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净宗经论 ·净宗祖师 ·佛陀教育 ·净土释疑 ·辅助修学 ·传统文化 ·请佛住世 ·播经供养 ·网立牌位 ·圣号圣像 ·体会分享 ·下载专区 ·网站留言
共修系统 帐号: 密码: 登录 密码找回 注册
          >搜索          
  学佛入门
· 什么是佛教 · 佛教是教育
· 三皈依 · 走出学佛的误区
· 学佛师承的重要性 · 一门深入的重要性
· 学佛必持戒    
  学佛基础
· 弟子规 · 太上感应篇
· 十善业道经 · 沙弥律仪
· 了凡四训 ·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 地藏经 · 地藏经玄义
  五经一论

· 阿弥陀经 · 无量寿经
· 观无量寿佛经 · 普贤行愿品
·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 往生论
  传统文化教育
· 胎教 · 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
· 教育专家精品讲座    
· 传统文化早期教育体会分享
  辅助修学
· 哲理嘉文 · 中医养生 · 因果教育 · 护生素食
  播经供养
·

净空法师关于播经的答问、开示播经须知

·

播经须知及供养仪轨

·

播经体会分享

· 播经音频下载
 修学体会分享 >>更多
· 复讲《太上感应篇》(001 附原文)
· 《复讲<佛说十善业道经>》连载地址
· 为什么早晨五点钟必须起床(答案真让人
· 【天地载和019】“医保不要钱,不用
· 《佛陀教育课程全集讲义》文档下载

李炳南老居士的“你要信佛!”

  来源:净宗经教网 录入时间:2014-08-06 16:37:23
关键字:念佛,学佛,业障,你要信佛,李炳南,一门深入,三皈依,话头
【 点击数:4887 】 【字体: 】 【 收藏 】【 打印文章

 

摘自净空法师《2014净土大经科注》第83集  2014年8月3日 讲于 香港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

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放下贪嗔痴慢疑,才能学传统文化;放下见思烦恼,才能学佛

  请看《大经科注》第三百零四页第三行,从第一句看起:

  【解】当知欲不离佛,须以念佛为因。如《华严》十地,始终不离念佛。”

  这些话都是彭际清居士所说的,这个一段。彭际清居士,我们同学发心把他的资料查出来了,确实是贵族,家世非常显赫,他十八岁考中进士。他的父亲、祖父都是状元及第,父亲做过乾隆皇帝的兵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虽然很年轻,考取了功名;家庭环境好,生活没有忧愁,所以他一生没做官,学佛、学儒、学道,真正成为一代通家,最后念佛往生净土。

  《往生传》里头有他,他给《无量寿经》做了一个注解,叫《无量寿经起信论》他作的,稀有难得!

  这几句话说得非常好!告诉我们,我们想亲近佛陀,亲近佛陀福慧双修,成就快,不会退转,不会受到外面境界干扰。

  我们今天业障太重,为什么?从早到晚时时刻刻都受外境干扰,身心不安,这样念佛、这样学佛,不能往生、不能成就,只是跟佛法结个缘而已,其他都谈不上。

  学佛、学中国传统文化,先决的条件是什么?也就是说,你具备什么样的条件你才有资格学习?条件就是放下欲望。放下贪嗔痴慢疑,你能够学传统文化;放下见思烦恼,你能够学佛这个东西放不下它障碍你,佛菩萨来教你,你也学不会,你也听不懂,入不了境界。

  我初学佛的时候,知道佛法的殊胜,方老师给我介绍的。我见章嘉大师,我向他老人家请教,我说:佛法的好,功德利益,我略知几分,佛门里面有没有方法,让我们很快能契入境界?我的问题提出来了,大师看着我,我也等着他回答,他没说话。看我看了半个小时,我也看他,好像是禅堂里头入定了。半个钟点以后他才说,说一个字:有!我问他有没有方法,答复我“有”。我等了半个钟点,等到了一个字,我精神振奋起来了,他老人家不说了。这又等了六、七分钟,告诉我,“看得破,放得下”六个。我听到这两句,话很浅显,意思神妙,不能体会。可是我头脑转得快,我立刻向他请教从哪里下手?他告诉我:从布施

  为什么我提出这个问题,他这么容易答复我还要等半个小时,原因在哪里?我们年轻心浮气躁,在这种心态之下不能受教,给你讲了耳边风,你没听进去。所以老师看着学生,必须让学生整个浮躁的气统统放下了,心平气和,才能接受教诲。半个钟点我们浮躁气下来了,心定了,他说了个“有”。我们听到这个“有”,这精神头又来了,那是什么?浮躁。必须等你这个浮躁再往下降下去,才给你说。多难!

  现在这个世界要找一个心地清净、真诚、恭敬的,一个也找不到。换句话说,老师说话的对象没有。不是不愿意说,没人会听。这是圣贤教育,跟一般学校教育不一样,心浮气躁接受学校里面的教育没问题;圣贤教育,不行;中国传统东西、儒释道都不行,都讲求要清净心,心愈清净愈好。这就是现在人学佛学了一辈子,还是心浮气躁。换句话说,一句佛法他也没有学到!譬如说这一句阿弥陀佛,他学到没有?没有!这一句佛号他真学到了会开悟、会明心见性,往生有绝对把握。像海贤老和尚一样,不需要人助念,助念并不可靠,说走就走了。

  来佛寺这个小庙海庆、海贤、跟海贤的妈妈都是这么自在走的。他的妈妈走的时候八十六岁,最早走的。走之前亲自包饺子,嘱咐海贤老和尚(那个时候海贤五十七岁),把他妹妹找来、侄女找来,一家团聚。吃完饭之后,她在椅子上一坐,腿盘起来,大声的告诉大家,“我走了”,就真走了!你看多自在!说走就走。

  那个时候环境条件很困难,海贤和尚念了三天三夜佛回向给妈妈,用一口薄板棺材给她埋葬了,心里总是不安,对不起母亲。八年之后环境好了,他就想到要给他母亲改葬。树碑。把母亲坟墓挖开,打开棺材的时候,棺材里头没有人,空的,只有几颗钉棺材的钉子在里头,人不见了。

  中国过去有个例子,达摩祖师下葬下去之后,过了几个月有人说,他们在西域跟达摩祖师见了面,看到达摩祖师一个脚赤脚,一只脚穿着草鞋,有说有笑。人家听了不相信。达摩坟墓在此地,他已经过世好几个月了,哪有这种事情?他看到那个日期,也就是达摩祖师下葬的时候。大家不相信,把坟墓挖开来看,挖开来果然没错,棺材里头没有人,只有一只草鞋。那证明他说的是正确的,他看到的达摩祖师,一只脚穿草鞋,一只脚赤脚。棺材里头有一只草鞋,证明他说得没错。

  所以海贤老和尚的母亲,是不是菩萨再来游戏神通,凡夫不敢随便说。所以我们称“来佛寺三圣”!他母亲绝对不是凡人,走了以后,留下这个瑞相让我们看到。

  所以亲近佛陀是人生第一桩大事,福慧双修,成佛快速

  怎样才能够亲近佛陀?这个地方告诉我们,“须以念佛为因,心里头常常有佛,心里面没有离开佛,你跟佛愈来愈接近了。这个佛不是一般的佛,是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首先你要肯定他真有,不能有丝毫怀疑。

  我们生在这个时代,这个时节因缘稀有难逢,我们遇到海贤法师,他给我们表法,他替我们做证明,证明西方极乐世界真有,证明真的有阿弥陀佛,他跟阿弥陀佛多次见面。他念佛念了九十二年,没有中断过,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接着就念。工作念佛,生活念佛,待人接物都念佛,佛号不中断。

  在这个之前我见到一个人,我的老师章嘉大师,他持咒,金刚持。就是你看到他口在动,没有声音,这叫金刚持。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在什么时候,你看到章嘉大师,他嘴里头在动,他默念。我一生只看到这么一个人,没有看到第二个人,应当学。

  海贤亦如是,念佛是因,成佛是果,不念佛怎么能成佛?

  下面彭居士举个例子,如《华严》十地,始终不离念佛。“始”是初地,“终”是十地。也就是说,十地菩萨从他证得初地之后,一地一地往上升,到最后法云地菩萨,没有离开念佛。跟海贤老和尚一样,跟章嘉大师一样,到这个地方都是彭居士说的。

  下面这是黄念老讲的:

  【解】按彭氏之说,菩萨度生,须有方便。最胜方便,是教人念佛。念佛生佛国,见佛闻法,终不离佛,故能入佛法藏,究竟彼岸。彭氏之论,深得经旨。

  “旨”是宗旨。这部经最主要的修学的纲领就是念佛,彭际清居士抓到了。那么我们晓得,他自己肯定是修这个法门,肯定是佛号不离心,心里有佛。这是有大成就的人,住世不长,他往生的时候才五十多岁,就走了,功德圆满,著作非常丰富。所以我们应当要学,不要有妄念。

  我们的妄念实在太多、杂念太多。你一定要知道,这些念头就是制造六道轮回,为什么会有六道轮回?就是有这些妄念、杂念,我们天天还在制造,这怎么得了?!这个东西不放下,纵然得人身、闻佛法,也是枉然,为什么?你这一生当中成就不了。

  我们年岁大了,不能等了,没有那么多时间给你浪费,所以要分秒必争。我有一秒时间,我念一句阿弥陀佛,一秒都不能空过。我们不要责备别人,要责备自己,分分秒秒空过了,这是大过失,世间任何过失没有比这个过失更重的。你为什么把佛号丢掉了?还把世间这些假的东西放在心上,怎么得了!你现在人身体在,周边这些假相也存在;死了之后,身体不见了,放下了;我们的环境,现实的环境也不见了,如梦幻泡影,这才是事实真相。

  《华严经》上讲得很清楚,前面我们念过,没有一样东西你能带走,什么东西能带走?业。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这些善业、恶业。善业感三善道;恶业感三恶道。你一定要觉悟,三恶道不好,不去;三善道好,你要贪着你就坏了,你不知道三恶道跟三善道是平等的。它从哪里来的?业力变现的。业力变现起什么作用?消业障。三恶道是消恶业的业障;三善道是消善业的业障,全是业障。你真正把事实真相搞清楚、搞明白,你才晓得善因、恶因是平等的,三善道跟三恶道也是平等的,都不是真的。都是“当体即空,了不可得”。“不可得”里头你一定要以为有可得,累死了!这就叫妄想、分别、执着。

  什么时候你真正觉悟,它是空的,它不存在,多看看现代量子物理学家的报告,对我们学佛有帮助。

  量子力学家最近这二三十年,有很大的成就。宇宙的奥秘——物质,被他揭穿了。物质到底是什么?科学家告诉我们,物质是假的,根本就没有物质这个东西存在。物质现象是什么?是念头产生的幻相。这个幻相存在的时间,佛在经上告诉我们,我们现在用秒做单位,它存在的时间多长?是二千一百兆分之一秒。诸位要记住单位是兆,二千一百兆分之一秒,你怎么能知道它是假的!

  ……

学佛的理念是“一门深入,长时熏修”

  所以学佛,学习的理念方法跟这个世间所用的不一样,完全不一样!世间的学问要广学多闻。你看有人年轻念大学,念一个科系拿到学位,再念另外学系,有人拿到三、四种博士,广学多闻。佛法不用这个。

  佛法学系的理念是“一门深入,长时熏修”。我们很乐意提供学习的环境,真正肯学习的人我们帮助他,让他生活很安定没有人干扰,让他一门深入。方法是什么?“读书千遍,其义自现”,是帮助他持戒修定。

  海贤老和尚是我们最好的榜样,他持戒,他学过戒没有?没有。他持什么戒?“三皈”、“五戒”、“十善”、“四摄”、“六和”、“六度”、“普贤十愿”,他全做到了。你细心对照一下,他哪一条没做到!这就行了,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决定与这些完全相应,吃苦耐劳。生活极其简单,吃的粗茶淡饭;蔬菜粮食自己种的;穿的是补的,捡别人丢弃的不要的衣服,捡回来,哪个地方不适用,补个补丁还可以穿。老和尚那个时代,现在这个物质资源丰富,穿补的人很少,但是要能吃苦,不求享受,无论在物质方面、精神方面,不求,要在这个里去磨练,修什么?修忍辱波罗蜜,能忍。能忍就能得定,不能忍怎么能得定。定就能开智慧,目的达到了。所以这个经教,教他读,要不要教他?不能教,教就把功夫破坏了。读什么?读一千遍,一千遍读完再读一千遍,读完再度一千遍,意思不要讲,熟透了之后意思自然懂了,所谓“自见其义”。自见其义就开悟了,经典什么意思完全明白了,所以“般若无知,无所不知”,他用这种功夫,就是心要专、要一,就做这个,用读诵的方法来修定,不是叫你求解的。这个字怎么讲,这段什么意思,不是!没有意思,没有讲法,这是大乘教,三年五载豁然开悟,你什么都明白了,这部经从头到尾讲的头头是道,跟佛讲的没有两样,没有学过的经典拿来一样讲的透彻,一经通,一切经全通了,他求这个。这是人人的本能,不稀奇,个个人都有,本能。

  本能失掉了,失掉什么?烦恼障碍了;还有你学的这些乱七八糟东西障碍了。两种障:烦恼障,所知障。释迦摩尼佛为我们表演,十九岁离开家庭,过出家人的生活,放下烦恼障,他做知识分子,这个角色来给我们表演,知识分子喜欢广学多闻。印度宗教很多、学派很多,他去参学、去学习,学了十二年。十二年怎么样呢?不能解决问题。所以把十二年所学的放弃了,不学了,到菩提树下去入定,放下所知障。你所学的东西全是障碍,你想想看是不是障碍?叫你心不能静,定不下来,智慧不开,学的是知识,不是智慧。没有智慧,知识,知识就是智慧的障碍,彻底放下,这一放下之后得定了,开悟了,夜睹明星,大彻大悟

  他一生讲的那么多经,谁教他的?没老师。无论大乘小乘,任何一部经,都没有人给他讲过,他怎么样?自己通了。你看他这个顺序,讲“阿含”、讲“方等”、讲“般若”、讲“法华”、“涅槃”,多清楚!那真是智慧。从哪里来的?自性本有的。只要明心见性,自然露出来。所以智慧、能力,包括科学技术种种能力全会;相好,应以什么身相得度,他就能现什么样的身,这就是讲相好;包括六种神通,是每个人自己本有的。你不懂方法。

  大乘法佛没有别的,开发自性的智慧。自性是宝藏,什么都有,我们去开采,用什么开?用戒定。戒定就是开采自性智慧宝藏的工具方法,不能向外求,外头没有东西,大乘教上所说,“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心外无法”,你在心外怎么能够得到智慧、怎么能得到德能相好!得不到,全要从自己自性,这比什么都重要。所以大乘修行人对佛有信心。

李炳南老居士的“你要信佛!”

  身体重不重要?身体重要。怎么样照顾?阿弥陀佛照顾。海贤老和尚给我们做出最好的榜样,身体有什么毛病,他能够帮人治病。他用什么药?外面花草树木他随便捏一点来就是药,就能把人病治好,什么病都能治好。这是什么?因为一切花草树木都是自性变现的,只要有信心,实际上全是信心治好的。你对佛菩萨没有信心,对自己没有信心,这个很可怜!为什么?自己的本能完全失效了,要靠外缘。要靠外面的药物,药物都有副作用,从这个地方真正体会到,信佛这个“信”字好难,太难了

  过去我受戒,出家,我两年之后才受戒。受戒之后当然第一个去拜老师,我的老师李炳南老居士。我到慈光图书馆,他在里面,我在大门外,看见我了,看见我就指着我大声跟我讲:你要信佛到里面去之后,他说:你坐下来,你懂得我的意思吗?我说:我不懂!我要不信我怎么会出家、怎么会去受戒?这当然信佛了,你跟我讲的“信”,所以我有疑惑。他就告诉我:有八十、九十老和尚到临终还不信佛。我才明白他的意思。我们这个“信佛”里头带着怀疑,不是真信、不是净信,里头有掺杂着怀疑,有很多疑虑在里头,这不信!

  不信佛就不灵,信他就灵了。为什么海贤老和尚那么灵,他没有怀疑。我们今天怎么不灵?有怀疑,怀疑把信心搅乱了,所以信心不纯。问题在这个地方,不能不知道。

净宗的话头是一句阿弥陀佛,分分秒秒都是阿弥陀佛

  佛没错,经没错,我们学错了自己不知道。你看“信、愿、行”,“信”,半信半疑,那个“愿”就不是真的愿。想往生,对这个世界有留恋,又舍不得去,名闻利养放不下,欲望还是在膨胀。这个障碍从自己来的,不是从外来的。你的心不清净,你没有通过戒、定、慧,你没有学过这个,所以成就就难了。

  那我们今天真正成就,万缘放下,彻底放下,什么都不要去理会,一心念佛,好好照顾这个话头。禅宗讲的参话头,我们的话头,一句阿弥陀佛,千万不要丢掉,分秒必争,分分秒秒都是阿弥陀佛,我们净土宗才真正就叫净。现在我们学的净土宗,净土宗净,我们自己心不净,入不了净土,有名无实,这不能成就。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0
 
 

净宗经教网站(佛陀教育)e-mail: fotuojiaoyu@qq.com 建站日:2014.1.1 三宝弟子恭制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6855号-1 最佳浏览建议:IE 6.0以上浏览器 萤幕解析度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