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净宗经论 ·净宗祖师 ·佛陀教育 ·净土释疑 ·辅助修学 ·传统文化 ·请佛住世 ·播经供养 ·网立牌位 ·圣号圣像 ·体会分享 ·下载专区 ·网站留言
共修系统 帐号: 密码: 登录 密码找回 注册
          >搜索          
  学佛入门
· 什么是佛教 · 佛教是教育
· 三皈依 · 走出学佛的误区
· 学佛师承的重要性 · 一门深入的重要性
· 学佛必持戒    
  学佛基础
· 弟子规 · 太上感应篇
· 十善业道经 · 沙弥律仪
· 了凡四训 ·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 地藏经 · 地藏经玄义
  五经一论

· 阿弥陀经 · 无量寿经
· 观无量寿佛经 · 普贤行愿品
·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 往生论
  传统文化教育
· 胎教 · 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
· 教育专家精品讲座    
· 传统文化早期教育体会分享
  辅助修学
· 哲理嘉文 · 中医养生 · 因果教育 · 护生素食
  播经供养
·

净空法师关于播经的答问、开示播经须知

·

播经须知及供养仪轨

·

播经体会分享

· 播经音频下载
 修学体会分享 >>更多
· 复讲《太上感应篇》(001 附原文)
· 《复讲<佛说十善业道经>》连载地址
· 为什么早晨五点钟必须起床(答案真让人
· 【天地载和019】“医保不要钱,不用
· 《佛陀教育课程全集讲义》文档下载

历代祖师示真信切愿:从海贤老和尚反省我们求往生的信愿(六)

  来源:净宗经教网 录入时间:2014-11-12 16:14:53
关键字:自了法师,信愿,念佛,历代祖师关于信愿,真信切愿,习主席,学文钞,功夫不得力
【 点击数:3575 】 【字体: 】 【 收藏 】【 打印文章



《2014净土大经科注》学习班 第99集 2014年11月10日 讲于 香港


净空法师开示


  我们在这一生,难得得人身闻佛法,这个缘太殊胜了,可以说是无比的殊胜。最重要的,我们在这一生当中,抓紧这个机会要往生极乐世界,不生极乐世界就大错大错了,不管你得利益,六道轮回跑不掉。不能脱离六道轮回,肯定在三恶道的时间长、三善道的时间短,这是决定逃不过的。一般世人懵懵懂懂,他没搞清楚;我们把它搞清楚搞明白了,这一句佛号,底下一句是求生净土,阿弥陀佛求生净土、阿弥陀佛求生净土,就对了。这一句佛号无所不包。

  你听了戒律了,自己多欢喜!一句佛号里面“三聚净戒”圆满在里头,为什么?这一句佛号叫你得清净心、得平等心。戒律的目的是什么?就是得清净心,它要那么麻烦才能得到,我们一句佛号就得到了,比它高明太多了。

  学教,这一句佛号,是一切教的大总持法门。不但世尊一代时教,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所说的经教全在这一句佛号里面。所以这句佛号,你往生极乐世界什么都通了,根本就不需要学的,全通了。

  何况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讲经教学没有中断,“今现在说法”。说什么法?你想听什么法?听到就说这个法,妙不可言。“佛以一音而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我想听《金刚经》,听阿弥陀佛讲的就是《金刚经》;你想听《华严》,你听的就是《华严》,一点都没有错,妙极了。那个地方,无量寿,那个地方没有白天晚上;人的精神饱满,不会疲倦,你说这多好!不需要饮食。我们这个地方生活上带来这些困扰,极乐世界完全没有。

你想想到十方世界去参学,本身在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大讲堂没动,佛也没动,我们也没动,在听经,那办事呢?佛以无量无边的分身,到十方世界去接引往生的众生,这是他的本愿,他一定要去接引,分身去的,本身在讲堂没动。同学们本身在讲堂也没动,有能力像阿弥陀佛一样,分身到十方世界。弥陀分身到十方世界是接引众生的;我们分身到十方世界是修福、修慧。供佛、供僧,修福;听经、闻法,是修慧,福慧双修。能分无量身,同时亲近无量诸佛如来,听到诸佛所说的一切经,真有受用。

  这个好事,我们现在沾到边了,一步跨进去就得到了;不肯念佛的人他没搞清楚,真搞清楚,哪有不念佛的道理?!哪有不求生的道理?!念念求生净土。

  像海贤老和尚,念念求往生,佛把他留在世间是为了表法?为什么?就是为我们现在学的这个法,怀疑的人太多了,不相信的人太多了,表这个法,让我们真正相信,决定不再动摇。

海贤住世这些年功德无量,没有比这个更好了。在这个世间有缘,没有缘就算了,没有缘绝不攀缘。有缘呢?随缘,帮助苦难众生,也是帮助正法久住。

 正法能久住,这个世间一定是太平盛世,世出世间法都能建立。如果是乱世就不行。

  在过去我们不能说没有疑惑,虽然有很坚定的信心,别人不相信,我相信,没有领导人啊。要有大智慧、大福德的国家领导人出现,我们信心就足了。

  难得我们遇到了今天习主席,就是这个人,这是上天派下来的,来救这些苦难众生的,不仅是中国,全世界来复兴人性的教育——中国传统教育这世界上有许多族群,他们老祖宗传下来的,宗教传下来的,你细心去体会,你用恭敬心去观察、平等心去观察,都是好东西。不是好东西,怎么能传那么多年?早就被淘汰掉了,能传到今天的,我们都不敢轻视。为什么?它有这么长的生命力,它一定有道理;没有道理早就给人丢掉了。

  都是好东西,如何把它整合为一体?文化汇合,大圆融,这个好。唯有文化圆融,文化融合在一体,这个世界上永远没有斗争、永远没有战争,太平盛世,天天都是太平盛世,地球就是极乐世界,就是天堂。

  我们遇到这个缘,随缘,也尽心尽力去做,但是我们把所做的这些功德,统统回向求生净土。我对这个世间,人间天上什么都不要,我只要求往生极乐世界,这就对了。点点滴滴,干这一桩事情。

 

  不肖弟子自了冒昧报告的题目是:

历代祖师示真信切愿:从海贤老和尚反省我们求往生的信愿(六)


  印光大师说:“凡夫若无信愿感佛,纵修其余一切胜行,并持名胜行,亦不能往生。是以信愿最为要紧。”蕅益大师云:“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乃千佛出世不易之铁案也。能信得及,许汝西方有分。”可见“信愿”最重要,每尊佛出世,必定弘扬“信愿持名”。历代传法的祖师大德,必定开示“真信切愿”,或言传,或身教。因此恭录祖师关于真信切愿的开示如下:


甲、   印光大师总示真信切愿


  一、念佛了生死,全仗佛力。由自己真信切愿,感佛垂慈接引,故能带业往生也。

  二、居士既深信念佛。若未参承净业知识。又不广阅净土经论,则真信切愿,从何而生?纵能执持名号,只因不求出离,便成人天因果,受享痴福。因福造业,仍沉恶道。

  三、念佛法门,注重信愿。有信愿,未得一心,亦可往生。得一心,若无信愿,亦不得往生。世人多多注重一心,不注重信愿,已是失其扼要。

  四、信愿为前导,念佛为正修。有以专求一心,不讲信愿,及注重开悟,不求往生者,皆不如念佛之宗旨者。弃佛力以仗自力,忽佛智而矜已智。其自误误人也,大矣!

  五、往生净土,固贵久修。然其所重,在乎决定不易之志愿耳!彼终身念佛,心常冀人天福报者,纵令精进,因其心愿尚恋此娑婆,何得有生极乐之望乎。固知信愿,实为吾人生西方大根据也。

  六、念佛一法,要紧在有真信切愿,有真信切愿,纵未到一心不乱,亦可仗佛慈力,带业往生。若无信愿,纵能心无妄念,亦只是人天福报。以与佛不相应故。固当注重于信愿求生西方也。真有信愿,妄当自已。(注:已是停止之意。很多同修说念佛总是妄想纷飞,原因在此:信愿不真。真有信愿,妄想自然停止。)

  七、净土法门,以信愿行三法为宗。有信愿,无论行之多少、深浅,皆得往生。无信愿,即到能所两忘根尘迥脱之地步,亦难往生。以真证到能所变忘,根尘迥脱之实理,便可自力了生死,则不必论。若但有工夫见此理,尚未实证,若无信愿,亦难往生。

  八、往生全仗信愿真切。若先有怕不能往生之疑,则不能往生矣。万不可卑劣自居,谓“我业重,恐不能生。” 若作此想念,则决定不能生矣。何也,以心无真信切愿,无由感佛故也。


乙、   历代祖师分示真信


  一、     正面劝信

  (一) 善导大师《观经四贴疏》:言深心者,即是深信之心也。亦有二种: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已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二) 善导大师《观经四贴疏》:深信者,仰愿一切行者等,一心唯信佛语,不顾身命,决定依行。佛遣舍者即舍,佛遣行者即行,佛遣去处即去,是名随顺佛,随顺佛意,是名随顺佛愿,是名真佛弟子。

  (三) 藕益大师《弥陀要解》六信:信自者,信我现前一念这心,本非肉团,亦非缘影;竖无初后,横绝边涯;终日随缘,终日不变。十方虚空微尘国土,元我一念心中所现物。我虽昏迷倒惑,苟一念回心,决定得生自心本具极乐,更无疑虑。是名信自。信他者,信释迦如来决无诳语,弥陀世尊决无虚愿,六方诸佛广长舌决无二言。随顺诸佛真实教诲,决志求生,更无疑惑。是名信他。信因者,深信散乱称名,犹为成佛种子,况一心不乱,安得不生净土。是名信因。信果者,深信净土,诸善聚会,皆从念佛三昧得生,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亦如影必随形,响必应声,决无虚弃。是名信果。信事者,深信只今现前一念不可尽故,依心所现十方世界亦不可尽。实有极乐国在十万亿土外,最极清净庄严,不同庄生寓言。是名信事。信理者,深信十万亿土,实不出我今现前介尔一念心外,以吾现前一念心性实无外故。又深信西方依正主伴,皆吾现前一念心中所现影。全事即理,全妄即真,全修即性,全他即自。我心遍故,佛心亦遍,一切众生心性亦遍。譬如一室千灯,光光互遍,重重交摄,不相妨碍。是名信理。

  (四) 截流大师《净土警证》三种真信:所谓真信者,第一要信得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我是未成之佛,弥陀是已成之佛,觉性无二。我虽昏迷倒惑,觉性未曾失。我虽积劫轮转,觉性未曾动。故曰莫轻未悟,一念回光,便同本得也。

  次要信得我是理性佛、名字佛,弥陀是究竟佛,性虽无二,位乃天渊。若不专念彼佛,求生彼国,必至随业流转,受苦无量。所谓法身流转五道,不名为佛,名为众生矣。

  次要信得我虽障深业重,久居苦域,是弥陀心内之众生;弥陀虽万德庄严,远在十万亿刹之外,是我心内之佛。既是心性无二,自然感应道交。我之苦切必能感,佛之慈悲必能应,如磁石吸铁,无可疑者。

  (五) 彻悟大师《彻悟禅师语录》:知小而知大,见近而不见远者,此众生之常分也。如阿弥陀佛,于诸众有大恩德,众生不知也。若以众多观之,佛则普为一切众生也;若以一人观之,佛则专为我一人也。称性大愿,为我发也;长劫大行,为我修也。四土为我严净也,三身为我圆满也。以至头头现身接引,处处显示瑞应,总皆为我也。我造业时,佛则警觉我;我受苦时,佛则拔济我;我归命时,佛则摄受我;我修行时,佛则加被我。佛之所以种种为我者,不过欲我念佛也,欲我往生也,欲我永脱众苦、广受法乐也,欲我辗转化度一切众生,直至一生成佛而后已也。噫!佛之深恩重德,非父母所可比,虽天地不足以喻其高厚矣。非闻开示,安知此意?不读佛经,安晓此理?今而后,已知之矣,唯有竭力精修,尽报归诚,拼命念佛而已,复何言哉!

  (六) 彻悟大师《语录》:若正修净业时,倘达摩大师,忽现在前,乃曰:“吾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禅,汝但舍置念佛,吾即以此禅授汝。”但当向祖师作礼,谓:“我先已受释迦如来念佛法门,发愿受持,终身不易。祖师虽有深妙禅道,吾则不敢自违本誓也。”纵或释迦如来,忽尔现身,谓曰:“吾先说念佛法门,特一时方便耳。今更有殊胜法门,超于彼者。汝当且置念佛。吾即为说胜法。”亦只可向佛稽首陈白:“我先禀受世尊净业法门,发愿一息尚存,决不更张。如来虽有胜法,吾则不敢自违本愿也。”虽佛祖现身,尚不改其所信。况魔王外道,虚妄邪说,岂足以摇惑之耶?能如是信,其信可谓深矣

  (七) 彻悟大师将真信具体列为十种:一信生必有死(普天之下,从古至今,曾无一人逃得。)二信人命无常(出息虽存,入息难保,一息不来即为后世)。三信轮回路险(一念之差便堕恶趣,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四信苦趣时长(三途一报五千劫,再出头来是几时)。五信佛语不虚(此日月轮可令堕落,妙高山王可使倾动,诸佛诚言无有异也)。六信实有净土(如今娑婆无异,的确现有)。七信愿生即生(已今当愿已今当生,经有明文,岂欺我哉)。八信生即不退(境胜缘强,退心不起)。九信一生成佛(寿命无量,何事不办)。十信法本唯心(唯心有具造二义,如上诸法皆我心具皆我心造)信佛语故,则造后四;不信佛语,但造前四。故深信佛言,即深信自心也。修净业者,能具此十种信心,其乐土之生,如操左劵,而取故物,夫何难之有!(注:古代契约分为左右两联,双方各执其一,左券为左联,常用为索债的凭证。操左券比喻成功有把握。)

  二、     反面劝信

  (一) 截流大师《净土警语》:苟无真信,虽念佛持斋,放生修福,只是世间善人,报生善处受乐。当受乐,即造业。既造业已,必堕苦。正眼观之,较他阐提、旃陀罗辈,仅差一步耳!(注:阐提,断善根无信仰的人。旃陀罗,以屠杀为业的人。)

  (二) 莲池大师《弥陀疏钞》:明智者当为世人决疑起信,在在处处,弘赞流通,即是代诸佛出广长舌,即是报佛深恩。如其违背圣言,故为魔说,其为罪也,何可言尽!今以喻明:于此有人,日出万言,以谤万佛,积满千岁,是人罪业,无量无边;而复有人出一恶言,拨无净土,阻人念佛,是人罪业,过于前人百千万倍,乃至无算。何以故?微尘诸佛,赞叹西方,惟欲人人成佛;汝独生谤,即是遍谤微尘如来,陷害众生,常沉苦海,不得成佛。故罪如是,其慎辞哉!

  (三) 莲池大师《弥陀疏钞》归纳十种难信。唯有狐疑是弃材,疑根未断,即是罪本。凡夫众生对净宗的怀疑,不出狂妄与愚痴二端。如下:

  1、现居娑婆秽土,习久心安,乍闻西方极乐世界清净庄严,疑无此事。

  2、纵信有极乐世界,又疑十方佛刹皆可往生,何必一定要往生极乐净土?

  3、纵信应当往生西方净土,又疑娑婆世界离西方净土有十万亿刹土之遥,如此极远何能得到?

  4、纵信距离不是障碍,又疑博地凡夫罪障深重,云何业障未除而得往生彼国?

  5、纵信带业能生,又疑生到西方净土,必有奇妙法门,多种功行,云何但持名号,遂得往生?

  6、纵信持名得生,又疑执持名号,必须多历年劫,才能成就,云何一日七日,便得往生彼国?

  7、纵信七日得生,又疑七趣受生,不离胎卵湿化,云何净土诸往生者悉是莲华化生?

  8、纵信莲华化生,又疑初心入道,多遇逆缘退转,云何一生彼国,便得入不退转位?

  9、纵信一得往生便入不退转位,又疑净宗念佛法门主要是接引钝机众生,上智利根不必往生彼国。

  10、纵信上根利智亦应求极乐净土,又疑其他经典,或说有佛,或说无佛,或有净土,或无净土,狐疑不决。

  上述十种难信,前八种属愚人高推圣境而不敢信,第九种是狂者蔑视西方而不屑信,第十种双兼狂愚二病。可见凡夫众生迷惑颠倒,触途成滞,对净宗不可思议圆顿大法,疑网重重,乃是众生业力所障。吾人应深自检省,尽捐狂愚二弊,虔诚笃信。

  (四) 藕益大师《灵峰宗论》:今念佛求生净土,正返迷归悟,至圆至顿,概以梦幻扫之,可乎哉?今人于梦幻妻子家缘不能当下割舍,梦幻功名富贵不能当下远离,梦幻苦乐寒暑不能当下觑破,乃至梦幻诗文机锋转语不能当下唾弃,独于梦幻西方则不求生,亦大惑矣。夫依对待而论,娑婆活计,添梦者也;求生净土,醒梦者也,不可不求生也。依绝待而论,惑业感于三界,恶梦也;念佛生于净土,好梦也,亦不可不求生也。苟深思此理,净土之生,万牛莫挽矣。

  (五) 印光大师《文钞》:至于修行净土,有决定不疑之理,何必要问他人效验?纵举世之人,皆无效验,亦不生一念疑心,以佛祖诚言可凭故。若问他人效验,便是信佛言未极,而以人言为实,便是偷心,便不济事。英烈汉子,断不至舍佛言而取信人言,自己中心无主,专欲以效验人言为前途导师,可不哀哉。


丙、   历代祖师分示切愿


  一、彻悟大师《语录》:若赤热铁轮旋转头顶上,不以此苦,退失往生之愿;若转轮王胜妙五欲现前,亦不以此乐退失往生之愿。此逆顺至极,尚不改所愿,况世间小小逆顺境界,岂能引转?能如是愿,可谓切矣。

  二、藕益大师《灵峰宗论》:佛祖圣贤,未有不以逆境为大炉鞴者。佛四圣谛,苦谛居初,又称八苦为八师。苟稍存喜顺恶逆之情,终与夏草同腐而已,安能如松柏之亭亭霜雪间哉!美玉不琢不成器,顽金不煅不致精,钟不击不鸣,刀不磨不利。岂有天生弥勒,自然释迦。欲为圣贤佛祖,必受恶骂如饮甘露,遇横疾如获至宝,方名素患难,行乎患难。方可于秽土植净土因。方如莲出污泥,超登不退。倘无事则驾言念佛,求生净土。一遇不如意,辄悔愠咨嗟。吾恐三昧不成,生西未保。(倘若在平时无事就高谈阔论念佛求生净土,一遇到不如意事,当即就后悔、恼怒、怨恨,我恐怕其人念佛三昧不能成就,往生西方也没有保证。)须于此十大碍行(注:此略),一一自验,果于病时难时,乃至被抑时,唯增念佛心,明苦空观,不怨不尤,庶莲萼日滋,可称三味宝王矣。(注:念佛三昧又称宝王三昧)。

  三、彻悟大师《语录》:如此信已,愿乐自切。以彼土之乐,回观娑婆之苦,厌离自深。如离厕坑,如出牢狱。以娑婆之苦,遥观彼土之乐,欣乐自切。如归故乡,如奔宝所。总之如渴思饮,如饥思食,如病苦之思良药,如婴儿之思慈母,如避怨家之持刀相迫,如堕水火而急求救援。果能如此恳切,一切境缘,莫能引转矣。


丁、   信、愿、行三而一


  一、彻悟大师《语录》:闻佛法已难,况闻弥陀名号,净土法门尤难。何幸而得难得之人身。何幸而闻难闻之佛法。闻之而犹不肯信,不深为可惜也哉!不信姑置。即如信者,信而不愿,犹不信也。愿而无行,犹弗愿也。行而不猛,犹弗行也。行之所以不猛,由愿不切,愿之所以不切,由信不真。总之生真信难。信果真矣,愿自能切,愿果切矣,行自能猛。真切信愿,加以勇猛力行,决定得生净土,决定得见弥陀,决定证三不退,决定一生补佛。既得生净土矣,旷大劫来生死业根,则从此永断。既一生补佛矣,至极尊贵无上妙觉,则便得圆成。此一念真信所关系者,岂浅浅哉。苟非障道缘薄,生死业轻,久种善根,宿因深厚者,何以能尔。然吾人无量劫来,业力轻重,善根深浅,皆莫得而知。但业力由心转变,善根在人栽培。是故宏法者,不得不善巧方便,恳切开示。而学道者,不可不竭力奋勉,勇往直前。但一言入耳,一念动心,皆可转变业力,皆能栽培善根。虽闻种种紧要开示,都无一言所入。虽遭种种逆顺境界,曾无一念奋发。是为真业力深重,真善根轻鲜,则亦莫可如何也矣。

  二、彻悟大师《语录》:一句阿弥陀佛,是阿伽陀乐,无病不疗;是如意珠王,无愿不满;是生死苦海之慈航,无苦不度;是无明长夜之慧灯,无暗不破。但得一历耳根,便为有缘。但能一念信心,便可相应。信心果真,愿不期发而自发。只将此信愿二法,常存在心。如忠臣之奉圣君密旨,孝子之受慈父严命,忆念不忘,作为第一件要事。不论所处境界,静闹闲忙,多念少念,总皆为往生正因。只恐介在勤怠间耳。吾人旷大劫来,久在轮回,岂永不发求出离之心,修向道之行耶。盖皆废于因循,败于怠惰,所以常在生死,受大苦恼。今闻持名简要法门,若仍因循故辙,安于覆败,可谓第一等无血性汉子矣。

  三、印光大师《文钞》:念佛有信愿,决定会临终往生西方。无信愿,则只得人天福报而已。有信无愿不名“真信”;有愿无信不名“真愿”。信愿二法,如车之二轮,鸟之两翼,缺一不可。


戊、   露真信切愿


  一、藕益大师《自像赞》

  (一)不参禅,不学教,弥陀一句真心要。不谈玄,不说妙,数珠一串真风调。

  由他讥,任他笑,念不沉兮亦不掉。昼夜称名誓弗忘,专待慈尊光里召。悬知莲萼已标名,请君同上慈悲艁。

  (二)愿大不遗尘界,胆小怕堕地狱。见人嬉笑满容,礼佛悲哀痛哭。终日轮串数珠,唯恐万声未足。纵有一隙独明 且无片长可录。只图下品莲生便是终身定局。岂敢大言欺世,致使法门受辱。

  二、省庵大师《偶成四首》

  百八轮珠六字经,消磨岁月度光阴。平生只有西归愿。肯为他缘负此心。

  三、彻悟大师《念佛偈》

  (一) 猛切持名如救头,娑婆那更可迟留,即今撒手便归去,已较前贤输一筹。

  (二) 划断尘缘百不思,通身着力念阿弥,娑婆深厌轮回苦,早向花池占一枝。

  (三) 自怜身作太平僧,了死脱生却未曾,但愿名标莲蕊里,不须高列上《传灯》。(传灯指《传灯录》,禅宗语要。)

  (四) 话到无常只自悲,百年弹指欲何为,惟求慈父垂哀悯,小小莲花与一枝。


已、说明


  这份报告,十二祖彻悟大师的法语居多,主要摘自《彻悟禅师语录》(也称《梦东语录》)。印光大师评价说,“《彻悟语录》,洵为净宗最要开示,倘在藕益老人前,决定选入《十要》。”(注:指藕益大师编的《净土十要》,印祖评为净宗至要之书)

  净宗历代祖师,并非都是著作等身。有的祖师没有著作,如承远、少康、省常,也有的祖师少著作,如法照、截流、省庵、彻悟。印光大师曾就此答覆云:“彻祖、省祖之少著作,亦各人之心愿耳。其道德之优劣,固不以著作之多少为定。古今有法身示现,但少数言句,无所著作者,多多也。何得在此处生疑?须知吾人欲了生死,实不在多。只一真信切愿,念佛求生西方足矣。纵饶读尽大藏,亦不过为成就此事而已。

  这份报告可以说是用历代祖师的法语,来诠释海贤老和尚一生表法的内涵,他没有著作,但是他表演给我们看了――真信切愿。他老人家说,“我要赶紧念佛,求阿弥陀佛来接我”、“我现在一百多岁了,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老佛爷(阿弥陀佛)是我老和尚的根啊!我给老佛爷求过几次,要跟他去”……这些都是真信切愿的自然流露,这些话我们可曾发自内心地说出过?

  芸芸念佛人,普遍功夫不得力,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不得不检讨、不得不反省的问题,无法回避。原因很多,五花八门,总的来说,不外乎“信愿”出了大问题!信不真、愿不切,所以“万修万人去”变成“万修二三人去”那么,信愿的内涵是厌离心。厌离娑婆,才会欣求极乐。大部分人觉得这个世间还不错,日子过得很美满,对六道轮回不畏惧,对极乐世界不向往,古人说得“口念弥陀,心恋娑婆”,因此念了二、三十年了,还没消没息。

  报告至此,报告过程恐有错误,恳请师父上人及诸位善知识批评指正,不吝赐教。

  阿弥陀佛!


净空老法师开示


  自了师的这一份报告,我们听到了、也看到了,他给我们提供最好的警惕。我们今天确实有问题,最严重的问题就是我们对于净土信愿的不足。因为信愿不足,所以常常受到世出世间一切法的干扰,用心不能专一,疑虑就更多、更深、更严重。它确确实实是会妨碍我们,这一生往生净土。

  自了师他对净宗的根扎得好,这么多年来,他主要的是一部《印光大师文钞》。这部《文钞》他念得熟透了,总念了几十遍,这是他深信切愿的根本。

  今天念佛同学,无论在家、出家《印光大师文钞》偶然翻个几页,几个人认真去学习?真正认真学习,往生净土就肯定了,为什么?真信切愿,一定能生得出来。

  印祖在世的时候,因为方言口音的关系,他在晚年住在南方时间多,南方人听不懂,所以他一生用文字弘法。他讲经别人听不懂,要翻译很麻烦,所以用文字、用书信。这就是祖师往生之前也就编了《文钞》。现在有续编、有三编,内容非常丰富,每一篇都是劝人修学净土最紧要的开示。

  我在初学佛的时候,跟忏云法师住茅棚半年。那个时候他叫我读《印光大师文钞》;读《阿弥陀经》三个注解,莲池大师的《疏钞》、蕅益大师的《要解》、幽溪大师的《圆中钞》,我那半年的时间,就学这些东西。只是叫我自己看,没有讲给我听,要我把三个注解做一个科会,就是把经里面这个科,整理出来,画成一张表解,把经文再系进去,这叫科会。这是我以前没有见过的,自己把这三个注解的科会做成之后,非常欢喜,真正体会到佛经文字之美,从科会才能看出来。看出什么?这个文章不能加一个字,也不能少一个字。加一个字是废话,可以删掉的;少一个字它就断了,就连不起来了,这就是中国古人标准里头最好的文章。以后我们看到《华严经》清凉大师的科判,那么大的经,还有六百卷《大般若》,古人都用表解把它会成科会本。我们从这个地方学习了,用科会来看文学。

  在台中,李老师每个星期有一堂古文,我们学的《古文观止》,老师教我们练习做科判。因为《古文观止》文字少,很容易做,经文字太长了。发现古文里头跟现在人的文章不能比,现在这些文章你去做科判做不成,古人的文章篇篇都可以,它有章法结构,思想体系,从科判上全能看到。所以科判就是注解经的,就是经注,那是提要,重点的提要讲义那是详细的说明。

  自了师有这么深的根,他对净宗的“信愿”,我们在他的报告、在他的文字当中,可以非常明显的看得出来,他是我们的好榜样!我们要向他学习。

  祖师大德这些语录,是修学净土人扎根、扎信愿根的依据。经,文字太深,不一定看得懂;祖师的开示浅,从这上扎根,然后再去读经,对于经里头字字句句会生出感恩的心,你才晓得字字句句是真实教诲。

-------------------------------------------------------------------------------------------------------

     净土释疑网(www.foxdw.com)微信号:amtbedu。添加微信方法:打开微信--朋友圈--添加朋友--查找微信公众账号--输入“amtbedu”,出现的界面再点击“关注”;想阅读本微信所有文章,请打开“净土释疑网”微信的右上角,再点击“查看历史消息”,即能阅读本网微信平台已发所有文章。本微信内容是净空老法师每天最新讲经菁华、学佛答问以及印光大师文钞(生僻字加注音、注解)、选网友们的学佛体会等文章,分享给大家。

  净宗经教(佛陀教育)网www.foxdwedu.com)是帮助初入佛门的网友确立正确的学佛方法,介绍如何学佛和学佛次第,参与本网学佛,保准你学佛不走弯路。本网【网上共修注册】,愿与志同道合、正知正见的同修一块共修!

  净土释疑网手机版网站应用:安卓版。有疑问,可发邮箱:foxdw_01@163.com。  

0
 
 

净宗经教网站(佛陀教育)e-mail: fotuojiaoyu@qq.com 建站日:2014.1.1 三宝弟子恭制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6855号-1 最佳浏览建议:IE 6.0以上浏览器 萤幕解析度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