一件事情。

  “成大困剧。”很大的。“剧”也是“大”的意思,大的困难。“大困剧”在别的译本里头,《魏译》就是“久后大剧”,久后变成更大了。所以,“大困剧”就是说这个苦它是增长的,更相杀伤,从小微起,愈来愈大,愈来愈困难。而这一种是因为什么?要追究原因。所以我们要知道“畏因”。我们要知苦、要断集,你要找苦的原因,苦的原因是“集”,所以知苦就要断集

  这说了苦,我们要找苦因。这个苦因,“皆由贪着财色。”你贪恋,这就是你抓住了不肯放,所谓这个财就是一切,包括现在所说有多少大件,什么黄金的首饰,再有钱大家都知道是财,住的房子,一切享受,这都是属于财。这个财就代表钱财、货物,各种近代这些新的设备都属于财,大家很贪爱,很舍不得丢,就是着。

  “色”,嘉祥的话好:“或贪财,或贪皮肉。”就是在肉身的这种贪着,男女之间。现在还不仅仅是男女之间,同性恋同样是,还都是“色”,还有人和畜生,这都是“色”这个在戒条里写得很清楚,都在内,都是要禁止的,就贪着这些东西。所有坏的东西都是共同的,中国有,外国也有。中国古代有,一直传到现在,现在还是有。中国在春秋时候就属于男色,一直传到现在,外国还很发达,各国都有,这坏的事情,这很普遍,这都是大家贪着。

  “不肯施惠。”这种利益好处不肯给人家,你不肯去给人方便,去救度别人,你的财物不肯布施。所以就是说这个原因是什么?就是因为你贪财好色,你悭吝

  “各欲自快。”每个人都是想自己痛快。

  “不能忍辱,不务修善。”“忍辱”这个“忍”字,中国清代忠心的名臣曾国藩,他的语录有两句话我是老记住,“千万忍耐,忍耐万千”。千万你要忍耐,你所要忍耐的事不是一件、二件,你是要成万成千的忍耐,所以“千万忍耐,忍耐万千”。

  佛教这个“忍辱”是“六度”之一。所以在《金刚经》里头特别指明了“忍辱”,一先讲的是“布施”。应该要怎么不着相的“布施”?“三轮体空。具体举例就举的是“忍辱”,歌利王节节支解。所以“忍辱”很重要,所谓“难忍能忍”一个人不能忍,处处要讲自由,处处要讲老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你将来非干到地狱去不可。都要有所不为,所以“非礼勿视,非礼勿言”,要自己有约束,哪里能这么放纵?!我就只考虑我自己,我要干什么,我要怎么着,你侵犯人家对方的自由,这不就是造恶吗?还自己觉得很有理忍辱者就是克制自己,把自由让给别人,你就忍辱了。他骂你,你要回骂,彼此都不自由。他骂我之后,而我没有反抗,他不就自由了吗?让给对方。为什么必须我得自由,不让别人自由?

  “不务修善。”不肯修善。这一点耶稣教的话很彻底,当然是稍微有点偏,耶稣的话:当人家打我左脸的时候,我把右脸送上去。有的年轻人就各欲快意,我想怎么痛快就怎么做,这个很危险。

  “威势无几。”你要知道,现在你想痛快、你还想横行、你还在享受、你还有威有势,但是你这个威势没有几天、没有多长的时候。你前生修了善,你今生得了人身,你享受这个善报,这事等于说是一个人他继承了这家的遗产,还容许他挥霍,但是你没有多少,你坐吃山空,没有几天你就花完了。你这个威势没有多少,你就“随以磨灭”,都消磨、除尽了,叫做灭,就全没了,就全完了。

  “天道施张,自然纠举。”“施”也就是“张”。天道”就是讲自然之道、因果之道,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有很多外道就是求天。其实天它也是在执行这样一个法度,执行的人也要秉公办理,不能说因为你磕头他就赦免你,你上上供就把你的罪减了,那不是天在受贿吗?!有很多人糊涂。“天道”,它就是自然的因果,就是如此,它就是要“施张”,它就是要起作用。“自然纠举。”自然而然,所以“自然”两个字就点出来了,不用造作,不用安排,自然而然。“纠”就是“纠正”的那个“纠”;“举”就是举发、检举。这一些自然而然的把那些个罪,把一切一切都给你暴露,都要有追究。

  “茕茕忪忪。”“茕茕(qióng)”是一种忧思,是无所依,孤独。“忪忪(zhōng)”是惊慌失措。你孤孤单单,“万般将不去”,你的这些同伙、哥儿们、至亲爱的眷属,没有一个谁能跟着你的,“只有业随身”,孤独得很,而且这个时候你恐慌得很。

  “当入其中。”你自然就走到你的罪业之中,就轮回在五趣里头,到你应该到的地方。

  “古今有是。”从古到现在都有许多这样的事情,这些事情是悲痛、可伤。众生本来是佛,自己不明白、不相信。自己不但是妄想、执着,而且种种造恶,在冤枉之中受轮回,在这梦中,恶梦是愈做愈恶、愈做愈恐怖,不能醒,所以“哀哉可伤”,可痛。

  “汝等得佛经语。”就指在会的大众,以至我们后世的人。我们后世说这是“得佛经语”,看见佛经就是“得佛经语”,当时在会的人更是如此。

  你们得到这一些,“熟思惟之。”你看这个地方是佛教大众。所以大家往往不大肯思惟,只肯背诵,要好好的思惟。你就是在那背,那是走过程,也有功德。

  所以闻思修”三慧,在那念只是“闻”;你要进一步就得“思”;“思”之后才有“修。你不要以为你在“念”着就是“修”,这个不够,这是程度水平太低的,所谓初步的,也可以叫做初步的“修”的准备;要经过“思”、经过“修”。这个不就是佛在这说的,你得佛经这个语,“熟思惟之”,你要很好的去思惟。

  现在这个经语之中,善导大师说:“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净土的经就要紧,“净土三经”之中《无量寿经》是第一,这个就是详谈了“本愿之海”。所以我们要对于这个经,别的经你不去思惟不要紧,你对于这个经要好好去思惟;你好好去想一想,它这句话什么意思,你要把自己摆进去,联系自己,哪一些都是说我的。

  有一个人她联系了一下自己,当时她说是两年的一个病好了,居士林的一个人,一个老太太。这大概是前年的事,我去了,她跑出来,她给我问讯,她说谢谢你,她说当时因为没有工夫跟我说,她说我讲了之后当时她的病就好了。我就讲一个什么?我举一个例。你烧开水,你要一口气烧开,烧开了之后,你就是再放凉了也是凉开水。你把壶搁在炉子上,你烧三分钟拿下来,明天再烧三分钟拿下来,后天再烧三分钟拿下来,一百年之后它还不是开水。“一曝十寒”,水在这,烧一会只是几分钟,拿下来的时间,你就是寒的时间长,“一曝十寒”,你这不起作用。

  她说我当时听了这句话:“一曝十寒”,这不就是说我吗?!她这样一想,她说当时就觉得她害了一年多的病就好了。这都是真事,她也胖了,她说我要跟你说,今天我要告诉你。

  这两个老太太在一块,那个就是见满屋子都是,要参观音,结果着魔了,不能睡觉,多少人在屋子,挤满了,都没法治,都要死了。这不行,没法睡觉,整天紧张,有人叫她念大悲咒对治。我说不要对治了,我就给她讲了一个禅宗的公案,我说“老僧不闻不睹无穷”。她说我记不下来,我小女儿在旁边,我说福良你写个条子给她。第二次我再看见她,她就给我很深的问讯,她说谢谢!也胖了,自从那条子到手之后,这些现象都没了。

  所以就是这些事,你把自己摆进去,不要就在那走过场。这个作用是很殊胜的,这些也没有什么叫法术、也没有什么特殊,就是很简单,叫你不要“一曝十寒”,就是说“不闻不睹”就对了,平常得很,就是这样子。“熟思惟之”,要在“思惟”上用功。

  “各自端守。”“端守”指按着佛经的话去做。让你“端守”什么?叫你思惟,你知道这个道路、知道这个道理,这就是“修”。

  “终身不怠。”你不要懈怠。

  “尊圣敬善。”大乘初地以上都是“圣”,小乘初果以上称为“圣”。对于“圣”,我们都要尊敬;要恭敬“善”,经中就是尊重这个。所以善男子、善女人,称呼大家,都要止恶修善,要停“五恶”、修“五善”,要恭敬“善”。憬兴说,说到“圣”,那就包括佛跟僧。佛当然是“圣”,还有这些菩萨、罗汉以及僧,僧本来是“和合众”。除了佛之外的修行人都通称为“僧”,“尊圣”就包括了佛和僧

  “善”是指的世间法、出世间法。比方“仁义礼智信”,按儒家的话,你能够把“五常——仁义礼智信”都能够实践,你还可以保持人身,就相当于佛教里受“五戒”。这都是善,这就是三宝。

  “仁慈博爱。”仁者安忍、普利,慈悲为怀。

  “当求度世。”要求解脱,要“自度度他、自觉觉他”。所以这个“度世”不是说只求自觉,而且要觉他,要普令一切众生都永离生死。所以佛就说,你们得了佛的经语,要好好思惟,要好好去实修,不要懈怠,尊敬三宝,仁慈博爱,自觉觉他,自度度他

  “拔断生死众恶之本。”就是说不是在那有一搭没一搭的,而是要“拔断”,要把这个生死,恶的根本拔除,要断这个根本。

  “当离三途忧怖苦痛之道。”要离开三恶道这些忧愁恐怖、这些苦痛的道路。怎么离?你要拔断生死的根本。这就是说“拔断生死众恶之本”,你就“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贪嗔痴”是根本,罪恶的根本。所以轮回六道,贪欲为本。要解脱生死苦海,就智慧能度。所以就“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拿智慧的剑来斩断无明等等的烦恼,这样就永离三途之苦了。佛悲悯,所以劝导。

  “若曹。”就劝导大家,要“作善”。进一步开示,你们说要行善,什么是第一?我也常说,我们应当把钢用在刀尖上。哪是刀尖?这就是佛反问大家,你们想想,什么是第一?“当自端心”,要端正你的身心,这就是“作善”里头居第一位的,这是第一

  作善”,浅说就是行善事,如果要说到究竟善、第一善,那就是“是心作佛”。既然“是心作佛”,我们就要在这一切之处端心、端身。

  “耳目口鼻,皆当自端。”“皆当自端”,浅一点来讲,就是“非礼勿视”,不合礼的事情我不看,你那跳脱衣舞我不看,“非礼勿听,非礼勿言”,这些叫“端身端心”。

  进一步说这个“端”,怎么叫“端耳”?《楞严经》里头“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只有用耳根。他这个耳根,大家很多人在这错了。一个外国来的居士,很有点名望,到处讲。我说你讲《楞严》这一段,我说你先说。我听着听着听出他毛病来了。我说你先用“闻中”,这个是“入流亡所”,入什么流?他说入那个声的流。我说你错了。美国有个沈家桢把问题讲浅了。讲浅了还可以原谅,他就整个讲错了,它不管这个声,有好些人在这个地方错了它是“闻”的本性,它叫“反闻闻自性”,你还在那听这个声音、你还不是在那追那个声尘、你还不是在务外、还不是向外奔驰吗?!

  那有什么叫“反闻”?所以他错错在哪?他说这么讲凡夫才有法子下手,要是说这个“闻”字解释为“闻性”,那凡夫无从下手。对,凡夫是无从下手,所以净土法门才殊胜你都想到凡夫能从这下手,迁就这个下手的地方,你非讲错不可!所以他是“反闻者入流亡所”,“所”是“所闻”,这么一讲大家也就很明白,肯定他是错的,没法子。他这个人很聪明,他马上承认,他马上要给我磕头,我把他拉住了。

  我说这个“入流亡所”,你这个耳根的“所”就是声,你是忘记了声,不是在那个声中待下来。所以很多人不思惟,这很浅,稍微能讲过来就以为是这样,不肯深思,你深思自己能发现矛盾,没有什么难懂。

  你这个耳朵的“所”是什么?不是声音是什么?入了流,当然跟那个“所”是对面的。把“所”忘了,把声音忘了。你还说在声音中待下来,天下糊涂人有这么糊涂的吗?这个人是极端聪明,说老实话而聪明人才糊涂,我告诉你们。这是真理。这些糊涂人都是聪明人,他不聪明,他就不糊涂

  我们要“端耳”,这就顺便讲到这。我们要“端耳”,那就是如观音。

  同样的,不去追色尘,“反闻自性”是“端眼”,不是种种都一样吗?所以“耳目口鼻,皆当自端”。“端心”就知道是“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这样的“反观自性”就叫做“端”。如是六根都不去追六尘,而都反回来朗照自己的心源,“本心之源”,这才是“端正”。这就是这所说的一个“端”字。当何第一?就是应当这么“端”,这样才是第一。至于初步,浅,“非礼勿视、非礼勿听”,初下手的人也是要做的,不可忽视。

  “身心净洁,与善相应。”你看这个“善”字,刚才我们对于“善”的解释这就对了,不然一般的行善,跟你身上干净不干净有什么关系?!“身心洁净”才跟这个善字相应这个第一之善,就是“是心是佛,是心作佛”。你身心洁净,你不去追逐六尘,不追逐尘不就干净了吗?!朗照心源,这洁,这个跟善相应。不要随着嗜欲,嗜好跟欲望。但是很多人还是离不开嗜欲,自己所嗜的留恋,不肯舍,更不肯断,就是粘粘缠缠,像老太婆,没有一点丈夫气。

  “勿随嗜欲,不犯诸恶。”刚才所说这些恶都不能犯。

  “言色当和,身行当专。”对待一切,我们都是和颜悦色。“身行”,我们每天身之所作,这一切一切都应当专一。底下还得接着往下讲,“当专”就是说应当“专精行道”,从本经来说就是指的劝大家“一向专念”。

  “身行当专”。“动作”就指的行动,“瞻视”是看,这一切一切都应当“安定徐为”,很安定,很和缓,不是那种很粗暴,不能自制。现在你看跳舞这些动作,跟安定徐为都是相反的。

  所以“吴季子观乐”,他听见音乐,他可以知道哪一国是什么音乐,这个国家过去是如何,今后前途是如何,都可以知道现在这些歌舞就告诉我们,世界中有很多祸乱,这个祸乱是一天比一天要加深,等到达到了登峰造极,转过来它就开始减少。现在还没有,还正在爬坡

  都能安定徐为。所以咱们中国的诸葛武侯,他教他的儿子就是淡泊宁静。对,就是这个意思,不要随着嗜欲,要淡泊。而且这个欲,最大的欲就是男女之欲,你不要去追求这个东西,你要淡泊。“淡泊以明志”,你有没有志气,看你肯不肯淡泊;“宁静以致远”,宁就是安,静是清净,宁静就是安定,你安定才能致远、才能经久,才能有远大的作为和远大的宏图。所以不是跳跃、疯狂、挣扎的这种变态。

  “作事仓卒,败悔在后。”做事没有预计,都是临时仓仓促促、忙忙乱乱。

--------------------------------------------------------------------------------------------------- 

 

佛陀教育网学佛共修系统】给初学者提供帮助

 

  很多初入佛门的善男信女对学佛很茫然,不知道如何下手;还有很多人认为信佛就是去寺院烧香、拜佛求神仙保佑;或者认为经忏法会就是信佛。这是错误的想法。

  佛教是教育,佛教不是经忏法会。真正的学佛必须学佛经,用佛陀的教诲指导我们的人生,这就是“依教奉行”。学佛能改变命运,进入佛门读的一本书是《了凡四训》,这是改善命运的榜样。

  佛陀教育网学佛共修系统,给初学佛者提供如里如法修学的修行平台;同时发现、挖掘真正的学佛人,有机会面对面分享和探讨学佛体会。

  我们的学佛共修系统,是按照净空老法师倡导的教学理念学佛的,是当前正确的学佛方法。现在学佛人很多,学歪、学偏、学邪的占百分之八十多,真正掌握正确的学佛方法的,不到百分之二十。只要按照这个修学次第学佛,不会学歪、学偏和学邪。

  当代高僧大德——净空法师,年近九旬,为了世界和平、国家富强和人民的安乐,每日讲经不辍。听净空老法师讲经,力行净空老法师讲经,一定能改变你人生的命运、能提高你人生的质量。

  在学佛共修系统里一块跟着净空老法师学佛,我们就是同参道友;我们不是老师,但我们有信心做好共修的教练。欢迎有缘人的加入!

  打开佛陀教育网(www.foxdwedu.com),在首页左上侧“点击加入”,然后一步步跟着提示注册。首页右下侧有修学体会分享,是发布共修系统里同修的学佛体会文章,欢迎您阅读、参考!

   净土释疑网微信号:amtbedu。

  手机版网站应用:安卓版。邮箱:foxdw_01@163.com。  

0
 
 

净宗经教网站(佛陀教育)e-mail: fotuojiaoyu@qq.com 建站日:2014.1.1 三宝弟子恭制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6855号-1 最佳浏览建议:IE 6.0以上浏览器 萤幕解析度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