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净宗经论 ·净宗祖师 ·佛陀教育 ·净土释疑 ·辅助修学 ·传统文化 ·请佛住世 ·播经供养 ·网立牌位 ·圣号圣像 ·体会分享 ·下载专区 ·网站留言
共修系统 帐号: 密码: 登录 密码找回 注册
          >搜索          
  学佛入门
· 什么是佛教 · 佛教是教育
· 三皈依 · 走出学佛的误区
· 学佛师承的重要性 · 一门深入的重要性
· 学佛必持戒    
  学佛基础
· 弟子规 · 太上感应篇
· 十善业道经 · 沙弥律仪
· 了凡四训 ·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 地藏经 · 地藏经玄义
  五经一论

· 阿弥陀经 · 无量寿经
· 观无量寿佛经 · 普贤行愿品
·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 往生论
  传统文化教育
· 胎教 · 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
· 教育专家精品讲座    
· 传统文化早期教育体会分享
  辅助修学
· 哲理嘉文 · 中医养生 · 因果教育 · 护生素食
  播经供养
·

净空法师关于播经的答问、开示播经须知

·

播经须知及供养仪轨

·

播经体会分享

· 播经音频下载
 修学体会分享 >>更多
· 复讲《太上感应篇》(001 附原文)
· 《复讲<佛说十善业道经>》连载地址
· 为什么早晨五点钟必须起床(答案真让人
· 【天地载和019】“医保不要钱,不用
· 《佛陀教育课程全集讲义》文档下载

清明祭祖,是人生一桩重要的大事

  来源:净土释疑网 录入时间:2018-04-02 12:38:00
关键字:清明节,清明祭祖,孝道,名字,西方,制礼作乐,净业三福, 祭祖,学习班,孝亲尊师,文言文,西服
【 点击数:5083 】 【字体: 】 【 收藏 】【 打印文章

 

  摘自《2014净土大经科注》学习班 第17集  2014年4月2日讲于香港

 

清明祭祖,是人生一桩重要的大事 

诸位同学:大家早晨好!

  昨天,我们学了“菩提心”跟“净业三福”,这个是修行的根本、修行的基础,一定要落实如果不落实,我们这一生的修行全落空。无论出家、在家,一生学佛止于知识,自己没有得到受用,知识学得再好,可以得到世间一点点名闻利养,其他真正的利益永远得不到。

净业三福”不是理论,是修行方法的总纲领、总原则。从哪里下手?从“孝亲尊师”。

  清明节马上就到了。清明祭祖,是人生一桩重要的大事祭祖是什么?纪念祖先要怎么纪念?要回忆祖宗在那个时代他们用的是真实智慧,跟我们所学的“菩提心”跟“三福”完全相应。虽然那个时候佛教没到中国来。这也就是说明,佛教传到中国,为什么中国人这么热爱?它跟我们老祖宗说的没有两样;比我们老祖宗讲得更好、讲得更深。意思深;讲得更广,广,没有边际;深,没有底线,所以佛教传到中国来,儒接受了,道也接受了。后人讲到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儒、释、道”,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中国传统文化把佛全容纳进去了,也变成传统文化的一根柱子,三足鼎立。

  佛教导我们“三福”第一句,“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清明祭祖就是“孝亲”具体的表现。“孝亲”是教育的核心,中国传统文化、大乘佛法的根基建立在“孝亲”上佛法是师道,师道必定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没有孝敬,师道就没有了。今天没有师道了,学生不知道尊敬老师,为什么?他的父母不知道尊敬老师。(10:12)

  ……

 

 中国古礼决定不能够连名带姓称呼人 

  修行从哪里?从孝亲,从尊师。所以古时候我们怎么学的?父亲带我们上学,祠堂里面有大殿,供祖宗牌位的,在祠堂办学。就在正厅当中,立一个孔夫子的牌位,比一般牌位都大,上面写的,那时候我们还认得,字都认识,“大成至圣先师孔夫子神位”,写这么几个字。老师带着所有的学生,四十多个学生,学生站在两边,老师站在一旁,在孔子牌位的旁边;父亲在前面,我在后面,对孔老夫子的牌位行“三跪九叩首”的礼,最隆重的礼节。拜完孔夫子之后,我父亲请老师坐在孔子牌位的下面,我们向老师(父亲在前面,我在后面),行“三跪九叩首”的礼,然后带着向两边同学作揖,那就这样的拜法,作揖。这个礼节就是教什么呢?教“尊师重道”。

  你看看,每一个同学进学都要行这样的拜师礼,后来的、前面的都要列队看,你在这个学校看多少遍,印象多深!哪有不听老师话的!爸爸对老师磕三跪九叩首,你敢不听话吗?老师要认真教,不认真教怎么对得起你父母,怎么对得起你们的长辈!

  我们的祖父母那个时候不在了。祖父母在的时候,有的时候祖父母也一起,表什么?表我家的孩子,儿子、孙子教给老师了,他将来能不能成就,全靠老师的教诲。老师得到家长这样的重托,不敢不尽责任;不尽责任怎么对得起家人。

  现在这个没有了,现在拜师礼没有了,所以小孩怎么会懂得尊重老师?!

  中国古礼决定不能够连名带姓称呼人,这是骂人,这非常不礼貌没有满二十岁他有名字,称他的名,因为他是小孩,没成年,二十岁行冠礼,也是在祠堂行冠礼。满二十岁的,女孩子满十六岁的,成年了,你是大人,你不再是小孩了,对你要尊重了,以后见你不能叫你的“名”了,要叫你的“字”。

  所以“名字”,“字”从哪里来?“字”是你同辈分的人送给你的,称“字”不称“名”,你将来做官见到皇上,皇上也称你“字”不称“名”,为什么?对你尊敬。称“名”只有两个人:你的父母一生称你名;再有一个人,你老师,老师称你“名”,说明老师的恩德跟父母相同。皇上要称你的“名”,是你犯罪了,你的职务撤销了,他称你“名”,要判刑坐牢。

 

西装是不是礼服,西装是西方人的工作服 

  称呼是礼,对人尊敬,社会秩序不乱现在不像话了,现在人不懂,对父母也称名字,对老师也称“名”,对国家元首也称“名”,这时候乱了!在古时候是决定不许可的。民国初年,我们在十几岁的时候,社会上对称呼非常尊重;抗战之后,这个称呼的礼节就淡薄了,以后完全学外国人,我们是被西洋文化同化了。现在穿服装穿西装,礼服是西装。我听说在英国,人民要见女皇要穿礼服,那西装是不是礼服?不是的,西装是西方人的工作服礼服是燕尾服,要穿那个。穿这个见女皇是被挡驾的,你进不去。

 

没有“制礼作乐”的朝代,往后历史上写的叫“乱世” 

  中国现在没有礼服啊,没有“制礼作乐”。满清亡国之后,民国成立了,民国没有“制礼作乐”。没有“制礼作乐”,在往后历史上写的叫乱世,你的政治没上轨道,

所以,“礼乐”是非常重要的!有礼乐,社会上轨道了,不乱了;没有礼乐,这乱世。社会为什么乱?没有礼,没有规矩,它怎么会不乱?

  清明祭祖,慎终追远想想老祖宗,中国的老祖宗,对得起千年万事的祖孙,把他们的智慧,从修身到治国、到世界和谐,这些智慧、理念、方法、经验,都写在经书传留给后世,我们今天是不读它了,这是用文言文写的

  文言文最大的好处,它永远不变,你只要学会了,跟几千年前的人他写的东西,你读他的完全能读得懂,不会把意思错会。这个工具世界上只有中国有,其他国家民族统统没有,我们的祖宗真正爱后代。

 

学古文方法很简单,就是背诵 

  文言文学习难?不是难,你没有学过,你要真学,不难!我看到很多外国人读中国古籍,早年我在台湾,景美我有个小道场,华藏图书馆,有个美国纽约大学的在台湾留学的学生,台湾大学的,她学什么?她学《华严经》,用《华严经》写博士论文。学校让她跟我学,那时候我正在讲《华严》,一个星期我记得是讲三次,她在我景美图书馆住了四个月。她能看《华严经》,能看清凉大师的注解、注疏,不简单!是个女生。我问她学了几年,三年!三年就有能力看中国的古文,可不可能?可能。

  我在台中,参加李老师的经学班,就是学讲经的,经学班里除了佛经之外,有国文,国文是学《古文观止》,老师每个星期讲一篇。老师告诉我们,古文方法很简单,背诵!你能背五十篇古文,你就有能力读文言文(五十篇,如果每个星期背一篇,把它背得很熟,一年就成功,一年五十个星期就行了);如果你能背两百篇古文,你就有能力写文言文所以老师有开的国文班,国文班的学生要背古文。

  我们没下这个功夫,我们是学佛经,老师的教学,学生只能学一样,不能学两样。一样什么?专精!你才能深入。学两样就分心了,学三样、四样,那只学一点皮毛知识。所以这些方法我们懂!

  老师教学,那个时候年龄,最高的年龄四十岁,四十岁以上他就劝你念佛,你学习的时间过了,老实念佛就好。我跟李老师的那一年三十一岁。最好的年龄是二十岁到三十岁,最好的年龄!这讲时节因缘,错过了,后悔莫及。所以同修们要及时努力学经教。

  文言文很重要!过去翻译经,在中国文学史里头说这叫变文。变文是什么?最浅显的文言文,几乎跟白话差不多。这是翻经的时候,希望经典能广泛流通,不用深的文字,用最浅显的,变化的“变”,叫变文,所以佛经比古文容易懂。中国的古籍看不懂,看佛经能看懂,是最浅显的文言文。

 

“三福”的第一条做到,才是佛经里说的“善男子、善女人” 

  “三福”,这是基础。“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落实在《弟子规》,弟子规》做不到,这两条就没有了;“慈心不杀”落实在《感应篇》;下面一句“修十善业”落实在《十善业道经》。我们称这四句是根本的根本、行门,就是戒律,根本的根本。这四句都做到了,就是佛经上所称的“善男子、善女人”。这个善是有条件的,这四句没有做到,佛不承认你是“善男子、善女人”。所以学佛的基础在此地,无论在家出家,同一个基础,根深蒂固,基础坚实才能有成就,这是世间法。佛法是建立在世间法的基础上,没有这个基础,佛法不能建立。

  佛法是什么?第二福就是佛法了。第二福只有三句,“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至少“三皈”、“五戒”、“沙弥律仪”。沙弥律仪十条戒、二十四门威仪,世出世间法都可以用。

  再向上提升,比丘戒、比丘尼戒、菩萨戒。比丘戒、比丘尼戒跟菩萨戒里面,讲威仪大概占三分之二,戒条不多,威仪很多,也就是规矩、礼节。这是入佛门。

  再向上提升,大乘。大乘第一个“发菩提心”。没有菩提心,是小乘,小乘没有发菩提心。大乘要“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这个“因果”不是普通的因果,“念佛是因,成佛是果”,要相信这个。“是心是佛”是因,“是心作佛”是果,要相信这个。念佛法门,阿弥陀佛是果佛,他成佛了。用果佛的德号做为我们修行的因,因、果同时,因、果不二,这是无比殊胜的法门。


-------------------------------------------------------------------------------------

 如何学佛?答案在这里——点击此处:正确的学佛方法

  净宗经教网“共修系统”(佛陀教育网:www.foxdwedu.com)手机版的APP: 打开APP首页,点击右上角“+”,根据你的学习情况来“编辑”自己的学习内容在首页。试一试,很方便的! 

  苹果APP下载:打开苹果手机的“app store”输入“净宗经教网”,就能下载了。

  安卓APP有两个下载地址: (1)点击打开链接 (2)点击打开链接

  【净宗经教网:www.foxdwedu.com净土释疑网微信号:amtbedu】

  

0
 
 

净宗经教网站(佛陀教育)e-mail: fotuojiaoyu@qq.com 建站日:2014.1.1 三宝弟子恭制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6855号-1 最佳浏览建议:IE 6.0以上浏览器 萤幕解析度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