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净宗经论 ·净宗祖师 ·佛陀教育 ·净土释疑 ·辅助修学 ·传统文化 ·请佛住世 ·播经供养 ·网立牌位 ·圣号圣像 ·体会分享 ·下载专区 ·网站留言
共修系统 帐号: 密码: 登录 密码找回 注册
          >搜索          
  学佛入门
· 什么是佛教 · 佛教是教育
· 三皈依 · 走出学佛的误区
· 学佛师承的重要性 · 一门深入的重要性
· 学佛必持戒    
  学佛基础
· 弟子规 · 太上感应篇
· 十善业道经 · 沙弥律仪
· 了凡四训 ·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 地藏经 · 地藏经玄义
  五经一论

· 阿弥陀经 · 无量寿经
· 观无量寿佛经 · 普贤行愿品
·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 往生论
  传统文化教育
· 胎教 · 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
· 教育专家精品讲座    
· 传统文化早期教育体会分享
  辅助修学
· 哲理嘉文 · 中医养生 · 因果教育 · 护生素食
  播经供养
·

净空法师关于播经的答问、开示播经须知

·

播经须知及供养仪轨

·

播经体会分享

· 播经音频下载
 修学体会分享 >>更多
· 复讲《太上感应篇》(001 附原文)
· 《复讲<佛说十善业道经>》连载地址
· 为什么早晨五点钟必须起床(答案真让人
· 【天地载和019】“医保不要钱,不用
· 《佛陀教育课程全集讲义》文档下载

贤公生日时不吃生日宴是执着、是不恒顺众生吗?

  来源:净宗经教网 录入时间:2014-09-07 18:24:14
关键字:贤公生日,一门深入,印证开悟,开悟,平常心是道,心地法门,学佛
【 点击数:4512 】 【字体: 】 【 收藏 】【 打印文章
 

 

 

摘自净空法师《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104集 2014年9月5日 讲于 澳大利亚

 

三藏十二部,让给别人悟;八万四千行,饶与他人行

 

  莲池大师在晚年彻底放下,真正做到,“三藏十二部,让给别人悟;八万四千行,饶与他人行”。你喜欢学哪一部经教,喜欢修什么法门,你们各人学各人的都好,他死心踏地念阿弥陀佛。

莲池、蕅益大师著作都很丰富,晚年全放下了,一心念佛,求生净土,得到究竟圆满的成就。这是祖师大德,古圣先贤做榜样给我们看,我们要能看得懂,要会看,真正看明白看清楚了,死心塌地绝无动摇了

  我要发愿教化众生,我不涉猎经教,无法普度一切不同根性的众生,这个说法也蛮有道理的,合情合理。可是你忘掉了,古时候弘法利生的人,不是凡人,宗门没有见性、教下没有大开圆解,不许讲经!大开圆解就是明心见性,所以,统统都要求大彻大悟之后才能讲经、才能教学,你的著作才能传给后世,为什么?真正是佛知佛见。现在没有了,我们上一代也没有了,上一代再上一代可能有,很少很少了。

  我在台中亲近李老师,我到那里去学教的。去听经,不是学讲经,不敢!老师劝我,劝我学讲经,劝了很多次,我不敢尝试。他办了个经学班,教讲经的,班上有二十多个学生,带我去看,他说你去看看。我这一看才发现,他那些学生比我高的不多,大多数都还比不上我,他们都敢上台讲经,把我这个念头带动了。

  老师告诉我,我们确确实实没有能力讲经,讲什么?讲注解,注解讲错了,注的人负责任,我们没有责任。所以这我才接受了,我才愿意出来。

  真正开悟了,讲的是自性的,自性流露出来的,跟佛流出来没有两样。诸佛如来从自性流出千经万论;菩萨亦如是;包括罗汉也是从自性流出来的,不同凡夫。我们是凡夫,只能讲古人的注解,看得懂的讲,看不懂的念过去就好,没有错。强不知以为知,要负因果责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是正当的、正确的。

  遇到净宗那就太方便了,净宗绝对正确,决定没有两样,跟阿弥陀佛说的、跟释迦牟尼佛说的都相同,劝人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这哪里有错?!决定没有过失。尤其是大乘所承传的学习的理念,“一门深入,长时熏修”;学习的方法,“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你看“自见”,目标是在“自见”,“自见”就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

 

所悟与经、古大德注疏所讲相应是真悟,否则非真悟

 

  见性之后再去广学博览,为什么?用经典,用古圣先贤的注疏来印证,我开悟了我这个悟是真的悟、是假的悟?如果与经所讲的相应,与古大德的注疏讲的相应,正知正见,没错误。用它来跟自己在经里面的悟处对比,如果不一样,我所悟出来跟经上所说的、跟古大德注疏里所讲的不一样,那就应当把自己的悟处放下,再加功用行,那就是说这一千遍不够,我再读一千遍、两千遍、三千遍、四千遍、到一万遍,肯定有悟处出来了。念的时候、念经的时候,没有杂念,没有妄想,一直念下去,不要想经上这什么意思、那一句什么意思,不要去想,没有意思。唯有没有意思能出无量义,到你用的时候,你能够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各种不同根性的人,你一音所说,大家都能得利益,都能理解,这世间没有,科学里头没有。古圣先贤里头有,不单中国有,外国也有。

  默罕默德不是中国人,是阿拉伯人,他开悟了,他能讲一部《古兰经》,他不认识字,他口述,别人记录,伊斯兰教的根本大经所以开悟不一定是佛经,我读基督教《圣经》能不能开悟?能。

 所以读书千遍、万遍没有别的,就是把你心里头的妄想杂念念掉,恢复清净平等,清净平等是真心,这就是三昧。真心起作用就是觉,就是智慧。别人不问你,没有,什么都没有,般若无知,有人问你,随问随答,没有通过考虑,没有通过我想一想,没有!自自然然答复处理,无所不知,般若无知,无所不知,这个道理一定要懂。

  如果我们读经,句句段段都求它的意思,悟门堵塞了,你所学到的,知识,甚至于把经搞错了,这是非常可能。

 

佛法是心法,要用真心去感应

 

  所以佛法是心法,要用真心去感应。种种方法,总而言之,它一个目标,把妄心伏住。再功夫深一点,妄心断掉,真心现前,持戒就非常重要了。持戒帮助我们恢复真心,从哪里做?“五戒”、“十善”。

  佛在《无量寿经》上,跟我们讲三种净业,他把“口业”摆在第一,“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在一般大乘经里头,讲到这个问题都是“身、口、意”,是这个顺序。在我们这个经里头不是的,是“口、身、意”,为什么?“口”是最容易造业的,从这下手。口业清净了,则身业清净。不杀、不盗、不淫,身业清净。讲求的什么?念头都不生,真清净,根是意业,不贪、不嗔、不痴。

  “贪、嗔、痴”是三毒烦恼,“贪”里头最难断的——情执;情执里头最难断的——亲情,这烦恼的根。贪里面的核心,要从这里下手。

  嗔恚,嗔恚的根是傲慢。有时候傲慢自己不觉得,要细心去观察,把傲慢的习气断掉。

  愚痴的根是怀疑,对自性不能怀疑,对圣贤教诲不能怀疑,对祖宗留下来的教训,不能怀疑。

  怀疑,累积怀疑就是愚痴,累积骄慢就是嗔恚,累积亲情就是贪欲,你不能不认识它,真正认识它,远离它,它障碍我们的道业。真正放下了,菩提道上一帆风顺,没有障碍,才能得大自在。

 

平常心是“道”,“道”在穿衣吃饭、生活、工作当中

  

  真正持戒念佛,要持之以恒,永远不改变,我们会跟海贤一样,常常见佛,这个事情不能说。如果见了,常常在别人面前夸耀,你看我都见佛了,你们还没见到。常常给你看到这佛不是佛,魔,变佛身来诱惑你,你上当了,为什么?你想想,“贪、嗔、痴、慢、疑”全跑出来了。从这个地方鉴别,佛为我们示现的,绝对不连带烦恼。

  我们“贪、嗔、痴、慢、疑”这个心没断,佛不现前,为什么?现前造成障碍。“贪、嗔、痴、慢、疑”真断了,见,没有欢喜心,没有傲慢心,不值得向人道你看海贤老和尚的师父教给他,明白了不能乱说,不能说所以有人问老和尚念佛的境界,老和尚笑而不答,这就是答复你,所以从他的表情你要能会看。你能看得懂,没有丝毫夸张,这就是“道”在平常,平常心就是“道”,仔细观察,“道”在穿衣吃饭、在生活当中、在工作当中他的工作是农耕,点点滴滴你去看,细心去观察,妙不可言!一句佛号从来不中断,这是真的,这不是假的。度众生,众生的成熟,时节因缘他看得清楚。没有成熟的时候别去动,不找麻烦,缘成熟了很好教,修自己,自己修成了,得一切诸佛威神加持,众生缘熟才能普度众生。所以度自己才是真正度众生。自已不认真干,假的,不是真的

  《合赞》这几句,我们要怎么去学习?法界唯心,法界就是全宇宙,全宇宙是心现的,真心现的,妄心变的。真心是自性,妄心是阿赖耶,这都叫“佛华严”。所以《华严经》也是相宗六经之一,它有“六经十一论”。

  【解】以因行华,严果德相。

  这一句我们在海贤老和尚九十二年行业当中展现无遗。

  【解】令显著故。入此三昧。

  海贤老和尚入的是念佛三昧,跟华严三昧是一不是二。用念佛的手段叫念佛三昧,用华严止观是手段,叫“华严三昧”,是一不是二。入此三昧,现前就见到十方佛,见到佛土。

  为什么他能见到阿弥陀佛?为什么他能见到极乐世界?我们就搞清楚搞明白了,人家见到了一句话不说,这是我们要学的。见到之后到处说,佛就不来了。为什么?着相,你退转了。着相是六道凡夫,小乘就不着身相了,须陀洹不着身相了,身见,边见,见取,戒取,他都放下了,见取,戒取就是我们中国人所讲的成见,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看法,非常执着自己的见解,不能够和融他人见解,就是自己成见太深,非得依我这个做法,这叫成见。须陀洹没有了,何况罗汉,菩萨?

  【解】又《嘉祥疏》曰:“此三昧皆饰法身,故云华严。”

  “饰”是装饰,这个“三昧”装饰法身。法身没有形相,这个意思很深很广,要细心去体会,有心去想它,不行,愈想愈乱,距离就愈远;不想,老实念佛,念佛三昧现前,华藏世界也现前了。

  【解】因此三昧,庄严法身故。以上诸说皆明华严三昧之义,其中《合赞》所谓“法界唯心,名佛华严”,此表一真法界,唯是自心,于此了达,即华严三昧。

  这两句话非常重要!《合赞》上所说的“法界唯心”,为什么?能大师最后一句话说“何其自性,能生万法”,那就是“法界唯心”。一定要知道全宇宙是自性变现出来的,全宇宙里头任何一法、乃至于一粒灰尘,都是自性,“以金做器,器器皆金”。所以你从体上看,它平等的,它没有差别,相有差别,性没有差别。见性不见相、不着相,这是菩萨;性相一如,性相不二,性相两边都不着,这是法身菩萨。在一切法里头得大自在,这才是真正的圆满,这是真实的受用。所以一定要知道“一真法界,唯是自性”。

  自性在哪里?遍法界虚空界随拈一法,明白人点头。随便拈一法,真诚到极处,用真心,证实相。

 

贤公不吃生日宴非执着,乃提醒大家放下嗜好,恢复平常心

  

  【解】如《嘉祥疏》云:“此三昧皆饰法身”。

  这要体会他的意思,为什么?法身没有相,法身有无量无边的功德,统统是从三昧来的,所以“正受”重要!

  譬如我们吃饭,蔬菜酸、甜、苦、辣、咸,我们要是吃的时候“离一切相,即一切法”。酸、甜、苦、辣、咸都不知道了、都没有了,算不算开悟?不算!为什么?你是白痴,酸、甜、苦、辣、咸都不知道。那知道呢?知道的是凡夫。那怎么办?清清楚楚、明明了了,智慧!如如不动,不被酸、甜、苦、辣、咸所转。转什么?我喜欢这个、不喜欢那个。能够把酸、甜、苦、辣、咸看作平等法,全是假的、没有一样是真的、心现识变,这真懂得了!入到口里的时候有没有产生变化?有!不是我的变化,我们是随着物质酸、甜、苦、辣、咸起念头;他不是的,他这里生平等心、起喜悦相,法喜充满。我们尝到的味道酸、甜、苦、辣、咸;他尝到的是妙法,不一样!这个道理我们要懂,并不难懂。饮食起居什么都好,没有一样不好,不要挑剔。

  老和尚生日,大家给他做了一桌素菜,他一口都没吃,这是不是执着?不是的,这是怜悯众生做这个示现,希望大家把这种嗜好放下,恢复平常,平常心是“道”,教我们这个。做的人没做错。老和尚的表情一生都是欢欢喜喜,只有这一次很不欢喜,为什么?人走奢侈,险道!会增长贪心,贪心没有边际,那个麻烦就大了!所以持戒要精严,生活越简单越好

  养心,心好身体就好、精神就好。养心不要重视物质这个连现在科学家都懂。最近的这一二十年,量子力学家提出来“以心控物”,我们的念头可以控制物质环境。这个在佛法里头就是经上常说的“境随心转”、“一切法从心想生”,都讲这个道理。只要心善、只要心正、心真诚,就能转动所有物质现象。最贴近的是自己的身体,然后生活周边的环境。这个道理科学家到最近这十几年、二十年才发现;佛在经上三千年前就讲得很清楚、很明白。现在人看不懂,古人看得懂,为什么?古人心清净,现在人心的欲望超过古人千倍、万倍,这是事实!古人心没有欲望,随遇而安、什么都欢喜,得到,没有欢喜相;失去,也没有悲伤,心永远保持在平静。儒家虽然没有佛家这么严格,他有礼,希望越接近平静越好,不要距离太远。因为儒没有出六道轮回,他修福报,人天福报;佛家是要修出离轮回,出离轮回一定要断,伏不行,要断,那我们想往生极乐世界,永远脱离六道轮回,永远超越十法界,那戒、定、慧太重要了。 

0
 
 

净宗经教网站(佛陀教育)e-mail: fotuojiaoyu@qq.com 建站日:2014.1.1 三宝弟子恭制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6855号-1 最佳浏览建议:IE 6.0以上浏览器 萤幕解析度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