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净宗经论 ·净宗祖师 ·佛陀教育 ·净土释疑 ·辅助修学 ·传统文化 ·请佛住世 ·播经供养 ·网立牌位 ·圣号圣像 ·体会分享 ·下载专区 ·网站留言
共修系统 帐号: 密码: 登录 密码找回 注册
          >搜索          
  学佛入门
· 什么是佛教 · 佛教是教育
· 三皈依 · 走出学佛的误区
· 学佛师承的重要性 · 一门深入的重要性
· 学佛必持戒    
  学佛基础
· 弟子规 · 太上感应篇
· 十善业道经 · 沙弥律仪
· 了凡四训 ·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 地藏经 · 地藏经玄义
  五经一论

· 阿弥陀经 · 无量寿经
· 观无量寿佛经 · 普贤行愿品
·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 往生论
  传统文化教育
· 胎教 · 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
· 教育专家精品讲座    
· 传统文化早期教育体会分享
  辅助修学
· 哲理嘉文 · 中医养生 · 因果教育 · 护生素食
  播经供养
·

净空法师关于播经的答问、开示播经须知

·

播经须知及供养仪轨

·

播经体会分享

· 播经音频下载
 修学体会分享 >>更多
· 复讲《太上感应篇》(001 附原文)
· 《复讲<佛说十善业道经>》连载地址
· 为什么早晨五点钟必须起床(答案真让人
· 【天地载和019】“医保不要钱,不用
· 《佛陀教育课程全集讲义》文档下载

一生全部是为众生服务就是“布施”,为自己就着相、就错了

  来源:净宗经教网 录入时间:2018-05-24 15:33:38
关键字:布施,为众生服务,大布施,四相,菩萨阶位,三轮体空,攀缘,禅定,真,觉正净,学佛
【 点击数:5985 】 【字体: 】 【 收藏 】【 打印文章

点击右侧红字??《净土宗学佛课程大汇总》


摘自净空法师讲《金刚经》第60集 1995年 讲于 新加坡

点击此处观看视频


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第三、相者,我人众寿,四相不一,故曰诸相。】

  这是解释“诸相非诸相”,前面一段是解释“众生非众生”,着重在“众生”上。

  “相”,把一切万相归纳起来,不外乎这四大类:

  “我相”,众生第一个执着的,把这个身当作“我”,以为这个身就是“我,”坚固的执着,无量劫来从来没有把这个放下,从来没有把这个舍弃,坚固执着这个身是“我”所以无量劫的修行,都没有办法脱离轮回,没有办法超越三界,病根就在此地。

  “人相”,跟“我”对立的就叫“人相”。此地人相的范围非常非常广大,九法界的众生都是“人相”。此地大家不要把意思看错,以为“我相”,别的人大概就是“人相”,不是这个意思。这个人是指一切众生,包括我们这个身,这个身是什么?这是个人,这像个人。

  众生”,是说这个相是众缘和合而生所以每一个字里面都含有无量义,意思是无限的深、无限的广。譬如我相,我这个身体大概是范围比较小一点,范围不小,也很大。为什么?这个身是“我”,外面是“我所”,“我所有的”还包到“我”里面去了,一个也没有漏掉,“我所有的”。这是我住的地球,那地球上所有众生不都变成“我所有的”!我住的这个大千世界,我住的这个虚空法界,“我”延伸起来也是无量无边。所以每一个字里面含义都是无量无边,必需四个字才能把事实真相显示清楚。“我”一个执着,“人”这就包括“我所有的”。“众生”是讲“众缘和合而生”,就是指缘生之法。

  寿者”是指业力执持他时间的长短,这叫“寿者”由此可知,这四个字是在讲一桩事情,不是讲四桩事情;讲的四桩事情,这就不叫佛法。你们没有听说过吗,佛法叫“不二法”?!“二”就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所以四个还是说的一桩事情,一即是四,四即是一。一定要从四个角度来看,才把这个事情看清楚、看明白,是这么一个意思。四个角度上观察,它有四种现象,四种现象合起来是一桩事情。所以从“相”上讲,四相不一,故曰“诸相”。任何一桩事情从面面观,它的相都不一样。

  【无论取着身相、法相、非法相,皆为着我人众寿。】

  那四个字要不是一桩事情,你为什么着一个统统都着了?着“身相”,以为这个身体是自己,你四相具足。“法相”,执着一切法确实有,这都是着有。“非法相”,着“空”,“非法相”是“空”。你执着一切什么都没有,问谁执着一切都没有?还不是我执着吗?有“我”,四相没有具足吗?诸位细细从这个地方去省察、去体悟。所以菩萨证果,没有念头前面我们读过,须陀洹如果自己以为“我证得须陀洹果”,你们想想看,他有没有证得?他四相具足,凡夫!须陀洹证得须陀洹果,他没有觉得他证果,他若无其事。小乘尚且如此,何况大乘菩萨?!

  你要是遇到观音菩萨,你请教他:观音菩萨,你是不是已经证得等觉菩萨?他要是给你说“我已经证得”,他“四相”就具足了。他心里头确确实实没有这种分别、执着,清净心。


菩萨的五十一个阶级从哪里来的?

  萨,我们讲圆教,从初信位到等觉五十一个阶级,这五十一个阶级从哪里来的?释迦牟尼佛方便给我们说的,“方便说”的,事实的真相是这五十一位菩萨清净心的纯度不一样,愈高心就愈清净但是那个最低的一位,也没有“我执”、也没有“四相”,从最低的初信位菩萨就没有“四相”。

  换句话说,没有“四相”这里面也有程度上的不相同,我们讲“清净心”的程度不一样,是从这个地方说的。其实,在实际菩萨果位里头决定没有分别、决定没有执着,这些人都是修清净心、修平等心。稍稍有一点意思,心已经不平等、已经不清净。这个地方说,不管你取着“身相”,或者是“法相”、“非法相”,你统统都着相了,“故曰一切也”。


一生全部的生活是为众生服务就是“布施”,为自己就着相、就错了

  【经初曰: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

  这是本经前面有这么一句经文,佛教菩萨,“菩萨于法”,这个法包括法相、非法相,乃至于包括世间法以及佛法。佛法说得很好,“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那个法是指佛法。一切法都不可以执着,一执着就错、就坏了,要这样“行于布施”。

  “布施”的意思大家要搞清楚、搞明白,“布施”就是我们一生整个的生活,在《金刚经》上用“布施”两个字做代表。我们这一生全部的生活都是为一切众生,不为自己,这就是“布施”如果为自己就错了,你就着相不为自己,完全为一切众生,我们为一切众生生活在这个世间,这是诸佛菩萨。

  【第四、诸相,谓布施之人、所施之物。】

  这都是“相”。

  【一切者,人是五蕴和合,物则品类繁多。】

  一切物质里面,我们今天讲的植物、矿物,植物、矿物有“色相”;换句话说,它有“地水火风”,它没有“受想行识”。其实它也有“受想行识”,“受想行识的”感性非常的微薄,不像动物那么样的明显。

  植物,说老实话,你家里要是种花,你对花草要是没有爱心,这个花就长不好,花也开不好,叶子也长得不漂亮。如果对它非常爱护,好像它有感觉,花开得特别美,它也给你欣赏。你不喜欢它,它也不喜欢你,它也不理你,真有这个味道。家里种的花,换一个人去养就不一样,诸位细心去观察你就会发现。所以,花草也有感情。

  戒律里面佛制定,“清净比丘不踏生草”,除非你是不得已要从那里经过,如果有路可以走的话,不能踏草,不能踏草地。它还是有情,但它那个情跟动物来比,那是太微薄了,所以一般人把它看作植物。矿物也如此,你没有听说吗?“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石头都点头,它要是没有情,它怎么会点头?你要问为什么?“情与无情”同一体,都是法性变现的,所以它通的。这里说品类繁多,不管怎么多法,在理论上讲总不外乎如此。

  【无论施者、施物、受者,莫非因缘聚合,现此幻有,故皆曰非。】

  这句里头,说实实在在话,要不细说出来,看不懂;单单看这个文字,意思全搞错了,这是古德常讲,依文解义,三世佛怨”,三世佛都喊冤枉,你把我的意思搞错了。

  “施者。”能布施的人,我们发菩提心的人。

  “受者。”是一切众生。

  “施物。”包括我们全部的活动,“施物”是这个意思,而不是说我拿一点东西送给人这个物,那你这个意思就看得太浅,哪里算得上是“金刚般若”?这种布施连三岁小朋友都知道,还能说是深位的菩萨来讲这个经吗?此地的“施物”是说我们一生当中全部的生活。实在讲我说我们,这个话都有语病,这应该是什么?真正“发菩提心”的人。我们自己这一生当中未必肯舍己为人,哪里能谈得上布施?!我们“有住”而又不肯“生心”、不肯“行于布施”。真正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他们是如此,他们的确于一切法“无住”,整个的生活活动都是“布施”、都是为了利益一切众生,这才是《金刚经》的意

  这一切的一切,诸位想想看,是不是“因缘所生法”?还是“因缘”,总离不开“缘生”这个原则,离不开这个原则,都是“因缘生法”。既是“因缘生法”,就没有“自性”,所以“无自性”。“缘生无性,缘起性空”,性宗里头有这么一个名词,“缘起性空”,就是说的“缘生无性”。“无性”也可以说,“缘生”没有自体、没有自体,就是“当体即空,了不可得”。所以说“非”,“非”就是“空相”。

  【是之谓三轮体空。】

  轮”是比喻,比喻这三个,就是“施者、施物、受者”,这三个轮转,永远不间断的利益一切众生。

  【展转利益,不休息也。】

  “三轮体空”是说的这个意思。一般粗心大意,听这个“般若教”,都执着在我能布施,人家接受我布施,我当中送他东西。布施之后心里干干净净,也不想我,也不想我送的东西,也不想对方那个人,这就叫“三轮体空”好多人是这个误会,所以他“般若”学了一辈子,一点“般若”都没有,还是一脑袋的烦恼,还是习气烦恼都断不掉,搞错了!这是《般若经》难讲的地方,“般若”字字句句深广无有边际!


攀缘的心不清净,就要搞六道轮回;随缘的心清净,若无其事

  【此三皆是幻有,当体即空。】

  明白上面所讲的道理,这句话就好懂,都是“缘生之法”,都是“有即非有”,所以叫“幻有”,“当体即空”。因为它是“幻有”,“当体即空”,所以不可以执着,你“执着”就错了。不但不能“执着”,连“分别”都错了,所以一定要离开一切分别、执着。

  在帮助一切众生当中,随缘就好,随缘不要攀缘诸位要晓得,攀缘,你所修的是“有漏”福报怎么知道?实在讲这个东西用不着问别人,自己冷静想一想就行了、就明白了。攀缘的心不清净,不清净就要搞六道轮回;随缘的心清净,若无其事这个“缘”,我们现在人讲机会,有这个机会欢欢喜喜做,没这个机会就不做,做也很自在,不做也很自在。做了我也没有得,不做也没有失,没有“得失”这样才自在!“

  漏”跟“无漏”就是心清不清净。心里有一丝毫的染污,你所修的就是有漏福报,果报在六道,出不了六道

  这是佛一再的劝导我们要随缘,不能够攀缘,道理就在此地。


把一切妄念统统放下心就清净,“真心”就现前,这就是“禅定”

  【又谓此三,相体幻有,性体空寂。】

  这个地方讲了两个“体”,如果是用一个“体”,意思是一样的,用两个“体”,这意思就不一样。前面这个“相体”,我们现在人所讲的质体、质料。穿这个衣服,你这个衣服是什么料子?料子就是“体”的意思。我们前面这个花,这个花成色是什么料子?这一看就知道是假花,它的“体”是塑料。“相体”是指现相的质体,像我们这个桌椅,桌椅的料子,我坐的是木材的,你们坐的是金属的,这是讲这种“体”。“相之体幻有”,因为它是“色法”,是“幻有”。

  “性体空寂。”“性体”是讲它真正的本体。“色相”从哪里来的?这个意思就深了,“真如本性”。

  佛门里面说“十法界依正庄严”,“正报”是身体,“依报”就是我们生活环境,这些万事万物从哪里来的?我们“自性”变现出来的,这很不好懂。都是“自性”变的,离开“自性”没有一法可得。

  既然是“自性”变的,为什么变出这些人有的我喜欢,有的我讨厌?为什么不都变成我喜欢的?为什么又变出讨厌的?这个“变”是“无量因缘”,我们的心里面有喜欢的种子、有烦恼的种子,有善的种子、有恶的种子善的种子变善境界,恶的种子变恶境界,就这么个道理,都是你自己变现的。你如果不相信,你如果还想不出这个道理出来,你再仔细去想想,你每天晚上睡觉会作梦,梦中那个境界从哪来的?这个很明显,梦中境界大概是我心里变现出来的。

  为什么你梦里头也变坏境界?变老虎要吃你,吓得你一身冷汗,你为什么不变好境界来享受?俗话常说,梦由心生,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那个人一天到晚想佛、想菩萨,他晚上常常就梦见佛菩萨给他说法,他想他;一天到晚想贪嗔痴,他就梦到一些魔鬼来折磨他。都是自己心变现的,除了自己心之外,无有一法可得十法界依正庄严跟这个差不多,很相像。

  所以“相体”是“幻有”,“性体”是“空寂”;“性体”是真的,“相”是假的。我们学佛最高的目的是要“见性”,要“明心见性”,把那个真的找到。你要存心去找,找不到。为什么找不到?“存心”那个“心”是妄心,“妄”怎么能找到真?!“妄”是永远找不到“真”的。

  到“真”要怎么找法?要用“真心”,“真心”里头没有妄念。所以佛教我们修禅定。“禅定”是什么意思?把所有一切妄念统统放下,心就清净了;所有一切统统放下了,实在讲“真心”就现前了就是这么一个道理。由此可知,佛教给我们的方法是正确的。

  【若明当体即空,则能不着于相。】

  我们对于一切境界相,可以受用,不能执着。受用,没有妨碍,《华严经》上讲“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可以受用,可不能执着。“执着”就生病,“受用”不生病,可不能执着

  【若明性体空寂,则当会归于性。】

  这一句好!我们已经不着一切相,在一切相里面得受用,这个境界已经入了菩萨的境界哪一种菩萨?佛门常讲“权教菩萨”??声闻、缘觉、菩萨,权教菩萨,在“别教”里面讲是“三贤位的菩萨”,在“圆教”里面讲是“十信位的菩萨”。“十信位”的菩萨,他不着一切相,在一切相里面能够随缘受用,但是他没见性。到“圆教”初住、“别教”初地,他高明了,他能把所有一切受用“会归自性”,所以叫明“心见性,见性成佛”,那是真的佛,不是假的佛。他知道“会归于性”,他懂得,这个“理”就达了。

  【总之,虽布施而不住,虽不住而恒施,是为布施波罗蜜。】

  这个“布施”就圆满了,“波罗蜜”是圆满的意思,这样的“布施”才修到圆满。诸位总要记住,“布施”这两个字,讲的是我们一生当中全部的生活活动;说“布施波罗蜜”,就是我们一生全部的生活活动得到幸福美满,是这个意思四类的意思简单的都说出来了。


懂得“相有体空”心里就绝不执着,外面的事情做得更圆满

  【常作正念,以为警策。应常存凡所有相,空有同时想。】

  这里头一句一句的我们来说。

  “常作正念。”“正”是正确,没有错误、没有偏差,也就是《法华经》上所讲的“入佛知见、佛知佛见”,诸佛如来他们对于宇宙人生的看法、想法;我们的看法、想法也跟他一样,这是正确、没有错误的常常用这个提醒自己、警策是提醒自己,使自己“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那就是我们真的皈依了。“三皈依”就是“觉正净”。

  我们整个的生活,生活在“觉正净”中,这就真正是菩萨要怎样去想?怎么去看?一定要常常记住“凡所有相”、“空有同时”,“相”有“体空”,要常常想到。见到一切现象,“相”有“体空”。你能够懂得这个道理、常常有这种觉悟,你“相”可以受用,你心里头绝不执着,心地清净、干净,外面这个事情做得更圆满了凡夫为什么把事情做得不圆满?他有私心,他要为着自己的利益,所以常常做利己损人,把事情搞坏了。

  菩萨心清净,对于一切万法知道相有体空,他心地干干净净,他没有私心,所以无论做什么事都做得更圆满。道理在此地,没有私心。无论是对人、对事、对物,他都很清楚、都很明了,他晓得“空有同时”,这是第一个一定要懂得这样一个观念;想,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观念”,我们讲的人生观、宇宙观。

--------------------------------------------------------------------------------------- 

 如何学佛?答案在这里??点击此处:正确的学佛方法

  净宗经教网"共修系统"(佛陀教育网:www.foxdwedu.com)手机版的APP: 打开APP首页,点击右上角“+”,根据你的学习情况来“编辑”自己的学习内容在首页。试一试,很方便的! 

  苹果APP下载:打开苹果手机的“app store”输入“净宗经教网”,就能下载了。

  安卓APP有两个下载地址: (1)点击打开链接 (2)点击打开链接

  【净宗经教网:www.foxdwedu.com净土释疑网微信号:amtbedu】

  

0
 
 

净宗经教网站(佛陀教育)e-mail: fotuojiaoyu@qq.com 建站日:2014.1.1 三宝弟子恭制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6855号-1 最佳浏览建议:IE 6.0以上浏览器 萤幕解析度1024x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