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净宗经论 ·净宗祖师 ·佛陀教育 ·净土释疑 ·辅助修学 ·传统文化 ·请佛住世 ·播经供养 ·网立牌位 ·圣号圣像 ·体会分享 ·下载专区 ·网站留言
共修系统 帐号: 密码: 登录 密码找回 注册
          >搜索          
  学佛入门
· 什么是佛教 · 佛教是教育
· 三皈依 · 走出学佛的误区
· 学佛师承的重要性 · 一门深入的重要性
· 学佛必持戒    
  学佛基础
· 弟子规 · 太上感应篇
· 十善业道经 · 沙弥律仪
· 了凡四训 ·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 地藏经 · 地藏经玄义
  五经一论

· 阿弥陀经 · 无量寿经
· 观无量寿佛经 · 普贤行愿品
·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 往生论
  传统文化教育
· 胎教 · 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
· 教育专家精品讲座    
· 传统文化早期教育体会分享
  辅助修学
· 哲理嘉文 · 中医养生 · 因果教育 · 护生素食
  播经供养
·

净空法师关于播经的答问、开示播经须知

·

播经须知及供养仪轨

·

播经体会分享

· 播经音频下载
 修学体会分享 >>更多
· 复讲《太上感应篇》(001 附原文)
· 《复讲<佛说十善业道经>》连载地址
· 为什么早晨五点钟必须起床(答案真让人
· 【天地载和019】“医保不要钱,不用
· 《佛陀教育课程全集讲义》文档下载

金刚经(43)

  来源:净宗经教网 录入时间:2017-06-10 10:09:11
关键字:金刚经,虚云,弘化社,根本智,空,发财,心情波动,修定,龙象,染污,作官,无相,智念,私,无知
【 点击数:1503 】 【字体: 】 【 收藏 】【 打印文章

 

 

净空法师1995年   讲于 新加坡   第四十三集 (共124集)

点击此处观看视频

 

为什么要用“如来”说,不用“佛”说?

 

  请掀开经本,一百零一面,第三行:

  【相而非相,色即是空。非相而相,空即是色。相即非相,非相即相,正是如来藏真实义,故曰如来说。】

  这是解释经文后面一句,“是故如来说名实相”。为什么要用“如来”说,不用“佛”说?这几句就为我们说得很清楚、很明白了一切大乘法皆是世尊为我们说明宇宙人生的真相,“实相”就是真实相。“真实相”不但不容易说,实在我们凡夫也很难体会

  我们在大乘经上对于佛的说法,就是说法的方法,实实在在佩服他的巧妙,不能说的他也说出来了。这个说出来,古大德有个比喻,就像画图画,他用的手法是烘云托月,月亮画不出来画云彩,云彩当中露出一块,不就把月亮显示出来了吗?世尊为我们解释“诸法实相”,手法很接近这个方法。“实相”说不出来,旁敲侧击把那个“实相”烘托出来,用这个方法。告诉我们“实相”既不是“相”,也不是“非相”,“相”是“色相”,是“有相”,“非相”是“空”。说明真相既不可以说“有”,也不可以说“空”,“空有两边”都不能说,那怎么个说法?只可以说“相而非相,非相而相”,用这种方法说,让我们从这里面去体会。

  《心经》里面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你在这个句子里头去体会。这种说法,实在讲真的是一个字也没说,一句话也没说,所谓是“说而无说,无说而说”,我们要在这里面去体会。真正体会得了,所谓“见而无见,无见而见”、“听而无闻,无闻而听”,那你就有点味道了,真正东西你才能够领略几分

  前面我们曾经读过,“诸法一如”。“一”就没得说,“二”才可以说。“一”怎么个说法?“诸法”是一切法、是万法,“万法一如”。所以这个“说”确实有他的善巧,现在人讲技巧。

  “非相而相,空即是色。相即非相,非相即相。”从这里面去显示出“如来藏的真实义”。《大佛顶首楞严经》里面讲“如来藏”,“如来藏”是什么?就是“真如”,就是“本性”,就是此经上讲的“如来”、“一如”,都是一个意思,前面跟诸位报告过了世尊每每就一桩事情说出许多的名相,用意是叫我们不执着,叫我们“离名字相,离言说相,离心缘相”,这一接触就明了、就悟入。这是佛教学的目标,是让我们悟入实相。禅家讲的是要求我们“明心见性”,这些方法都是教人“明心见性”的方法。

  我们为什么见不了性?实在说我们不善学。佛是善教,我们不善学。佛所教的是“两边都不着”,我们学的是“不着”这边、就“着”那一边,一定要执着,这就不善学所以学几十年学一辈子都不能见性,都“不解如来真实义”。过失在我们这一边,佛那一边的确没有过失。我们想找佛的毛病,真是一点都找不到。

所以说“如来说”,“如来”,世尊在本经跟我们解释这个意思,“如来者,诸法如义”,就是“诸法一  如”“诸法一如”,实在讲就是净宗讲的“理一心不乱”,禅宗讲的“明心见性”,本经所说的“实相”。

  请看底下一段:

  【佛经中常云,性体空寂。因防人误会性体之空为空无,性体之寂为枯寂。故复名性体为实相。】

  这也说明佛为什么使用许许多多不同的名词术语。世尊知道凡夫的大病就是坚固的执着,他要是不执着,说老实话,修行证果很容易,哪里要三大阿僧祇劫、无量劫?!用不着。这个病,病根太深、太重,很难拔除,我们要晓得,就是着相,就是妄想、分别、执着。所以无量劫来,虽然供养无数的诸佛如来,依然还在六道轮回、还要受这些苦难,原因就是妄想、分别、执着尤其是《般若经》,若有丝毫的执着,不但不能解义,一定会错解,一定会误会,这个问题就更严重了

  “性体空寂”,大乘经上常说。《仁王经》上讲佛菩萨的果位,用五种“忍”来标明,“伏忍”、“信忍”、“顺忍”、“无生忍”、“寂灭忍”,都用“忍”来标明,显示出世尊的说法。正如同在《华严经》上所讲:“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圆融无碍”。可是这样说法,当然有一部分人在这个说法里面开悟了,可是还有一部分人听了发生误会,这个真有,不是没有,把佛的意思错会了。

  所以防人误会“性体之空”,他讲“空”,“空”是什么都没有,那叫“空”,佛说的“空”不是这个意思佛说的“空”是什么都有,不是没有。什么都有,为什么说它“空”?因为它“了不可得”

  本经末后,从比喻当中说“梦幻泡影”,你们想“梦幻泡影”有没有?有,不是没有;虽有,不可得。因为它“不可得”,所以叫它做“空”,不是没有;把它当作“空无”来讲,那错了。

 

求了无应不是佛菩萨不应,是你自己有障碍

 

  “性体之寂”,把它当作“枯寂”来讲也错了。“枯寂”是什么?枯寂是死的。而不知道佛法这个“寂”是活活泼泼的。“寂”是什么?“寂”是净、清净,清净到了极处。虽然清净到极处,它不是死水,它是活水,它是流动的活水,活活泼泼,所以它显示出“大用无方”。十方法界哪个地方有众生求,佛菩萨立刻就感应。我们赞叹观音菩萨“千处祈求千处应”,那个“千”不是数字,如果是数字,“千”不多,太少了。观音菩萨的感应是尽虚空遍法界无量无边。“千”是表法、表圆满、表无量无边,表这个意思。

  们也求,求了不感应,天天念观音菩萨、拜观音菩萨,观音菩萨也不来显给你看一下,这是什么原因?你虽然有求,这当中有障碍,不是佛菩萨不应,是你自己有障碍譬如我们白天,天天想看太阳,可是偏偏打一把伞,你永远也看不到太阳。什么原因?你自己有障碍,不是太阳不照你,是你有障碍把它障住了。这个障碍是什么?妄想、分别、执着,还是这个东西。所以离开妄想、执着,十方一切诸佛如来菩萨,统统都感应道交。为什么不把这个东西丢掉?这个东西害人害惨了,何必还这样爱惜?!舍不得把它丢掉,这是佛在经上常说“愚痴、颠倒,可怜悯者”。佛讲的这些话,就是说这桩事情应该要舍弃的,偏偏不肯舍弃。所以障碍你无始劫到今天一切的愿求你求不到。

  我们晓得,把这个障碍去掉,就感应道交。“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求成佛,这一生都能作佛,你想想看,其他的那都是小事,哪有求不到的、哪有没有感应的?!一定要知道去障碍要紧。“寂”不是“枯寂”,怕人家看到“空寂”两个字发生误会,所以又说“体性叫实相”。

  【实是真实有,非空无也。】

  不是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没有,那个“空”有什么难懂?!两、三岁小孩都懂。而佛说这个“空义”,小乘人不懂,大乘权教菩萨也不懂。我们今天在此地懂了没有?好像懂了,又好像不懂,我们今天确实是这个样子。真的要是明白了,你一定入境界。我们今天是似懂非懂,并没有彻底的明了。

 

心情波动越小,境界越高;心情波动越大,境界越低

 

  【相是炽然显现,非枯寂也。】

  这个“相”怎么显现?有体就有作用。“相之显现”,昨天跟诸位报告了,波动的现象。十法界依正庄严都是这个现象变现出来的。

  如来果地上“一真法界”,它动的幅度最低、动得最慢,它那个波动很微小,动得很慢,显示出那个法界永恒不变在十法界里面,菩萨这个波的振动比佛法界要大,幅度要大,时间要快;声闻、缘觉法界比菩萨法界又要来得快速,又要来得大。由此可知,振动时间最快速、幅度最大的是三恶道众生,三恶道众生那个心念极不平。这个现象,实在讲我们自己要是冷静的去观察,不难发现。不要观察别人,观察自己,自己有的时候心很平静、很清净,起念头的时候也很微细。如果遇到外面环境刺激,或者生欢喜心了,或者嗔恚了,我们讲心跳脉膊那个速度就快,幅度也大从这个地方很明显的能够体验得出来。在缓慢的时候、平静的时候变化小。就在我们自己一身,当我们心情很平和的时候、很清净的时候,这个变化就小,就缓慢。当我们生欢喜的时候,手舞足蹈,或者发脾气发怒的时候,那个变化就大,人的相貌都变了这是我们很容易体验得出来的,就是这么个道理,十法界依正庄严,一个道理!

 

现在很多人误会不参禅就不是修定,大错特错!

 

  佛法的行门上总纲领就是修定不管哪一个法门,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修什么?修定。因戒得定,因定开慧,都是修禅定,绝对不是说唯有禅宗才修定现在就有很多人误会,认为不是参禅就不是修定,大错特错!八万四千法门,实际就是讲八万四千种不同的方法,修什么?都是修定。他用“参究”的方法修定,我们用“持名念佛”的方法修定,方法不一样,所得到的效果相同。

  我们净宗所讲的“事一心不乱”,就等于禅宗的禅定,禅宗讲“得定”。“理一心不乱”等于禅宗里面的“破本参”,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我们用的方法不一样,所说的名词术语不一样,实际上一桩事情教下用“止观”的方法,密宗用“持咒”的方法,方法尽管不同,都是修“戒定慧。依照那个方法去做,就是“戒”。“戒”就是“如法”、守规矩,依照方法去做,那就是“持戒”;依照方法去修,功夫得力了,一定就能“得定”;“得定”之后能开悟、能见性,是这么一桩事情。

 

佛门用“龙象”表“定”

 

  所以这个“寂”不是“枯寂”,“枯寂”就变成“死定”,那有什么用处!不起作用。

  诸佛菩萨表现给我们看的,行住坐卧都在定中,大乘经上常用比喻说,“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那伽”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就是“龙象”,就是大象我们看大象,到动物园去看看大象,所有动物里面,大象好像是在定中,它很稳重、慢慢的,它不像其他的动物蹦跳得很快,好像心“不定”,象好像都在“定中”一样,用这个做比喻。诸佛菩萨行住坐卧都在“定中”,那都是“定”。可见得那个“定”不是盘腿面壁,所有一切活动都在“定中”,都没有离开“定”,那才叫“甚深禅定”。《楞严经》上讲的“首楞严大定”,就是这个意思,叫“自性本定”。这是换一个名词,怕人产生误会。

  【说名为实,显其妙湛总持,常恒不变,虽空而非无也。说名为相,显其胡来胡现,汉来汉现,虽寂而常照也。】

  这个解释还是有相当的深度,解释得非常之好!这是解释“实相”。

  说到“实,显示自性妙湛总持。”“妙湛总持不动尊”,也是在《楞严经》上的。“湛”是比喻像水干干净净、一尘不染,从水面就看到水底,这水清;“湛”是清净的意思。“妙”湛是清净到极处!形容我们真心自性。正是六祖“见性”的时候所说,他老人家第一句话就讲,“何期自性,本来清净”,没染污。

  我们的“自性清净心”,现在有没有染污?还是没有染污,纵然堕在阿鼻地狱也不染污,这才叫“自性”,这才叫“本性”,从来不染污染污是什么?染污是一层虚妄障碍住,是一层虚妄,好像云彩遮住了太阳云彩能遮得住太阳吗?太阳真的被云彩遮住?没有!实在讲,云彩遮了我们眼睛。自性上那些妄想、分别、执着、无明、烦恼,就像云彩一样,所以那个想叫妄想。你要懂得那个“妄”的意思,妄”不是真的,“真”的那还能去得掉吗?“真”的去不掉。正是它是个“妄”,“妄”怎么去掉?一觉悟它就没有了。迷的时候有,一觉就没有了。“般若”是“能觉”,般若“智慧非常重要

  “总持”这两个字的意思,我们用六祖的话解释大家好懂,“何期自性,本来具足”,“总持”就是具足的意思自性清净心中,一样都不缺;不但不缺,能大师又说,“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能生万法”也是总持的意思。虚空法界诸佛刹土依正庄严,都是这个东西变现出来的。没有变现出来,它具足,它“本来具足”。因缘成熟显现出来,一切万相能够随缘变现。

  妙湛总持”,而它的“性体常恒不变”。能变的真心,“性体”永远不变,变的是它起用;它的作用会变,它的本体不。这个“实”,“实相”两个字,实是从体上说的,真实。

  “虽空而非无。”体上真的什么都没有,但是不能说它无。为什么不能说它无?它能现相。如果说无,它现相的作用没有了;它能现相。虽现相,它体还是空寂的,这是实的意思。

  “说名为相。”说这个“相”,“相”是从现相上说的。要是从前面,前面是《心经》上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就是“相”,“空”就是“性”。我们要用“实相”两个字来讲“色、空”,“实”就是“空”,“相”就是“色”。

  “显其胡来胡现。”这个拿镜子做比喻。我们照镜子,镜子没有东西,空的、干干净净的。“胡”是外国人,中国人从前我们是汉人,外国人都叫“胡人”,“胡”是外国人。外国人照镜子,镜子现外国人的面孔。

  “汉来汉现。”“汉”是中国人,中国人照镜子,镜子里头现中国人的面孔。

 

“真如本性”能随缘,随“染缘”变秽土,随“净缘”变净土

 

  “虽寂而常照。”镜子干干净净,绝对不染,它常照,它不是不照。照的时候有,不照的时候就没有了,这个大家懂。如果更深体会一层,原来正在照的时候也没有。正在照的时候,镜子里头何尝有相?如果镜子里头真有相,我们人走了那个相还在,那就真有人走了之后,镜子没有相。正在照的时候就没有相,你能够体会这一点,你就开智慧了用这个来比喻我们的自性

  “经”也有镜子的意思。我们每天早晨起来,晚上睡觉之前洗洗脸,都要照照镜子。我们展开佛经,佛经是一面镜子,照我们的清净心,照我们的真心本性。我们脸上有一块脏的,知道把它洗干净;心里面那些脏的东西,为什么不把它洗掉?

  心里面哪些东西是脏的?“贪嗔痴慢疑”、“恶见”都是肮脏的,这是很粗的;微细的是妄想、分别、执着。这是你心里面肮脏的污秽东西,为什么不把它洗干净,还要把它留在那里?!这就错了佛经上也常讲自性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用“寂照”或者“照寂”,这些名相也是讲的“实相”,也是讲的自性。

  【古德说实相,为无相无不相。此说甚妙,极为简明。】

  我们看古大德注解《般若经》,像《金刚经》自古至今总有一百多种注解,这是少说的。我们看到古人有个本子,叫《金刚经五百家注解》,可见得注解《金刚经》的人很多,其中不少人解释“实相”,用这一句“无相无不相”,这个解释很好,实在讲,跟前面解释这个意思相同无相”是从体性上说的;“无不相”就是现相,就是有“相”,是从现相上讲的用“无相”来解释“实”这个字,用“无不相”来解释“相”这个字,跟前面所说的意思完全相同

  “此说甚妙,极为简明。”简单明了。虽然简单明了,现代人听这句话听不懂;也就是说这句话在从前那些人当机;现在这些人很难懂。这个说法很难懂,说了他会迷惑,什么叫“无相无不相”,他不但不能体会,反而生起疑惑。

  【性体本不是相,故曰无相。】

  “无相”是从体上说的,解释“实”字。

  【虽不是相,而一切相皆缘起而生。】

  真如本性”能随缘,随“染缘”就变秽土、变六道,随“净缘”就变净土、四圣法界。“四圣”、“六凡”,“依正庄严”是“真心本性”随缘变现出来的,所以它是“无不相”。

 

为何佛是一真法界的饭和衣服,我们是六道轮回的饭和衣服?

 

  【无相无不相,正性体之真实相状。】

  这才把它那个真的样子叙说出来。不这种说法,“性体”的样子的确说不出来。

  【相不相俱离,如来藏之真实相状,如是如是。】

  这句话非常要紧,这才说得真的圆满。说“相”、说“无相”、说“无不相”,都不执着,我们才真正体会到它的真实义你着在“无相”这边错了,着在“无不相”这边也错了,如果着“无相、无不相”还是错了,统统不能执着,体会它的意思,决定不能执着体会这个意思,心里面还有一念“体会”,那也错了。确确实实要像镜子照东西一样,痕迹都不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里头痕迹不留。不但是过去不留,刚才讲正在照的时候就不留痕迹佛菩萨的用心,佛菩萨用什么心?前面讲过很多次,用“真心”。用“真心”就是这个用法

  释迦牟尼佛在本经一开端,表演给我们看,“入舍卫大城乞食,着衣持钵”,这都是“有相”,这就是此地讲的“无不相”。虽然“有相”,它确确实实那个清净心连痕迹都不染,这种生活就是如来与法身大士的生活。他们生活跟我们有什么不一样?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食物,人家住在“一真法界”。他穿的衣服是“一真法界”的衣服,他吃的饭菜是“一真法界”的饭菜;我们跟他吃同样的,我们穿的衣服是六道轮回的衣服,吃的是六道轮回的食物你想一想,不同的地方在哪里?你要真的得一点消息,你就对《金刚经》佩服得五体投地,才晓得《金刚般若》之妙!这样简单的经文,这么深、这么广的义理、形相都显露无遗,这是这个经的特色。你要是得了消息,如来藏的真实相状你就明了,就“如是如是”。

 

佛给我们说法用意——破执着而已

 

  【当知佛之说法,原为破众生之执。】

  这是一切诸佛如来、诸菩萨、祖师大德为一切众生说法的总目标。佛给我们说法用意在哪里?破执着而已。我们众生很麻烦,佛不说法还好,愈说法,我们的执着愈多愈坚固,你说糟糕不糟糕!本来我们只是在世间法执着,佛跟我们一说法,又把佛法执着了,所以佛叫苦、叫冤枉我们要是执着佛法,不是佛害我们,佛没有心害我们,我们自己害了自己;自己害了自己,还要倒过头来怪佛菩萨,“你害我!”其实佛菩萨没害你,你自己把意思错会了佛说一个什么,你就执着个什么,这还得了!明白这个道理,明白这个事实真相,我们在佛法当中修学,真的一帆风顺,知道佛所有一切法破执着的

 

“执着”从私心来;“我所有”就是“患得患失”

 

  【因偏私故执。】

  “执着”从哪里来的?私心《金刚经》上讲的“我相”,有“我”就有私心。起心动念要为“我”,所有一切物要想方法把它变成“我所有”,那就苦了我所有”就是我们一般人讲“患得患失”。“我所有”,真的你能够得到所有吗?假如你要是真的得到所有,不但释迦牟尼佛,所有一切诸佛都要拜你做老师、都要做你的徒弟,你有本事!你真的能在一切法当中,能够得到一样东西,那一切诸佛菩萨佩服你,你很了不起。“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你得个什么?!你有什么?!

 

断恶修善多做利益一切众生的事情是真福报

 

  我听说在新加坡这边的同修,你们买房子有九九年、九九九年,大家都在争这个,不得了!你能活到九十九年吗?已经太长了。不要说九十九年,九年以后的世界,你想到会起什么变化吗?这都打妄想。妄想、分别、执着,脑子里还有这些东西,这跟“般若”完全相反,背道而驰。所以真正的福报没有别的,佛给我们讲断恶修善,积功累德,多做利益一切众生的事情,那是你积德修福。所以佛在经上常讲我们佛弟子聪明人要做带得去的;带不去的不要干那个九九、九九九都带不去的,那打妄想,带不去的,要干真正带得去的。

  你们大家也都常常挂在嘴边,“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什么东西能带得去?业我们不要带恶业,也不要带善业,我们要带净业用清净心断恶修善,念佛求生净土,我们带这个业,我们干这个

  念佛就好了,为什么还要“断恶”?不断恶,怕的是业障现前,往生不了。“断恶”是消业障,走的时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迷惑颠倒,那就是业障消除了,我们“断恶”为这个

  修善”又是为什么?修善是为一切众生结善缘、结法缘。我将来成佛作菩萨来讲经说法,他们都来听,都来得度了。不给人结法缘,你修得再好,讲得再好,跟那些众生没有缘,上台讲经没人听,所以要跟众生结善缘

  一般人都知道我法缘不错,到哪里法缘都很殊胜。也有法师问我:你的法缘怎么会那么好,能不能教教我?我就劝他布施结缘。不少同修供养我的,供养我的钱我没有用处,一点用处都没有,别的法师拿这些钱去盖大庙,我拿这些钱印经,印经再给你们大家结缘,所以我的缘就结得广结法缘非常重要!结的这个缘,缘结得深,我将来成佛就度这些众生。

  我们看到一切诸佛如来度众生的数量不相等,有些成佛度得多,有些成佛度得少,什么原因?在因地里面结的缘多少不同,成了佛,度众生也离不了因缘。这就是一定要多结善缘,多结法缘,这是最好的。

  【因执着而愈偏私。】

  私心随着妄想执着是愈来愈严重,这个事情麻烦。

  【众生所以造业受苦,轮回不已,生死不休,全由于此。】

  为什么会造业?为什么会受苦?为什么会轮回?都是为了一个“私”字,自私自利这个“自私自利”从无量劫来把我们真的害惨!我们过去生中不是没有接触到佛法,从《金刚经》、从《无量寿经》,这不必讲太多,这两部经典里面佛告诉我们的,也就等于佛给我们授记,过去生中生生世世我们已经供养无量无边诸佛如来,所以论善根、福德,有很多阿罗汉、辟支佛、菩萨都比不上我们,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佛在经上给我们作证。如果没有这样深厚的善根、福德,你遇到净土法门,你怎么会相信?!你怎么肯发愿念佛求生?!

  你接触到这个法门,你能够相信、能够发愿、能够念佛求生,你的善根、福德、因缘满了。为什么许多阿罗汉、辟支佛、菩萨都不肯念佛求生净土?他们要是论善根、福德、因缘不如我们,这是真的论断烦恼、论修定、开智慧,我们不如他这些事实我们也要搞得清清楚楚,然后才知道珍惜这一生的机缘。如果这一生还要贪恋这个世间这一切虚假虚妄的,那我们这一生又空过了。

  诸位一定要知道,一生空过是不是来生可以遇到?不一定。来生不晓得到哪一道去了。下一次再遇到,可能隔很多生,也可能隔一劫、二劫,也可能隔无量劫,说不定的!所以这个机会很难遇到。彭际清居士讲的没错,这个机会遇到,一次的遇到是“无量劫来希有难逢”,无量劫才碰到一次,真的像你们买奖券中特奖一样,好不容易中到一次,不是你今天中到一次,下个月又中了,哪有那种事情才晓得这个缘太难,太不容易遇到。所以遇到了,一定要珍惜。

  【而世间所以多烦恼、多斗争,乃至杀人盈城、杀人盈野,亦莫不由此。】

  这是讲从小的烦恼到大的杀害。残酷的战争从哪里发生的?都是从自私自利里头发生出来的

  【故世尊出世救苦,首须破此。】

  佛菩萨要救度一切众生,从哪里救起?从唤醒我们愚迷,从“离四相”、“离四见”做起。彻底了解“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都是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也是假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你能够把这个看清楚了,这种事情看清楚,就叫做“看破”;不再执着,那就是“放下”。能够“看破”、“放下”,大乘法就不难了,决定不会把意思错解,这一生当中就有成就的希望。

  我们将经本翻过来:

  【众生所以偏私成执。】

  “偏”是偏见,“私”是欲望、私欲、私心,造成了坚固的执着。“无他”,没有别的。

  【由其智慧短浅,没有开智慧。不知是偏,不知是执。】

  不知道,他以为这是正常的。再看看别人,每个人都这样,哪个人不自私?!哪个人不自利?!别人都是这样的,我这样做没错!别人统统都搞六道轮回,我轮回哪里错了?!干这个事情。可见得在这个大环境里面想觉悟真正不容易。

  再看看佛经上这样讲的,要断“执着”,要断“偏私”。我看学佛的人也挺自私,不但在家学佛的人自私执着,出家的法师也自私、也执着,我这个自私、执着有什么错?!真正学佛人,不能拿这个来做标准。拿这个来做标准,你这一生又会空过。你要拿谁做标准?拿诸佛菩萨做标准,释迦牟尼佛是个很好的标准。他可以做小国王,他不要、他不干,他有很好居住的生活环境,他不要,他出去托钵;他生活那么苦,一切都舍掉了,世尊给我们做了样子,说到做到。世尊这些弟子也给我们做了样子,也是说到做到。

  再看看我们现前也有一些高僧大德,他们也是说到做到。

  年虚云老和尚,人家说到做到虚老和尚我跟他没见过面,我看过他很多的照片,就没有发现一张照片,他穿的衣服上是没有补洞的,没有发现过我都注意,照片拿来看看他衣服上有没有补钉,我没有看到有一张他穿的衣服上没有补钉的。他难道不能穿一件漂亮衣服吗?他那个信徒、皈依徒弟太多太多了,连泰国的国王、王后都皈依他、都做他的弟子,那个供养的丰厚可以说没有一个出家人能比得上,他为什么不换一件漂亮衣服穿穿?还是穿他的旧补钉衣服。他那些钱到哪儿去了?我们看了他的传记、看了他的年谱才知道,全都拿去修庙去了。中国大陆许多的寺庙,他建寺庙;寺庙破烂,他去修寺庙。一个寺庙修好了,他又不住,他去找一个修行不错的,找一个法师交给他,他老人家就走了,这就与他没事了,真正放得下、真看破了。虚老和尚一生修多少寺庙,我们都算不清,他一个也没有,这做了样子给我们看。

  第二个,印光老法师,这是我们净宗大德你看他一生,他穿的、他吃的跟常住完全一样,没有特别给他加菜,他没有小厨房,这是我们的样子我们看这些样子就对了,不能看别的样子。

  我学佛之后出了家,我的老师叫我学印光法师。他是印光法师的弟子,以印光法师做榜样、做典型,向他学习,学得跟他一模一样就成功了。印老一生所得的供养,他跟虚老和尚不一样,虚老和尚是从事硬件的建设盖庙。而我们印老法师是做软件的,他印经。他在苏州报国寺里面设了一个弘化社,就是我们平常讲的佛经流通处。十方所有的供养都做为弘化社的基金,印经布施流通国内国外,他做这个工作最近报国寺政府发还给佛教,安上法师在那里做这个工作。我希望弘化社能够恢复,还用“弘化社”,老招牌、老字号不要改,但是业务要扩充,老法师从前只是印经,我们现在不但要印经,要做录音带、做录像带、做CD片,把他的事业发扬光大,普利一切众生,我们要干这个事情。

  念想光大佛法,念念想利益众生,就把那个“私”的念头打破了。不要想自己,想自己没有好处。人常常想自己,就把自己想老了、想病了、想死掉了;念念想别人,自己没有了;自己没有了,谁老、谁病、谁死?都没有,老、病、死都没有了,因为自己没有了。因为有“我”,才有生、老、病、死;“我”没有了,“生、老、病、死”谁去承当?没人承当,没了。如果你还想要“生、老、病、死”,那就天天想“我”;你不想要“生、老、病、死”,你把“我”忘掉就没有了。这是《金刚经》上讲的,“四相”空了,“生、老、病、死”就没有了,六道轮回也没有了,彻底解决的办法。所以要知道,起心动念都想到自己,这是偏见,不是智慧,执着。

  【佛曰无有定法,以破其偏执之病根。法字,通摄世出世间一切法。】

  佛要治一切众生妄想、执着的病,用什么方法?没有一定的方法,有原则、有纲领。原则纲领不变,方法手段是无量无边,没有一定的所谓是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那都是讲方法手段,真的是无量无边;原理、原则不变总的原理、原则,在经上常常说的,“三宝”、“三学”、“三慧”,这是总纲领、总原则

  “三宝”是“佛法僧”、“觉正净”,这是总纲领。“戒定慧”、“闻思修”,“三慧”前面讲过。“菩萨三慧”就是“一如”,就是“空有二边不着”,菩萨的“三慧”。本经佛教给我们“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那就是“菩萨三慧”,这里头具足“三宝”、“三学”。至于用什么方法去修,那方法手段太多了,无有定法。无有定法也破众生偏执。

  【学佛必要修观。】

  修观两个字,我们也讲得很简单、很清楚。“观”是观念,“修”是修正;把我们错误的想法看法修正过来叫修观。

  【以观照圆融之佛理。】

  大乘经上所说的,《金刚经》上所讲的,字字句句都是圆融之佛理。所以佛劝我们受持读诵四句偈、为人演说,那个四句是任何四句,跟《华严》里面所讲的无二无别,《华严》上讲“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显示出理事无碍,法法圆融。

  【便能转其向来所有之观念。】

  我们一向观念错误的,不是正确的,以前这个观念,是轮回的观念、生死的观念,要不得的!生生世世受这个害。今天好不容易遇到如来正法,听到如来为我们叙说真实的境界,我们借着这个机缘端正自己的观念,把轮回观念改过来。

 

起心动念想佛法、想众生不要想自己,对治自私自利大病

 

  【以化其偏执之病耳。】

  把我们自私自利偏执的大病化解掉。怎么化法?起心动念想佛法、想众生,不要想自己,养成这么一个习惯这个方法很好,这是大乘法当中非常殊胜的修行方法,前面讲“大而化之”。“我执”不容易断,小乘“破我执”,硬在“执着”上破,非常非常困难。所以佛在经上讲,断烦恼如断四十里的瀑流,四十里的大瀑布一下把它拦住,这样的难法。可是大乘菩萨巧妙,难断,他有方法断,这个方法就是起心动念想众生、想佛法,不想自己,久而久之把我就忘掉了。这个方法的确妙,比小乘法高明得太多了。

  想佛法,知道佛法这样好,世出世间所有法都没有佛法好,佛法真正能救度九法界众生。如何把佛法发扬光大,我们起心动念动这个念头,不要动别的念头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如何尽心尽力帮助一切众生,使一切众生有缘接触到佛法。印光大师印经的方法,给我们很大的启示,这是个好方法,印经结缘流通

  我们印得多了,当然也有一些人在我们这个道场,此地可能没有,在台北发现过。很多人问我们要经书,一次来都拿几本,一次拿几本,每一次都拿,听说他拿到旧书摊去卖。有人来告诉我,他说:法师!你印的书都被人家偷走,拿去卖了。我点点头,好事!只要有人肯买,肯买他就肯读,那怎么不是好事,好事!不要因为这个事情,我们就不印经,那你就错了。他卖得几个钱,他到我们这里,从我这里拿去送给别人,得一点报酬利润也不错,并不为过。所以我们看到都生欢喜心,我说:你何必那么斤斤计较,心量那么小?!虽然人家拿去卖,我听到的时候我很欢喜,我绝对不会说印经以后流通要小心,不要被人骗了。骗佛经好事情,骗别的不是好事情,这是好事情!所以给我们很大的启示。

  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最近净宗学会印《了凡四训》,听说一本才一块多钱,成本不到两块。如果你真正是有心想学佛,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能够省两块钱,你心里就知道这个社会上多一本《了凡四训》,常常存这个心。我在生活上能省就要省,我省一点,这个世间经本就多了好多,许许多多众生因为读到这个经本回头、觉悟了。纵然不能回头、不能觉悟,金刚种子种下去了,将来机缘成熟必定因此得度,这个好事情

  何况现在我们做的不只是印经,我们现在做CD、做录像带。因为录音带、录像带保存的期限都有限,不能长久保存,现在科技进步了,我们把它转成雷射激光片,可以能够保存长久,音质不变。我们在生活上节俭一点,做这个功德,这是利益一切众生,我们常常想这个

  有同修也很难得,他想买房子,以后想想他自己已经有房子住,买那么多房子干什么!不买房子了,拿这个钱来做这些事情,这个有意义。买一栋房子,死东西在那里,带不去。这一栋房子的钱就可以做很多,你跟多少人结了法缘,这个事情做得有意义,这是真正的好事。这就是我们从这个地方把我们的观念转过来,把轮回心转过来,转成大菩提心,把轮回业转过来,变成菩萨事业

  萨事业是什么?普度众生,去做这个把无始劫来坚固的自私自利、我执,把它化解,化没有了。这个没有了,《金刚经》是个标准,那你就是真的菩萨,不是假菩萨。经上说得很清楚,“菩萨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那不是菩萨。你现在“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都没有了,可见得你真是菩萨,你是真菩萨,诸佛承认的,那个不假。

  【观深,而后见理深。】

  “理”是“真如自性”。你观深,有了深度,见“理”就深。法身大士有四十一个阶级,四十一个阶级从哪里来的?就是他修观深度不同,深度浅的“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观深的就入地,“初地”到“等觉”这十一地,观深,见理就深。

  【观圆,而后见理圆。】

  “理事”都圆融、都圆满,像《华严经》上讲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

  【见理深则观愈深。】

  这个“观”是观慧,你的智慧。看理、看事、看一切,看得透彻,看得清楚,看得深,看得远。

 

“智念”能够帮助我们看破、放下得“净念”

 

  【见理圆则观愈圆,如是展转修习,智慧即展转增明。】

  智慧增长,智慧从这儿来的。大家要记住,千万不能误会,修正我们错误的观念就从这儿来的。知道自己的观念是错误的,这就是觉悟。佛法讲觉悟,知道自己的想法、看法错了,这就是始觉。能够把错误的观念改正过来,就叫修观。

  教下用功的方法,修行的总纲领,就是“止观”,修“止观”。

  我们净土宗用功的方法是老实念佛,就是用“持名”。

  前面讲得很清楚,一般通途方法,“修观”可以涵盖一切法门,虽然许多法门里头用的名相不一样,但是意思相同。它是用的“智心”,就是智慧,是从这里下手的;而念佛是从“净心”下手的,是从“清净心”下手的。

  前面曾经跟诸位报告过“净念”,念佛”是“净念”;“修观”是“智念“净念”比“智念”还要亲切,这就说明念佛法门比“修观”好,而且来得容易,容易成就。但是智念”能够帮助“净念”。所以你明了,对于修净念相继会有很大的帮助。

  们修“净念”,为什么得不到“净念”?原因是没有“看破”、没有“放下”。“智念”帮助我们“看破”、帮助我们“放下”,使我们念佛得“一心”,障碍没有了。

  【于不知不觉间,执情渐化,妄念潜消。遣执、断念,妙用在此。】

  只要一直这样去做,什么都不必问,时间久了,自自然然的、不知不觉之间智慧增长、烦恼减少,功夫在增进,这是很自然的现象

  “执”是执着;“情”是感情。感情不是好东西,感情是迷,这个要知道。一切众生受这个害、中这个毒,非常非常之深。以为这个感情好、感情深,多好!六道三途的病根,不知道拔除,还要培养它,你说糟糕不糟糕!

  佛法说到这个地方,有许多初学的人听到就怀疑了:世间人在一起,要是没有情、没有爱的话,这个人生还有什么意思?所以叫你把“情执”舍掉,你都恐怖了、都慌了其实佛讲的话是真话,叫你舍掉虚情假意。你们今天认为这是情执感情,假的不是真的。你要不相信,你看看报纸上天天都有离婚的,天天都有打官司的,最初都是好得不得了;这就说明是假的,虚情假意他对你怎么再好,你要知道是假的不是真的,就没事情了!

  什么是假的?他用的心是妄心,他不是“真心”。“真心”离念,没有妄念,没有自私,没有执着,那个心是“真心”

  “真心”里头有真的爱,佛门不叫“爱”,换个名词叫“慈悲”。“慈悲”就是真的“爱”,不是假的,“真心”,所以叫“慈悲”

  世间人不是用“真心”,用“假心”、“妄心”,那个心千变万化,所以靠不住,这个一定要搞清楚。搞清楚,你的生活就快乐了。人家要是对你好,晓得假的不是真的;人家对我不好,也不要恨他,假的不是真的,过几天就好了,都不是真的!佛开智慧就是要了解事实真相,我们生活才快乐、才幸福。

  我们用“真心”,别人用“妄心”,不相干。我这一生要出三界、要成佛;他还要继续搞六道轮回,那有什么法子!让他去搞去,他不肯回头,劝他不听不肯回头,那就让他去做。反正我们跟他结了缘,等将来哪一天他回心转意,再来度他,那不迟!这叫真的爱护他现在不回头就随他去,让他去受苦受难,苦难到受尽了,觉悟、回头了,那时候再帮助他,这叫“真正的慈悲”。所以在不知不觉当中,“执着”、“感情”都要把它化掉,“感情”就化成慈悲,“执着”就变成智慧。

  “妄念潜消。”妄想杂念自自然然就没有了。本经的宗旨教我们“遣执”,“遣”是除掉,把执着除掉、把妄念断掉。妙用在此,这个地方所说的,把具体遣执、断念的方法教给我们了。

 

无论出家、在家,教学都从“根本智”下手

 

  【多读大乘,以广闻见。静意觉照,领会精微。定慧在其中矣。】

  我们先说这一小段。大乘经不能不读,大乘经怎么读法,诸位一定要懂得要领。先读一种,在一种里面得定,得清净心,然后就可以选择一些大乘经来读。“遍读”,我们没有这么多的时间,也没有这么多的精力,说实在话也没有必要

  为什么一开端不能多读?一开端我们的心是乱的,你读太多,你并不能了解经意读多了、读杂了,反而会增长妄念,佛这个经上这么说、那个经上那么说,你记得很多,你的妄想、执着很多。这就是清凉大师所说的“有解(“解”是你广学多闻)无行”,你没有真正的功夫,没有修行的功夫;“有解无行,增长邪见”

  行”是什么?我们在这个经上知道了,依照《金刚般若》的“行”是要“离相”,是要破执、断念,这是“行”

  在净土宗里面,“行”是老实念佛。到什么程度我们才能够涉猎一切大乘经?最低限度要到“功夫成片”。

  什么叫“功夫成片”?心里面除了阿弥陀佛之外,绝对没有第二样东西,这是“功夫成片”。也许有人问:这不就是“一心不乱”吗?不是,不是“一心不乱”,是“功夫成片”;一心不乱”是“见思烦恼”断掉了。我们“见思烦恼”没断,“见思烦恼”还在,只是“见思烦恼”不起作用,佛号功夫得力了,心里面所想的就是阿弥陀佛,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什么处所,除了阿弥陀佛之外,心里没有第二样东西。这种功夫给诸位说,就决定往生;不但决定往生,你想什么时候往生,就什么时候往生所以念佛人,讲老实话,到这种功夫,你叫他去读诵大乘,他不干,他不要读了。为什么不要读?他要想学大乘经,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跟阿弥陀佛学,跟一切诸佛学。他哪里在这个世间找这种麻烦?!不干!这都是实实在在的话。

  诵大乘在古时候的标准,是得“根本智”以后根本智”,是《般若经》上所说的“般若无知”,“无知”是“根本智”;“后得智”是起作用,起作用是“无所不知”。般若无知,无所不知”,要先求“无知”“无知”说实在话,心清净,先修清净心。因为清净心生智慧,前面不是念过吗?!“信心清净,则生实相”,清净心生智慧。

  慧生出来,你看一切大乘经很容易懂,一看就明了所以这一部《大藏经》需要多少时间,从头到尾把它看完?三个月足够了。但是你没有得“根本智”,三年也没有用,三十年都没用你不相信,你去看看,你从头到尾看,看上三十年,你还是一塌糊涂,你什么都不懂。可见得“根本智”重要!

  中国在古时候,无论是出家、在家,教学都从“根本智”下手;也就是说一定要培养你的清净。出家人五年学戒,就用五年的时间来培养清净心,读一样东西,不讲解,就是叫你读,用这个方法修清净心。因为你不读经,你会打妄想,一天到晚胡思乱想,用读经的方法把妄想灭掉。不求解义,只是把经念得清清楚楚、字字分明,念到能够背诵,念得很熟。五年之后再听讲,再求解,它是分两个阶段。不是一开头就求解,一开头解不了,没那回事情。

 

中国古代教育从七岁到十二岁培养小孩的根本智

 

  世间的教学,从前中国古时候的小学,学生从七岁到十二岁培养他根本智,跟现代的教育不一样小孩天真,就利用他的天真,小孩要不诱导他,也胡思乱想。怎么办﹖读书。古圣先贤这些书让他背、让他读,从七岁念到十二岁。差不多在过去像《四书五经》、诸子百家里面挑选出来的,都背得透熟,都背熟了天天在读经背书,他的脑子里不胡思乱想

  以前那个社会跟现在社会在教育观念上不一样,方法上也不一样。一般聪明的子弟十三岁入太学。入太学就是听讲解,过去所念的、小时候所念的,这个时候听讲解,他一听就明了,就开悟了、就觉悟了。

  我们在历史上看,许许多多未成年考取举人、考取进士,成年是二十岁,不满二十岁。不满二十岁考取举人、考取进士就分派到地方上当首长、当知县、知府,他就能够把这一个地方治理得头头是道。现在二十岁的人,他有这个能力吗?因为他明理,他通达人情事理,他有能力治理国家,这是教育的观念跟方法不一样。

 

世间一切法皆因缘果报,发财有因果,作官有因果

 

  我遇到一个人,十九岁当县长的,是在抗战以前,张陵居士。以后学佛,我在台北讲经,夫妻两个是每天晚上一定会到的。十九岁当县长,这是在清末民初受的老教育,他能把一个县治理得井井有条。现在的教育要回归到从前,已经是不可能!没有法子,唯一的方法就是印光大师讲的,要提倡因果这个理论与事实,希望这个大时代的众生起心动念,要想到确实有因缘果报。你修善因必定得善果,你造恶因一定有恶报

  我们在讲堂也讲过多少遍,这世间所有一切法,都是因缘果报的相续相而已,这叫事实的真相。发财有发财的因果,作官有作官的因果确确实实一个人在一生当中,“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何必去造业?印光大师一生极力的提倡《了凡四训》,非常有道理。告诉你,一般普通人决定有命运主宰,只要你有念、有我,有我、有我所有,你就决定被命运支配。哪一天你把我忘掉,我所没有了,你就超越命运。命运不能支配你,就没有了、超越了。只要有“我”的念头、有“我所有”的念头,你就没有办法逃过命运的主宰。换句话说,你要遇到一个高明人给你算命,就会算得很准。你要是说“无我”、“无我所”,再高明的人都没办法,也没有办法给你算、给你看相,超越了,就是超越数量。

  这是说明读诵大乘要有程序、有次第,不是我们现前就能够做得到的。我们现前读一部经,在一部经上得定,在一部经上得清净心,得智慧就好了,智慧开了再多读大乘

  “静意觉照,领会精微。”这是非常非常重要,要体会经里面的义理,不在文字。

  “定慧在其中矣。”可见得读经目的很明显,目的是修定修慧。

  【果能如是,不但修各种功行,皆得自在受用。】

  这是讲佛法里面,无论你学哪个宗派、无论你学哪个法门,你只要抓到这个要领,你都会有成就、都能得受用。不但在佛法当中你得受用,“对一切世法,皆得进退裕如”,对一切世间法也通达,没有一样不通达。应付这个复杂的社会,应付裕如,你有智慧、你有能力

  【转凡入圣,基于此矣。】

  “转凡入圣”的基础在这个地方。“基”是讲基础,从这个地方奠定根基。

  我们今天就讲到此地。

 

-------------------------------------------------------------------------------------- 

 

佛陀教育网学佛共修系统】给初学者提供帮助

 

  很多初入佛门的善男信女对学佛很茫然,不知道如何下手;还有很多人认为信佛就是去寺院烧香、拜佛求神仙保佑;或者认为经忏法会就是信佛。这是错误的想法。

  佛教是教育,佛教不是经忏法会。真正的学佛必须学佛经,用佛陀的教诲指导我们的人生,这就是“依教奉行”。学佛能改变命运,进入佛门读的一本书是《了凡四训》,这是改善命运的榜样。

  佛陀教育网学佛共修系统,给初学佛者提供如里如法修学的修行平台;同时发现、挖掘真正的学佛人,有机会面对面分享和探讨学佛体会。

  我们的学佛共修系统,是按照净空老法师倡导的教学理念学佛的,是当前正确的学佛方法。现在学佛人很多,学歪、学偏、学邪的占百分之八十多,真正掌握正确的学佛方法的,不到百分之二十。只要按照这个修学次第学佛,不会学歪、学偏和学邪。

  当代高僧大德——净空法师,年已九旬,为了世界和平、国家富强和人民的安乐,每日讲经不辍。听净空老法师讲经,力行净空老法师讲经,一定能改变你人生的命运、能提高你人生的质量。

  在学佛共修系统里一块跟着净空老法师学佛,我们就是同参道友;我们不是老师,但我们有信心做好共修的教练。欢迎有缘人的加入!

  打开佛陀教育网(www.foxdwedu.com),在首页左上侧“点击加入”,然后一步步跟着提示注册。首页右下侧有修学体会分享,是发布共修系统里同修的学佛体会文章,欢迎您阅读、参考!

     净宗经教网(佛陀教育网)手机版的APP已经设计完成。这次设计的手机版APP有两个系统:安卓系统,苹果系统。

     打开APP首页,点击右上角“+”,根据你的学习情况来“编辑”自己的学习内容在首页。试一试,很方便的!

     已经在共修系统注册的学员,也可以在手机APP上用手机号登陆。

     苹果系统APP下载地址:打开苹果手机的“app store”,输入“净宗经教网”后,就能下载了。

     安卓系统APP有两个下载地址:

     (1)http://sj.qq.com/myapp/search.htm?kw=%E5%87%80%E5%AE%97%E7%BB%8F%E6%95%99

     (2)http://zhushou.360.cn/detail/index/soft_id/3508489

 

      【净土释疑网微信号:amtbedu。  净土释疑网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如下:

  邮箱:foxdw_01@163.com  

0
 
 

净宗经教网站(佛陀教育)e-mail: fotuojiaoyu@qq.com 建站日:2014.1.1 三宝弟子恭制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6855号-1 最佳浏览建议:IE 6.0以上浏览器 萤幕解析度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