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净宗经论 ·净宗祖师 ·佛陀教育 ·净土释疑 ·辅助修学 ·传统文化 ·请佛住世 ·播经供养 ·网立牌位 ·圣号圣像 ·体会分享 ·下载专区 ·网站留言
共修系统 帐号: 密码: 登录 密码找回 注册
          >搜索          
  学佛入门
· 什么是佛教 · 佛教是教育
· 三皈依 · 走出学佛的误区
· 学佛师承的重要性 · 一门深入的重要性
· 学佛必持戒    
  学佛基础
· 弟子规 · 太上感应篇
· 十善业道经 · 沙弥律仪
· 了凡四训 ·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 地藏经 · 地藏经玄义
  五经一论

· 阿弥陀经 · 无量寿经
· 观无量寿佛经 · 普贤行愿品
·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 往生论
  传统文化教育
· 胎教 · 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
· 教育专家精品讲座    
· 传统文化早期教育体会分享
  辅助修学
· 哲理嘉文 · 中医养生 · 因果教育 · 护生素食
  播经供养
·

净空法师关于播经的答问、开示播经须知

·

播经须知及供养仪轨

·

播经体会分享

· 播经音频下载
 修学体会分享 >>更多
· 复讲《太上感应篇》(001 附原文)
· 《复讲<佛说十善业道经>》连载地址
· 为什么早晨五点钟必须起床(答案真让人
· 【天地载和019】“医保不要钱,不用
· 《佛陀教育课程全集讲义》文档下载

盛唐时代还有嫉妒、障碍,何况今天

  来源:净宗经教网 录入时间:2014-07-04 09:36:53
关键字:六祖,惠能,盛唐,嫉妒,障碍,学讲经,一门深入,第一弟子,学经典,嫉妒障碍,俗务,开悟
【 点击数:4289 】 【字体: 】 【 收藏 】【 打印文章

 

 

摘自净空法师《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68集  2014年6月30日 讲于 台南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海贤老和尚就是“隐本垂迹”

 

  请看《大经科注》第二百八十五页,从第三行看起,念老的注解:

  【解】按“一切大聖,神通已达”之句,本为菩萨欢德。如《密迹金刚力士经》云:

  《密迹金刚力士经》是《大宝积经》里面第三会,我们参考资料里头有,收在《大正藏》第十一册里头。这部经的内容是说明菩萨、如来身密、语密、意密,最终有秘密主之请求,于佛陀入灭之后,五百年中护持本经。释迦牟尼佛灭度到现在是二千五百多年来。由此可知,这部经是佛灭度之后,正法一千年,那个时候流通很广,依照这个经典修行的人很多。这个经里头有说:

  【解】“与大比丘众四万二千俱,菩萨八万四千,一切大圣,神通已达。”

  有这两句,可见得是赞叹菩萨摩诃萨的。

  【解】今此经中以赞叹菩萨功德之语,以赞声闻。正表此等常隨圣众,本法身大士,隐本垂迹,或他方圣众,助佛宏化,为影响众。

  “本”是本地,也就是他的身份。在会的,像前面所说的橋陈如尊者、目犍连尊者、须菩提尊者、阿难尊者、迦叶尊者这些人都是世尊身边的声闻弟子,除阿难之外,都是阿罗汉的身份。阿罗汉的身份不是他真正的身份,他真正的身份,佛在经上告诉我们,目犍连、舍利弗久远劫就成佛了。其他的几个人像阿难尊者,现在的身份像舞台表演一样,他在舞台上的身份是须陀洹;其他几位是阿罗汉。但是在后台不一样,老演员了,都是法身菩萨、诸佛如来。

  显示出这个“隐本垂迹”,“本”是法身菩萨,“本”是诸佛如来,把这个本来隐藏起来了;“垂迹”是现,现在表演的身份是释迦牟尼佛的弟子。这个里头含着很深的意思在里头,要知道佛法微妙、艰深,没有人能知道。

  在佛面前提出问题向佛请教,不是法身菩萨、古佛再来,像阿罗汉、辟支佛,权教菩萨问不出来,程度不够,那怎么办?大乘经里头佛给我们透了信息,叫“一佛出世,千佛拥护”。一尊佛出现在这个世间,以佛的身份来教化众生,他身边的弟子是什么?全是古佛。一千尊佛来,来什么?像唱戏一样,他表主角,他们唱配角。佛陀是老师的身份出来,这些人都用学生的身份出现,他可不是真的学生,是来表演的,是来护法的

  佛跟佛没有嫉妒、没有障碍,决定没有争名利的这种念头,给我们做榜样。

  今天在这个世间佛法衰了,为什么衰了?佛灭度之后,早年的弟子不错,佛陀在世的弟子那都是圣贤下凡,应化身垂迹,佛法兴旺。佛陀不在了,佛身边这些大弟子逐渐一个一个都如般涅槃了。往后传的时候,像法时期,特别现在末法时期,有没有圣贤来?有。圣贤现什么样子?现比丘相。能不能看得出来?内行的人能看出来,外行的人看不出来。内行是什么?懂得佛法的人、有修行的人能看出来;不懂佛法、没修行的人看不出来,你不认识。

  最近我介绍给大家的来佛寺的海贤法师,这个光碟许多人看过,这个人也是“隐本垂迹”。这不是凡人,他到这个世间来给我们示现,在这个时代(乱世),不是太平盛世,乱世,一切秩序统统乱了,我们要修净土怎样才能成就?他给我们做最好的榜样,我们要认识。净宗怎么修学?你看他,他就是一句佛号。

 

老师教给我“一门深入,长时熏修”

 

 

  我们这些年来,老师传给我们“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我在年轻时候,在台中跟李炳南老居士学佛,正式拜老师,老师教给我“一门深入,长时熏修”。

  他教我学经教,在这个时代讲经的人少了,有这个能力的人应当来弘法利生,把经典讲清楚明白,我这是他老人家鼓励我。当时我不敢学,认为经典太深了,我们凡夫哪有资格出来讲经!我是来听经的,听老师讲经的,怎么敢上台讲经!正好那个时候,老师办了一个经学班,他开了个班。在这个班之前,也有个班学讲演,讲佛法,那是普通所谓是讲开示,这个班培养了一批人,大概有二、三年,女同学很多,到以后结婚了,结婚就不来了。所以老师受了这个教训,这个经学班选学生就很严格了,你要想参加这个班,女同学要发心不结婚,一生讲经教学才行,就很少有人来参加了。

  来参加的是哪些人?都是中年妇女。她们有家庭、有事业,儿女都长成了,都有工作了,她们退休了。退休之后来学讲经可以,她不会改变。所以我们班上年岁最大的林看治老居士六十岁。

  我们那个时候,我是三十一岁跟李老师。林看治等于差不多大我三十岁,小学毕业,跟李老师学讲经。我们一看到她,信心就生起来了,我的年龄只刚三十刚出头,她是小学毕业,我初中毕业,高中还念了半年,比她强多了,她都能上台,那我怎么能不上台!给我很大的鼓励,我就参加这个经学班,专门学讲经。

  那个时候进度很快,都是学的小部经,小乘经,差不多是一个月完成一样,我跟李老师一年三个月,就是十五个月,学会了十三部经。这十三部经我都能讲,还讲得不错!出家的缘分到了,所以我离开台中出家了。

  出家之后,在寺庙里住了一年,我教佛学院。教了一年佛学院,觉得自己不够,学的是小部的,没有大部,这不能扎根,我就向李老师请教,我说:我还要回来,学一部大部经。老师说:对!正确的。

  我自己选了《法华经》,老师正好开讲《楞严经》,老师就告诉我,他说,你学《楞严》好了,《楞严》跟《法华》都属于大部,分量差不多,而且都是属于一乘法。中国古人讲,“开智慧的《楞严》,成佛的《法华》”,就叫我学《楞严》。

  《楞严经》他讲了三年。他是每一个星期三讲;星期四我复讲,把他老人家所讲的我重复讲一遍。他一部讲圆满了,我这一部也讲圆满了,学得很踏实。所以你问我学的经教,我学的经教根是《大佛顶首楞严经》。

  以后我跟八个同学联名向李老师请法,请他老人家讲《大方广佛华严经》,老人家答应了,也是一个星期讲一次。《华严》八十一卷,叫《八十华严》,我听一卷之后,后面我大概都没有问题了,全经我可以讲下去了,老师在台中讲,我就到台北去讲了;老师一个星期讲一次,我一个星期讲三次,所以我不到一年,我的进度就超过老师了。

  根,一定是“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一经通,确实一切经可以贯通所以我《楞严》学的很扎实,以后看大乘经教的时候,自己看没问题。尤其李老师讲《华严》,我听一卷之后就行了,以后有问题向他请教,没有问题的时候就一直讲下去了

  老师跟学生都不是“圣贤垂迹”,那怎么讲法?讲经是大事不是小事,古时候没有大彻大悟不能出来讲经。大彻大悟谈何容易!所以老师教给我,我们讲注解。注解是古人作的,是大彻大悟人作的,我们照注解讲,注解没讲错;要注解错了是他的事情,责任不是我的事情,我没有过失,他有过失,我只要把注解讲清楚、讲明白,没有讲错,这就对了。所以讲古人注解,我们的心就定了。

  自己确实没有能力,我没有做过注经的工作;也出版了不少东西,都是我讲的,同学们记下来,他们出版了。有些少数我从头到尾看过,大多数我都没有看过。

  所以学习经教有没有必要?有。特别是在这个时代,学习的方法一定是“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一部经里面得到消息了,有了悟处了,才可以学第二部,那个时候学进度就快了,障碍没有了。

  佛法里面的教学跟世法完全不同。世间这个学校,它的学科很多,同时教学,一天上几堂课,科目都不一样,不同的老师不同的教科书,这在佛法里不许可,在中国古代也不许可。佛门的教学总纲领是“戒、定、慧”三学,“因戒得定,因定开慧”。它的目标,就是佛法修学的目标是开智慧,不是知识

  我们世间的学术完全是求知识,知识应该是广学多闻。智慧是“一门深入”,为什么?智慧是从清净心生出来的,清净心就是定。所以持戒你就能得定,得定之后你就能开智慧。

  佛教传到中国,这个方法带来了,中国的儒接受了,道也接受了,所以儒、释、道教学都重视开悟,这个道理我们要懂。

 

俗务太多,影响修定,就影响开悟

 

  在现前这个时代谈开悟太难了,我只看到一个开悟的,在这一生当中。

  我的老师有没有开悟?没有。但是他有定功。为什么没有开悟?俗务太多了,办的事业太多。台中莲社是他办的,慈光图书馆是他办的,菩提医院是他办的,还有一个老人院,还有两个育儿院,这他办的事业;另外他本身是奉侍官府的主任秘书;他又是中国中医大学教授,还是台中一个中兴大学,两个大学的教授。所以他的工作忙,太忙了,这个就妨碍修定

  老师一生的行谊,他是一个多才多艺,国学、佛学根底很深的人,心地慈悲。我们这些同学跟他学,多半都学一样。我学的是佛经;台中徐醒民居士学的是古文,这一门他传下来了,代表的是《易经》,不容易;江逸子老师,他跟李老师学的是唐诗。我们每一个人就学老师一样东西。老师还没有传下来东西很多,他的全集诸位看看,你就了解。这是一位真正大善知识,没有大彻大悟

  我见到大彻大悟是谁呢?海贤老和尚。你细心看他的碟片,这个人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他告诉别人他什么都知道。这一句话不能随便说,“什么都知道”就是大彻大悟。但是他什么都不说,说出去之后,名闻利养就来了,他一生不说,没人知道他。这是一个隐本垂迹,不是普通人。他表演的就一句佛号。他不认识字,跟六祖惠能一样。

 

盛唐时代还有嫉妒、障碍,何况今天

 

  惠能是从定中开悟的,最后的印证是五祖给他讲《金刚经》,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大彻大悟,说出五句话。那个五句话就说明开悟了。悟的是什么?悟的是明心见性。心性是什么样子?这五句话把心性讲清楚、讲明白了。五祖一听,行了,其他不必讲了,你全知道了。衣钵就传给他,他就成为第六代祖。盛唐时代还有嫉妒、障碍,老和尚把衣钵传给他,一般人不服,都瞧不起惠能,老和尚衣钵传给他,连夜、半夜叫他赶快走,以免别人害你,船给他准备好了。他离开三天,三天之后,老和尚才把消息告诉大家,三天走的很远了,这才宣布,告诉大家,衣钵已经走了,大家才知道。

  何况现在!我们学佛弘法很辛苦,遭遇的灾难很多。想想古人、想想释迦牟尼佛他自己。我出家是章嘉大师劝我的,而且劝我学释迦牟尼佛。

  我接受他老人家的教诲,我跟他三年,我佛法的基础是在他那里奠定的;讲经是从台中学来的,李老师劝我的;我三个老师,方东美先生是启蒙的,教我认识佛法。

  在这个之前,我们误以为佛教是宗教、是迷信,所以根本就不碰它。年轻时候喜欢哲学,跟方东美先生学哲学。我非常感谢他,他为我讲了一部哲学概论,从西洋哲学说起,讲到中国哲学,最后讲到印度哲学。

  印度哲学里头讲到佛经哲学,我就很讶异了。我说佛教是宗教、是多神教。多神教的意味就是低级宗教,高级宗教只有一个神,一个真神。佛教什么都拜,到寺庙里面看,这叫多神教,多神教在宗教里叫低级宗教。方老师告诉我,佛教不是宗教。我从来没听说过佛教是无神论。那佛菩萨不是?不是的,佛、菩萨是人不是神,他从梵文翻译过来的。印度人称“佛陀”,就像中国人称“圣人”这个意思;菩萨就是“贤人”;阿罗汉是“君子”,这儒家讲“圣、贤、君子”,像现在的学位一样,它是学位的名称。佛教里面没有造物主。

  宇宙从哪里来的?佛说是你的念头产生的。“一切法从心想生”、“相由心生”、“色由心生”,“色”、“相”都是讲物质现象。物质现象从哪里来的?念头来的。念头从哪里来的?念头从自性里来的

  所以能大师听《金刚经》大概四分之一(没讲完),豁然大悟!提出报告“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这就说明自性就是真心。真心没有染污,被染污的是妄心,不是真心。第一个告诉我们清净,所以我们要用真心,不要用妄心,用真心过佛菩萨的生活,那就是极乐世界。平等心是菩萨;清净心是阿罗汉;觉就是佛,就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那就是觉。见性成佛,见性的人在佛教里头就可以称做“佛陀”。惠能大师见性了,告诉我们自性清净。

  第二句话说“何其自性,本不生灭”。真心不生不灭;妄心有生灭。妄心就是念头,你看前念灭后念生。我们起心动念是妄心,妄心有生灭;真心没有生灭,本来不生不灭。

  第三句说“何其自性,本自具足”。自性具足一切法。一切法分为三大类:第一个智慧、第二个德能、第三个相好。佛在《华严经》上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就说的这一句,叫“本自具足”。具足什么?具足跟如来一样的智慧、一样的德能、一样的相好。所以佛法从自性求,不从外求,外面是假的、没东西。心外求法叫外道;佛法完全从自性求,这个道理很深。

  第四句说“何其自性,本无动摇”。这说明真心是不动的。妄心是动的;真心不动。

  最后一句“何其自性;能生万法”。你看万法是自性生的,没有造物主、没有一个神,佛教里头没有一个神。

  佛教里头,佛陀是第一,最高的;菩萨是第二个学位;阿罗汉是第三个学位,好像现在大学博士、硕士、学士,学位的名称。所以《华严经》上佛教导我们“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佛教学毕业了就成佛了;菩萨是博士班的学生,还没有拿到学位,拿到学位了就叫佛陀。每个人都能成阿罗汉、都可以称菩萨、都可以成佛,你好好的修。

  我要学佛,想成罗汉、成佛,是不是一定要学经教?不一定!释迦牟尼佛没有学过经教,他是修定开悟的;惠能大师没学过经教,也是从修定、听《金刚经》开悟的;海贤法师没有学过经教,他也不认识字、没念过经,他就是一句阿弥陀佛,“一门深入,长时熏修”,这个方法他得到了,这个方法就是戒律。

  你真正持这个戒,“一门深入,长时熏修”,心里头就这一桩事情,除这一桩事情之外统统没事,没有妄心、没有杂念,只有一句阿弥陀佛,念到“事一心不乱”证阿罗汉;念到“理一心不乱”就成佛了。所以海贤是念阿弥陀佛得一心不乱,这就是“一门深入,长时熏修”,这是佛陀教学的理念。方法呢?“读书千遍,其意自见”,“自见”就是开悟了、自己明白了。你就用这个方法,这个方法也是戒律,他就一句阿弥陀佛开悟了。

  我教人是读一部经,就念这一部《大乘无量寿经》,夏莲居老居士会集本。念多少遍?一天算钟点、不要算遍数,念十个小时。最初念不熟,大概念一遍要两个小时;念熟了、完全能背诵了,念一遍半个小时,十个小时能念二十遍,剩下的时间念阿弥陀佛。你这样能够念上五年、十年,就会有悟处、会开悟。所以海贤老和尚什么时候开悟的?他没说,我从光盘上看他,我估计他应该在四十岁左右他就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了。三十岁前后他得“事一心不乱”,就是证阿罗汉果境界;四十岁的时候他就成佛了,法身菩萨。

  ……

 

学经典是帮我们断疑生信的,如果没有疑惑就不必学经典

 

  我们要求的什么?极乐世界。这个世间是假的,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怎么去?一句佛号就行了。经典要学习,为什么?我们对极乐世界认识不够、有怀疑,经典能帮助我们断疑生信。又加上老和尚的表演给我们看,我们对这个法门死心塌地。

  最后的表法是表什么?表夏莲居老居士的会集本是真经,一点错误都没有;黄念祖老居士的注解也是真的,没有错误、可以相信的;那我们这十几年来依照这个本子、依照这个注解来修行没错,叫我们放心,死心塌地一直学下去,表这个法。实际上这个表法的意思深长无尽。

  这就是《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告诉我们一桩什么能兴旺?互相赞叹就能兴旺;互相毁谤就要灭亡。家和万事兴,不可以互相毁谤!互相毁谤是灭佛法;互相赞叹是兴佛法。

  纵然别人有过失,过失也不能够到处说,那就变成毁谤了。归过劝善,是要在什么?那要在没有第三者在的时候,这个时候可以,为什么?人要面子,你要顾虑到,说别人过失不可以有第三者在,老师教学生也如是。学生有过失,同学面前的时候都不说,一定把学生叫到房间里来,关起门来,只有他一个,教训他。老师对学生都这样,何况对外面人。所以社会和谐,社会就安定;国家领导跟人民互相赞叹,这个国家就兴旺,才能出现太平盛世。

  别人毁谤我,那他的事情,我绝不毁谤他,我赞叹他,他不了解这个道理,我了解。他不了解,他做这个事情,过失情有可原;我明白、了解,如果我心里不服:他毁谤我,我也毁谤他,那么跟他一道去了。要晓得毁谤三宝的过失是无间地狱,叫“破和合僧”。我们相信因果,我们决定不敢做这个事情。他有长处,我们赞叹;他的缺点我们不放在心上,更不可以放在口上,这是正确的。

  我们这么大的年岁了,万缘放下,什么经都不讲了,这一切文字我也不看了,只有一个心愿——往生极乐世界。海贤法师为我作证,我很感谢他,我向他学习。我也劝导净宗学人也应当向他学习。

  ……

 

净土法门一生决定能成就,所以你是如来第一弟子

 

  【解】综上五圣。

  上面说的五位上首,表法的上首。

  【解】了本际,

  是憍陈如尊者。“憍陈如”这个名号是梵语音译的,它的意思就是明了本际。“本际”是什么?就是六祖能大师讲的自性。“了本际”就是明心见性,就这个意思。

  【解】谓了知其久远之本际,故首列之。

  一切经,诸位展开,开头多半都是舍利弗、目犍连,很少看到憍陈如尊者。这个经要把他放在第一位,是什么意思就很明白了:这部经是如来所说一切经里头的第一经,依照这个经本修行是如来第一弟子,为什么?你一生成就。你修别的法门,不一定一生能成就;这个法门一生决定能成就,所以你是如来第一弟子。

  海贤老和尚给我们表这个法,他是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第一弟子。我们跟他学习,也是学习第一弟子,不能不知道。

  【解】身子智慧第一,表弥陀之佛智、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之深广无涯。

  “身子”就是舍利弗。这个五种智将来在经上都有很长的经文介绍。总而言之一句话,圆满究竟的智慧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这是真的、不是假的,这不是对佛的赞美,不是的!为什么?这五种智每个人都有,只是你现在烦恼障碍了,它不能现前;你能把烦恼放下,智慧就现前。佛经上所讲的一切全是真的,只要你把障碍去掉,它就会现前。

  这一点跟世间一切宗教里不一样!一切宗教,神有的智慧、能力,人没有。佛不是这样说,佛所有的一切智慧、能力,每个人都有,一切众生个个都有。只要你肯放下,放下“见思烦恼”就证阿罗汉果;放下“尘沙烦恼”你就证菩萨;放下“无明烦恼”你就成佛。佛讲这三种障碍,障碍了你的自性、障碍了你的本能、障碍了你的相好,重要的放下!假的不要放在心上就对了,放在心上全错了;心上只能放阿弥陀佛。如果要经典,只能加一部《无量寿经》,其他的可别增加了,那么西方极乐世界我们决定有份、决定得生。

  【解】目连之神通第一,显游戏神通之誓愿。

  往生到极乐世界,你是阿弥陀佛第一弟子,你是智慧第一、你是神通第一,样样第一,没有第二。极乐世界是平等法,每个人到那里考试都是第一名,没有考第二名的;不像我们这里有第二、第三、第四;极乐世界没有,统统是第一名,为什么?大家不生烦恼;如果有第一、第二、第三,就生烦恼了,“他比我高,我跟他差一等”。

  那个地方为什么叫“极乐”?是平等的“乐”就叫极乐;不平等不能叫极乐。极乐世界一切平等,为什么?全见性,见性就平等了。智慧、神通、道力、相好统是自性变现的,见到性就圆满了,那怎么不是第一?没有第二!世间法里头有第二;大乘法里头没有第二。

  【解】大饮光,显弥陀殊胜光明,无不照见,光中极尊,佛中之王。

  这两句是经上的话。我们到极乐世界去成佛,要跟阿弥陀佛一样、跟阿弥陀佛平等,句句都是实话。

  【解】庆喜表闻名欢喜,悉得度脱。

  闻名就是听到南无阿弥陀佛这个名号,你听到这个名号生欢喜心,你将来一定能往生极乐世界,在极乐世界成就究竟圆满的佛果。

  【解】又迦叶是宗门初祖,阿难为二祖,阿若憍陈如表当人之本际。

  迦叶是宗门初祖,阿难为二祖,那么这句佛号就是禅,不必再去参禅了。阿若憍陈如表当人之本际,代表我们的本性。

  【解】舍利弗表众生本具之智慧,目连即众生本有之神通,饮光表灵光独耀,迥脱根尘,庆喜表庆快平生,心心相继。故知一部大经,正是付法传心;一句名号,直显本来面目。于此荐得,始称带角之虎。

  在这个地方你能够体会、你能够明了了,那就是永明大师所说的“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带角虎”是比喻,有禅未必有净,有净决定有禅,不可思议。我们从海贤老和尚表法里头看到了,他就是一句佛号,得到的境界是禅宗最高的境界。六祖大师开悟了,他也开悟了,跟六祖同一个境界,跟释迦牟尼佛当年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也是同一个境界,真的不是假的。

--------------------------------------------------------------------------------

 

印光法师文钞选读

 

重刻明宋文宪公护法录序

 

   岁在己未,奉化玉仙孙君,刻宋文宪公全集成。又将专阐佛学诸作,依莲池牧斋所订之护法录,于全集中挑印之。有不相接续者,则另刻之。以二集各送观宗谛闲法师一部。光往观宗见之,不胜欢喜,祈为代请护法录一部。初孙君拟另刻护法录板,祈谛师作序。师以日与学徒讲演台教,不暇命笔。孙君因光之请,遂托谛师命光勉作。光心被茅塞,见等面墙。何能发挥乘愿再来,现文雄宰官之身,即身口意三业,写华严大经,以宏佛祖心要之道乎。然既蒙见委,敢以陋辞。因略论其举世疑议之大关节而已。至于其文之雄浑辨博,圆融直捷,发明儒佛之心宗,永为人天之眼目处。直同杲日当空,有目咸睹。正不须光之管窥预告也。序曰,阿弥陀佛,久证菩提,安住常寂光土,常享寂灭法乐。但以众生无尽,我愿无尽之故,不离寂光自受用土,遍入十方无尽世界。普现色身,度脱众生。或显或密,或折或摄,必期于究竟出离二种生死而后已。所谓善根未种未熟未脱者,令其即种即熟即脱。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其道大事广,罄海墨而莫书。姑以文宪公一事,以明其概。按文宪与释幻灭作血书华严经赞序,末后自叙宿因曰,无相居士,(文宪道号)未出母胎。母梦异僧,手写是经,来谓母曰,吾乃永明延寿,宜假一室,以终此卷。母梦觉已,居士即生。今逢胜因,顿忆前事。余诸著作,亦辄叙述。而世之拘墟者多疑之,谓永明乃弥陀化身,岂弥陀化身者,生死犹未了耶。既以写经借室,考之文集,未有题跋,得无虚受此身,莫偿宿愿耶。予谓此正所谓以凡情测圣智,不但不知文宪,又何尝知永明与弥陀哉。极欲发挥,愧无妙笔。然词取达意,何妨直谈。夫弥陀既已证穷法界,举凡法界中事,无不随意化现。正报则佛身,菩萨身,二乘身,六道身,随类备现,以行教化。依报则楼台殿阁,饮食衣服,但有利益,无不化现。怡山所谓疾疫世而现为药草,饥馑时而化作稻粱。以常寂光土,身土不二,理智一如。身能现土,土能现身。身复现身,土复现土。弥陀经云,是诸众鸟,皆是阿弥陀佛变化所作。维摩诘云,以一切众生病,是故我病。夫弥陀身土交现,何妨现永明而复现文宪。且永明之现文宪者,乃乘悲愿以示生。将谓永明生死未了,复随业力以受生乎。众生病故,菩萨亦病。欲度众生,若不俯顺机宜,示生世间,和光同事,以行教化。则凡圣异趣,教莫由施。白鹤孔雀等奇妙杂色之鸟,尚肯变化。岂雅思渊才文中王,制礼作乐辅圣主之纯儒,便有所妨乎。永明乃弥陀所现,文宪乃永明所现,即身复现身之竖证。其无量寿经等,谓光中化佛及诸菩萨,无量无边,乃遍该横竖二义。以佛光横遍竖穷,无时无处不周遍也。永明之假室以写华严者,乃以身写,以义写,非拘拘然按文字语言论也。凡文宪毕世所作所为,并所撰述,皆所写之华严经也。其至德懿行,虽载明史,然亦略示一二而已。其遗轶者固多。其文之传于世者,唯全集,及此集耳。阅之,则其道德操持,可想见矣。全集虽不专说佛法,即世谛文字,未尝不含佛法宗要,如小儿有病,不肯服药,涂药于乳,则不服而服,病即痊愈矣。彼不知佛法者,读文宪公集,既钦其文之洪阔,又服其理之高深。能不断疑生信,愈入愈深,大明儒佛之心法,企出生死之樊笼乎。况其中发挥佛法者,有一百七十余篇之多乎。华严所谓或边咒语说四谛,或善密语说四谛,或人直语说四谛,或天密语说四谛,是其证也。或曰,楞严戒泄佛密因。文宪自说永明后身,得无违佛清净明诲,而启后世狂妄之徒,以凡滥圣之端乎。予曰,出格之人,不可以常格律之。君岂不见傅大士之自称弥勒现身乎。彼既不以为非,此何独以为非乎。且狂妄滥圣,适足取辱。如刻人粪为栴檀形,岂能与栴檀相混哉。或曰,如来智断究竟,其功德智慧,神通道力,不可思议。永明虽高,去佛甚远,况文宪乎。予曰,君亦知皇帝微行之事乎。智者知是皇帝,愚人视作平民,更有疑其为细作,为盗贼者。何独于如来内秘外现而疑之。须知此正如来权巧设化,密示即生即佛,即权即实,即生灭而寂灭,即同居而寂光,治世语言资生业等,皆顺正法,皆与实相不相违背之微旨也。上根之士,目击道存。中下之流,因言解了。以大慈悲,偶一现此即迹显本之事。俾浅见之人,备知法身大士,普现色身之不思议事。如阴间之事,阳间不知。然上帝亟欲世人改恶迁善,亦尝摄阳人以入阴,示阴狱于阳世。上帝教人之权巧方便,尚非凡夫情见所能测度,况菩萨神变无方者乎。予故表而出之,企人各遵行,同出娑婆,同生净土,以慰弥陀展转现身之大慈悲心,亦不辜负文宪写经,孙君刻板之一番至意。夫希骥之马,亦骥之乘。希颜之人,亦颜之徒。孙君之面,予初未识。若非宿承佛嘱,便是深沐宋恩。以故乘愿再来,极力流通,使现未有情,同沾法利于无既也。猗欤哉。(选自《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三 序)

注解:

  ①不暇(bùxiá):没有空闲;来不及。暇,空闲。

  ②罄(qìng):尽;空。

  ③姑(gū):暂且;苟且。

  ④假(jiǎ):借用;利用。

  ⑤辄(zhé):总是;就。

  ⑥饥馑(jī jǐn):灾荒;荒年。馑,荒年。

  ⑦拘拘(jū jū):拘泥;勤劳。拘,遮蔽

  ⑧遗轶(yí yì):亦作“遗逸”。遗漏;遗失;散失;隐士;隐居;遗才指前一朝代留下来的人。

  ⑨企(qǐ):盼望; 开启。

  ⑩栴檀(zhān tán):梵文“栴檀那”(candana)的省称。即檀香

  ⑾细作(xì zuò):密探;间谍。

  ⑿俾(bǐ):使。

  ⒀猗欤(yī yú):亦作“猗与”。 叹词。表示赞美。

  ⒁懿(yì):美好(多指德行,指有关女子的)。

--------------------------------------------------------------------------------

 

  净土释疑网微信平台已开通微信弘法,敬请大家关注净土释疑网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amtbedu。添加方法:打开微信--朋友圈--添加朋友--查找微信公众账号--输入“amtbedu”点击“查找”,出现的界面再点击“关注”。我们每天会把净空老法师最新讲经菁华、学佛答问;每天选取一篇印光大师文钞(生僻字加注音、注解);选网友们的学佛体会等文章,分享给大家,敬请关注!净土释疑网:www.foxdw.com;邮箱:foxdw_01@163.com. 手机应用: 安卓版

0
 
 

净宗经教网站(佛陀教育)e-mail: fotuojiaoyu@qq.com 建站日:2014.1.1 三宝弟子恭制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6855号-1 最佳浏览建议:IE 6.0以上浏览器 萤幕解析度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