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净宗经论 ·净宗祖师 ·佛陀教育 ·净土释疑 ·辅助修学 ·传统文化 ·请佛住世 ·播经供养 ·网立牌位 ·圣号圣像 ·体会分享 ·下载专区 ·网站留言
共修系统 帐号: 密码: 登录 密码找回 注册
          >搜索          
  学佛入门
· 什么是佛教 · 佛教是教育
· 三皈依 · 走出学佛的误区
· 学佛师承的重要性 · 一门深入的重要性
· 学佛必持戒    
  学佛基础
· 弟子规 · 太上感应篇
· 十善业道经 · 沙弥律仪
· 了凡四训 ·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 地藏经 · 地藏经玄义
  五经一论

· 阿弥陀经 · 无量寿经
· 观无量寿佛经 · 普贤行愿品
·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 往生论
  传统文化教育
· 胎教 · 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
· 教育专家精品讲座    
· 传统文化早期教育体会分享
  辅助修学
· 哲理嘉文 · 中医养生 · 因果教育 · 护生素食
  播经供养
·

净空法师关于播经的答问、开示播经须知

·

播经须知及供养仪轨

·

播经体会分享

· 播经音频下载
 修学体会分享 >>更多
· 复讲《太上感应篇》(001 附原文)
· 《复讲<佛说十善业道经>》连载地址
· 为什么早晨五点钟必须起床(答案真让人
· 【天地载和019】“医保不要钱,不用
· 《佛陀教育课程全集讲义》文档下载

经讲得天花乱坠,没有“行”也不行

  来源:净土释疑网 录入时间:2013-06-10 08:43:40
关键字:戒律,讲经,听经,教理行果,天花乱坠,出风头,复讲,看破,放下,行
【 点击数:3151 】 【字体: 】 【 收藏 】【 打印文章

摘自净空法师《净土大经科注》第311集  2013年6月4日讲于斯里兰卡弥陀精舍

从初发心到如来地,就是修“看破、放下”

  佛法的教育是教什么?教我们如何能够在万象当中不受影响。永远不受影响,这就是佛菩萨。他做得到,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只要真正搞清楚了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我们要守住真的,要放弃假的,就不受影响了,这叫佛法,佛法很简单。我在年轻的时候亲近章嘉大师,是我一生第一次跟出家人接触,是一个朋友介绍认识他。这个朋友在满清时代,他是亲王,所以跟大师很熟悉。我们住在不远,邻居,常常见面,认识的。他听说我学佛,他来看我,很欢喜,他是虔诚佛教徒。我在研究经教,他说你有没有困难?我说困难当然有,很多地方看不懂。你需不需要一个人指导一下?那有,太好了。他就给我介绍章嘉大师,我们就这么认识的。我跟大师见面,第一句话就是向他老人家请教,我说:我现在知道佛法殊胜,佛法是一门大学问,佛法里头有没有方法让我们很快就契入、就能入境界?章嘉大师听了,就看着我,我也看着他,没想到这一看就看了半个多钟点,他一句话不说,我等他开示。等了半个多钟点,他才说了一个字“有”。我们这半个小时确实聚精会神,想听他老人家的教诲。这等了这么久,他说有。我们很高兴,精神好像振作起来了,他又不说了。这又等了差不多六七分钟,才告诉我“看得破,放得下”,告诉我六个字。他说得很慢,一个字一个字的讲。告诉我,从初发心到如来地,就是这个方法:看破帮助你放下,放下帮助你再看破,看破又帮助你再放下,就是这个方法。像爬楼梯一样,放下下面一层,你就登上上面这层,再放下这一层,又往上一层。

  其实因为我刚刚才入门,学佛还不到一个月,他不用佛学的名词,用佛学的名词我不懂。以后我们学了佛了,“看得破,放得下”就是“止、观”,“看得破”是“观”;“放得下”是“止”,那要用“止、观”的话,我就不懂了,那就很麻烦了。你看,他能够简化,化到你容易接受;似懂非懂,让你产生兴趣,觉得这个不是很难。这是教学的艺术、教学的手段,能在第一天、很简短的时间,让我们对佛法生起欢喜心,感觉得自己可以学习,让我们不怕难、不会退转,这是非常非常不容易!我们是个年轻的知识分子,好学,学会了科学的精神,那是什么?怀疑。科学家教给我们什么都要怀疑,怀疑才能发现问题,章嘉大师知道我们年轻人的毛病。

  佛法的建立、修学,这佛法里头讲四种法,每一部经、每一部论都有这四个名词,叫“教、理、行、果”,这本书具足这四个字。“教”,是文字写出来了,讲演你所说的,这是“教”。这“教”里头有“理”,“理”有浅、有深、有广、有狭,慢慢来,是一个理。这个我们很明显的体验,譬如这一部经,这个注解我们这一次是第三遍的学习,第三回。这三回的学习,一次比一次深入,我们现在所讲的,这都有录像、有录音,跟前面一个对比,不一样;跟再前面对比,更不一样;每年讲的不相同,这什么?境界提升了

讲经很出风头的人十年、二十年就不行了,他就再进不去了

  我在台中跟李老师学经教,是用传统老方法学习的,老方法是复小座。学讲经的这个学生,老师在讲经,他在台下听经,位子在哪里?位子在第一排,跟老师面对面。换句话说,老师讲经是给他一个人讲的,其他所有大众统统是旁听,真正希望他能够体会到经里头的“理”,这不是言教,是理教;第二天,我们要复讲,把老师昨天所讲的一堂课,重复讲一遍。就照他的样子,要求不增不减,你不能够添一个字,不能够添一句,不可以!老师怎么说,你就怎么说,要老老实实的。纵然有领悟,也不可以,这叫规矩。这规矩是什么?压着你,不让你发挥。这学什么?修忍辱波罗蜜。一定要能忍,你还不断的往上升。你现在体会到一点,那是很小的事情,不足以为道。一定守老师的规矩,要忍,不准发挥。到什么时候才能够发挥?你真的有悟处了,可以!虽然没有到大彻大悟,有大悟这个境界,老师准许你发挥了,为什么?你不会讲错,不会把它讲偏了,不会把它讲邪了。有这个能力才可以,没有这个能力,决定不可以。但是有这个能力,至少也守五年规矩,叫你忍五年,不可以现在就说,这才能成为大器,这大器晚成那个很出风头的人,是可以能够风头一时,但是十年、二十年,他就不行了,他就再进不去了。所以要培养谦虚、要培养恭敬、要培养样样尊重别人,不敢为人先,要养成这个德行。老师有这个使命、有这个责任,所以学生对老师尊敬、对老师尊重,才真正学到东西。我是到差不多十几年以后,我才明了章嘉大师对我,对他老人家无尽的感恩,他对我们年轻人太了解了,毛病都知道。

经讲得好、讲得天花乱坠,没有“行”,得不到佛法真实利益

  “理”明白之后,要真干,要“行”。“行”就是你要把所学的这些道理落实在生活上、落实在工作上、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我真用上了,这“行”。

  有“行”才能“证”,证明什么?证明我的生活跟我所在佛经上学到的理是相应的、是圆融的、是一体的、没有差别的,这叫“证”。

  “教、理、行、果”,对于“教”要信;对于“理”要解;这有“行”、有“证”,这是真正佛弟子。现在几乎全世界,真的少,我们很少见到;变了质的多。变了质是什么?对佛法有信、有解,没有行。日常生活当中依旧随顺他的习气,讲得很好,他没讲错,他经读得多,这“记问之学”。讲得天花乱坠,没有“行”,在日常生活当中没有得到真正的利益。真正利益是什么?清净心生智慧,这就得真实利益了。“行”的基础就是戒律。因戒,你能得定、你能生智慧,这真实受用。“戒”就难了,经的理论很高,看得很欢喜,戒律太难守了。

  我们对戒律还产生一个严重错误观念,把它比作世间的法律,这个世间法律,你看过几年要修订,这法律不适用了,要修改。那佛陀的戒律传了几千年了都没有改过,现在还适用?人不一样,佛是古人,我们是今人;佛是印度人,我们是中国人,不一样,我们的生活方式跟他的不相同,怎么能还守他的规矩、还用他的生活方式?这是我们怎么想也想不通的。所以我们对于戒律就很冷淡,不想去碰它。我们只想学经教,对于经教有浓厚的兴趣。所以老师高明,他也不提戒律。提戒律,我们就格格不入,可能怎么样?可能我们就放弃了,不跟他学了。如何让我们重视戒律?他有个善巧方便。我跟他是每个星期见一次面,他给我的时间是一个小时到两个小时。他有空闲的时候,两个小时;如果有事情的时候,不是很重要的事情,一个小时。三年,也大概有一百五十次见面。每一次见面,我离开,他送我到门口,说一句话,很轻地说,在我耳边上,我能听得见,“戒律很重要”五个字。我听见了,我一句话不说,他也一句话说了,也就不说。三年,老人圆寂了。我认识他的时候,他六十五岁,他走的那一年六十八岁,我二十六岁,他大我三十九岁,祖父辈的人。这就是他的善巧。走了之后,因为他身份特殊,特别给他建一个火葬的塔,建一个小塔,在那个里面火化,不是一般这个火葬场的火化炉。那么我们在这个塔的旁边搭了几个帐篷。甘珠活佛是他的弟子,出家弟子,带着十几个人在帐篷里住了一个星期。我也参加了,我住了三天,我们只能请三天假,住三天。这三天我就认真反省:我跟大师三年,他教了我什么?我学到些什么?这认真一反省,“戒律很重要”这五个字就立刻显示出来。讲这么多遍,我没在意,这是为什么?让我真正去思维这一句话什么意思。我想了两个星期,想明白了:佛法是出世间法,不是世间法。出世间法,首先超越六道轮回,再进一步超越十法界。那佛所定的这些方法,一定就是帮助我们超越轮回、超越十法界的,不是世间法。世间的法律可以修定,出世间法一修定就出不去了。

0
 
 

净宗经教网站(佛陀教育)e-mail: fotuojiaoyu@qq.com 建站日:2014.1.1 三宝弟子恭制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6855号-1 最佳浏览建议:IE 6.0以上浏览器 萤幕解析度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