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净宗经论 ·净宗祖师 ·佛陀教育 ·净土释疑 ·辅助修学 ·传统文化 ·请佛住世 ·播经供养 ·网立牌位 ·圣号圣像 ·体会分享 ·下载专区 ·网站留言
共修系统 帐号: 密码: 登录 密码找回 注册
          >搜索          
  学佛入门
· 什么是佛教 · 佛教是教育
· 三皈依 · 走出学佛的误区
· 学佛师承的重要性 · 一门深入的重要性
· 学佛必持戒    
  学佛基础
· 弟子规 · 太上感应篇
· 十善业道经 · 沙弥律仪
· 了凡四训 ·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 地藏经 · 地藏经玄义
  五经一论

· 阿弥陀经 · 无量寿经
· 观无量寿佛经 · 普贤行愿品
·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 往生论
  传统文化教育
· 胎教 · 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
· 教育专家精品讲座    
· 传统文化早期教育体会分享
  辅助修学
· 哲理嘉文 · 中医养生 · 因果教育 · 护生素食
  播经供养
·

净空法师关于播经的答问、开示播经须知

·

播经须知及供养仪轨

·

播经体会分享

· 播经音频下载
 修学体会分享 >>更多
· 复讲《太上感应篇》(001 附原文)
· 《复讲<佛说十善业道经>》连载地址
· 为什么早晨五点钟必须起床(答案真让人
· 【天地载和019】“医保不要钱,不用
· 《佛陀教育课程全集讲义》文档下载

接受佛法伦理、道德、因果教育的人,不敢作恶,会行善积德

  来源:净宗经教网 录入时间:2014-09-10 17:31:23
关键字:教育,因果教育,佛陀教育,宇宙,法界,零点,物质,复兴佛法,五时八教
【 点击数:6375 】 【字体: 】 【 收藏 】【 打印文章
 

 

 

摘自净空法师《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105集  2014年9月 8日 讲于 澳洲净宗学院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

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宇宙从哪来的?心现识变;只要念头一转,就成佛了

 

  【解】又《嘉祥疏》曰:“此三昧皆饰法身,故云华严。”

  “此三昧”就是说的华严三昧。下面是念老的话。

  【解】盖谓因此三昧,庄严法身故。法身,即本妙命心,即是自心。

  什么是法身?法身就是“本妙命心”,说的白一点,就是自性,就是自己的心。这个心广大没有边际,确实“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这两句话来形容它非常恰当,《华严经》上说得非常详细。

  【解】故知一切法,无不从此法界流出,复又会归此法界也。

  这个“法界”就是今天科学家所说的“全宇宙”,它太大了,没有边际。宇宙之间所有一切万事万物,都是它所生所现。《华严经》上所说的,遍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刹土,从心想生,心能生能现,想能变,“想”就是“识”。

  所宇宙从哪来的?心现识变。心是真心,识是妄心。用真心的是佛菩萨,用妄心的是六道凡夫。凡夫成佛,大乘经上说得很清楚只要念头一转就成佛了。把妄心放下,真心就现前。

  妄心是什么?我们在讲席里头讲得很多,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起心动念。虽然说出了起心动念,我们有没有概念?没有。我们的概念完全错了,以为我现在起个心动个念头,不是。这是大乘经上所说的,最初一念不觉,这个一念我们也没有概念。

  世尊跟弥勒菩萨的对话,有这么一段,世尊问弥勒菩萨,“心有所念,几念几相识耶?”佛这一句话问了好几个问题。我们凡夫心有一念、起一个念头,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念头,概念当中的念头。

  佛就问这个念头里头有几念?那个“几念”是微细的念头,就是一念不觉,有多少个一念不觉。你才有一个念头的概念,我起了个念头,有多少个念头,微细的念头,这是“几念”。

  “几相”,“相”是物质现象,有几个相,还有几识,“几相识耶”。“相”就是五蕴里头的色,“识”是受、想、行、识,合起来就是“五蕴”。一念当中,我们动一个念头,一念当中,有几念几相几个识?弥勒菩萨的问答,佛跟弥勒菩萨这个问答,是说给我们听的,说出宇宙的真相——诸法实相,也就是惠能大师所说的“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句话要记住,万法、世出世间一切法,佛法也包括在内,没有一法是例外的,这一切法从哪里来的?是自性生的。自性就是此地讲的自性,自己的真性,禅宗所说的“明心见性”。见的性是什么?就是自心。你真的明白了,真的觉悟,一切法是我自性变现的。一切法,一切法里头有佛法,没有一法是例外的,无不从此法界流出。

  “法界”就是真性,现在科学称作“零点”,画一个零,自零点出生就是一念不觉

  “一念不觉”非常难懂,宇宙出现了,如果诸位读过贤首大师的《妄尽还源观》,你会有一个比较清楚的概念,从“一体起二用”,“一体”就是自性,就是真心,也叫法界。一切法就是惠能大师讲的万法,世出世间一切法,这一切法无量无边无有数字,太大了、太多了,说不尽。不但我们说不尽,诸佛如来共同给我们演说,演无量劫也演不尽,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这是真相。

  但是所现的这些现象全是假的,不是真的,六道、十法界的相是幻相,根本就没有这个东西,而是“八识五十一心所”把一真法界扭曲了,变成幻相。佛在《金刚经》上用梦幻泡影来作比喻,比喻得好。说明这个现象是假的,了不可得。这个现象从哪来的?一念不觉而来的。

  这一念里头有几个微细念头,弥勒菩萨告诉我们,这一弹指(一弹指时间很短),“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念”,你记住这个数字,单位是百千,百千就是十万;一百个千,十万。三十二亿乘十万,乘出来,三百二十兆。这一弹指三百二十兆个细念,微细的念头。

  菩萨接着说的是“念念成形”,“形”就是物质现象,五蕴里头的色相,我们经教里面所讲的六根六尘,六根六尘就是相,每个念头都有色相,就是有六根六尘的相。同时“形皆有识”,“形”是物质现象,物质现象里头统统有受、想、行、识。

 

量子力学家研究物质是念头产生,与佛经里相应

 

  我们今天这个世间科学,在时间上来说是用秒做单位,一秒钟我们能弹几次,年轻人体力好的,可以弹七次。三百二十兆乘七,三七二十一,你们自己好好算算,一秒钟两千一百多兆。一秒钟,这说什么?生灭,前念灭后念生。这个念头有物质现象、有精神现象,就是它具足了受、想、行、识,大乘经上讲的科学。

  今天中午电台的记者来访问我,问我佛经里头有没有科学?有。这是物理现象,这种生灭就在我们眼前,我们看不到、我们听不到,我们连意根想都想不到,为什么?它太微细了。一秒钟的频率,前念灭后念生。这个生灭的频率一秒钟二千一百多兆次,这是佛在经上说出来的,被现代的量子力学家证明了

我看的是德国普朗克博士的报告,普朗克有个学生很出名,比他还出名,爱因斯坦。爱因斯坦的老师,这个人一生专门研究物质,物质到底是什么?研究这个问题四百年了,一代一代接着去研究,到他手上把谜底揭穿了,物质是什么?物质是假相。所以他看到真相,告诉大家,这个世间根本就没有物质这个东西存在,这是真的,跟《金刚经》上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得出相同的结论。

  那么“物质”到底是什么回事情?是念头产生的幻相。这又跟佛经对上号了。佛经上所说的“相由心生”,“相”就是物质现象,物质现象从哪来的?从念头来的。“一切法从心想生”、“境随心转”,这都是大乘经上说的,被他证实了。他用什么方法发现的?方法跟佛经上讲的一样,佛经上说把这物质分,分成七分,从牛毛尘,牛毛尘分成七分,七分之一,羊毛尘;羊毛尘再分七分之一,兔毛尘;兔毛尘再分成七分之一,水尘;水尘再分成七分之一,就是金尘;分,分到最后不能再分了,再分怎样?没有了,就叫做“邻虚尘”,“极微色”、“极微之微”,这些名词佛经上的。

  他们就用这个方法,八十年前科学家发现原子,以为原子是物质最小的了,随着以后科学技术的进步,精密的仪器把原子打破,原子打破发现原子里头有原子核、有电子、有中子,它不是最小的。这八十年科学进步可以说突飞猛进,把原子核、电子、中子,统统打破来看,发现更小的物质组成这些东西的,科学叫它做“粒子”、“基本粒子”。

  基本粒子有几十种,这个东西还不是最小的,还能把它打破。打破之后看到了微中子,微中子再打破,就没有了,那这就是佛经上讲的“极微色”、“邻虚尘”,打破了。这个东西打破之后物质现象没有了,看到什么?看到念头波动的现象。这才恍然大悟,物质从哪来的?从念头产生的,产生这种现象。它存在的时间多久?那就刚才跟诸位说了是二千一百兆分之一秒。一秒钟的时候,它生灭了已经是二千一百多兆次一秒钟,就在我们眼前,我们完全不能觉知,这叫什么?迷了。这迷我们这就有一个概念了,就在你眼前。包括我们身体这个现象,都是在二千一百多兆分之一秒,也就是一秒钟它生灭已经有二千一百多兆次,我们怎么能知道?!

  所以我有理由相信,再过三十年,差不多这个时间,科学再往前进一步,把这个事实真相完全证明了。

  科学家都承认了,科学家就提出一个理论,叫“以心控物”,那这就是佛法讲的“神通”。从科学证明,我们念头可以控制物质,头一个控制身体,可以让人长生不老,可以让人永远不生病,可以让人永远不需要饮食,就跟极乐世界的人一样。但是他还没有能够发现,真心里面有无量智慧,无量功德,无量能量,无量相好,科学家没发现

  这些东西能不能发现?我们要看往后的发展,也许能发现。虽发现得不到受用,为什么得不到受用?烦恼没断。这样的境界大乘经上有,经上佛告诉我们,什么样的人能够看见?不要用仪器,这些仪器不用,你肉眼就能看见,什么人?八地以上。八地以上的人,他真得受用,了解事实真相,自性的德用他完全恢复了,无量智慧,无量德能,无量相好。第一个寿命无量,他把无明烦恼就是起心动念放下了、分别执着放下了,证无上菩提,智慧、功德、能量统统现前。举一个例子,分身,他能像阿弥陀佛一样分无量无边身,干什么?拜佛去。十方三世无量无边的诸佛刹土,有多少刹土他就分多少身,每一尊佛那里都能去供养、去礼拜、去听经闻法,有这个本事。真身呢?真身在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大讲堂里头没动,佛在那里说法,他在那里,他坐在那里听,没动,但是分身到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刹土里面,去做佛事去了。这个佛事就是供佛修福,闻经开智慧,福慧双修。

  那我们首先就想到了,我们几时能证到八地?大概要无量劫,证得小乘初果。从初果提升到四果阿罗汉,要多长时间?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天上、人间七次往返。人间寿命短,天的寿命长,忉利天距离我们不远,忉利天一天是人间一百年,寿命是一千岁。忉利天的一千岁也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你就想想,忉利天的寿命比我们,无法相比,它太长了。不稀奇,夜摩天比它长一倍,兜率天又比夜摩天长一倍,那你就晓得,须陀洹命终之后升天,天上命终之后又到人间,七次往返才能证得阿罗汉果,超越六道轮回,没有出十法界。他在十法界的声闻法界,上面缘觉、菩萨、佛。十法界的佛断无明,也就是六根接到六尘境界,真的不起心动念了,看得清楚,是智慧照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它刹那刹那在换片子,不是真的。

  ……

  这个东西被科学家证明了,所以佛法里头有高等科学、有高等哲学

 

接受佛法伦理、道德、因果教育,人不敢作恶,会行善积德

 

  佛法普世的教育,是教伦理、道德、因果教育。人要懂得这三种教育,不敢作恶,他会行善积德

  我们今天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全是业。起个念头,阿赖耶里面就含藏一个种子。

  阿赖耶识种子有多少?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如果阿赖耶的种子有相,再小再小的现相,像“极微之微”这么大,小到不能再小了,尽虚空法界都容纳不了,你就知道这个东西多可怕!轮回从哪里来的?就从这来的。善念善行结的善种子,感得的是三善道的果报;不善的念头行为结的是恶种子,感得的是三恶道的果报。要知道六道轮回根本没有这个东西,完全从自己业报里头产生的,虽然产生的,它刹那生灭,一秒钟生灭二千一百兆次,真相只有佛说出来。

  今天科学家对佛教另眼相看,科学家努力四百多年才发现“微中子”,就是佛经上讲的“极微色”,释迦牟尼佛三千年前讲得比他还清楚,这能不佩服吗?所以一切法是从自心,这个自心就是自性,惠能大师讲的自性流出来的、真心流出来的,成佛之后又回归到此法界。

  成佛是什么?回归到自心,明心见性。回归自心之后还会不会再迷了?

  《楞严经》上有这么一段,这些菩萨们向佛请教,成佛之后会不会还再有“一念不觉”?佛举的比喻很好,举的金矿。金矿开采提炼,提炼出真金,真金不会再回到金矿了。佛用这个比喻来告诉我们,佛陀的教育是教我们明心见性,要懂得。

 

佛说法分为三大类;佛教是教育,哪有不教学的?!

 

  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古人把它分作三大类:

  第一类是戒律戒律是佛身。佛的威仪举止,就是有规矩;

  第二个是禅,禅定是佛心。为什么?因为自性本定,能大师开悟的时候告诉我们,何期自性,本无动摇,本无动摇就是自性本定,为什么要修定?因为你的真心是定的,你的妄心是动的,起心动念是妄心,不起心不动念是真心,真心是禅。

  第三类就是教,教就是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教。在中国大乘分成八个宗,八个宗里头除律宗、禅宗,其他的都属于教;净土也属于教。如果加上小乘成实宗、俱舍宗,这两宗唐朝时候有,唐朝末年就没有了,宋以后就断了,南洋小乘传的是这个。所以中国古时候是十个宗。现在佛法要兴起来,我们也希望十个宗统统能兴起来

  唐朝的这些祖师大德,把小乘放下,有它的道理,因为中国的儒跟道可以代替。是中国自己东西学起来方便,用儒跟道的基础再接大乘,这一千多年来实验做得很成功。这一千多年当中,在家、出家,高僧、高士,有可观成绩的人很多,证明儒跟道确实能够代替小乘。

  在中国,这是古时候,现在没有了,方东美先生告诉我,两百年前,这两百年前是六十年前说的,现在要把这六十三年加进去,那就是二百六十三年之前,寺院庵堂没有不讲经不教学的。佛教是教育,哪有不教学的?!

 

如果最近的十年佛法不能回归,佛法就会慢慢消失

 

  “经、律、论”三分,三分是一体,都是从自性里头流出来的。所以戒里面有禅、有教,教里面有戒、有禅,禅里面也有戒、也有教,一而三,三而一,“三学一源”。“源”就是自性、就是真心,不能分的。为什么要这么分?身、口、意三业,戒是身,禅是心、是意,言是教,佛用这三种东西帮助众生回归自性,不能独立

  三个都独立,彼此都不相往来了,古大德告诉我们,佛教就衰了;如果再要自赞毁他不能相融,佛教就危险了,到内讧的时候,彼此不服,个个都以为自己对、别人不对,佛法就灭了,

  所以们很冷静的观察,今天佛法是往下存,还是灭绝,就在这个时代,我们也说最近的十年,十年不能回归的时候,佛法就消失了,就没有了。

  佛法的东西真好!古圣先贤、中国外国留存下来的宝藏,这是纯真无妄,从自性流出来的,不是从妄想流的。从妄想流出来的知识,从真性流出来的是真实智慧。要真正有发大菩提心,续佛慧命,弘法利生。身表的是戒,心表的是禅,开口言论表现的是教,这个人就是真佛,这不是假佛

--------------------------------------------------------------------------

 

印光法师文钞选读

 

圆通庵万年簿序(代永悟和尚作)

 

  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佛事门中,不舍一法。昔世尊以五时八教,普应群机。随彼根器,各令得益。其在前之四时,具说六度万行种种法门。摄小,则毫善弗遗。应大,则包括法界。迨至法华,则开权显实,会三归一。普授作佛之记,大畅出世之怀。说者谓法华一经,乃如来究竟极谭,具明一代时教所以然之线索。如家业之有总帐簿,天子之有九鼎也。兹万年簿者,亦圆通常住之总帐簿子也。溯吾师祖普信老和尚,欲摄心禅寂,于同治三年,岁在甲子,创建三椽茅篷,于西天门上,不二石侧,额之曰圆通。仅足以蔽风雨,庇身心而已。而老人入修禅观,出睹沧溟。怡情适志,以法为乐。初未意及为精蓝也。按山志,圆通庵,在西天门上。万历五年,僧圆献结庵于谷内,后以年深遂废。昔处谷内,今踞山巅。其名虽同,而其基稍异。殆后有出谷迁乔,直登大涅槃山,常观大寂灭海者之先兆欤。越五年戊辰,吾师山静老人,摄吾与永庆师兄。幸蒙大士冥加,二三年来,香火渐兴,檀施屡至。遂开拓基宇,改为禅庵。至明年春,先师示寂。吾承师祖慈命,力任院事。而庆兄专修净业,凡九历寒暑,三掩禅关,以辅翼之。迄同治癸酉,师祖西逝。其局势虽未若现今之恢廓宏敞,然已颇有可观矣。从兹以后,剃度益多,香火愈盛。加以徒某孙某,继任其事。尤复不惜心力,经之营之。举凡基址之高者凿,卑者砌。必使地得其平,人得其用而后已。而殿堂屋庐之宜创者创之,宜修者修之。狭小鄙陋者,广大壮丽之。咸使焕然一新,成就大观。以及大而佛像尊经,中而庄严法器,与种种什物。即小而一匙一箸,凡佛事所应用,日常所必需者,罔弗备焉。田产虽无几许,而亦可供一季之粮。视卓锥无地者,犹少胜焉。噫。吾老矣。来日无多,欲后之人有所承守,不敢暴弃。勉效前人,光扬法道。今将常住所有巨细什物,分门别类,一一登簿,以垂久远。夫此庵,非天造地设。乃吾与庆兄,及十方檀越,心血所成。而徒与孙,亦预有力焉。然亦岂徒设云哉。良以欲成佛果,须圆万德。欲转法轮,须仗众缘。今幸众缘略具,当须常转法轮,备修万行,以期万德之圆成耳。而济济后昆,安住其中。无饥寒困苦之忧,有闲适逍遥之乐。可不痛念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体檀越之诚恳,思建立之艰难。发菩提心,笃修净行。以冀报答四恩于万一乎。凡见庵中一针一草,则曰此为我等续佛慧命,自利利他而设。爱之如身上肉,护之如眼中珠。孜孜修持,惟日不足。能如是者,不愧为如来弟子,大士儿孙。则人敬之,神护之。现在福慧双隆,将来成佛有分。否则袈裟之下,失却人身。三途一报百千劫,出得头来是几时。莫言不道。 (选自《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三 序)

注解:

  ①五时八教:乃天台宗智顗(,即智者大师)大师判解一大藏佛教。以五时定释迦一代圣教说法之次第。以“八教”分别其说法之仪式(化仪之四教)与教法之浅深(化法之四教)。分别述之。

  五时:

  第一、“华严时”,谓如来成道最初为大菩萨说《华严经》,如日照高山之时。首谈唯是无尽法界性海圆融,空有齐彰,色心俱入,湛森罗于海印,现剎土于毫端;小乘学者,如聋如哑,莫能理解。

  第二、“阿含时”,谓佛说《华严经》后十二年,于鹿野等为接引二乘人,说“四阿含”等经。

  第三、“方等时”,谓佛既说小乘,更演维摩、楞伽等大乘经,令二乘行者,耻小乘而慕大乘。

  第四、“般若时”,谓小乘虽回心向大乘,然其执情未泯,故佛更广谈般若空慧而澄净之。

  第五、“法华涅槃时”,谓佛见钝根众生,机渐纯熟,故说法华经、涅槃经,以开权显实,会三归一,称性而谈,令一切众生,咸得成佛。这是佛陀五时说教的次第与当机的差别。

  “八教”分“化仪四教”与“化法四教”,合之为“八教”。

  “化仪”者:系就如来教化的机应,有四教:

  一、为“顿教”,谓佛为应大乘利根菩萨直说大法,不谈小乘,即说华严顿入教法。

  二、为“渐教”,渐即渐次,谓佛应大小乘钝根众生解说“阿含”、“方等”、“般若”等渐进的教法。

  三、为“秘密教”,谓佛具不思议智慧神通之力,能令大众于同会中听法,所闻各异,或为此人说顿,或为彼人说渐,彼此互不相知,隐密赴机,而各得利益者。

  四、为“不定教”,谓佛所具不思议智慧神通之力,能令大众于同会中听法,或闻小法而证大果,或闻大法而证小果,彼此相知,而得益不定者。

  “化法”者:系就如来教化众生的方法,有四教:

  一、为“藏教”:“藏”即含藏之义,谓由经、律、论各含藏一切文理,令众生由此证入道果,此指佛于“阿含时”所说的三藏教。

  二、为“通教”:谓佛对大、小乘根机所说的共通教法,钝根者闻之,便可通入藏教;利根者闻之,便可通入别、圆二教。

  三、为“别教”:谓专为菩萨乘所说的教法,别于前面的藏、通与后面的圆教。

  四、为“圆教”:圆即不偏之义,谓对最上利根菩萨解。

  ②迨(dài):等到;达到;趁。

  ③弗(fú):不。

  ④溯(sù):逆着水流的方向走;追求根源或回想

  ⑤椽(chuán):放在檩上架着屋顶的木条,称椽子;古代房屋间数的代称。

  ⑥沧溟(cāngmíng):大海;苍天。

  ⑦殆(dài):大概;几乎。

  ⑧辅翼(fǔ yì):辅佐;辅助。

  ⑨癸酉(guǐ yǒu):中国传统纪年农历的干支纪年中一个循环的第十年称“癸酉年”。论阴阳五行,天干之癸属阴之水,地支之酉属阴之金,属鸡,是金生水相生;用于纪月,之农历八月是酉月;也用于纪时,酉时指下午五点至七点。此指一九三三年。

  ⑩箸(zhù):筷子。

  ⑾罔弗(wǎng fú):无不。罔,无;弗,不。

  ⑿垂(chuí):传下去;传给后代。

  ⒀檀越(tán yuè):梵语音译。施主。

  ⒁良(liáng):确实;果然。

  ⒂后昆(hòu kūn):亦作“后緄”。后嗣;子孙。昆,子孙;后嗣;哥哥;众多。

  ⒃孜孜(zī zī):勤勉;不懈怠;美好;不停歇;专心一意。孜,勤谨;不懈怠。

0
 
 

净宗经教网站(佛陀教育)e-mail: fotuojiaoyu@qq.com 建站日:2014.1.1 三宝弟子恭制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6855号-1 最佳浏览建议:IE 6.0以上浏览器 萤幕解析度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