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净宗经论 ·净宗祖师 ·佛陀教育 ·净土释疑 ·辅助修学 ·传统文化 ·请佛住世 ·播经供养 ·网立牌位 ·圣号圣像 ·体会分享 ·下载专区 ·网站留言
共修系统 帐号: 密码: 登录 密码找回 注册
          >搜索          
  学佛入门
· 什么是佛教 · 佛教是教育
· 三皈依 · 走出学佛的误区
· 学佛师承的重要性 · 一门深入的重要性
· 学佛必持戒    
  学佛基础
· 弟子规 · 太上感应篇
· 十善业道经 · 沙弥律仪
· 了凡四训 ·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 地藏经 · 地藏经玄义
  五经一论

· 阿弥陀经 · 无量寿经
· 观无量寿佛经 · 普贤行愿品
·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 往生论
  传统文化教育
· 胎教 · 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
· 教育专家精品讲座    
· 传统文化早期教育体会分享
  辅助修学
· 哲理嘉文 · 中医养生 · 因果教育 · 护生素食
  播经供养
·

净空法师关于播经的答问、开示播经须知

·

播经须知及供养仪轨

·

播经体会分享

· 播经音频下载
 修学体会分享 >>更多
· 复讲《太上感应篇》(001 附原文)
· 《复讲<佛说十善业道经>》连载地址
· 为什么早晨五点钟必须起床(答案真让人
· 【天地载和019】“医保不要钱,不用
· 《佛陀教育课程全集讲义》文档下载

修行为什么不能进步?为什么功夫不得力?

  来源:净宗经教网 录入时间:2017-12-17 10:51:46
关键字:修行功夫,功夫不得力,修行,学佛,菩萨名号,明心见性
【 点击数:3813 】 【字体: 】 【 收藏 】【 打印文章
 


摘自净空法师讲《金刚经》第55集  1995年  讲于 新加坡

点击此处观看视频


心里面为什么不生智慧?

  【则障渐轻,心渐空。】

  心空就灵了。

  【慧开观圆,我法二执,渐化渐除。】

  这个效果就显著。“障”是什么?大家总应该明了“障”就是妄想、分别、执着,这是业障。妄想、分别、执着少了、轻了,没有从前执着那么重,现在的执着还有,比以前轻了,这都是业障消除的现象。

  心空,心清净了;心里面从前忧虑牵挂很多,现在逐渐逐渐放下了,忧虑牵挂少了,心空了!空了智慧就现前心里面为什么不生智慧?因为你里面东西太多,塞得满满的,贪嗔痴慢、忧虑牵挂塞得满满的,所以智慧没有了,生起来的统统是烦恼,“贪嗔痴慢”,它生这个东西。你心里面要有,有的愈多就会生“贪嗔痴慢”;心不能有。这个诸位要知道。

  特别是你们现在要想学教、学经、学讲经,我们中国人常讲某人学问好,满腹经纶,满肚子都是的。要是真的满腹经纶,这个人一定是贡高我慢。你们想想有没有道理?他为什么会贡高我慢?因为他肚子里头有,有,就坏了。

  佛在《金刚经》上告诉我们,“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我们学佛法,一面学一面舍。佛法要不要?要;要了马上就舍,决不执着,这样学佛法开智慧。前面讲过,随得随舍,得了就要舍;把它拦住就坏了,毛病马上就生了。所以决定不能够执着,要保持心地清净。“空”就清净了,清净心生智慧,“信心清净,则生实相”。世间人讲,“空”就灵了,心就灵、就聪明了;“不空”就呆板。

  “慧开观圆。”智慧开了;“观”是见解,你无论看什么事情都会看得很圆满。“我、法二执”,这是病根,众生的病根。“我执”跟“法执”渐渐的化了,“我执”化了,“般若法门”最大的好处,“破我执”,大而化之。它跟小乘用的方法完全不一样,念念想众生,念念想光大佛法,“我”的念头、私的念头不断,自己没有了,这叫“化”。“法执”也渐渐的除掉。


修行为什么不能进步?为什么功夫不得力?

  【法与非法,渐渐不着。】

  “法”是有相,“非法”是空相,“空有两边”都不执着。

  【所谓水到渠成,有不期然而然者矣。】

  修行证果,可见得没有作意,没有心里想着我要去证果,自自然然证得了。说实在的话,这个“证果”是别人说的,你证得阿罗汉果、你证得菩萨果、你证得登地,都是别人说的,这个修行人自己怎么样?自己心中若无其事不但大乘法如此,我们在本经清清楚楚的看出,连小乘须陀洹都没有执着“我证须陀洹果”,没有!他没有这个念头。正因为他心地清净,若无其事,旁人看到了、佛看到了他证须陀洹果、那个证斯陀含果,别人说的。

  这一点我们要知道,一定要学习,如果不学习,你永远不能证果。你要问为什么?因为你永远不离“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坚固的执着,你证什么果?!小乘初果也没分。小乘初果这个“四相”是很淡薄,不执着,他才能够证得须陀洹,须陀洹以上更不必说了。这桩事情,就譬如你们同修到这个讲堂来听经,这个讲堂在五楼,你们一定从底下楼梯一层一层上来,那一层一层就等于菩萨的果位。菩萨果位是五十一阶级,一步一步往上爬。

  有没有爬楼梯的,我上了一阶,我再上一阶,有没有?你们哪个爬楼梯是这么爬法的?你们从底下一层爬到最上一层没动念头,若无其事你就上来了;你要是爬高一层好欢喜,我升了一级,你半天都上不来,你慢慢在里面欢喜去了。

  无论大小乘学人修行,心里头都是干干净净,若无其事,证果都若无其事,修行里头稍稍有一点得、有一点领悟,就着了相,那还能成就吗?!

  位如果从这方面去想、去观察,你才晓得自己修行为什么没进步。看看我们周边的同修修行也没进步,什么原因?毛病就出在这里。稍稍有一点小悟就沾沾自喜、就执着,不能够大而化之、若无其事,他做不到这一点。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不能进步、为什么功夫不得力,心里头常常“有”,他不是“无”。

  从这个地方我们也能够体会到,佛为什么在《金刚般若》里面这样的强调,多次重复的强调“无住生心”,“无住”要紧!“无住生心”,“生心”还是要“无住”,“生心”跟“无住”是一不是二;“二”你就又错了,就又不得其门而入

  维摩经》上教给我们“入不二法门”,你能不能入“金刚般若”的法门?怎么入?佛告诉我们,“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你把“无住”跟“生心”是二,你就入不进来;因为这是大乘门,大乘门是“不二门”怎样把“无住”跟“生心”融合成一不是二,“无住”就是“生心”,“生心”就是“无住”,那恭喜你,你就入门了读“般若”、学“般若”,这一点意思要不能体会,经的殊胜功德利益我们决定得不到。方法说起来很简单、很容易,若无其事就好,不要把它放在心上。

  再看下面一段:

  【菩萨广度众生,生生世世,不舍众生,不舍尘境。】

  这一段好!有一些修行人讨厌众生、讨厌尘境,离开远远的好,愈远愈好,以为自己得清净,其实自己并不清净。为什么不清净?因为佛告诉你的那个“清净心”不是染净的“净”,你搞错了“染净”是二法,它不是“一法”,“二法”不是佛法,不是佛法就不是“般若”,这个地方我们要深深的去体会。

  《六祖坛经》里面记载一桩事情,能大师刚刚到广州遇到印宗法师讲经,印宗法师讲《涅槃经》。听经的人其中有几个不老实,看到那个风吹的幡在动,有的人说:风动;那个说:不是,幡动!在那里吵架争论。他插了一句话:“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印宗法师听到,这个人见解高。讲完经跟他见面请教他,晓得他是黄梅法嗣,对他很尊敬,向他请教:五祖忍和尚平常给你们大家开示,有没有讲“禅定”、“解脱”?六祖答复说:“禅定”、“解脱”是“二法”,“二法”不是佛法。

  记住!凡是“二法”都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法”因此修清净心,诸位一定要晓得,这个“净”不是“染净”之净,“染净”的“净”都不清净。什么是“清净”?“染净”两边都舍,这清净了。我们今天念佛得不到清净心,为什么?你纵然得到,你是染净之净,所以你不会开悟、你不能入门

  我们佛门表法常常用“法轮”,“法轮”的意思要懂得,也表“一”、表“不二”,“法轮”表“空有不二”、“动静不二”,“不二”就是“一”。

  “莲花”,这是佛门表法用得最多的,“莲花”表“染净不二”。莲花生在淤泥当中,那是“染”;莲花生长出来的时候,要通过泥上面的水,水是“净”,水是清净;花开在水的上面,“染、净”都不要了。染、净”都离开了,那才叫“净”所以它不是对待法,我们是把它看成对待、相对的。它那叫真清净,真清净是“染净两边”都不执着,这就高了。

  萨度众生,生生世世不舍众生、没离开众生,离开众生你怎么度他?!你要度他,一定要跟他接触、一定要跟他往来;你不接触他,你怎么能度他?!众生的生活环境,业报现前的,种种不同,你要不接触那个环境,你也度不了他。有些众生生活得很苦、环境非常恶劣,“那个地方我不能去!”那个地方众生你就度不了。你发的愿是“众生无边誓愿度”,那里头还加个注解,那个地方太肮脏、太落后,我不能去,那些众生我不度,哪有这个道理?!你的四弘誓愿不就有缺陷、不就不圆满吗?!


菩萨名号不是一个人、不是专有名号,它是通号

  【以是之故,必应不住六尘生心,而后乃离一切相。】

  一切众生生活环境最恶劣的,无过于地狱,地藏菩萨偏偏到地狱去度众生,这个大家知道。其他的菩萨好像没发愿,“我们不要学地藏菩萨,我们学别的菩萨”。

  其实诸位同修要知道:一尊菩萨具一切菩萨之修德,无论哪一尊菩萨,到地狱都叫地藏菩萨,地藏菩萨在六道里面行救苦救难,他就叫观世音菩萨。那个名号不是一定的,会常常改变的,无论哪一尊菩萨或者哪一尊佛,在我们现在这个阶段,到这个世间来成佛,都叫做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要到我们这儿来成佛,他叫什么名字?叫释迦牟尼佛。我们释迦牟尼佛到极乐世界现在就成佛了,他也要改名字,他叫阿弥陀佛。诸位要懂得这个道理、要知道这个事实。名号是代表这个地区、这个时段里面的教学宗旨,它代表这个意思

  所以任何菩萨到地狱度众生都叫地藏菩萨,都叫地藏,地藏菩萨不是一个人,观音菩萨也不是一个人,无量无边,它是通号,它不是一个专有的名号,它是通号。好像一个学校,教国文的老师,一定都叫他做国文老师,教英语的一定是英语老师,它是通号,那个英语老师姓谁名谁不一定,太多太多了!菩萨的名号就是如此。地藏菩萨是个通号,是姓谁名谁,哪一位地藏菩萨!只要你发心修学地藏法门,你就是地藏菩萨;你如果要发心修“观音三经”,你就是观音菩萨;你发心修“普贤行愿”,你就是普贤菩萨

  西方极乐世界,凡是生到那边去的统统是普贤菩萨,因为那个世界从下下品到上上品都是修普贤法门,《无量寿经》上都讲得很清楚,“咸共遵修普贤大士之德”,没有一个不是。普贤菩萨有多少?无量无边,不但我们没法子计算,诸佛如来都算不清楚。所以我们一定要明了这些道理、明了这些事实真相。

  “以是之故。”因为这个缘故。

  “必应不住六尘生心。”“生心”是必要的。生什么心?广度众生之心;但是“生心”不能“住”。这个“不能住”,就是说心里面不能有牵挂、不能有执着、不能有分别诸位想想看,没有分别、没有执着,还有什么“染净”?“染净”就融成“一”,那叫“真净”。一有分别、一有执着,就不是真正清净。有分别、有执着,一切法都是相对的;换句话说,把原本的“一法”变成“二法”,相对的。“二”就迷了,“一”就觉了。“觉”是佛法,“迷”是世间法。世法跟佛法是迷悟之分

  “必应”这两个字非常肯定,一丝毫犹豫都没有,必定要这样做法,你的心才清净,没有一丝毫的忧虑牵挂。

  “然后乃离一切相。”于一切相上不执着、不分别了。


为什么佛家这样重视“明心见性”?

  【相离则性显。】

  “性”在哪里?“性”就在“相”上。“性、相”是一不是二。我们今天见不了“性”,就是把“性”跟“相”又分开了,又对立了,不晓得“性相是一”、“性相不二”

  只要心里头不着一切相,“相”就是“性”,“性”就是“相”。古人怕初学不容易体会这个境界,不得已用金器来做比喻。《华严·金师子章》就是解释这个现象,“以金作器,器器皆金”,“金”就是“器”,“器”就是“金”;一着相,“金”就见不到了,因为你只看在相上,你忘了它这个体质。

  但是“金”跟“器”一般人都知道,“器”就是“金”,“金”就是“器”,没有问题。今天我们跟你讲,“相”就是“性”,“性”就是“相”,你怀疑了。你为什么怀疑?这个器拿在手上,真的是金造的,我看得很清楚是金造的,没错!这个“相”拿在手上,这不像“性”,他见不到“性”。其实“相”就是“性”,至于你见不到,那也难怪你,因为你没有见到真相;见到真相,原来是这样的

  真相是什么?我们常讲“一刹那九百生灭”业因果报的相续,佛讲“当体即空,了不可得”,那个“空”、“不可得”就是“性”,“当体即空”,当体即性,“性”不可得,“相”也不可得。因为“相”是“性”显示出来的,它所显的时间非常短暂。我们今天看的是短暂的连续相、相续相,难怪一切众生看不出来。

  可是“金与器”这个比喻,的确很接近,确实有不少人从这个比喻里面开悟了。

  【相离则性显,性显而后乃能不动道场。】

  这个时候,“性显”就是禅宗讲的“明心见性”,你见性了。“见性”就是法身大士,就不是普通人,见了性之后你就得大自在。这里举出一个自在,什么自在?可以分身,这个很自在。像我现在就不自在,现在国内外有几十个地方请我去讲经,我不能分身,如果能分身多自在!哪里请,分一个身去,这个多自在!见了性就有这个能力,可以分身。

  【现身尘刹。】

  “不动道场,现身尘刹。”所以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我们在经上看到,极乐世界那个地方人他们的生活状况、他们生活很惬意很自在,不需要工作。工作很苦,赚钱不容易。

  西方世界的人不需要工作、不需要赚钱。他的生活呢?生活从念当中变现的,想穿什么衣服,也不要去买料子、也不要裁缝,衣服已经在身上,这一想就在身上;想换一件,旧的就没有了,新的就来了,统统是念头。一切生活是变化所作。生活的空间非常大,这个显出大自在。十方一切诸佛刹土,他想去拜拜这尊佛,看看那尊佛,都去!经上讲的,经上讲的是个比例,还不是事实真相。每天清旦(早晨)供养十万亿佛,这是佛的方便说,实际上他的能力供养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如来,一尊都不漏,他有这个能力。他怎么去供?分身去供。自己的身体还在极乐世界阿弥陀佛面前没离开,十方一切诸佛面前他都在,他都在那里供养、都在那里闻法。遇到有缘的众生,他也说法度众生,你看这多自在!这种能力是性德本能,只要你见了性,你这个能力就恢复。

  什么佛家这样重视“明心见性”?“明心见性”是我们修行的目标,不管修学哪一个法门,目的相同

  但是每一个宗里面说的名相不相同,禅宗叫“明心见性”;教下叫“大开圆解”,“大开圆解”就是“明心见性”;我们净土宗里面叫“理一心不乱”。名字不一样,其实是一桩事情、一个境界,这是要知道的。所以他有能力不动道场,现身尘刹。


-------------------------------------------------------------------------------------

 如何学佛?答案在这里——点击此处正确的学佛方法

  净宗经教网(佛陀教育网:www.foxdwedu.com)手机版的APP: 打开APP首页,点击右上角“+”,根据你的学习情况来“编辑”自己的学习内容在首页。试一试,很方便的! 

  苹果APP下载:打开苹果手机的“app store”输入“净宗经教网”,就能下载了。

  安卓APP有两个下载地址: (1)点击打开链接 (2)点击打开链接

  【净宗经教网:www.foxdwedu.com净土释疑网微信号:amtbedu】

 

 
 
 
0
 
 

净宗经教网站(佛陀教育)e-mail: fotuojiaoyu@qq.com 建站日:2014.1.1 三宝弟子恭制
备案序号:京ICP备13026855号-1 最佳浏览建议:IE 6.0以上浏览器 萤幕解析度1024x768