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净宗经论 ·净宗祖师 ·佛陀教育 ·净土释疑 ·辅助修学 ·传统文化 ·请佛住世 ·播经供养 ·网立牌位 ·圣号圣像 ·体会分享 ·下载专区 ·网站留言
共修系统 帐号: 密码: 登录 密码找回 注册
          >搜索          
  学佛入门
· 什么是佛教 · 佛教是教育
· 三皈依 · 走出学佛的误区
· 学佛师承的重要性 · 一门深入的重要性
· 学佛必持戒    
  学佛基础
· 弟子规 · 太上感应篇
· 十善业道经 · 沙弥律仪
· 了凡四训 ·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 地藏经 · 地藏经玄义
  五经一论

· 阿弥陀经 · 无量寿经
· 观无量寿佛经 · 普贤行愿品
·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 往生论
  传统文化教育
· 胎教 · 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
· 教育专家精品讲座    
· 传统文化早期教育体会分享
  辅助修学
· 哲理嘉文 · 中医养生 · 因果教育 · 护生素食
  播经供养
·

净空法师关于播经的答问、开示播经须知

·

播经须知及供养仪轨

·

播经体会分享

· 播经音频下载
 修学体会分享 >>更多
· 复讲《太上感应篇》(001 附原文)
· 《复讲<佛说十善业道经>》连载地址
· 为什么早晨五点钟必须起床(答案真让人
· 【天地载和019】“医保不要钱,不用
· 《佛陀教育课程全集讲义》文档下载

年轻人更应发菩萨大心“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来源:佛陀教育网 录入时间:2015-01-22 18:20:19
关键字:发心,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教育,文言文,汉字,会集本,四十二章经
【 点击数:4720 】 【字体: 】 【 收藏 】【 打印文章




摘自净空法师《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164集 2015年1月18日 讲于 香港


  我们今天这个世界变成这样,毛病出在哪里?所有出家人都不讲经说法了,问题出来了。所有出家人都出来讲经说法了,这个世界马上就改变了,为什么?让一切众生能听到正法、能明白诸法实相、能放下一切错误,这就对了。

  中国古代在政治制度上,你很明显能看得出来,把教育摆在第一,国家整个政治设施为什么?为教育,教育摆在第一位,所以国泰民安、太平盛世。

  现在这个世界科学技术发达,把经济利益摆在第一位,教育摆在最后,所以人学了这些技术会做事,他不会做人,他不明恩义,不知道孝养父母、不知道尊重师长。所以今天纵然有好老师肯教,找不到学生,这是我亲身的体会。

  我在早年二十六岁认识方东美先生,我跟他学哲学,请求他老人家准许我们到学校去旁听他的课程。他告诉我,他说:现在的学校(六十四年前的学校),先生不像先生,学生不像学生,你要到学校去听课,你会大失所望。我以为老师完全拒绝了,所以当时心里很难过,表情当然很沮丧。我们沉默了六七分钟,方老师说:你真想学,那这样好了,你每个星期天上午九点半到十一点半两个小时,他给我上两个钟点课,每个星期天。这是我们不敢想象的,我们没有交一分钱学费,我们不认识,只知道是个同乡关系,他是桐城人,我家乡在庐江,我们的距离现在二十多公里,很近,就这么个关系。我感恩,一辈子感恩!要不是跟他学这门功课,我们永远不认识佛教。我们都认为佛教是宗教、是迷信。

  他给我讲一部《哲学概论》,五个单元,最后一个单元是《佛经哲学》,我从这门功课里头认识佛教。他把《佛经哲学》介绍给我,告诉我,“释迦牟尼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我们学哲学)、“佛经哲学是全世界哲学的最高峰”、“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才认识。

  认识之后他告诉我,“佛经哲学不在寺庙,为什么?两百年前寺院庵堂的出家人有德行、有学问,他们真懂,他们真有资格教你;现在出家人不学了,寺庙有经书他们不看,他们会念经,他不懂意思。我说那怎么办?“佛经,你要深入经藏”。指出我一条道路,我这才开始去逛庙。逛庙目的在哪里?目的在找经书,看这个寺庙里头有没有藏经,可不可以借出来,借出来就抄。那时候买不到,只有借来抄,抄好了之后还给他,很难!真不容易。

  为什么老师不像老师、学生不像学生?学生不喜欢读书。学生为什么上学?等文凭。在那个时候,小学生读书为什么?要考中学;中学生读书要考大学;大学生不读书了,等拿文凭找工作、就业了。所以他的心不在学习上,对老师不尊敬,老师讲的他听不进去,所以老师就不讲了。老师就靠这个生活,教学拿一点工资、拿一点钟点费回家过日子;学生就要文凭。所以考试的时候老师几乎把考试的内容都告诉学生,让学生个个都是好分数,皆大欢喜,是这么一个情况。

  到以后,我到大学里头也去上了几堂课,一看果然如是,学生的耐心不超过十五分钟,心不在焉了、东张西望了,不是像聚精会神在学习,旁边有人都不知道,心不在焉!这个是教育最严重的一个问题,怎么办?教育大幅度的滑坡

  所以我常常想:二十年之后大学里头没有教授了,后继无人,恐怕连高中都没有教授了。怎么办?我现在看出来了——光盘,现在这些老教授的光盘,还有他们的著述,可能就依这个了——放光盘教授,旁边有个助教。助教不难,助教能把光盘看三十遍、看五十遍,他就有资格当助教,同学们看光盘有疑问提出来,他能解答,二十年之后的学校恐怕变成这个样子了,这是我们忧心之处!

  如何培养根底真正深厚的老师?老师必须发菩提心、要发大愿。为什么?教书这个行业很辛苦,真的远离名闻利养,为民族、为下一代做一点功德。要存这样的心:我牺牲奉献,宁愿清苦一辈子,我把几个学生教好,让后继有人。这菩萨心肠!人有利害,他做不到。没有名利心才能做到出离,永远脱离六道轮回;有名利心的时候,他搞六道轮回,他永远出不去,搞佛法也不是真的,是佛学常识,是知识、不是智慧。这是我们在国内外许多地方亲眼看见的。

  外国的大学我知道的很多,去参观过、去考察过,统统是知识,不是智慧;中国不但佛法是智慧,儒跟道都是智慧,乃至于三教九流,真实智慧,真正了不起!

  古人留下东西是精华,没有糟粕,糟粕早就丢掉了,不等我们现在,东西能传几千年,多少人眼目看过还能留下来,不容易!所以我们对传统文化要有信心

  年轻人更应当发大心,“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菩萨心,这不是凡人。什么样的苦我们愿意吃,我们遵守古人的教诲,“一门深入,长时熏修”、“读书千遍,其意自见”,这就是戒律。严持戒律,不怕吃苦,认真努力学习,做一个启蒙的老师。不从启蒙着手,你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不能深入,你只能得一个普通常识,表面的;深入真实智慧得不到

  那启蒙的东西二个,一个“德行”,德行大家都知道,儒家的《弟子规》、道家的《感应篇》、佛法的《十善业》,最好还能加个《沙弥律仪》,连威仪都能学到,这做人的根本;另外是“学问”,“学问”要从《说文解字》下手,一定要把这部东西搞通,认识中国字你才有能力阅读几千年留下来的文献——《四库全书》,祖宗这一份珍贵的遗产你就继承了。中国人可以继承,外国人也可以继承。一定要把文言文学会、要把中国字认识。

  中国文字讲求形(形状),这写的方法;着重音声;还讲求义理。有形、有音、有义,这是个表意的文字,其味无穷,它是艺术。不像外国拼音文字。拼音文字是表音,音会变化;意不会变化,几千年人写的现在看得懂,是他原来的意思,没有看错,这了不起!这是中国老祖宗最伟大的发明。整个世界多少科学家、哲学家,他们所有的发明比不上中国老祖宗造字。这个字造的怎么这么圆满,没有一丝毫缺陷,在全世界中国独有,外国找不到。英国的罗素、汤恩比对中国文字非常赞叹。不能不在这上下功夫!不下功夫怎么能深入、怎么能知道中国古圣先贤他们的智慧方法理念经验,还有他们的成就!你真正敬仰的心生出来了。你连字都不认识、文都不通,那个恭敬心、爱心决定生不起来。

  所以年轻人要发心,把祖宗好东西继承下来,发扬光大,传给后代,这个功德不可思议这一生虽然是清贫,生活清苦,来生的功德福报,没有人能比得上你。你要不要这福报?要这个福报出不了轮回。真正搞通了,还是到极乐世界去作佛好,永远脱离六道轮回、脱离十法界,到诸佛刹土里面去作佛作菩萨去了,这才真得大自在。像观世音菩萨得三十二应,应以什么身得度,你就能现什么身,这个好!这才真正能自度度他。

  所以悲愿喻如大虚空,诸妙功德广无边界,后面总结的来说。

  【解】能出三有系缚城,乃至开显方便藏。

  “系缚”是烦恼的代名词,像绳索捆绑了,你没有自由,你离不开六道轮回。“城”是比喻六道轮回。“方便藏”就是这一句阿弥陀佛,没有比这个更方便的了,这一句佛号能叫你永远离开十法界,叫你一生成就无上菩提。

  【解】良可奉持,特可顶戴也。

  这两句话劝我们,应当奉行,应当保持,应当顶戴。

  下面为我们介绍:

  【解】至于愿文多寡,诸译颇有差异。

  我们知道 《无量寿经》原译本有五种,这里都举出来了。

  【解】汉吴两译同为廿四愿。且经中明言“便结得二十四愿经”。

   这说明有二十四愿

  【解】《宋译》则为三十六愿。魏唐两译则为四十八愿。至于《后出阿弥陀偈经》曰“誓二十四章”。可见廿四愿于诸经中实居多数。但世间流通者,只是《魏译》。故世人熟知四十八,而罕闻廿四愿也。

   这个历史我们要清楚,五种原译本所讲的愿不一样。

  【解】且汉吴两译虽同为廿四愿,但内容亦甚不同。《吴译》第二愿为「使某作佛时,令我国中无有妇人。女人欲来生我国中者,即作男子。

   都是男身,极乐世界没有女身,女身往生统统变成男身。

   【解】皆于七宝水池莲花中化生长大,皆作菩萨、阿罗汉,都无央数。得是愿,乃作佛。不得是愿,终不作佛。」此中具有莲花化生,与国无妇女之殊胜大愿。而《汉译》无之。其他诸译亦皆阙如。由此可见,诸译差异之甚。

   与国无妇女这个殊胜的大愿,《汉译》没有,其他诸译也缺了这句,由此可见,诸译差异之深,不同的地方很多。我们再继续往下看。

  【解】且汉吴两译虽同曰廿四愿。但实际内容,则不止廿四。

  二十四章可能里面就有多出一些愿,不止二十四愿,像这些确实夏莲居老居士非常认真,把不同的地方给我们说出来,念老把这些不同地方写在此地,让我们都能看到,了解古大德所判断的,《无量寿经》决定是世尊在世多次宣讲,如果讲一次,集结的时候只有一个本子,翻译不可能有这么大的错误,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判断至少世尊讲过三次,有三种不同的梵本,都到中国了

  但是《无量寿经》在中国有十二种本,七种失传,如果那七种要都在,可能还有不一样的地方,总的说明就是释迦牟尼佛是多次宣讲。很特别,其他的经都讲一遍,没有讲第二遍,只有《无量寿经》至少三种不同的版本,也就是三次不同的宣说,这样一来就是有汇集的必要了。读五种原译本很麻烦很难,读一种又有很多

  重要的这些经文,这本里头没有,不完全,这就说明结集非常必要,而且会集在最初翻经的时候就有,并不是王龙舒开始的,我们知道最早翻的经《四十二章经》,四十二章经就是不是一部经,是在许多经里头节录出来,节录《四十二章经》那就是会集本,所以会集没有过失,古人最初翻经的时候就有这个本子出现,而且留在《大藏经》里头,我们都能看得到。

  《吴译》第二愿为例,这个例子在这一愿当中。

  【解】吴译》第二愿为例。此一愿中实具(一)国无妇女;(二)莲花化生;(三)蜎蠕得生,并皆作菩萨、阿罗汉.

  这些都是小动物,微不足道的这些小动物,它们都能往生,往生到极乐世界,并皆作菩萨、阿罗汉。

  【解】(四)菩萨、阿罗汉无量等

  这也是这个本子里头有的,《吴译》有菩萨、阿罗汉无量。

  【解】(四)菩萨、阿罗汉无量等,精要胜愿。准是可知,所谓廿四愿,实不止廿四。据诸《后出阿弥陀偈经》“誓二十四章”之经文。可知弥陀誓愿实为廿四章,非仅廿四愿也。

  “二十四章”就不一定是二十四愿,这个判断就有根据。

  【解】至于魏唐二译同为四十八愿,但名为四十八,实际则不足四十八。例如《魏译》第廿九愿为“设我得佛,国中菩萨若受读经法,讽诵持说,而不得辩才智慧者,不取正觉。”第三十愿为“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智慧辩才,若可限量者,不取正觉。”实则此两愿祗有广略之异,第三十愿只是第廿九愿之补充与引申而已。《唐译》中第廿九与三十愿,亦与此同。更有进者,魏唐两译均缺国无女人及莲花化生之愿。可见魏唐两译之四十八愿,并未圆具诸愿。

  说这些话,都是为后面讲到会集本是必须的、会集本是应当要做的。这就是把世尊多次宣说的要会集成一本,我们不必去遍读五种原译本,读一个会集本全都读到了,带给我们很多方便。所以会集是应当的,会集没有过失。

  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

  净土释疑网(www.foxdw.com)微信号:amtbedu。添加微信方法:打开微信--朋友圈--添加朋友--查找微信公众账号--输入“amtbedu”,出现的界面再点击“关注”;想阅读本微信所有文章,请打开“净土释疑网”微信的右上角,再点击“查看历史消息”,即能阅读本网微信平台已发所有文章。本微信内容是净空老法师每天最新讲经菁华、学佛答问以及印光大师文钞(生僻字加注音、注解)、选网友们的学佛体会等文章,分享给大家。

  净宗经教(佛陀教育)网www.foxdwedu.com)是帮助初入佛门的网友确立正确的学佛方法,介绍如何学佛和学佛次第,参与本网学佛,保准你学佛不走弯路。本网【网上共修注册】,愿与志同道合、正知正见的同修一块共修!

  净土释疑网手机版网站应用:安卓版。有疑问,可发邮箱:foxdw_01@163.com。 

0
 
 

净宗经教网站(佛陀教育)e-mail: fotuojiaoyu@qq.com 建站日:2014.1.1 三宝弟子恭制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6855号-1 最佳浏览建议:IE 6.0以上浏览器 萤幕解析度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