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净宗经论 ·净宗祖师 ·佛陀教育 ·净土释疑 ·辅助修学 ·传统文化 ·请佛住世 ·播经供养 ·网立牌位 ·圣号圣像 ·体会分享 ·下载专区 ·网站留言
共修系统 帐号: 密码: 登录 密码找回 注册
          >搜索          
  学佛入门
· 什么是佛教 · 佛教是教育
· 三皈依 · 走出学佛的误区
· 学佛师承的重要性 · 一门深入的重要性
· 学佛必持戒    
  学佛基础
· 弟子规 · 太上感应篇
· 十善业道经 · 沙弥律仪
· 了凡四训 ·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 地藏经 · 地藏经玄义
  五经一论

· 阿弥陀经 · 无量寿经
· 观无量寿佛经 · 普贤行愿品
·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 往生论
  传统文化教育
· 胎教 · 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
· 教育专家精品讲座    
· 传统文化早期教育体会分享
  辅助修学
· 哲理嘉文 · 中医养生 · 因果教育 · 护生素食
  播经供养
·

净空法师关于播经的答问、开示播经须知

·

播经须知及供养仪轨

·

播经体会分享

· 播经音频下载
 修学体会分享 >>更多
· 复讲《太上感应篇》(001 附原文)
· 《复讲<佛说十善业道经>》连载地址
· 为什么早晨五点钟必须起床(答案真让人
· 【天地载和019】“医保不要钱,不用
· 《佛陀教育课程全集讲义》文档下载

出家人着衣避免着红黄蓝白黑五种正色,着咖啡色法衣

  来源:净宗经教网 录入时间:2014-08-06 16:45:15
关键字:出家人着衣,咖啡色法衣,粪扫衣,佛陀教育,诸法实相,宇宙人生真相,
【 点击数:5765 】 【字体: 】 【 收藏 】【 打印文章

 

摘自净空法师《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85集  2014年8月4日 讲于 香港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

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世间无非都是生老病死、生住异灭、成住坏空

  请看《大经科注》第三百零八页,倒数第四行:

  【科】庚四、出家

  【经】弃位出家。苦行学道。作斯示现。顺世间故。

  【解】“弃位出家,苦行学道”。此表“出家”之第四相。《魏译》甚详,文曰:“现处宫中,色味之间。见老病死,悟世非常。

  这是世尊做太子的身份,外出去游玩,在城外遇到老人,看到生病的人、看到死亡的人。看到这些事情,他有感悟,觉得这个世间是生灭法,不是长生不老,找不到不生不灭永恒的这些现象,所观察到的、耳听到的、身体接触到的,无非都是生老病死、生住异灭、成住坏空,这给他很大的启发,动了出世修行的念头。这个里面老、病、死,还有一个修道的人,想想修道是有道理的。

  【解】弃国财位,入山学道。

  国,他是国王,离开这个国家。那个时候的国,跟中国周朝晚年相同。这个国君(中国春秋战国的国君)领土并不大,在周朝的时候,有八百多个国家,叫诸侯国。大国还没有现在一个县大,小国大概比乡村大一点,它也是个国家,也就是说不是统一的。当时讲“天下”,也就指中国这一块疆土,八百多个诸侯,分布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淮河流域,在这一带,就是中原这个地带;南部大概到福建、广东,北面有长城。诸位知道,长城外面是匈奴。长城里面这才叫中国。

  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亦如是。他的父亲是个国王,就是大国大概也只有现在一个县差不多,这大国。印度当时有十六个大国,这是大国。把国家舍弃了;把财产舍弃了;“位”是王位,王位也舍弃了,入山学道,到山上找这些修行人,跟他们学习。佛陀那个时代,印度的宗教很发达,哲学也很发达,他都去参学,学了十二年。

  【解】服乘白马,实冠璎珞,遣之令还。

  交给他的随从,把他身上穿的衣服、骑的马、戴的宝冠璎珞,让伺候他的人带回去,出家修行用不着这些东西了。

出家人着衣避免着红黄蓝白黑五种正色,着咖啡色法衣

  【解】舍珍妙衣,而着法服。

  “法服”就是今天所讲的袈裟。今天的袈裟比那个时候的服装质料要好多了。那个时候的法服叫粪扫衣。是一些人家衣服穿破了旧了不要了,当垃圾丢掉了;出家人把它捡起来,把它洗干净,还有可以用的地方保留着,不能用的地方才丢弃掉,积到可以做一件衣了,把它缝起来。

  像我们现在穿这个衣,那是一块一块缝起来的。缝起来的质料不一样,一件衣服颜色不一样,不好看,所以缝起来之后要去染色。染什么颜色?五种正色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混合在一起,染出来就这样的颜色,像咖啡色一样,避免正色红、黄、蓝、白、黑都是正色。佛穿杂色衣,叫袈裟。袈裟就是很多不同颜色混合在一起。

  吃饭每天到外面托钵,一钵饭不是一家人供养的,一家人供养一点点。佛的戒律准许托七家,七家的饭菜不一样,要混合在一起,也叫袈裟,袈裟味

  “袈裟”就是混合的,很多混合在一起的叫袈裟,这叫法服。

  头发剃掉了,胡须也剃掉了。我们想到释迦牟尼佛很年轻,十九岁舍弃皇宫的,剃头发是有;剃胡须那是以后,以后出家有三四十岁,有胡须。

  【解】剃除须发。端坐树下。勤苦六年,行如所应。

  他曾经修六年苦行,跟印度宗教学的。

  【解】《普曜经》云:“尔时太子日服一麻一麦。六年之中结跏趺坐。”

  这经典上有记载,他曾经有六年的苦行。

释迦佛是佛陀教育,是帮助众生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

  【解】修习艰难勤苦之行。

  在那个时代,如果不是这样修苦行,一般社会大众不尊重。所以释迦牟尼佛要教化一切众生,要教化那些不同的宗教、不同的学派,必须要做到。他们能做到的,释迦佛全做到;释迦佛能做到的,他们还有许多没做到。大众对他就有信心了,就听他讲经说法,跟他在一起修行

  这个就是要教化众生,这给我们很大启示,必须要跟这些人在概念上完全相同,他认可,这个教化才能展开。印度像婆罗门教比释迦佛要早一万年,那在印度的地位根深蒂固,要想转变它谈何容易。好在佛陀不是宗教,它是教育,我们可以称“释迦牟尼佛的教育”。那是一种什么教育?是明心见性的教育印度所有宗教没有达到这个境界,学术也没有这么高的成就。佛用什么方法?戒、定、慧三学

  婆罗门教有定,佛经上所说的四禅八定,是婆罗门教的,它的定只有八个层次;佛教里面定高了,阿罗汉修的第九定超过它,超越六道轮回。八定没有超越;九定超越了。缘觉、菩萨,菩萨有权教、有实教。

  佛法能够帮助人,恢复到自性本定,这是佛所证得的;菩萨还没有到,到边缘,再向上提升就到了。所以对于世出世间一切法的真相完全通达明了——诸法实相这是世间没有的,六道里头完全没有。人间没有;天上也没有,天上有四禅八定。所以婆罗门教有能力到四禅天、四空天,他出不了轮回。菩萨修到八地以上,对世出世间一切现象了如指掌,他完全看到了,完全接触到,这是圆满的真相教育它的目的,就是要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

  【解】“作斯示现,顺世间故。”

  为什么要作八相成道?恒顺众生。

  【解】以上二句,出自《唐译》。深显《法华》玄旨。《法华寿量品》云:“一切世间天人及阿修罗,皆谓今释迦牟尼佛,出释氏宫,去伽耶城不远,坐于道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印度所有宗教、学派,都希望能达到这个境界。这一句话全是梵文音译,不是不能翻,是为了尊重不翻。大乘佛法就是求这个,菩萨学习的也就学这个。翻成中国字,“阿”翻成“无”,“耨多罗”翻成中国意思是“上”,“三”这个音翻成中国是“正”,“藐”是“等”,下面“三”又是“正”,后面“菩提”是“觉”,翻成中国意思是觉悟,合起来“无上正等正觉”,这一句话就是佛教终极的目标。最后我就是要把这个东西找到,这就是什么?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没有比这个更高的,没有能够跟它相等。

  无上正等正觉,在佛法里面它这里有三个阶段。最下面的是正觉,阿罗汉证得了。在古印度大家有这么一句话,但是没有人能证得。佛出现在世间,阿罗汉证得“三菩提”;菩萨证得正等正觉就是“三藐三菩提”;佛所证得的就加个“无上”,“无上正等正觉”。

  ……

  一般经典上所说的,菩萨要断无始无明习气,需要三个阿僧祇劫。因为无始无明习气没有方法断,不像见思烦恼,尘沙烦恼。见思烦恼断了,证阿罗汉果,阿罗汉果见思习气没断。他证到阿罗汉了,在阿罗汉这个阶段当中,要把习气断掉。习气断掉之后他就不叫阿罗汉了,叫辟支佛,辟支佛比他高一级。不但见思烦恼断了,见思烦恼习气也断了。

  辟支佛在他位子上,他要断尘沙烦恼,尘沙烦恼断尽了,他就升到菩萨了,他成菩萨了。虽然成菩萨,尘沙烦恼的习气还在,所以菩萨必须把尘沙烦恼习气断掉,断掉之后他就成佛了,这个佛是十法界的佛,很像佛,不是真佛,天台大师称他作相似即佛,很像,为什么?他还是用阿赖耶,依旧是用妄心,他没有用真心。也就是说,无始无明烦恼断了,无始无明烦恼习气没断,无始无明烦恼也没断。他在佛的位子上,断无始无明烦恼,烦恼断了,他就脱离十法界了,往生到一真法界,就是实报土,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这个位子上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但是他有起心动念的习气。决定没有起心动念,他有这个习气在,这个习气我们凡夫看不出来。他的智慧、神通、道力好像跟佛差不多,但是就是不能融入常寂光,除这一样事情外,他的智慧、道能、相好跟佛没有两样,所以称他为法身菩萨,天台大师称他为分证即佛,真佛,不是假佛,但是不圆满,就是因为他还有习气。那这个习气断干净了,那就真的无上正等正觉了,他不在实报土,他在哪里?他在常寂光。常寂光在哪里?常寂光无处不在,常寂光无时不在,遍法界虚空界就是一个法身,法身佛。法身佛就一个,报身佛他可以变很多个。法身只有一个,法身是一片光明,里头什么都没有。

  惠能大师明心见性,用了二十个字形容法身:“本自清净”,“不生不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这才真正到究竟圆满。

  那实报土里面只有一个法身菩萨,无始无明怎么断?没法子断,不要理它,三个阿僧祇劫之后自然就没有了,古人对这桩事情常常用酒瓶来做比喻,盛酒的瓶子。把酒倒干净了,确实没有了,里面擦干净了,一滴孔没有,闻闻有味道,这味道怎么除?没法子除,只有把瓶盖打开,放个半年、放个一年,再去闻没有了,时间久了,自然就没有了。

  可是,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许许多多诸佛刹土里面的法身菩萨,都愿意到极乐世界去,他们住的是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释迦牟尼的实报庄严土就是《华严经》所说的华藏世界,实报土。这些人他愿意到极乐世界,那么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有特别的威神加持,能让他无始无明烦恼习气提早消失,他在别的地方要三个阿僧祇劫才能消失掉,到极乐世界可能一个阿僧祇,可能不需要一个阿僧祇。如果没有这个好处,法身菩萨到极乐世界就毫无意义了。这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极乐世界不可思议,阿弥陀佛不可思议,我们要从这些地方去体会。如果没有这种利益,菩萨没有必要到极乐世界。我们相信肯定有不思议的能量,也因为弥陀不思议,不可思议,感得十方诸佛以菩萨身份到极乐世界协助阿弥陀佛教化众生。

  【解】然善男子,我实成佛以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自从是来,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说法教化,亦于余处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只国导利众生。

  我们就看到这里,释迦牟尼透消息了,他不是在印度真的成佛了,早就成佛了,在这个舞台上表演。八相成道是表演,不是真的,因为这个表演让大家对他升起信心。你看,释迦也是父母生的,也是一生修行;你看,十九岁出家了,修了二十一年成功了,三十岁成佛成道了,这是做给人看的,让别人升起信心。如果他是化身来的,你是神、天神,我们凡夫做不到,对他没有信心,就不会跟他学示现个普通人完全一样,他能成功,我们也能成功,十九岁出家,三十岁成道,十二年;然后讲经教学。

  跟他的人越来越多。那么这些个弟子当中,菩萨弟子、声闻弟子、凡夫弟子,多啊!这里面许多凡夫弟子当中有佛菩萨化身来的,声闻亦如是,菩萨亦如是。像文殊、普贤,观音、地藏、弥勒菩萨都是久远劫都已经成佛了,在释迦会上做影响众。真正的凡夫小乘听佛说法,很难理解,那这些同学要帮他忙,这些同学都是古佛再来,有人资格比释迦佛还要老,在释迦佛成佛之前成佛的,《法华经》上开权显示,佛到最后大家都成熟了,可以把事实真相说出来了。

  他常常在娑婆世界说法教化,为什么?这个地方跟他有缘。娑婆世界众生念释迦牟尼佛,佛就现身了,应该现什么身就什么身。随众生心,应所知量。除了娑婆世界之外,十方诸佛刹土里面众生跟释迦牟尼佛有缘的不少,人数比我们多。世尊哪个地方有缘,哪个地方现身。那现在我们知道,法身遍一切处,法身就是常寂光。

  我们看下面,佛怎样教众生。

  【解】如来见诸众生,乐于小法,德薄垢重者。

  “乐于小法”,喜欢小法。“德薄垢重者”,这是说六道众生,人道。你看,给你讲伦理、讲道德、讲因果,你很欢喜,就接受了。给你讲方等,讲般若,听不懂;讲《华严经》,甚至三千比丘退席,听不懂。所以佛说法——应机施教,为我们这些众生说。

  【解】为是人说,我少出家,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我实成佛已来,久远若斯。但以方便教化众生,令入佛道,作如是说。

  说我少年出家,得无上正等正觉,其实我实实在在成佛,“久远若斯”,时间太长太长了,但以方便教化众生,做如示现。

  【解】两经合参,信知本师,作八相成道之种种示现,只为随顺世间众生之根机,行权方便,普皆度脱而已,实则释尊久已成佛。

  我们把魏译本的《无量寿经》,《普要经》所说的跟《法华经》所说的合起来看,“信知本师”,我们相信,知道释迦牟尼佛,作八相成道的种种示现,只为随顺世间众生之根机,行权方便,普皆度脱而已,实则释尊久已成佛。

  这个事实要认识。“出家”,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0
 
 

净宗经教网站(佛陀教育)e-mail: fotuojiaoyu@qq.com 建站日:2014.1.1 三宝弟子恭制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6855号-1 最佳浏览建议:IE 6.0以上浏览器 萤幕解析度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