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净宗经论 ·净宗祖师 ·佛陀教育 ·净土释疑 ·辅助修学 ·传统文化 ·请佛住世 ·播经供养 ·网立牌位 ·圣号圣像 ·体会分享 ·下载专区 ·网站留言
共修系统 帐号: 密码: 登录 密码找回 注册
          >搜索          
  学佛入门
· 什么是佛教 · 佛教是教育
· 三皈依 · 走出学佛的误区
· 学佛师承的重要性 · 一门深入的重要性
· 学佛必持戒    
  学佛基础
· 弟子规 · 太上感应篇
· 十善业道经 · 沙弥律仪
· 了凡四训 ·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 地藏经 · 地藏经玄义
  五经一论

· 阿弥陀经 · 无量寿经
· 观无量寿佛经 · 普贤行愿品
·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 往生论
  传统文化教育
· 胎教 · 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
· 教育专家精品讲座    
· 传统文化早期教育体会分享
  辅助修学
· 哲理嘉文 · 中医养生 · 因果教育 · 护生素食
  播经供养
·

净空法师关于播经的答问、开示播经须知

·

播经须知及供养仪轨

·

播经体会分享

· 播经音频下载
 修学体会分享 >>更多
· 复讲《太上感应篇》(001 附原文)
· 《复讲<佛说十善业道经>》连载地址
· 为什么早晨五点钟必须起床(答案真让人
· 【天地载和019】“医保不要钱,不用
· 《佛陀教育课程全集讲义》文档下载

佛法要跟老祖宗学,不能跟现代人学

  来源:净宗经教网 录入时间:2015-11-29 11:12:05
关键字:跟老祖宗学,学佛,扎根教育,复兴,讲经教学,佛事,修定,宇宙,真心,虚云老和尚,星云法师
【 点击数:4875 】 【字体: 】 【 收藏 】【 打印文章

 

 

摘自净空法师《2014大经科注》第286集  2015年11月24日  讲于  香港

 

  【解】又云舍离一切执着,故无所味着也。

  这是我们现在要学的,一切时、一切处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统统没有执着。包括“意”(就是念头),念头还想着佛法,不执着,对一切经教赞叹、欢喜,对一切法门恭敬、赞扬,法法平等,无有高下。

 

一个心愿——希望大、小乘佛法都能够很快复兴起来

 

  一个心愿,希望大、小乘佛法都能够很快复兴起来,我也常鼓励大家,特别是年轻人要发心学习经教,喜欢哪个宗派,你就认真学习;喜欢哪个法门,这个法门里头主修的经论要下功夫。每一部经论都有人承传,佛法兴旺了。

  我在早年,我记得四十多岁的时候,星云法师建立佛光山,办了一个“东方佛教学院”,请我去做教务主任。那个时候,他有一百三十多个学生,我跟他建议,把学生分组,三个人分一个小组,这一个小组专攻一部经。学习的期间十年,一百三十多个人,可以分成四十个组,也就是四十部经论。三个人专攻,只希望有一个人学会,那么佛光山就有四十部大经大论,那真是佛光普照世界。

  星云法师不能接受我的建议,他说那样做不像学校。我就告诉他:像学校出不了人才;不像学校出人才。后我还是离开了。

  那个学校教学的方法,我知道那不会成功的。一个早晨三堂课,三个老师教,教的课程不一样,那学生头脑学糊涂了,这个还没消化掉,那个又来了。

  到了晚年我们碰面,他后悔了,后悔来不及了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四十四岁,我们两个同年,四十多年一眨眼就过去了。如果那个时候他把我留在佛光山,佛光山至少会有三四十个讲经法师出来。

 

佛法要跟老祖宗学,不能跟现代人学

 

  法要跟老祖宗学,不能跟现代人学老祖宗的教法是正确的,一对一的教学。而且就是一部,没有学两部的,两部除非你这一部学毕业了,真成功了,在里面开悟了,至少也是小悟小悟是阿罗汉,大悟是菩萨,大彻大悟是成佛,是法身菩萨,真管用!

  我非常惋惜,没有福报。我们同年,他看我身体比他好,问我怎么保养的。我说我没事,你的事情太多了。我问他建多少个寺庙了?全世界差不多将近三百个寺庙,那操心。我说我到现在一个寺庙都没有,我这一生不操心,永远守住“不管人,不管事,不管钱”,“三不管”,真正能放下,这个放下章嘉大师教的。“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李炳南老居士教的,不是我发明的,真有效果,真管用。

  所以这个地方一句话,这一句话也是经文:“舍离一切执着”比什么都重要,有一桩事情执着放不下,临终时求往生都产生障碍,你就去不了。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七情五欲是六道轮回根之根,这个东西不放下,你怎么能走得了?!

  下面说故“无所味着”,这些美味你要是问他,他没有分别、他没有执着。“无所味”是没有分别;“着”是没有执着。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吃饭穿衣、居住的房舍要能做到“无所味着”,就能得“功夫成片”,就能得“一心不乱”。海贤老和尚给我们做最好的榜样,我感到的是,他二十五岁“功夫成片”;三十岁“事一心不乱”;顶多四十岁“理一心不乱”,就是明心见性了。他不是顿悟,是渐悟;六祖惠能能是顿悟。但是悟入之后境界平等、没有高下。

  【解】食已便自然化去,欲食时随意复现。一切自在无碍。

  所以吃完,自然化去;想吃的时候,它又出现了,“一切自在无碍”。举一个例子,“食自在、衣自在”,没有一样不自在。

  【解】又此经文,正显《往生论》中庄严受用功德成就。偈云:“爱乐佛法味,禅三昧为食。”

  这是用我们这个世间色界天。色界天人,“色界”是四禅十八层天。这十八层天人,他们不需要饮食,他们用什么?“三昧为食”,“三昧”是禅定。

  在我们这个世间,咱们没见过,但是听说过,虚云老和尚他一入定,一个月、半个月很平常的。他在禅定当中,出定的时候,感觉到是很短的时间。有一年过年的时候,过年前大概前一二天,他住茅蓬茅蓬距离到寺庙不远,在寺庙里拿的一些饭菜放在锅里面,锅火点燃了,慢慢的就在等它煮热,还有一点时间他就在旁边打坐,这一坐就入定了。到过了年,过了十五,大概总有二十多天了,很多人没有看到虚老和尚出来,就到茅蓬去看他,看他在入定,就用引磬在他耳边敲敲,那就什么?叫他“出定”。他听引磬的声音他出定了,出定看到大家,你们怎么到我这来了?我这儿还煮了芋头,来,打开一起吃。结果锅盖一打开,芋头长毛了,他只是感觉到十几分钟时间,而实际上人家告诉他,你已经入定了差不多十几天,将近二十天。定中没有时间,没有先后,定中没有空间,没有远近。

  所以念佛人往生极乐世界,莲花化生是“禅三昧”,不是自己修的,是阿弥陀佛所修的。阿弥陀佛发的愿,把他所修的功德加持给往生的人,让往生的人,在这一刹那当中,“转八识成四智”,这个肉身产生变化,没有了、不在了。它本来是空的,它不在了,剩下来的身是法性身,是心现的,“唯心所现”是那个身,“唯识所变”的身没有了,不见了。“唯识所变”的心要饮食,像我们在六道轮回里要饮食,是个生灭心;“唯心所现”的是不生不灭,不需要饮食。

  所以《往生论》里面说得好,你看,“爱乐佛法味”,不是百味、不是无量味,是“法味”。“法味”是什么?“禅三昧”。

  所以往生到极乐世界,诸位一定要知道,那个地方真无量寿,为什么?它没有时间,他可以回到过去,他可以进入到未来。过去、未来在哪里?就在当下。他能见到,他能听到,他能接触到,没有时间。没有时间,没有先后,他能够回到二千五百年前释迦牟尼佛讲经的这个法会,他去看看,就在眼前;他也能够看到未来,现在是公元2015年,20015年之后,是什么样子,他在面前就看到了,时空不见了时空是假的,是我们迷失自性,以为有个时空,时空是从妄想生的、从心想生的;你不生,没有这个现象,它就没有了。

  【解】《论注》曰:“是故兴大悲愿。愿我国土,以佛法,以禅定,以三昧为食。永绝他食之劳。”

  这个愿兑现了,在极乐世界兑现,所以他不需要这些劳动。

  【解】爱乐佛法味者,如日月灯明佛说《法华经》六十小劫。时会听者,亦坐一处。六十小劫,谓如食顷。无有一人,若身若心,而生懈倦。

  这“六十小劫”是一念,“时间”没有了。

  所以些人、这些听众,听佛六十小劫这个经说完了,起座的时候,就好像吃一餐饭一样,很短的时间。没有一个人身体有疲倦,或者是心里面有念头,没有。没有懈怠,没有疲倦,法味为食,这是讲“法味”。《法华经》,法味,法喜充满,法味为食。

  【解】以禅定为食者,谓诸大菩萨,常在三昧,无他食也。三昧者,彼诸人天,若须食时,百味嘉肴,罗列在前。

  这些菩萨们所修的是大定,是“自性本定”。惠能大师告诉我们,自性,自性就是真心。自己的真心是什么样子?他给我们说了五桩事情,这五桩就说完了,五祖听了之后衣钵就传给他,他就毕业了,真的见到自性了,真的见到真心了。

  心是什么样子?第一个,清净,“本自清净”;第二个“不生不灭”;第三个“本自具足”,具足无量智慧、无量德能、无量才艺、无量相好;第四句,“本无动摇”,这就是自性本定,真心没动过,没有摇晃过,这是真心。所以我们要想把真心找出来,用什么方法?定,就是不动不摇,不为外面境界所干扰;最后真心起作用,“能生万法”,“万法”就是宇宙。

  整个宇宙从哪里来的?心现的但是我们心现的“一真法界”,我们今天看不到,我们今天看到是“识变”的。“八识”所变的六道轮回,迷得太深了,连天人所住的色界天,我们都看不到。修一点小定就能看色界天、无色界天;修大定就能看到十法界,大彻大悟超越了,超越十法界了。十法界是假的,十法界不是真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没有说十法界是在外,统统包含当中,统统是假的,虚幻不实。换句话说,叫我们彻底放下,决定不能有贪心、有贪着。

  “事业”,学佛的人都做善事,善事随缘,不一定是我一定要把它做成功,一定要做成怎样怎样,那你就要分别有执着了,又有妄想,又有杂念,你完全是用的轮回心,你就错了。断恶修善都不放在心上,这就对了。

  如这个下面,我们看下面的文,这念老注解的文:

  【解】以禅定为食者,谓诸大菩萨,常在三昧,无他食也。三昧者,彼诸人天,若须食时,百味嘉肴,罗列在前

  这是往生同居土的,身份是人天,人天才需要食物,才会想起这个事情。如果要到方便土里面,这个念头不会生起,这个念头已经洗干净了,没有这个念头了;但是在同居土里头有这个习气,有的时候想起,餐具饮食就摆在面前。摆在面前,这才想到我在极乐世界了,我这个身体不是业报身,不是“唯识所变”的,饮食不需要了,它就没有了。所以“一念觉”它就没有了,“一念迷”它就来了。

  【解】三昧者,彼诸人天,若须食时,百味嘉肴,罗列在前。眼见色,鼻闻香,身受适悦,自然饱足。讫已化去。若(再)须(则)复现。其事(载)在经。

  这个是大概都是刚刚到极乐世界,时间很短,还有这个习气;极乐世界时间住长了,习气就没有了,不会想到这个东西了。“若(再)须(则)复现。其事(载)在经”。佛经上有说,真有这些人,习气很重的人。

  【解】是故言“‘爱乐佛法味,禅三昧为食’。”

  这是鼓励学佛的同学,我们要爱佛的法味,佛的法味超过世间所有的美味,要想到“禅三昧为食”,这个好。也就是说修定,我们修定是用念佛修定,学海贤老和尚,就一句佛号,他就定在一句佛号上,定成就了,叫“念佛三昧”。“成片”是念佛三昧的浅显,不能不说是“三昧”,是“念佛三昧”;“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那是真实的念佛三昧。得“事一心生方便土”,得“理一心”生实报土。但是无论,即使是人天小果,在极乐世界品位最低,可是在极乐世界的待遇,跟最高的十地菩萨等觉菩萨是平等的,这一点要知道。为什么到极乐世界去?就为了这个。他方世界要靠自己修行功夫,极乐世界是靠阿弥陀佛的愿力,阿弥陀佛的加持,不是自己功夫。这个要懂,不能不知道。

  经文、论文、念老的解释,字字句句都在劝导我们要发真心,真诚的信心;要发愿心,愿生极乐。极乐世界太好了,真的什么障碍都没有。到那个地方没有一个不成佛,不成佛你不会离开讲堂,成佛就离开讲堂。

  【科】壬三、衣自在

  【经】复有众宝妙衣。冠带。璎珞。无量光明。百千妙色。悉皆具足。自然在身。  

  我们看念老的注解:

  【解】 右明衣饰受用自在。“冠”者,帽也。“带”者,衣带。“璎珞”者,印度贵人男女,编玉以悬于身为饰,名璎珞。

  戴的手镯项链,这些称为“璎珞”。

  【解】如是衣饰皆以众宝合成,故云众宝妙衣等等。

  在极乐世界,极乐世界会不会有温差?没有。为什么?没有听说它有春夏秋冬,它没有四季,所以他们的衣服自自然然随着环境自然变化,都非常合适。身上穿的,跟大自然的环境都能相应,身上配的璎珞,像我们在佛像里面所看到的,画的全身的璎珞。

  【解】以由宝所成故,光色微妙,如《观经》云“一一宝中有五百色光”,是故“无量光明”。

  《观经》上所说的,《观经》作为《无量寿经》的补充教材,它那个里面说的详细。

  【解】又云“一一光明八万四千色”,是故“百千妙色”。所云百千者,盖极言其多也。

  实在说,无量光明。

  【解】又色中复放光明,

  阿弥陀佛的报身,这个经上没细说;《观经》上说,阿弥陀佛的身,“身有八万四千相”,不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我们这个经上讲“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随顺印度当时习俗说的,《观经》则不然。《观经》是随顺韦提希夫人所全看到,复以神通,把极乐世界展现,让给韦提希夫人看,让她去选择。她看到很多诸佛世界,最后选中极乐世界,佛对她赞叹,她见的阿弥陀佛,报身,身有八万四千相;每一个相有八万四千好;每一个好放八万四千光;每一个光里面,都看到十方诸佛在那里作佛事。作佛事”就是教学,教化众生。“佛事”是佛的事业。佛干什么事业?教学,讲经,这是“佛事”。

     两百年前,这是方东美先生告诉我的,我跟他学哲学,那一年我二十六岁,我们这个课程最后一个单元——佛经哲学。当时我很怀疑,我说佛教是宗教,宗教都是迷信,它怎么会有哲学?何况佛教是多神教,多神教意味着在宗教里是低级宗教,高级宗教只有一个真神,没有那么多;佛教上供的佛菩萨太多了,所以让人看到时低级宗教。

  老师告诉我,他说你年轻,你不知道,“释迦牟尼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我们学哲学,在谈哲学;“大乘经典是全世界哲学里头的最高峰”,我们从来没听人说过,方老师这样介绍的;又告诉我,“学佛是最高的享受”。这个单元让我对宗教产生兴趣,对佛教有了信心。

  老师嘱咐我,他说现在的佛教不在寺院,我说在哪里?在经典。我说为什么?老师告诉我,两百年前,中国大大小小的寺院庵堂,无论城市,或者是农村,出家人没有不讲经的,没有不教学的,“宗教教育”皇上直接管的,“儒”交给宰相,“佛”跟“道”皇上自己管,所以“佛”跟“道”的这个宫殿,都可以造跟皇上一样的模式,用黄的砖、红的墙,都可以用,因为他是皇上的老师,可以用。那时候人真干,真有学问、真有德行。现在出家人,他不学经教了,寺庙里可能藏有经典,没人去学习,所以老师提醒我,在经典里面去学习,这个很重要。

  佛教要怎么复兴?恢复教学,回归教育。不但佛教,所有的宗教都要回归教育、互相学习,宗教才能够帮助社会化解一切冲突,消除一切负能量,宗教可以做得到,带给社会永续的安定和谐所以把它“宗教”两个字讲清楚、讲明白了。汤恩比说,“宗教是人类所必需”,决定不能缺少。西方人现在放弃宗教了,东方人放弃圣贤教诲、放弃传统文化,这个世界怎么能不乱?!

  你要问,这个世界为什么这么乱?就这么简单两句话,东方人不信传统文化,西方人不信宗教,地球就变成这样,然后你才晓得,宗教教育多重要!

  “中国人有智慧”,外国人明白了,没有人不佩服、不赞叹,单单就“宗教”这个名词,很容易看懂,什么叫宗教?“宗”有三个意思,“主要的、重要的、尊崇的”,有这三个意思;教也有三个意思,“教育、教学、教化”。“宗教”两个字连起来:宗教是主要的教育,叫做“宗教”,重要的教学叫“宗教”,尊崇的教化叫“宗教”,这还得了!

  所以中国老祖宗了不得,在上面加两个字,你就完全明白了,“宗教”是人类的主要的教育、宗教是人类重要的教学、宗教是人类尊崇的教化在中国五千年没中断,现在断了。满清亡国的时候就断了,在满清没有亡国之前,还有影响;再五十年之前,那是名副其实的宗教教育,全国人民都接受,上从帝王,下从庶民,没有人不学、没有人不遵守,所以社会安定,天下太平。

  中国人疏忽,带头的人应该是慈禧太后,这个头带的不好,她执政之后,掌权了,她藐视古圣先贤,宫廷里面,原本的是礼请儒、释、道的专家学者来讲学,废除了、不听了,遇到困难的事情她扶鸾,她真搞迷信,把正信的宗教丢掉了,她搞迷信,结果亡国了。亡国之后,中国社会动乱,军阀割据,接着中日战争,再接着解放战争,所以把中国文化完全丢掉了。

 

扎根教育,那就是从儿童教起,希望一代比一代兴旺

 

  汤恩比博士说,要救世界、解决二十一世纪世界的社会问题,只有中国“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这是举世闻名一位历史哲学家所说的。我们要认真努力,赶快把中国文化的“根”找回来。“根”是什么?孝亲尊师,认真学习。

  扎根教育,那就是从儿童教起,希望一代比一代兴旺。真正复兴起来,这个地球会出现千年盛世,这个盛世不是局部的,不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全世界。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大乘佛教能带给全世界永续的安定和谐。

  后面,这是《观经》上讲放光的事情,我们念一念。

  【解】如《观经》云:“琉璃色中出金色光,玻璃色中出红色光……”等等。故知光色重重无尽,如是衣饰,具足庄严,自然在身,非因造作。

  统统是自然的,极乐世界没有工人做衣服的,没有衣服工人;烧饭,也没有做饭的工人;没有农夫,完全是变化所作,不可思议。

  最后一句话,我们每个人都有缘分往生极乐世界,问题就看我们愿不愿意去,愿意去了将来都在极乐世界团聚,都在极乐世界生活。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 

 

佛陀教育网学佛共修系统】给初学者提供帮助

 

  很多初入佛门的善男信女对学佛很茫然,不知道如何下手;还有很多人认为信佛就是去寺院烧香、拜佛求神仙保佑;或者认为经忏法会就是信佛。这是错误的想法。

  佛教是教育,佛教不是经忏法会。真正的学佛必须学佛经,用佛陀的教诲指导我们的人生,这就是“依教奉行”。学佛能改变命运,进入佛门读的一本书是《了凡四训》,这是改善命运的榜样。

  佛陀教育网学佛共修系统,给初学佛者提供如里如法修学的修行平台;同时发现、挖掘真正的学佛人,有机会面对面分享和探讨学佛体会。

  我们的学佛共修系统,是按照净空老法师倡导的教学理念学佛的,是当前正确的学佛方法。现在学佛人很多,学歪、学偏、学邪的占百分之八十多,真正掌握正确的学佛方法的,不到百分之二十。只要按照这个修学次第学佛,不会学歪、学偏和学邪。

  当代高僧大德——净空法师,年近九旬,为了世界和平、国家富强和人民的安乐,每日讲经不辍。听净空老法师讲经,力行净空老法师讲经,一定能改变你人生的命运、能提高你人生的质量。

  在学佛共修系统里一块跟着净空老法师学佛,我们就是同参道友;我们不是老师,但我们有信心做好共修的教练。欢迎有缘人的加入!

  打开佛陀教育网(www.foxdwedu.com),在首页左上侧“点击加入”,然后一步步跟着提示注册。首页右下侧有修学体会分享,是发布共修系统里同修的学佛体会文章,欢迎您阅读、参考!

   净土释疑网微信号:amtbedu。

  手机版网站应用:安卓版。邮箱:foxdw_01@163.com。  

0
 
 

净宗经教网站(佛陀教育)e-mail: fotuojiaoyu@qq.com 建站日:2014.1.1 三宝弟子恭制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6855号-1 最佳浏览建议:IE 6.0以上浏览器 萤幕解析度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