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净宗经论 ·净宗祖师 ·佛陀教育 ·净土释疑 ·辅助修学 ·传统文化 ·请佛住世 ·播经供养 ·网立牌位 ·圣号圣像 ·体会分享 ·下载专区 ·网站留言
共修系统 帐号: 密码: 登录 密码找回 注册
          >搜索          
  学佛入门
· 什么是佛教 · 佛教是教育
· 三皈依 · 走出学佛的误区
· 学佛师承的重要性 · 一门深入的重要性
· 学佛必持戒    
  学佛基础
· 弟子规 · 太上感应篇
· 十善业道经 · 沙弥律仪
· 了凡四训 ·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 地藏经 · 地藏经玄义
  五经一论

· 阿弥陀经 · 无量寿经
· 观无量寿佛经 · 普贤行愿品
·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 往生论
  传统文化教育
· 胎教 · 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
· 教育专家精品讲座    
· 传统文化早期教育体会分享
  辅助修学
· 哲理嘉文 · 中医养生 · 因果教育 · 护生素食
  播经供养
·

净空法师关于播经的答问、开示播经须知

·

播经须知及供养仪轨

·

播经体会分享

· 播经音频下载
 修学体会分享 >>更多
· 复讲《太上感应篇》(001 附原文)
· 《复讲<佛说十善业道经>》连载地址
· 为什么早晨五点钟必须起床(答案真让人
· 【天地载和019】“医保不要钱,不用
· 《佛陀教育课程全集讲义》文档下载

“仁、义、礼、智、信”五字具足,才配得上“人”的称呼

  来源:净宗经教网 录入时间:2014-08-12 14:28:04
关键字:左丘明,人弃常则妖,五伦,五常,仁义礼智信,做人标准,教育
【 点击数:2586 】 【字体: 】 【 收藏 】【 打印文章
 

摘自净空法师《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87集  2014年8月6日 讲于 香港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

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如果只有“教、理、行”,后头没有“果”,这不是佛法

 

  请看《大经科注》第三百一十二页倒数第六行,最后一个字看起:

  【解】又《探玄记》解法轮曰:

  《华严经·探玄记》是《六十华严》的注解,贤首国师造的,他对于“法论”两个字有解释。

  【解】“法”是轨持义。通有四义:谓教、理、行、果。

  这个通常讲佛法,佛法经典文字是属于教法。这教里头有理,有道理,根据这个理论方法去修行,所以经有“教经”、有“理经”、“行经”,通过修行最后“证果”。“证”就是契理,契入理,或者是悟入,开悟。从教、理、行、果这个意思来看,佛陀的教育是真实,它有果。如果只有“教”、“理”、“行”,后头没有“果”,这就不是佛法跟我们中国古圣先贤所说的“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意思完全相同。老祖宗教我们学习,前面四个是学问,后面一个是“笃行”。如果不能把所学的变成生活、变成工作,那这个教学就不是真实的

  中国的学问叫“实学”,真实的学问,学了之后管用。佛法亦如是,佛法不但有“行”,而且有“证”。契入所说之理,理是一切法的依据,一切法是事,有理、有事。事从哪里来的?有理论的依据,这个理就是自性,一切法是自性所生所现,阿赖耶所变,没有阿赖耶问题就解决了;有了阿赖耶就麻烦了。阿赖耶是虚妄的,不是真实。迷失了自性,自性就现一个妄心,真心就现出一个妄心,这个妄心叫阿赖耶。阿赖耶能变;真心不变。真心所现的身体无量寿永恒不变;阿赖耶你看把无量寿的身体变成有量。原本自性不生不灭,就是法性身。

  ……

  【解】轮是所成。义亦有四:(一)圆满之义,以离缺减故。(二)是具德义,以毂(gǔ)辐辋等,悉皆具故。

  这法轮。法有教、理、行、果四法。轮也有四个说法,有四个意思。

  “毂”是圆心,这个轮它有圆心。“辐”是圆心到外面的轮的支柱。外面的轮叫辋(wǎng),所以这个在器皿里面它是圆满的,它统统具足。

  【解】(三)有用义,谓摧辗惑障故。

  我们通常讲“破迷开悟”,佛法有这种利益、有这个好处。

  【解】(四)转动之义,谓从此向彼,即从佛至众生;亦从彼向此,即从众生至佛果。

  科学技术,所有的转动都是轮相,如果离开这个轮,所有机械都不能动。机械完全能动全靠轮的作用。佛教导我们,把佛所觉悟的、行证得的教导我们,这从佛转到学生。众生有感佛有应,也是转法轮的意思。“法论”两个字简单解释到此地。

 

佛示现的是人,在人道,用应身

 

  下面我们看佛是怎么样转法轮。

  【科】壬二、说法(所应)

  诸佛菩萨彻悟之后,他明心见性了以后做什么?就是教学。所以佛法是教育。常,没有间断。释迦牟尼佛为我们做的示现,三十岁开悟,开悟之后,就在鹿野苑开始教五比丘。这个五个人是他离开家庭,他的父王派遣的,都是跟他自己有亲戚关系,派他们来照顾他的,跟他一起修行。古印度,凡是出家修道都要修苦行,苦行一般是三年。释迦牟尼佛六年苦行,之后觉得苦行不能解决问题,放弃苦行。这五个人认为释迦牟尼佛退心了,就离开他了。到释迦牟尼佛开悟之后,德行的感召,他们在鹿野苑修行,佛到鹿野苑去,这五个人就来了,为他们讲四谛——苦、集、灭、道。桥陈如尊者证阿罗汉果,僧团就建立了。你看有佛、有弟子,有闻法、有开悟的、有证果的,这是最小型的僧团出现在世间。

  从这个之后,佛教学没有停止,一直到七十九岁。我们中国人算年龄算虚岁,虚岁几八十岁,外国人算十足年龄七十九岁。讲经教学没有中断过,一生没有建道场,过的是游牧的生活,居无定所,树下一宿,日中一食。每天吃一餐,早晨出去托钵,中午在一起吃饭,吃完之后讲经教学,四十九年没有中断。

  所以我们从这个地方看到,佛是人,他示现的是人,在人道,用应身。应身是示现到人间来投胎,所以“八相成道”。这是八相里面的第七转法轮,最后如般涅槃。这个八个字总说,为什么要说法?帮助一切世间众生觉悟。“法音”用现在的话说是教学。教学的目的是帮助众生破迷开悟、帮助众生离苦得乐。

  ……

  《楞伽经》上说的好,所有一切现象、整个宇宙真相是什么?佛说“自心现量”,是我们自己的心。他说的这个“自心”,就跟惠能大师讲的“自性”是一个意思,真心。

  ……

 

不着相就是功德;着相,做再好的事情也没有功德

 

  我们看念老的注解:

  【解】“常以法音,觉诸世间”,从此句下,直至“于此中下,而现灭度”以前,亦皆是第七转法轮之相。

  这是佛出现在世间,他所作所为的就为这桩事情来的,所以说得特别详细。

  下面为我们解释“法音”:

  【解】“法音”者,广指如来教法,不局限于言语音声。

  佛是教化众生有言教、有身教、有意教。身、语、意是他教学的工具,用身来表法;用言语来说;意,我们凡夫叫意,在佛不叫意,佛叫自性,圆满的教学。诸佛菩萨念念为众生,决定没有念自己。念自己就迷了;念众生是觉。

  入佛门难,我们有没有入佛门,不要问别人,要问自己:我觉悟了没有?章嘉大师自己所说的:我看破了没有?我放下了没有?真正看破,看破是了解诸法实相实相是什么?实相是空的,就是刚才说的,“自性现量,不断之无”。无是空的,什么都没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跟这两句的意思完全相同,既然是无,既然是空,就不应当执着,也就是说,不应当放在心上,放在心上错了。放在心上就是凡夫,不放在心上就是菩萨。

  菩萨度众生要不要现相?释迦牟尼佛要教化地球上的众生,他现八相成道,跟我们凡夫好像没有两样,不同的地方在哪里?这些现象他不放在心上,他知道没有,空的,这个人就是佛,就是菩萨。妙就妙在这里,恒顺众生,随喜功德。

  不着相就是功德;着相,做再好的事情没有功德。着相是什么?福德,把功德变成了人天福报,六道十法界里面的福报,变质了。如果不着相、不分别,不执着,那就是菩萨、那就叫佛。佛跟菩萨差别就在此地,一个觉了,一个在迷。迷,表现的就是分别、执着。于一切法不分别不执着,这个人觉悟了。

  觉悟的作用大。我们细心去观察,在我们面前,去我们不远的,海贤老和尚觉悟了,你看他一生多快乐!我们一般人看到,好像他挺苦。他一点也不苦,他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在什么时候,跟他接触的人没有不欢喜的,为什么?他没有分别,没有分别是平等的;他没有执着,没有执着是纯善的。

  纯净纯善,都在自己一念,这一念与自性相应,就法喜充满,过的是佛菩萨的生活,法身,般若,实土。如果起心动念,就迷了,起心动念、分别执着,那就过六道凡夫的生活,苦不堪言。

 

破迷开悟的教学唯独释迦牟尼佛有

 

  佛是为这个来到世间,帮助我们离苦得乐,帮助我们破迷开悟。破迷就离苦,开悟就得乐了,这是佛陀教育

  佛陀教育,你真正懂得,能不学吗?能不接受吗?苦乐不从外头来,苦乐是从心里的感受,迷有迷的感受,苦;觉有觉的感受,乐。

  破迷开悟的教学,只有释迦牟尼佛有,除他之外,世出世间找不到第二家。尤其是佛陀慈悲到极处,他有特别法门,有无上的妙法,就是“信、愿、持名”,一生成佛。这个法门要给谁说?要给大善根、大福德、大因缘的人说才管用,为什么?他相信,他能接受;没有善根福德因缘的人他不肯接受,不是佛不说,没有说的必要,他不相信。

  所以,《弥陀经》上说得好,“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每一个往生的人,都是善根具足了、福德具足了、因缘具足了,这个在净宗叫根熟的众生。每一个往生都是根熟众生。所以佛的教学,不限于言语音声。那么世尊说法、法身菩萨亦如是。

  【解】盖世尊说法,乃尘说,剎说,炽然说,无间说,说时说,默时亦说。

  “尘说、刹说”,这是形容多。“炽然说”,无比的热诚来为你说。“无间说”,说法从来没有间断,说的时候说,不说的时候也说。不说,你看他表演,身教;说的是言教;圆满的表法,圆满的在教学,没有中断过,这个没有中断就是意教,身、口、意三业。

我们起心动念有妄想、有烦恼,佛没有。佛起心动念是什么?众生有感。众生有痛苦的信息往外发,佛收到这个信息了,收到信息,看你善根福德因缘够不够,如果统统具足,佛一定给你讲净土念佛法门,帮助你立刻成就,给你说一次,时间不长,你完全明白了,就发菩提心,信愿持名,一念倾,速度快,感得阿弥陀佛来,接引你到极乐世界去。

  我们天天在念佛,天天在求往生,阿弥陀佛没来,这是什么原因?我们真诚心不足。佛来了怎么样?来了把我们吓跑了!你这个道场打佛七,挂个招牌说,“七天决定往生”,看看有没有人来?一个都没有!七天死了那还得了?!谁也不干。这就是假的,不是真的。

  佛是真正有能力,《弥陀经》上绝对不说假话,“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一天能往生。我们在《往生传》上看到的,宋朝的莹珂,三天,这一句佛号,死心踏地,念了三天三夜把阿弥陀佛念来了,来了告诉他你还有十年寿命,十年之后,你临终的时候我来接引你。莹珂突然聪明起来了,跟佛说,我十年寿命不要了,我现在跟你,佛很慈悲带他去了。

  那么从这个例子,我们就能体会到,许许多多往生的人是不是寿命到了才往生?不是,都是还有寿命不要了,这样的人占大多数。寿命到了佛来接引你,有,不是没有。但是绝大多数寿命还没有到,他自己放弃了,佛就带他走。

  另外一种就是,能往生随时可以往生,他还不往生,这是什么?像海贤老和尚一样,是受阿弥陀佛嘱咐,叫他在这个世间表法,到他跟这个世间的缘尽了,表法任务圆满了,佛来接他。这个时间长短不定,有延长一二年、三四年,有延长十几年、二十几年,甚至于有延长五六十年,有啊!在中国古时候出现,好像是唐代,我记不清楚了,有一位法师,一百五十多岁才走的。

 

“仁、义、礼、智、信”这五字具足,这是人

 

  我们今天所处的这个时代,非常时代。中国外国历史上都没有的,整个世界社会秩序乱了,人多苦!灾难多,佛菩萨慈悲。扰乱社会妖魔鬼怪,什么是妖魔鬼怪?左丘明在《左传》上告诉我们,他写的。他跟孔老夫子同时代,孔子作《春秋》,他给他作注解,这个“传”就是注解。这里头有一句话说,“人弃常,则妖兴”。这话说得有道理!人要像个人,人有人的道德。什么是人?“仁、义、礼、智、信”这五个字具足,这是人。古时候读书人,每个人都遵守,无论顺境、逆境、善缘、恶缘,这五个字是不能够离开的。“仁者爱人”,对别人恭敬、爱人,为什么?这是性德。这个性德是从哪里来的?从“父子有亲”来的。“五伦”是道,“五常”是德,人生在世间不能离开“道德”;道德都脱离了,人就是妖魔鬼怪。

  你看古时候,有“仁”;有“礼”;有“义”;有“智”;“智”是理智;有“信”,现在社会不仁、不义、无礼、无智,无信,五个字全没有了;“五伦”也没有了。现在父不父、子不子、君不君、臣不臣、朋友没有信了,全乱了,这“乱伦”。“五伦”。“五常”没有了,这个社会就叫妖魔鬼怪,谁来救这个世界?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所以今天社会妖魔鬼怪多,佛菩萨也不少。如果没有这些佛菩萨应化在其中,这个世界还能住吗?

  我们看到不少学佛的人、念佛的人、诵经的人、参禅的人、持咒的人,这些人里面有很多再来人。对于社会安全,逐渐逐渐上轨道了,各行各业里头都有佛菩萨在里头示现,所以我们学佛明白这个道理,决定不可以轻慢一个人,为什么?说不定他是再来人他是来示现的,我们轻慢,那就种下了、造了不善的业了。他慈悲,没有关系,他不怪我们,我们自作自受,自己造不善的业,自己要受果报。所以我们要学《十善业道》,我们要学“十大愿王”,对于世出世间一切诸法真诚恭敬,与性德相应,也就是与“五伦”、“五常”、“四维”、“八德”相应,我们要称赞。

  ……

  同参道友要自己去找。我在台中十年,接受李老师的教诲,他是身行言教,言教有时限的,一个星期三次,那我们修学怎么办?我找了七个人,包括我自己。我们七个人是个小班,每个星期一次,晚上三个小时,我们再温习功课,交换心得,十年如一日。我离开台中以后,听说这个班就没有了。这个班对我的利益太大了!我在老师那里学教,在这个班上消化,多半的时间是我复讲、做心得分享。这六个同学在一起互相讨论,我们用这种交流的方法,把老师所教的能消化了,能体会得了,最重要的是用在生活,用在工作,待人接物,活学活用。

---------------------------------------------------------------------------------

印光法师文钞选读

 

释教三字经序

 

  (代明天启时,蜀东忠州聚云寺,吹万老人释广真作)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凡圣不二,生佛一如。由迷悟之或殊,致升沉之迥别。大觉世尊,愍而哀之。示成正觉,转大法轮。本一心以建立,作迷津之宝筏。普欲未来,咸登道岸。故以五时所说,及教外别传之旨,付诸弟子,命广流通。由是列宗诸祖,相继而兴。宏宗演教,代佛扬化。迄今世远年深,事多义广。若非读破大藏,妙悟自心。无以测其端倪,得其纲要。每欲撮略梗概,开示后进。因念宋儒王伯厚先生,作三字经。以纪夫伦常日用之道,与历朝治乱之迹。使学者先知其约,后涉其博。幼而学之,壮而行之,立身行道,致君泽民,以复其人性本有之善。遂仿其意,略叙如来降生成道,说法度生。列祖续佛慧命,随机施教。及与古德自利利他,嘉言懿行。题曰释教三字经。俾为沙弥时,诵而习之。知佛经之要义,明祖道之纲宗。及其壮而遍阅三藏,历参五宗。妙悟自心,冥符佛意。方知山色溪声,咸示第一义谛。鸦鸣鹊噪,共谈无上心宗。非同非异,非有非空,即权即实,即俗即真。博之则尽十虚而莫容,约之则觅一字不可得。然后乘大愿轮,阐扬法化。普令法界众生,归依一体三宝。复本来之面目,传无尽之心灯。是在后进之发心造修焉,予日望之。 (选自《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三 序)

注解:

  ①约(yuē):约束;限制。

  ②俾(bǐ):使。

  ③冥符(míng fú):默契;暗合;谓神授的符命。

 
0
 
 

净宗经教网站(佛陀教育)e-mail: fotuojiaoyu@qq.com 建站日:2014.1.1 三宝弟子恭制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6855号-1 最佳浏览建议:IE 6.0以上浏览器 萤幕解析度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