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净宗经论 ·净宗祖师 ·佛陀教育 ·净土释疑 ·辅助修学 ·传统文化 ·请佛住世 ·播经供养 ·网立牌位 ·圣号圣像 ·体会分享 ·下载专区 ·网站留言
共修系统 帐号: 密码: 登录 密码找回 注册
          >搜索          
  学佛入门
· 什么是佛教 · 佛教是教育
· 三皈依 · 走出学佛的误区
· 学佛师承的重要性 · 一门深入的重要性
· 学佛必持戒    
  学佛基础
· 弟子规 · 太上感应篇
· 十善业道经 · 沙弥律仪
· 了凡四训 ·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 地藏经 · 地藏经玄义
  五经一论

· 阿弥陀经 · 无量寿经
· 观无量寿佛经 · 普贤行愿品
·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 往生论
  传统文化教育
· 胎教 · 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
· 教育专家精品讲座    
· 传统文化早期教育体会分享
  辅助修学
· 哲理嘉文 · 中医养生 · 因果教育 · 护生素食
  播经供养
·

净空法师关于播经的答问、开示播经须知

·

播经须知及供养仪轨

·

播经体会分享

· 播经音频下载
 修学体会分享 >>更多
· 复讲《太上感应篇》(001 附原文)
· 《复讲<佛说十善业道经>》连载地址
· 为什么早晨五点钟必须起床(答案真让人
· 【天地载和019】“医保不要钱,不用
· 《佛陀教育课程全集讲义》文档下载

身心清净的人貌好体健,且冤亲债主对你没办法

  来源:净宗经教网 录入时间:2018-06-10 12:44:16
关键字:清净心,相貌,健康,冤亲债主,慈悲心,丑陋,开玩笑,袈裟,出家人,夹杂,精进,学佛
【 点击数:2750 】 【字体: 】 【 收藏 】【 打印文章

点击右侧红字——《净土宗学佛课程大汇总》

摘自净空法师讲《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第13集  1996/10 讲于 新加坡

点击此处观看视频


心清净、慈悲,相貌就好;心是贪嗔痴,相貌丑陋、体质不好

  【尔时世尊。重说偈言。】

  “偈颂”便于记忆,用诗歌的体裁写出来。因为这些开示非常重要,重复前面所说的,希望大家能把它记住。

  “偈颂”第二个意思,是为后到的同修。因为佛讲经不是像学校上课,有先来后到的,后来的人,前面所讲的没有听到,佛很慈悲,也不能让他们失望,把前面的重新再说一遍,简单提一提,以弥补他没有听到的部分,所以用“偈颂”再说一遍。

  下面这是五言颂,就是五个字一句,四句是一首,一共二十一首,我们来念一念:

  【现生常苦恼。离忍多嗔恚。怨雠生害心。是名“戏论”过。】

  这第一首。“现生”是现在,你会生起苦恼,常常会生起苦恼。你忍耐的功夫会失掉,会离去,多有嗔恚的念头。而且有些冤家对头常常有伤害你的意念。这是“戏论”做因缘,招惹这些麻烦。

  第二首:

  【魔及魔眷属。常生欢喜心。丧失诸善法。是名“戏论”过。】

  这个好懂,前面也说得很详细。

  “魔及魔眷属。”你喜欢开玩笑,他们很欢喜,他们得其便,使你丧失修学善法。

  【未生善不生。常住于斗诤。造于恶趣业。是名“戏论”过。】

  没有生的善不容易生起来,已经有的小善也很容易退失。在“戏论”里面很容易引起误会,而误会又很容易引起斗诤,这就造作恶业了。

  【身形多丑陋。生于下劣家。发言常謇涩。是名“戏论”过。】

  前面也曾经跟诸位报告过,修行功夫得不得力,有没有受用,看自己身体就知道。世间法里头常讲,看相、算命的都会说“相随心转”,相貌会改变,相会随心转,我们身体体质也随心转。所以的心清净、你的心慈悲,你的相貌就很好;如果你的心里面都是贪嗔痴、欲望很重,相貌就丑陋,体质也就不好

  你学佛,要表演给人家看。丑陋的相貌,多病的身体,人家一看,不要学佛了,学佛这个样子,谁还敢学佛?!你学佛,身体健康,容光焕发,长生不老,人家一看,学佛好!不能不学佛。这是招牌。

  学佛,弘法靠这个招牌。我今年七十一岁了,这个招牌还不错,可以增长大家的信心,很重要。我的几个老师,当年我年轻的时候跟他学,实在讲也是看他的招牌好。我老师李炳南老居士,九十五岁在讲台上讲经说法,不要用扩音器,音声洪亮,动作跟年轻人一样,九十五岁不要侍者,不要人照顾。我跟他的时候他大概七十一、二岁,跟我这个年龄差不多,我看他像三、四十岁的人一样,真是叫人羡慕。

  早年两位老师,方东美先生跟章嘉大师,法相庄严,你看到就生仰慕之心。所以弘法利生,招牌很要紧。

  你们这些都学讲经的,三年你们的相貌不改变、体质不改变,你们讲经的前途就有限会不会改变?真的会改变。我原来相貌不是这样的,你们要看到我出家的相片你会吓一跳,又干又瘦,很不好看,会转变的;我的音声不亮,年轻的时候声音不好。我上课的时候,初出家教佛学院,上课在教室里面,教室比这个小太多了,第四排以后就听不到我的声音。后面同学常写字条给我,要我把声音放大一点。音声是得佛加持的,我的音声变了,我自己都不晓得。讲《地藏经》的时候,同修告诉我,他说法师,你音声变了。我说怎么变了?他们带着有录音机,放来给我听,我听了,果然不一样。音声要求三宝加持,不是靠自己,自己没有福,要托佛菩萨的福报,托大众的福报。大众有福,我音声就洪亮,与自己不相干。我们把身体要捐献给大众,《楞严经》上讲的“将此身心奉尘刹”,那个福报就不是自己的,是三宝加持的,一切众生之福。所以,我们一定要“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这个恩德太大!所以容貌跟体质会变的。这首就不再多说了。


开玩笑能叫人开悟,你才是菩萨;开玩笑要叫人生烦恼,你就造业

  再看第五首:

  【闻法不能持。或闻不入耳。常离诸善友。是名“戏论”过。】

  你闻法常常忘记,不能依持;或者是听不进去,听了不生欢喜心,善知识远离,“戏论”之过。

  【值遇恶知识。与道难出离。常闻不顺语。是名“戏论”过。】

  你常常遭遇到恶知识,恶友常遇,修学任何法门,不能出离三界,常听到不喜欢听的这些言论。

  翻过来看第七首:

  【随彼所生处。常怀疑惑心。于法不能了。是名“戏论”过。】

  无论你生在哪一道、无论你生在哪个处所,多疑,这个很痛苦,多疑、迷惑,“惑”是迷惑,于事理不能够明了。底下讲得好,“于法不能了”,这个法是世出世间法,不能通达明了。

  第八首:

  【常生八难中。远离无难处。具足无利益。是名“戏论”过。】

  前面讲了,这里指出来了,这是“三途八难”。“常生八难中,远离无难处”,无难之处你遇不到,你所遇到的都在八难之中。

  “具足无利益。”得不到真实的利益,这也是“戏论”过。

  【于善多障碍。退失正思惟。所受多怨嫉。是名“戏论”过。】

  做作一切善法常常有障碍,做不圆满。

  “退失正思惟。”退失正念。所享受的多遭怨嫉,遭人嫉妒,这个的确是有,我都曾经见过。我们同修当中有,人非常好,无论做什么事情常常遭人嫉妒,他大概这个因不是这一生,总是前生的,这麻烦很大。以后遇到要多多劝他,不要开玩笑,避免“戏论”,也许能够改过自新。

  第十首:

  【如是诸过失。皆因“戏论”生。】

  这个两句总结以前,前面所讲的大概都把前面这二十种都包括进去。这二十种类这么多的“过失”,都因“戏论”生,“戏论”虽不是“因”,决定是增上缘。

  【是故有智者。速疾当远离。如是“戏论”者。难证大菩提。是故有智人。亦应不亲近。“戏论”诤论处。多起诸烦恼。智者应远离。当去百由旬。亦不近于彼。造立诸舍宅。】

  到这个地方是一段。前面大概都是每一首是一个段落,讲一桩事情;这个是三首,总共三首是一个段落。佛在此地不但总结“过失”,而且劝勉我们,如果你真的有智慧,真有智慧你一定赶快远离,远离什么?远离“戏论”,你从今而后,再不要去造作这些事情。换句话说,不是讲你完全不能开玩笑,你要知道在什么场合当中可以开玩笑。玩笑也叫人开悟,你才是菩萨;玩笑要叫人生烦恼,你就多了业障,你就造业。所以,菩萨自始至终生活在高度智慧之中,这个要懂得,绝不轻易开玩笑。遇到喜欢开玩笑的人,我们要远离他,这是佛在此地对我们的教诲。为什么?因为“戏论”接近争论,往往“戏论”就连着有争论,你就起烦恼,起贪嗔痴慢。

  “智者应远离,当去百由旬。”这个“百由旬”也不要把它死在那里。一由旬四十里,一百由旬要跑那么远,没有那个必要,就是远离他的意思。不要死在经文里面,一定要如佛规定躲到百由旬之外,佛不是这个意思。佛是叫你远离,赶快远离,意思在此地。

  “亦不近于彼,造立诸舍宅。”这就是你住家,那个喜欢开玩笑的人,不要跟他做邻居,你要住的跟他有个距离,意思就是这样。所以住家也要选择邻居,这很重要。


穿上袈裟而心不清净,不但天人不尊敬你,鬼神也瞧不起你

  下面说:

  【是故出家人。不应住诤论。汝等无田宅。妻子及僮仆。乃至荣位等。何缘兴诤论。】

  这个一首半六句,是说一桩事情,这是佛特地对我们出家人讲的。因为上面讲的那么多“过失”的缘故,你们这些出家人,决定心里头不要有诤论。你们既然出了家,你也没有田宅、也没有财产,你也没有妻子、也没有僮仆,甚至于你在社会上也没有这些荣位、这些地位,你凭什么去诤论?家人要像个出家人,身心世界一切放下,这个才对

  再看底下这一首:

  【出家住寂静。身被于法服。诸仙咸敬事。当修忍辱心。如是“戏论”者。增长毒害心。当堕于恶趣。是故应修忍。】

  这两首说一桩事情。这是教给我们出家人,出家人心要时常保持着清净,“住”是安住,哪有出家人心不清净的道理?!你们也常听到,出家人“六根清净,一尘不染”,“六根”里头就有“意根”;“一尘不染”,“尘”是指“”五欲六尘”“五欲”是“财色名食睡”,“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你心里怎么能牵挂这个?!怎么能把这些东西放在心上?!那你就不是出家人,佛说得太多了!

  “身被()于法服。”这不念“被”,跟挑手边的“披”同音同义,古时候这个字通用,这里念破音字。你的身上披的是法服,法服是袈裟、是染衣,你要懂得这个意思。

  正出家人,天人、仙人看到你都尊敬你;换句话说,你搭上、穿上袈裟,你心地污染,不清净,不要说天人不尊敬你,鬼神都瞧不起你,鬼神都开你玩笑应当要“修忍辱心”,忍辱就是要忍耐,世间荣华富贵我们要舍弃,不要去羡慕,不要去攀缘。“如是“戏论”者”,喜欢“戏论”的人“增长毒害心”,这个毒是三毒“贪嗔痴”;“害”是烦恼,常常叫你生起三毒烦恼,三毒烦恼是三恶道的业因,果报在恶趣。

  “是故应修忍。”你要能忍得过,不要去沾惹五欲六尘。你既然发心出家,你是真正觉悟了,怎么样觉悟?从五欲六尘跳出来,觉悟了。

  再看底下第十七首:

  【囚禁及系缚。刑害而捶楚。如是等诸苦。皆由诤论生。】

  现前来讲就是你犯法、你受刑;“囚禁”、“系缚”、“刑害”、“捶楚”都是古时候的刑法。像新加坡,你犯了罪,鞭刑,要坐牢。“囚禁”就是坐牢,“系缚”是坐牢,“鞭刑”是刑害,你犯法你就要受法律的制裁。犯法常常也有从“戏论”到争论发生的,所以要晓得这个害处。

  【如是“戏论”者。常遇恶知识。名称不增长。曾无欢喜心。】

  善知识远离,恶知识常常遇到。“名称”就是今天讲的名誉、名声,你的名声不好,人家常讲某人常常跟那些不三不四的人在一起,你的名声就不好;换句话说,社会大众对你也就敬而远之,不会亲近你,都是说的“戏论”为缘而招惹的祸害。


身心清净,冤亲债主对你没办法;身心不清净,冤亲债主要报复你

  再看底下这一段,这一段有两首偈,佛劝教我们。

  【若舍于诤论。无能伺其便。眷属不乖离。常遇于善友。于乘得清净。业障尽无余。摧伏于魔军。勤修忍辱行。】

  这个两首是一段。佛在此地劝导我们,教我们要“舍诤论”,正是所谓“于人无争,于世无求”。

  心清净,纵然过去生中的冤家债主,他对你也无可奈何,为什么?虽然过去生中有这些“业因”,这一生当中没有“缘”,他也不会报复。

  过去的冤家债主结的有“因”,这一生遇到“缘”,才遇到报复,遇到果报;若没有“恶缘”,虽有“恶因”也不受恶报,这个道理要懂得所以没有“能伺其便”,“便”就是我们俗话讲把柄,人家抓不到你的毛病,你没有恶缘给人,冤家债主对你也没有办法报复

  “眷属不乖离。”就是说你一家过得和顺、你的家庭幸福美满,没有人能破坏你的家庭,为什么?“戏论”当中常常产生“诤论”,“诤论”里面就有挑拨离间,特别是挑拨你家庭,让你一家不和、父子不亲,这个很痛苦,十之八九与“戏论”都有关系。

  佛讲得是真好,弥勒菩萨赞叹佛善说,这个赞叹是真实不虚。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点点滴滴佛都把它说出来,实在是难得!我们要想到自己这一生幸福,家庭美满,事业顺利成功,一定要远离“戏论”远离“戏论”的人常遇善友善与善相感,善人跟善人是一聚、是一类,善人决定不会跟恶人聚集在一会,不可能的,这正是孔夫子所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他总是一类一类的,一群一群的,志同道合;善跟恶,志不同,道不合,他不会在一起的。

  “于乘(shèng)得清净。”“乘”应当念破音字,念“胜”,这是讲修行。无论是大乘法、无论是小乘法,你修学一定功夫得力,这一句就是这个意思。功夫得力,你心清净,这一点诸位必须要明了通达。

  所有一切佛法,佛法里面的宗派行门,在功夫上说,虽然名词术语不相同,其实一桩事情。宗门里面讲“得定”、“开悟”,或者是讲“观照”、“照住”、“照见”;我们净土宗里面讲“功夫成片”、“一心不乱”;教下里面常讲“止观”。名相不同,都是一桩事情,总不离“觉正净”。“觉正净”三个字,一即是三,三即是一,此地用“清净”。

  所以,无论修学什么功夫,功夫得力都得清净心,清净心现前,业障就消除大家要消业障怎样业障才能消除?心清净业障就消除

  “业障”是什么?妄想、分别、执着是业障这个要懂。消业障就是把妄想、分别、执着打掉,清净心现前。

  “摧伏于魔军。”所有什么外面诱惑的你都不会动心了。五欲六尘的诱惑、花花世界的诱惑,你完全不动心,这就是“降伏魔军”。


很多人学佛很用功、很努力,但普遍毛病是“杂进”而非“精进”

  “勤修忍辱行”。不动心是忍辱的功夫,你能够忍受,忍后你就得定。你看“六波罗蜜”,“忍辱、精进、禅定”,“忍辱”是“禅定”的前方便,你不能忍,你决定不能精进。“精”,大家都知道,“精”是纯、精纯,纯而不杂,这样的进步才叫“精进”。

  我们一般学佛犯的毛病犯在哪里?你们不是不用功、不是不努力,非常可惜的是“杂进”。什么都想学,什么都想懂得,样样都想通达,所以是杂进、乱进,你不能成就。别说是佛法,以世法而论,譬如世间念书,你们念大学,大学里面有很多科系。如果你考进大学,每一个科系的课程你都去听、你都去学,如果这个大学有一百个科系,一个科系学四年,你四百年都毕不了业。你很用功,但是你是杂进,你不是精进如果有个人懂得精进,我在里头选一个科目、一个科系,其他的科系我都不学,我专学这个科系,四年毕业了。

  你们要懂这个道理,佛所说的一切经不是叫你一个人学的。佛所说的一切经,就跟学校里开的无量无边的课程,不是都教你的,你在里面选择一门你喜欢的,选择好之后一门深入

  所以我奉劝诸位同修,你们如果说以《无量寿经》,选择这部经,这部经你天天读它、常常讲它,十年之后,你是全世界《无量寿》专家、你就是阿弥陀佛。全世界想听《无量寿经》,一定要请你这位阿弥陀佛,活阿弥陀佛,你真的是活佛。你要用十年功夫学一部《普门品》,你是活观音菩萨。

  “精进”,“忍辱”才能“精进”,你要能忍得过,其他的我都不要,我就学一样,头一个你要能忍;然后才能达到“精进”;“精进”才能成就定慧;慧一开,那是无所不通达这是佛祖教给我的祕诀。你要不相信,样样都好、样样都学,样样通、样样松,到最后是一无所成,你说多可惜今天这个科技时代都讲求专精,社会上尊重的是专家,而不是尊重通家尊重专家。我们学佛也一样,专家!专一部经,专家,专一个行门,这个要紧。

  末后这一首:

  【诤论多诸过。】

  佛真是苦口婆心,劝导我们,诤论的过失太多了。

  【无诤具功德。】

  “无诤”就成就功德、成就戒定慧、成就“闻思修”、成就无量功德。所以这个社会,在海外无论哪个国家,你耳朵所听的、睛所接触到的,都是竞争,商场上也竞争,哪个场合都在竞争;我们不争。我们要把不争的道理说出来、要把不争的功德、利益说出来。你争,我不争,我过得比你快乐,我过得比你幸福,这是事实。你要问,我为什么这么快乐?无诤。

  【若有修行者。当住于忍辱。】

  要是真正修行人,一定要把心安住在忍辱上,什么都能忍,决定不与人争。命里有的决定有,命里没有的争不来。

  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 

 如何学佛?答案在这里——点击此处:正确的学佛方法

 净宗经教网"共修系统"(佛陀教育网:www.foxdwedu.com)手机版的APP: 打开APP首页,点击右上角“+”,根据你的学习情况来“编辑”自己的学习内容在首页。试一试,很方便的! 

  苹果APP下载:打开苹果手机的“app store”输入“净宗经教网”,就能下载了。

  安卓APP有两个下载地址: (1)点击打开链接 (2)点击打开链接

  【净宗经教网:www.foxdwedu.com净土释疑网微信号:amtbedu】

  

0
 
 

净宗经教网站(佛陀教育)e-mail: fotuojiaoyu@qq.com 建站日:2014.1.1 三宝弟子恭制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6855号-1 最佳浏览建议:IE 6.0以上浏览器 萤幕解析度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