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净宗经论 ·净宗祖师 ·佛陀教育 ·净土释疑 ·辅助修学 ·传统文化 ·请佛住世 ·播经供养 ·网立牌位 ·圣号圣像 ·体会分享 ·下载专区 ·网站留言
共修系统 帐号: 密码: 登录 密码找回 注册
          >搜索          
  学佛入门
· 什么是佛教 · 佛教是教育
· 三皈依 · 走出学佛的误区
· 学佛师承的重要性 · 一门深入的重要性
· 学佛必持戒    
  学佛基础
· 弟子规 · 太上感应篇
· 十善业道经 · 沙弥律仪
· 了凡四训 ·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 地藏经 · 地藏经玄义
  五经一论

· 阿弥陀经 · 无量寿经
· 观无量寿佛经 · 普贤行愿品
·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 往生论
  传统文化教育
· 胎教 · 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
· 教育专家精品讲座    
· 传统文化早期教育体会分享
  辅助修学
· 哲理嘉文 · 中医养生 · 因果教育 · 护生素食
  播经供养
·

净空法师关于播经的答问、开示播经须知

·

播经须知及供养仪轨

·

播经体会分享

· 播经音频下载
 修学体会分享 >>更多
· 复讲《太上感应篇》(001 附原文)
· 《复讲<佛说十善业道经>》连载地址
· 为什么早晨五点钟必须起床(答案真让人
· 【天地载和019】“医保不要钱,不用
· 《佛陀教育课程全集讲义》文档下载

学戒律“孝、敬”两字做不到,学的戒律是皮毛

  来源:净宗经教网 录入时间:2016-10-11 10:30:05
关键字:孝敬,戒律,孝亲尊师,皮毛,净业三福,幢幡,虫子,圣贤君子,国庆,教师节,教育,诚信,三皈传授
【 点击数:5595 】 【字体: 】 【 收藏 】【 打印文章

 

 

摘自净空法师《2014大经科注》第374集  2016年10月1日 讲于 英国

点击此处观看视频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

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中国传统文化是“圣、贤、君子”的文化

 

  今天是中国的国庆日,我们在海外的同胞都会纪念这一天,我们也趁这个机缘,把“三皈依”给大家做个简单的介绍。

  我们每堂课在上课之前都把“三皈依”念一遍,这是什么意思?这个意思很深,让我们念念不忘老师,老师是释迦牟尼佛,他教我们什么?就从“三皈依”开始。

  “皈”是回归,“依”是依靠。我们无量劫以来,这人不是一生一世,生生世世、无量世到今天,在六道里头没有依靠,这个轮回就很可怕,怎么样才能够超越轮回?佛法教学第一个目的就是脱离轮回。轮回是苦海,真的是苦海无边,谁知道?佛菩萨知道。

  为什么要学佛?大家都能够熟知,佛法常讲的“离苦得乐”。什么是苦?苦有根本,根本就是六道,不出六道,离苦不究竟,拖泥带水。必须脱离六道轮回、超越十法界,这个人真正离苦了。谁能办得到?释迦牟尼佛做到了,释迦牟尼佛看到了,他做到了,他脱离了。

  回头看看我们这些人还是懵懵懂懂、迷惑颠倒,在造作许许多多不善的业。不善业所感召的是轮回里面的三恶道——畜生、饿鬼、地狱;纵然是舍己为人、行善积德,也不过是天道,欲界天还有很多修行人。那就讲到宗教了,修行有成就的,他们能够生色界天。四禅,修行人所住的,比欲界高;再向上提升是无色界,出不了六道轮回。

  所以佛这些东西不教我们,这些东西由世间圣贤他们来教,佛教谁?佛教是真正有心想脱离六道轮回、想脱离十法界,这样的人佛欢喜,佛认为这是他教学的对象,他不会放弃,我们不找他,他会来找我们,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我们是这个根器,想在这一生脱离轮回、脱离十法界,佛要不来度我们,慈悲何在?那大慈大悲就不是真的。所以他会找我们,他一定来帮助我们,只要我们肯学,愈肯学加持的力量愈大,感应不可思议。

  在中国这两千年来,佛教没到中国来,中国也出了不少圣人、贤人,圣、贤、君子。圣、贤、君子”是中国儒家学位的名称,好像现在大学里面设的学位,最高的学位博士,硕士,学士,三个学位。儒家有三个学位,最高的圣人,其次的贤人,再其次的君子。这三个学位,如果你真正拿到了,可以说保证你不堕三恶道,不容易!比现在学位要高,现在学位拿到博士堕三恶道的人很多,佛法只要拿到阿罗汉就不堕三恶道了,不但不堕三恶道,而且有能力超越六道轮回,不容易!

  陀一生所做的事业,我们称它作“佛事”,佛一生干的什么事?诸位一定要知道——教育,跟中国孔老夫子一样,比孔老夫子还要殊胜。夫子一生也教学,但是他还是希望当时的诸侯能用他,他希望他能够像周公一样、像管仲一样,能够帮助一个诸侯治理好国家,为其他诸侯国做个好榜样。可惜当时这些诸侯对他很尊重、很敬仰,没有人聘用他,最后他回到老家教学。教学的功德我相信他自己也没有想到,死后被尊称为“至圣先师”,这个成就,佛法讲“功德”,这个功德无量无边,没有人能够跟他相比

  记住,三百六十行做教师,孔子是个教师,所以夫子的生日前几天过去了——教师节中国的教师节是以孔子生日为教师节,非常有意义。

  中国五千年文化的根是什么?第一个“孝道”;第二个“师道”。孝道”以父母为代表,孝顺父母;“师道”以孔子做代表,“师道”是尊敬。古圣先贤教我们,人生在世一生要把这两桩事情做好,对于一切人、事、物的尊敬,要像尊敬老师一样,对于一切人、事、物的孝顺,就像孝顺父母一样,这才叫“孝敬”两个字做到。这两个字做得圆满就是圣人;做得很好,但是还不能说圆满,那就是贤人。做得圆满的是圣人,再其次的是贤人、君子,“圣、贤、君子”中国传统文化是“圣、贤、君子”的文化,要求大家至少要做一个君子,要做一个好人。

 

学戒律“孝、敬”两字做不到,学的戒律是皮毛

 

  今天的经文,第一句是“戒若琉璃”。佛法,佛法学的是三桩事情,“戒、定、慧”,叫“三学”

  戒”是什么?伦理的教育、道德教育、因果教育、圣贤教育都包括在其中,用“戒”这个字,意思用得很深。“戒”是什么?你必须要做,必定要做到,因戒得定。定”是什么?我们经题上“清净、平等、觉”。心清净、心平等,用心平等;心觉悟,觉而不迷。我们从哪里回归?从迷惑颠倒回归,从无知回归。

  去年六月,我参加联合国的和平会议,会议完了之后我到伦敦来访问,上议院接待我,有一位议员我们在一起喝茶谈话的时候,他提出来一句话——“无知”,这个问题严重,我听了之后深有感触。“无知”是什么?是佛家讲的“痴”,“贪、嗔、痴”那个“痴”,这是烦恼里面最深的、深层的,所有一切烦恼都是从它这生出来、出生的,佛的教诲就是要把它断掉,用什么?智慧。

  “无知”就是没有智慧,没有智慧才会干错事情、才会作乱。第一个糟蹋自己的身心,身心不健康,造作一切恶业,将来要受恶报,真可怕!我都没有想到这位议员能够说出这个话出来!

  释迦牟尼佛就是看到六道里面众生、十法界里众生无知,真正明白人怎么肯造恶业?!怎么会毁弃自己的前途?!不可能的!我们要从“无知”回过头来开智慧。要不要?要。怎么做法?就从“戒、定、慧”。

  “戒”刚才说过,它里面的根就是伦理教育。那个根,也就是说“伦理”里头两个:一个“孝”;一个“敬”。这是“戒”的根,没有这两个字,如果是学戒律,也是学皮毛。为什么?他没有得到“戒”的功德,没有得到“戒”的真实利益。“戒”的功德是什么?“戒”的利益是什么?是清净心,持戒的人心清净为什么?他放下了,应该放下的彻底放下,不再留恋。

  在佛法里头,根本的戒律,佛告诉我们:你能把这个戒律做到,你不失人身;最低的利益你来生还得人身,决定不会堕三恶道。这个“戒”是什么?“十戒”,“沙弥十戒”,或者说是“十善业道”。范围大了,不一定是出家人,一切众生都应当遵守的。

  十条,第一个,“不杀生”。决定不能做伤害众生的事情。不但是不杀人,所有一切动物都要爱护。为什么?没有一个动物是不怕死的、是愿意死的,没有。都不愿意死,都怕死,我们要保护他、要帮助他,怎么可以杀它?!这“不杀生”,不能伤害一切众生,不能让众生因我而受苦受难,这都包括在这一条里头。

  第二,“不偷盗”。“不杀生”是“仁”,“不偷盗”是“义”,“不邪淫”是“礼”,与我们中国“五常”相应,“五常”是“德”,“五伦”是“道”。

 

连小虫、小鸟畜生都有信用,人要无信连禽兽都不如

 

 “五常”,“常”就是永恒不变,一时一刻都不能忘掉的。“仁、义、礼、智、信”,底下那个“智”就是对应刚才所说的 “无知”,有智就不是无知。

  最后一个“信”、“信用”,信用是一生绝不欺骗一个人,他欺骗我,我不欺骗他,要能做到,不但不欺骗人,连畜生也不欺骗它它,一切有情众生我们要讲信用。

  最近这十几年来我们自己种植,我在澳洲有一个大菜园,有很多果木树。我们的菜园有小虫吃,我们跟小虫有信用,我的菜园里面一定划个小区,这里面的菜专门供给它们用的,这小虫要吃都到这来吃,没有指定的那个它决定不去,十年效果卓著。

  水果长在树上,我们不必去包装保护,指定几棵树供养小鸟的,你们要吃到这来吃,不是给你们吃的你们要留给我,这些小鸟、小虫统统听话

  有些同修看到很稀奇,我说你回家试试看。他回家试果然没错,真有效果。云南有位道友同修的,他有个很大的农场,他听说我这样做法,他就看,看了之后他回去做,告诉我:这么多年来这些小鸟、小虫都很守信用,非常可爱,不是指定的它决定不会来吃,不会来骚扰连小虫、小鸟畜生都守信、都有信用,人要无信,连禽兽都不如。

  不要怕别人骗我!只要求我不骗别人,就对了。别人欺骗我,他无知,他要是有智慧他怎么会欺骗我?!所以都可以原谅。为什么无知?没人教他。我们要不是遇到释迦牟尼佛、要不是遇到几位好老师,我们也无知。这就是各人所谓运气不一样,我们的运好都能碰到善人、碰到善知识。

 

学佛要按顺序,一定从小乘学起,不可躐等

 

  所以佛是“觉”的意思,“皈依佛”就是“皈依觉”。第一个,我们不能做愚痴的人,不能做无知的人,一定要求知,这是“皈依佛”。

  “皈依法”,“法”是圣贤教诲,他教的是什么?以释迦牟尼佛来说,这个老人一生教人不离“戒、定、慧”,叫“戒定慧三学”,他四十九年所讲的一切经教,归纳起来三大类:戒学、定学、慧学,“戒定慧三学”。

  他教学是有次第的,像我们现在讲的,办小学、中学、大学、研究所。他教学四十九年,前面十二年讲“小乘”,我们叫“小乘经”,佛法里面叫“阿含”,“阿含”这一类的,这一类里面多半都是讲伦理、道德、因果,小学。

  诸位要记住,十二年扎根,再向上提升,“方等”。“方等”好比是中学,八年。“方等”前面通小乘,后面通大乘。八年之后,我们想想八年加上前面十二年,二十年,二十年叫扎根教育,这个根扎得稳。

  再进入“般若”,“般若”就好比大学,是佛对众生主要的课程。“般若”是智慧,教多久?二十二年。哪个大学里头有二十二年?释迦牟尼佛这个学校有二十二年。

  最后八年研究所,讲《法华》,《法华》、《涅槃》把学“般若”的这些菩萨提升到成佛,最高的学位,提升到最高的学位。大学是菩萨,前面是罗汉。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佛陀,你看看四十九年,它有层次的,一步一步向上提升。我们的学习是要按这个顺序,不按这个顺序你学习起来有困难。不可以躐等,一定从小乘学起,不能够轻视小乘。

 

古人“一门深入,长时熏修”,只能学一样,不能学两样

 

  南传的佛教多半是小乘,大乘佛法全在中国,为什么?佛法没到中国来,中国古圣先贤我们常讲的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老庄,他们都是大圣,超过大贤。他们都是大圣,“大圣”是什么?在佛教里面大圣是“佛陀”。这些人如果他们要是生长在印度,印度人就都称他作“佛”;释迦牟尼佛如果是生在中国,中国人称他作“圣人”。称呼不一样,他境界相同。

  我学这么多年来才搞清楚、搞明白,回过头来再看看其他宗教,这地球上大宗教,像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这些创始人,摩西、耶酥、穆罕默德,他们是什么人?统统是圣人,统统是佛陀。确确实实他们是在同一个层次,怎么知道的?你读他们的经就知道了。这些人生在不同的时代、生在不同的地区,他们讲出来的东西是开悟悟出来的,完全是一样的。所以我们相信,古人有一句话说“无师自通”,我们相信真的无师自通,妙极了!

  这些人,他们这些学问、智慧从哪来的?谁教他的?释迦牟尼佛出现在印度,那个时代印度是哲学第一,世界的高峰,宗教也是第一,他都学过。他十九岁出家,学了十二年,到三十岁,全都学过。学过之后认为怎么样?不能解决问题。前面说的“离苦得乐”,离究竟苦、得究竟乐,做不到,放弃了。这都是教学,我们都不能够疏忽,要细心去观察。他不学了,到菩提树下去入定,他用什么?他用“戒、定、慧”。入定,坐在大树下收心,把妄想放下,把杂念放下,把分别放下,把执着放下。这些是什么?这些是“戒”,这都属于戒,统统放下了,心清净了。“清净”是定,小定;“平等”是定,大定。“平等”是没有分别,“清净”是没有染污,不受外面境界干扰,这“清净”;最后是“觉”,“觉”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那叫成佛。所以你能够懂得这套方法,相信这里面所讲的道理,你能够这样做,你也能开悟。

  古人留下两句话,“一门深入,长时熏修”,学东西只能学一样,不能学两样为什么?学一样容易得定,学两样、学三样你头脑里容的东西就很多、很杂,你得不到定,得不到定就不能开悟、就不能见性所以要“一门深入,长时熏修”、“读书千遍,其义自见”。

  最近,就这一个月,在中国大陆有几个同学跟我联系,告诉我:这两句话是真的不是假的。为什么?他们真做了,一部经、一部论念了三千遍,“读书千遍”,他是三千遍。真的觉悟了,也没有人跟他讲,他念这个经意思就懂了,自己就懂了,很高兴来告诉我,古人不骗人,相信的人占便宜,不相信的人亏就吃大了。

  古人并不吃亏,吃亏是你自己。为什么?“读书千遍”是修定,叫你读书那是持戒。就是没有念错、没有念漏掉;字里头,告诉你没有意思,你别去想。你一面去念、一面去想,那是妄想,那是你的意思,那不是佛的意思。这个要懂。必须把自己的意思念出来,就是自己的智慧,觉悟了,这个觉念出来,这就对了。

  所以你只要照这个方法去念,不要有分别,不要有执着,字里头真的没有意思,一直念下去,念到开悟意思就出来了,有多少意思?无量义。无量义可不得了,你没有读过的东西你拿来看都懂,没有一样不懂,现在东西你看得懂,古人东西也看得懂,不同的文化你也能看得懂,通了,这个可贵!

  东方人求智慧,西方人求知识。知识要凭记忆,同时学几门行。智慧不行,智慧要清净心,心愈清净,智慧愈高、智慧愈大。这就是“觉”,“觉”就是佛。

  所以“皈依佛”,我们依佛为老师。“皈依法”,佛所说的经教统统是法。那我们现在知道,不但佛说的、孔孟所说的、文武周公所说的,这个世界上许许多多宗教,他们创教的这些大德们,也是的,他们说的,“法”!他说的是真的不是假的,我照教给我们的道路方法,这路怎么走法都讲得很清楚,依教奉行就对了。有恒心就有效果,最后智慧开了。

  “戒定慧”三学,“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佛”是究竟觉悟圆满的人;“法”是他教的方法;“僧”,“僧”是僧团、是佛的学生。真正依教奉行才是真的,不依教奉行,自己去创造一套,那是假的,那不是真的。所以“僧”是传法的人,世世代代相传,自古至今承传都有记载,这叫“三宝”。我们皈依“佛法僧”三宝,三宝能帮助我们证得阿罗汉、证得菩萨位次、证得佛果。这个叫“三皈依”,“三皈”就是佛陀真正的弟子。

  “三皈”要有人传授,没有法师,居士可以传授,真正有修行的那居士也没有呢?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只要你真正发心,在佛像面前念“三皈依”,一样得到,真诚就得到。没有诚意的话,纵然是法师给你传授、高僧大德给你传授,你也得不到。所以诚则灵,不诚就不灵,这是我们必须知道的。

  现在我们看今天这一段科文,八百七十一页倒数第三行:

  【经】“戒若琉璃”。

  【解】戒者,戒律,为“戒、定、慧”三无漏学之首。

  “琉璃”是透明的、是清净的,不染一尘,经上常常有,有玻璃、有琉璃,琉璃,透明的玉石。经上讲的“玻璃”,不是我们现在的玻璃,现在这化学玻璃古时候没有。那个时候玻璃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水晶”,水晶像玻璃一样,玻璃是指的水晶。“琉璃”,我们现在一般讲翡翠,绿色的玉,透明的,都是取它没有染污,它内外透明,一尘不染,持戒要像琉璃一样。

  所以经题上讲“清净”,第一个就得清净心。清净心生智慧;平等心生大智慧;再提升就大彻大悟,圆满的智慧。把智慧分成三等,小智慧是清净心,大智慧是平等心,清静、平等多么重要!成佛必经的路程,你不走这条路不能成就。

  先求不染污,不染污是什么?放下,什么都要放下。为什么?它不是真的。佛教我们真的要放在心上,不是真的不能放在心上,放在心上把心染污了,道理在此地。那佛法呢?佛法也不是真的,把佛法放在心上,大概来生得人身,或者到天上享福,不能开悟。所以《金刚经》上说得好,中国人最喜欢读的,经上说“法门平等,无有高下”,法门一样的。又告诉我们“法尚应舍”,在这个“法”就是佛法,这个佛法也不能放在心上可以放在口上,可以放在身上,像个佛的样子,不能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心被染污了,被佛法染污了不能不知道。

  佛法是什么?佛法是因缘所生法。《中观》里面讲,因缘生法不是真的。为什么?因为众生无知,因为众生不觉,因为众生做恶业,所以佛来帮助他、纠正他,是这个意思。这都是像生病吃药一样,病好了,药还要不要吃?大家知道那不要吃了,吃又吃出病出来了,这就是“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世出世间法统统不要放在心上,这句话怎么落实?断恶,真的断一切恶;修善,真的积一切善。断恶,不把断恶的这桩事情放在心上;修善,也不将修善这个事情放在心上。心上没有,为什么没有?心上本来就没有,什么都没有,佛也没有,所以心上有佛也不行。

  那我们今天心上就有佛,有什么佛?有阿弥陀佛,还有这些。这是特别法门,只有这个法门可以,其他法门不可以。这个佛怎么?这不是成佛,这不是开悟,是往生到极乐世界。我们的根性很劣,烦恼断不掉,修什么也都修不成功。怎么办?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办了个佛教大学,他欢喜我们到那里去修学,他做指导。那个地方老师是阿弥陀佛,诸佛菩萨在那边都是阿弥陀佛的助教。所以到那里不是成佛,到那里是上学,上学慢慢向上提升,把我们提升到阿罗汉、提升到菩萨、提升到法身菩萨、提升到圆满的佛果,统统在极乐世界完成。

  极乐世界的人第一个好处——无量寿。生到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没有生死,永远年轻、长寿,真长寿,不是假长寿,无量寿。所以有的是时间,决定保证你成就。净宗特别就特别在这个地方,我们不能不知道。

  你要问我,我年轻的时候心里头最羡慕的《华严》、《楞严》、《法华》,大经大论,学了三十年有没有开悟?没开悟。有没有得三昧?没得三昧。生死有没有把握?没把握。《华严经》讲到最后看到文殊、普贤,发愿往生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我看到这段经文寒毛直竖、流汗,文殊、普贤是我们年轻人的榜样,心目当中最仰慕的人,没有想到他还是念佛往生极乐世界才成就的,这给我们很大的启示!我们想想,我们跟文殊、普贤怎么比?他今天选的法门,难道还会选错吗?

  所以我把大经大论都丢掉了、都放下了,八十五岁开始专讲《无量寿经》,就讲这个本子,专修这个法门。目的是什么?目的是求生极乐世界,追随文殊菩萨、普贤菩萨,我跟他走一条路,这个路有把握能走得通。欢喜!欢喜从哪里来的?有把握,只要“信愿持名”就决定得生。这么容易,这么简单,再不干,自己找自己麻烦,错了!

  我们看“戒若琉璃”下面:

  【解】戒者,戒律,为“戒、定、慧”三无漏学之首。

  成佛就靠“戒定慧”,是成佛的方法。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无漏”是佛学的术语,“漏”是比喻,如果我们这个茶杯有破损,水装进去漏掉了,叫“有漏”。“无漏”,它是完好的,它是法器,它没有问题。所以漏”是烦恼的代名词,“无漏”就没有烦恼无明烦恼、尘沙烦恼、见思烦恼统统断尽了,就是你彻底放下了,“定”就现前。所以“戒”是手段,“定”就现前。“定”到一定的程度豁然开悟,觉了,经题最后这一个字“觉”,“清净、平等、觉”。“清净”是阿罗汉;“平等”是菩萨;“觉”是成佛,智慧开了。戒不重要吗?那戒怎么修?我们是要找一个学律宗来教我,大乘里头说没这个必要,尤其是净土宗,你只要把“净业三福”做到,问题就解决。

 

净业三福”是净土宗修学指导的最高原则,是属于“戒”

 

  “净业三福”是净土宗修行指导的最高原则,是属于“戒”,最高的教诲。第一条四句,“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要能做到,要真干。第二条,“受持三皈”,这“三皈”就是“皈依佛、归依法、皈依僧”,受持三皈。“佛法僧”是我们的榜样,“佛法僧”是我们的道路。

 

我们生在这个时代要有使命感来承传这个法门

 

  可是今天佛教衰了,经在,没有问题,经典在,没有人学了。讲经还或许有,依照经教去奉行、认真去干的人太少了。我们到哪里去找?我们想学,找不到老师。但是你真正想学,老师可能不定在什么时候你真遇到了缘成熟了,遇到了,这个有可能,我自己就是个例子。

  我这一代,上一代还有真修行的人,少了,很少很少,没看到几个。在家修行的,修得不错的人还有。他们有能力教我们,而且都专修净土的,其他的法门很少人修,民国初年还有,有修《金刚经》的,还有修《心经》的,有修“法相”的,有修“三论”的,还有,到我们这一代没了。

  现前呢?现前更少了。为什么?社会乱了,佛教衰了,真正修行人没有了。这个时候只有净土宗,可以保证你一生成就。所以我们把经典缩小,《华严》放下,学《无量寿经》。

  无量寿经》学夏莲居老居士的会集本,幸亏好,黄念祖老居士留下来这个《注解》。如果没有这个《注解》,就有一定的难度。为什么?会把经看错了、讲错了、学错了。这个《注解》注得好,提供我们非常丰富的参考资料,里面摄取了八十三部经论、一百一十种祖师大德的法语。这些祖师大德都是明心见性的人,不是凡夫。我们这一代碰到了,我们要不努力,要不把它传下去,下一代迷惑了,那个麻烦就大了,真正成就的没人了。所以我们生在这个时代要有使命感,我们来承传这个法门。我们自己这一生成就,把这个法门传给底下的学生,一代一代传下去,这就对了。要不然我们对不起老师、对不起祖师大德、对不起释迦牟尼佛,最后也对不起阿弥陀佛。

 

这持戒,根本就是“孝敬”这两个字

 

  【解】《梵网经》曰:“戒如明日月,亦如璎珞珠。”故曰“戒若琉璃”。

  璎珞珠跟水晶球一样,透明的,一尘不染。这持戒,记住,根本就是“孝敬”这两个字我们在不得已的状况之下,我们把佛、老师、世世代代承传的人我们都记在心上,都把他表示出来。我们这个讲堂墙壁上悬挂的是净土宗十三代祖师,下面的照片是我的老师、是我们的护法,这里面少一个人,我们都不能成就,一个都不能少,得到他们教导、护持才有今天。我们念念不忘,每一堂课都好像老师护法,都在我们身边。所以经上说“戒若琉璃,内外明洁”。

  【解】内者,指心意,意业清净,起心动念,悉离垢染。

  这个“垢染”是比喻,“染”是不清净;“垢”是指分别。我们起心动念学菩萨不分别、不执着。不执着就不染、离染;不分别,离垢。这都是平常会用功。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佛菩萨怎么个接境的?就是他没有起心、没有动念,那是佛。起心动念了呢?菩萨,菩萨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着。“悉离垢染”是没有分别执着。

  【解】外者,威仪具足,德形于外,内外悉洁,故其言说令众心悦诚服。

  能叫大众跟你接触,对你尊重,听你的劝告,听你的教诲,这是佛菩萨教导我们的。

  【解】故曰“其所言说,令众悦服”。

  达到教化众生的目的,帮助别人,要做榜样给别人看。

  下面这一句:

  【经】击法鼓。建法幢。曜慧日。

  【解】《会疏》曰:“法音高响,犹如鼓声;威德摧邪,犹如胜幢;慧日照迷,犹如杲日。”

  偏邪不染,不为偏邪所动摇,这就好比“胜幢”。“幢”,旗帜一类的。佛门诸位常常看到的幡,幡是扁的,佛殿里挂幡。有悬幢的,幢是圆的,当中是空的,都是属于旗帜一类的。

  古时候寺庙、庵堂没有一处不讲经,那怎么通知人?没有现在这么方便,寺院里面讲经,寺院有旗杆,旗杆上悬的是幢,圆筒的,你看到了,今天有讲经,喜欢听经他就来了,它的作用是这个。如果挂的是幡,今天是法会、是念佛会,法会,不是讲经,喜欢法会就看到幡。幢、幡它就起这个作用。所以佛不邀你来听经,你看到我这讲经,你想来你就来,你不想来就别来,不拉信徒的。但是不能没有幢、幡来传递信息,让你知道这个信息,愿不愿意来随你、随便,没有丝毫强迫

  幢上有写字,譬如我今天这里讲《华严》,它那个幢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南无妙法莲华经》,那是什么?这个经题在那里,他今天讲的这部经。《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它是这样传递信息的,宝幢。

  “慧日照迷,犹如杲日。”这个是比喻,讲经教学这是智慧。智慧像太阳,它能把迷惑照破,像太阳一样。

  【解】《会疏》曰:“法音高响,犹如鼓声;威德摧邪,犹如胜幢。慧日照迷,犹如杲日。”《疏》意为:“法鼓”喻菩萨法音,醒众远闻。

  现在用电传播,用卫星电视、用网路,这是过去人无法想象的。过去人传递的音声就是钟鼓,钟鼓的声音传得很远。

  【解】“法幢”喻菩萨威德,摧破邪恶。如嘉祥师曰:“建幢是战胜之相,譬说法降魔得胜也。”

  幡、幢都有护法神守护,古人都相信,我们也相信,有护法神守护

  “教声远被,名击发鼓”这是比喻。我们最近这几年来提倡祭祖,也就是提倡孝道,祭祖大典里面有钟鼓,钟鼓非常重要,钟鼓是帮助你传递,就像现在电波一样传递,把这个祭典的信息传递给远方。

  《净影疏》里头“以闻思修三慧明此三喻”,这三种比喻。

  【解】“慧日”喻菩萨智慧,照破痴闇,以醒群迷。又《净影疏》以“闻思修”三慧明此三喻。《疏》曰:“言击法鼓,喻闻慧法;教声远被,名击法鼓;建法幢者,喻思慧法,立义,称建义出,名幢”。

  前面是听,听了之后要去思考,这是智慧。

  “建法幢者,喻思慧法,立义,称建义出,名幢。”(指建立法义,彰显于众,为“建法幢”。)

  建立道场,也就是“建法幢”的意思。现在真的佛所说的佛法五个衰相,每一个阶段是五百年。释迦牟尼佛灭度之后,第一个五百年“解脱坚固”,能持如来的教法,都能够证果。虽然证果不高,小乘“四果四向”,但是非常不容易,证得小乘“初果”,进入正式的学校,这些佛的学校,天上人间七次往返就毕业,证阿罗汉果就超越六道轮回,小成就。再往上提升是大成就,很难得了。

  现在是佛灭度二千五百年,所以“解脱”之后就“禅定”。佛法传到中国,是在佛灭度之后一千年传入中国,“禅定成就”,持戒已经没有办法证果,要修定。

  这五百年过去,修禅不能入定,入定不能开悟,不要说大悟,小悟都没有,这个时候“多闻成就”,讲经说法的人很多,真正开悟的人、得定开悟的人不多,还有少数。

  再过五百年,讲经闻法的没有了,叫“塔寺坚固”,建寺庙的多,到处都有,建塔的多,这“塔庙成就”。

  现在第五个五百年,塔庙也比不上过去了,现在是“斗争坚固”,六和敬的僧团没有了,过去有,在“塔庙坚固”的时候还有,到“斗争坚固”的时候就没有了,那么下面就灭法了。

  但“斗争坚固”的时间长,末法一万年,已经过了一千年了,现在是末法第二个一千年,确确实实我们看到、明显的看到“斗争坚固”。

  往下还有八千年,所以佛法不会灭,还有八千年。这八千年地藏菩萨慈悲,这《地藏经》上有,代替佛教化众生,用什么法门?我们就晓得“孝亲尊师”,地藏菩萨表这个。全靠“信愿持名,求生净土”,只有这样一门得真实利益,这个我们要知道。

  下面注解我们念念:

  【解】言曜慧日、除痴闇者,说修慧法,开众生也。”

  我们今天能够把古大德告诉我们佛法学习的理念、方法、效果,这就是“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我们用在一部经上,这一部经怎么学?读遍数。

 

--------------------------------------------------------------------------------------------------- 

 

佛陀教育网学佛共修系统】给初学者提供帮助

 

  很多初入佛门的善男信女对学佛很茫然,不知道如何下手;还有很多人认为信佛就是去寺院烧香、拜佛求神仙保佑;或者认为经忏法会就是信佛。这是错误的想法。

  佛教是教育,佛教不是经忏法会。真正的学佛必须学佛经,用佛陀的教诲指导我们的人生,这就是“依教奉行”。学佛能改变命运,进入佛门读的一本书是《了凡四训》,这是改善命运的榜样。

  佛陀教育网学佛共修系统,给初学佛者提供如里如法修学的修行平台;同时发现、挖掘真正的学佛人,有机会面对面分享和探讨学佛体会。

  我们的学佛共修系统,是按照净空老法师倡导的教学理念学佛的,是当前正确的学佛方法。现在学佛人很多,学歪、学偏、学邪的占百分之八十多,真正掌握正确的学佛方法的,不到百分之二十。只要按照这个修学次第学佛,不会学歪、学偏和学邪。

  当代高僧大德——净空法师,年已九旬,为了世界和平、国家富强和人民的安乐,每日讲经不辍。听净空老法师讲经,力行净空老法师讲经,一定能改变你人生的命运、能提高你人生的质量。

  在学佛共修系统里一块跟着净空老法师学佛,我们就是同参道友;我们不是老师,但我们有信心做好共修的教练。欢迎有缘人的加入!

  打开佛陀教育网(www.foxdwedu.com),在首页左上侧“点击加入”,然后一步步跟着提示注册。首页右下侧有修学体会分享,是发布共修系统里同修的学佛体会文章,欢迎您阅读、参考!

   净土释疑网微信号:amtbedu。

  手机版网站应用:安卓版。邮箱:foxdw_01@163.com。  

0
 
 

净宗经教网站(佛陀教育)e-mail: fotuojiaoyu@qq.com 建站日:2014.1.1 三宝弟子恭制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6855号-1 最佳浏览建议:IE 6.0以上浏览器 萤幕解析度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