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净宗经论 ·净宗祖师 ·佛陀教育 ·净土释疑 ·辅助修学 ·传统文化 ·请佛住世 ·播经供养 ·网立牌位 ·圣号圣像 ·体会分享 ·下载专区 ·网站留言
共修系统 帐号: 密码: 登录 密码找回 注册
          >搜索          
  学佛入门
· 什么是佛教 · 佛教是教育
· 三皈依 · 走出学佛的误区
· 学佛师承的重要性 · 一门深入的重要性
· 学佛必持戒    
  学佛基础
· 弟子规 · 太上感应篇
· 十善业道经 · 沙弥律仪
· 了凡四训 ·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 地藏经 · 地藏经玄义
  五经一论

· 阿弥陀经 · 无量寿经
· 观无量寿佛经 · 普贤行愿品
·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 往生论
  传统文化教育
· 胎教 · 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
· 教育专家精品讲座    
· 传统文化早期教育体会分享
  辅助修学
· 哲理嘉文 · 中医养生 · 因果教育 · 护生素食
  播经供养
·

净空法师关于播经的答问、开示播经须知

·

播经须知及供养仪轨

·

播经体会分享

· 播经音频下载
 修学体会分享 >>更多
· 复讲《太上感应篇》(001 附原文)
· 《复讲<佛说十善业道经>》连载地址
· 为什么早晨五点钟必须起床(答案真让人
· 【天地载和019】“医保不要钱,不用
· 《佛陀教育课程全集讲义》文档下载

黄念祖老居士:《无量寿经》讲记 第七十集 (连载圆满)

  来源:净宗经教网 录入时间:2016-07-18 15:31:57
关键字:黄念祖,行超普贤,差别智,一行三昧,阶梯,电梯,观想,高明,傻瓜相机,闻经获益,见,法眼,圆满
【 点击数:1653 】 【字体: 】 【 收藏 】【 打印文章

 

 

 

1991年讲于 北京 中国佛学院

 

点击此处观看视频

 

  不是“德遵普贤”,这个地方是“行超普贤”。普贤是大行菩萨,表“差别智”。

  当初《华严经》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所以“十大愿王”广大无际,都是“尽未来际”,都是无量,供养一切都无量,礼拜也是无量,最后是导归极乐。所以称为“大愿之王”,也所以本会来参加法会的圣众都共同“遵修普贤大士之德”。

  是在咱们《无量寿经》里头,在方便里头又挑出方便,方便中的方便、圆顿里头的圆顿,就把“信愿持名”这一个法,也就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这一个法来摄尽“十大愿王”、摄尽“六度万行”。所以这一切法都融会在这一句佛号里头。也就是普贤大士代表的是“差别智”,把普贤无边的行门,来融会到文殊大士的“一行三昧”。

  殊大士“一行三昧”,文殊就表“根本智”,他就是“一行三昧。他就是“系心一佛,专称名字”,就心想到一个佛上头,就称他的名字、就念他的名字,这是文殊的法门,大智文殊。

  现在文殊菩萨还在五台山二十多年前就有人去到五台山亲见文殊,还谈话

  “一行三昧者,系心一佛,专称名字。”所以这个“持名一法”是广含众妙。普贤“十大愿王”是从“根本智”而“差别智”,所以广修十个大愿。广修十个大愿,“十”里有“十”就是一百,就是无穷无尽的大愿导归极乐。

  现在把一切愿都摄在一句佛号里头,就提倡“信愿持名”,那就是从“差别智”又回到根本上来,只照一句,又都归到根本了又都归到“根本”,先从“根本”起“差别”,又从“差别”回到“根本”,提高了,所以这是“行超普贤”。

  此身已在含元殿,更从何处觅长安。”就信不及,老东找、西找,已经是“行超普贤”,又回到“根本智”上,就这一句,又回到“根本”,所以就是“行超普贤

  “持名”的这个妙法,“果觉”因心,而且“因果同时”,“持名”的时候。所以莲花不同于别的花,花一开,小莲蓬就出来,果就在里头了桃花、杏花,花瓣都落完了之后,慢慢才出来一个小桃子、小杏子,果是后头才出来,果是在以后的事。这是“因”和“果”同时出现,“因”中就有“果”,“果”就在这时候同时出现。所以“性修不二,因果同时”,不可思议法门,直截了当,不落阶梯,没有那些阶梯。

  讲那些次第法,有的人也需要,有的人就是需要那些法。但是禅宗和我们这个无上的净土宗、无上的密宗都是不落阶梯

  你也可以按阶梯去办,因为每个人根器不同,不否定阶梯,但不是说都需要这么一步一步爬的。就不承认有坐电梯的办法,只承认爬楼梯楼都有楼梯,爬楼梯可以上楼,对,一点也不错,但是他不知道还有个电梯,旁边有个电梯,用百分之一的时间就到顶了

  《弥陀要解》说,“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念就是了。“即凡心成佛心”,所以“行超普贤”。普贤大士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现在念念都是弥陀。

  若是“行超”,为什么用个“超”字?而且“十大愿王”这个道理很深。观想无量无边的佛我同时在拜,每一个佛前有无量无量的我在那顶礼,这个观想有些人就觉得很困难你供养的东西都是无量,无量的云海、无量的塔,很多很多的东西,而且尽未来际都是这么做、永远无有疲厌。所以这个义理很深、很广大,一般的人很难,不容易发起来普贤这个大愿。

  “持名一法,普被三根。”咱们这的小朋友都会念,“五逆十恶”也行,鹦鹉教它念它也可以念。就有鹦鹉会念佛,后来死了之后埋了,从嘴里头长出一朵红莲花,这是古时候的事

  所以“五逆十恶”也能够靠此而度生死,这就譬如咱们这的大夫能够治那个不治之症,那个癌已经到了后期,已经扩散,群医都肯定他就得死了,“五逆十恶”不就是这样的病人吗?!地狱都现出来了。有个大夫还能治,你说这个大夫是好是坏?有这样的蠢人,说那个大夫治那种重病的人,我健康,我没这么重的病,我不找他看,没有这样的胡涂人只有说他愈能治那个不治之症的人,才是最高明的人

  还有那个傻子照相机,傻子都可以用,不会拍坏照片的,你不懂照相技术一样可以用。你说这照相机它是傻子吗?傻子可以用,照相机它并不傻,发明照相机的人脑子强极了,那个计算机都给你设计好了,什么情形叫它自动化,所以称为“傻子照相机”。念佛法门就像傻子照相机,像能够治那个不治之症的大夫一样,正是它的殊胜之处

  所以这就说“能愈不治之症者,推为良医之首;是故能度极恶之人者,应称善法之王。故谓持名,行超普贤。”就这个道理。只要“信愿持名”,一定登彼岸。“故云行超普贤登彼岸”,就是如此。

  “是故博闻诸智士。”听闻很广的人,又有智慧的人。

  “应信我教如实言。”应当相信我之所教化,我是“如实之言”。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

  “如是妙法幸听闻。”这样微妙殊胜稀有之法,你有这个幸运能够听到、闻到(“听”字就浅一点,“闻”字就深入一点)。

  “应常念佛而生喜。”你就应该常常念佛而生起欢喜心来。在这个地方,这是流通分,就是要普遍都流通,大家都能做的,要广劝,也就是劝大家念佛,要常常念佛生起欢喜来。

  “受持广度生死流。”你去接受,你去修持,你就可以广泛的度脱生死烦恼的中流这个苦海。

  “佛说此人真善友。”佛说这个人真正是善知识。“善友”就是善知识。肯这样做,能够听到之后就念佛,常常念佛而生欢喜心,他还受持,不但他自己可以“广度生死流”,而且他广泛去度脱大众,在“生死流中”的大众他都去辗转教授、辗转度脱,佛说这个人是真正的善知识。

  这是第四十七品。

  第四十八“闻经获益”闻到这个经都得好处。

  “尔时世尊说此经法,天人世间,有万二千那由他亿(这不得了)众生,远离尘垢,得法眼净。”法眼净有小乘、大乘两种,大乘那很高了,大乘是到初地,小乘是初果。咱们这个经上不是只有两万人吗,怎么这出来这么多的众生?就是一个法会人是两万,但是参加法会的那就不知道有多少。所以不要觉得有时候一个很小的法会,闻法的就不知道有多少。这有这么这么多离开尘垢,“尘”是根尘,“色声香味触法”这是“尘”,离开尘,“垢”是垢污,这些尘的垢污都离开了,得法眼净。

  法眼清净,见四谛法,对于“苦集灭道”这四谛法,这是见四真谛,对于四谛法真正见到,这是法眼净。

  眼,是“见”的问题。初果就是断“见惑”,“见”上没有“惑”了。所以他这个不是大乘,因为底下还只是三果、四果,这么搁在一块,所以第一句那是初果。

  第二句,“二十亿众生得阿那含果。”这是“不来果”,也叫“不还果”,这三果。

  再有“六千八百比丘,诸漏已尽。”“漏”就是“惑”,“见惑”、“思惑”。“见惑”、“思惑”都尽了,得解脱,这就得阿罗汉。

  再就是菩萨。这以前都得的是小乘果,有人就问:为什么佛说的是大乘法,而闻法的人得小乘的果?《净影疏》它这么解释,他说这些众生听说娑婆世界这样秽恶可厌,生了厌离心强一些,所以得小乘果,这个说法还有憬兴,是朝鲜人,也是这么说法。这个说法当然是成立的。也就是说大家的根器、大家断惑的程度,你听了这些法,你“见”上没有疑惑就是初果;你如果对于上界的“思惑”、天界的这些“思惑”你都断尽了,就是阿罗汉。这是一个断惑的水平。

  “见”,你可以是“大乘见”,断惑它是证。你有这个“见”,生到极乐世界也很多人,那都是发大乘心的。但是为什么说声闻?他断惑只是声闻,断惑只达到这个水平。

  “断见”,叫做断,那就是证,断了就再不起来了。所以“所证”跟“所见”是应该有区别的。当然有上根利器,最殊胜的,一见他就证了,这也有。但是可以说绝大多数还是要分两步走,先解决“见”,叫“见修行果”,才有“修”、才有“行”、才有“果”。

  底下就是菩萨:“四十亿菩萨,于无上菩提住不退转,以弘誓功德而自庄严。二十五亿众生得不退忍。”“不退忍”就是“无生法忍”。“无生法忍”就是“念不退”,“得不退忍”就是这个

  “以弘誓功德而自庄严。”这也是住不退转,这个等于“行不退”。“以弘誓功德而自庄严”,大愿的“愿庄严”,他的“行”不会退回到小乘,不会退回到小乘就是“行不退”。

  所谓“三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所以“住不退转”这是“行不退”;“得不退忍”就是“念不退”,这是两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

  “四万亿那由他百千众生,于无上菩提未曾发意,今始初发。”所以就看见“发菩提心”是件大事,在经中都大写一笔。有这么多的众生过去没有发起菩提心,到这个时候才发心,把经都听完了才发心。

  “种诸善根,愿生极乐,见阿弥陀佛。”这些人都会往生,而且是在极乐世界以外的国土次第成佛,都号为“妙音如来。这是在会上有这么多人将来都成佛,都同“名妙音如来”。

  “复有十方佛剎,若现在生及未来生,见阿弥陀佛者,各有八万俱胝那由他人,得授记法忍。”得到佛的授记。“授记”有四种(佛对众生授当来成佛之记,名“授记”):

  一种是“未发菩提心授记。”你还没有发菩提心就可以给你授记,佛已经可以给你授记,知道你将来一定发心。

  “二、已发菩提心授记。”已经发菩提心也可以授记。

  “三、隐覆授记。别人知道,你自己不知道。

  “四、现前授记。”就是正是佛现前,你也在这,清清楚楚给你授记。

  这四种你只要得到任何一种都叫做“授记”。这里有这么多人得到授记,得到“法忍”,这个“法忍”指“无生法忍”。上面那个“得不退忍”是“念不退”,“住不退转”是“行不退”,这个地方“得忍”是“无生法忍”。授记,“成无上菩提”。

  “彼诸有情,皆是阿弥陀佛宿愿因缘。”过去生中的愿力、过去生中的因缘所感,这些众生都要“得授记法忍”,成无上菩提,都能够往生极乐世界。

  在《唐译》里把这句话说得还清楚一点,觉得这么些众生“得授记法忍”,成无上菩提,这是“彼无量寿佛昔行菩萨道时”,过去没成佛以前,在行菩萨道的时候,他所成熟的有情。

  佛已经教化大家,使大家善根成熟,所以这些人都当往生极乐世界。所以一切法是从“因缘生”。如是这些众生在过去生中跟阿弥陀佛成佛以前因地中能够相遇,得到教诲,使得善根成熟,无上的胜缘。多生以来受阿弥陀佛的教化,曾经从“闻”而“思”而“修”、能发愿,如是这样有正的思惟、正的愿力,印在自己的八识心田之中,如食金刚,决定不消,这就是无上殊胜的善因,好的因缘。

  “今弥陀觉满功圆,成究竟觉。”这因缘都成熟了,现在又蒙佛的威力摄受。

  “俱得往生极乐世界。”已经过去种了种子,这成为现在的因,现在又蒙佛的威力加被摄受,这成了“缘”,“因缘”都具足,所以就往生极乐世界。所以我们要有“因”、要有“缘”,过去种过这个根,这有“因”,自己又发了这个心(是“因”),又遇见许多善缘、助缘。所以都很重要。不是这个种种不出东西来,你是这个种。

  所以为什么唐朝这些莲子现在长出莲花来了?以前它没有搁在水里头,它没有这个缘,因它不坏。现在唐朝的莲子长出来莲花很多,不止一个。“因”它是不灭的,现在有水、土,科学家保护得很好,它长出开花了,这“因缘”。

  我们现在也是如此,过去生中弥陀给我们种下这个“因”,现在又闻法、又听说,这就是生了“缘”,就可以开出莲花来了

  所以我们就可以想到,极乐世界为什么往生的无量无边?正是表示阿弥陀佛在因地之中、在成佛以前、在无量劫中、在生死海里头,来教化、来摄受种种众生,所教化、所摄受的实际是无量。所以现在无量无边的众生,因为有这个“因缘”,有这个成为善根,得到往生。

  联系到我们自己,我们今天自己这个妙法能够闻、能够信,也就肯定弥陀在过去劫中,曾经“追逐我于泥犁之中”,“泥犁”就是地狱在地狱之中阿弥陀佛也在那救度我们

  “教诲我于火宅之内。”如大火聚,三界无安,犹如火宅,在火宅之中教诲我们。

  “摄受不舍。”摄受我们,从来不舍离我们。

  “劝导不休。”劝我们、引导我们没有休止。

  “不惜共轮转于六道。”就是共同发菩提心的人,如果有一个堕落了,那个不堕落的就要去度他,因为他们曾经在一起发过菩提心,他就要追到地狱中去救他。所以这个大乘佛菩萨行者的心就是这样伟大。

  “但欲我回心于一念。”为什么要追我们、这么不舍我们?就愿我们有一个机会能够一念回心,知道过去错了,一念回心。所以一念回心,这个不可思议!就怕老认为我一贯正确,一贯正确就表示你这若干年来,你从来没有得到真的进步这种“回心于一念”,感觉佛的恩德、威德,给我们培植善根,而且很幸运的现在能够生长、能够增长。

  “注释至此,不禁泪零。”这当时的情况,写到这的时候眼泪就如雨下。

  “尔时。”就是当时佛说这个经的时候,结束的时候。

  “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整个,不光是地球,三千大千世界都震动。“六种震动,东涌西没”,这以前讲过,不重复。

  “并现种种希有神变。”一语带过,不详细叙述。所以这也就是佛教,不是在这些瑞相、瑞应上头做过多的描述,一语带过,种种“稀有神变”。

  “放大光明,普照十方。”现大的光,照明十方。

  “复有诸天,于虚空中作妙音乐。”刚才幽溪大师讲《生无生论》,讲的时候天空中奏乐,大家都听到,每讲都如此,天乐盈空,天乐在那随喜这个天乐不光是咱们地球听见,色界天比欲界天高多了,欲界的夜摩天已经高出须弥山顶以上,这上头就不依靠须弥,脱离须弥了,那高远了,他们也听得到诸天奏乐的声音。

  “叹未曾有。”都赞叹说这是未曾有的事情。

  “无量妙花纷纷而降。”天雨妙花。

  “尊者阿难、弥勒菩萨及诸菩萨声闻。”你看佛不是一定按世间那个排队,声闻名字可以摆在菩萨前头、摆在当来佛前头,因为阿难最当机,所以先说尊者阿难,然后说弥勒菩萨,然后再诸菩萨声闻,这个声闻才搁在菩萨底下。

  “天龙八部、一切大众。”都无量无边。

  “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都所谓“皆大欢喜”!正因为他能够“信受”,所以后头是“信受奉行”。

  他为什么欢喜?就是因为他“信受”了,“信受”了之后他才觉得这是一种殊胜的、稀有难遇的、不可思议的殊胜因缘。

  不但是欢喜,是大欢喜,而且听到的人都欢喜,是“皆大欢喜”,这个是只有佛才可以做得到,不要把这四个字看得容易了。他不是深受感动、信受,就不可能出现这个“皆大欢喜”。所以我们说,从佛以下,只要有人听到之后能够欢喜就已经很难得了。这个是稀有的法会,“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上面表示这个法会圆满,又现瑞。

  本经是三次现瑞,第一次现瑞,阿难才问为什么现这个瑞;中间“礼佛见光”又是现瑞;在这个经末又现瑞。所以三度放瑞总之就是给我们证明,让大家生信心,于这个经所说的“难信之法”要生起实信。

  这个欢喜,为什么说欢喜?《无量寿经钞》说,“说此经者。”我没按它的原文,原文在书上有,不念了,它的意思是这样。

  “说此经者,是我本师。”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说:“我为法王,于法自在。”释迦牟尼佛是“法中之王,于法是自在”。

  “是为说者清净。”说者是法王,“于法自在”,因此大家听得欢喜。

  第二,“所说之种种功德,只是一清净句。”极乐世界依正种种庄严就是“一清净句”,就是“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所以所说的法很清净,这是第二

  第三,“得果清净。”极乐世界种种的庄严,“全体理性”。而且“依教修持,横出三界,径登不退,圆生四土,究竟成佛”。所以你得的“果”是清净的。因为具有三清净,佛说的法,“闻者得无上益,是故皆大欢喜”。

  最后,我们用彭二林的几句话,来结束这个批注。

  彭二林就是彭绍升,这是位大居士,清朝初年,造的《起信论》。

  “此经具无量寿全身,亦具一切诸佛全身。”也是具有一切诸佛的全身。

  “于此信入。”于这个经你如果能够相信、能够契入。

  “即具一切佛智。”这句话大家应当很重视,你要能够信入,你就具有一切佛的智慧,所以这不是小缘。

  所以说“授法眼”,众生没有法眼,这就把法眼给你了。“法眼”是抉择,你怎么知道选这个法门,你怎么知道要求生净土。所以你没有“法眼”就等于有了“法眼”,那你也就是“佛眼”了。所以说“肉眼”当“佛眼”用,就具有一切佛智慧。

  佛的智慧不是要叫你现在能够出现什么神通,不是那个,现在就是说你自度度他,你自度也是这个法,你把这个法能给人讲明白,他能够去信,你就度了他,这就是佛的智慧。不是需要那些,那些与这无干。有的人“四禅八定”以为是深,其实那个是走很弯的弯路。

  “故曰闻此经者,于无上道,永不退转。”所以说闻到这个经,在无上道你永远不会退转了。

  “至经藏灭尽,此经独留。”经藏都灭完了,这部经还留下来。

  “所以佛慈加被。”从这个来看,“殊异余经”,也大大的不同于其他的经。

  “奉劝后贤。”奉劝后世的贤达之士。

  “普同信受。”都同发心来相信、来接受南无阿弥陀佛。

  圆满,庆祝大家,我们共同把这部大经学习一遍!

  今天能圆满,恭祝大家也就每个人的所愿同一圆满!结束。

 

 

--------------------------------------------------------------------------------------------------- 

 

佛陀教育网学佛共修系统】给初学者提供帮助

 

  很多初入佛门的善男信女对学佛很茫然,不知道如何下手;还有很多人认为信佛就是去寺院烧香、拜佛求神仙保佑;或者认为经忏法会就是信佛。这是错误的想法。

  佛教是教育,佛教不是经忏法会。真正的学佛必须学佛经,用佛陀的教诲指导我们的人生,这就是“依教奉行”。学佛能改变命运,进入佛门读的一本书是《了凡四训》,这是改善命运的榜样。

  佛陀教育网学佛共修系统,给初学佛者提供如里如法修学的修行平台;同时发现、挖掘真正的学佛人,有机会面对面分享和探讨学佛体会。

  我们的学佛共修系统,是按照净空老法师倡导的教学理念学佛的,是当前正确的学佛方法。现在学佛人很多,学歪、学偏、学邪的占百分之八十多,真正掌握正确的学佛方法的,不到百分之二十。只要按照这个修学次第学佛,不会学歪、学偏和学邪。

  当代高僧大德——净空法师,年近九旬,为了世界和平、国家富强和人民的安乐,每日讲经不辍。听净空老法师讲经,力行净空老法师讲经,一定能改变你人生的命运、能提高你人生的质量。

  在学佛共修系统里一块跟着净空老法师学佛,我们就是同参道友;我们不是老师,但我们有信心做好共修的教练。欢迎有缘人的加入!

  打开佛陀教育网(www.foxdwedu.com),在首页左上侧“点击加入”,然后一步步跟着提示注册。首页右下侧有修学体会分享,是发布共修系统里同修的学佛体会文章,欢迎您阅读、参考!

   净土释疑网微信号:amtbedu。

  手机版网站应用:安卓版。邮箱:foxdw_01@163.com。  

0
 
 

净宗经教网站(佛陀教育)e-mail: fotuojiaoyu@qq.com 建站日:2014.1.1 三宝弟子恭制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6855号-1 最佳浏览建议:IE 6.0以上浏览器 萤幕解析度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