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净宗经论 ·净宗祖师 ·佛陀教育 ·净土释疑 ·辅助修学 ·传统文化 ·请佛住世 ·播经供养 ·网立牌位 ·圣号圣像 ·体会分享 ·下载专区 ·网站留言
共修系统 帐号: 密码: 登录 密码找回 注册
          >搜索          
  学佛入门
· 什么是佛教 · 佛教是教育
· 三皈依 · 走出学佛的误区
· 学佛师承的重要性 · 一门深入的重要性
· 学佛必持戒    
  学佛基础
· 弟子规 · 太上感应篇
· 十善业道经 · 沙弥律仪
· 了凡四训 ·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 地藏经 · 地藏经玄义
  五经一论

· 阿弥陀经 · 无量寿经
· 观无量寿佛经 · 普贤行愿品
·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 往生论
  传统文化教育
· 胎教 · 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
· 教育专家精品讲座    
· 传统文化早期教育体会分享
  辅助修学
· 哲理嘉文 · 中医养生 · 因果教育 · 护生素食
  播经供养
·

净空法师关于播经的答问、开示播经须知

·

播经须知及供养仪轨

·

播经体会分享

· 播经音频下载
 修学体会分享 >>更多
· 复讲《太上感应篇》(001 附原文)
· 《复讲<佛说十善业道经>》连载地址
· 为什么早晨五点钟必须起床(答案真让人
· 【天地载和019】“医保不要钱,不用
· 《佛陀教育课程全集讲义》文档下载

绝不是人替佛菩萨开光,见舍利是学习佛菩萨、祖师教诲

  来源:净宗经教网 录入时间:2017-12-10 06:11:29
关键字:舍利,开光,应机施教,大藏经,文钞,印光法师文钞,增广文钞,学佛,开光的意义,仪轨
【 点击数:5001 】 【字体: 】 【 收藏 】【 打印文章
 

摘自净空法师《净土大经科注》第456集  2013年9月28日讲于香港

 

见到舍利最重要的意义,就是要学习佛菩萨、祖师的教诲 

  第四、‘起立塔像’。

  经文上告诉我们修积功德、造佛像。

  “‘塔’,具云窣堵波,译为庙,或方坟。谓置佛舍利处也。”

  在中国有,在国外也有。我们在南传看到这个舍利塔,很高、很大。那么中国用小的舍利塔供养舍利,放在大殿的佛像的两旁。大小意思是一样的,换一句话说,功德也平等。

  我们看念老的注解,他引《会疏》说明供养舍利的意义:

  “《会疏》曰:‘安塔有其三义:一表人胜.”

  这是释迦牟尼佛的舍利、是菩萨的舍利、罗汉的舍利、高僧大德的舍利,才有人去供养,有人去给他造塔,这第一个意思。

  我们纪念这个人,念念不忘他,见到舍利就如同见到人一样。这个里头最重要的意义,就是要学习他的教诲,如果没有这个意思,功德就不大了。那么想到这个人、想到他的教诲,把我们自己的境界提升了,道理在此地。因此,塔、庙供像,这个佛菩萨的像,泥塑的、木雕的、金属铸造的,要是不懂得这个意思,我们只有一个印象,阿赖耶里头有一个印象,“这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是个修行证果的人”,只是如此而已。


开光,绝对不是我们人替佛菩萨去开光

  因此,塔、像建成之后,都有举行一个开光仪式。这“开光”是什么意思?“光”是智慧,“开光”是开智慧。这一尊像、这个道场、这个舍利塔,开我的智慧光明,要明白这个道理。绝对不是我们人替它去开光。有不少人请我,他们家里请的佛舍利、请的佛像,要我去给它开光;还有寺庙大殿落成,里面供的佛像举行开光典礼,有这个缘我也去。我跟别人做法不一样,我告诉大家供养佛菩萨形像真正的意思,是念兹在兹,看到佛像就想到人,想到人,就想到:他对我的教诲,他的教诲我有没有认真在奉行?要让我想这些事情。佛教我们的是什么?总原则、总纲领,佛是教化一切众生离苦得乐。那我有没有离苦得乐?真有离苦得乐,对佛就生出感恩的心。佛不在了,对着佛像感恩、道谢,如同对佛真身在前一样,触动我们,那这个佛像供养就非常有功德了。

  我们在此地分享经教,这个小讲堂供养有佛菩萨像、供养有祖师大德的像、供养有老师、护法的像,用意在哪里?念念不忘,时刻想到佛菩萨、师长的教诲我有没有认真去做,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这叫“开光”。这些像开我的光,不是我开他们的光我要是开他们的光,开光就灵了,不开光就不灵,你要拜这些佛像干什么?你供养舍利干什么?你拜我就好,我叫它灵就灵,叫它不灵就不灵,那不就是这个道理吗?千万别搞错了,那是“开光”真正用意。譬如我们今天供释迦牟尼佛的像,这个像是新造的,我们要把释迦牟尼佛的生平,做简略的介绍:释迦牟尼佛对人类的贡献是什么;他的成就是告诉我们,人人都有佛性。

  “佛”是什么?佛是圆满的智慧、圆满的福德,福、慧二足尊,我们念“三皈依”,“皈依佛,二足尊”,智慧跟福德达到究竟圆满。他告诉我们“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我们不知道,我们迷了,他这一句话说清楚了,提醒我们原来佛福、慧圆满,我们福、慧并不缺乏,跟他一样的。如何恢复到福、慧圆满?向他学习,他给我们做出了榜样,这开我们自性的福、慧大光明。我们向他学习,从哪里学起?方法很多,那一般普通人?普通人最普遍的就是上学,向他学习。他的学校有小学、有大学、有研究所,这就是有小乘、有缘觉,有三乘;有大乘、有一乘法,这个是最普遍的。因为上上根人不多,下下根人也不多,当中这个人数是最多,我们今天讲知识分子。

  佛所说的一切经就是教科书,很多,不是教你统统学,不是这个意思,你自己里面去找,适合你的程度,适合你修学的环境,对你很方便,没有什么困难,你就从这下手,慢慢地提升。一般我们要小学课程,容易!里面都半教我们做人的道理,跟中国“五伦”、“五常”、“四维”、“八德”非常接近,这小乘。学了之后,要把所学到的东西做到,落实到生活。“三皈”是总纲领,教我们念念不忘,我们一定要懂得,要依靠佛、依靠法、依靠僧,这佛法僧三宝;不能依靠自己的知见,自己知见不可靠,要依靠佛。


学习经典以清朝编的《乾隆大藏经》为准

  那么佛现在不在了,不在了的时候,最重要就是法,法是佛所说的。法传久了,有真、有假,要能够辨别。那我们哪有这个能力?那学人家假造的经,我们亏就吃大了。这里头有标准,标准就是《大藏经》。何以《大藏经》能成为标准?《大藏经》是皇帝下圣旨选定的。谁来选?全国的高僧大德来审定这个经是不是真的、能不能入藏。你给这个经作注解,也是这些高僧大德来审查,你这个注解里所说的,与佛的宗旨相不相应。不相应的,不能如《藏》;相应的、大家都承认的,这才能入《藏》。选定之后,送给皇上看,皇上批下来,叫圣旨,这才能入《藏》,这个靠得住!经过许许多多高僧大德,不是哪一个人、私人关系可以入《藏》的,这不可以。

  那么现在这个时代,皇上没有了,民主国家,国家领导人是投票选举出来的,他负不负这个责任?未必!那看他高兴。他要喜欢,这个法师交情跟我不错,他的东西我就让他入《藏》、流通;他要是跟我闹翻了,不高兴的时候,他写的东西再好,不能入《藏》,把它挑到一边去。真有,不是假的!所以我的老师教我,我们年轻、初学,这个经典的真假,一定要靠《大藏经》。《大藏经》要靠古时候的《大藏经》,不是今人,今人不可靠。古时候《大藏经》,中国最后的一部就是《乾隆大藏经》,这最后的一部。

  中国《大藏经》好像总共有三十一种不同的版本,这都是古典东西。这个《藏经》里头有,那就没问题了。经本要校对,看看里头有没有错字,要以古时候《大藏经》为标准,跟它去对照。对照的时候,原则是不能改字,一个字都不可以改。如果说不一样,跟《大藏经》本不一样,注明《大藏》这个字作什么字,可以写在旁边,给你做参考,那么这种校勘做得最著名的,就是日本的《大正藏》。他们用的功夫不少,字字句句都考证宋、元、明的本子,这个是古时候《大藏经》,做校勘。所以《大正藏》,一般学佛的人用得很多,它有它的长处,编的目录编得好,查经方便。现在有电脑,当然更方便;但是电脑有个缺陷,如果哪一天停电了,就全瘫痪了。所以这个翻印流通还是有价值,它不受这个限制。当然,电源要是还有的话,用起来方便;没有电就没有了。可不可能这地球上有一天没电了?这个问题谁也不敢答,科学家也不敢,为什么?你夜晚要到天文台,拿到望远镜看看星空,你就晓得,常常有星球爆炸掉了、没有了;也有时候发现新的星,从前没有,发现新星。这就是佛讲的世界有“成住坏空”,可以在天文望远镜上看到。佛说的,不是假的,星球有“成住坏空”,所以万法无常,这一定要知道。


“应机施教”是释迦牟尼佛说的

  你要问学佛有什么好处?学佛最大的好处,就是让自己肯定自己不生不灭。有形之物是无常的,包括星球,星球“成住坏空”,动物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异灭”,“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们承认“我”是什么?“我”是灵性,灵性不生不灭。但是灵性有迷、悟不同。阿罗汉以上觉悟了;阿罗汉以下的,迷啊!迷是六道凡夫;觉悟是三乘圣人。佛陀的教育,他的宗旨帮助我们破迷开悟。我们学佛学什么?学开悟。用什么方法?用教学、用修行。教学是明白了,就是看破;修行是放下。

  我初学佛,第一天跟出家人见面,我去拜章嘉大师。头一天见面,我就向老人请教,我说,我上了方老师的课,《佛经哲学》,对佛教认识了,佛教是非常伟大的教育。我向他老人家请教:有没有简单的方法、快速的方法,让我能够入门?我们年轻着急,老师沉得住气,不着急。他看着我,我也看着他,我们这样对看了半个多小时,他才告诉我“有”。我等了半个多钟点了,等了一个字“有”,精神提起来了,耳朵竖起来了,他又不说了。这下停了六七分钟,告诉我两句话:看得破,放得下。看破帮助放下,放下再帮你看破,看破又帮你放下,像爬楼梯一样,相辅相成,一层一层的上去。从起步到顶楼,就是看破、放下,放下、看破。我什么都不懂,他用这说法,我能理解。这个方法用佛学名词叫“止观”,《妄尽还源观》里头“五止、六观”。他要给我讲“止观”,那我完全不懂,要解释,几个钟点也解释不了,我还搞不清楚。这个就是真正的好老师,他有善巧方便,无论什么样的程度,他都能叫你得真实利益,这就是好老师,非常难得!

  如果遇到一个讲经、说法的老师,他给我讲了两个钟点,我听了在五里雾中,迷迷糊糊、莫知所云,就这样子了。那个好老师,你看就这几句话,让我们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个概念,虽然契入不深,但是不错。

  我出家之后遇到了个老和尚,讲《楞严经》。有些信徒来看老法师,这些信徒都是贵妇人、大官的夫人,也是寺庙里头的大施主,听经,来拜望老和尚、供养老和尚。老和尚他们都叫老师父:你讲的经,讲得好!我们都听不懂。老和尚听得很得意,笑一笑:我讲的经,你要听懂了,那还值钱吗?听不懂很值钱;听懂就不值钱,下头就无需要解释了。那佛如果要讲经,别人都听不懂,佛的经值钱了,对众生有什么好处?没好处!他没听懂,等于没学。

  所以“应机施教”是释迦牟尼佛说的。他程度浅,浅说;程度深,深讲,应机施教,这就对了。任何一部经典,可长可短、可浅可深,活的,能令一切众生都得利益。“佛以一音而说法,众生随类而得解”,就这个意思。特别是末法时期,真善知识难求,遇到,随缘!佛法讲缘分。没有缘分,一生遇不到;有缘分,恰恰就碰到了。我这三个老师连续碰到了,改变了我一生。这一生真正是方老师所说的“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感恩老师!老师把这句话传给我,我传给大家。怎么才能够真正得到最高的享受?要真干、真学,用诚敬心,决定没有怀疑的念头,恭敬心。恭敬表现是哪里?我懂得我就照做。我懂得“布施”,我就真布施;懂得“持戒”,我就真持戒;懂得“忍辱”,就真忍辱,得好处、得利益了。你要不落实,这个利益得不到,懂得等于没懂。这些都是章嘉大师教给我的,


怎样检验学佛是真懂还是没真懂?

  怎样检验是真懂还是没真懂?真正做到,做得很欢喜,真懂了。懂得了,真干,法喜没出来,懂得不透彻,做得不彻底,过失绝对不在佛法这一边,在自己。用这个方法来检验自己,就晓得自己学佛到哪一个境界,这个很重要!要不断提升,目的是离苦。

  什么是“苦”?我们眼前种种生活灾难都不算苦,那佛说的苦到底是什么意思?六道轮回是苦,是真苦;我们现在吃的这苦,是假的,是小苦,不是真苦,你要觉悟了,根本就不苦,哪来的苦?轮回真苦!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是叫我们超越轮回。如果不是教我们超越轮回,那就不是佛教,那就不叫做正法。超越轮回是离第一个苦;超越轮回之后,还有第二重苦,那就是十法界,还要超越十法界,真正离苦得乐。第一重很难了,第二重更难。阿弥陀佛有方便法,他发四十八愿,以无量劫修成的功德,在西方建立极乐世界。他这个建立是为什么?不是为自己,他没有自己。我们知道,成佛、究竟成佛是常寂光,没有物质的身体,也没有起心动念的念头,光明遍照,那叫法身,这是真佛,这是究竟圆满,遍照法界。所以极乐世界是无尽的慈悲,帮助十法界,当然包括六道众生最理想的修学环境,帮助你。你到那个地方去,平平安安、稳稳当当,一生就证得常寂光,就证得跟阿弥陀佛一样圆满的法身。这个法门不容易遇到,我们很幸运,遇到了。遇到这个法门,可以说我这一生有把握成功。

  

-------------------------------------------------------------------------------------------------------

印光法师文钞选读

 

与佛学报馆书(节录)

  大觉世尊,于无量劫,剥皮为纸,析骨为笔,刺血为墨,以髓为水,流通常住法宝,普度一切众生。佛学丛报一书,直使佛法流通中外,含识尽证一乘。但以世俗读书,绝无敬畏。晨起则不加盥漱,登厕则不行洗濯。或置座榻,或作枕头。夜卧而观,则与亵衣同聚。对案而读,则与杂物乱堆。视圣贤之语言,同破坏之故纸。漫不介意,毫无敬容。甚至书香家之妇女,花册皆是经传。世禄家之仆隶,揩物悉用文章。种种亵黩,难以枚举。积弊已久,习矣不察。若不特示祸福,决定难免亵黩。未曾得益,先获大罪。悯斯无知,须预指陈。若以愚见,皮面图画,可不必印。名标其傍,如常书式。中间或作伽陀,或作散文,少则数句,多则十余。言须简明,字须粗大。诫令视者,加意珍重,毋或亵污。大觉法王,度生妙道,敬则获福,慢则致祸。皮里宜用小字,详陈此书虽名报书,实同佛经。而且首有佛菩萨像。内中之文,或录经文,或宗经义,不同世谛语言,理宜格外敬重。再引经论传记中敬亵经典,罪福案证。庶知好歹者,不致仍存故态,误造恶业。此二或一册一换,或间次一换,或永远不换,只用一种文字,皆无不可。若换,则只可换文,不可换义。则庶乎师严而道尊矣。书后皮面,不可印字,以免涂污而昭敬重。西天二十一祖婆修槃头尊者,自言往劫将证二果,因误以杖倚壁画佛面,遂全失之。吾谓二果尚失果位,若是凡夫,则永失人身,常处恶道无疑矣。譬如巨富犯大辟,尽家资以赎死,贫人则立见斩首矣。事载传灯录二十祖阇夜多尊者章。故知亵慢,其罪非小。乾为大父,坤为大母,四海内外,同是同胞。清朝虽属满洲,毕竟同一父母。况列庙圣德,直同天高地厚,虽尧舜汤武,亦不过如是。近以兵歉叠遭,强邻见逼,政宪更新,稍有参差。然推究皇仁,仍复如故。但以境缘不嘉,致见倾覆。今既成共和,正好一体同观。论政体,则盛称共和。论前清,则褒美皇仁。譬如新官上任之后,不妨竖碑立祠,以彰旧官之德。共和既成之后,二百余年之抚育栽培,岂可顿忘。吾见第三册中,有独夫,专制,奴隶等语,心甚怏怏。夫吾国自开辟以来,其继天立极,君临天下之大圣人,亦未必不虑及此。或恐民若强悍,则号令有所不行,而反致乱亡。此圣人传子孙之本心,岂羲农汤武,尽欲私受其利乎。以非此不足以振纲常,息争端,亦时势使之然也。非羲农诸圣,皆有惭德也。今人各为公,共和郅治,亦时势使之然也。非今人便优于羲农等诸圣也。似宜推美共和,不必苛论前清。方合共和之体,免蔑古圣之愆。佛世毗耶离国,即用此法。如来于诸经中,亦未深斥轮王世世相承之非。善乎孔子之言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义之与比者,因时适宜之谓也。夏葛而冬裘,渴饮而饥食,不可互非,亦不可专主一法。唯求其适宜,则有大利而无少弊矣。然人心不一,倘再有投稿者,带此词意,祈略事笔削,以归完善。俾天下后世之阅者,佩服诸君大公之量,佛法平等之怀。所有言论,唯理是尚,毫无偏私。因兹  11古今来大圣大贤,无不归心而崇事焉。世出世间之理,不出心性二字。世出世间之事,不出因果二字。众生沉九界,如来证一乘,于心性毫无增减。其所以升沉迥异,苦乐悬殊者。由因地之修德不一,致果地之受用各别耳。阐扬佛法,大非易事。唯谈理性,则中下不能受益。专说因果,则上士每厌闻熏。此书科分十门,法不一律。正好事理并进,顿渐齐驱。庶得三根普被,利钝均益。宜将古今来由学佛得力,发之而为大忠大孝,纯义纯仁之事迹。与夫恭敬三宝,谤毁三宝之祸福。及高人淑世导俗之嘉言,戒杀放生之至论。于后数科,册册登载。则愚夫愚妇,有所禀承。而通方哲士,因悟理而亦欲实践。从兹不敢摇头掩耳,更急急于愿乐欲闻也。然因果心性,离之则两伤,合之则双美。故梦东云,善谈心性者,必不弃离于因果。而深信因果者,终必大明乎心性。此理势所必然也。而末法众生,根机陋劣。禅教诸法,唯仗自力,契悟尚难,何况了脱。唯有仗佛力之净土法门,但具真信切愿,纵五逆十恶,亦可永出轮回,高预海会。此不可思议之最上乘法,宜理事并谈,诫劝齐施。震海潮音,霈12大法雨。破鲁川辈之邪执,续莲池等之法脉。俾普天同受佛法之益,庶大地悉感诸君之德。则法满寰宇,世复唐虞13。道通天地有形外,恩遍飞潜异类中矣。刻论佛法式微14,实不在于明末。明季垂中,诸宗悉衰。万历以来,勃然蔚兴。贤首则莲池,雪浪,大振圆宗。天台则幽溪,蕅益,力宏观道。禅宗幻有下四人,而天童,磬山,法遍天下。洞下则寿昌,博山,代有高人。律宗则慧云中兴,实为优波。见月继踵,原是迦叶。而妙峰,紫柏,莲池,憨山,蕅益,尤为出类拔萃,末法所不多见。虽不及唐宋盛时,亦可谓佛日重辉矣。及至大清启运,崇重尤隆。林泉隐逸,多蒙礼敬。如玉林,憨璞,木陈等。世祖遂仰遵佛制,大开方便。罢除试僧,令其随意出家。因传皇戒,制护戒牒,从兹永免度牒矣。佛法之衰,实基于此。在当时高人林立,似乎有益。而世宗以大权乘愿,建中立极。其发挥佛祖慧命之言论,精深宏博。入藏流通者不必言。外有御制拣魔辨异录,八卷四册,系吾友子任氏,乞食京师,于书肆中得之,送于杨仁山,令寄东洋,附于新印大藏之内。想其书已出,好古探奇之士,试一读之。不但于性命有益,而学识文章,当顿高十倍矣。呜呼盛哉。世宗实为法流震旦15,皇帝中之绝无而仅有者,其君如此,则宰官僧侣,概可知矣。16至高庙以后,哲人日希,愚夫日多。加以频经兵燹17,则鄙败无赖之徒,多皆混入法门。自既不知佛法,何能教徒修行。从兹日趋日下,一代不如一代。致今僧虽不少,识字者十不得一。安望其宏扬大教,普利群生耶。由是高尚之士,除夙有大根者,但见其僧,而不知其道。厌而恶之,不入其中矣。夫流通佛法,非一朝一夕之故。须深谋远虑,随机设法。佛制固不可不遵,而因时制宜之道,亦不可不亟亟研求,以预防乎世变时迁,庶不至颠覆而不能致力,有如今日之佛法也。倘诸君不乘时利见,吾恐此时震旦国中,已无佛法声迹矣。呜呼险哉。佛法高深,非浅见所能窥。若欲深知,必须由教而入,次及禅宗,方可无弊。宋儒若周程张朱等,夙世固有灵根。奈最初所亲近者,皆属直指宗师。于一席话,一公案下,仿佛领会得个虚灵不昧,具众理而应万事之意义,实未彻悟自心。遂自以为得,画地自限,不肯前进。良由一向在义路上著脚,绝未曾真参力究也。且见宗家法法头头,指归向上。因此纵看经教,亦作宗意解会,谓佛法但止如此而已。而因果罪福之实事实理,亦皆以指归向上之意见领会。遂致瞒昧自心,拨无因果。攘人之物,以为家宝。拾佛法之遗余,扶儒教之门墙。又恐后生高推释氏,因巧设方法,作盗铃计。横造谤议,陈其祸害。关闭后生,永不能出。又恐或不死心,遂现身说法。谓吾昔求道,亦曾旁及释老18,然皆了无所得,后反求于六经而得之,从此释老之破绽,一一彻见矣。夫诸子诚意正心,躬行实践,诚足为儒门师表。但以扶持门墙之念过重,致于最宜感佩表彰之处,反掩人之长以为短。以己之得于人者,反谓人不我若。竟使诚意正心,躬行实践,不能圆满完备,彻头彻尾。噫,可哀也已。一乘居士,谓其入室操戈,喧宾夺主,其言甚确。然不详陈其故,关里人决不肯服。宜将诸子学佛得益处,及以宗意错会教意,因兹不信因果,不信轮回,不唯悖19佛,亦悖儒经处。及自谓求道于释老皆不得,后于六经反得处。详陈而明辩之。则赃证具在,不但闭关者佩服而直下出关。纵诸子复生,亦当任过自责,无从置喙20强辩。从兹慧风扫荡障翳21尽,佛日重辉宇宙中矣。(选自《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卷一 书一)

注解:

  ①盥漱(guàn shù):洗手和漱口。

  ②洗濯(xǐ zhuó):洗涤;除去。

  ③亵衣(xiè yī):内衣,贴身之衣;脏衣,指已穿过的衣服;私衣,家居的便服。

  ④亵渎(xiè dú):轻慢;不恭敬。

  ⑤伽陀(qié tuó):梵语译音,亦作“ 伽他 ”。偈。佛经中的赞颂之词。

  ⑥褒(bāo):赞扬;夸奖。与“贬”相对。

  ⑦怏怏:(yàng yàng):不高兴;不满意。

  ⑧郅治(zhì zh):大治。

  ⑨夏葛而冬裘:夏葛(gé),用葛的纤维织成的布,再做成夏天穿的衣服。冬裘(qiú),冬季穿的毛皮衣服。

  ⑩俾(bǐ):使;把。

  11、兹(zī):这;这里;此。

  12、霈(pèi):大雨。

  13、唐虞(táng yú):“唐尧”与“虞舜”的并称。亦指“尧”与“舜”的时代,古人喻太平盛世。

  14、式微(shì wēi):指事物由兴盛而衰落。

  15、震旦(zhèn dàn):古代印度人称中国为震旦。

  16、迨(dài):等到;达到。

  17、兵燹(bīng xiǎn):因战乱而造成的焚烧破坏等灾害。燹,野火。

  18、释老:“释迦牟尼佛”和“老子”的并称。亦指佛教和道教。

  19、悖(bèi):违反;违背。

  20、喙(huì:本意指鸟嘴。借指人的嘴。

  21、障翳(zhàng yì):遮蔽;白翳。翳,眼角膜上所生障碍视线的白斑,称白翳,即今眼疾中之白内障。

 

-------------------------------------------------------------------------------------

 如何学佛?答案在这里——点击此处正确的学佛方法

 净宗经教网(佛陀教育网:www.foxdwedu.com)手机版的APP: 打开APP首页,点击右上角“+”,根据你的学习情况来“编辑”自己的学习内容在首页。试一试,很方便的! 

   苹果APP下载:打开苹果手机的“app store”输入“净宗经教网”,就能下载了。

   安卓APP有两个下载地址: (1)点击打开链接 (2)点击打开链接

  【净宗经教网:www.foxdwedu.com;净土释疑网微信号:amtbedu】

 

 
0
 
 

净宗经教网站(佛陀教育)e-mail: fotuojiaoyu@qq.com 建站日:2014.1.1 三宝弟子恭制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6855号-1 最佳浏览建议:IE 6.0以上浏览器 萤幕解析度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