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净宗经论 ·净宗祖师 ·佛陀教育 ·净土释疑 ·辅助修学 ·传统文化 ·请佛住世 ·播经供养 ·网立牌位 ·圣号圣像 ·体会分享 ·下载专区 ·网站留言
共修系统 帐号: 密码: 登录 密码找回 注册
          >搜索          
  学佛入门
· 什么是佛教 · 佛教是教育
· 三皈依 · 走出学佛的误区
· 学佛师承的重要性 · 一门深入的重要性
· 学佛必持戒    
  学佛基础
· 弟子规 · 太上感应篇
· 十善业道经 · 沙弥律仪
· 了凡四训 ·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 地藏经 · 地藏经玄义
  五经一论

· 阿弥陀经 · 无量寿经
· 观无量寿佛经 · 普贤行愿品
·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 往生论
  传统文化教育
· 胎教 · 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
· 教育专家精品讲座    
· 传统文化早期教育体会分享
  辅助修学
· 哲理嘉文 · 中医养生 · 因果教育 · 护生素食
  播经供养
·

净空法师关于播经的答问、开示播经须知

·

播经须知及供养仪轨

·

播经体会分享

· 播经音频下载
 修学体会分享 >>更多
· 复讲《太上感应篇》(001 附原文)
· 《复讲<佛说十善业道经>》连载地址
· 为什么早晨五点钟必须起床(答案真让人
· 【天地载和019】“医保不要钱,不用
· 《佛陀教育课程全集讲义》文档下载

全世界都反对,我还要学习弘扬会集本

  来源:摘自净空老法师讲《净土大经解演义》 编号:02-039-0168 时间:2010-10-16 录入时间:2010-10-19 06:06:37
关键字:会集本,嫉妒,感恩
【 点击数:2560 】 【字体: 】 【 收藏 】【 打印文章
 
  我们明白、了解了,在经上读到这些经文,或者和同学们在一起分享,把他讲清楚、讲明白就可以了,自己要用什么心态?真的要用"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心里的痕迹都不沾染,这样就提升自己了。如果我们想这个是怎么样、那个是怎么样,那你又堕落到凡夫了,又在原点踏步了,没有提升。 

  不能执着,不能分别。起心动念是没有办法,不起心动念做不到,绝对做不到。那起心动念没有的话,十法界就没有了,这肯定是做不到的。我们要从分别、执着上下功夫,相宗它叫你修心,就在这里。你看,"转八识成四智","六、七因地转","五、八是果上转"。五、八不要转的,六、七一转,五、八跟着转。那么,第六,第六是分别,第七是执着,我们就在这上面下功夫。学着什么?学着不分别、不执着,你会开智慧,你会得定,这个定叫什么?叫三昧。我学《无量寿经》,我每天非常认真学习,不分别,不执着,你得《无量寿经》的三昧,这个三昧也叫念佛三昧;你研究《华严经》,很用功,非常认真,甚至于一个字、一个名词都查的清清楚楚,查完之后心里头不执着、不分别,你得华严三昧,你会开悟。说明什么?说明你没有被外面境界干扰,你天天接触这个境界,而不受它的境界影响,这叫功夫。 

  许许多多的人他学佛了学了一辈子,很用功,能言善道,著作等身,为什么走的时候连个瑞相都看不到?什么原因呢?他在学习的时候他没有把分别、执着放下,就出在这个地方。没有放下分别、执着是凡夫。那凡夫学佛得的是什么?是佛学常识,是佛学的知识,没有三昧,更没有智慧。所以,这叫妙法,知道的人不多,能用的上的就更少了,得会用啊!不能不认真,不能不努力,努力、认真是消自己的业障。可是,书本一合,心地清净,干干净净,人家问我,我知道;不问,不知道。这样学佛,这就如法了。
  心地清净,记住我们这个经题后半部"清净、平等、觉"这五个字。"清净、平等、觉"是因,"大乘、无量寿、庄严"是果报。"大乘"是智慧,"无量寿"是德,"庄严"是相。你看,"智慧、德相",是果,从哪来的?从"清净、平等、觉"来的。"清净、平等、觉"是性德。所以,诸位你细细去体会,你就懂得。如果我们学了,学了还常常念着,还常常不忘,还常常分别、执着,你的清净心没有了。 

  八万四千法门,研究经教是里头的一门。任何一个法门都不能着相。这个"着相"就是执着,不能执着!再往上提升一些,不能分别!不着相,你得清净心;不分别,你得平等心。平等心比清净心高,清净心都生智慧了,那何况平等呢!那生大智慧了。这是佛法修行的秘诀。要记住古人,古人给我们提示:真修行人省事,"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为什么真修行人他要住到山里去,跟外面隔绝?那就是知事越少越好,为什么?凡夫,你会受到外边环境干扰的。不受干扰,那是有相当定力了,相当功夫了。这定力不是天天盘腿、面壁,不是!不受境界干扰,真定力,真功夫,那叫禅定。盘腿、面壁那是初学。真正得定了,行、住、坐、卧都在定中。佛经上两句话佛常讲的,"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在定中,没有受外头境界干扰,这个道理一定要懂,一定要学习。 

  净宗的殊胜,我们学习,学到什么程度没有关系,学对自己绝对有好处。而这个法门,这个修行所以叫做方便法门,八万四千法门都是方便法门,方便当中的方便。最殊胜的方便,一句名号,"阿弥陀佛"四个字,一句名号。在日常生活当中从早到晚,常常想着阿弥陀佛,其他的都不要想。 

  我每天读经,到这个地方来给同学们分享,经读完了,经本一盖,你要问我读些什么,我不知道,心里头只有阿弥陀佛,不晓得!你问我,我都知道;你不问我,我全不知道。到这个里边来跟大家分享,经本一展开,我知道。我讲完之后,问我讲些什么,我不知道,这是真的,几十年都是这样子,心里头干干净净。如果心里头还想着这个、那个,那麻烦了,那累死了。
  佛菩萨的教诲,祖师大德的教诲,老师的教诲,与经教都相应,那能不信吗?能不学吗?最初学习的时候,自己没有把握,这个经教要不熟记怎么行?!我是一开头老师就不准我记笔记,告诉我的方法,听经的时候,老师讲经的时候,一心专注,听懂好,听不懂也好,不要去想它,不打妄想。一心专注是定,定生慧。要听什么?要听老师"弦外之音",这个不容易! 

  老师有没有弦外之音?其实,我们前边念的,"世尊能演一音声,有情各各随类解",那不是玄外之音嘛?!各人理解的都不一样,那是弦外之音。给诸位说,每个人一说话都有弦外之音,你自己不知道,一般人也听不懂,为什么?他有妄想、执着。如果是他没有分别、妄想、执着,往往他听一句话,他大彻大悟,他明心见性,禅宗里头有。参禅的人偶然听到人唱歌,他开悟了;下雨的时候听到雨打芭蕉,在芭蕉叶上打的什么,他听懂了,开悟了。不定什么缘分,他心清净了,这清净心,才有这种能力。心不清净,不行啊! 

  老师讲经,真的,有时候,偶尔有那么一次,听到有一点悟处,向老师报告,老师:啊!我也有说出这个吗?老师自己不晓得。自古以来,这种情形有啊,不是没有。会说不如会听,会说的人没开悟,听的人开悟了。那用什么听呢?是在讲,不出马鸣菩萨在《起信论》里边教的原则:离演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你是用清净心在这里听,那这两个小时还得了啊!一般人怎么样?一般人不行,他两个小时他用分别心,他用执着心。这一分别、一执着全是世间法,他所得到什么?常识,经典里边的常识,用现在的名称说,他得到的是知识,大乘佛学的知识。佛是这个意思吗?是他自己的意思,他听了完全是他自己的意思,他自己理解的,佛没意思。佛哪有意思,有意思不就变成凡夫了。 

  所以,这一点要晓得,佛没有起心动念流出来的妙音,记录下来的文字,不能执著。所以,他流露出来的音声、言语,里头没有妄想、分别、执着。我们如果也没有妄想、分别、执着,那这一听就开悟。由此可以想象得到,惠能大师在五祖方丈室里边,他一生就听那么一次经,五祖和尚给他讲《金刚经》,我们知道讲《金刚经》大意,也没有书本,他不认识字,没书本。你看,"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大概是《金刚经》的四分之一,《金刚经》只有五千多字。换一句话说,讲一千多字的时候,后头还有一大半没讲,他就开悟了,他就给五祖说,"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不生灭……",说了五句话。五祖说,不必说了,衣钵就给他了。是什么?清净、平等、正觉心。 

  我们去听五祖讲经,没用!五祖今天讲什么?你会把他的话全部重背了,为什么?你记得很清楚。慧能大师没有把五祖所讲的说出来,你第一条说什么、第二条说什么,没有!你看,他悟入的是自性,这是佛法里头的秘方,生秘。佛没有秘密,秘密是不可以告人的。佛没有秘密,生秘。可是这个生秘,每个人都可以都把它解开,要别人替你解开,不可能!得自己解开,自己正在明白了,放下分别、执着就能解开一半。 

  我们今天坏,坏在哪里了?就是不能放下分别、执着,总是还要用分别、执着,用习惯了,无始劫以来就用这个东西,现在叫换,换不下来,还是用这个。用这个就成了障碍了,就变成所知障了。我们想接近佛的境界,那就非常困难了,这是不能不知道的。所以学佛,心地越清净越好,越放下越好。 

  我这个十几二十年了,从在美国时候的就常讲,总有二三十年的时间了,常常劝导大家:真学佛,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放下五欲六尘,放下贪嗔痴慢。十六个字,我说的很明白。这十六个字有没有契入佛的境界?没有!到佛的大门口。这十六个字带我们到佛的大门口,进去那一步,那要用佛的标准。佛的标准,就是放下执着,那就入门了。执着是见思烦恼,放下三界八十八品见惑,在华严,你就是初信位的菩萨;在小乘,那就证须陀洹果。不一样了,你真的入佛门了,你是名副其实真佛弟子,你不是假的。
  八十八品见惑,世尊教学方便起见,把它归纳成五类,好说话了,我们也容易懂了。头一条,身见,不再执着身是"我",身不是"我"。什么是"我"?自性是"我"。这是学大乘的人一定要知道的。《还源观》里第一条,"自性清净原明体",那是"我"。惠能大师见性是什么?就是"自性清净原明体",你看,他头一句"何其自性,本自清净"。"原"是圆满,"明"是光明,"明"也代表智慧。不生不灭,那就是大般涅盘。 

  "本自具足",具足智慧,具足德能,具足相好,没有一样欠缺。 

  第四句说"本无动摇"。清净心是定的,它不是动的。动,就错了。自性本定,所以今天我们,心在动,这个"动"是妄心,真心不动。我们这个妄心要不动了,真心就现前了,真、妄是一不是二。动就叫妄,不动就叫真,这多重要! 

  最后一句"能生万法",万法是整个宇宙。宇宙、生命、万事万物从哪里来的?自性变的。《华严经》上说,"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所以,不能用识,得用心。识,是分别、执着。妄想、分别、执着都叫识。妄想是阿赖耶,分别是第六意识,执着是末那识。不用这个?不用这个就是真心。这是妄心,妄心把真心盖住了。妄从真起,没有真哪来的妄。所以,它是一层染污,一层障碍,你必须把它放下。
  佛菩萨教导我们,我们要能懂得,要会运用,头一个不执着,不再执着身是"我",你在对于身的压力和负担就没有了。身不是"我",我就不必再在意它了。很在意这个身、这个身,这个身常常就出毛病;你不理它,它什么毛病都没有。刻意去保养它,不保养还好,保养了一身毛病出来了,为什么?业力嘛!真正懂得保养的方法,消业障是真正的保养方法。业障没有了,你恢复自然了。天天补它,天天还造业障,你看那个补的东西都帮助业障,这不就错了嘛!回归自然多好! 

  这个身在世间两个用途:第一个,帮助自己不断向上提升境界,自利;用这个身体把佛法介绍给别人,利他了。介绍给别人第一个方法,自己做到,这个样子给人看。身行,言教,一定自己先做到。你看释迦摩尼佛当年在世,他老人家全做到了。不做到,光讲,人家不相信你。你要把它做到,把十善做到,把三皈做到,把五戒做到,把六和敬做到;菩萨六波罗密,普贤菩萨十愿,本经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做到,这是真正的续佛慧命,弘法利生,自己不做怎么行? 

  这一部经后面有一品,说的是"受持经戒,如贫得宝",这句话是真的!我们在六道,在六道可怜!六道全是假的。把精神、时间都用在这些假东西上,招来一身罪业,后来的果报很苦的。应当放下,一心念佛,这句佛号是真的不是假的。
  一生时间很短暂,一百年时间,一弹指就过去了。好好的把握时间,把这句佛号念好,把世缘统统放下。我们讲的十六个字,虽然不是真的,这十六个字能放下,肯定能往生!知道身不是自己,身是我所有的,像衣服一样,把身体看作是我的衣服,不是"我"。第二个,要放下对立。冤、亲都是对立,你所亲爱的是你的对立,你所怨恨的也是你的对立。对立属于边见,两边。为什么要放下?遍法界虚空间跟自己是一体,你能跟人对立吗?对立就错了,对立的念头已经造业了,意业。行为,那就是身业和口业,没有对立。 

  一切众生没有一个不是善知识,没有一个不是我的老师。他是善人,我要跟他学习他的善行。虽学习,对一切善法没有一丝毫贪念,为什么?有一丝毫贪念,这个善念引发你的烦恼。烦恼是什么?贪嗔痴慢疑,把那个勾起来了,那就错了,这个东西要不得!所以,不起贪念。顺境是你的好增上缘,没有这个东西,你不知道你的功夫有没有成就,这一实验就知道了。 

  逆境来了,也是考验你,你如果不受他的干扰,保持你的清净、平等,你上升了。如果逆境一来了:我做这个事情,你看他干扰我,他有罪。他是有罪,我也有罪,我动这个念头就是罪,为什么?我被他干扰了,我没有提升我自己,反而往下降了。 

  因此,顺、逆境界常常生感恩之心。这个人毁谤我,侮辱我,陷害我,让我受很大的伤害,都要存感恩,好机会来了!没有一丝毫的怨恨。你看释迦摩尼佛在修菩萨道的时候,做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解身体,没有一丝毫怨恨,感谢他!为什么?经过这个考试,忍辱波罗蜜得了一百分,圆满了,忍辱都圆满了,提前成佛了。释迦牟尼佛排名在弥勒之后,因为忍辱波罗蜜修圆满了,他提前了,在弥勒菩萨之前成佛。现在弥勒菩萨在他之后,不感恩行吗?! 

  修行修什么?明白道理,了解事实真相。干一些坏事的人,严重伤害我的人,就像那忍辱仙人遇到的歌利王。"歌利"是梵语,要翻成中国的意思是暴君。暴君,遇到这么一个国王,把他凌迟处死,没有一丝毫怨恨,心是平等的,心是慈悲的,知道他也是一尊佛。本来是佛,为什么变成这样子?这样不善的心行是他一时迷惑,原谅他,没有放在心上。放在心上那就坏了,那怎么样?六道轮回,冤冤相报,没完没了,双方都痛苦。所以,他觉悟,他明了,不放在心上,口上就更没有,境界提升了,他成佛了。 

  会修行,顺境、逆境都是淘汰贪嗔痴慢疑的,你要不在境界里头,你到哪里修?经本不行,经本是说明书。真干是啥?真干是在日常生活、工作里头,跟一些众生相处里头,这看真功夫,你是觉,你还是迷。只要境界现前,起心动念,迷了!学的再好,能背诵三藏十二部,依旧搞六道轮回,你出不去。所以,要明白这个道理。 

  菩萨道上,要感恩,要谦虚,要恭敬,有一点傲慢心,完了,马上就堕落!不但在佛法里头,世法都不例外。你看夫子所说的,"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完了!你说那个骄傲多麻烦。骄傲,自以为是,麻烦透了。看到别人好,生一点嫉妒心,完了!所以普贤菩萨叫我们"随喜功德"了,人家做一桩好事,赞叹!他有多大功德,我跟他一样大了,沾他的光,你说这个多好! 

  而嫉妒的时候,对他有没有伤害?没有伤害,缺自己的德,损害自己的德,那个亏可吃大了,做再多的好事,你都没法掩盖。特别是德行里的根本,现在很少人知道。德行的根本,世出世间第一个是孝养父母,第二个是奉事师长。佛法里头,《观无量寿佛经》"净业三福"头两句,那是德行的根本。是出世法的成就靠什么?你没有父母,你哪来的身体?你没有师长,你哪来的智慧?所以,这是福慧的根。福慧像一棵大树一样,这是根。不孝父母,不尊重师长,根没有了,你怎么能成就?!再辉煌的成就都等于零,这个道理不能不懂! 

  这么多年来,很多同学都知道,李老师把《无量寿经》汇集本传给我,曾经一度多少人反对,多少人批评,我心里清楚。王龙舒的会集本为什么没人批评他?魏源的会集本为什么没人批评他?因为我这一生弘扬这个会集本,批评会集本是对我的打击,是希望我放弃会集本,去讲别的本子,我能做吗?我要放弃这个本子,人家马上加上我个罪名:净空法师背师判道,一文不值。马上就完了。我说了一句话:全世界都反对,我一个人还要认真学习,来认真宣讲。为什么?老师给我的使命,我不能违背老师。那么现在慢慢的好了,声音小了,反对会集本的人好像不多了。那么在中国国家也承认,我看到国家宗教局出版的"净土五经",《无量寿经》,就是用的这个会集本,国家承认了。 

  我感激这些批评的人,为什么?这考验我的定功,我还能守得住,没有败下来,他们出的这个考题,我通过了。对于这些人,我没有一个不感激的,他们都是我的老师。那么这个本子,现在我们用的是黄念祖老居士的注解,我跟老居士的缘很深,确实我们志同道合,他在国内弘扬这个本子,我在海外弘扬这个本子,在那个年代只要我们两个人使用这个本子。夏莲居老居士我没见过面我,我对他非常尊重,我每天对他礼拜,我供养他一张照片。为我们会集五种原译本,会集的这样的完善,确确实实是五种原译本的集大成。末法九千年,我深信不疑,都是因这个本子而得度。 

  黄念老写注解,非常辛苦,这个事情我亲眼看到的。身体并不好,夜以继日,不疲不休,把这个工作完成了。那么我们在一起学习这个注解,我觉得我们不认真学习,对不起这个老人。尤其我们认识这一场,我们从头到尾细细来看,一字一句都不舍。我相信同学们跟我都有同感:他注的真好!让我们对于净宗坚定了信愿,只要真正放下一切,一心念佛,就决定得生净土。


0
 
 

净宗经教网站(佛陀教育)e-mail: fotuojiaoyu@qq.com 建站日:2014.1.1 三宝弟子恭制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6855号-1 最佳浏览建议:IE 6.0以上浏览器 萤幕解析度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