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净宗经论 ·净宗祖师 ·佛陀教育 ·净土释疑 ·辅助修学 ·传统文化 ·请佛住世 ·播经供养 ·网立牌位 ·圣号圣像 ·体会分享 ·下载专区 ·网站留言
共修系统 帐号: 密码: 登录 密码找回 注册
          >搜索          
  学佛入门
· 什么是佛教 · 佛教是教育
· 三皈依 · 走出学佛的误区
· 学佛师承的重要性 · 一门深入的重要性
· 学佛必持戒    
  学佛基础
· 弟子规 · 太上感应篇
· 十善业道经 · 沙弥律仪
· 了凡四训 ·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 地藏经 · 地藏经玄义
  五经一论

· 阿弥陀经 · 无量寿经
· 观无量寿佛经 · 普贤行愿品
·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 往生论
  传统文化教育
· 胎教 · 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
· 教育专家精品讲座    
· 传统文化早期教育体会分享
  辅助修学
· 哲理嘉文 · 中医养生 · 因果教育 · 护生素食
  播经供养
·

净空法师关于播经的答问、开示播经须知

·

播经须知及供养仪轨

·

播经体会分享

· 播经音频下载
 修学体会分享 >>更多
· 复讲《太上感应篇》(001 附原文)
· 《复讲<佛说十善业道经>》连载地址
· 为什么早晨五点钟必须起床(答案真让人
· 【天地载和019】“医保不要钱,不用
· 《佛陀教育课程全集讲义》文档下载

“世话”有二十种过失,护法神护有德之人、不护“世话”之人

  来源:净宗经教网 录入时间:2018-05-21 12:44:02
关键字:世话,护法神,有德之人,龙天护法,圣者,责骂,诸法实相,禅定,学佛,如如不动,闻思修,戒定慧,奢摩
【 点击数:2470 】 【字体: 】 【 收藏 】【 打印文章

 点击右侧红字——《净土宗学佛课程大汇总》


摘自净空法师讲《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第11集  1996/10 讲于 新加坡

点击此处观看视频


天龙善神保护有德行的人;喜欢“世话”的人得不到拥护

请掀开经本,第二十七面,倒数第三行。我们将经文念一段,对一对地方:

  【尔时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名为世话中过。若观察时。菩萨应住决定之义。由观是义不生热恼。】

  从这个地方看起。向下这一段经文是世尊给我们说明喜欢谈论“世间事”的过失。

  世间事里面,“世话”之中,有“正论”;有“邪论”;也有“非邪非正”的,这一类也算是“无记的言论”,谈不上邪正,也谈不上善恶;不但是“邪论”、“无记论”有过失,即使是“正论”也有过失为什么?我们细细来看世尊为我们解说的。

  这个时候弥勒菩萨讲完前面一段,弥勒菩萨又向佛请教:“云何名为世话中过?”如果菩萨要能够“观察”,“观”是用智慧,观照、觉察世话之过。

  “菩萨应住决定之义。”“决定之义”就是真实的事理。在这个地方多少是透了一点消息出来,也就是我们常讲的宇宙人生的真相。由此可知,“世话”里面与这个是相违背的,决定与诸法实相相违背,因此过失就不免了

  “由观是义不生热恼。”这个“热恼”范围很广,也就是常说的“妄想、分别、执着”。你要彻底了解“诸法实相”,当然不会生分别,也不会打妄想。

  这是弥勒菩萨请教的一段话。

  下面是世尊为我们解释,也就是世尊的开示。

  【佛言弥勒。初业菩萨。应当观察世话过失有二十种。若观察时。能令菩萨住决定义。由观是义不生热恼。】

  这是正式答复弥勒菩萨的请问。世尊在此地特别提示出来“初业菩萨”——我们初发心、初学的菩萨,也就是说,“见思烦恼”一品也没有断,这样的菩萨正是我们大众。

  无论是出家、在家,的确我们虽然都受了菩萨戒,出家受出家的菩萨戒,在台湾是取“梵网菩萨戒”,在家同修受的是“璎珞菩萨戒”,都是受了菩萨戒的这一类的初业菩萨。

  “应当观察。”“应当”两个字语气很沉重,非常的肯定,叫我们要“观察”。

  世话过失”实在讲,太多了!世尊为了方便开示起见,将无量的“过失”归纳为二十类每一类里面不是一种,是无数种

  “若观察时,能令菩萨住决定义。”这就是弥勒菩萨所求的。

  “由观是义。”“义”是义理,把这些事实真相搞清楚、搞明白,你不会再生烦恼。

  请看经文:

  【弥勒。云何名为乐于世话二十种过。】

  “乐”是喜欢、爱好。喜欢谈论这些世话。

  【一者心生骄恣不敬多闻。】

  喜欢谈论世话的也不是普通人,总得是像从前读过书的人他才有东西谈,没念过书的谈什么?!所谓是诸子百家,或者是佛法的典籍听得多、看得多,一般人所谓是广学多闻,于是他们在一起,喜欢谈玄说妙、高谈阔论,说得好听一点是清谈、玄谈,心里当然是自己感觉得自己满腹经文,傲慢的心油然而生。

  “不敬多闻。”这里头的意思就很深长。确实道德、学问、见闻比他高得多的人,他也没有尊重的心,傲慢、嫉妒,他不会尊敬别人。这些事情,我们中国俗话也有句话常说“文人相轻”,就是这个意思,这一条里头就是讲的这个。确实人家比我们是高,我也没把他看在眼里,就有这个味道在,这是过失。尤其是对于修行人来说,修行人是要成就道业,道业首先要修“清净、平等、觉”,你这些烦恼障碍在这边,你的清净心、平等心怎么能成就?!所以这是很大的过失。

  【二者于诸争论多起执着。】

  这些人都有这个习气——不肯输!明知道自己没有理,也要说一点歪理、也不让人,好胜!好胜就起于争论,执着自己的成见。我过去年轻在没有学佛之前,就犯这些毛病,给人家谈论这些事情绝对不认输的。我的歪理很多,歪理说出,人家驳不倒那我就嬴了。这也是毛病,很容易得罪人。但是年轻好胜,不知道这些人情世故,到以后才晓得那吃了很多亏。不但是得理不让人,没理也不让人。这是佛在此地给我们说出这过失。

  【三者失于正念如理作意。】

  这个也是时常会发生的,由于争论好胜,当然正念就很容易忘掉;或者是由于好胜心强,暂时把正念也放在一边。所以,他的思惟都不如理也不如法。

  【四者为所不应身多躁动。】

  就是你,“为”是作为,作为是不应该做的。不应该做的你去做,不应该说的你要说,不应该争论的你要去争。我们在处世之中稍稍留意我们的身边,常常会发现这些事情;发现之后,特别要紧的是要你能够回光返照,想想自己有没有这个毛病,这个很重要。如果自己有这个毛病,应当要把它革除。这是“身多躁动”。“躁”是浮躁,没有定力,心地不清净。

  【五者速疾高下坏于法忍。】

  这要给人家比高下、争胜负,“忍辱波罗蜜”没有了。这里头哪里还能看到“忍辱”?如果有“忍”,就不会与人家争论。别人是正论,你就赞叹;别人不是正论,笑笑就好了,何必要去争执?!所以这是忍辱法失掉了。

  【六者心常刚强禅定智慧曾不熏修。】

  “忍”没有了,“定慧”也就没有,这是一定的道理

  你看菩萨“六度”里面,“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忍”是个关键。能“忍”才能精进、才能专一,“精进”才能得“定”,“定”才能开“慧”;如果不能“忍”,“进”、“定”、“慧”都没有了这是说这桩事情。

  【七者非时而语言论所缠。】

  这就是“言语”不懂得时节因缘,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他不懂,往往因为这些言论带来了许多的烦恼、缠缚

  【八者不能坚固证于圣智。】

  “坚固”主要是讲“信”。《般若经》上所说的,“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实相般若”才能够现前。信心不清净,不要说是大乘“圣智”你不能证得,小果的智慧也不能证得,这个亏就吃大了。

  【九者不为天龙之所恭敬。】

  天龙善神对于有德行的人,他自然恭敬拥护;喜欢世话的人得不到天龙善神的拥护

  【十者为辩才者常怀轻贱。】

  这是一般人的观察,佛是就“俗谛”为我们说这桩事情。“辩才”是真正有智慧、辩才的人,看到你争论,喜欢说这些世话,刚才讲了,笑笑就好了。笑笑就是“轻”,虽然他决定没有“轻贱”的意思,我们凡夫眼睛里面看到的那是“轻贱”的意思,实际上圣者没有这个意思。他这个笑笑,如果他要是个聪明人,从他笑笑的动作当中要能够领悟的话,他就回头了;他要是不懂的话那就没有法子。所以真正有智慧、有德行的人,不但言语是教化众生,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含着禅机在里面,都能够启发人。


圣者不轻易责骂一个人;如果不责骂你,是你没救了

  【十一者为身证者之所呵责。】

  “呵斥、责备”,那是证果的人,这是圣者。大小乘圣者遇到你有这种行为,他会呵斥你、责备你,你得有善根有善根、有福德,这些圣者他能够观机,他责备,你能够接受、能够回头,他会责备你、教训你;如果看到责备你,你也不会回头,也不会改过,他就客气、敷衍你就好了,绝对不会责备你。所以有学问、有德行的人责备一个人也不容易

  民国初年,袁世凯大家知道,不是一个很好的人。在那个时候有位学者章太炎先生,章太炎先生不骂袁世凯。袁世凯很生气,把他抓起来,监牢狱里面关了一个月,总得有个罪名,什么罪名?不肯骂袁世凯。为什么不骂?不值得他骂!袁世凯多气!不值得他骂。他要骂,还是看得起你,不是容易事情;瞧不起你,不骂你,你做坏事,他在旁边笑笑,不会责备你。圣者呵斥、责备,你这个人有救,你是一时迷惑,所以他还来帮助你;如果到这些圣者看到你都不骂你,那你就没救了这个要知道。

  【十二者不住正信常怀悔恨。】

  没有“正信”,也就是说对于佛法、对于世间的圣贤教诲他不能够深信;纵然有信心,那个信心也是若有若无,因此“常生悔恨”。又想依着圣人教诲去做,又怕在这个世间处事待人接物吃亏,所以他的心犹豫不决。

  【十三者心多疑惑摇动不安。】

  这个跟前面这一句意思很接近,前面里头有“悔”、有“恨”,这一句里面讲“疑惑不安”。

  【十四者犹如倡妓随逐音声。】

  这是比喻,比喻容易变心,他的心智不定,心随境转,比喻这个意思。

  【十五者染着诸欲随境流转。】

  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他是深深的染着。“着”是着相、执着、贪染。


“诸法实相”——“宇宙人生的真相”

  【十六者不观真实诽谤正法。】

  对于“诸法实相”,我们说得白一点、浅一点——“宇宙人生的真相”他不懂得,他没有办法观察“真实相”真的很难,几个人能看到?虽然《般若经》上常讲,大家也会念,但是他就不会用;如果你要能用得上,你得的利益就不可思议

  像《金刚经》,这是我们中国人最喜欢读的,不但学佛的人没有没读过《金刚经》的,在从前读书人也一定念过《金刚经》。《金刚经》上“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用上了没有?如果你对人、对事、对物,碰到烦恼了,心里有放不下、有争执,你把这个念上几遍,你就心平气和,你的问题就解决了。要会用。

  所以他不能观察真实,反而毁谤正法。

  【十七者有所希求常不称遂。】

  不能称心、不能如意,所谓“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八九”。为什么有这么多不如意的事情?这里面有“果”必有“因”。不如意,样样不如意,这是果报,“果”必有“因”。他不在“因”上去找、不在“因”上去改过,反而埋怨,怨天尤人,老天爷不公平,对不起他;佛菩萨也不公道,这种妄念是罪上又加罪,他怎么能够得称心如意?!

  【十八者其心不调为人弃舍。】

  “心不调”,妄念多,烦恼多,这是“心不调”。一个人妄念多、烦恼多,谁敢用你?!不但一般人用人不敢用这样的人,无论哪个做长官、做领导人的,他用人喜欢用老实人;如果妄念、妄想太多的人,不敢用,“为人弃舍”。

  【十九者不知法界随顺恶友。】

  “法界”里面是善友,“法界”里面真善知识,他不懂得,他“随顺恶友”。这就是所接触的人不是善知识,是恶知识,跟这些人做朋友。

  【二十者不了诸根系属烦恼。】

  “了”是明了。“明了”是智慧,这一句意思很深,十九跟二十两句义趣都很深很广。不能明了“诸根”,“六根”、“六尘”、“六识”,换句话说,不能够明了事实的真相,于是乎起心动念无非烦恼。这些都是喜欢世话这样一个因缘产生的过失。


“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

  末后一句总结。

  【弥勒。是为菩萨乐于世话二十种过。】

  佛简略的把它归纳成二十种过失,如果诸位细细的去观察,每一类里头不晓得有多少“过”。

  所以古大德劝我们:“少说一句话,多念一句佛。”这个话说得很有道理!特别是我们今天念这段经文。

  接着又说:“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念头”是妄念,只要把妄念打掉,你的法身慧命就现前

  由此可知,“法身”现前不是普通人,法身大士,这就超越了十法界,入了“一真法界”,才是法身大士。

  们的“法身”不能现前、“法身”不能证得,什么原因?障碍障碍当中,喜欢说话是个很大的毛病、很大的障碍,我们没发现、不知道!读了这段开示,记住世尊的教诲,少说话,多念佛,决定有好处,真能够断烦恼,开智慧。


从“看破得定”叫“毘钵舍那”;“从“放下得定”叫“奢摩他”

  【尔时世尊。重说偈言。】

  末后偈颂的意思,前面说过,就不再重复。

  这一段里面一共有二十一首偈,多半都是属于重颂,希望我们把这个教训,这个教训非常重要,要牢牢的记住!

  长行文不好记,偈颂好记,容易读,好记。

  第一首:

  【骄傲于多闻。执着诸争论。失念不正知。是名世话过。】

  “骄傲于多闻。”对于有“多闻实德”的人,对他们生起骄傲的心。

  “执着诸争论。”执着自己的成见,不肯服输。

  “失念不正知。”失去了正念。

  “是名世话过。”这是世间喜欢说“世话”的过失。

  第二首:

  【远离正思惟。】

  “正思惟”是八正道之一。

  【身心不寂静。】

  喜欢给人常常争论,常常喜欢世话,身心都不能够安稳。

  【退失于法忍。是名世话过。】

  菩萨六度,忍辱波罗蜜不能成就。

  【其心不调顺。远离奢摩他。及毘钵舍那。是名世话过。】

  这是讲“他心”不能够调顺,心里面妄念、杂念很多。

  奢摩他”跟“毘钵舍那”都是“定”,都是“禅定”的别名在中国古时候,“奢摩他”翻做“止”,“毘钵舍”那翻做“观”,宗门里面、教下所讲的“止观”。

  止”是“放下”,从“放下”而“得定”,就叫做“奢摩他”。

  如果是从“观”,“观”就是我们讲“看破”,从“看破”而“得定”,这个“定”就叫“毘钵舍那”

  都是得“定”,但是用的方法不一样,所以它有两个名称。如果我们用《金刚经》上的话来讲,这个比喻大家就很好懂。譬如《金刚经》佛教给我们,“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我们从这里“得定”,“不着相,如如不动”,这种“得定”,就叫做“奢摩他”。假如我们从“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从这个地方“得定”,就叫做“毘钵舍那”这个诸位就比较容易懂。都是“得定”,但是方法不一样,所以它有两个名字

  “心调顺”就是清净心,就是“禅定”;心不能调顺,远离两种修定的方法,都是世话之过。

  第四首:

  【不尊敬师长。爱乐于世论。智慧不坚固。是名世话过。】

  什么不敬师长?凡是喜欢争论的,现在我们一般讲,都不是老实人,师长也没有看在眼里不但师长没有看在眼里,佛也没有看在眼里,甚至于佛经他也拿出来批评。有些佛在经上讲“空”,有些佛在经上讲“有”,他看了之后,释迦牟尼佛也没有什么,你看看一会说“空”,一会说“有”,自相矛盾。佛都没有看在眼里,还能把老师看在眼里吗?都是喜欢争论所以他有一点聪明,不是真智慧,这个智慧是“世智辩聪”,他不是真智慧。


真正有德行、有修持、有证果的这些人是“圣者”

  下面一首:

  【诸天不恭敬。龙神亦复然。退失于辩才。是名世话过。】

  天龙八部对于这种人不会恭敬,纵然有一点小的辩才,也容易退转。

  【圣者常呵责。如是耽着人。唐捐于寿命。是名世话过。】

  这刚才说过了,“圣”这是真正有德行、有修持、有证果的这些“圣者”,他们要是呵斥你、责备你,你还是个法器,应当要晓得喜欢“耽着”(“着”是着相;“耽”是喜欢),喜欢谈论这些“世话”,光阴空过了。

  “唐捐于寿命。”就是大好时光这样空过,太可惜了。“唐捐”就是空过了。

  第七首:

  【诸行皆缺减。远离大菩提。命终生忧苦。是名世话过。】

  “诸行”是讲你的修持,修持就在日常生活之中。你的修行常常欠缺,也就是说你修的不圆满,“六度”你缺了好几条;“减”,虽然是修,功夫不到家,都是过失。

  “远离大菩提。”我们今天的修学,目标是往生不退成佛,真正希望这一生能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不退成佛,你要常常念佛才行,大势至菩萨教给我们“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你要是喜欢聊天、喜欢“世话”,那么“净念”,你“念”就不净,参杂着许多“世话”在里头,你“念”不净。

  喜欢说“世话”,你也就间断,你就不能“相继”;换句话说,这一生往生的机会就失掉,你说多可惜!所以这个过失,“命终生忧苦”,命终还是要去搞六道轮回。

  【疑惑心动摇。犹如风吹草。智慧不坚固。是名世话过。】

  当中一句是比喻,好像风吹草两边摇摆,说你的疑心跟你的智慧不坚固,心常常受外面境界影响,心随境转。


心清净,一尘不染,自然他不会为境界所转

  【譬如倡妓人。赞说他勇健。彼人亦复然。是名世话过。】

  “倡伎”是演戏的,在舞台上,舞台上赞叹,这个演员赞叹那个演员,你是大英雄,那真的是假的?我们晓得那是表演,不是真的,那是台词,是舞台上表演的,不是真实的。这是比喻这么一桩事情,喜欢讲“世话”的,这也不是真的;换句话说,说话不诚实,诚实的人语言自然就少;话多的人,毛病就很多。

  【随逐世语言。染着诸欲境。常行于邪道。是名世话过。】

  这是“随逐世间”的,他看到、他听到了,他就想说,就要发表他的意见。实在讲,什么意见?发表他的妄想、分别、执着,搞这些东西。他如果没有妄想、分别、执着,他哪有话好说?!他心如果清净,一尘不染,自然他不会为境界所转。而境界的这一切境界相,他清清楚楚、明明了了,那才叫“智慧”言论多,他要发表他的妄想、分别、执着,可见他是染着这些欲境;他要不染着,哪来那么多话?!当然他行的是邪道。

  【希求心不遂。谄曲多争论。远离于圣行。是名世话过。】

  不但世间的一般人,我们学佛的人也不例外,也有这些事情,甚至于出家人都犯这个毛病。我在早年出家没多久,听说有位法师,这法师是在大陆出家的,以后到台湾去了,他的年岁比我大一些,大不了太多,好像还是我的同乡,安徽省。大概过去跟九华山地藏菩萨有缘,所以他一个小道场供养地藏菩萨。有一天他出门去了之后,大概家里没人,遭了小偷。回来之后,他把地藏菩萨狠狠骂了一顿,说我天天供养你,我出去了,家里有小偷,你怎么都不管!“希求心不遂,谄曲多争论”,怪起地藏菩萨。这个传出来真是个笑话,这是真的事情,不是假的。怪菩萨没有把门看好,糟糕不糟糕?!“远离于圣行”。


如如不动就不迷

  第十二首:

  【愚人得少利。其心常摇动。如猿猴躁扰。是名世话过。】

  得一点小的利。这是福报薄的人,得一点小利他身心都不安,不知道怎么好。这种情形往往我们也能看得到,都很明显。“猿猴”是比喻,比喻他心不定。

  【智慧多退失。无有觉悟心。愚者所摄持。是名世话过。】

  话多的人,顶多他有一点“世智辩聪”,说实在话,没有真实智慧,所以他的警觉性也不够,“无有觉悟心”。你们读经,经里面讲的西方菩萨大德,菩提高广,菩提就是警觉性很高,他没有觉悟心。

  “愚者所摄持。”谁摄受他?都是些没有智慧的愚人,当然造作罪业就决定不能够避免。

  【迷惑于眼耳。乃至意亦然。常与烦恼俱。是名世话过。】

  这首偈子里面,说了“眼、耳、意”就通摄“六根”。“六根”缘“六尘”境界,心随境迁,眼被色迷惑,耳被音迷惑,这一迷就生烦恼。

  么叫做迷?“六根”接触“六尘”境界起了七情五欲,就叫“迷”了顺境他起了贪爱,逆境起了嗔恚,都叫“迷”;不要认为“嗔恚”是迷、“贪爱”不迷,“贪爱”也是迷。

  么样才不迷?如如不动就不迷,清清楚楚,如如不动“清清楚楚”是智慧,“如如不动”是禅定,有定、有慧,这就对了。所以,起心动念就是烦恼。

  再翻过来看第十五首:

  【愚人乐世话。尽寿常空过。不如思一义。获利无有边。】


“不如思一义,获利无有边”

  十五、十六、十七,我们把这三首偈念下来,它是一段。前面是一首一段。

  【譬如甘蔗味。虽不离皮节。亦不从皮节。而得于胜味。皮节如世话。义理犹胜味。是故舍虚言。思惟于实义。】

  诸位细细看这三首偈,说的一桩事情。只有愚人他才喜欢这些世间的言论,“尽寿常空过”,他这一生空过了。

  喜欢搞这些东西,不要说“邪论”,那果报在三途,即使“正论”也不行,为什么?“正论”里头要有“正行”,他会说,他做不到。

  譬如说“正论”,你常常讲的满嘴都是孔孟之大道、圣道,可是心里头还是贪嗔痴慢、是非人我,这种“正论”也不行,“正论”也会堕三途,何况是“邪论”?!何况是欺骗众生?!那个罪过怎么得了?!他一生就被这样空过了,太可惜了

  佛在这里教给我们:“不如思一义,获利无有边。”不如你想一个道理,就是我们常讲的“一门深入”你这一生读一部经、学一个法门,常常把它放在心上,你的心是清净的,你的心是专一的。世法如此,佛法更不例外世间我们在历史上看过,大圣大贤终身也是制一经一论,他心专,所以他有见地,他有发明,他有著述,能够流传于后世,利益无边。这种人绝不会堕三恶道,果报一定在人天,这就是世法里面所说的“立功、立德、立言”佛法亦复如是,也要懂得一门深入,“一”容易得定、容易开慧,“不如思一义,获利无有边”。

  佛唯恐我们对这个意思还不能透彻的理解,下面举个比喻给我们说。这个比喻,比喻吃甘蔗,甘蔗在印度那个时候也很普遍,大家都常吃的,佛就举这个比喻。吃甘蔗当然你吃它的味,甘蔗水的滋味。可是甘蔗水的滋味,没有离开甘蔗皮,也没有离开甘蔗节,所以“虽不离皮节,亦不从皮节”。你离开它,得不到甘蔗味,但是你不离开它,你也得不到,所以你“亦不从皮节,而得于胜味”,这个比喻大家好懂。佛就用这个比喻来说,皮节就好比是世话,义理是胜味,这是佛教给我们,要舍弃那些废话,你要得它的胜味。在平常言论当中,你要能够思惟它的义理,你就真的得到东西,如果只是在言语上去争论,你就错了。譬如吃甘蔗,你嚼皮嚼节,得不到甘蔗的味道,这就错了。

  再看下面这一段,下面这段有两首。

  【智慧诸菩萨。能知世话过。常爱乐思惟。第一义功德。法味及义味。解脱第一味。谁有智慧者。心不生欣乐。】

  这两首是一段。“智慧诸菩萨”跟初业菩萨不一样,这是真正开悟的、真正觉悟的这些菩萨,经上通常都是指法身大士,至少他们已经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这样的菩萨他们明了,知道世话的过失,所以他们的言语很少。“常爱乐思惟”,他的心清净,思惟是闻思修三慧,菩萨修的三慧,三慧里面透露出来的是“第一义功德”。第一义功德很难讲,讲了我们也没有法子体会,这不是我们的境界。但是此地得要说一说。诸位在佛经里面常常看到,像《无量寿经》大家念得很熟,你们看到十方菩萨常常到极乐世界去参访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为他讲经说法。阿弥陀佛真的为他讲经说法吗?真的!经上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转述,讲了不少。那是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讲的,好像翻译一样,释迦牟尼佛替我们翻译的,佛说了这么多。其实佛有没有说话?佛一句话没有说;那些菩萨有没有问问题?菩萨也一句话没说,彼此对佛的意思,他就明了,妙不可言!

  哪有那么多废话说?彼此沟通意见,说法利生,还要用言语,那太笨了,怎么会用这个东西?给诸位说,我们凡夫,高级的凡夫,都不要用语言。到哪一层凡夫?二禅光音天,光音天彼此交换意见,放光,不用说话。很奇怪,他一放光你怎么就懂得?你要不相信,你走到十字街头,你看那个红绿灯一放红光,你不就站在那里不动,何必要说话?“不能走,不能走”,“快走、快走”,你说这个多麻烦。光音天以上的人彼此交通,废话就没有了,哪有那么多废话连篇。

  你就晓得,西方极乐世界法身大士,佛对他们讲经说法哪要用言语,没这回事情,才晓得那个世界奇妙,每个人心都是寂静的,佛的意思能体会,菩萨的意思佛也懂;彼此在寂静当中,佛就令一切菩萨开悟,就得利益。

  要晓得言语的功德非常有限,低级的教学法才用言语,高级的教学法已经不用言语了。诸位要懂得这个道理。在没有言语的时候,“第一义功德”就显示出来。

  “法味及义味,解脱第一味。”“法”是佛所说的一切诸法,义是法里面的义理,明白这个义理,就解脱了。解是解开,无始劫以来的结解开了,脱是摆脱掉,一切迷惑颠倒、妄想统统摆脱掉,第一味就现前。第一味就是前面讲的第一义功德,这是真如本性里面的法味出来了。“谁有智慧者,心不生欣乐”,哪有真正智慧的,开了智慧的菩萨,他不喜欢这个事情,他怎么会喜欢世话?

  下面两句:【是故应弃舍。无利诸言话。】

  这是佛在此地劝勉我们,因为上面所说的缘故,你看看智行菩萨,跟我们不一样,应当把没有利益的言语统统舍掉。除非我们在一起讨论经论、讨论正事,应该要讨论的,除此之外,有什么话好说的?!那就不如老实念佛。


“闻思修三慧”是菩萨修学总原则;小乘修行原则是“戒定慧三学”

  下面这六句是总结:

  【常乐勤思惟。殊胜第一义。】

  佛教导我们、勉励我们,应当常常喜爱“思惟”,“思惟”修“殊胜第一义”。闻思修三慧”是菩萨所修学的总网领、总原则;小乘修行的原则是“戒定慧三学”。

  “戒定慧三学”里面有圆融、有次第,“次第”就是因戒得定,因定开慧,它有次第,“圆融”是“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这叫“圆修”


菩萨的“三慧”没有次第,是圆融的,它是一而三、三而一

  可是菩萨的“三慧”没有次第,他就是圆融的,它是一而三、三而一,绝对不是“闻”了以后再去“思”,“思”了以后再去“修”,那是凡夫,哪里是菩萨?!我们对于三慧不能够误会,不能望文生义,那你就把意思完全给解错了。“闻”是代表接触,六根接触六尘境界,用闻做代表。“思”是代表明了,我们凡人要明白一个东西得想一想,菩萨还要想吗?菩萨如果一想,他就是凡夫,一想就落在意识里面去。他们已经离心意识,不用心意识,转八识成四智。人家是四智菩提,不是八识五十一心所,怎么会去想一想?所以思是代表明了。“修”是代表没有过失,可见得一接触就明了,就不迷惑。从不迷就说之为修,从明了说之为思,从接触说之为闻,一次完成,哪有三次?这才高明。所以三慧是什么?三慧是戒定慧的慧,你要没有开慧,你决定做不到。

  所以千万不要误会,我修菩萨行,我在这里听经,我闻,回家去慢慢去想,想了以后我再怎么去做,那就全错了。你在这个地方闻,闻是道听途说,回家去想是胡思乱想,你去修行是盲修瞎练。你还自以为你是菩萨,你说糟不糟?这是糟蹋菩萨。所以不能产生误会,这三个字跟三学不是一个讲法,一定要搞清楚。佛教给我们要学菩萨。

  【如是第一法。诸佛所赞叹。是故明智人。常乐劝修习。】

  一切诸佛赞叹什么人?赞叹菩萨的“三慧”。“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他就通达明了,这是一切诸佛所赞叹的。他就能把这些事实的真相——“性相、理事、因果”,一接触统统明达,这就是殊胜的“第一义”,这才是诸佛赞叹

  我们再看末后的结论:

  【尔时弥勒菩萨。复白佛言。希有世尊。乃能善说世话过失。】

  弥勒菩萨难得!弥勒菩萨的赞叹是代表真听懂了;他没有听懂,他怎么能够赞叹的出来?!世尊这样的智慧、这样的善巧,把喜欢说“世话”的过失跟我们讲得这么清楚、讲得这么明白。

  【思惟胜义利益功德。】

  我们接受佛在末后的教诲,应当常常思惟最殊胜的义理。如果就本经来说,本经到最后“弥勒十心”也是导归极乐,这个地方的“胜义”,就可以称说“弥陀名号”。名号功德不可思议,能够常常忆佛、念佛,利益功德无量无边。

  【世尊。何有菩萨。求于如来真实智慧。而复乐于虚诳世话。】

  弥勒菩萨很感叹地说:哪有菩萨如果是真正发心,一心一意要求如来圆满的智慧(“如来真实智慧”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了求无上正等正觉),还会喜欢世间虚诳的这些“世论”?!这不可能的事情,菩萨一定舍弃我们要真正想学菩萨、真正想在这一生有成就,也要跟这些菩萨一样,把这些“世话”舍弃。

  以上所说的是“世话”二十种过失。

--------------------------------------------------------------------------------------- 

 如何学佛?答案在这里——点击此处:正确的学佛方法

  净宗经教网"共修系统"(佛陀教育网:www.foxdwedu.com)手机版的APP: 打开APP首页,点击右上角“+”,根据你的学习情况来“编辑”自己的学习内容在首页。试一试,很方便的! 

  苹果APP下载:打开苹果手机的“app store”输入“净宗经教网”,就能下载了。

  安卓APP有两个下载地址: (1)点击打开链接 (2)点击打开链接

  【净宗经教网:www.foxdwedu.com净土释疑网微信号:amtbedu】

  

0
 
 

净宗经教网站(佛陀教育)e-mail: fotuojiaoyu@qq.com 建站日:2014.1.1 三宝弟子恭制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6855号-1 最佳浏览建议:IE 6.0以上浏览器 萤幕解析度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