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净宗经论 ·净宗祖师 ·佛陀教育 ·净土释疑 ·辅助修学 ·传统文化 ·请佛住世 ·播经供养 ·网立牌位 ·圣号圣像 ·体会分享 ·下载专区 ·网站留言
共修系统 帐号: 密码: 登录 密码找回 注册
          >搜索          
  学佛入门
· 什么是佛教 · 佛教是教育
· 三皈依 · 走出学佛的误区
· 学佛师承的重要性 · 一门深入的重要性
· 学佛必持戒    
  学佛基础
· 弟子规 · 太上感应篇
· 十善业道经 · 沙弥律仪
· 了凡四训 ·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 地藏经 · 地藏经玄义
  五经一论

· 阿弥陀经 · 无量寿经
· 观无量寿佛经 · 普贤行愿品
·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 往生论
  传统文化教育
· 胎教 · 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
· 教育专家精品讲座    
· 传统文化早期教育体会分享
  辅助修学
· 哲理嘉文 · 中医养生 · 因果教育 · 护生素食
  播经供养
·

净空法师关于播经的答问、开示播经须知

·

播经须知及供养仪轨

·

播经体会分享

· 播经音频下载
 修学体会分享 >>更多
· 复讲《太上感应篇》(001 附原文)
· 《复讲<佛说十善业道经>》连载地址
· 为什么早晨五点钟必须起床(答案真让人
· 【天地载和019】“医保不要钱,不用
· 《佛陀教育课程全集讲义》文档下载

六尘里不分别执着、起心动念叫真修行

  来源:净土释疑网 录入时间:2012-06-25 17:52:00
关键字:修行,真修行,学佛,看破,放下
【 点击数:2112 】 【字体: 】 【 收藏 】【 打印文章
 

摘自净空法师《净土大经科注》第391集 2012年6月22日讲于香港

   “入道”就是明心见性,方法很多,八万四千法门。

  “入道多途,要不出二种:一理入,一行入。”

  净土法门也不例外,方法很多,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种:一个是理入,一个是行入。

  “其中行入则有四者,其中第三为‘无所求行’。”

  单单讲“入”,例如上上根人,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像六祖慧能那是“理入”,一闻千悟。普通一般人要从“行入”,“行”是修行。慢慢来,一步一步向上提升,这属于“行”。

  “行”里面四种。

  第一种,是“报冤行”。报冤行,也就是我们往年离开新加坡的时候,我写了一副对联,赠送给了所有同学。上联就是这个意思:“处逆境、随恶缘、无嗔恚。”这个很重要。我们怎么处逆境?怎么跟一些障碍我们的人相处?佛教导我们用“清净、平等、觉”。知道这些缘分都是过去造的业障,或者是现前造作的,叫报应。报应现前,虽然有苦难,要忍受,不能有怨恨心,受什么样的迫害都没有怨恨。

  释迦牟尼佛给我们做了榜样,没成佛之前修菩萨道,修忍辱波罗蜜,被歌利王割截身体,这是最不能忍受的事情,他能忍,完全接受。而且告诉歌利王,我将来成佛第一个度你。释迦牟尼佛成佛了,第一个得度的憍陈如尊者。憍陈如的前世就是歌利王。佛说话算话,没有妄语。不但不怨恨歌利王,反而感谢他。为什么呢?他提出这个考题,忍辱仙人通过了,忍辱波罗蜜圆满了,释迦牟尼佛成佛的时间提前了。世尊本来排列的贤劫千佛他是第五尊,弥勒是第四。因为忍辱波罗蜜圆满,把他提在第四,弥勒排在第五,所以释迦感恩。没有怨恨,还感恩。

  今天我们遇到毁谤的、侮辱的、障碍的、陷害的,要像释迦牟尼佛一样,知道感恩。不是坏事,是来考验我们功夫够不够,在这个境界还会不会起心动念,还会不会想报复。如果都没有,提升了。没有他的考试,怎么知道你的成就?所以,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这个道理一定要懂,我们这一生才能有成就。

  那么这第二个,“随缘行”,是随顺境、善缘。顺境、善缘往往更容易让人堕落,不知不觉地堕落了。很可怕。为什么呢?他欢喜,欢喜容易自满,容易生起傲慢心,这就堕落了。一切顺利,别人看到你,都恭维你、赞叹你,来供养你。你在这个里面很容易起贪心。贪、嗔、痴、慢非常容易勾引起来,你就堕落掉了。顺境里面没有贪念、没有愚痴,你也就顺利通过了。

  第三,“无所求行”。我们知道,万法皆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千真万确的事实。今天科学家为我们作报告,他们看到了真相。这个世间所有一切物质现象都是假的。物质从哪里来的?意念波动现象所产生的幻觉,不是真的。

  佛告诉我们:真心不动,妄心动。阿赖耶是妄心,所以阿赖耶是波动现象里面产生的。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它做主宰,随着它的变化。佛在经上常说“一切法从心想生”。这个“心想”就是阿赖耶。阿赖耶起心动念,意识跟末那识执行。意识分别,末那执着,前五识就落实在事相上了,前五识就造业。清净心造净业,净业比染业好。净业现净土,四圣法界是净土。染业现秽土,秽土就是六道轮回。六道轮回里面又有善、恶。善业感三善道,恶业感三恶道。不论是恶道、是善道,是净土、是秽土,通通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所以菩萨在这个境界里面,他清清楚楚,了了分明,这是智慧、观照。

  心怎么样呢?如如不动。住在这个世间是为帮助众生觉悟。自己觉悟了之后帮助众生。帮助众生没有起心动念,这一点千万要记住。帮助众生自己有起心动念,自己在造业。一个善念,造的善业;一个不善的念头,造的是不善业。既然天天都在造业,这是凡夫,这不是圣人。修行修什么?就是修六根在六尘境界里头不分别、不执着、不起心、不动念,这叫真修行。能够这样修行的,一生当中没有不成无上道的

  惠能大师做到了,即身成佛。在他麾下,很难得,有四十三个人做到了。这四十三个人都跟他一样,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一点我们要明了。

  达摩祖师传承禅宗,从二祖慧可到六祖都是单传,只传一个人。慧能大师他传四十三个人,空前绝后。六祖之前没有,六祖之后没有。有传两三个的。四十三个人,有人根本没有传人,传一个的,两三个的,没有像能大师那么样的殊胜。这是缘不一样。

  宗门如是,教下亦如是。教下是渐修,一步一步向上提升。这种人占绝大多数。所以释迦牟尼佛在世间讲经教学四十九年,就是为这些人。祖师大德常说。黄念老的注解也是汇集本,汇集了八十三种经论,一百一十种祖师的著述,总共一九十三种。收集的材料非常丰富,把材料里的菁华都写在这个注解里头,所以这个注解是集经论、各个祖师之大成。

  对于这桩事情讲的很多,讲的很清楚提醒我们:修行不是读经、磕头。这些都是形式。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

  实质是什么呢?实质是我们见色闻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这叫真修、真行。千经万论总不离这个原则。与这个原则不相应,就不是佛法;与这个相应就是佛法。所以修行在哪里修?日常生活、穿衣吃饭、待人接物。修什么?经题上讲的清清楚楚:清净平等觉,学这个。这是因。果呢?果是经题的上半部,“大乘、无量寿、庄严”,是果,那就是极乐世界。“大乘”是智慧,“无量寿”是福德,“庄严”是一切圆满成就。果报!“大乘、无量寿、庄严”就是极乐世界、就是阿弥陀佛。

  《往生论》讲的二十九种清净庄严,怎么修成的?清净心、平等心,觉而不迷。那个觉是大彻大悟。单独地讲,清净是阿罗汉,平等是菩萨,觉是佛陀。全在经题上!这一部经就是经题的详细说明而已。注解是解释经文的。所以,于世出世间一切法都无所求。

  佛法要不要求呢?现在要求。觉悟之后就要把这个“求”的念头放下。为什么呢?自性心里头没有这个“求”的念头。你有这个“求”的念头,你的自性被染污了。所以到最高的这个境界,禅宗所谓“相上”一种,这个求的念头没有了。求不求呢?还求。求是相,不求是性。性、相圆融,理、事不二,这就入进去了。空、有两边不着。空是真空,有是妄有、假有。两边都不着。

  最后一条,“称法行。“法”就是佛法,大乘佛法。大乘佛法是什么?诸法实相,真如自性。

  “谓性净之理,因之为法。”

  “性净之理”,这个“理”就是真如、自性。与真如、自性相应,这叫法。与真如之理相违背,那叫“非法”。非法就不是佛法,不是佛法就是世间法,与自性相违背。

  具体而言,不能说的太玄了,太玄了我们连边都摸不着。怎样才称性?怎样才入理?“离妄想、分别、执着”就称性、就入理。换一句话说,还有妄想、分别、执着,就不称性,就不入理。

  佛这种教诲,我们如果真的听懂了、听明白了,就会用。在哪里用?穿衣吃饭。我还执不执着?我还分不分别?我还有没有起心动念?所以“道”在哪里?“道”就是佛,佛就是“道”,无处不在,无时不在。问题是你认不认识,你觉不觉悟。你要觉悟,没有一样不是。你确确实实能在生活当中把妄想、分别、执着淡化了,那就相应了。相应不圆满,你只是淡化,根没断。但是这点淡化,那福德就不得了,智慧、福德就现前。淡化一分,透一分福祉;淡化十分,就透十分福德智慧。所以要舍,要放下。

  初学的人要在事上去放,理摸不到边界,就从日常生活,事相当中去淡化,不再讲求了,不再执着了。功夫用得纯熟了,理就明白了,就入理了。入理是真的觉悟了。在事上这样的修法,相应的修法,路是走正确了。你是走觉悟的路子,你是走成佛的路子,没错,但是现在还没到。上上利根的人,他初学就到家;中等根性的人,时间长短不一定,个人的缘不相同,个人用功也不相同。

  我们必须知道,非常想用功,非常想相应,非常想快一点成就,为什么不能?不能的原因,你没有真看破,你没有真放下。真看破的人,彻底放下了。那眼前所拥有的这些呢?不碍事。为什么不碍事?它是假的,它不是真的。你一点都不关心了,一点都不操心了,这叫真放下。你还关心、还操心,你没放下。有,没放下;没有,也没放下。有也好,没有也好,都不关心了,不操心了,这叫真放下,这才是真正成就。

0
 
 

净宗经教网站(佛陀教育)e-mail: fotuojiaoyu@qq.com 建站日:2014.1.1 三宝弟子恭制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6855号-1 最佳浏览建议:IE 6.0以上浏览器 萤幕解析度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