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净宗经论 ·净宗祖师 ·佛陀教育 ·净土释疑 ·辅助修学 ·传统文化 ·请佛住世 ·播经供养 ·网立牌位 ·圣号圣像 ·体会分享 ·下载专区 ·网站留言
共修系统 帐号: 密码: 登录 密码找回 注册
          >搜索          
  学佛入门
· 什么是佛教 · 佛教是教育
· 三皈依 · 走出学佛的误区
· 学佛师承的重要性 · 一门深入的重要性
· 学佛必持戒    
  学佛基础
· 弟子规 · 太上感应篇
· 十善业道经 · 沙弥律仪
· 了凡四训 ·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 地藏经 · 地藏经玄义
  五经一论

· 阿弥陀经 · 无量寿经
· 观无量寿佛经 · 普贤行愿品
·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 往生论
  传统文化教育
· 胎教 · 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
· 教育专家精品讲座    
· 传统文化早期教育体会分享
  辅助修学
· 哲理嘉文 · 中医养生 · 因果教育 · 护生素食
  播经供养
·

净空法师关于播经的答问、开示播经须知

·

播经须知及供养仪轨

·

播经体会分享

· 播经音频下载
 修学体会分享 >>更多
· 复讲《太上感应篇》(001 附原文)
· 《复讲<佛说十善业道经>》连载地址
· 为什么早晨五点钟必须起床(答案真让人
· 【天地载和019】“医保不要钱,不用
· 《佛陀教育课程全集讲义》文档下载

海庆老和尚当年在世没有人瞧得起,世间肉眼凡夫看错他了

  来源:净宗经教网 录入时间:2014-09-21 10:04:08
关键字:海庆法师,肉身舍利,舍利,往生,不着文字相,物质,念头,念佛,往生
【 点击数:4241 】 【字体: 】 【 收藏 】【 打印文章
 




摘自净空法师《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108集 2014年9月19日 讲于 澳大利亚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

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学佛、学经不能执着言说相、名字相、心缘相


  请看《大经科注》第三百三十七页倒数第七行:

  【科】壬二、 遍游佛土

  请看经文,经文这一句:

  【经】于一念顷。遍游一切佛土。

  我们看念老的注解:

  【解】“于一念顷,遍游一切佛土”。“一念”,指极短促之时刻,但其时限,诸说不一。

  这些都是佛当年对大众所说的,为什么说的不一样?听众的程度不一样,善根厚薄不一样,所以佛每对一桩事情四十九年当中所说不尽相同。

  这些经文,上一辈的大德教导我们,我们要学佛、学经教要以马鸣菩萨《大乘起信论》上所说的方法、心态,菩萨教导我们:

  听经一定要懂得不执着言说相。读经,文字是言说的符号,当然不能执着文字相。

  第二个不能执着名字相。名词术语,都是世尊教化众生假设的,执着就错了,一定要懂得里头的意思,不必斤斤计较这些文字。

  第三个不执着心缘相。心缘是我看到这个我想大概是什么意思,不可以。为什么?佛的言语以后写成文字全都是从自性当中流出来的,自性没相、无相,自性无不相,你才真正能够契入。

  为什么不能看到文字所谓望文生义?不可以,因为自性没有相。正因为它没有相,所以它有无量相;正因为它没有意义,它有无量义要与性德相应,你才能够自性的智慧德相慢慢恢复出来

到什么时候完全明了?到明心见性,大彻大悟,见性之后一切通达。这个时候你有没有意思?没有。为什么?见性的人,障碍自性的烦恼习气断掉了。

  总的来说,障碍自性不外三大类,第一个无明烦恼,第二个尘沙烦恼,第三个见思烦恼。这些东西统统断了、统统放下了。那心是什么?“清净,平等,觉”,我们经题上说的。见思烦恼断了,清净心现前,真心,没有染污了;尘沙烦恼断了,平等心得到了,尘沙是比喻,这种妄想、分别无量无边,前念灭后念就生,相续不断。

  见思烦恼是六道轮回的根,有这个东西就有六道,这个东西断掉了,六道就不见了,没有了,六道是假的。

  尘沙、无明是十法界的根(有尘沙、无明就有十法界),尘沙、无明断掉了十法界也没有了。那有什么?一真法界现前了,一真法界就是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这个境界现前,这个境界有色相,但是这个色相跟我们现在所能体会的色相大大的不相同。为什么呢?我们现在所能体会的色相是阿赖耶的境界相,是阿赖耶的相分,这个相分是生灭法,前念灭后念生,生灭不住(住就是停止)、不停,一个接一个。第一个生灭跟第二个生灭不一样,所以是相似相续,不是真的相续,真的相续是两个完全相同,它不一样,这是事实真相。

  大乘教里常说的“诸法实相”、“实相无相”,从体上讲“实相无相”;“实相无不相”是从作用上讲。用(用是有缘),现相;不起用,没有缘不起用,它无相。体无相,起作用的时候现相,随缘,有缘就现,没有缘就不现了。所以体性不可得,现的相也不可得。不可得当中你一定要得,那是妄想,那不是事实。

因此佛随缘说法,逗机。说法的目的是引导你契入自性。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方法、善巧方便无量无边,方向跟目标是一个,这一个粗显的来说就是“戒、定、慧”三学。

  八万四千无量法门都离不开“戒、定、慧”,所以说“法门平等无有高下”。戒、定、慧决定引导我们悟入自性,最后帮助你大乘大悟、明心见性。任何一法都可以,只要你心专,专一,不能杂,不能乱,不能够被染污。

  这些统统在日常生活当中,起心动念、分别、执着这就坏了,这是六道凡夫;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这就是佛陀。完全用自性观照,六根起作用都叫做观照,从观照悟实相。

所以对于佛这种种说法,我们就能看到佛说法的对象不一样,时节因缘不相同。用现在的话说,社会环境不一样,风俗习惯不一样,文化不相同。

  佛陀那个时代交通完全靠步行,牛车、马车,船是用帆船靠风力的,靠人,人力,所以确确实实有很多人老死不相往来。他一生生活的环境就是他这一个村庄,或者他这个小镇,就这么大地方,没有出过远门,所以很多农村的居民一生没有进过城,这县城没有见过。真有,不是没有。我小时候生长在农村,确实有老人一生没进过城,他最远的地方就是附近的几个乡镇。

  佛讲经说法在这个环境里面只让他有个概念就可以了,不必细说。看听众的程度根性的利钝,对大根性的人愈接近实相,对小根性的人距离实相远近就不必说了,从这个地方能看到善巧方便。


念头才是物质现象的根本,没有念头哪来的物质现象?!


  【解】如《仁王般若经上》以“九十刹那为一念,一念中之一刹那经九百生灭。”

  这是一弹指,一弹指有九十刹那,这叫“一念”。

  【解】又《往生论注上》以“百一生灭为一刹那,六十刹那名为一念。”

  都是指时间非常短促,知道这个概念就好。我们在讲经当中常常提到的是弥勒菩萨跟释迦牟尼佛的对话,《菩萨处胎经》里面一段,佛问弥勒菩萨,说“心有所念”(我们凡夫心里起个念头)。佛问:“心有所念(这一念),几念几相识耶?”这是经的原文,佛问的。这一念里头(心有所念)有多少个念头(微细的念头)?多少念头(几念),有几相(相是物质现象),还有几识?这个里头问了三桩事情“念、相、识”。弥勒菩萨回答说,“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念”。单位是百千,一百个千是十万,三十二亿乘十万,三百二十兆。这一弹指三百二十兆个细念(念头),每一个念头都有相,“念念成形”,那就是物质现象;“形皆有识”,这个里头含义很深。

  物质现象从哪里来的?不就说明白了,从念头来的,“念念成形”。“相由心生”,“色由心生”,从念头来的。念头才是物质现象的根本,没有念头哪来的物质现象?!假的,不是真的。“形皆有识”,“形”就是物质现象,每一个物质现象里面都有“识”。

  “识”是什么?受、想、行、识,佛法讲的五蕴“色、受、想、行、识”。我们读到这个经文之后,才真正了解天天念的《心经》,观世音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什么是“五蕴”?这说出来了,五蕴是第一个物质现象。物质现象里面就有“识”,“色、受、想、行、识”决定离不开。

  这个物质多大?大乘教里头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这叫“极微色”,没有比这个更小的了。这个“极微色”要是把它分开,物质现象就没有了,所以也叫做“邻虚尘”。“尘”是微尘。

  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佛用的方法是分析。他第一个用“牛毛尘”做单位开始,牛毛粗,牛毛的尖端上面有一粒微尘,那微尘很小,眼睛很好的人能看见。这一粒尘附在毫毛的尖端上,它不会掉下去,我们讲吸力、引力,因为它太小了,这个大的引力超过它,把它吸住,它不会掉的。

  牛毛尘,用牛毛尘把它分开,分成七分,七分之一叫“羊毛尘”。羊毛细,尖端上有一粒尘土,多大?是牛毛尘的七分之一。

  再将羊毛尘分为七分,七分之一是“兔毛尘”,兔毛就更细了,羊毛、兔毛,我们中国人写毛笔,常常用它做原料,用这个方法来分。

  兔毛尘再分成七分,七分之一叫“水尘”,这一粒微尘放在水里头,水有空隙,它可以从空隙里头游来游去没有障碍。

  水尘再分成七分之一叫“金尘”,金属,金属的密度大,但是它还是有空隙,金银铜铁这些它没有障碍,它可以透过,很容易透过,它有空隙。

  金尘再把它分成七分之一叫“微尘”。我们以为平常都叫微尘,在佛经上“微尘”是指这一个,指金尘的七分之一叫“微尘”。这个“微尘”大概就是现在所讲的原子,佛说阿罗汉的天眼能看到。

  微尘再分七分之一叫“色聚极微”,大概现在科学里面所讲的基本粒子“夸克”这一类的。

  色聚极微还能分,再分七分,七分之一就是“极微之微”。

  极微之微不能再分了,再分就没有了,所以叫“邻虚尘”。它跟虚空隔壁,它一分就是虚空,物质现象没有了,就是空了。


德国科学家普朗克宣布: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物质这个东西的存在


  佛在这桩事情近代的物理学家——量子力学家发现了,他们也是用一样的方法把这物质分析。他讲一分二、二分四、四分八、八分十六这个样分法。从原子开始,八十年前发现原子。

  那个时候认为原子是物质现象最小的单位。随着科学的进步,用仪器发现原子、把原子打破,打破发现原子里头有原子核、有电子、有中子。所以它很复杂,不是单纯的,揉在一起产生这个现象。科学再将原子核、电子、微中子各个击破,能打破,打破还存在更小的,称它做“粒子”、“基本粒子”。它还不是最小的,基本粒子还能打破,就是还能再分,打破之后发现,这更小的东西称为“微中子”,也叫“中微子”。这个东西再把它打破,打破没有了,那么就是跟佛经上讲的“极微色”、“极微之微”、“邻虚尘”,被科学家找到了,它的名词叫“微中子”,这个东西打破没有了,物质没有了,物质没有看到什么?看到是念头波动的现象,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物质是这么回事情,是念头波动产生的幻相。这就证明佛所讲的没错,“色由心生”、“相随心转”,科学把佛经这两句话证明了。这两句话佛在三千年前讲的,三千年后今天科学家,尖端科学家发现了,这是宇宙的奥秘物质到底是什么?这个谜揭穿了,是念头。以德国普朗克博士向大家宣布: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物质这个东西的存在什么东西存在?念头。念头是属于心理,所以他指出来。

  科学从建立到现在四百年,走上一个错误的道路,这个错误是什么?叫“二分法”,把宇宙的现象分成心理、物理。现在大学物理学、心理学,这是错误的。根本就没有“物质”这个东西,统统是精神。所以物质跟精神是一体,佛家讲“五蕴”讲得对,正确。“五蕴”就是“色、心是一体”。我们看了科学报告,对这桩事情有了一个清晰的概念,真正相信了念头重要,物质随着念头变。

  海贤老和尚十二岁,不是种了一个大冬瓜,被他堂弟偷了,他大概不知道,他就咒,小声的咒:哪一个偷了我的冬瓜,叫他长疮害病。三天之后,他堂弟真的长疮害病了。这是什么?物质现象是跟着人念头转的,海贤能够转他的,转他身体的物质现象,真害疮了。婶娘知道这个事情,赶紧跟他说:别念,别再念了,弟弟已经害疮生病了。他马上改口,他改希望他赶快好了,希望他赶快好了,念了两天,他堂弟真好了,他才晓得这个念头有这么大的能量,以后再不敢咒人了,再不敢有负面的念头。

这个事情科学证明了,你看现代的书店,我偶尔去看一下,关于研究“念力”的报告很多,总有几十种。现在年轻的科学家都走这条路子,我相信大概再过二三十年,“念”头是什么会被他发现。因为佛在经上讲过用第六意识,第六意识的能量非常大,就是它能缘的这个量,对外它能缘到宇宙的边缘,大宇宙;对内它能够达到阿赖耶

  阿赖耶的三细相科学可以发现,也可以给佛证明,但是他不得受用,因为科学家没断烦恼,虽然发现了,跟佛讲的是完全一样,智慧、神通、道力都不能现前。

  佛菩萨是怎么知道的?是禅定里面见到的,现量境界,定中所见到的。完全搞透彻、搞清楚的,大乘教上常说的“八地以上”,实报土里面法身菩萨,《华严》是圆教,从初住到等觉,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都是断无明证法身的,他们生实报庄严土,生到实报庄严土,对这桩事情知道、相信、不怀疑。要把这桩事情搞清楚搞明白,要八地。四十一个阶级,八地是最上面的第四个阶级,八地、九地、十地、等觉,后面是妙觉。“妙觉”是佛,不算,算菩萨的果位,四十一个阶级,实报土里头,他们智慧开了,神通现前了。

  科学家虽然看到这个东西,智慧不开,神通不能现前。佛法不需要用科学的这些仪器,不需要,也不需要用数学的理论去推论,都不需要,佛法完全用禅定,定功愈深你看得愈清楚,到妙觉圆满了。圆满这个时候,这定功是什么?我们相信应该在八地就圆满,自性本定,回归自性了,修定。这个概念我们逐渐体会到一些,它很重要,为什么?它是真心,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告诉我们,“何其自性,本无动摇”,“本无动摇”就是自性本定。

  为什么要修定?因为本来是定,真心本来是定。定就是真心;不定就是妄心,就是阿赖耶,阿赖耶是动的,是生灭法。自性本定,不生不灭,不动不摇。所以大乘法里头特别重视禅定。“定”是中国的意思,“禅”是“禅那”,梵语翻过来的。“禅那”是静虑,翻成中国意思,“静就是定,“虑”就是它有观照的能力,它照见。“虑”是个比喻,不是思考,他没有思考,我们今天讲完全是直觉,一听就明白,一看就明白

  六祖听法达念《法华》二十八品,念到第二品,他就止住了,告诉法达禅师,别念了,我知道了,跟他讲《法华》的玄义,他开悟了。他念了十年没开悟,能大师一席话里头开悟了。所以“定”是清净心、是平等心、是觉心。“觉心”就是开悟,“觉”是开悟,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所以清净心是阿罗汉、辟支佛的禅定,平等心是菩萨的禅定。我们要想作菩萨,不平等不行,还有高下之分,还有人我之分,这不平等,所以修菩萨道要修平等心。修小乘道要修清净心,不能被污染。

  ……


海庆老和尚当年在世没有人瞧得起,世间肉眼凡夫看错他了


   破无名,证法身,下手的方法在现前,从早到晚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学不执着,不执着就是我们俗话说,不要放在心上,全是假的。应该把佛法放在心上,把戒定慧放在心上,这个放在心上也是暂时的,不是永久的,为什么?自性里面这个东西没有,没有它就是圆满的。它是性德,你不能说有,你有你着相了,你迷了,有没有戒、定、慧?真有戒、定、慧,圆满的戒、定、慧。但是那个“戒、定、慧”三个字可不能有,那是假名、是假相,有这个假名、假相把真的就障碍住了,离一切相,即一切法。马鸣菩萨《起信论》教我们的方法妙,“放下言说相,放下名字相,放下心缘相”,别去想它,会开智慧。

  海贤给我们做出最好的榜样,他露了,有时候露一点。

  海庆没有露,一生没露,看不出来。到他自在往生,说走就走,这是露了一手,这个非常不简单!一般人做不到。做缸六年,打开留了全身,全身舍利。当年在世没有人瞧得起,世间肉眼凡夫看错他了。他一生真修,道场里头什么苦的事情他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情他都能做,欢喜做,他有这么样的成就。

0
 
 

净宗经教网站(佛陀教育)e-mail: fotuojiaoyu@qq.com 建站日:2014.1.1 三宝弟子恭制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6855号-1 最佳浏览建议:IE 6.0以上浏览器 萤幕解析度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