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净宗经论 ·净宗祖师 ·佛陀教育 ·净土释疑 ·辅助修学 ·传统文化 ·请佛住世 ·播经供养 ·网立牌位 ·圣号圣像 ·体会分享 ·下载专区 ·网站留言
共修系统 帐号: 密码: 登录 密码找回 注册
          >搜索          
  学佛入门
· 什么是佛教 · 佛教是教育
· 三皈依 · 走出学佛的误区
· 学佛师承的重要性 · 一门深入的重要性
· 学佛必持戒    
  学佛基础
· 弟子规 · 太上感应篇
· 十善业道经 · 沙弥律仪
· 了凡四训 ·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 地藏经 · 地藏经玄义
  五经一论

· 阿弥陀经 · 无量寿经
· 观无量寿佛经 · 普贤行愿品
·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 往生论
  传统文化教育
· 胎教 · 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
· 教育专家精品讲座    
· 传统文化早期教育体会分享
  辅助修学
· 哲理嘉文 · 中医养生 · 因果教育 · 护生素食
  播经供养
·

净空法师关于播经的答问、开示播经须知

·

播经须知及供养仪轨

·

播经体会分享

· 播经音频下载
 修学体会分享 >>更多
· 复讲《太上感应篇》(001 附原文)
· 《复讲<佛说十善业道经>》连载地址
· 为什么早晨五点钟必须起床(答案真让人
· 【天地载和019】“医保不要钱,不用
· 《佛陀教育课程全集讲义》文档下载

只要把观念改过来,学传统文化、学佛很容易

  来源:净宗经教网 录入时间:2014-08-29 20:20:18
关键字:念头观念,真功夫,智慧,放下,空,基督教也是佛法,学佛
【 点击数:2544 】 【字体: 】 【 收藏 】【 打印文章
 

 

摘自净空法师《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99集  2014年8月25 日 讲于 香港

 

只要把观念改过来,学传统文化、学佛很容易

 

  这个“无自性”是个关键,知道无自性,你才肯放下;知道是一体,那个真诚的爱心才生得起来,所以这是产生基本概念非常重要的教诲。

  叫“空”,故名为“空”,这个“空”不当做“无”讲,它有,我们现在眼前看的,有,不空。

  你仔细看的时候,就跟看动画一样,一张一张在动,整个宇宙就是动画,它速度多快?你看一秒钟,二千一百兆次的生灭在我们眼前,包括我们身体本身都是的,丝毫都不能觉察到,假的!这个观念改过来,学传统文化,修大乘佛法,容易!不难!这个念头,这个念头是看破,才真能放下,放下就是。

  【解】乃至因缘,相亦不有,说为无相。

  前面从体上看的,它没有自体,没有自体就是空,真空,真空不空,它有相。那相呐,相是缘生的,所以相也不可得,相也是在同样一个频率,而且一百兆次的高频率之下,产生的物质现象。先有精神现象,从精神现象里面产生了物质现象。所以物质是假的,不是真的,这叫无相。现在我们这里讲“空”,讲“无相”,量子力学家知道,他们对这桩事情肯定了。

  【解】此离所取,远离妄想能取之心,故曰无愿。

  能取的心是念头,有没有?妄想,不是真的,也是假的。你看妄想能生物质现象,物质现象是假的,能生物质现象那个“想”也是假的,也不是真的。那什么是真的?真的是不生不灭。念头有生灭,我们所有物质现象有生灭,有生有灭就是假的,就不是真的,就不应该放在心上。不生不灭的是真的,不生不灭就是自性。本性、法性,这是真的。这个东西是共同的。

  所以全宇宙真的就像一个梦境,这场梦,梦里面像万花筒一样,什么都有,起来之后都没有了,醒过来了全没有了,《金刚经》的比喻说得好,“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闪电,应作如是观。”它不存在,像闪电一样,亮一下就没有了,再也找不到痕迹了,教我们看破,看破就放下了,放下就不造业了,不造业就可以回归自性了,这大乘佛法,大乘佛法教我们明心见性,以这个为学习的目标。

 

真功夫生真智慧,处理事情都非常恰当,不会把事情做错

 

  【解】又《智度论》云:“无愿故不造生死之业,亦名无作。”

  断恶修善,要执着断恶修善的相,就叫造业。造业,造的什么业?六道轮回。六道轮回自己造的,自己出不去。如果断恶修善不着相,那就不造业,那为什么?他不感果报。你修的善,善没放在心上,三善道的果报你没有。度众生造恶,你看《华严经》上,胜热婆罗门愚痴,甘露火王嗔恚,伐苏蜜多女是妓女,贪嗔痴,手段是杀盗淫,他造这种恶业受不受报?不受报。为什么?他心里头没动念头,那为什么造这个?度众生的手段,什么手段都可以用,你不能起心动念,你不能分别执着有起心动念,有分别执着就造业了。

  佛菩萨头一个,没有自己,所以他没有造作,无论干什么都没造作。释迦牟尼佛为我们示现,住世八十年,讲经教学四十九年,他有没有造作?没有。他到最后告诉大家,他一句话没说、一个字没有说,谁要说他说法叫谤佛。那你说了四十九年是什么?一切都是诸佛说的,佛佛道同。他所说的跟诸佛所说的完全相同,不着相。

  度众生不着度众生的相,讲经教学不着讲经教学的相,这就叫“空、无相、无愿法门”。这是大乘菩萨,外表跟众生一样,天天造作,心里头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这个我们很难做到,我们学海贤就对了。海贤心里头就是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也没有,吃饭心里是阿弥陀佛,没有想到这个菜好吃,那个不好吃,没有这个念头,阿弥陀佛不间断,工作、种田、种菜,干什么都是阿弥陀佛,心是阿弥陀佛,事跟大家一样干,心是阿弥陀佛,这叫真功夫。真功夫生真智慧,所以待人接物处理得都非常恰当,没有把事情做错,众生疑难杂症向你请教,你随口就给他解答,没有说错。这就是什么?不用妄心。妄心是阿赖耶,八识五十一心所是妄心,他不用,叫转八识成四智。转阿赖耶为“大圆镜智”,照见万法;转末那,末那是执着,把末那转变为“平等性智”;把第六意识转变为无分别智。六识是分别,七识是执着,不分别、不执着,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成就一切无量无边功德,没有放在阿赖耶,这就是把阿赖耶转掉了,“四智菩提”。第六意识不分别就是“妙观察”,不执着就是“平等性”,转从这两个转。这两个,因上转;第八跟前五跟着就转了,果上转,所以修行只要修这个——不分别、不执着,在这上下功夫。

  海贤老和尚一生,分别执着是阿弥陀佛,除这个之外什么都没有,真的一切分别执着统统放下了。所以看什么都好,看什么都欢喜,为什么?全是自性变现的,全是性德,这就叫明心见性。在所有现象里面看到法性,清清楚楚,法性不生不灭。法相是极高的速度,高频率产生整个宇宙的幻相,所以他无愿。

  度众生,不把度众生的事情放在心上,那这事能做得好吗?做事的时候用心,我们讲做完之后,不放在心上。功夫好的人,正在做的时候也不放在心上,纯熟了

  我们今天学海贤,无论一切时一切处,全是阿弥陀佛,除了阿弥陀佛之外,没有第二样东西。这个人一生成就,就得力于这一声佛号,“一门深入,长时熏修”、“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他念阿弥陀佛不止千遍,真听话,真干,九十二年不拐弯,一直念下去

 

放下包括佛法也得放下,自性清净心里头没有“佛法”这个东西

 

  下面还是《大智度论》上的话:

  【解】又云:“观诸法空,是名空。于空中不可取相,是时空转名无相。无相中不应有所作为三界生,是时无相转名无作(即无愿)。”

  所有一切法都不可得,连佛法亦如是。佛法是缘生的,所以在《金刚经》上佛告诉我们,“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那个“法”指佛法。佛法也不能放在心上,放在心上错了;自性清净心里头没有佛法这个东西。佛法是佛的方便法,是因为我们迷,帮助我们破迷开悟。开悟之后,真正开悟了,病没有了,药也不要了。那佛法是药,帮助你开悟,那个法也不要了。你教人可以用,也要教人,开悟之后就要放下。能大师说得好,“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本来无一物”了不起!就彻底放下了,“空、无相、无愿”,就入这个法门。

 

真空里头“空”也没有

 

  下面用比喻说:

  【解】譬如,城有三门,一人身不得一时从三门入,若入则从一门。

  “一时”是同时。一个身体同时不可能入三个门,你只能入一门。“若入则从一门”,三个门是不能入的。各人根性不一样,有人从“空”门开悟了,有人“空”门不行,他不能开悟,“无相”开悟了;有人“空”、“无相”不行,从“无愿”开悟了。入进去之后,实在讲,“空、无相、无愿”都得到了,圆满得到,只要你能进得去。

  【解】诸法实相是涅槃城,城有三门:空、无相、无作。若人是空门,不得是空,亦不取相,是人直入,事办故,不须二门。若入空门,取相得是空,于是人不名为门,

为什么?他着相了,着相他就进不去了。

  【解】通途更塞。

  进不去了。

  【解】若除空相,是时从无相门入。若于无相相心着。

  心里有个无相,那又进不去了。

  【解】生戏论,是时除取无相相,入无作门。”盖谓空、无相、无愿喻如门。由此法门,契入诸法实相之涅槃城。

  《金刚经》上作一句话说清楚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有时候你可以用它,不能执着它,一执着就错了。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跟一切众生没有两样,实际上完全不一样,为什么?众生起心动念、分别执着;佛菩萨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着,这是真正入门了。入门就是诸法实相。他对于真相完全了解,契入真相,不碍假相。

  像释迦牟尼佛在世,释迦牟尼佛久远劫就成佛,不是现在才成佛的,古佛再来。为我们表法,为我们做实验。在中国历代祖师大德,有古佛再来的,净宗同学门很多人知道善导,阿弥陀佛再来的;永明延寿,阿弥陀佛再来的,这大家都知道的。天台智者大师,释迦牟尼佛再来的。佛菩萨在中国现比丘身,这个要知道,都是给我们做典型、做榜样,我们要会看,要知道怎样学习

  【解】若人从空门入,亦不见空相。

  绝不执着“空”。执着“空”了,就不“空”,你还有个“空”,那不是真空,真空里头“空”也没有。就是决定不能执着,这才能入进去。

  【解】便直入涅槃城。

  涅槃就证果了,究竟果位。

  【解】若得空相则不能入。若除空相,即可从无相门入。倘着于无相之相,即无相相,亦不能入。须除此无相相,便从无作(即无愿)门直入此城。故曰:“入空、无相、无愿法门。”

  你怎样能契入自性?宗门,教下,宗门是比较干脆,快刀斩乱麻,完全放下。在哪里修?在六根,这要记住!眼见色、耳闻声、鼻闻香、舌尝味、身触、心知,六根对六尘境界上不分别、不执着就是菩萨;看得清楚、听得明白,那是般若智慧——照见。为什么不执着?因为它是假的,不是真的,就是真如本性。它不空,但是它没有现象。没有物质现象、没有精神现象、没有自然现象,所以叫它“空”。“空”不是无,它能现,它遇到缘能现自然现象、能现心理现象、能现物质现象。虽现,那个现象是假的,相不是真的,相是生灭法,所以统统不能执着。

  你真正契入之后,你快快乐乐,无忧无虑,无有杂念,无有妄想,什么都知道。慧,具足万德万能。那个“万”不是数字,实际上是全德全能,圆满的。“德”是功德,“能”是能量。今天讲“能量”,也就是说世出世间一切法,没有你不能做到的,你样样都通。为什么?它是自性的性德,不从外来的。

 

会了,一切都是佛法;不会,《无量寿经》也不是佛法

 

  底下这一科,显示它的作用。

  【科】子七、善立方便

  【经】善立方便。显示三乘。

  这是为教化众生,众生有感,自然有应,为众生示现,有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如果起心动念了,他堕落到凡夫,不起心,不动念。自然感应,像我们敲鼓,敲一下,敲得重,它响的声音大。敲得轻,它响得声音小。它绝对没有意思,你敲我就要响。你不敲我就不响,不是的。所谓法尔如是,自然而然没有一丝毫勉强。所以善立方便。

  【解】“善立方便,显示三乘”。方者,方法。便者,便用。

  最适当的方法,最好的方法,称作方便。

  【解】《法华文句》曰:“方者,法也,便者,用也。”《法华玄赞》曰:“施为可则曰方。善逗机宜为便。”

  众生的爱好,众生的需要,你完全能满足他,这叫“便”。但是自己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着,这叫“善”,如果有起心动念。逗机宜这个便这是世间法。这是十法界里头的,不叫善。善的时候,虽然做,不着相

  【解】《法华义疏》曰:“方便是善巧之名,善巧者,智之用也。”

  所以它的体是智慧。起作用叫善巧方便。

  【解】《大集经》曰:“能调众生,悉令趣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方便。”

  大集经上这一段把教化众生帮助众生的目标说出来了,那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梵语,翻成中国的意思,“阿”翻作无,“阿弥陀佛”那个“阿”也是无;“弥陀”翻作量,叫无量;“佛”翻作觉。整个翻出来“无量觉”,所以也翻作“无量寿”。“寿”是从德上说的。“觉”是从智慧上说的。智慧无量,功德无量,阿弥陀佛。弥陀翻作“量”,那么这里是“阿耨多罗”翻作上,“三”翻作正,“藐”翻作等,下面又是“三”是正,“菩提”翻作觉,所以整个翻成中国字——无上正等正觉。为什么不把它翻出来?叫尊重不翻。是这个意思。

  学佛学什么?就是学“无上正等正觉”。“正觉”是阿罗汉,“正等正觉”是菩萨,“无上正等正觉”是成佛。所以佛、菩萨、阿罗汉,这是三个学位的名称,每个人都可以拿到。什么条件拿到?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你只有“三菩提”,那你拿的学位是阿罗汉、辟支佛。如果是“三藐三菩提”,正等正觉。那是菩萨加上“无上”,这是佛,最高的,没有比他更高的了。所以佛、菩萨、阿罗汉这么来的,不是说你读多少经就是,不是,与这个不相干,与这句话相干。你得什么样的果位完全在这一句里头。所以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都是为这一句,而且统统都能证得,真正是“法门平等,无有高下”。

  那我们要问:基督教的《圣经》行不行?伊斯兰教的《古兰经》行不行?行!只要用“一门深入,长时熏修”、“读书千遍,其义自见”,都能开悟。不仅是佛教的八万四千法门,所以佛教后头还有个无量法门,那就包括世间所有一切法,没有一法不能达到这个境界,所以佛家常讲佛法无边,没有边际,哪一法不是佛法?!没有听说过这基督教《圣经》不是佛法,没这个讲法,婆罗门教不是佛法。

  宗门大德常常考学生:会么?会了,全是;不会,《无量寿经》也不是佛法。为什么?你着相,《华严》也不是佛法,你把它放在心上错了,必须心上干干净净一丝不挂,那就对了,就成就了。所以能调众生,悉令趣向,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叫方便。

  【解】又《会疏》曰:“《维摩经》云:‘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达空无相是大智。随宜施设名方便。方便有二种:一深解空而不取相受证。二以实相理深莫能信受,要须方便诱引群生,令其渐悟。其德广大,不二乘(即非二乘)所能为,故言善立”。

  这是用比喻说,智度能生智慧,这个智慧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能生一切智慧,这一切智慧是起作用,所以“方便以为父”,方便是后得智,是智慧起作用,无量无边。母表根本智,父表后得智,具足这两种智慧能普度众生。

  “达空无相是大智。随宜施设名方便”。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这是方便。教化众生没有一定方法,他那个念头常常在变,菩萨的方法跟着他变,怎么变都不能超过他的善巧方便,这法妙,叫“妙慧”

  “方便有二种:一深解空而不取相受证”。下面还有个“受证”,佛传法给你了,你接受了,以心传心,没有实际的东西,还有个证,所以不取相,不取受、不取证,这个“不”字通下面三个字,那你就真的证得了,“相、受、证”。你只着一个,假的,你没有证得,所以《楞严经》上,说到最高境界成佛了,“归无所得”,“归无所得”就是此地讲的“身解空而不取相受证”。

  “归无所得”了,回到自性,你所得到的都是自性本有的,不是从外面得来的,本有的,本有圆满的智慧,本有无量的德能,本有无量的相好,那是真好。那个现的相是什么?华藏世界实报庄严土。这个里面你完全看出来了、显现出来了,智慧、德能、相好都是圆满的,没有一丝毫欠缺,跟十法界不一样,跟六道轮回更不相同。

  “二以实相理深莫能信受,要须方便诱引群生,令其渐悟。其德广大,不二乘(即非二乘)所能为,故言善立”。

  我们今天时间到了,就学习到此地。

--------------------------------------------------------------------------

印光法师文钞选读

 

立山老人派下子孙公堂序(代开如和尚作)

 

  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究其原由,总因不了真如妙性。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既已认贼为子,遂致背觉合尘。从此根尘互黏,人我敌立。起惑造业,轮回六道。经尘点劫,莫能解脱。大觉世尊,愍兹剧苦。施大法药,令修四念处观。一观身不净,二观受是苦,三观心无常,四观法无我。及余正勤,如意足,根,力,觉,道,三十七品法门。虽根有利钝,乘有大小。莫不皆以四念处而为根本。良以四观若成,则我执即破。我执既破,则五蕴皆空,六尘即觉。返本还原,亲证妙性。譬如垢尽镜明,云开日朗。日即本具,明非外来。得无所得,获大自在。凡情圣见,两俱消亡。尚无涅盘,何有生死。至于世寿若尽,则焚其形骸者。一则恐彼亡者所作未办,身见未泯。令其豁悟真空,当下解脱。二则正欲存者了知此身,全体虚妄。力修圣道,复本心源。务于动作云为处,亲见主翁。则能自作主宰,不被此臭皮袋多方驱使。庶可以上继佛慧,下化有情。即此苦无常无我不净之幻妄身心,彻证常乐我净之真如佛性。以故无论圣凡,举皆焚化。而天下丛林,无不遵行也。当唐宋佛法盛时,士大夫家,亦多仰遵佛制,而用此法,不独唯僧为然。僧既焚化,拾其余骨,置于普同塔中,亦如丛林之海众同居。其中凡圣莫测,行位难辨。凡既附圣,亦易解脱。如苍蝇附于骥尾,不劳而得至千里也已。法雨常住,当前清咸同间,以久经兵荒,香火断绝,遂致一败涂地。至同治十年,众挽先师公立山老人住持,法道由是重兴。而剃度法嗣,实繁有徒。化开师伯,谋诸本派法眷,各出净资若干圆,修一子孙普同塔,于海会桥东。凡立山老人派下子孙,及诸法徒,皆可入焉。又买众香塘田五十亩,以岁所收租,充春冬祭荐之费。俾伴山,常明,长生,杨枝,宝称,五庵。及化恒师派下子孙。六柱轮流,承值当办。使亡者时受祭荐,蒙法利而超极乐之天,存者识破幻妄,修净业而预莲池之会。爰书缘起,以告同伦。(选自《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三 序)

注解:

  ①良(liáng):很;甚;极其;非常;确实;果然。

  ②凡情(fán qíng):凡人的情感欲望。

  ③庶(shù):众多;平民;但愿;或许。

  ④骥尾(jì wěi):语出《史记·伯夷列传》:“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 司马贞索隐:“苍蝇附骥尾而致千里,以喻颜回因 孔子而名彰。”后用以喻追随先辈、名人之后。

  ⑤祭荐(jì):祭祀超度。荐,超荐;进献;祭献。

  ⑥俾(bǐ):使。

  ⑦爰(yuán):于是。

0
 
 

净宗经教网站(佛陀教育)e-mail: fotuojiaoyu@qq.com 建站日:2014.1.1 三宝弟子恭制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6855号-1 最佳浏览建议:IE 6.0以上浏览器 萤幕解析度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