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净宗经论 ·净宗祖师 ·佛陀教育 ·净土释疑 ·辅助修学 ·传统文化 ·请佛住世 ·播经供养 ·网立牌位 ·圣号圣像 ·体会分享 ·下载专区 ·网站留言
共修系统 帐号: 密码: 登录 密码找回 注册
          >搜索          
  学佛入门
· 什么是佛教 · 佛教是教育
· 三皈依 · 走出学佛的误区
· 学佛师承的重要性 · 一门深入的重要性
· 学佛必持戒    
  学佛基础
· 弟子规 · 太上感应篇
· 十善业道经 · 沙弥律仪
· 了凡四训 ·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 地藏经 · 地藏经玄义
  五经一论

· 阿弥陀经 · 无量寿经
· 观无量寿佛经 · 普贤行愿品
·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 往生论
  传统文化教育
· 胎教 · 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
· 教育专家精品讲座    
· 传统文化早期教育体会分享
  辅助修学
· 哲理嘉文 · 中医养生 · 因果教育 · 护生素食
  播经供养
·

净空法师关于播经的答问、开示播经须知

·

播经须知及供养仪轨

·

播经体会分享

· 播经音频下载
 修学体会分享 >>更多
· 复讲《太上感应篇》(001 附原文)
· 《复讲<佛说十善业道经>》连载地址
· 为什么早晨五点钟必须起床(答案真让人
· 【天地载和019】“医保不要钱,不用
· 《佛陀教育课程全集讲义》文档下载

为什么李老师没有依照他老人家的诺言提前走了?

  来源:净土释疑网 录入时间:2014-09-26 17:07:04
关键字:李炳南,李老师提前往生,戒律,你要信佛,会集本,信心,礼记,念佛
【 点击数:2757 】 【字体: 】 【 收藏 】【 打印文章
 




摘自净空法师《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110集 2014年9月24日 讲于 澳大利亚


用这一句阿弥陀佛慢慢的能把自性的功德找回来


  “住普贤行”,着重这个“住”字。看注解。

  【解】上文已言诸大士“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今文云“住普贤行”,表诸大士咸安住于普贤大士之大行。

  “大行”是什么?

  【解】各各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

  每一位法身大士,都是以普贤菩萨十大愿王求生极乐世界。所以前清彭际清居士告诉我们,《无量寿经》就是中本《华严》。换句话说,《华严经》是大本《无量寿经》;这是中本;还有个小本,小本就是《阿弥陀经》。这三本是一本,一而三,三而一,只是讲的有详略不同。《弥陀经》略说,里面的意思都是圆满的,都是究竟的;小本《无量寿经》展开,就是《大方广佛华严》,;大方广佛华严》浓缩就是小本《阿弥陀经》。所以我曾经说过,我们要把《无量寿经》、《弥陀经》讲透彻、讲清楚、讲明白,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细说。《华严经》要略说,没那么长时间,要略说,那就是《无量寿经》、就是《阿弥陀经》,一个方向,一个目标。

  这个法门,完全建立在“信、愿、行”的基础上,“信、愿、行”是一不是二。真信哪能不发愿?!发愿哪有不念佛的道理?!佛号,肯定像海贤老和尚一样,我也劝过同学多次分秒必争。我有一秒钟的时候念一句佛号,就没有白过,这一秒钟把佛号忘记掉了,空过了!现在科技时代讲求,科学技术讲求分秒必争,我们把分秒必争用在念佛上。为什么?古人有一句话说得好,“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

  我把“四弘誓愿”分成两截,在现前指导我的是前面两句,第一个,“发菩提心”,“众生无边誓愿度”,这是发心;“烦恼无尽誓愿断”,这是积累功德。用什么?用念佛。声声佛号,每一声的佛号无量无边、无数无尽的功德,称性的,我们有,每个人都有,跟诸佛如来没有两样,只是我们有烦恼习气障碍,它不能现前。用这一句阿弥陀佛,慢慢的把自性的功德找回来,把起心动念分别执着念掉,让心里头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决定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着,我们净土就成就了

  净土准许带业往生,烦恼习气没断,没关系,只要这一句佛号能把它控制住、把它压住,它不起作用,对我们往生净土不产生障碍,这比什么都要紧;而且非常快速。

  我真正看到过一个,一生没学佛的人,最后临终的三天才闻到佛法,念三天三夜往生,瑞相稀有,火化留有舍利,给大家做证明。这个人是我在美国见到的,马里兰州周广大居士(不能称“居士”,他没学过佛),得的癌症末期。临走的前三天遇到我们,他找到我们,他家人。那个时候“华府佛教会”建立才一年,“华府佛教会”一九八三年建立的,这个事情发生在一九八四年,让我们看到生起信心,这不是假的。

  【解】《华严经》中,仅一普贤,如斯倡导。

  这是这两部经做个比较,黄念老跟我们说的,普贤菩萨,一个提倡劝导我们。

  【解】今经则无量无边,德如普贤之法身大士,咸来集会,同宏净宗。

  这还得了吗?太殊胜了!以十六正士为代表。

  【解】“善能分别众生语言。”见《唐译》。

  念老注得好,每一句、甚至于每一个字都有出处,不是随便加上去的,在会集本里面堪称第一。这是夏老会集成书是三年,以后又用了七年的时间,天天读诵,看里面有没有文字有错误的,或者是自己写错了,写漏掉了。七年时间修订,也等于说找这个经上的毛病,一直到真正丝毫瑕疵都没有了,则成为定本。这是在会集史上面来说,没有能像夏老这样的认真负责,谨慎其事,这称为佛门第一经。使命是要度末法九千年苦难众生,都能往生到极乐世界,这个功德还得了吗?

  这桩事情原原本本,是宏琳法师在《僧赞僧》这本书的末后《幻住问答》里头,为我们详详细细的来说明这桩事情,证明这部经可靠,不是伪造的,应该要接受。这个经的流通,宏琳法师有大功德。

  ……


为什么李老师没有依照他老人家的诺言提前走了?


  我们在台中学讲经,老师给我们选的全是《四阿含》,他在《四阿含》里头大概选了有三十几部,适合我们现在社会,能用得上的教导我们,慢慢提升到《方等》、到《般若》,最后我们请他讲《华严经》。

  那个时候老师将近八十岁了,七十多将近八十了,我记得我们八个同学,代表大众向老师请法,请老师讲《华严》,这八个人当中我也是一份子。老师用的《华严经疏钞》,那部书也是我的,线装书四十册,我供养老师。我们请老师讲这部经用意是什么?用意是希望老师常住世间,经没讲完总不能往生。没有想到,他讲了一半还是走了。原先跟我们商量好的,《华严》讲圆满,再讲一部《阿弥陀经》,他往生。

  为什么老师没有依照他老人家的诺言提前走了,这值得我们深深反省:我们没有能真正依教修行,听经的人多,真正修行的人很少


戒律落实在生活上的才有用处


  在台中我代表礼请讲经,都是一次老师就答应了,包括《华严》。唯独我请老师讲《礼记》,我请了几次?前后七次,老师也烦了,老师就告诉我:我为什么不答应你,你知道吗?我说不知道。没人照。儒家的“礼”就跟佛教“戒”一样,李老师一生不劝人受戒。他劝人皈依,“五戒”一定是你自己发心去求,不劝人受戒。真正发心,他会鼓励你;“礼”如是。

  所以我那个时候祈请,老师给我们讲了《曲礼》,上下两篇,讲圆满了;另外好像还讲了两篇,一共讲了三篇。礼经”是要落实在生活上的,不能落实在生活上,讲它有什么用处?跟戒律一样,“三皈”、“五戒”、“十善”是根本大戒,三聚净戒都是从大戒里头延生出来的。念佛人要把“三皈”、“五戒”、“十善”融入这一句佛号上去了,真念佛,心里头只有一句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当然圆满具足“三皈”觉、正、净;圆满具足了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会归到“十善”,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嗔、不痴,圆满具足。


真正要度众生先度自己


  古来祖师大德,蕅益大师真正发过心,想把戒律复兴起来。看到出家人不持戒,他很痛心,到五十岁之后,深深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专心净土,专求往生他自己意识到了,真正要度众生先度自己;先度自己,就是先到极乐世界成佛,然后倒驾慈航你才有能力。这个能力简单讲,就是这个花花世界它对你毫无影响,你不会被它干扰,你不会被它染污

  真正具足了“戒、定、慧”,眼在色尘当中入定了。不是离开,根在尘上入定,什么入定?不生眼识,这厉害;耳根在声尘上入定;鼻在香尘入定;舌在味上入定。这个入定就是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这是性德。圆满的性德起作用没有一样不知道,清清楚楚,明明了了,没有起心动念,清楚明了是智慧,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现前了,这是法身大士;阿罗汉只能做到不执着,他有起心动念、他有分别、他没有执着。为什么能不执着?知道诸法实相。

  实相是什么?“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修这个东西;不是远离六尘,远离六尘到哪里去修?“根、尘、识”是一而三、三而一,是一桩事情。

  法身大士六根在六尘境界完全转过来了,转八识成四智,转阿赖耶为“大圆镜智”;转末那为“平等性智”;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成所作智”是成就普度众生的事业。这个是归到根本了。所以有这个能力“解众生种种言音”,为众生说法,

  【解】《会疏》引《密迹经》云:“此三千大千世界有八十四亿百千垓众生之类,言辞各异。

  这个“垓”是中国古时候数目字的单位。多少称作“垓”?古书里头记载是一百兆。十兆是一个“京”;十个京是“垓”,那就是一百兆;一百兆称一个垓,以这个为单位。一百兆为单位,八十四亿百千乘一百兆,这是说释迦牟尼佛教区三千大千世界,这些众生言辞各异。

【解】计是一切皆归一义至真之惠。

这个“计”是计度、分别。这一切上面所指的“八十四亿百千垓众生之类”,统统归一,这个“一”就是自性、就是真心,至真至惠,“惠”是恩惠。


我们今天学佛是在枝叶里头寻找,没找到根本


  【解】菩萨应殊(指各类众生)唱异言,说法开化。”

  菩萨,众生有感菩萨有应。菩萨明心见性,见性就是证得自性性德的究竟圆满,真的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这两句话宗教里常用,对神的赞叹,一般人不相信,为什么?不可能!宇宙这么大,你怎么能知道?他不晓得,大乘经里头它的方法就是教你明心见性。见性,见到宇宙的根源、宇宙的根本。根本见到了,枝叶全收了,没有一个不知道。我们今天是在枝叶里头寻找,没找到根本。根本是性德,根本是相同的。所以《华严经》才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这说得多清楚!

  妄想就是起心动念,它太微细了,我们根本没觉察到。起心动念的频率,弥勒菩萨告诉我们是一秒钟二千一百兆次的生灭,这样的微细。我们今天看电视,电视屏幕画面的生灭是一秒钟一百次,我们对它一点感觉都没有,何况一秒钟二千一百兆次,一秒钟一百次我们就被它迷了。


我们后学要反复思索李老师说的“你要信佛!你要信佛!”


  佛法完全用心去感,它属于心法。心法决定不能怀疑;有怀疑就迷了。怀疑是愚痴的根本,“贪、嗔、痴”,“痴”的根就是“疑”。“痴”怎么来的?从“疑”来的。

  什么人对自己有信心?这头一个条件是“自信”。自己对自己没有信心,对别人当然没有信心。信心的建立要从自信,这才是真的。这太难、太难了!

  我年轻的时候三十三岁出家,我出家就教学、就讲经,两年之后才受戒,在八堵我跟圣严同戒。受戒之后,第一个回到台中拜老师。老师在慈光图书馆里面,我在大门口见到了,他就手指着我,他说:“你、你、你要信佛!”讲了好多遍,我当时也迷惑了。我走到里面去,他叫我坐下来,我就坐了,他就问我:你有没有听懂我的话?我说:“我没听懂。我怎么不信佛呢?学佛七年了,出家了、讲经了,现在受完戒了,我难道是不信佛吗?”他就告诉我:有很多老和尚八十、九十,到死他都还没信。”这个话我就明白了。那个“信”是什么?净宗讲的真信,真信太难了!

  老师这几句话我一生都不会忘记,指着我说了好多遍“你要信佛,你要信佛!”

  特别是净土宗,我们今天对净土宗的信心非常脆弱、禁不起考验,有一点风吹草动我们心就动摇了。这十几年来,国内国外对于会集本的批判是史无前例,过去没发生过,这么多的人、这么长的时间否定这个本子。好在国家还有福,佛门里面否定了,国家没否定。我看到国家宗教局出版了一本“净土五经”,里面《无量寿经》用的是会集本,我看到很安慰,国家承认这个本子;宏琳出来解释;海贤老和尚来证明,这大家没话说了。

  当年有很多人问我我为什么没换本子,我说:这个本子是老师给我的,我要换了本子,那我背师叛道;全世界人不信,我不会变更我的信心;老师为什么给我、他没给别人?我们有承传、有弘扬的使命在。这是一种考验,得经得起考验才行;禁不起考验,你拐弯了、你丢失了,那错了!我对老师有信心。

  尤其是晚年,我遇到黄念祖老居士,他住在北京,他出来不方便,我每一年要到北京去三次、四次,去干什么?看他!那时候常去亲近这个老人。这个老师虽是在家人,在家菩萨!他是密宗的金刚上师。

  这些大德现在都走了,连海贤也走了。所以我现在求佛菩萨,要求宏琳法师常住世间,他还年轻,他不能走,佛要留他表法

  ……

  世尊这些经典都是对于具足净土善根、福德、因缘的人给他们讲的。如果过去生中没有善根、福德、因缘,佛不跟他讲这个法,为什么?他不能接受,他不相信。我们今天接受了,还会动摇,还不相信,还不肯真干,什么原因?过去我们的善根、福德、因缘有,很浅,不深,深度不够,所以会动摇。

  诸位想想:会集本要不是李老师亲手交给我,你说我会不会动摇?保不住。老师亲自交给我的,我就有使命感。同学不是我一个,他为什么交给我?交给我,我能把它宣扬、把它发扬光大。所以李师往生之后,我就把这本经印了一万册,老师眉注,注在上面的,很多同学都没看到,都不知道老师有这本东西,这样的这个注解就不会失传,有一万本流通。现在百万都不止了,至少得有几百万在这个世间流通,读的人很多,学的人很多,好事情!这是老师殷切的期望。

  为什么在那个时候不能讲第二遍?也就是有反对的声音,所以老师不愿意找这个麻烦。

  我拿到这个本子,老师写的东西我能看得懂,所以我就想照这个本子来讲,老师说不行,你年岁太轻了,这个在障碍要是爆发你招架不住,叫我留着等待缘成熟。老师圆寂了,我在美国,所以印一万本主要在海外流通。在海外的同学看到,没有一个不欢喜,找我讲。所以在那个时候前后几年讲了十遍。


我们走也要像海贤老和尚一样,不需要助念


  八十五岁之后,清明节,我记得我把《华严》停了,不讲了,晚年专讲《无量寿经》会集本,而且专讲黄念老的《注解》。我们在晚年相遇,我对他了解很深;他也对我有期望,一定要把这个本子、把这个注解发扬光大,所以大量的翻印流通。我们自己带头来学习,只有一个目标,这一生决定求生净土,时间越早越好,对这个世间没有丝毫留恋,我们做个榜样给大家看。

  真的往生,我们走也要像海贤老和尚一样,不需要助念,自己真有把握。把握在哪里?放下就是为什么没有把握?你放不下,你对这个世间还有留恋,那就真麻烦了,真靠不住了。彻底放下,“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法,至尊所说的一切法,我要往生,我统统放下,不受他的累赘,自在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再学。“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两愿我把它摆在极乐世界。在这个世间我只是“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我只搞这两样;学法门成佛道到极乐世界去,不在此地。我把“四宏”誓分成两段,这才能有把握、才有成就。

  【解】但法身大士悉能解了,随其本类言音,而为说法,应机随缘,普作饶益。恶趣众生,亦闻如来之随类音,而得闻法得度。

  所以我们对于幽冥界众生、天道的众生、畜生道的众生,都要诚诚恳恳的为他说法,他懂

  【解】此明会中诸大士,皆有如是智慧辩才与功德威力也。

  今天时间到,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


印光法师文钞选读


观河集重刻序


  夫心者,世出世间诸法之本也。若能彻悟自心,则观一切法,悉是自心之所流露。观一切生灭迁变境界,悉是常住寂灭真如实相。楞严所谓观河之见,无有童耄。肇公所谓旋岚偃岳而不动,江河竞注而不流,皆示此即生灭而见真常之微旨也。果能了此,则可谓了事凡夫,达本道人。纵讥诮怒骂,皆能为人解黏去缚,令人起死回生。岂必登座竖义,然后为说法哉。孔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圣人之道,譬如阳春。阳春一到,举凡大树小草,无不发荣畅茂。纵焦芽败种,不能生成,而亦未尝不蒙煦妪以受润泽也。天机深者,见其高坚前后而不可模仿,广大精微而不可拟议。实则了无奇特,不过日用云为而已。此心之妙,凡圣相同。如来圆满菩提,众生永轮六道,皆不离于此心。但以迷悟逆顺因缘,致令苦乐升沉天渊悬殊也。长洲彭际清居士,宿根深厚,学问渊博。甫登进士,便悟苦空。视富贵如浮云,不乐仕进。了心性之实际,力修净业。亟欲普度迷流,故尔和光同事。致有述怀纪事唱和诸作。虽属文字,实寓深心。其淑世善民,导迷诠真之意,具发挥显示于随机随境之吟咏间。可谓不据位而行政,不升座而说法者。裒辑诸作,分为四卷。乃题为观河集,盖取楞严观河验见不迁之义。又冀观此集者,勿在文字义理间推测,但观观者。观者既了,河自不流矣。此彭君命名之大意也。刘君朝侍,以其有益于世,为之刊板流通,实为方便导引之胜举也。祈令为序。予愿观彭君之诗者,当先学彭君之道。其道唯何。曰,妙悟自心,信愿念佛,求生西方而已。倘能于此有得,则尽十方世界森罗万象,皆是现成新诗。否则纵令声韵铿锵,对仗工整。而元气毫无。如画壁之镜,剪彩之华。形虽逼肖,欲令现其光相,舒其芬芳,则断断乎不可得也。(选自《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三 序)

注解:

  ①悉(): 尽;全;知道。

  ②耄(mào):年老,八九十岁的年纪。

  ③岚(lán):山间的雾气。

  ④甫(fǔ):刚刚;才。

  ⑤煦妪(xù yù):亦作“煦姁”。抚育;爱抚;长养;温暖;暖和。煦,温暖。妪,喜悦;老妇。

  ⑥淑世(shū shì):济世。淑,善;美。

  ⑦裒辑(póu jí):汇集而编辑;辑录。裒,聚集;减少;通“俘”。

  ⑧冀(jì):希望。

0
 
 

净宗经教网站(佛陀教育)e-mail: fotuojiaoyu@qq.com 建站日:2014.1.1 三宝弟子恭制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6855号-1 最佳浏览建议:IE 6.0以上浏览器 萤幕解析度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