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净宗经论 ·净宗祖师 ·佛陀教育 ·净土释疑 ·辅助修学 ·传统文化 ·请佛住世 ·播经供养 ·网立牌位 ·圣号圣像 ·体会分享 ·下载专区 ·网站留言
共修系统 帐号: 密码: 登录 密码找回 注册
          >搜索          
  学佛入门
· 什么是佛教 · 佛教是教育
· 三皈依 · 走出学佛的误区
· 学佛师承的重要性 · 一门深入的重要性
· 学佛必持戒    
  学佛基础
· 弟子规 · 太上感应篇
· 十善业道经 · 沙弥律仪
· 了凡四训 ·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 地藏经 · 地藏经玄义
  五经一论

· 阿弥陀经 · 无量寿经
· 观无量寿佛经 · 普贤行愿品
·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 往生论
  传统文化教育
· 胎教 · 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
· 教育专家精品讲座    
· 传统文化早期教育体会分享
  辅助修学
· 哲理嘉文 · 中医养生 · 因果教育 · 护生素食
  播经供养
·

净空法师关于播经的答问、开示播经须知

·

播经须知及供养仪轨

·

播经体会分享

· 播经音频下载
 修学体会分享 >>更多
· 复讲《太上感应篇》(001 附原文)
· 《复讲<佛说十善业道经>》连载地址
· 为什么早晨五点钟必须起床(答案真让人
· 【天地载和019】“医保不要钱,不用
· 《佛陀教育课程全集讲义》文档下载

黄念祖老居士:《无量寿经》讲记第四十三集

  来源:净宗经教网 录入时间:2016-03-06 08:21:43
关键字:三不退,精舍,愿,无生法忍,音响忍,超度,业力,道场,十四品,十五品,维摩诘,卢胜彦,错觉,黄念祖
【 点击数:1624 】 【字体: 】 【 收藏 】【 打印文章

 

 

 

1991年讲于 北京 中国佛学院

 

点击此处观看视频

 

  菩萨登地之后所见不一样。但佛有自受用的实报土,一切菩萨不能知,我自受用。这个光除了佛之外,一切大菩萨莫能测,所以称为“不思议光”。这个光,“不思议”就是不可思议,我们《阿弥陀经》的名字。原名“为《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又《鼓音声王陀罗尼经》曰:尔时”。当时,就是法会上说法的时候,“十方恒沙诸佛”,十方恒河沙数那么多的佛,都称赞,你看看多少佛,就是只要说到极乐世界,十方佛都赞叹,称赞这个安乐世界,称赞安乐世界所有的佛法不可思议,“神通现化、种种方便不可思议”。

  底下这两句很好,希望大家接受下来。

  “若有能信如是之事。”如果能有人,你能相信这样的事。

  “当知是人不可思议。”所以真正能信净土法门的人,也不要自轻自己,应该好好的珍惜,要放光明,要救度世间,要自己真正取得成就。不光是“说”,我们最要紧的不是你在那说,而最要紧的是“示”。你要真正往生,这个“示”比你说重要。你讲了一辈子经,临死的时候是种种的这种横相,那恐怕就不妥当了

  “当知是人不可思议,所得业报亦不可思议。”这一点就给我们现在能够信的人一个授记、一个证明,你只要能信,你就是不可思议,你所得到的果报是不可思议。以凡夫身到极乐世界就是阿鞞跋致,这个不可思议,这是不可思议的果报,哪里是能得的到的?!十方世界没有的,所以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能信就有这么大的功德。还有,今天信,明天能不能信?所以要坚持,坚持信下去,你就一直是不可思议,你的果报也就不可思议。

  《弥陀要解》里头讲“不可思议”,我们挑最精华的给大家介绍,有五种,《弥陀要解》里头讲五种。

  “一、横超三界”。不要等你断惑,见惑思惑全不断,断了见惑证初果,思惑慢慢断证四果,咱们断不了,不断惑你就往生,这是一。

  二、生到西方凡圣同居土就“横具四土”。实际其余上三土也生到了。

  第三、“但持名号”。你只要持名,不需要你打坐、不需要你观想种种方便。

  第四、“一七为期”。有一个礼拜你真正用功,不需多劫多年多月多生。

  第五、“持一佛名”。你就念一个佛名,一切佛就护念你。大家要知道,念佛的人佛就护念,大势至菩萨首先就护念,阿弥陀佛派二十五个菩萨来护持你。实际说“即为诸佛护念,不异持一切佛名”。所以这个是说的不可思议的功德。

  再有一句话很要紧,《弥陀要解》,蕅益大师是一代大德,古今稀有的大德,“行人信愿持名”,你“深信”、“切愿”还持佛名号,怎么样?这句话好极了!大家都可以把它写在屋子里头,“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你就把佛的功德全部摄受过来成为你自己的功德。你只要“信愿持名”,你就全摄佛的功德成为你自己的功德所以这个也就叫做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这也就是咱们这个经中所说的“惠以真实之利”这个事不是很难,但是你把佛德全成为自己的功德,要不是大愿之王的阿弥陀佛,焉有这么大的威力?所以我就称赞,这个是红心里头的红心,这句话。

  印光大师也称赞,印光大师的称赞我抄在这里,“理事各臻其极”,讲理、讲事都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为自佛说此经来第一批注。”从释迦牟尼佛说这部经以后,这是第一部批注。在别的地方还说跟《疏钞》、跟《圆中钞》并提,这个地方就直指,就是这个是第一。“妙极。”妙到极处。“确极”,正确到了极处。“纵令古佛再出于世,重注此经。”古佛再出来,再注这个经,“亦不能高出其上”,不能比《要解》再高了。所以大家如果是真正要想成就,《弥陀要解》又薄,常看看。所以在“不思议光中,全摄阿弥陀如来不可思议功德。”念佛的人你就是蒙这个光照,就都成为你自己的功德。

  底下经文,“如是光明。”这上面说的十二种光,“普照十方一切世界”。

  “其有众生,遇斯光者。”这些世界中有的众生能遇见这个光的。为什么有遇、有不遇?

  佛光普照,佛就有个譬喻,他说“覆盆绝照”,太阳光都普照,要一个人把盆扣在脑袋上,趴在那盆里头,就照不到你了。这个盆当然是抽象的,根本你怀疑、你反对,你不能去信受,这就是“覆盆绝照”。你脑袋上扣了个盆,把你搁在里头,你就不遇。

  如果能够遇到这个光的,就“垢灭善生”。所以为什么赞叹这个光?你的这些尘垢就消灭,你的善根就增长。

  “身意柔软。”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人刚强难化,变成柔软就好教化了。

  “若在三途极苦之处。”在三恶道里头最苦的地方、极苦的地方。

  “见此光明皆得休息。”遇见这个光明都可以不受苦。

  “命终皆可解脱。”他都有他一期的寿命,这个寿命终了都可以得到解脱。

  “若有众生,闻其光明,威神功德。”刚才说到“威神”,这就是“威神”。光,有这样的威力,有这种神力。

  你听到这些威神功德,“日夜称说。”你说佛的光明、功德、威神。

  “至心不断。”以至诚的心,不是夹杂其它,很纯。至心不断,不断就是不要断,这个心老相续,相续也就纯了,就是说这个心不要断。

  所以我们往往就是怕中断,中断是最大的魔。一切好的事情我们就是要相续,出家要不相续就还俗,是不是?很多好的事都是要坚持,所以难于坚持,就是要坚持到最后你就成功,要不断,“至心不断”

“随意所愿,得生其国。”随你的意,你的所愿,你都可以往生极乐世界。所以称赞光明也可以往生。

  底下,日本的望西师他设一问,说“人间行者,犹见光难。”咱们这个世界修行人见光的没有多少,三途的众生能见得着吗?如果三途之中光照他都休息,他们见得着吗?望西师根据《大乘心地观经》,这是一部很大的经,他说世间的男女,就是儿女,给先人追荐修福、作佛事,如果是我们请的出家人真实在那修法,这样就有大的金光,很大片的金光照到地狱去。这个光中给众生说法,让作佛事的人他们的父母,令他发意,发起修行的意思。这是《大乘心地观经》,望西是根据这个来回答。

  “孝子追善。”孝子来超荐他的父母,请人念经,还可以有这样的作用,何况弥陀发的大愿,焉能不会到地狱,让地狱中的众生见到光?!但是总之都还是要有缘,佛法都是要有因缘,佛光是普照,你没有这个因缘,叫“如聋如盲”。所以说众生难度,在地狱中的众生,菩萨教他念佛,教他,不会,他记不住。记不住怎么办?拿笔给你写在胳膊上,你就不忘了。结果给他写(菩萨给他写,不是咱们写),菩萨给他写,这个字现不出来。业力,大家要知道。到了这个时候,他就有他的困难,这是双方的。佛和菩萨的救度是一方面,众生的业力又是一方面所以就是说要多度多度的,他就可以接受一点,念一点、消一点,后来又消一点,慢慢就能写上,能写上他就多念,就是这样。

  现在已经很多证明,地狱确实是有,这不是吓唬人的。有很多人受了戒就不重视,随便想破戒,就是不相信有地狱,确实是有。

  底下,“寿众无量”。

  前头说的光,这是佛的依报,光明普照、遍照,光有种种功德,有种种威神作用。

  “佛语阿难:无量寿佛,寿命长久,不可称计。”阿弥陀佛寿命有多久,你没法说,不可以称量、不可以计算,电子计算器也算不了,这个数有多大,你算不出来,不可以算。

  “又有无数声闻之众,神智洞达。”都有很大的神通。

  “威力自在,能于掌中持一切世界。”不是现在咱们所谓的奇异功能,奇异功能是微不足道。这句话就包括两个意思,一个是佛的寿命无量,一个是极乐世界的众生也无量。

  上面头两句话就是“寿命长久,不可称计”。因为佛是法身,法身就“三际”是“一如”,没有什么叫“过去”,没有什么叫“现在”,没有什么叫做“未来”。

  “三际一如”是佛教常说的话,“过、现、未”是一样。既然“过、现、未”一样,这个寿命你还能说多久,未来还有多少年?“未来”即是现在、即是过去,“过去”即是未来、即是现在,这个时间就打破了。所以连爱因斯坦都明白,“时间是众生的错”。他的朋友死了,他说你先走一步,我随后就来。其实这还是错觉,有先、有后,连爱因斯坦都明白了,你为什么老觉得“时间”有先、有后?这些你没有明白,你这都是错觉,你在错误之中,那是错觉,没有什么叫“时间”。

  “故寿命无量。”“寿命无量”是佛的大愿。而佛的慈心是无量的,他就要度众生,他要度众生所以会众就无量,他老度老来,会众就无量。而且极乐世界不是像卢胜彦说的,卢胜彦是荒谬绝伦,他说极乐世界,香港佛教给他披露了,极乐世界我都打五六个来回了,我随便出入,因为极乐世界两个把门的是我徒弟、是我弟子。荒谬绝伦!极乐世界它这个国土无量、寿命无量,也没有什么叫把门的,极乐世界还想走后门,运用关系可以进来,而这种人弟子遍地球。所以我们正法要放光。

  “神智洞达。”这是称赞弟子的话。“神”是神通。“智”是智慧。“洞达”是通达透彻。因为《往生论》说“天人不动众”,在极乐世界的这些天人、这些大众,都是从清净智海中生出来的,所以他们都神通、智慧洞达,威力自在。

  “能于掌中持一切世界。”一个手掌之中能够拿一切世界,这些弟子都是如此,极显极乐世界不可思议。在《维摩诘经》也有这个话,“菩萨以一佛土众生”,维摩诘他拿一个佛土的众生,一个佛土就是三千大千世界的众生,“置之右掌”,他右手掌里头。维摩诘把三千大千世界的众生搁在一个手掌里头,“飞到十方,遍示一切,而不动本处”。这是维摩大士的神通。维摩大士是金粟如来的化现,就是佛,所以能于掌中持一切世界。这是空间、大小,这一切一切,所以到《华严》就“十玄”,小的包括大的,一里头包括多,一剎那中有多少劫。

  它底下说,我弟子有这样的神通,“我弟子中大目犍连”。有人说“大目连”,俗人说“目连僧”,“目连救母”,这名声很大,在佛弟子中是“神通第一”。弟子都能持一切世界,而大目犍连是神通第一。佛就说,“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一切星宿众生”。多少星星,多少众生,目犍连在一个昼夜之内全都数清楚了、都知道。但是十方的众生都成缘觉,每一个缘觉都有万亿岁,他的神通都跟大目犍连一样,在这么一个大的集体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头,竭尽他们的智力来推算极乐世界有多少人,算不清,即言无量。

  “譬如大海,深广无边。”大海深广没有边。海洋,实际上是连在一气,你给起个名字叫黄海、叫渤海,实际上海洋就是一片水。你取一个毛,一根毛分成一百分,把它碎为微尘,小得不得了。拿一根小毛去沾一点水,这一滴水跟那个大海水比哪个多哪个少?

  佛就告诉阿难,“彼目犍连等所知数者”。这么多都成了目犍连,这样多的人算出来,他们所知道的数就是毛上微尘那一点点水,所不知道的是大海水。即言极乐世界圣众是无量无边,你数不清。

  “彼佛寿量,及诸菩萨、声闻、天人。”它那去的并没有天界,为什么说天人?就是说凡圣同居,还是凡夫,没有断惑,这种称为天人。声闻也是,都是大乘菩萨,哪来的声闻?因为他断惑的程度等于声闻,就这样的事,也都是寿命无量

  “非以算计譬喻之所能知。”算也算不出来,打比方也打不出来。这个“寿命无量”,我们说是大恩大德!带惑往生,一生到彼土之后就不退转,再也不退了。我们这个世界都是在进进退退,好不容易有的时候忽然有一点进步,你保持不住,过两天又退下来了。有的是退的比进步的还多,进了一步,一下退了五步;真正按经上说是进一退九,进了一步退下九步。

  到了极乐世界之后你就是,真正要到“三不退”是很不容易,但是这个就不退转,既不退转又寿命无量,他不成佛成什么?老不退转,老活着,那不就是一定这一生要成佛吗?!绝对了。咱们这就不行,咱们这退缘多。寿命现在稍微长了一点点,医药的进步,多少年不战争了。要是战争,寿命哪能保持这么高?!多少年不战争,这也是很难得的机会。世界大战一次、二次距离很短。二次之后,第三次还没开始,所以大家是活得长一点。

  但是现在平均就是六、七十岁,活百岁的很少。所以经上说,“末世亿亿人修道”,上亿上万的人修道,“罕一得道”,很少有一个得道的。所以唯一可以度众生的方法就是净土法门。但是大家不信,要诽谤,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这是经上的话,“亿亿人修道,罕一得道”唯一可以度众生的方法就是净土法门,将来经灭的时候还是只有净土法门可以度众生。

 

  第十四品,"“宝树遍国”。

  “彼如来国。”极乐世界。

  “多诸宝树。”有种种的宝树。

  “或纯金树、纯白银树、琉璃树、水晶树、琥珀树、美玉树、玛瑙树,唯一宝成。”单独是一个宝所成的。并不是真的像咱们世间上,故宫珍宝馆所看见的,拿一些什么翡翠、珊瑚做的那个树。那个树机械死了,你送给我,我都嫌讨厌,极乐世界不是那样的树,那样的树谁要?它是好到没法形容,只有拿“宝”来做比方,叶子之美像翡翠,花之美像钻石,拿这个做比方,不是那种生硬的死物。所以说金子成的树,要真是金子打一棵树有什么意思?!不是这个意思,就是说这个树它放光,金色光明

  “唯一宝成,不杂余宝。”这是一种。

  “或有二宝、三宝,至乃七宝。”,互相合成的,有的这个做根、那个做花等等等等的。这一段话,节省了《魏译》本大量的文字。

  “复有七宝,互为根干枝叶华果,种种共成。”就说这些树极其干净,这些宝很干净,颜色不同于一般的颜色,拿这个做比方。

  “各自异行。”各自成一行。

  “行行相值。”就好像现在咱们练操,大家排成一个队伍,你横着看也是直的、直着看也是直的,有人的地方都有人,空间都空间,很整齐,就这个意思。“各自异行,行行相植”。

  “茎茎相望。”彼此都对称。

  “枝叶相向。”这个朝东,那个就朝西,相向。

  “华实相当。”这有花,那也有花;这结果,那也结果,很整齐。

  “荣色光耀,不可胜视。”“荣”是繁荣,颜色。“光”是光明,不可胜视,眼睛看都看不过来,这是俗话。

  《定善义》说,“诸宝林树”,这些宝所成的林树,“皆从弥陀无漏心中流出”。因为佛心是无漏,所以树也都是无漏。乃至没有老死,这个树没有老死,也就没有一颗树是枯了的、老了的;咱们这个树长虫子,长了害虫,它那没有这个事,也没有刚出来的、刚生的。所以就没有前、后等等的这些变化,表示时间的这些变化都没有,“一如”,因为这是无漏之界。这个就是树所表的意思。

  “清风时发。”“清风”指的是无漏的、清凉的、清净的风,咱们现在都到处闹风灾,龙卷风,破坏多少多少。它这是清风、和风,时常都吹动。

  “出五音声。”这个树就会出音声。“五音声”就是古时候说的“宫、商、角、徵、羽”。古时候以这五声,过去最初是五弦琴,五声,后头加两弦变成七弦,就是现在的音乐是七声。五音就是比较原始的,五弦琴所代表的“宫、商、角、徵、羽”这五声,这五种音声是最根本的。五音是“宫、商、角、征、羽”,头一个是“宫”,第二个是“商”。

  “微妙宫商。”就是微妙的音乐、微妙的曲调。

  “自然相和。”都是和声,听了很好听。

  “是诸宝树,周遍其国。”这些宝树周遍在它的国土里头。《会疏》说,这是“愿力所成,不借鼓吹”,不要你吹打。“故云自然相和”,自然就有好的音乐。

 

  “菩提道场第十五。这个树就很特殊,菩提树。

  “又其道场,有菩提树。”有的地方叫“道场树”。“道场树”就是菩提树,分别于前头那个宝树。菩提树就更高了,宝树也很高,宝树高是百千由旬。你要是硬着要去乘一百、乘一千再乘上由旬,那也是四百万里,恐怕那个“百千”不是直接相乘,就是这个意思。所以“百千那由他”什么什么国土,这就没有矛盾,十万亿国土。这地方也是如此,一般齐了,就没有分别。所以这个“百千”就是“若干千”,也就不低,比一般的树也就不低!

  这个树“高四百万里,其本周围五千由旬,枝叶四布二十万里。一切众宝自然合成。”是一切种种的宝自然合成的。

  “华果敷荣。”这个菩提树,花跟果子开敷的都是一个极荣茂的颜色。

  “光晖遍照。”光明、光辉是遍照到一切处。

  我们先教到这,经文先到这,我们再仔细看一看。

  “又其道场。”这个地方的“道场”指的有四个意思,我们不列举了。学道之处名为“道场”,这个“道场”就是指学道的地方在极乐世界大家也在那学道,指的是这个道场。

  有好多菩提树,菩提树在《西域记》称为“毕钵罗树”,佛就是坐在菩提树底下成佛的,所以这个树名字叫做“菩提树”。这个树的照片我还看到,还活得很好。佛在世的时候这个树高四百尺,后来经过砍伐,现在还有四、五丈高,这是咱们这个世界上的菩提树;还在,还有很多人在那修持,很庄严的。

  再有就是一个问题,因为这个树高四百万里,《观经》上说佛是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有人就说人大树小,觉得不相称。其实这个无碍。

  底下就看出来,那个水,你想那个水在脚面它,就在脚面;你想那个水在腰,就在腰;你想那个水在顶上,就在顶上;你想那个水给你冲淋浴,它就是淋浴;你想树高,它就高;你想树低,它就低。不是那么死的,这是一个方面的解释。水是一样,树更是一样。所以有些人谈这个问题,他还是空间没打破。而且这个都是华严境界,华严境界就是小的容大的,不然怎么叫华严境界?!小的不能容大的是咱们娑婆世界的境界

  所以这些地方,根据咱们这些情见,有很多人就把这个当成是证据,他这些情执,这些东西当成证据来怀疑经典,好些人犯这毛病。所以它这是无碍而且菩萨,所谓见佛佛身,他自己身有多大,他见佛身有多大,各个的,一地、二地也都是不同。这个地方只说了一个,所以那个树到底是多高多大,有各种不同的大小,各种不同的树,相称,而且也就自然相称,小的就可以容大的。这么几方面一说,这个问题就不存在。

  “复有。”这是后头,“复有”底下就表现树上头的庄严,有青颜色的、绿颜色的、红颜色的、白颜色的种种“摩尼宝”。这个“宝”是珠宝,“摩尼宝”我们讲过了,拿这个来做璎珞在树上。

  “云聚宝锁,饰诸宝柱。”树上还有宝柱。宝柱要有结构,结构之间彼此要连接,这个锁就是结构连接的地方,这个连接用什么做的?是“云聚宝”。“云聚宝”是个宝的名称。“云聚宝锁”是以“云聚宝”做的建筑物相钩结的地方。这有证明,《唐译》说:“有师子,云聚宝等,以为其锁。”所以你从别的译本上就找到证据,这就很确凿,不是我杜撰,都是宝所成的锁,用璎珞来庄严这些宝柱。经上还说,“柱”由各种宝所成,又在树上挂网子,都是摩尼宝,宝上有金、有珠,“金”就是咱们黄颜色的金,“珠”是白色的珍珠,“铃”是能够摇动的铃,“铎”是铃里头能敲声音的那个叫做“铎”,这些挂在网子上就做“成宝网”。

  这种珍妙的宝网,“罗覆其上。”都盖在树上的意思。树上面这些宝网,“百千万色”,就好像现在说的圣诞树,还有咱们的国庆,树上装灯,大家觉得很好看,极乐世界比这好看多了,而且是百千万色,互相辉映。像《观经》说,一个宝珠有一千种光明,一个光明有八万四千色。看见没有?这放光,一个宝珠能放一千光明,一个光里有八万四千种颜色,咱们就没法讲了。咱们世界就一种光,一种光就一种色,你看咱们国庆节日,挂红灯就是红色,绿灯就是绿色。所以我们这个世界的情形,你怎么能够想到极乐世界的情况?!

  这些光色,“互相映饰。”你的光照着我,我的光照着你,互相辉映,互相作为装饰,增加它的美丽。

  “无量光炎。”“炎”也是形容光的光耀、明耀、耀眼。

  这么多的光和色,“照耀无极。”照耀无有极限。

  最后,“一切庄严随应而现。”所谓“随应而现”,这也很庄严。我们处处要知道,这一切庄严都随你所相应、所感应而现,不要把它看成是一个机械、死的东西,是极其微妙,要知道,极其微妙。这是菩提树。

  “微风徐动。”很轻微的风慢慢在那吹动。

  “吹诸枝叶。”吹到菩提树的枝和叶。

  “演出无量妙法音声。”这个树流出来无量的妙法音声,都在说微妙法。

  “其声流布。”这个声音就传送出来。

  “遍诸佛国。”遍于诸佛的国,不光是极乐世界,别的佛国也遍。

  “清畅哀亮。”“清”就是清净,让听的人不生着染心。“畅”就是通畅、欢畅,让听的人心中能够通达、能够欢畅,踊跃欢喜,还有通晓的意思,能够通达实相。“哀”者很悲哀,所以我们悲悯众生,自然有一种悲心的流露。好的音乐里头总是含一点悲意,不是狂欢曲,那只是一种乱动;这种就使人听到能引起你的大悲心。“亮”是明亮、响亮,也是显露,能开发你的本明。这就是音声,“清畅哀亮”。

  “微妙和雅。”“微”者是很微密。“妙”就是好。“微妙”更是说不出的好。“和”是调和。“雅”很雅正。

  “顺佛法故。”所以说“雅正”。“雅”对照就是“俗”,所以我们首先要脱俗,一般说你浑身的俗气。所以极乐世界的音声就是清畅哀亮,微妙和雅,“十方世界音声之中最为第一”,风吹宝树出的音声,在十方世界一切音声之中这是最为第一,没有能相比的。

  底下这个不可思议的境界就来了。

  “若有众生,睹菩提树。”你看见菩提树。

  “闻声。”闻见这个妙法音声。

  “嗅香。”闻到它的香味。

  “尝其果味。”结的果子你吃了。

  “触其光影。”被这个光和影子照耀到你的身体。

  “念树功德。”你在忆念这个树的功德。所以我们密宗修法,观想永远不离开菩提树,这都有所本,都是一致的,念树功德,观想皈依境,观想上师三宝,上师三宝都在菩提树上。

  “皆得六根清彻。”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清彻。人,都是烦恼,不清净。清彻,《会疏》说“耳根无垢”,耳根没有什么垢染,你没有什么成见。有些人说什么东西听不进去,由于你耳垢太重了。耳根无垢叫做“清”,“彻听众音曰彻”,声音都能听到叫做彻。众生六根,这是对于耳根来说,其他我们可以举一反三,都可以清彻。

  “无诸恼患。”没有烦恼、忧虑,这些所造成的过患。

  “住不退转。”就可以住于不退转之地,“直至成佛”。所以看见树,就闻声嗅香、尝其果味都有这样的功德。

  “复由见彼树故。”又因为看见这个树的原因,得三种忍,“一音响忍,二柔顺忍,三者无生法忍。”见了树之后你可以得“无生法忍”,所以极乐世界的增上,你处处是增上。

  这个“忍”,《净影疏》说“寻声悟解,知声如响”,你从声开悟了,知道这一切都如回响。山谷的回响,根本没有人在说话,但是它有响。知道这一切都跟回响一样没有作者、没有谁作这个响,了解这个叫做“音响忍”。这是二地以上。得了“音响忍”就是二地以上的菩萨。

  柔顺忍”是什么?舍诠趣实”,一切经典言论、禅宗的这些话头,都是一种言诠,用言说来表达,你把这一切全都舍掉,趣于实。所以我们修行不是在固执堆里头,“百年钻固执,何日出头时”,不是在那钻固执,这是诠法,你要趣于实,能够“舍诠趣实”叫做“柔顺忍”,到四地、五地、六地,所以这也不是凡夫境界。

  七地以上就闻法悟道,知一切法,证入实相,离一切相,这才是“无生法忍”,这是七地菩萨以上。了解到一切如回响、如梦幻泡影,这是三地;能够舍离言说而入实相,这是四、五、六地;证入实相,入,真入,证入了,离开一切相,“无生法忍”。安住,所谓“忍”就是安住,安住于无生法中,这七地菩萨以上的事情。你看见树之后就得到这三种忍。

  《弥陀疏钞》的解释,“无生忍”有两种,一种从法上说,一种从修行上说。从法上说,没有起、没有作的理体叫做“无生”。“慧心安此”,你智慧的心,在这个地方安住,叫做“忍”。“约行”,从行门说,“行”都纯熟了。“智冥于理”,你的智慧跟理自然相和,“无相无功”,没有离一切相,也没有一切功用。所以这都在练功,天天在练功,你到无功才能登地,无相无功。

  “旷若虚空,湛若渟海,心识妄惑(起心动念这个识有妄的疑惑),寂然不起。”常寂光的“寂”,寂然不起,才叫做“无生”。“前说”,这不是两个吗?一个是“约法”,一个“约行”,前说还可以通于别的地上,其他的诸地;后者,“约行”这一段,八地以上才能有,所以“无生法忍”是很殊胜的。

  这有很多证明,在《华严经》里头它也有“十忍”,第一是“音响忍”,第二是“柔顺忍”,第三是“无生法忍”,跟我们这个完全相合,但底下还有第四、第五、第六,都还没成佛。我们见了树就得前三种忍,第三种“忍”,“约行”就是八地菩萨,这就是这个树的功德不可思议。

  所以我们前头讲“十玄”,“托事显法生解”,从事可以托法生解。所以释迦牟尼佛当年拈起花来给大家看,迦叶他就开悟了,成为禅宗第一代祖师。“托事显法”,没有什么,就是这个。所以极乐世界的菩提树你看了就证“无生法忍”,也都是“托事显法”。你不要把事看成什么,它这个事中就是显了极深的法,所以你看见这个树就证“无生法忍”。

  “佛告阿难:如是佛剎,华果树木。”花、果子、树的本身。

  “与诸众生,而作佛事。”对于种种的众生它作佛事。

  “此皆无量寿佛威神力故,本愿力故,满足愿故,明了、坚固、究竟愿故。”极乐世界花果树木都能给众生这样作佛事,什么原因?是由于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无量寿佛的威神力故,阿弥陀佛已经成佛了,阿弥陀佛有如是的威神,有这个力量,这是一个方面;再有本愿力故,过去发的愿,所以现在能让众生看见树就得三忍。所以本愿力”是总,底下“满足愿”、“明了愿”、“坚固愿”、“究竟愿”,这四个是分别说。

  “满足愿,这是《净影》的话,这是因为他“愿心圆备”,他发愿的那个心是圆满、是都具备,为众生所想的都想到了。这是第一个愿,圆满愿故。

  第二个明了愿”。我们用望西他们的话,是光明、智慧共同相应故,这比别人解释得好,是这样的。

  “坚固愿。”是“无退精进”,他没有退心,他的愿他没有退,陀弥陀佛没有说我发的愿我后悔了,一直是精进,咱们讲阿弥陀佛过去修行那精进极了,因为它坚固,这是所成就的。

  “究竟愿。”他们说“期尽有情法界际故”,所以称为“究竟”,因为他要把一切有情都要度尽。这是古人的解释,这四种之中我们挑好的介绍,其余的大家可以做参考。不过在“究竟愿故”我还可以补充一点点,“方便为究竟”,正是因为这个愿,他度尽一切众生,广度一切众生,众生都可以得真实之利,是最究竟的方便。这个方便之法才是成佛的究竟,所以成为“究竟愿故”。这是因为他是究竟的方便,这是一个说法。

  再一个说法,因为本经三“真实”,这一切愿都是真实之际为体,真实之慧所生,所以他能够“惠予众生真实之利”。这是“究竟之愿”。

  第十六品,“又无量寿佛讲堂精舍,楼观栏楯,亦皆七宝自然化成”。

“讲堂。”说法的地方。

  “精舍。”精舍不是指的房子好,是指的修道的地方,大家好好在这修道。

  “楼观。”“观”也是楼,建筑。

  “栏楯。”“栏”是栏杆,直的叫“栏”,横的叫“楯”,也都是七宝自然合成的,并且也都挂上白珠摩尼等等做的宝网交络。

  “明妙无比。”光明美妙,没有相比的。

  “诸菩萨众,所居宫殿,亦复如是。”菩萨众所居住的宫殿跟佛也一样,显平等。极乐世界明妙无比,昙鸾大师他就说,“宫殿楼阁,镜纳十方”宫殿楼阁可以像看镜子似的,能够照见十方,极显极明。

  “宝树宝栏,互相映饰。”你照着我,我照着你,所以是明妙无比,光明美妙。

  “中有在地讲经、诵经者。”有的往生的人在地上讲经,当然有很多人听经、诵经、念经。

  “有在地受经。”在那听,接受,受经、听经。

  “有在地经行者。在地上“经行”。“经行”有两种经行,它这也是种修行方法。我们现在念佛,自己要用功也都得如此,坐着念完了之后就绕着念,或者是来回的念,像个梭子来回走。“经”就是经纬。“经行”就是来来回回的走,走过来、走过去,一边走一边念,这个就是要有一点活动,避免你困,所以交替为用。极乐世界的这些人也是如此,有经行的。

  “思道。”“思道”就是思惟于道,“思道者”就是在道上作思惟

  “及坐禅者。”所以极乐世界的修行,它也是各种,念经、坐禅、思惟,也有在虚空中这样的,这两种。

  这一切往生的人,“或得须陀洹”,得初果,或者得二果,或者得三果,或者得四果。这都是指的“断惑”,你把“见惑”全断了,你就是证了初果。但是他发心不只是初果,由于前生修习这方面的多,所以这方面相应得比较快,达到这一步了,这个觉悟的程度、断惑的程度相当于这一果,但是他的发心超过这一果,只是就指的断惑。

  “未得阿惟越致者,则得阿惟越致。”这个很重要!你没有证到阿鞞跋致的,这个地方全证到阿鞞跋致了。

  阿惟越致就是阿鞞跋致,阿鞞跋致是“不退转”,过去我们也讲过。第一个是“位不退”,你就不再堕到凡夫地了,往生之后你再也不堕到凡夫地了。

  一般说,你再不退堕到凡夫才叫“位不退”,一般说的位不退

  “行不退”:你老愿意度生,不是自了,这才是“行不退”。

  念不退”:心心流入萨婆若海,一念一念都流入到佛的智慧之海。所以这个都是要很高的境界,但是凡夫去了之后很快就不再退了,肯定是“位不退”,接着就都不退了。这必定,这个时间他没有退转,他寿命无量,他必然都得到,都不退。

  所以《要解》说,“五逆十恶,十念成就,带业往生。居下下品者,皆得三不退”,三种不退。蕅益大师称赞,“十方佛土,无此名相,无此阶位,无此法门。非心性之极致,持名之奇勋”。要不是这个“妙明真心”,咱们的本性登峰造极所致;“持名的奇勋”,持名这个奇异的功勋,这两方面;还有再加上“弥陀之大愿”。若不是这三个方面,何以有这样殊胜无比的事情!

  底下,“泉池功德。”刚才说讲堂、楼观。

  “讲堂左右”怎么样?“泉池交流”,这个池子有泉水围绕。

  “纵广深浅,皆各一等”,因为它有长、有宽,长、宽有不同的等级、有各种的形式,都是很相称的。如果说是八十米长、一米宽,这就成沟了。它这都很相称的,这样的长度、这样的宽度很相配,那样的长度、那样的宽度很相配,就是“皆各一等”的意思。有的是“十由旬,二十由旬,乃至百千由旬。”

--------------------------------------------------------------------------------------------------- 

佛陀教育网学佛共修系统】给初学者提供帮助

 

  很多初入佛门的善男信女对学佛很茫然,不知道如何下手;还有很多人认为信佛就是去寺院烧香、拜佛求神仙保佑;或者认为经忏法会就是信佛。这是错误的想法。

  佛教是教育,佛教不是经忏法会。真正的学佛必须学佛经,用佛陀的教诲指导我们的人生,这就是“依教奉行”。学佛能改变命运,进入佛门读的一本书是《了凡四训》,这是改善命运的榜样。

  佛陀教育网学佛共修系统,给初学佛者提供如里如法修学的修行平台;同时发现、挖掘真正的学佛人,有机会面对面分享和探讨学佛体会。

  我们的学佛共修系统,是按照净空老法师倡导的教学理念学佛的,是当前正确的学佛方法。现在学佛人很多,学歪、学偏、学邪的占百分之八十多,真正掌握正确的学佛方法的,不到百分之二十。只要按照这个修学次第学佛,不会学歪、学偏和学邪。

  当代高僧大德——净空法师,年近九旬,为了世界和平、国家富强和人民的安乐,每日讲经不辍。听净空老法师讲经,力行净空老法师讲经,一定能改变你人生的命运、能提高你人生的质量。

  在学佛共修系统里一块跟着净空老法师学佛,我们就是同参道友;我们不是老师,但我们有信心做好共修的教练。欢迎有缘人的加入!

  打开佛陀教育网(www.foxdwedu.com),在首页左上侧“点击加入”,然后一步步跟着提示注册。首页右下侧有修学体会分享,是发布共修系统里同修的学佛体会文章,欢迎您阅读、参考!

   净土释疑网微信号:amtbedu。

  手机版网站应用:安卓版。邮箱:foxdw_01@163.com。  

--------------------------------------------------------------------------------------------------- 

 

佛陀教育网学佛共修系统】给初学者提供帮助

 

  很多初入佛门的善男信女对学佛很茫然,不知道如何下手;还有很多人认为信佛就是去寺院烧香、拜佛求神仙保佑;或者认为经忏法会就是信佛。这是错误的想法。

  佛教是教育,佛教不是经忏法会。真正的学佛必须学佛经,用佛陀的教诲指导我们的人生,这就是“依教奉行”。学佛能改变命运,进入佛门读的一本书是《了凡四训》,这是改善命运的榜样。

  佛陀教育网学佛共修系统,给初学佛者提供如里如法修学的修行平台;同时发现、挖掘真正的学佛人,有机会面对面分享和探讨学佛体会。

  我们的学佛共修系统,是按照净空老法师倡导的教学理念学佛的,是当前正确的学佛方法。现在学佛人很多,学歪、学偏、学邪的占百分之八十多,真正掌握正确的学佛方法的,不到百分之二十。只要按照这个修学次第学佛,不会学歪、学偏和学邪。

  当代高僧大德——净空法师,年近九旬,为了世界和平、国家富强和人民的安乐,每日讲经不辍。听净空老法师讲经,力行净空老法师讲经,一定能改变你人生的命运、能提高你人生的质量。

  在学佛共修系统里一块跟着净空老法师学佛,我们就是同参道友;我们不是老师,但我们有信心做好共修的教练。欢迎有缘人的加入!

  打开佛陀教育网(www.foxdwedu.com),在首页左上侧“点击加入”,然后一步步跟着提示注册。首页右下侧有修学体会分享,是发布共修系统里同修的学佛体会文章,欢迎您阅读、参考!

   净土释疑网微信号:amtbedu。

  手机版网站应用:安卓版。邮箱:foxdw_01@163.com。  

0
 
 

净宗经教网站(佛陀教育)e-mail: fotuojiaoyu@qq.com 建站日:2014.1.1 三宝弟子恭制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6855号-1 最佳浏览建议:IE 6.0以上浏览器 萤幕解析度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