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净宗经论 ·净宗祖师 ·佛陀教育 ·净土释疑 ·辅助修学 ·传统文化 ·请佛住世 ·播经供养 ·网立牌位 ·圣号圣像 ·体会分享 ·下载专区 ·网站留言
共修系统 帐号: 密码: 登录 密码找回 注册
          >搜索          
  学佛入门
· 什么是佛教 · 佛教是教育
· 三皈依 · 走出学佛的误区
· 学佛师承的重要性 · 一门深入的重要性
· 学佛必持戒    
  学佛基础
· 弟子规 · 太上感应篇
· 十善业道经 · 沙弥律仪
· 了凡四训 ·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 地藏经 · 地藏经玄义
  五经一论

· 阿弥陀经 · 无量寿经
· 观无量寿佛经 · 普贤行愿品
·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 往生论
  传统文化教育
· 胎教 · 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
· 教育专家精品讲座    
· 传统文化早期教育体会分享
  辅助修学
· 哲理嘉文 · 中医养生 · 因果教育 · 护生素食
  播经供养
·

净空法师关于播经的答问、开示播经须知

·

播经须知及供养仪轨

·

播经体会分享

· 播经音频下载
 修学体会分享 >>更多
· 复讲《太上感应篇》(001 附原文)
· 《复讲<佛说十善业道经>》连载地址
· 为什么早晨五点钟必须起床(答案真让人
· 【天地载和019】“医保不要钱,不用
· 《佛陀教育课程全集讲义》文档下载

黄念祖老居士:《无量寿经》讲记第三十六集

  来源:净宗经教网 录入时间:2016-02-11 21:49:47
关键字:善知识,正定,无知,唯常识论,香,火中莲,由旬,光年,会读书,边地,纪梦,弘一法师,再来,钟,贪
【 点击数:1688 】 【字体: 】 【 收藏 】【 打印文章

 

 

 

1991年讲于 北京 中国佛学院

 

 点击此处观看视频

 

  佛说,退也好,你退吧。四十年不说,说的时候还五千人,你要知道。所以佛法难闻,这个深秘的东西不容易接受,不容易听、不容易懂。

  “一乘直道,总摄万途,故言要。”“一乘”,一个直的道,它万类都可以摄在里头,是简单、简要。

  所以中国叫《易经》,至简至易,易则易至,简则易行,不是繁琐现在大家以繁琐为深奥,正是错误。所以密法是愈高愈简单。很多人不知道,以为这个法有多少本尊、多少善、多少咒、多少什么什么,以此为深奥,这个就不是学密的好根器愈高愈简单,所以净土宗就简单,“阿弥陀佛”

  愈高愈简单,不要以为这个简单。所以中国最高的一部经就是《易经》。中国的一切学问都是从这出,孔子、老子,医卜、星象、军事家,不管是什么什么,中国的一切学问,从这一部经出,叫做《易经》。“易”就是容易知;“简”就容易行,简易。

  “一乘直道,总摄万途,所以称为要”。《嘉祥疏》也说“言约理周”,言很简单,而道理是具足,所以称为“要”;如来一直过去没传,所以称为“秘”。

  “秘要”就是《法华》,说一乘法,一切众生你们都是成佛,说阿罗汉是化城。咱们净土法门是一乘,“二乘种不生”,凡是所生的都是大乘。

  “二乘不能生”,正是一乘法,跟《华严》、《法华》是同类的。而且它们的精髓都在这,这是蕅益大师的话,“华严奥藏,法华秘髓”,想不到都尽在这部经里头。

  又《法华》说,“此经是诸佛秘要之藏,不可分布妄授与人”。就是说“善谈诸法秘要”,净土正是“诸佛秘要”。“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这是“要”,唯说这个。而且说了很多法之后才能带出这个法来,在说余法的时候这个法就是“秘”

  “行道”就是经行,“行道”诵经是天台常行的修法。所以往生的人都是“善谈诸法秘要”,因为他们都已经入了极乐世界,都在一乘的法海之中,“秘要”他已经都知道,所以“善谈”。

  “说经行道,语如钟声。”钟的声音,“夜半钟声到客船”,听了之后大家都心清净。所以为什么要写这个钟声?在深夜之中听到钟声,当时就一切都清净。这有密境、禅机。

  钟的声音,《佛祖统纪》说,“人命将终”,听到钟磬的声音,可以增加他的正念。所以在临死的时候有时候给他敲引磬等等的。所以我们往往这个大的钟一敲,大家就很清净。语如钟声”,就是说法的人声音很洪、很正、很广,很能持续,能够远闻,能够震醒人的昏迷,引出善心,说话声音的功德跟钟一样。

  这里头我加一个解释,就是说这个钟上头都有很多经咒,你看大钟寺的钟,它是一部《华严经》;那个钟口,钟不是有个钟口吗?!钟口上是一部《金刚经》。因为它钟很大、很厚,有这么厚,钟口上是一部《金刚经》,还有很多咒、字种,所以你敲一下,这一切经、咒、字都在转动,一切功德都在发生,全部这些经、咒都在发生,这一声之中有无数无边功德。

  极乐世界说法的人也跟这个钟一样,他一字一句都包括了《华严》、《金刚经》、种种咒一切功德在内,你听他这一个声音就如同听了这么多的音声一样,这叫“语如钟声”。不光说你声音像,那个庄严、洪亮像钟一样,我看这个含义更契合经义一些,“语如钟声”。

  这就到了“善谈法要”。皆有光明,这个光明很殊胜。这个里头我引证了一些,还有大慧法师的话,大家自己去看一看,这道理很深,大家去慢慢参。“是法”,读一读,大慧他说,“只以此光宣妙法,是法即是此光明,不离是光说此法”。所以“光明”跟“慧辩”合在一起,“光明”与“智慧”是不可分。

  下面我们进行到三十五、三十六,这个又很重要。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究竟必至一生补处。”最后一定要成为一生补处的,所以这叫做“一生补处愿”。他只要是来,就是一生补处。所以“诸上善人,其中多有一生补处”,《阿弥陀经》里头,很多就是阿鞞跋致,最后他就成了“一生补处”,再到世间一生就成佛了。

  如现在的弥勒,将来他来了之后说法,“三会龙华”就成佛,一生补处。弥勒之后,将来又有一位在兜率天的弥勒内院,到了那一位来的话,他又是一生补处,他只要来,一下他就成佛了。所以到了极乐世界的人他都是要成为“一生补处”,也就是决定成佛。这是“一生补处愿”。

  底下就不一样了。

  “除其本愿,为众生故。”除了一些人不是这样,不在极乐世界成为“一生补处”,他的本愿是要度众生,急于度众生。

  “被弘誓铠。”拿这个弘的誓愿做为铠甲。这古时候,咱们现在这避弹衣也是铠甲,古时候就穿上钢的、铁叶的披在身上,铠甲。以弘深誓愿作为铠甲,他要“教化一切有情”,要度众生,度众生的心非常切,让这些有情都要发信心。教化一切有情,因此自己也要“修菩提行,行普贤道”。

  有这样的一个誓愿,“虽生他方世界”,虽然他生到其他方的世界,或到了娑婆世界,“永离恶趣”,永远不会堕入恶趣,就不会以他的罪过来堕入恶趣。这里头包括不包括我就到畜生道去度众生、到饿鬼道?这个是大菩萨的行动。这个地方就是泛指,你到了极乐世界,你还是凡夫,因此你这个能力,你熟悉的还是人趣的情况,你能适应的种种。要像地藏王菩萨在地狱中去度众生,那是大菩萨的行动,以后是可以。但是你在“凡圣同居土”,你还是凡夫的时候,所以在这个地方就说永离恶趣。不是说生极乐世界的人恶趣就不度了,因为他还没成功,等他到了实报庄严土,那他自然就会去,那就不包括在这个之内。一般这种所指的,还是指生到“凡圣同居土”的情况,还穿衣服、吃饭等等的,有这些“通”,这还是“凡圣同居土”的情况,刚生的人的情况。所以这一切,我们不能够离开对象,虽说话是如此,因为这所谈的是这些。真正到了上品上生,他可以分身到无量世界,度无量众生,到那个境界,那就无所谓人类,各趣都可以示现,普门示现。

  那不在话下,那菩萨境界,各个净国土的菩萨都是如此。这就是指他的人民,人民是这样,国土人民还是凡夫;但是这个凡夫到他方世界去,不会因为你前生的宿业,或者你到了这个世界来又添了些业,你都不会再入恶趣,永离恶趣。

  “或乐说法,或乐听法。”或者你示现的这个人喜欢说法,你听法一样是从极乐世界来的人,他很安静、很欢喜,愿意听法。这也分水平不同。有的人他来了之后就知道我是极乐世界来的,也有的人他不知道,临终的时候才知道,看水平。凡夫都到极乐世界,凡夫与凡夫之间也不一样。因此来了之后,你愿意来度众生,做很多很多功德。有的是一来就知道,有的是中间知道,有的是最后才知道。“或乐听法”、“或现神足,随意修习,无不圆满”。

  但是特点是什么?他所修习的很圆满,他达到,他能够进修起来。因为佛他是一切都摄受加护,对于这个更是同样的在加护,而且这些人他究竟是不一样,所以他修习无不圆满。

  “若不尔者,不取正觉。”所以这是教化随意,我们来教化众生是随意。因为你自己,如果你的修习都没有自觉,你没有理解,你就想度人,有时候是害人。所以必须自己能够修习圆满,你说法度众生,你才能“惠以真实之利”。

  所以这一条是什么?说到了极乐世界,不是一定要在那等着成佛,有的人很愿意还回娑婆世界,到世界上苦的地方来,都是可以来,都是满你的愿,各满你的愿。你来了之后,一个就是说种种的因缘你都不会再入三恶道,不会;再一个,你的修习都圆满,你永远不退堕,你已经达到什么水平,绝不会因为你在人世中转一圈而使你有所下降。

  现在打个世俗的例子,就说你要开铺子,你那个铺子只是赚钱不会亏本,你做商业,保证赚钱不亏本的买卖。所以先师他就把一个偈子,“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本来是这样四句,先师就把第四句改成“回入娑婆度含识”,我一到花开一见佛之后,我就要回入到娑婆世界来“度含识”。正好前两天来了一位南方的,说弘一大师也是改了,差不多,一定都是“度含识”,因为“度含识”它押韵,也就是字是不一样,意思是一样,他把这个也改了。这就表示什么?属于这一类,他们的往生,那就是都还要回娑婆来度众生。所以各随己愿,这是两种类型。

  弘一法师很了不起,也很特别,有些地方很特别,常情有时不能接受。他在湛山寺讲戒,第一天送去饭菜不吃,第二天就简化了,还是不吃,就报告倓虚方丈。倓虚说你们把你们吃的那个同样的给盛去,又盛去了,这第三天了。他就问说:是不是你们吃的就是这个?我们吃的就是这个。他吃了所以一点没有特殊化,当代大德。也都是这样,所以不约而同,都是改为回到这个世界来度含识。这个文句中有几个字没有用同样的字,意思是一个意思。

  所以有各种类型,不是说到了极乐世界我就贪图享受,不是,你到那之后,你是真正能够惠以真实之利,你最快的你见佛闻法,因此你所能够再传达的,你来所表现的,都是做正面工作,这个非常重要。我急,我不等成佛,我就回来了,可以,都是可以的,佛也赞叹,而且你保险了,不会入恶趣。

  “我作佛时,生我国者,所须饮食、衣服、种种供具,随意即至,无不满愿。”这个就是“衣食自至愿”。你看,身是凡夫,所以就是说还要衣服、饮食,还有那些宫殿,种种随身,衣食住行这些,他也还要供佛,他还是凡夫。这个就是第三十七愿。

  “十方诸佛,应念受其供养。”是“应念受供愿”。我这一起念,佛就接受我的供养。所以这一个“愿”就包括了很多内容,在别的译本里头有时候要说几处,这都包括了,饮食、衣服,以至种种供佛的一些器具,花、香等等,一想就到,自然现前,没有不满愿的。所以来作这些佛事。

  而且“应念受供”,随着你的念,诸佛就接受你的供养。在《宋译》里头说到,它这个说得很清楚,它说你种种的幢幡宝盖、珍珠璎珞、衣服卧具、饮食汤药、香花伎乐等等,要来供养的东西。现在天文上觉得最远的地方,最远的星云,离咱们是一百四十亿光年,一百四十亿光年这是最新的发现。最远的地方,光要跑一百四十亿年,这个世界可能早已经毁灭了,而现在所看到的光是它刚刚到,它那已经没了,我们看见它是过去的样子,它这个已经没了。光,一秒钟走多少里?三乘十的八方,那么多里。多少万公里,一秒钟。

  光,是我们世间最快的。光,一秒钟跑这么远,它要跑一年,叫做一光年“光年”是个距离单位,不是时间单位,是空间的单位,量距离的,光,要跑一年那么长光,要跑一百四十亿年,你说这在哪?所以大是大到无边。所以有的是极远极远之处,极乐的人虽然有那么样的神通,他也去不了。

  但他去不了不要紧,《宋译》说,诸佛他就接受,他舒起手臂来接受,应念受其供养。为什么把这个《宋译》再补充一下?我们知道诸佛世界,以现在的天体,说天体,说一百四十亿光年,你们想一想,你们设想设想,就算我们天文镜不断的进步,实际上它有多远谁知道?其大。所以我们才叫渺沧海之一粟,沧海之中你是一小粒米。咱们在整个空间之中,咱们这个介尔之身,沧海一粟。可是不要小视这个沧海之粟,咱们这个心则是包含了整个的宇宙。这个就是三十七、三十八两愿。

  我们今天讲到三十九愿,第四十愿留到下一次。

  三十九愿,就是“庄严无尽”。

  “国中万物,严净光丽。”“严”是庄严;“净”是清净;“光”是有光彩、光明,丽是华丽、美丽。

  “形色殊特。”“殊”是妙,指不同;“特”是奇特。极乐世界一切东西都是这么严净光丽,“形”是形状,颜色都是殊特。

  “穷微极妙。”微妙到了极点,穷微极妙。

  “无能称量。”没有人能够来称赞,没有人能够说出来这有多少个、多么大。

  《会疏》说,“点事妙理相即”,极小极小。“点事”就是日本人的文法,极小极小的一点点事情,它都跟妙理是相即的,它就含了妙理,所以叫做“穷微”。在极微之中它都是有妙理。为什么说是极妙?因为它是无漏之相、实相之相,所以说是极妙。这就是把极乐世界这种形色上的这些把它提高了。为什么穷微极妙?因为它极微之中也是妙理所体现,它这一切相都是无漏之相,都是实相之相。

  “无能称量。”因为极乐世界全显的是事事无碍法界,“一”中就含“多”,“多”中可以入“一”,“小”中可以包括“大”,“大”中当然更可以包括“小”。时间也是如此,空间也是如此,而且“重重无尽”,这一个里头包括了无穷无尽。你们拿两个镜子对着一照,你就看出这里有多少镜子在里头?无穷无尽,而且重重的无尽,所以不可称、不可量,咱们这个世间的办法没有了。

  所以极乐净土只是佛跟佛乃能究竟,除了佛之外,乃至九界一切都不能够来分辨它的形色、它的光相、它的名数,更何况谈到总为宣说?!一共是多少,总共有多少,这不可能的。所以说“有能辨其形色、光相、名数,及总宣说者”,如果有就不成佛,既然成佛就是没有。这是极表极乐世界的庄严。

  袁中郎死了之后有篇《纪梦》,大家可以看看,把他弟弟引到极乐世界,袁中郎都说不知道极乐是乐到这样程度。因为他写了一篇《西方合论》,选入了《净土十要》,就以这个功德往生。但是戒律不谨严,所以生是生到“边地”。为什么生边地不能闻佛说法?不是佛不要你来,是你听也听不懂。所以“边地”,只有菩萨来给你说,你就是到佛的法会中听法你不行,你听不懂。

  你为什么“生边地”?你就是对于佛的五种智慧你不理解,你对你自己的智慧你也不信,这个水平你生了之后,佛说这些法你听跟不听一样因为他的智慧,作《西方合论》,智慧很特殊。前生是苏东坡,所以很快就能闻法,但是很多大菩萨的境界都不可测,他也到不了。文笔很好,他的弟弟写的,叫《纪梦》,大家可以看看

  下课了。

  再说两句闲话,这个礼拜天在广济寺它的念佛七道场,现在两个念佛七道场,第一个是在广济寺,我礼拜天去讲。这是打破记录,在大殿上,后来的人就没有地方,坐不下去了,就都站着听。而且里头多数是年轻人,就像大学一、二、三年级的学生,就这样的岁数,男的、女的很多很多。他们十七以后广化寺接着办念佛七,我下礼拜二到那边去讲。所以这些现象,就是一些青年很特殊,青年倾向于佛法。

  我们不能够老记着过去的那些印象,要重视这些新生的现,新生的才代表未来。过去的就是将要成为过去,过去老的印象就不复存在,就是历史了;这新的现象,国内、国外都值得重视。

  为什么能这么多人来念经、这么多人来参加?国内这个现象,出了这么多年轻人。过去都是老太婆,也是很可敬佩,身体也不行,勉强还来参加,就感觉后起无人,现在看见就全不一样了。很多人比诸位还年轻,就是大学一、二年级的学生,男的、女的青年,这是一个现象。就是说世尊、诸佛的愿力,是不可思议的。

  善导大师的话,“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这两句话谁都懂,真要明白这两句的意思,就是很稀有如来出世,为什么他唯独就是要说阿弥陀佛这个大愿之海,也就是要说净土法门,往生净土这样的大法?唯一要说的就是这件事,所以佛才在世间示现,这个道理是什么?意思就是这个意思,但它深入一步的这个道理在哪里?不好懂要懂得这个,这个人就会变,就不为现在所流行的这些学说所动摇。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就是为说这件事,我们要学,我们要修,应当如何你就知道了。不肯这么去学,不肯这么为的话,就是对于这两句话还没理解。

  读了书之后就要有变化,所以古人说:读了《四书》还跟没读之前一样,是不会读书。读了之后你要跟以前有不同,这才是会读书。不是说你拿个笔写篇论文,考上个举人、进士,中状元,所以说状元都是没学问的。

  我们现在正在说弥陀本愿之海,这四十八愿,每一“愿”都殊胜。今天我们到了第四十愿(一共是四十八,剩八条“愿”了),这一段里头包括两个“愿”,第四十是“无量色树愿”。这几“愿”都是说极乐的庄严。

  “无量色树愿”就是前几句,“国中无量色树”,种种颜色的树无量之多,高度或者是一百一千、几百几千由旬。

  “一由旬”,有的说是四十里,有的说是六十里,有的说是八十里。这是个距离单位,但是它不是很严格的,就是古代帝王行军一天的路程是一由旬,所以折合华里就有三种说法,我们就取最小的来说,四十里,这总不会错,不会夸张。

  这个树高多大?要乘百倍、乘千倍,四十里的一百倍,四十里的一千倍,所以就是说伟大。树这么大,人就不能像蚂蚁那样,跟树得相称。

   “道场树。”“道场树”就是菩提树,这个名称有时候有点乱,但是这个“道场树”就是指的菩提树。在印度正觉山的西南再走十四、五里地,有一个毕钵罗林树的林子,佛就在这个树底下成的佛,所以这个树就叫做菩提树。就是印度,现在这个树还在,我还看过这个照片、图片,很多人在这来礼拜、修行,树还在。《维摩诘经》里头肇公的注解(肇公是大德,古代的大德),他说“佛于树下成道”,在树底下成道、成佛,所以树就叫做觉悟,叫做觉悟的树、道场树,就菩提树。

  此树的光,它放光,但是这个光,不是肉眼所能见的,大家要知道总之肉眼很可怜。我们肉体所能够看的、所能够听的就是物质世界的东西,都是很窄很窄的一段,七个颜色之内的光你能见,红、紫这两头之外的你就看不见;声音也是,停在一秒钟多少周波,从几百到几千到一万,太高的超声波也听不见,太低的也听不见。

  树放的光没有地方它照不到,所以这个树很殊胜。香也薰遍一切处,“形色微妙”,这个形色非常,妙到你不可以言说,不可言说就是微妙,“妙”已经是好到极点,它是微妙、极妙,“随所好而见”。

  所以这个地方大家就要知道,咱们地球上的树都是如此,这样的光明它是随着你看的人的心之所好,你喜欢什么它就现出什么,我们众生的心就是这个心,这个树所现出的就是这个树的样子,因此这个光和香你就领略不到。

  “树出法音。”不但有光、有香,而且是在说法,极乐世界的树说法,这个菩提树都在说法。

  “随所好而闻。”就跟极乐世界说的一样,你是喜欢听什么就听到什么。不是像咱们这,一个高音喇叭它那放,我的一个邻居他那放喇叭,我另外一个邻居他就抗议,说你是噪音。他说我们是放的音乐。我不想听,你给我来的音声就都是噪音。

  但是极乐世界就不如此,菩提树也不是如此,你喜欢才听得到,你不喜欢就没有。

  “此如来报应树。”如来的果报感应所成之树。

  “众生遇者,自然悟道。”你如果能够遇到这个树,你就可以悟道。这个树之功德。

  曾经你们这头一班的一个学员问我,能不能找到一本释迦牟尼佛的传最真实的,代表一切?因为有好多说法不一样。我跟他说不可能,这就是我不可能的理由。随着你的水平,你所看的事实是不一样的,你哪里能像其他的学问一样,根据考据、证据,这样来研究佛学?!那你一万年也是门外汉。那不可能,各个所见不一样。

  密勒日巴死了,西藏密宗的大德,后来一位师兄弟来了,人家告诉他师父死了。他说胡说,师父一直跟我在一块。你说那个写传怎么依证,你说哪个对、哪个不对?那看见师父死了,把师父火化了,这个说得对,某年某月;多少年后,他一直跟师父在一块,它是事实,他写出来,你说他错。

  你要找一本最正确的就不可能。岂但释迦牟尼佛的传写不出来,密勒日巴的传你也写不出来,莲花生大师的传,我看郭老他也感觉困难,两本传写的不一样,我们用思惟去推测,推测不到。

 所以大家都不要限于“唯常识论”。现在很多所谓“学者”,他实在是在“唯常识论”这么一个狭隘的圈子里头,常识里头能说得通的他就能相信,一超乎常识他就觉得这个不对。最典型的“唯常识论”,而不知道这个非常幼稚,违反科学。

  三度空间的人,你只能理解三度空间的现象,超过三度空间你想都没法想,这是科学。鬼、什么不是三度空间所能限制的,所以那墙他不在乎,从地里就钻出来。所以根据三度空间,你能理解什么东西?

  这个地方说到道场树,说到这些话也可以解释底下那一句,不然底下那一句不好解释。

  “高四百万里。”这高极了,你看四百万里。在极乐世界的菩萨中,“虽有善根劣者,亦能了知”。

  我们上面说了,这个树能遇见,但不是都能见,随你的水平。极乐世界的菩萨,虽然他善根水平还很低,因为往生的时候很多还是凡夫。极乐世界之殊胜就是凡夫的水平能往生,你要是超凡入圣,已经是圣,已经是菩萨,这些世界你都可以去,很自由。但是也要投到弥陀大愿之海来教化众生、影响众生,这是一个度生最妙的法门,以慈悲故而需要如此。

  往生的凡夫也能去,就是极乐世界最大的特点。“善根劣者”怎么样?菩萨中善根劣者也能了知,也能清清楚楚看到这菩提树,而欲看见其他佛的净国的一切庄严,都在宝树里头可以看见。这个树多么殊胜!

  这个也说出《华严》的境界。极乐世界一棵树是个小、是个狭隘的东西,而十方佛国是个广大的、是个众多的东西,众多的、广大的可以在狭小的一个东西中全都显现出来,这“小”能容“大”、“一”中含“多”。《华严》的道理处处在咱们《无量寿经》中反映出来。所以有人说净土宗浅,圆教是最深的,《华严》称为“十玄门”,这“十玄”都在《无量寿经》里头。

  这也是,这个菩提树你就不能见,有人能,有人不能见。净土法门各个了解不一样,有的人就不信,有的就轻视。何以故?本人的水平故,就可以这么。不要去问别的,你这个水平是什么水平,就看你信的多少、你理解多少,不能相信,不能理解,就是你水平大有问题。

  这句话我看抵得讲一百堂课,照照镜子就知道。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玄奘大师再加上个“极”字,是“极难信法”。为什么这么难信?它深,它不可思议,它超情离见,远远超过“唯常识论”的那些常识,在那个基础你怎么能够信,怎么能够接受?!只喜欢繁琐哲学,什么是繁琐的就以为这个高深。

  这就到第四十一愿,“树现佛剎”。所以它这个句子包括两个愿,前头是“无量色树愿”。欲见诸佛净国庄严都在宝树中看见,“犹如明镜,睹其面像”。在极乐世界,你要想看释迦牟尼佛的世界,你要想看看自己在生前的这些人,你在宝树就看见了。

  所以我说:往生不是一个人的死亡,而是生命的开始;不是一个生离死别,而是一个大团圆的开始;是把一个最悲的悲剧,变为一个最殊胜的喜剧,是不是这样?不然人一死之后,下辈子你吃我、我吃你都不知道;不要说还认识,就分别了,永远分别了,就死了沉沦六道,不知怎么样。

  生到净佛国土,当你思念亲人的话,就跟镜子看见自己影子一样,看见自己所要看的人。看见有什么好处?可以加持他,有你的力量,还可以请诸佛的力量来加持,使得这个没有死的人,他们也发心,也要往生,将来最后都在极乐世界,这个大团圆的喜剧,就是这样殊胜所以佛法我们称为“大安乐法门”。这是第四十一。

  四十二,刚才说树中能够现出十方佛剎,岂但是树,彻照十方,极乐世界是彻照十方。

  “我作佛时,所居佛剎,广博严净。”“广博”就是宽广无边,广大,“广”没有边;“严净”就是庄严清净,“广博严净”。

  “光莹如镜。”“光”就是光明,“莹”是晶莹,这个东西很晶莹,“光莹”跟镜子那样彻照十方,可以照到十方的一切世界,无量无数不可思议诸佛世界都可以照到。

  “众生睹者,生希有心。”一切众生,指极乐世界的众生与十方世界的一切众生,如果看到极乐世界这种彻照十方国土这种不可思议的功德之相,都会生起最殊胜、最难得的菩提心。这个就是极乐世界如是不可思议,你在极乐世界十方的佛国你都是了若指掌。这个心的稀有。

  什么叫稀有?咱们水中生莲就不算稀有,火里生莲才算稀有,“生稀有心”就是说他这个心在火中生莲那么难得这就是所居佛剎,彻照十方,“稀有”就是知道佛之功德、佛土之殊胜,生起了稀有的恭敬清洁之心。

  四十三愿,这个树不可思议的功德,国土这样不可思议的功德,而这个国它香。所以有的人常常就感觉心里一清净,突然间就闻到一点妙香,这个香不像世间所有的香。这就是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正是这样放香。

  “我作佛时,下从地际,上至虚空。”就彻上彻下,所有“宫殿楼观”,这些建筑,“池流”,泉池交流,八功德水、七宝池,一些泉流、喷泉等等的。

  极乐世界的水可以自然的不需要人工的从下往上流,它平等,就在这个楼上循环,水就这么流,比咱们现在这些大饭店里头、外国制造这些人工的喷泉,究竟是一些人工的,不很自然,它这水自然就是上下这么交流。

  “华树。”种种的树都是七宝所成。

  “国土所有一切万物。”国土所有的,一切一切的任何的东西。

  “皆以无量宝香合成。”无量的宝之香把它合成。一个树叶、一个花瓣、一块石头、一滴泉水,无一不是无量宝香合成的,这个香就香。

  这个香怎么样?“普熏十方世界”,十方世界都能闻到。一切众生只要闻到,他就自然清净,都修佛之行。所以这个里头就是一方面是功德,一方面又显出华严的境界,无量宝香能够入到随便一个小东西里头,“多”就进到“一”里头;香是一个香,一个香能遍薰十方世界,这个“一”就遍到“多”里头,“多”入“一”、“一”入“多”,都是不可思议,这极显极乐世界。

  再有,都是以这个香来做功德。香的功德在我这个《大经解》里头引了一大段,讲到天上的香种种的功德,这个还是凡香。极乐佛土的香,就如《维摩诘经》里头所说的,香积如来派众香菩萨来见维摩诘,维摩诘就问,说你那香积如来怎么说法?来这些菩萨就说:“我土如来,无文字说”。香积如来他不是拿文字来说,只是以种种的香,国土中有种种的香,“令诸天人,得入律行”。来生到这个国土有很多天人,也就是国土的人,令这个国土的人“得入律行”,能够合乎戒律,“三聚戒”、“根本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就自然“得入律行”。

  菩萨怎么样?各个就坐在香树底下,就闻这个香,就可以得到“一切德藏三昧”,就是以香味作佛事。所以极乐的香也是如此,众生闻者都得到无量的好处

  极乐世界它是总结了一切佛土的殊胜,他到世间自在王如来那,二十一俱胝多少多少的佛他都知道、了解,他把这一切好的都摄集起来,所以香积如来国土它那个香的功德,极乐世界也都摄进去了。

  底下,就是最后这几个“愿”都是指他方的,极乐世界以外他方的菩萨。以前所讲的,都是他方的一般的凡夫。他方的菩萨怎么样?第四十四就是“普等三昧愿”。听到佛的名号以后,“闻弥陀名”,这个“闻”字就是里头有信受、思惟、如说修行,所以我们讲到这个“闻”字不等于“一经于耳”。只要一闻弥陀的名号,“皆悉逮得”,“逮”是追的意思,就跟上的意思,跟着就得,也就是及时得到,“逮得”就是及时得到,“清净三昧”、“解脱三昧”、“普等三昧”,得这三个三昧。清净是什么?所住的三昧没有染、没有着

  现在有很多人,入了定就贪着定中的清净的这个情况就是有染有着,但这染着不是电视里头那一套东西,而是你这个定中的清净安乐,你对于这个清净安乐很有点喜欢。

  所以念佛四大秘诀就有一条,莫贪净境有人得了一点净境就喜欢,这个里头有时候就走上错路了,要不染不着。所以菩萨都怕三禅,因为三禅之安乐是不可说,到了三禅他就过不去了,他就喜欢这个,太舒服了稍微用了一点功的人都知道,世间这些乐不算什么。世间的乐我什么玩意都享受过,要跟法乐比是没有法比。所以“清净三昧”是无染无着。

  “解脱三昧。”就没有一切拴住你的东西了。咱们是缠缚,被这一切世间烦恼把你捆住了,一个事情不称心就不高兴,骂你一句就要生气,你就是被动得很。为什么?你捆住了,它一揪你,你就跟着跑。解脱者,这拴不住我了。

  所以什么叫“善知识”?善知识只是给人解粘去缚,你哪个地方粘住了,我把你拨弄拨弄开不要粘住,哪个地方捆住了给你解一解。所以禅门说,“我此门中实无一法与人”。

  所要去练什么功、求什么法,师父那还保密,磕多少头、献多少黄金,我才告诉你一点点,这都不是佛的正道。第二个是“解脱”。

  第三个是“普等”。“普等”,“普”者就是普遍;“等”者就是平等。不要小看这四个字,“普遍平等”,你普遍都能平等这是什么境界?所有的东西,普遍的一切东西都能平等,那就到了“不二法门”,《维摩诘经》里头就是叫“入不二法门”。你不平等就是“二”,邪和正是“二”,善和恶是“二”,佛和魔是“二”,种种种种的;世间的“二”更多,男人女人也是“二”。一切都是“一”,没有差别才叫“平等”,就“不二”。普遍的都没有差别就“普等”,“普等三昧”这是很深的三昧。

  “诸深总持。”“总持”,我们讲过,“总持”就是陀罗尼。

  “住三摩地。”就是“正定”、“正受”现在许多练功什么什么,许多它不是“正定”,由于“邪定”,就触发了邪通,最后走入邪道,最后是堕落,所以欲升反降,愈练愈坏,可怜悯者,他不知道。所以说,“无知”是很可怜的事情,动机并不是坏,但是你“无知”,“无知”就走上错路。

  “至于成佛。”这三个三昧,日本的《会疏》它说,“以清净三昧、解脱三昧、普等三昧为念佛三昧”。因为“念佛三”昧称为“宝王三昧”,也就具有一切三昧的名号。我有了这个功德,它的名字叫什么我已经有了,我有这个念珠,它就有了这个名号,因此这都是念佛三昧。

  “念佛三昧。”三昧中王,也就是这话没有错,因为十地菩萨不离念佛,每一地菩萨都不离念佛,《华严经》。所以是最后他方世界一切菩萨,只要一听到佛的名号,他们马上就得到这些三昧,这些三昧也就是“念佛三昧”;是“宝王三昧”,三昧中之王,具足一切三昧的功德。这是“普等三昧愿”。

  “定中常供无量无边一切诸佛,不失定意。”他在定中“常供诸佛”。“常供诸佛”还仍在定中,这个不是凡夫所能做得到的。所以极乐世界常寂光土,你要破了无明就分证常寂光。“常寂光”的意思就是,“寂”是寂然不动,不动可是它老放光,它遍照。

  常寂光是“寂而恒照”,在寂然不动之中常常是无间歇的有照用;“照而常寂”,虽然在起照用,还是寂然无所动。我们要不就是不动,沉潭死水,一动什么都动了,这就是你到不了这个境界。这个就是说是甚深的境界,常寂光里正是表明这个意思常寂光,放光而常寂,“寂而常照,照而常寂”,也就是定中常供诸佛而不失定意,都是一味的。

  底下稍微说一点,就是这一“愿”里头,四十六愿,“他方世界诸菩萨众”,指明是菩萨,“闻我名者,证离生法”。

--------------------------------------------------------------------------------------------------- 

 

佛陀教育网学佛共修系统】给初学者提供帮助

 

  很多初入佛门的善男信女对学佛很茫然,不知道如何下手;还有很多人认为信佛就是去寺院烧香、拜佛求神仙保佑;或者认为经忏法会就是信佛。这是错误的想法。

  佛教是教育,佛教不是经忏法会。真正的学佛必须学佛经,用佛陀的教诲指导我们的人生,这就是“依教奉行”。学佛能改变命运,进入佛门读的一本书是《了凡四训》,这是改善命运的榜样。

  佛陀教育网学佛共修系统,给初学佛者提供如里如法修学的修行平台;同时发现、挖掘真正的学佛人,有机会面对面分享和探讨学佛体会。

  我们的学佛共修系统,是按照净空老法师倡导的教学理念学佛的,是当前正确的学佛方法。现在学佛人很多,学歪、学偏、学邪的占百分之八十多,真正掌握正确的学佛方法的,不到百分之二十。只要按照这个修学次第学佛,不会学歪、学偏和学邪。

  当代高僧大德——净空法师,年近九旬,为了世界和平、国家富强和人民的安乐,每日讲经不辍。听净空老法师讲经,力行净空老法师讲经,一定能改变你人生的命运、能提高你人生的质量。

  在学佛共修系统里一块跟着净空老法师学佛,我们就是同参道友;我们不是老师,但我们有信心做好共修的教练。欢迎有缘人的加入!

  打开佛陀教育网(www.foxdwedu.com),在首页左上侧“点击加入”,然后一步步跟着提示注册。首页右下侧有修学体会分享,是发布共修系统里同修的学佛体会文章,欢迎您阅读、参考!

   净土释疑网微信号:amtbedu。

  手机版网站应用:安卓版。邮箱:foxdw_01@163.com。  

0
 
 

净宗经教网站(佛陀教育)e-mail: fotuojiaoyu@qq.com 建站日:2014.1.1 三宝弟子恭制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6855号-1 最佳浏览建议:IE 6.0以上浏览器 萤幕解析度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