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净宗经论 ·净宗祖师 ·佛陀教育 ·净土释疑 ·辅助修学 ·传统文化 ·请佛住世 ·播经供养 ·网立牌位 ·圣号圣像 ·体会分享 ·下载专区 ·网站留言
共修系统 帐号: 密码: 登录 密码找回 注册
          >搜索          
  学佛入门
· 什么是佛教 · 佛教是教育
· 三皈依 · 走出学佛的误区
· 学佛师承的重要性 · 一门深入的重要性
· 学佛必持戒    
  学佛基础
· 弟子规 · 太上感应篇
· 十善业道经 · 沙弥律仪
· 了凡四训 ·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 地藏经 · 地藏经玄义
  五经一论

· 阿弥陀经 · 无量寿经
· 观无量寿佛经 · 普贤行愿品
·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 往生论
  传统文化教育
· 胎教 · 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
· 教育专家精品讲座    
· 传统文化早期教育体会分享
  辅助修学
· 哲理嘉文 · 中医养生 · 因果教育 · 护生素食
  播经供养
·

净空法师关于播经的答问、开示播经须知

·

播经须知及供养仪轨

·

播经体会分享

· 播经音频下载
 修学体会分享 >>更多
· 复讲《太上感应篇》(001 附原文)
· 《复讲<佛说十善业道经>》连载地址
· 为什么早晨五点钟必须起床(答案真让人
· 【天地载和019】“医保不要钱,不用
· 《佛陀教育课程全集讲义》文档下载

我们今天很有福气遇到“明君出世”,国运转过来了(更新)

  来源:净宗经教网 录入时间:2014-10-27 10:18:45
关键字:内求,内典,内学,国运,国运转了,健康,念佛的意思,放下,名闻利养,教育,明君,明君出事,慧眼
【 点击数:5034 】 【字体: 】 【 收藏 】【 打印文章



摘自净空法师《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121集 2014年10月24 日 讲于 澳大利亚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

  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

  阿?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阿?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阿?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一切法从心想生”这句话被现代量子力学家证明了


  请看《大经科注》第三百五十二页,倒数第五行:

  【解】“世尊”指释迦牟尼佛。《净影疏》曰:“佛具众德,为世尊重,故号世尊。”

  在这个地方我们一定要知道,佛具足圆满的德能,也就是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所说的“何其自性,本自具足”,没有想到自性本来具足。具足什么?具足万法一样都不缺。“万”不是数目字,是代表圆满。没有一样不具足,这是自性。正是大乘经上常说的“心外无法,法外无心”,一切法都是心变的。

  《华严经》上佛说得很具体,“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他把“万法”、一切法分三大类:第一类是“智慧”,第二类是“德能”,第三类是“相好”。“相好”完全是从物质上说的。“德能”里面,我们今天讲的精神。起心动念精神这方面是德能;物质这方面是相好。

  现在科学家也分为三类:第一个能量;第二个念头(意念);第三个物质。分为这三大类,大乘经里面称为“阿赖耶的三细相”。科学家讲的“能量”,阿赖耶的“业相”;精神、念头阿赖耶的“转相”;物质是阿赖耶的“境界相”,都分为这三类。这个三类是自性本具的,不是从外头来的。

  所以经上佛常说,“一切法从心想生”。这一句话被现代量子力学家证明了。一切法确确实实是从念头生起来的。佛又说“境随心转”,“境”是环境。无论是物质环境、精神环境都是从念头转的。

  极乐世界为什么那么美好?是我们自性纯净纯善的念头变现出来的。我们今天这个世界社会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灾变?这是我们一切不善的念头,不净的念头所变现出来的。

  今天世界的动乱,地球上的灾变异常,我们生活感到非常痛苦,心情烦躁,定不下来,这是什么原因?是我们自性里面,自性本来是清净的,本来是纯净纯善,迷失了自性

  自性是真心,从真心里面变现出来一个妄心??阿赖耶。阿赖耶是假的不是真的,为什么?真,永恒不变;阿赖耶有生有灭。极其微细的念头是我们觉察不到的,频率非常高。我们根据弥勒菩萨的谈话,菩萨告诉我们,最微细的念头在多高的频率之下产生的?菩萨说“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念”。三十二亿乘百千,一百个千是十万,三十二亿个十万,就是三百二十兆,这一弹指。

  ……

 

中外儿童教育理念不同,中国的理念胜于外国的理念


  【解】佛是世间极尊,故称世尊。“威”者,有威可畏谓之威。此指威神。

  底下讲的威神、威严,众生见到他,自自然然产生畏惧,中国人所谓“畏大人”,古时候。我这个年龄亲身感受,从小就得学规矩。这个规矩大致上就是《弟子规》上所说的,小孩见到老人规规矩矩,见到长辈要有礼节,言谈举止都不能随便,像小大人一样,管教严,从小养成习惯。

  中外对比,中国小孩像小大人,一举一动都要符合规矩,不像外国的小孩。外国小孩天真烂漫、活泼。这两种不同的教育,对比之下你就晓得了,所以谚语说,外国是儿童的天堂,是老年人的坟墓我们中国跟它比,少年的时候严格的教育,小孩一点自由都没有,都要训练,把他严格的训练,所谓是习惯成自然,严加管教,没有自由,不能随便说话,不可以随便行动,有规有矩,有模有样,小时候严加管教,中年的时候学成,学术或者是技能,你能够养家糊口,晚年享福。中国的社会有没有享受?有,什么时候享受?晚年,退休了回家,落叶归根。回家干什么?养老,享受天伦之乐。

  这外国人非常羡慕,外国是儿童的天堂,老人的坟墓,老人真可怜;中国人的享受是放在晚年,享晚年。晚年有福报是真正的福报,晚年体力衰了,儿孙满堂,有人照顾,有人伺候,什么都不用操心。古时候大家庭,到退休年龄就回家了。回家教育下一代,工作是辞掉了,他有经验,他有学问,回家跟小孩儿孙们在一起,自自然然就传授给下一代了。小孩接受父辈、祖父一辈的,绝大多数是祖父一辈的,接受他们的教诲,他们一生人生的经验,给小孩讲故事,小孩都记住了,对他有很大的受用。

  中国人懂得教育、重视教育,有教育的理念,有教育的方法,有教育的内容。从小教伦理,伦理是什么?人与人的关系,关系都搞清楚了,这就有尊卑,对长辈要尊重,对平辈要友爱,对晚辈要慈悲,都从小时候就养成了,习以为常,熟透了,任何状况之下不会错了规矩。人有喜怒哀乐,喜怒哀乐发出来都中节,不过分,恰到好处,这人情。这些外国的确比不上中国,这外国从小没人教。


我们今天很有福气,遇到“明君出世”,国运转过来了


  两百年前,外国的文化,从日本传到中国来,中国也派了很多留学生到外国留学,这些小孩功夫还没有练成熟,在中国做小孩很苦,一举一动都要守规矩,到外国完全放松,完全没有了,这觉得外国好。中国小孩的确没有外国小孩那么活泼、那么天真、那么放肆,决定不许可的。这一学外国好了,把中国东西疏忽了,造成今天中国社会的苦难,两百年前的老祖宗,看到现在这个状况,他做何感想?痛哭流涕,承认错了,没有遵从老一辈的教诲,带的这个头是错误的,但是后悔莫及。

  今天的社会,前辈的祖宗不愿意看到,我们今天算是很有福气,看到了中国前途现了一线曙光,我们看到有贤明的领导人,古人所讲的“明君出世”,众生有福,国运转过来了。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我们要发愿把它继承下来,发扬光大,对自己身心健康长寿,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国家富强,天下太平。可不可以做到?可以。只要回归传统的教育,就能做到。


违背了“五常” 的“仁、义、礼、智、信”,就不是人


  中国历史上往上去看,例子太多了,你能不信吗?中国古人不会骗人,现在人会骗人,他骗自己,他骗别人,所以他不相信历史,认为历史记载都是骗人的,那存这种心这是没福报。我们要相信,中国这五千年来的,做人的标准是五伦五常、四维八德,这是中国文化的大根大本,每个人都必须要接受的,从小就把它养成,所谓习惯成自然。伦是讲关系,人跟人的关系要清楚,你才能尽分,明伦尽分,尽到自己本分的义务。五常是德,做人基本的德行,仁义礼智信,这叫人。如果违背了“五常”,那就不算是人,左丘明在他的著作《左传》里头说得很清楚,“人弃常,则妖兴”,一个人把“仁、义、礼、智、信”这“五常”丢掉了、不要了,变成什么?不仁,不义,无礼,无智,无信。那这个是什么?这个人是妖魔鬼怪,不能叫他是“人”。所以古时候的社会,这五个字贩夫走卒都知道,都知道做人,仁者爱人,凡是人,皆须爱。义者循理,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要想符不符合道义,不符合义,不能想、不能说、不能做。智是智慧,理智,不能感情用事,感情用事你会造罪业,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依智,不依感情,理智,用理智,不能用感情。最后一个信用,人无信就不能立足于社会,一定要讲信用,做人基本的德行五个字??“仁、义、礼、智、信”你统统做得到,这是标准的中国人

  “四维”、“八德”,“四维”是管仲说的,是对于国家各个阶层的领导人,从国君到我们现在讲村长,领导人是社会群众的榜样模范,要做到四个字,领导要做到四个字“礼、义、廉耻”,“礼”就是规矩,他带头做,领导人带头做,哪一个敢不做?!

  领导人他的职责是“君,亲,师”。

  “君”是领导,你走在前面带路,你把大家带到哪里去,这个重要!这是他的责任,你是他的“亲”。

  “亲”是什么?像父母一样,你要照顾他的生活,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统统要照顾到,尽心尽力帮助他们离苦得乐。

  第三个是“师”。“师”是老师,你还要教他,被你领导的这些人,你要教他。

  你的天赋的责任,就这三桩事情??“君,亲,师”,这是好领导。

  整个社会的道德标准??“孝,悌,忠,信,仁,爱,和,平”,社会整齐了,国家强盛了,天下太平了。就这几个字,大道至简,一点都不麻烦,这几个字做到了,天下太平,地球上会出现盛世,一点都不麻烦,最高领导人垂拱而治,这都是讲的“威神”。

  【解】《胜?宝窟》曰:“外使物畏,目之为威。内难测度,称之为神。”

  表现是外面,有风度、有威仪,仪表,人家看到你,自然对你产生恭敬心,民间通常接受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古时候学校不多,教育,家负主要责任。国家只是开科考试选拔人才,主要教育全是家庭。所以家有家学,叫私塾。私塾里面教学,遵循大自然的规律,老师教学生,是采取个别传授的,一个老师能够应付二三十个人,最多一般不超过四十个人,老师才能完全照顾到;超过四十以上老师照顾不到,必须要开第二个班。家里要小孩多的话,开两个老师、两个讲堂。它的教学是个别教学,为什么?每个人的秉性不一样,尤其是家庭这个学校,学生年龄不相同,有的十几岁,有的七八岁,所以要个别教。个别教有好处,这小孩有天赋,记忆力很强,理解力很强,他的进度就比别人快。为什么?这是个人才,好好选拔他,让他将来参加考试,县考秀才,省考举人,国家考试进士,所谓“功名”。“功名”就是现在的学历,最高的学历现在是博士学位,古时候是进士。这些考取的,多半将来都做官了、从政了,他们有这资格从政。

  古时候所谓三百六十行,各个不同的行业,哪个行业令人最羡慕,就是做官。都以做官为荣,成就自己德行,成就自己的学问,将来从政,为什么?从政,身份地位很高。人民你要当个县长??父母官,这一县的人对你恭敬,都听你的,你要负起“君、亲、师”的责任,要做个好的领导。人为什么羡慕?因为他工作量很少,他很轻松。为什么?人民都被他家里教好了,没有犯罪的人,没有作奸犯科的,工作量很少。他有的是时间外面去巡察,寻访实际上游山玩水,一个月有几件案子,就很多了,你这个地方不太平。怎么有这么多事?所以家家都教好了,人人都好了,所以做官的人事情很少,他的时间很多,他的心很清净,清净心生智慧,不生烦恼,多余的时间,这些人读书的人写文章,诗词歌赋就这么来的。我们《四库全书》“集”部,超过一半以上都是这些做官的人闲着没事,他搞出来的文学艺术;待遇也不错,足够以养家,所以各种行业里头,这是最清高的,大家都喜欢。

  可是有些人,天赋达不到这个程度,他不行,不行老师怎么教?老师只教他一般应用,与人来往,像写书信、写个契约,日常生活这些文字东西教给他,他可以学一个手艺。所以农、工、商,那是职业,他可以学一个行业技术,可以谋生。所以他的教育是独立的,像种树一样,一根一根树苗种树。现在西方的学校不是的,西方把这个横的横刀切,把树都砍得一样齐,你看学校,一年级,一年级程度,二年级,二年级程度,不像中国古时候。古时候那个种树,有小树,有大树,不同的品种,他有不同的照顾方法。从这个地方你来看,中国古人教学的这个理念跟方法,跟现在学校不一样,它出人才。人才不是个个都能培养的,要有那个条件,适合他自己个性的条件,都把他培成有用的人才,所以行行出状元。读书出状元;学工,学个木匠,木匠也能达到一流的木匠;水泥工也能达到第一流的水泥工。所以你是什么样的,依这个天赋来塑造你,都能把你造成有用之才,这是中国古时候的教育,理念跟现在不同。

  现在真的是一刀切,整整齐齐,一班一班往上提升,跟中国古人不一样,所以中国历代都有圣贤豪杰出现,这都是老师有慧眼,从学生当中提拔出来,哪一种学习方式好?还是古人那个方式好。为什么?真出人才。他培养人才,他认识人才,他懂得你是什么材料,可以把你塑造成什么样的典型。西方的学校虽然整整齐齐,但是天才被埋没了,他要跟大家受一样教育,所以中国过去教学是竖的,往上提升。现在外国的学校,它是给你一刀砍平,一年级就是一年级,二年级就是二年级,真正天才被疏忽了。这是在教学理念方法,中国老方法超过现在。现在人样样相信外国人,中国这么好的教学理念方法,被抛弃了,真可惜!

  古时候私塾教学,每个学生进度不一样,天分好的,我们一般讲上等根器的,记忆力好、理解力好,一天可以读六七百字。从前算字数算的,六七百字,标准是什么?念十遍就能背诵,以这个为标准。最高的标准,七百字,念十遍就能背下来;等级差一点的,背不下来,好,五百字;五百字背不下来,三百字;三百字也背不下来,一百字,大概差不多了,一百字。你看,每个人进度不一样,个个都能够满足他的能量,他有什么样的能量,帮他、成就他,在这个里头提拔,不是一刀切。所以古时候人数虽然小,那个教室虽小,它是大学校,为什么?各种不同根性的人在一起学,这叫大学。程度不是平等的,它有差异,老师要善于调教,一个人才都不会漏失掉。

“《胜?宝窟》曰:“外使物畏,目之为威。内难测度,称之为神。”外面是仪表,内里头是精神,精神不可思议,称之为“神”,“威神”。


看透一桩事的“体、相、用、因、缘、果、事、理”八面是慧眼


  【解】“光”者,光明也。自莹谓之光,照物谓之明,即放光照耀之义。

  他的智慧、他的德能,在他言谈举止当中就能够显露出来,我们一般人讲风采,能看出来,对于外面境界一切人事物,大乘教里面说“诸法实相”,在佛法教学里面所谓“体,相,用”、“因,缘,果”、“事、理”,你看一个人、看一桩事情,要能看到八面,这是智慧,这叫事实真相。

  对人、对事、对物,体、相,“体”是本体;“相”是现相。作用,像我们看电视屏幕,屏幕是它的体;频道所现的这个相是现相;现相里面所表的是它的作用,它在劝善、它在作恶,这是作用你能够看到这三方面,再往下面细细去观察,它有因、有缘、有果,你就看到因果了;再往两面去看,事上看、理上看,你能对人、事、物,任何一桩事能看八面,这个人叫有慧眼,这个人是个明白人,不是圣贤。圣贤人可了不起了,贤人能看透这八面。每一面都有八面,这个人能看到六十四面;六十四面每一面又有八面,愈看愈深入。然后我们才知道,佛菩萨之可敬,佛菩萨看的层面可深了,八面是表面,六十四面是第二层,还有第三、第四,其深没有底,谁能够彻法底源?如来。成佛才能够彻法底源,这真的不是假的,其广没有边际,其深没有底,谁能?有人能。阿罗汉能,菩萨能,诸佛如来能。究竟彻底是诸佛如来,所以佛陀教给我们要成佛,不成佛不能彻底明了,成佛就明了了。

  怎么成佛?要放下,放下所有的障碍。为什么?所有的法的根源都是自性变现出来的,你本来知道,所以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为什么不知道?你用错了心。你用的妄心,不知道了;你用真心,全知道了。所以,明白这个道理,这个大前提,你就要晓得应当彻底放下。为什么?假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相是虚妄,念头也是虚妄。真心离念,没有念头。正念无念,它起作用的时候无不念,不起作用的时候无念。佛与法身菩萨,明心见性就无念了,起心动念没有了,他的六根起作用是性德,我们六根起作用是阿赖耶、是无明

  我们为什么不能放下?没有真正知道诸法实相,不知道相是假的,不知道相是虚妄的,是梦幻泡影。《金刚经》上偈子说得好,“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偈子目的是叫我们放下,晓得一切法不是真的。什么是真的?性是真的,我们的灵性是真的。灵性不是物质,是精神。但是要晓得,物质是跟着精神念头转的,我们要身体健康,要有好的念头,自然就健康了,为什么?它跟着心转,你看我们心里头欢喜的时候,满面春风;心里头有很难过的事情,愁眉苦脸,它就变了,跟着念头变。佛为什么那么健康?佛没有杂念,没有妄想。所以我们能真正做到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着,就成佛了。那你的身体就金刚不坏身了。

  人到无念很难,做不到,八万四千法门,都要走无念的法门,大乘经上讲得清楚,而且非常简单,你对于一切法,就是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不执着了,内不执着于六根,外不执着六尘,“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执着了,证果了。不执着就证果,证阿罗汉果,清净心现前;再深一层,不但不执着了,分别都没有了,不分别了,你又升一级了,你从阿罗汉升到菩萨了,菩萨不分别,阿罗汉不执着;再向上提升一层,你是法身菩萨,成佛了,就是大彻大悟,为什么?不但没有分别执着,起心动念放下了,不起心不动念,这就成佛了。你看多简单。


不是说念很多书、知道的多就能成佛


  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最后的目标都是一样的,就是教你放下执着,执着是见思烦恼;放下分别,分别是尘沙烦恼;最后放下起心动念,起心动念是无明烦恼,这三种烦恼都放下了,成佛了。所以成佛不是说念很多书,不是说知道多少(你所知道的、所读的书有限),佛是教你回归自性,回归自性是没有限制的,过去未来你没有一样不知道,为什么?因为整个宇宙是自性变现的,你回归自性了,自性变现的一切你全知道,你要想学,生生世世无量劫你也学不完。你懂得诀窍,不要学全知道了

  海贤老和尚知道的,这个人老实,没念过书,不认识字,世出世间法他没有一样不知道。他的师父那时候警告他,那个时候年轻,二十岁刚出家,师父教它一句阿弥陀佛,一直念下去,特别告诉他,明白了(明白什么意思?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这讲明白了),明白了不可以乱说,不能够指手画脚,他就能守一辈子,这一句佛号念了九十二年。你要问我。他什么时候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从光盘上看,估计他应该在四十岁左右他就证得了。老师的话说得好,那个时候的环境不一样,在这个环境里,老实,要知道装作不知道。你平平安安过日子,就是表法。他要出现在释迦牟尼佛那个时代,他就讲经、教学、说法了;他要出现在六祖那个时代??唐朝盛世,他可以说去做祖师了;但是生在现在动乱的时代不可以,为什么?嫉妒障碍,必然的!所以他是我们现代这个乱世学佛最好的榜样。做出这么一个样子来给我们看,阿弥陀佛教他的。

-------------------------------------------------------------------------------------

印光法师文钞选读


重刻水陆仪轨序


  甚矣佛恩之广大周遍,而靡有孑遗也。初成正觉,说所证法。唯法身大士,方能与会。人天凡小,不见不闻。于是为实施权,寝大用小。随顺机宜,循循善诱。待其已断烦惑,已证真谛。然后种种弹斥,多方淘汰。俾其发大心而冀佛果,不住法而修万行。迨至根机已熟,则会三归一,开权显实。普授作佛之记,大畅出世本怀。从兹了知一切法皆是佛法,一切人皆是佛子,而无复自甘退屈矣。又复悯彼自力劣弱,现在断难了脱者,特开净土法门,令其仗佛慈力,往生西方。其有罪障深重,定业不易转移者,大启秘密观道,使彼承三密力,灭尽无余。然此二法,乃凡圣同修之道,成始成终之法。以其偏显业系凡夫,顿获胜益,作如是说。实则十方三世诸佛,莫不由此以圆成佛道,莫不由此以普度群萌也。迨至法流震旦,梁武御极。由高僧以示梦,俾普度夫含灵。因兹备览大藏,制斯仪轨。自是流通,以至今日。溯其原始,则以无量威德陀罗尼而为发起。究其纂述,与其修设,则一代时教一切诸法,无不备举而读诵修持焉。故其法门广大,利益宏深。不但使六道凡夫,顿脱业缚。亦兼令三乘圣人,速证菩提。然人能宏道,诚堪契真。若请法斋主,与作法诸师,各皆竭诚尽敬,则其利益,非言所宣。譬如春回大地,草木悉荷生成。月丽中天,江河各现影像。故得当人业消智朗,障尽福崇。先亡咸生净土,所求无不遂意。并令历劫怨亲,法界含识,同沐三宝恩光,共结菩提缘种。若斋主不诚,则出钱之功德有限,慢法之罪过无穷。僧众不诚,则是鼓橐钥以为经,交杵碓以成礼。于三宝龙天降临之际,作卤莽灭裂塞责之行。其不至罪山耸峙,福海干枯,生罹灾祸,死受谴谪者,何可得也。此书杭垣之板,模糊不堪。天童虽刻,亦难普及。以故维扬万寿寂公,宝轮裕公等。募资重刻,以冀广传。令光纪其年月,故略述原委,与其利弊。俾从事此法者,唯得其益,不受其损。则佛圣欢喜,而福慧二俱增崇矣。愿修法者,其各勉旃。(选自《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三 序)

注解:

  ①靡(mí):无;没有

  ②孑遗( jié yí):残存者;遗民。孑,单独;孤单。

  ③俾(bǐ):使。

  ④冀(jì):希望。

  ⑤迨(dài):等到;达到;趁。

  ⑥震旦(zhèn dàn)。中国。印度古时称中国为震旦。

  ⑦纂述(zuǎn shù):编纂著述。

  ⑧鼓橐(gǔ tuó):鼓动风箱。橐,口袋;古代的一种鼓风吹火器。

  ⑨谴谪(qiǎn zhé):亦作“谴?”。贬降;责备。谪,谴责;责备;变异。

  ⑩勉旃(miǎnzhān):努力。多于劝勉时用之。旃,文言语助,“之”、“焉”的合音。

--------------------------------------------------------------------------------------

  净土释疑网(www.foxdw.com)微信平台已开通微信弘法微信号:amtbedu。添加微信方法:打开微信--朋友圈--添加朋友--查找微信公众账号--输入“amtbedu”点击“查找”,出现的界面再点击“关注”。我们每天会把净空老法师最新讲经菁华、学佛答问;每天选取一篇印光大师文钞(生僻字加注音、注解);选网友们的学佛体会等文章,分享给大家。

  净宗经教(佛陀教育)网已开通【网上共修】平台网址:www.foxdwedu.com,愿与有志同道合、正知正见的同修在一块共修!净土释疑网手机版网站应用:安卓版。有疑问,可发邮箱:foxdw_01@163.com.  

0
 
 

净宗经教网站(佛陀教育)e-mail: fotuojiaoyu@qq.com 建站日:2014.1.1 三宝弟子恭制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6855号-1 最佳浏览建议:IE 6.0以上浏览器 萤幕解析度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