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净宗经论 ·净宗祖师 ·佛陀教育 ·净土释疑 ·辅助修学 ·传统文化 ·请佛住世 ·播经供养 ·网立牌位 ·圣号圣像 ·体会分享 ·下载专区 ·网站留言
共修系统 帐号: 密码: 登录 密码找回 注册
          >搜索          
  学佛入门
· 什么是佛教 · 佛教是教育
· 三皈依 · 走出学佛的误区
· 学佛师承的重要性 · 一门深入的重要性
· 学佛必持戒    
  学佛基础
· 弟子规 · 太上感应篇
· 十善业道经 · 沙弥律仪
· 了凡四训 ·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 地藏经 · 地藏经玄义
  五经一论

· 阿弥陀经 · 无量寿经
· 观无量寿佛经 · 普贤行愿品
·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 往生论
  传统文化教育
· 胎教 · 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
· 教育专家精品讲座    
· 传统文化早期教育体会分享
  辅助修学
· 哲理嘉文 · 中医养生 · 因果教育 · 护生素食
  播经供养
·

净空法师关于播经的答问、开示播经须知

·

播经须知及供养仪轨

·

播经体会分享

· 播经音频下载
 修学体会分享 >>更多
· 复讲《太上感应篇》(001 附原文)
· 《复讲<佛说十善业道经>》连载地址
· 为什么早晨五点钟必须起床(答案真让人
· 【天地载和019】“医保不要钱,不用
· 《佛陀教育课程全集讲义》文档下载

看古注,不要看今注;古注是悟出的,今注是他意识里头写出来

  来源:净宗经教网 录入时间:2018-04-12 11:13:36
关键字:学古注,占察忏,古注,精进佛七,佛七,读经,学佛,一门深入,念佛法门,学经,祖师注解
【 点击数:5324 】 【字体: 】 【 收藏 】【 打印文章

点击右侧红字——《净土宗学佛课程大汇总》

 

摘自净空法师《2014大经科注》第262集  2015年10月12日  讲于  香港

 

  【解】二、即西方横具四土,非由渐证。第三、但持名号,不假禅观诸方便。

  容易。“但持名号”,不用一切方便。

  海贤老和尚给我们做出榜样,他一生就是一句阿弥陀佛,念了九十二年,好!身心清净。老人的心念到什么程度?把“清净、平等、觉”念出来了,一句佛号念出来了,除这句佛号心里什么都没有。所以他是清净心,没有染污;他是平等心,没有分别;他是觉心,没有迷惑,圆满了,清净平等觉圆满了。“清净”是阿罗汉,“平等”是菩萨,“觉”是佛陀,“一证一切证”,所以不用禅、不用观。

  “观”是什么?“观”是教。华严宗有“五止六观”,天台宗有“大小止观”。

  他们修行的方法全不用,这里头“诸”包括密宗,包括戒律、律宗,统统都不要,就是信愿持名。我们要相信,不相信也是正常。为什么?难信之法,你那么容易信,怎么可以叫“难信之法”。信的人有福报了,信的人便宜占大了,他一生去作佛去了。

  这个世间要真的想一心作佛去,记住一句话:这个地方统统放下,舍得干干净净。你才能学到像海贤老和尚一天到晚就是一句阿弥陀佛,那是圆圆满满的“信愿持名”,是真真实实的“信愿持名”,他不是假的。我们还有贪嗔痴慢在里头,还有七情五欲在里面夹杂着这不行,这不能成就。彻底放下,身心世界统统放下,佛法也放下。这个里头讲的“禅观诸方便”就是佛法,佛法也放下了。

  【解】四、一七为期。不借多劫多生多年月。

  几天成功?一个星期。我们能不能做个试验,一个星期放下,什么都放下,念七天佛,这叫“精进佛七”。就是一句佛号,除一句佛号之外,什么念头都没有。一个星期不跟外头往来,打佛七,不需要很长时间。

  【解】五、持一佛名,即为诸佛护念,不异持一切佛名。

  这一个佛名“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名号,念这一句全念了,一尊佛也没漏掉。这是事实真相,不是假的,念佛名还要念别菩萨名。

  现在有人提倡,还要加上拜忏,忏除业障,修地藏菩萨的“占察忏”,好不好?好,你对于佛号不相信,所以还要加上忏;你对于祖师大德这些教训,你都不懂。海贤老和尚做了九十二年的榜样,你没有看懂,你不得利益。

  真正得利益,一句佛号就行了,讲得多清楚这一段!蕅益大师在《要解》上说的,前面是莲池大师说的。这些祖师大德都是明心见性、大彻大悟,不是普通人,他们可没说错。你们自己念这一辈子佛,不能往生,要自己负责任,是你的信心不足、愿心不足,有怀疑、有忧虑、有牵挂,放不下的东西太多了《金刚经》上说得多好:“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老祖宗教我们,“一门深入,长时熏修,”一门就成了。

  ……

  胡小林居士一门,《大乘起信论》六年。古大德教学的理念方法,妙绝了,就是你不肯相信,所以你不能成就,你相信就成就了。一门就是普门,一佛就是一切佛。《华严经》上讲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说的一点都不错,世法佛法都不例外。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你能够把这句话听懂了,你这一生就能成佛了,当然你能往生。天念这句话,这句话不懂,白念了,这个责任要自己负。佛菩萨、圣贤人不骗人,句句都说实话,你会错了意思,你走偏了、你走邪了,要自己负责任。

  我们再往下看:

  【解】此皆导师大愿行之所成就。故曰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

  导师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无量劫的修行,所成就的极乐世界,四土三辈九品依正庄严,这不可思议的功德之利。

  【解】又曰“行人信愿持名,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

  这句话说得太好了!可见得你迷惑颠倒、你糊涂!这么清楚,你都没有能体会到,你还搞许许多多,杂了、乱了,杂修、乱修怎么能往生?!

  记住:往生要清净心。最低的标准,清净心就能往生,生同居土、生方便土的下品;如果得清净心,那你决定生方便土;得平等心生方便土的上品;如果真开悟了,“清净、平等、觉”,觉也得到了,你生实报庄严土。

  可是告诉你,极乐世界四土在一起,有没有四土?有,在一个教室上课,这是十方世界没有的。阿弥陀佛在一个讲堂上课,这个讲堂很奇妙,不可思议,我想学《华严》,我坐在讲堂上,听阿弥陀佛讲经,就是讲《华严经》;跟我隔壁这个人,他喜欢听《法华》,他所听到的全是《法华经》。他没有干扰我,我也没有干扰他。“佛以一音而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想听什么,听到就是;想读什么,看到的就是。妙极了!想读经,经本展在面前;不想读了,不见了、没有了,不必去收藏。不可思议的世界,太难得了!

  这么容易去,七天就成功,所以这一句说“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把阿弥陀佛无量劫修学的功德,“信愿持名”这四个字,就把他的功德变成我自己的功德。这还得了吗?!相信的人恭喜你,你成就了;不相信的人,你慢慢来。

  我也不是一入佛门就相信,我不相信至少是三十年,好在寿命长,要没有这后面三十年,我还是不相信。我学佛今年六十四年了,前面三十年不相信,所以我对于经上讲的“难信之法”,我是深有体会,我从这走过来的。真正相信得力于《华严》、《法华》、《楞严》、《圆觉》,《般若》跟《法相》,这些经典帮助我觉悟了,帮助我明白了,再不怀疑了。八十五岁之后万缘放下,就是一句佛号了。

  我跟海贤老和尚学习,我追随他老人家,我连经也不读了,就一句佛号,绵绵密密。偶尔还有流失,没赶上老和尚。老和尚一生不曾丢失,一句接着一句,我们偶尔时间短暂还丢掉,忘掉了。应酬多,应酬也不能轻慢,为什么?人家很远的地方来,有很多从国外来,难得见一面,多劝劝他念佛,重要!多劝一个人到极乐世界,好事!没有比这更好的事。

  我们再看下面《要解》说的:

  【解】《要解》所云:“信愿持名,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真是“红心里面中红心”之语,

  古人射箭,现在打靶了,“红心”,红心里面的红心,中心点。

  【解】近代印光大师赞叹此书曰:“理事各臻其极。”

  “臻”是到顶了。到顶头了,不能再高了。

  【解】“为自佛说此经来第一注解,妙极确极!纵令古佛再出于世,重注此经,亦不能高出其上矣。”诚哉是言!

  这一句是黄念老说的,我也这样说。十几年,这是十五年前了,我在新加坡,演培法师有一次请我吃饭,在素食馆,客人就我一个,我们两个一见面,都是老朋友了,他就问我:净空法师,我今天请你吃饭,你知道为什么?我说我不知道,我没神通,不知道你为什么要请我吃饭。他说:我有一桩事情怀疑,我要向你请教。我说不敢当,我是后学。他大我十岁,从小出家,我初学佛的时候,喜欢听他讲经。他就问我,就问这句话,他说:印光大师,对于蕅益大师的《弥陀要解》的这个称赞,就是这一段,“理事各臻其极,为自佛说此经来第一注解,妙极确极!纵令古佛再出于世,重注此经,亦不能高出其上矣”,这个话是不是说过分了一点?他就问我:这句话是不是过分了?我就告诉他,一点都不过分,印光大师说的话千真万确。他是修弥勒净土,他追随弥勒菩萨,想往生到兜率内院,跟近代的大德虚云老和尚,虚云老和尚生兜率内院,他想跟弥勒菩萨,弥勒将来下生成佛,他就是弥勒佛的大弟子,像舍利弗、目犍连的身份,他搞这个,他不求生极乐世界,可惜,真可惜!八十多岁就过世了。非常难得,他在近代可以说代表法相宗,他法相的经论讲得不少,著作也非常丰富,有《演培法师全集》。我们晚年,由于我在新加坡住了四年半,他也住世,我们有机会常常见面。

  后面这一句,是念老给我们作的总结。

  【解】不思议光中,全摄阿弥陀如来不可思议功德。故名不思议光。

  这就是“十二光”最后这一个“光”,把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功德,完全摄受在其中,十二光佛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科】己四、显光用胜 分三 庚一、普照十方

  【经】 如是光明。普照十方一切世界。

  【解】 右段是本品之四,显弥陀光明妙用之殊胜。是为第十四“触光安乐愿”之成就。

  四十八愿第十四愿,所以佛放圆满的光明,“十二种”就是十二种德,是十二种类,每一类里头都无量无边,佛放光是帮助众生成就,帮助众生得“清净、平等、觉”,帮助众生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帮助众生提升境界,证得究竟圆满。

  普照十方一切世界,我们这有没有?有。我们为什么没看见?我们心不清净,我们的心不平等,所以看不见。念佛人念到功夫成片,清净心现前,如果跟佛有缘,得佛力加持,你就见到了。

  见到佛光,当然首先你生欢喜心,佛光给你作见证,递信息给你,你继续努力,不要把这个事情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就是障碍。不放在心上是正常的,信愿持名,希望日夜不断。功夫再深了,到“事一心不乱”了,见光的机会就更多了;到“理一心不乱”,想见就见,不想见就不见。到“理一心不乱”,真的不是假的,只是我们功夫不够,没有达到标准,所以没见到。

  展开《无量寿经》,我们这一遍读过去,有没有悟处?悟处就是光明。你读十遍,有十遍的悟处;读百遍,有百遍的悟处;读千遍,有千遍的悟处,那个悟的深悟的广,就不是初学能体会到。

  经不求解义,求解义是你打妄想,你全想错了,你没有想对。为什么不求解义?它没有意思,你解什么?!是自性般若,它不是妄想、执着,是自性般若,所以这个要懂。一切佛经,都是佛菩萨从自性当中流出来的,你怎么能解?他心中流出来的,流智慧;我们心中流,天天流、时时刻刻流什么?流烦恼;流妄想分别执着,流这个;流是非人我;流贪嗔痴慢。这个东西跟智慧不相应。所以读圣贤书好好的读,不要求解义,遍数读多了,心清净了,妄念少了,杂念少了,贪嗔痴慢少了,七情五欲少了,它就起作用了,就见到经的意思。

  用一般读书人的方法来读佛经,没用!他读一辈子是他自己知见,不是佛知佛见,一定要懂你自己可以做实验,三年五年效果就出来了,你就相信了。我教胡小林,真的他念个三、四年的时候,就真有感应,真的突然意思出来了,告诉我一千遍他看出的意思,他看古人的注解,知道这个注得好,这个注的有问题,他能看出来;念二千遍不一样了,看到什么?更深、更广。现在他往三千遍出发了,他三千遍,决定跟二千遍不一样。

  古人的这个注解给我们是做什么用的?印证的,我们的悟处跟他悟的一样不一样。所以要看古注,不要看今注。古注是悟出的,今注是他意识里头写出来的不一样!他的思想里头夹杂着烦恼习气,不纯,所以那个不可靠!要找纯的,清净、平等、觉现前,染污分别成见,统统放下了,这才管用,这叫“真修行”。学般若的菩萨、学三摩地的菩萨。

  请看下面第二段:

  【科】庚二、见者获益 分二 辛一、遇光善生

  【经】其有众生。遇斯光者。垢灭善生。身意柔软。  

  你看看,佛光遍照,无时不照。如果你修清净心、修平等心、修破迷开悟,你会见到佛光,佛光一见就加持。

  我们看这一段注解:

  【解】“其有众生,遇斯光者”,表佛光虽普照十方,无边无碍。但以众生根性不同,其根下缘劣者,喻如覆盆绝照,日光虽遍,但人覆盆于顶,则不见光明,故有能遇与不遇者。

  这段我们先说一说众生根性不同,根下、下根,缘劣,缘不殊胜,这样的人好比“覆盆绝照”,头顶上用盆盖起来,不让太阳照到。这是举这个例子,日光虽然遍照,可是这个人头上戴个盆。我们现在说法戴个帽子,一样的意思,戴上个帽子太阳就照不到了,这样就是虽遇跟不遇没有两样了。

  【解】若有机缘,“遇斯光者”,则必获如下之光益。

  下面所讲的利益。

  【解】“垢灭”,《魏译》为“三垢消灭”,三垢即贪嗔痴之三毒。“善生”者,《十住毘婆沙论》曰:“善根者不贪不恚不痴。一切善法从此三生。”

  佛光能帮助我们远离贪嗔痴,为什么?佛光是智慧。佛光,“果”就是经题上的“清净、平等、觉”,最浅的小利益,心清净了,心定了,神清了。再向上提升,分别没有了,没有分别,心就“平等”,没有染污,心就“清净”。“觉”就是开悟。“善生”,三善根就出现了,断恶修善,身意柔软。

  【解】又《智度论卅》曰:“一切诸善法,皆从三善根生增长。”是明“垢灭”则“善生”也。又《魏译》为“善心生焉”。善心者,以惭愧之二法,及无贪等之三根,为善之自性。与之相应而起之一切心、心所,名曰善心。

  这个念头、言语、行为是从善生的,所以言善、行善、心善没有一样不善,这个要懂。那么反过来是三恶,贪、嗔、痴,意贪(心里想的是贪)、言贪、行贪,三业都是贪,所有一切恶念都从这生的。这个恶业所感得三恶道的果报,三善根所感应的是三善道的果报,这个没有离开六道轮回,离开六道轮回是在底下一段,底下一段,三途解脱,这就提升了。

  我们把这一段念下去:

  【解】今约弥陀本愿,则指对净宗之真实信心也。“身意”,即身、口、意三业。“柔软”谓心柔和而随顺于道。如《法华经》曰:“众生既信伏,质直意柔软。”盖此土众生,刚强难化。若“身意柔软”,便易调服教化。

  这需要善根、善缘。我们在国际会议当中,遇到的人都是第一次见面,从来没见过,讨论问题的时候,有些彼此就都不能接受,要辩论很久。虽然都有君子之风,不至于翻脸骂人,但是执着成见,他执着他的见解是对的。特别东西方文化不一样,我们说,他能相信、他能接受,那就是“质直意柔软”,有没有?有,少数,这个我们都结成好朋友。他一听,他就能接受,他就欢喜,确实这样的人不多,不是没有,有。要慢慢地感化他,那就不是一次了。如果我们在一起开会,年年都碰面的就不一样了,年年都碰头,年年都在一起讨论,三年、五年之后他慢慢转变了,这个有。第一次见面就心意柔软很难,很少见,不是没有,真有,那谈的都很投缘。念老在此地做的结论,一句话,“若身意柔软,便易调服教化”,很容易。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 

 如何学佛?答案在这里——点击此处:正确的学佛方法

  净宗经教网"共修系统"(佛陀教育网:www.foxdwedu.com)手机版的APP: 打开APP首页,点击右上角“+”,根据你的学习情况来“编辑”自己的学习内容在首页。试一试,很方便的! 

  苹果APP下载:打开苹果手机的“app store”输入“净宗经教网”,就能下载了。

  安卓APP有两个下载地址: (1)点击打开链接 (2)点击打开链接

  【净宗经教网:www.foxdwedu.com净土释疑网微信号:amtbedu】

  

0
 
 

净宗经教网站(佛陀教育)e-mail: fotuojiaoyu@qq.com 建站日:2014.1.1 三宝弟子恭制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6855号-1 最佳浏览建议:IE 6.0以上浏览器 萤幕解析度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